孩子的情緒正常嗎?
針對性格及行為異常,教育部於第二次全國特殊兒童普查時,將其區分為下列五種類型:
(一)人際關係問題:
無法與同儕或教師建立或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如:經常與同學打架、發生口角、攻擊老師、濫發脾氣、不與同學來往、任意指責或批評同學等。
(二)行為規範問題:
通稱為違規犯過行為或反社會行為,即在正常的環境下,出現不適當的行或情緒反應。如經常無故遲到、缺席、逃學、說謊、偷竊、易怒、出現破壞行為、考試作弊、不守規定或傷害別人等。
(三)憂鬱情緒問題:
通稱情緒困擾問題或不合群,即經常有不快樂或沮喪的情緒。如:經常對活動不感興趣、會傷害自己、愁眉苦臉不高興、悲觀、對自己的事漠不關心、情緒低潮或畏縮等。
(四)焦慮情緒問題:
通稱精神官能症,即因過度焦慮導致明顯的身體不適應症狀、恐懼反應或強迫性行為。如:經常緊張、亂動、易因焦慮引起生理反應(嘔吐、頭昏)、常因其他事件而坐立不安影響其教室內的活動、不斷重覆同一動作(如:洗手、梳頭、拉衣服)、情緒激動、動作過度誇張、富戲劇性或恐懼反應(如:懼黑、懼水、懼動物、懼人多處)等。
(五)偏畸習癖:
或稱之為不良習慣,多與性格發展有關。如:輕常吸吮拇指、咬指甲、作異性打扮、煙癮或過份偏食等。
凡具有上述特徵之一且已造成嚴重影響者,均列入疑似身心障礙「性格及行為異常」類。但在學齡前的幼兒部分,以下3種問題發生機會較高:
焦慮
焦慮是較常見的幼兒情緒障礙之一,表現為憂慮、緊張、失望和不安。少數孩子的焦慮反應在程度上較為強烈,會出現沉默寡言,遇事過分緊張,甚至心悸、呼吸困難或呼吸加速、出汗、手抖、肌肉緊繃、噁心、拉肚子、頭痛、頭暈、昏倒,胸悶、胸痛、食欲不振、頻尿、便秘等身體化症狀。此外,當強烈的焦慮反應出現時,幼兒往往會設法去擺脫和躲避,進而產生異常行為。
在包過社交恐懼症、廣泛性焦慮、強迫症等各種焦慮性疾患中,分離焦慮最常發生於學齡前兒童,主要表現為孩子與其親人離別時出現過份焦慮驚恐、耽心親人可能遭受意外,或害怕他們一去不復返,而要求待在家裏,不願去上學。如果送他們去上學,孩子就抱怨頭痛、腹痛等,檢查卻無異常。
‧分離焦慮怎麼辦?
當孩子出現分離焦慮症狀,黃郁心醫師建議,父母千萬別趁孩子不注意時偷偷摸摸出門,這只會讓他們倍感不安,家長應該在離家前清楚告知孩子自己要去的地方,給寶寶一個安全的承諾;出門後,抽空打電話回家讓孩子聽聽自己的聲音,並告知自己的位置,亦有助培養安全感。
恐懼
恐懼是幼兒期另一種較常見的情緒障礙。即孩子對日常生活一般客觀事務或處境產生過度的恐懼,並可表現在許多方面:具體如怕動物、怕火、怕水、怕高、怕血、怕陌生人,抽象概念如怕死、怕被誘拐等。當這些持續強烈的恐怖情緒反應,超過了實際情形所存在的危險程度,經過父母解釋仍無法消退,明顯干擾正常生活,甚至伴隨臉色蒼白、心悸、出汗、尿頻、瞳孔散大等症狀時,家長便應盡速求助小兒心理專家。
‧恐懼怎麼辦?
當孩子害怕時,父母切勿責備、嘲笑,應仔細傾聽,並尊重孩子的感受,協助他們瞭解自己的情緒、接受害怕和擔憂是正常的反應。
亂發脾氣
亂發脾氣是幼兒情緒問題中發生率較高的障礙之一。這類幼兒在個人要求或欲望沒有得到滿足時,便會出現哭鬧、尖叫、在地上打滾、用頭撞牆等發洩不快情緒的過火行為。特別是在孩子二三歲剛開始具有獨立性、想按自己的意志去行事時,亂發脾氣可視作幼兒獨立意識增長的信號。
‧亂發脾氣怎麼辦?
首先,家長應以身作則,別在孩子面前大發雷霆,以減緩對幼兒的影響。當孩子亂發脾氣時,父母應先緩和孩子情緒,告訴孩子:「你生氣沒辦法讓我解決問題,等你不氣了再來跟我說,我們再處理」。此外,爸爸媽媽們切勿嚴格壓抑,比方說以體罰恐嚇,更不可變相處罰,比方說把孩子關進房間等。有些幼兒在發脾氣時會亂摔東西,這時候父母可以好好跟他說,讓孩子知道自己將東西(玩具)摔壞後,爸媽將不會再買東西(玩具)給他。
情緒障礙停看聽 父母Must do
1.為孩子「讀」出情緒
幼兒因認知能力尚在發展初期,不太能了解或覺察自己情緒,通常會用行為表現,
黃郁心醫師建議,父母們應透過日常生活的互動,適時為孩子「讀」出情緒。比方說孩子打不開黏土的罐子,感到生氣,這時候爸爸媽媽可以告訴寶寶:「黏土罐打不開,我好生氣。」透過父母協助、替孩子消化情緒,能讓幼兒覺得自己被了解、被涵容,進而學習到每種情緒都有個名字。
2.父母情緒保持平穩
許多父母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情緒並沒有被充分照顧,自然無法細膩地去察覺孩子情緒的的起伏變化。黃郁心醫師建議,家長應從了解自己的情緒開始,盡量保持情緒的穩定。此外,長期生活在失和家庭中的幼兒較容易產生不安全感,會認為父母的爭吵是因為自己不乖,傾向自我壓抑,久而久之便出現憂鬱、恐懼的徵狀。黃郁心醫師提醒,除了媒體呼籲關注的家庭暴力外,保母虐待的問題在孩子情緒發展的過程中,也可能引發乘車拍打玻璃、黏著媽媽甚至虐待動物等極端的情緒反應,家長應特別留意。
3.行為約制
當孩子出現情緒問題時,父母可透過行為約制的方式尋求改善,透過鑑別增強法,
在他有好表現時給予鼓(獎)勵,有(不至於太干擾的)壞行為時,先採取忽略態度,仍無改善再要求幼兒待在沒有玩具、比較無聊的區域以示懲罰。黃郁心醫師表示,大多數的父母在孩子作壞事後又打又罵,反而會讓他們誤以為自己的壞行為得到了注意,適得其反。
何謂鑑別增強法?鑑別增強法是行為治療的一種。若孩子針對一件事有兩種動作,而其中一種動作是好的,當孩子做出這個動作時,成人應給予鼓勵,讓他有所區別。
黃郁心
學經歷:陽明大學醫學系、馬偕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國家衛生研究院精神與藥物濫用研究組研究醫師、馬偕醫院兒青研究醫師、台大精神部長期代訓醫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代訓醫師、國泰醫院精神科住院醫師
現職:馬偕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精神科專科醫師、兒童青少年精神科次專科醫師
來源:媽咪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