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親子教育 (39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打罵孩子的常見原因
當被問到為什麼要打罵孩子時,許多家長的回答都是不聽管教。當父母在打罵孩子的時候,總是把原因全部推到孩子身上,認為是孩子逼自己這樣去做,卻很 少去尋求其他的方式來教導孩子。其實,不管用什麼管教方式來對待孩子,其責任都要由父母來擔起,而不是孩子。正是因為家長不願意花心思去尋找其他的教育方 法,所以才會有打罵的草率表現。一般來說,家長之所以要打罵孩子,主要有以下4大原因。
傳統教養觀念
不可否認,傳統的教養觀念對我們仍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例如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等。因為在傳統觀念中,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就是上對下,並沒有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相處的概念。傳統文化的尊重多放在平輩的相處上,但在親子關係中卻十分欠缺。
自我情緒管理不佳
如果家長的心智不夠成熟,那麼對孩子而言就是很沉重的壓力與包袱。當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或挫折時,有些家長就容易把怨氣發洩到孩子身上。當家長對自己生活 或工作的期望無法滿足時,就更希望孩子可以完全按照他的指示來行事,一旦孩子的表現不能令家長滿意,那麼家長多半會打罵上前。
熟悉的成長經驗
由於沒有及時接受新知識,或是經驗不足,所以有些家長就直接就套用原來父母的管教模式——只要不順父母的意,就會受到這樣的打罵處罰。因此,當他無法使自己的孩子照他的方式來做事或生活時,也就喜歡用最熟悉的方式管教孩子。
尋求快速方便的方法
有些家長懶得思考其他的方法來管教孩子,認為打罵教育最方便,見效也最快。因此,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處罰孩子。
不打不罵的10大管教妙法
   很少有父母天生就會教孩子,也很少有父母能自然而然地成為育兒高手。要想做一個成功的父母,就需要不斷地充實新知識。如果您從小就沒有得到太多良好的教 育體驗,現在又很難去思考應該如何對待孩子,那麼請參考一下 程桂英 老師提出的10個方法。當您被孩子氣得火冒三丈的時候,不妨用這些方法來取代打罵的教養 方式。
1.
多多瞭解孩子
在忙於生計的同時,家長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多瞭解孩子,與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師多多溝通,儘量對孩子在幼稚園和家庭中的表現有一個全面把握。多一分瞭解,就少一分誤解。這樣一旦孩子真有不聽話的時候,也能比較明白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
2.
吸收教育知識
社會在變化,孩子的成長環境也在變化,那麼教養方式自然也要不斷進步。身為家長,就要責無旁貸地主動吸收教育新知。在傳統的親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 用權威來教育孩子,而打罵處罰更是權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幫助家長跳出自己的成長經驗,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觀念。
3.
耐心傾聽孩子
如果是氣急攻心的家長,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駡。此時, 程桂英 老師建議家長先冷靜下來,嘗試著多一分耐心,問問孩子這麼 做的原因是什麼。當家長的心思已經放在瞭解孩子的想法,並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並且也已經釋放掉了很多負面 的情緒。
4.
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長總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習慣用以上對下的態度來對待孩子。對此 程桂英 老師特別建議,希望家長真正放下身段,從內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 口氣跟孩子說話,將孩子當做成人一樣給予尊重。不要總是對孩子說,而是要給孩子選擇題,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如果孩子的年齡足夠大,表達能力沒有問 題,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提出解決方案或替代辦法。
5.
跟孩子講道理
除了平時的告誡之外,家長也要在實際的情境中教導孩子一定的道理。讓孩子有同理心,讓他從其他人的角度去體會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至於解說道理的方式,則可依孩子的年齡來選擇講解的深度,特別小的孩子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
6.
讓孩子去體驗
如果孩子老是聽不進大人的話,那麼在保證安全和沒有惡劣後果的前提下,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會自食惡果的滋味。通過自身的切實體驗,孩子將能深刻領悟到家長的教導有多麼正確和重要。
7.
同孩子做協商
不要總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麼不只是孩子痛苦,就連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當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協商,各退一步也許 是很好的方法。比如當孩子想要跳沙發,而家長卻有事情要思考的時候,就可以請孩子去臥室的床上跳,或者請他等一會再跳,或者等家長把事情處理完,再帶孩子 去公園盡情地跳。
8.
盛怒時不管教孩子
在極度憤怒的狀況下,家長肯定無法以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所以,當家長無論如何也平靜不下來的時候, 程桂英 老師建議家長暫時離開現場,或是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別的事,如打電話給朋友聊天、聽音樂等。等自己平靜下來以後,再和孩子好好談談。
9.
修正對孩子的期望
有時家長真的太過於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標準(或許是家長自以為能夠做到,但實際上從來沒有做到過!)來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齡還小, 有好動、固執、健忘等表現都很正常。家長如果真的要對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慮孩子的成長狀況,不要總是拿放大鏡去看待孩子的表現。
10.
真誠對待孩子
有些家長在與孩子做溝通的時候,總是喜歡用指責或命令式的語氣,這常常讓孩子難以接受。親子之間的溝通應該是真誠而沒有距離的,家長可以很誠實地將自己 的擔心或情緒解釋給孩子聽,讓孩子瞭解他的行為會讓你難過,或是會讓你擔心、懼怕。只要語氣是平和的、態度是真誠的,你就會發現,其實孩子是很樂意體貼爸 爸媽媽的!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

現在的孩子沒有耐性是眾所周知的,動不動就耍脾氣,同小朋友們打架,缺乏耐性時,遇到很小的困難就會放棄。

 判斷孩子的耐性指數 :

1.做事不能有始有終。

2.任性。

3.經常容易哭。

4.情緒易激動,很難預測他們會幹什麼。

5.吃飯時愛動。

6.看電視時一會坐著,一會站著。

7.不能堅持玩一個玩具,而是拿拿這個,碰碰那個。

8.自私,只關心自己。

9.咬手指甲。

10.神經敏感、神經質或經常感到不安。

11.情緒不穩定,變化無常。

12.所做的事與年齡不相稱。

13.經常爭吵。

14.坐立不安,多動。

15.經常打碎朋友或家裏的物品。

16.不能同朋友和諧相處。

17.經常打架。

18.衝動,做事前不思考。

19.飲食調節不好。

20.發火時罵人或說一些傷人的話。

21.不能如自己的願望時就打滾耍賴。

22.經常哭哭啼啼地鬧。

缺乏耐性寶寶的特徵:

缺乏耐性的孩子會出現三種傾向:過度的暴力性、依賴性及散慢性。

暴力性 這是缺乏耐性兒童的最大特徵。不管是誰讓自己做不願做的事或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時就失控地尖叫、罵人或打小朋友等。剛開始自己還會自責,不過一旦形成習慣,自責感就會消失,連父母的勸導都聽不進去,反而會使性子、發火。

依賴性 碰到稍陌生或困難的問題,便喪失了獨自解決問題的意志,轉而向別人求助,這種依賴性會使寶寶漸漸變得意志薄弱。

注意力低下 沒有耐性的寶寶做事肯定沒有持久性,因而會顯得注意力低下、散漫。玩玩具時,看看這個拿拿那個;參加鋼琴、美術、書法等學習班,沒有一個能堅持下去。

培養寶寶耐性的招數

為了培養寶寶獨立做事的意志和耐性,爸媽應掌握如下的招數。

1.爸媽言傳身教

父母首先要學會忍耐等待,才能讓孩子學會忍耐。爸媽性子急躁,孩子長大後可能會存在畏怯或霸道等情緒問題。

2.勿包辦代替

對於缺乏耐性的孩子,父母往往愛一切包辦,這樣一來孩子如果不喜歡時,父母便全權代勞,使孩子失去求知欲,更失去了耐性。

3.讓孩子獨立解決問題

無論是誰都不喜歡困難的問題和費力的事情,看到孩子做題慢或不能做出來而將答案告訴孩子的辦法是錯誤的。應當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

4.重過程甚於重結果

剛會走的孩子是不可能會跑的,初學鋼琴的人不可能即刻演奏出動人的樂曲。孩子要經過爬、走的過程後才能學會跑;學習鋼琴必須有一個反復熟悉琴鍵的過程。即使孩子著急,做父母的也不應當著急,應抱著相信孩子的態度,耐心等待。

5.別對孩子過分期望

孩子不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欲求而出生、存在的。父母應當讓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並對孩子給予關注和鼓勵。

6.堅持有規則的運動

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會有健康的心理。運動有無與倫比的功效。讓孩子確立可行的目標,每天進行一定量的運動鍛鍊,孩子會逐步具備自我調整的能力。

7.玩益智玩具

讓孩子玩一些具有開發智力功能的玩具,例如積木類。一個個小木塊堆積在一起組成不同的形狀,在這個過程中鍛鍊了孩子的耐性。此外,剪紙同樣也是一種培養孩子耐性的好方法。沿著畫好的線小心地裁剪,自然而然地鍛鍊了孩子的耐性。

8.多玩團體遊戲

與單獨玩相比,多玩一些團體遊戲可以使孩子養成遵守規則的習慣,在遊戲等待的過程中,鍛鍊了孩子的耐性和團結協作精神。

9.因材施教

看到別人的孩子學鋼琴,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學琴班;看到別人的孩子學圍棋,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圍棋班。這樣只會讓孩子感到厭煩。當孩子對某種學習確實有興趣時,給孩子創造機會,使其潛能得到充分發揮。

10.從容易的教材入手

對於沒有耐性的孩子而言,一開始就接觸較難的教材,會使孩子喪失學習興趣。如果從簡單的教材入手,等孩子能很好地理解時再稍增加難度,這樣一來,孩子在一點點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便逐漸提高了耐性。

11.說出自己的目標

在孩子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他們確定目標,並幫助他們最終實現。此時,孩子最好要反復用嘴說出自己的目標,因為透過這一方式,向自己暗示一定要堅守承諾,從而產生堅強的意志。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9) 人氣()

                                           記者 / 劉曉欣


引導孩子說話,大人要製造情境來讓孩子有表達的機會,最好是用完整的句子,少用疊音字。


跟寶寶說話,少用疊音字,多用完整句!彰化基督教醫院二林分院語言治療師陳秋薇表示,對寶寶說話應用「喝牛奶」取代「喝ㄋㄟㄋㄟ」;用完整句子再加上擬聲詞對孩子說話,例如「你聽!小狗在汪汪!」就是引導學習說話很好的方式。


使用完整句 引導學習說話


「寶寶乖乖,喝完ㄋㄟㄋㄟ後,再換衣服跟鞋鞋,才會『漂漂』哦!」這是台灣父母與長輩習慣跟嬰幼兒說話的方式,認為嬰幼兒才剛開始學說話,應該用「簡單」一點的疊音字來「教」小朋友,覺得孩子這樣才會學得快,也才會聽得懂。


但語言治療師陳秋薇強調,從嬰兒剛出生開始,大人最好就用完整句子來跟寶寶說話,因為與其先教這是「ㄋㄟㄋㄟ」,以後又要把「ㄋㄟㄋㄟ」辭彙改成「牛奶」,不如從一開始就用「牛奶」就好;因此,用「鞋子」取代「鞋鞋」,「小狗」取代「狗狗」,透過很自然的方式讓孩子學會正確的說法。


不過,陳秋薇建議,教孩子說話時,除了用完整句子以外,可以再加上擬聲詞,透過擬聲詞的使用,例如「你聽!小狗在汪汪!」、「車子在叭叭」、「貓咪在喵喵」,可以達到很好的學習輔助效果。


多用擬聲詞 加強學習效果


陳秋薇強調,引導孩子學習說話,不只要製造情境,讓孩子有主動表達的機會,最重要的是父母要親自跟孩子互動說話,因為只是透過看電視的話,就缺少互動的機會,如果發現孩子滿2歲連爸爸、媽媽都不會說,到了3足歲都還沒有「我要洗澡」等完整句子出現,就要尋求專業協助,不要受限於「大雞慢啼」的傳統觀念,錯失6歲前的黃金治療期。


 


 


 


 


                                          


                                               來源:自由時報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1) 人氣()










 穿脫衣服的「發展歷程」
穿脫衣服的能力,主要是隨著嬰幼兒手指肌肉控制、肢體的精細動作而發展,並且當孩子開始有自主意識時,自己穿、自己脫的欲望要求也就越來越強。從孩子自己「想要」到他「完全會」,是需要一段時間的。一般說來,孩子先學會脫衣服、脫鞋子;穿的動作比較複雜,一直到上學,動作才愈來愈熟練迅速。
.一歲半到兩歲
當爸媽準備幫寶寶解開扣子和拉鍊時,他就會搶著自己脫下衣褲,不論是用多麼不熟練的動作。主動表示想要自己來,此時學習欲望以及挫折忍受度是最強的,這也是讓寶寶「做中學」的最佳時機。
.兩歲左右
寶寶開始喜歡重複穿穿脫脫的動作,不只是衣服鞋襪,此時還喜歡拆拆組組各種玩具物品,這是發展必然的過程。他會像探險一樣地重複這些行為且樂此不疲。
.三歲
三歲的寶寶,精細動作越來越準確,他開始試著拉拉鍊、扣釦子,穿簡單的外套、上衣。至於要孩子能夠自如地穿脫套頭T恤、繫蝴蝶結,仍需要時間。
.五歲
五歲時已能將衣服穿好,但是拉小拉鍊、扣小釦子,這些高難度動作還需要時間慢慢練習。

怎麼教他自己穿衣?
1.
從遊戲開始
對寶寶來說,在平日遊戲中為娃娃穿衣換衣,是個不錯的練習機會。剛開始可以從熊寶貝、較大的絨毛玩具,或較大的人形娃娃開始。此外,可以在一旁引導寶寶認識衣服的各部分,如袖子、口袋、標籤;或教他一些穿衣的基本原則,像是有縫線的穿在裡面、通常標籤是在背面,鈕釦和口袋朝前等。
2.
分解動作示範
寶寶剛開始學著自己穿衣服、脫褲子時,很多動作確實是他做不來的,這時,大人可以扮演孩子的模仿對象,將穿脫衣服的動作切割成慢動作,一步一步示範,讓他跟著做。盡量不要選擇他能力所不及的衣服款式,複雜、容易撕裂的花邊材質,都容易造成困擾。可以先從有鬆緊帶的褲子,或解開扣子的襯衫開始練習。
3.
給他足夠時間
忙碌的爸媽,總覺得自己幫寶寶穿衣服最快,這樣卻喪失讓孩子學習的機會。專家提醒,這其實是不斷延長爸媽照顧孩子的時間而已。多讓寶寶有機會自己穿衣服,對肌肉控制練習,以及生活習慣培養,都有正面的幫助。
4.
建立成就感
在孩子學習穿脫衣服的過程中,挫折和衝突的發生往往來自於爸媽不願意等待。其實父母的耐心很重要,因為在嘗試成功之後,孩子能夠從中獲得參與感和成就感,這是他學習自理能力的重要回饋。能夠將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便是給孩子最好的獎勵。

不想自己穿,因為太難
有些孩子十分樂於自己穿穿脫脫身上的衣服、配件,也有孩子不曾表示自己想要試試,甚至會強烈地排斥、顯出害怕。這通常並不是因為發展較慢,而是其他情緒上的原因,例如曾經有過困難、挫折的經驗、衣服設計太過複雜,爸媽顯得不耐煩、不允許犯錯,或是孩子自己的個性本就比較退縮,需要較長時間想清楚怎麼做,才有信心自己來。

這時爸媽的鼓勵和引導十分重要;一方面,孩子從中學習運用自己的肢體動作完成任務,發展自理的能力,另一方面,孩子的自信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這樣累積起來。



 



 



 


 



                


                                    


                                              來源:奇蜜親子網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採訪撰文/林嬪嬙
            
   詢/財團法人台北市友緣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副執行長 黃倫芬
      


孩子老是愛挖鼻孔,喜歡插話,脾氣也不好,回到家不肯立刻洗手,問話常常沒回應,這些讓爸比媽咪傷透腦筋,大人眼中所謂的「壞習慣」,到底該用什麼溝通方式加以戒除?有那些實際的處理方法可供家長參考?且聽專家怎麼說。


挖鼻孔、愛插話、耍脾氣、不愛洗手、說話不回


挖鼻孔、愛插話,這些是「壞習慣」嗎?


所謂的「壞習慣」,其實是孩子生理、心理發展必經過程,父母不要認定它是不好的,尤其對於學齡前的孩子,假如上了小學仍然有這些習慣,就要再思考是否有其他問題。


 


各階段心理發展的反應使然


友緣基金會副執行長黃倫芬表示,挖鼻孔、愛插話、耍脾氣、不洗手、問話不回應,孩子的這些行為,往往被父母認定是壞習慣,其實不然,學齡前的孩子各個階段的成長會有一些模式,例如:七坐、八爬,不只生理,心理發展一樣也有階段性,以致出現許多被認為不得當的行為或反應。


舉個簡單例子:不到3歲的祥祥對喝牛奶會說「祥祥喜歡喝牛奶」,這時候的他還不會認為自己就是祥祥,等到3歲以後,自我意識較好,會開始改口「我喜歡喝牛奶」,而且此階段開始對環境有些反抗,例如要他洗手時,會說「我不要」,其實重點不在洗手,而是因為媽媽要他洗手,而他想唱反調。


 


並非教的不好,父母別太自責


黃倫分老師指出,孩子的行為總讓許多父母自認是自己教的不好,其實這是孩子發展過程會有的行為,大一點自然會修正過來,父母不必自責,但是在處理時,要用對方法,如果一味直接糾正孩子,往往只會造成負面影響。


另外很重要一點是要給孩子穩定的環境,孩子的能量發展是無法自我控制的,而且內在能量會隨年紀增加,而有更大幅度的發展,若再處於不安的環境中,例如爸爸媽媽整天總是在責罵、否定孩子,孩子會有負面的感受,而顯得更不安,如此,這些發展過程中會出現的行為會因缺乏安全感而成為情緒困擾表現。


 


不要動不動就用權力解決問題


建議爸比媽咪多觀察孩子,並避免採威權式的壓制或禁止,因為一味使用權力解決,動不動就罰站,而未給予引導,這樣孩子即使到小學,依舊無法改掉習慣,可 能 老師或同學叫都不想回應,一直這樣下去,將來可能成為問題學生,到青春期恐怕會有更多的對立或抗爭,問題更麻煩。曾有媽咪反應:我的孩子明明小時候非常乖,為什麼長大變了樣,不再那麼聽話,管都管不動,就是這個原因。


當然也不是什麼都聽孩子的,例如孩子不吃飯,等下午很餓時,可以跟他說:「因為你中午只吃一口飯,現在才會這麼餓,明天中午我們試著吃半碗看看」。


 


不要高估孩子的理解力


此外,由於語言對孩子是不成立的工具,孩子往往無法很成熟的去做表達,說的太多、太長,其實最後還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例如:爸爸對孩子訓話半小時,孩子可能只知道爸爸在生氣,沒辦法理解這半小時訓話內容的道理,大人常會「高估」孩子的理解力。


 


改變5大習慣對策


那麼,父母到底該如何針對孩子的五大習慣,用實際且適當的方式加以解決? 黃倫芬 老師提出的建議如下:


 


習慣1、挖鼻孔


狀況:


孩子的手老是往鼻孔挖,甚至挖到流鼻血!感冒或過敏時更加嚴重!講都講不聽,父母只能無奈又擔心。


黃倫芬老師表示,有些孩子不但挖鼻孔,還會吃鼻屎,他們會覺得鹹鹹的並不難吃,每個小孩對自己身體都存有好奇心,不只鼻子,耳朵、嘴巴甚至生殖器官,都是孩子們好奇的部位,所以常有小小孩將小東西塞進鼻孔、耳朵或誤吞的案例,他們可能只是很單純想知道這些「洞」到底有多深,父母不需要過度緊張,有些事只要從另一個角度看待,就不足為奇了。


爸比媽咪這樣做


˙先考慮是否因為生理方面的問題所引起的反應,例如是否因感冒、鼻子太乾或過敏等情況造成不舒服,而有挖鼻孔的舉動,如果有,要採取就醫或其他適當的處置,舒緩身體的不適。


˙如果非生理因素,再想想最近是否有讓孩子感到緊張不安的事,而因此藉由挖鼻孔降低不安,就像有些孩子喜歡聞媽咪的味道,熟悉的味道往往是孩子安全的媒介,能在緊張時讓他們安定。


˙爸比媽咪可以找一些新奇有趣的事或玩具,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而不是斥責或以強硬方式阻止。


 


習慣2、愛插話


狀況:


為什麼孩子經常會打斷大人之間的對話,包括講電話也一樣,就一定要大人注意到他在說話嗎?


黃倫芬老師指出,孩子愛插話,多半是想要引起別人注意。3歲到學齡前這個階段的小孩,會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其實相當自戀,總覺得自己很不錯,加上對外界的好奇心,所以便產生插話的行為,例如:媽咪正在和朋友講電話,孩子會插嘴問媽媽:「你在跟誰說話?我認識這個阿姨嗎?」孩子最主要並不在想知道阿姨是誰,而是期望大家以他為中心,爸比媽咪要了解背後的因素,而不要以傳統觀念認定「小孩子就是應該有耳無嘴」,這樣是無法解決問題的。


爸比媽咪這樣做


˙孩子插話時可以告訴他:「我在跟吳媽媽講話,你要不要跟吳媽媽說幾句?」,孩子不一定想講電話,即便拿到話筒,其實也說不了幾句。


˙孩子很需要大人陪,凡事都是等不及的,要他等上半小時並不容易,所以可在事先做些準備,例如給他一個玩具或有趣的書,讓他有事情可專注,轉移注意力,就不會干擾大人之間的談話。


 


習慣3、耍脾氣


狀況:


我的孩子為什麼稍微不順他的意,就愛亂耍脾氣,不是大哭、大叫就是大鬧,簡直快氣炸了,真的很想修理他。


常看到父母與孩子僵持的場面,孩子耍脾氣總是考驗著父母的耐心,忍無可忍就會直接打下去,但這是最不當也最無效的方式。大哭、大叫對較小的孩子而言,都是本能的正常反應,這些都需要被提升,不斷的教育,但不是命令孩子不能發脾氣,而是要讓他學會用正確的語言做表達。


父母在孩子23歲時,就可以給予情緒教育,並且以「同感」方式教導,也就是父母與孩子有相同感受,例如孩子玩接球時,會在接不到球的時候很生氣,媽咪可以告訴孩子:「我知道你因為接不到球而生氣,我們再來一次」,這時候可以將接球的距離縮短,讓他順利接到球而有成就感。


爸比媽咪這樣做


˙觀察孩子多在什麼狀況下容易耍脾氣,例如玩太累、肚子太餓等等。情緒只是反應孩子的內在,他不會主動說,爸爸媽媽也不要期待孩子會告訴我們,最好試著找出模式,抓到要領,會比較容易改變他。


˙如果是生理方面的問題,包括因為肚子餓,但是孩子無法區別是累或餓,以致用發脾氣表達,這時候可以跟孩子說:「我知道你很累,我們去睡覺喔!」或「你肚子一定很餓,我帶你去吃好吃的東西」,最重要是在安撫孩子。


˙孩子遇到挫折也會有情緒上的反應,尤其要大不大,要小不小的小孩,常自以為能達到某些目標,卻常因為碰到阻礙而難以接受,例如玩接球時,因為接不到球而氣自己,才會有發脾氣的情形。


 


習慣4、不愛洗手


狀況:


玩耍後、吃飯前,要孩子洗手好像很困難,勉強去洗手,也只用清水隨便沖沖,怎麼教都不會,有夠傷腦筋!


父母要知道孩子好奇心特別強,他們隨時都有很多事想做,一點也願意把時間浪費在洗手這件事,甚至會跟媽媽說「沒看到手上有細菌」,不聽話又愛辯,常常把媽媽給惹火。其實只要透過一些巧思,就能讓孩子覺得洗手很重要,而且是件好玩的事。


爸比媽咪這樣做


˙先了解為何孩子不愛洗手,是等不及要看卡通或吃東西,爸爸媽媽可以找孩子最愛且最在意的東西,例如孩子喜歡巧虎,媽咪可以說:「巧虎愛你,如果你不愛洗手,他會生氣喔!」


˙在與孩子互動時,不妨找回自己的童心來陪伴他,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和他一起玩,不要總是板著嚴肅的臉,要想想,可以陪孩子這麼玩的時間也不過就這幾年,應該好好把握喔!


 


習慣5、說話不回


狀況:


怎麼叫了老半天,孩子完全沒回應,對於叫他、跟他說話、問他問題都會假裝沒聽到的孩子,父母到底該怎麼辦?


遇到這種情形,父母先別開罵,孩子可能因為知道媽媽會要他做什麼,而自己不想做,才會假裝沒聽到或不回應;也可能手邊正有事情在忙,例如看卡通或看書,還沒告一段落很難離開,所以乾脆不回答。


建議父母只要用對方法,1分鐘就能解決問題,千萬別再以責罵、處罰等比較情緒性的方式,這樣只會和孩子一直處於僵持中,必須花更多時間化解。


爸比媽咪這樣做


˙如果正在看卡通,媽咪第一次叫沒回應時,不妨再等個35分鐘再試著叫看看,若還是沒回應,可以對孩子說:「我在叫你,你有聽到嗎?」如果孩子說正在看卡通,媽咪可以說:「等下廣告時要趕快洗澡」,或是說:「飯剛煮好要趁熱比較好吃」,也可以問他:「你要現在吃或5分鐘後再吃?」用溝通的方式,並且給孩子有選擇性,比較容易解決問題。


˙用有趣的事物吸引孩子,例如:「香水泡泡正在等你洗澎澎」,或「今天有你愛吃的咖哩飯」,類似話語會較容易引起他們的興趣。


 


「別把孩子寵壞」,外人看法真的很正確、很重要?


父母雖然已經能理解孩子為何會有這些習慣或舉動,但是外人並不這麼想,孩子鬧彆扭、不聽話,週遭親友常會用「都是被寵壞了」做評斷,這是很多媽媽常面臨的困擾與挑戰。


 


諮詢專家意見,閱讀相關教養書籍


這時父母會思考,到底要用傳統方法嚴厲管教讓孩子成為人人眼中的「乖孩子」?或採民主方式給予關心?雖然後者在多數人眼中屬於異類,但是父母必須知道小孩是有學習權利和發展的潛能,如果太在意外界的觀感及評價,只想讓孩子唯命是從,結果只是讓孩子表面屈服,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但內心並非如此。


對於外在的期待,父母要會分辨,而非一味附和他人,最重要是自己的感覺,父母可試著向親友解釋某些行為是孩子成長過程會有的現象,以及應該採取那些適當的處理方式才能有效解決,同時也讓他們知道我們做父母的一直努力於和孩子之間的溝通,不過現實中如果批判者是家中長輩,處理上是會比較困難。


當然父母也要審視自己是否有放任孩子、過於溺愛的成份,如果自己很難找出真正問點,建議諮詢專家意見,以學習有效的處理方法;或是平時多看一些教養方面的書籍、雜誌,會更有利於和孩子之間的溝通。


 


外出用餐、拜訪朋友,孩子狀況多


也有很多家長擔心帶孩子到餐廳用餐或到朋友家,不聽指揮而狀況連連時,會讓自己很丟臉,建議爸比媽咪如果第一次帶孩子去拜訪朋友,最好不要待太久,可以先停留10分鐘,回家後再誇獎孩子表現好的行為,告訴他下次如果能尊重別人的家庭規則,就可以留更久。


家長一定要避免事先命令孩子──規定他到外面不可做出那些舉動,而是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比較好。例如孩子在家常跳沙發,去別人家之前,可告訴孩子:「別人家的沙發是用來坐的,能好好坐著才可以去」,或教孩子到別人家時,可先問阿姨:「你們家的沙發跳起來感覺如何?如果不能跳,是否能用摸的?」


如果是外出用餐,孩子總是吃飽就開始亂跑,建議事先問孩子用餐後想做什麼?讓孩子自己規劃,例如帶自己最喜愛的玩具在用餐後玩。最重要是把「不要做什麼」改為「要怎麼做」會比較容易解決問題。


此外,最好能事先告知朋友,自己的小孩可能有那些舉動,例如有小孩看到冰箱就喜歡打開,看看別人冰箱放的東西和家裡的有什麼不同,所以要先讓朋友了解孩子的特性會比較好。


 


孩子的能量必須得到抒發


孩子在小時候會把能量放在自我探討,如果只一味順從外界,內在能量想法未被引導,是與發展本質相違背的,因為孩子必須在經驗中學習,例如:有位小孩走路老是往後看,曾因此撞到柱子,媽媽糾正也不聽,所以父母感到很困擾,經過諮詢後,媽媽遇到此狀況,先停下來,讓孩子仔細看看再往前走,後來就不再有類似情形發生,因為孩子能量得到抒發,問題自然就解決。


最後再次提醒爸爸媽媽,要多了解孩子,並且給予引導,尤其小小孩自制力仍不足,大一點自然會好,父母要認知的是孩子具有強烈好奇心,並非與父母做對;並且多看專業書籍,學習技巧以因應各種狀況;同時也要多和其他家長討論,或尋求專家意見,掌握正確的處理方式。這些孩子行為的麻煩事將成為日後親子間聊天時有趣的回憶。


 


 


 


 


 


 


 


 


 


 


 


                                                來源:育兒生活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6) 人氣()

                 編輯整理/彭紹怡
              
      詢/明新科大幼保系講師 曾玉慧


 


 

小孩子只會玩?對幼齡孩子來說,玩才是王道。
小孩子什麼都不懂?透過作息建立,孩子從規律生活中懂得自律自發的道理。
從生活常規、遊戲和父母態度三方面來說,父母該怎麼做?本篇將給您解答!


Part1生活常規方面


家長常要求幼稚園要建立好寶寶的生活常規訓練;在家裡,父母可以怎麼做?作息可是其中重要的關鍵!


 


作息訓練為首要


自我照顧=社會適應力


嬰幼兒的「發展」有速度上的個別差異,且整個成長過程屬於連續性的進行式,速度快慢有所不同。不同年齡層的孩子也有不同的發展里程碑等著他們逐步達成,這使得新手父母在每天照顧寶寶的過程中,充滿無法預期的挑戰與意外驚喜。其中,自我照顧的能力,比如穿脫衣服、盥洗和自己吃飯、喝水等,其實也關係著「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算是最基本的訓練之一。


現在是個重視學習力的時代,但別忘了,生活能力必須與學習力均衡發展。以自我照顧力的訓練來說,訓練幼兒開始自己拿水杯喝水、自己吃完一餐飯、幼稚園的孩子自己背書包等,都是父母比較會注意到的部分;但另外還有一部分,是和父母自己的生活習慣有關。如果父母是個東西都會亂丟亂放、或者不看天氣亂穿衣服,孩子通常也會有樣學樣,因而影響其生活中常規訓練的模式與自我照顧能力的養成。所以,在生活常規訓練方面,除了鼓勵孩子「自己做」之外,必要的提醒、適時的協助與家長自我提醒的身教,也非常重要。


 


關鍵1睡眠為作息中的要項


科學研究指出,新生兒不是人們以為的那麼無能,但因表達能力有限,所以成人無法知道嬰兒在想什麼。科學家建議,新生兒只知道吃和睡,所以人生的規矩就應該從吃和睡開始,例如:定時定量進食、吃的時候不能睡覺等。越來越多的研究証實,能否成功在嬰兒的吃睡方面設定界限、建立規律,將影響孩子未來的情感發展和認知發展,不僅關係到孩子的身體健康,另外有研究指出,其與孩童的智力和行為的發展亦有關聯;許多智力超常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點:良好的睡眠規律與質量。相反地,美國國家心理衛生中心和其他心理學家也發現,幼兒的早期多動症與嬰兒期不規則的睡眠習慣有著密切關系。


 


2重點 釐清睡眠vs.教養


Point1


睡眠是潛意識處裡平日意識焦慮的時機,安好規律的睡眠,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將有有很大助益。若父母本身有規律作息,孩子也比較容易習慣。許多親職教育家指出,按照時間作息表、一覺到天亮的寶寶,脾氣會變得更好。加上成人和寶寶在夜間都有了充足的睡眠,因為身體舒適和心情愉悅的關係,親子關係也會跟著變好。



Point2


不管寶寶有沒有哭,父母都應該隨時照顧到他的需求(不忽略寶寶的感受,但也非一昧給予)。如果寶寶一哭父母就緊張兮兮,寶寶會很快知道家裡由誰當家做主(當然是他自己),因而養成愛哭鬧的壞習慣。獲得掌控權的孩子其實並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也不曉得對自己有益的事情為何,所以覺得沒有安全感。此外,紊亂的生活作息更造成全家人的疲累,成人因此無法以愉快的心情和健康的身體來照顧孩子。


 


造成作息不正常之因
1.白天睡太多,晚上不易入眠。對於開始學習獨立的嬰幼兒而言,玩耍、嬉戲是最快樂的事,再加上好奇心,以及對外探索的新鮮感,他們經常會玩得不亦樂乎!因此記得讓孩子在白天多玩玩,午睡別睡太久,天氣好則去散步、走走,從下午玩到吃晚飯後,洗個澡、聽個故事或童謠,小寶寶便會開心地和爹地及媽咪擁有一個溫馨的夜晚。

2.
父母作息不正常。由於現代父母「夜貓子」不少,常常工作或玩樂到三更半夜,自己晨昏顛倒的作息,相對地也打亂了孩子正常的睡眠時間,孩子睡得晚,早晨自然就會起不來。此外,倘若父母習慣在睡前與寶寶玩耍,使其精神屬於亢奮階段,寶寶便不容易入眠,也因而導致隔天爬不起床的情況。


3.
週末父母影響孩子。有些幼兒從小跟著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長大,或者24小時托育在保母家,父母親可能要週末、假期,甚至年節才能與孩子見一次面,親子相聚就像渡假。父母親因為偶爾才能克盡親職,總是心懷愧疚,所以每次見面都是玩具、糖果、餅乾,儘量討好孩子。有些幼兒會因為期待父母的出現,或是因父母離去的不捨,而出現生活作息失調的現象。這樣情形通常會引起主要照顧者的反感,因為父母親探視之後,往往得額外花上許多時間,才能把幼兒的生活作息調整回來。因此,如果您的寶寶必須長時期與他人共同生活時,做父母的應注意自己的行為,想想是否反而製造了孩子作息上的困擾?


作息如何訓練


對幼兒而言,規律的作息能穩固他們的發展,讓他們的身心有足夠後盾支持他們的學習。一般而言,訂立嬰幼兒一天的作息表時有以下幾項:早餐(第1餐奶)、上午遊戲時間、午餐(第2餐奶)、午覺、下午遊戲/閱讀互動、點心(第3餐奶)、遊戲、第45餐奶、洗澡、喝奶、睡覺。


在進行作息時,不斷藉機對寶寶說話是很重要的,可以讓寶寶對作息產生認知上的連結;至於嬰兒餵奶次數,可依照最適合寶寶的情況(例如寶寶的食量)而定,有的做法是每4小時固定餵一次奶,餵完奶後拍嗝,然後陪寶寶遊戲,發現寶寶打呵欠時就安撫情緒,換好尿布後就讓他們上床。


如果寶寶哭鬧耍賴,越來越多媽咪會狠下心選擇馬上離開房間讓孩子哭,直到睡著。整天下來可依照餵奶、遊戲和睡覺的模式來進行;晚上餵完最後一餐後拍隔,然後就幫寶寶換上乾淨尿布,讓他們玩到睡著.讓寶寶吃飽再睡的好處是,寶寶半夜才不會餓醒,夜間也不容易有哭鬧,如果有,很多媽咪也選擇不予理會,忍耐戒除夜奶,就是為了讓照顧者有更好的精神與態度來照顧baby


 


Tips
1.要讓寶寶習慣要靠自己入睡,不要依賴大人抱或搖哄睡。
2.
孩子必須習慣夜間就是要睡覺,而非玩耍、喝奶或無理愛哭的時間。一開始實行時可以稍加安慰,之後就需要讓孩子知道無理哭鬧是沒有必要的。


3.著名親職教育家王理書老師曾言,維持紀律的秘訣是不要太鬆,也不要太緊。紀律太鬆的父母,孩子失去保護傘,看似自由快樂,但心靈其實會無依散亂。紀律太緊的父母,孩子失去與自身的連結,乖巧聽話雖讓人喜歡,但壓抑的情緒能量才是人生的大變數。4.紀律的方向清晰具體,確實執行。在執行的過程,別忘了聆聽孩子同時讓孩子有表達與創意的展現。


4.睡眠的要件就是讓腦袋跟隨身體,讓腦袋的思緒不再運轉,與身體聯繫。身心連結的方法為:覺知到自己的呼吸,覺知到身體各個部位的放鬆,覺知到身體的溫度,覺知到心跳,覺知到逐漸沈重而放鬆的四肢,然後覺知到皮膚毛細孔逐漸平緩,而呼吸平穩。


 


Part2遊戲方面


我們都聽過,孩子天性就是愛玩。但家長可知道,孩子在遊戲裡可以學到的,遠比你想像中的多!


 


定義遊戲


最適齡的學習方式


對幼兒來說,「遊戲」是再自然也不過的事;兒童可以從中學習成長,更重要的是,在遊戲過程中,孩子會遇到許多情況,使得他們的社交和智力能力也能隨之發展。所以,對早期教育的學者來說,遊戲並非許多人所以為的,是種「無目的」的玩耍,而是屬於孩子在童年時光裡,投入最多時間、且收穫最豐的人生「功課」。「遊戲」在心理學上與教育學上有很多種說法與論點,根據杜威的說法,「所謂遊戲是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工作或直接與個體生存有關的活動之外的活動。此活動並不明顯意識到束縛、義務、強制等來自內外的壓力,且能夠自由、自在、自立、自動地展開活動。」


 


遊戲是一種自動自發、想玩就玩、不想玩就停止的活動,所以屬於一種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行為,同時伴隨著開朗滿足的感覺;正常而言不會有壓迫感,充滿快樂,並且在活動過程中也充滿著想像力與創造性。因此才會說遊戲可讓孩子在此過程中擁有自我探索、試驗各種事物的機會,並從中獲得信心與自我滿足感。遊戲對孩童人格發展具有重大影響力,前提也是孩子會在不斷重複的過程中探索、嘗試、學習,因而建立自信與勇氣。所以,遊戲是個重過程、不重結果的活動,家長要看的,是孩子從中獲得、學到了什麼。


 


遊戲型態vs.人際發展


派頓(Parten)從社會發展觀點觀察兒童的遊戲的分齡發展情況:


1.無所事事的行為(2歲前):閒坐、原地跳動、到處閒逛、沒有做特定的事。


2.旁觀行為(2歲前):看別人玩或和他們說話但沒有參予其中。


3.單獨遊戲(22.5歲):獨自一個人玩,玩的材料和鄰近兒童玩的不同,沒有和別人交談。


4.平行遊戲(2.53.5歲):玩的玩具和從事的活動與身旁的兒童類似或相同,但沒有意圖和身旁的兒童玩。


5.聯合遊戲(3.54.5歲):有相互簡短的交談或借用玩具,但彼此沒有分工也無共同目標,仍以個人興趣為導向。


6.合作遊戲(4.5歲以上):一起玩耍,也有共同的遊戲目標。


 


遊戲的好處


關鍵2有助認知與觀察力


玩耍是幼兒學習觀察與理解社會情緒的最佳管道,對於大腦智力的刺激與促進很有幫助。在肢體運動與玩樂的過程中,孩子需要完成好幾種與大腦思維活動有關的動作,如掌握平衡、情緒協調或處理問題的能力。


透過遊戲和運動,孩子對物體的識別能力得以提高;在同儕遊戲或成人引導的遊戲當中,也能促進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考、創造力;加上幼兒有充沛的精力,運動(尤其是室外運動)對於消除心理壓力與恐懼感可說有非常大的幫助。因此,嫌孩子「愛玩」的家長應該換個角度想,對他們予以鼓勵,同時也不要忽略從這些活動中觀察孩子的動作能力與社交能力的發展。為孩子創造適合的環境,經常鼓勵孩子盡量去玩耍、動一動,這對孩子的心理與認知發展來說是很重要的。


 


關鍵3學習人際相處


良好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維護,對孩子來說,是從小就要培養的重要能力之一.與他人間的相處,通常也關係著『社會互動行為』與『情緒』問題的發展。倡導與孩子一起製作手工玩具的德國教育工作者Freta Jaffke曾說:「一個健康的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他/她自己在遊戲中的所體會與發展的經驗過程,而非只是一個在精美物件前面的觀眾。」當遊戲僅成為精美製品所展現的聲光效果時,孩子也容易因此失去原有的想像與創造機會。


 


人際發展能力指標


嬰幼兒從遊戲中,特別是成人在旁觀察並適時引導或介入的遊戲過程中,可以學習到以下多種慢慢累積而來能力:


分享à友誼à安全感


和平地玩耍à歸屬感à平等/公平


自尊心à關係的建立à團體力量


聆聽與理解力à合作à誠信


輪流à信任à欣慰


幫助他人à尊重他人à關懷他人


自我意識/情緒化à自我尊重à自我控制


 


遊戲的目的性


成人扮演的角色


兒童的遊戲發展也會因為個別差異、性別差異、同儕、環境、大眾傳播等影響而有不同的發展;以現在的社會環境來說,許多孩子從小就很「宅」,電視和電腦成了孩子最常接觸的東西,專家提醒,因為少了多元的環境刺激和同儕陪伴,成人的引導與陪伴就顯得非常重要。


雖然可以幫孩子選擇適當的電視節目,但多數學者都認為,當看電視的時間愈多,孩子所表現的想像遊戲就愈少;電視與電腦的聲光影像容易干擾幼兒想像性的思考活動(此為創造力的基礎),也會促進幼兒產生「被動」的習慣,甚至可能影響幼兒各方面的平衡發展。相反地,在與父母或同儕的遊戲過程中,則會促進孩子的思考和應變能力;同時,成人也要事先了解孩子的個性與發展狀況,才能適當地介入及給予引導,使孩子在遊戲中快樂長大。


 


Real


實例~遊戲過程中的學習


群孩子正在玩大積木,2歲的巧巧想加入遊戲,順手推倒途中擋住她的另一位幼兒。


 


*家長可以怎麼做


用堅定的語氣告訴巧巧:來牽我的手。妳看,她跌倒了,推人會讓別人痛喔!我們一起扶她起來,然後再去找妳可以玩的積木。


 


*孩子從中學到什麼


孩子可以從這個經驗裡學到許多重要的觀念。第一,孩子會發現自己的行為有其限制。


 


Part3父母態度方面


父母在寶寶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如同寶寶人生中的第1個老師或最要好的朋友,彼此間的互動多寡及生活環境等,都會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


 


父母也是孩子的寶


關鍵4父母態度決定孩子的學習力


和孩子互動時,家長也需要多一點的童心與更多的耐心。很多時候,孩子的學習力和其與父母的互動情形有決定性的關係;壓力和責罵容易使孩子的學習力關機,甚至造成學習速度變慢和無法吸收的結果。


在傳統觀念影響下,很多家長只重視老師對孩子學習上(學業表現/成績)的讚美,而容易對其他方面的讚美聽而不聞或不以為然。家長其實應該用多點角度去看自己的孩子,發現孩子的優點,有時也可以用優點的讚美來鼓勵孩子改掉缺點。曾經聽過一個例子,一位母親聽到老師經常說自己孩子會主動幫忙收拾教室環境,與其他孩子比起來也比較不衝動,但因為孩子功課不好,所以這位母親一度以為這些話只是老師的「安慰話」。後來,當這位母親意識到這點時,親子關係的改變也讓孩子在學習上的表現大幅進步。


 


關鍵5讓孩子養成先思考的能力


當幼兒進入愛問「為什麼」的階段,如果父母對孩子的問題感到不耐煩,或者總是直接告訴孩子答案,久而久之就會讓孩子養成依賴心理,長大後也可能變得不愛動腦筋。也因為鷹幼兒的似懂非懂,很多父母會因為覺得孩子不懂或怕孩子犯錯,就直接對孩子下指令,或者跟他說,小孩子問這麼多幹嘛?我叫你做就對了。其實,這都是讓孩子感到挫折,因而剝奪孩子思考的例證。專家建議,當孩子遇到問題時,父母可以引導思考方向和問問題的方式來做;平時孩子問問題時,父母可以先不要說出答案,反問:你覺得怎麼做比較好?讓孩子先思考一番。如果孩子能說出一些可實行的方案,就立刻給孩子讚美和鼓勵,讓孩子喜歡去想、去動腦,如此一來,就容易達到教養雙贏的局面。


 


 



曾玉慧


學歷: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


經歷:明新大學幼保系講師


      道禾實驗小學主任


      新竹市及幼幼稚園園長


      竹北幼發拉底托兒所園長


 


 


                               


 


 


 


 


 


                                                        來源: 育兒生活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 慕凡

 


軍制上有最高階的「五星上將」,親子間也有最高桿的「五心父母」。父母能運用這五種心意,必定能教養出優秀又貼心的兒女。現闡述如下:


一、愛心:因為你愛他,所以他變得可愛。愛不能只是掛在嘴邊,更需要實際行動。父母不可只供給孩子物質上的享受,更要注重給孩子精神上的食糧。所以每天最好固定撥出十分或二十分鐘,專心陪伴孩子談天、說故事或講笑話等。


二、耐心:經得起耐心的考驗,教導成果才能應驗。求好心切的父母,每次看到孩子做事慢半拍,寫功課又錯誤百出,常會按耐不住脾氣,大罵或責備一場,孩子很無辜,父母更無奈。


其實,父母要冷靜想一想,你比孩子多活幾十年了,做事當然快又好,而孩子還是人生路上的生手,做起來難免笨手笨腳,爸媽當然要多包容、多忍耐,給他時間和磨練,他才會越做越進步!


三、信心:對孩子有信心,孩子更有自信。有些要求完美的父母,一見孩子稍有犯錯,或做得不符合大人的高標準,就嚴加批評、挑剔,搞得孩子也懷疑自己的能力,做事就畏首畏尾,喪失了自信心。


所以父母要多肯定孩子的優點,淡化他的缺點。對孩子要永遠抱持希望和給他無窮的信心。


四、童心:父母要有童心,孩子才會跟你同心。父母跟孩子相處時,身高不是距離,體重不是壓力。蹲下來跟孩子一般高,而且要想像自己在孩子同樣年紀時,會怎麼想?怎麼做?擁有如此童稚般的同理心,才能真正進入孩子的世界,幫助孩子快樂成長。


五、虛心:父母謙虛求進步,才能加快學習的腳步。知識爆炸時代,父母應不斷吸收教養孩子的新觀念和更好的做法。虛心多方學習,不以現狀為滿足,學到就要做到,心動立刻行動,便是稱職又快樂的父母了








 


 


 


 


 


 


 


 


 


 


 


                                                                  來源 : 網路文章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採訪撰文/陳姵樺


編輯整理/江睿毓


諮       詢/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副教授、輔幼中心主任涂妙如


 


減少傷害幼小心靈的負向語句吧!只要換個方式把話說出口,學習對孩子說好話、多說肯定句,你會發現親子之間的互動變好了,孩子的情緒穩定度以及自信心都變強了,這就是肯定句的教養力量。


從真實故事來省思


嚴格的老鷹爸爸


這裡要先說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暱稱為老鷹爸爸,是位成功大學航太所的教授,他對孩子的期望很高,所以從小對孩子的教育方式非常嚴格,經常用非常負向的語句對孩子說話,像是考這種成績你去賣口香糖好了,或是我一輩子的名次加起來都沒你一次多。從這些話可以想見一個父親對兒子有多高的期望,但孩子的心靈受傷了父親並沒有感受到,當孩子長大了在數年前出國留學後,突然發了一封電子郵件給父親,表示他決定等十年有成後再回家,這段期間要與家裡斷絕音訊,從此音訊全無,這時候老鷹爸爸才驚覺自己對兒子過度嚴格,也說了太多負面的語言,現在處於深感後悔的狀態,表示若時間再重來一次,他不會再用這種方式對待兒子了,並出了一本書《孩子謝謝你一個父親的懺悔》向兒子道歉。


負向語句傷害大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副教授、輔幼中心主任涂妙如表示,上述老鷹爸爸的故事就是一個負向語句教養方式的真實案例,父親說的負向語句,句句都像是一把刀插在孩子的心坎上,依照幼教的觀點來看,當家長說了一句負向的語句,大約需要說十句以上的正向語句才能稍微彌補孩子受傷的心靈,所以不要忽略負向語句對孩子心靈的影響,尤其個性較敏感的孩子,負向語句的傷害性是很強的。


洪蘭教授也曾經在文章中提到,心靈上不自由的感覺可以影響神經元的發育,很多大人每天跟孩子說話,開口閉口都是「不准」時,恐怕也會有同樣的後果;大人多認為自己是為了孩子好,才要花力氣去管教他,但是不當的管教,如威脅孩子「不聽我的話,我就不愛你」,反效果更大。


觀念引導行為,行為改變大腦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寫過一篇名為《管教多點愛,大腦不受傷》的文章,文中提到:如果從小遭受不當的對待,大腦神經元的發育會受到影響,造成人格和心智的損傷。「大腦產生觀念,觀念引導行為,行為改變大腦」,任何一個孩子都需要多一些正面的經驗,他的未來相對就美好一些。


爸媽老是這樣說?


常見負面語句舉例


涂妙如主任表示,現在家庭因為子女生得少,過去那種打罵教養的方式漸漸比較少了,但是因為家長對孩子的期待很高,所以較常出現不自覺的嘮叨唸個不停或是常說威脅性的句子希望孩子能做到家長的要求,最常聽見的一句話是「你再不怎麼樣我就要怎麼樣」,這種帶有威脅性、條件式的句子其實並無法讓孩子確實完成家長想要孩子做的事,反而容易引起親子間的衝突。其次就是「你怎麼這麼大了還不會」,這句指責意味濃厚的語句會讓孩子變得畏畏縮縮,經常被唸這個不會、那個做不好,久了孩子當然會認為自己什麼事都做不好,當家長叫孩子做事時孩子會害怕被責罵而不敢做甚至不想做;涂妙如主任認為,現在的父母都太急躁了,沒耐性等待孩子慢慢學、慢慢做,也不給孩子錯誤的學習時間,像是自己吃飯這件事,家長可能需要容忍孩子弄髒桌椅與自己的衣服一陣子,才能慢慢學會自己吃飯且吃得乾乾淨淨的,如果一開始就怕孩子弄髒衣服,乾脆餵孩子吃飯算了,這樣怎麼能期待孩子年齡到了就會自己吃飯吃得很好呢?


比較心態最傷自尊


再者,家長也常喜歡將自己的孩子與他人比較,會說「誰比你做得好」,這句話對孩子自尊心的殺傷力很強,會覺得老是比不上某某人,自信心也會跟著低落,其實每個孩子的特質都不同,各種能力的發展時程也都不同,家長應該減少拿孩子與其他人做比較,倒是可以跟孩子的過去做比較,像是孩子某件事漸漸做得比以前好了,表示孩子在進步,應該適時給予鼓勵與讚美。另外,有些家長在盛怒之下會說出一些惡意的語句,像是「你是從垃圾桶撿回來的」、「你這個笨蛋」、「你給我出去不要再回來」等,對年紀比較小的孩子來說,這些語句會令他們產生困惑,他們不知道這些話的真實性,也會因此認為自己是不可愛不被喜愛的,因此造成自我概念不佳,經常用負向的方式思考自己的一切事情。


孩子複製你的情緒、語法


孩子會模仿家長處理情緒的方法,當家長經常使用負向語句對待孩子,孩子會學習家長的語氣、語句、身體動作以及情緒表達方法,日後孩子在面對家長以及在與同儕相處時會不經意就流露出與父母相同粗暴的語言或肢體動作,不但會增加親子衝突,也會影響孩子日後的情緒控制能力和人際關係。


換個方式說出口


這樣說變得有力量


當我們了解負向語句可怕的烙印後,就要學學怎麼說出有力量的正向語句,當個肯定句爸媽。先舉一個例子,有個小男孩成績優異卻不擅長運動,某日上體育課時卻因同學們一句「好強的腳力」,從此成為熱愛運動的足球少年。亞洲知名教育心理學家多湖輝在《讚美力量大》書中指出,在斥責中長大的孩子,總是畏畏縮縮的在意旁人的眼光,相對的,在讚美中成長的孩子,會相信自己的力量,帶著自信走出屬於自己的路。現在就讓我們一起進入肯定句教養的世界:


1、具體的讚美


SONY創辦人井深大少年時沉迷於組合玩具,其母親從未禁止或是斥責他的行為,母親的包容與讚美再加上自己組裝完成時的喜悅,是促使他走上製造電器這條路的原動力,由這個例子可知肯定句對孩子是有正向影響的,但是抽象籠統的句子較難讓孩子產生共鳴,孩子需要具體清楚的肯定句。例如許多家長常掛在嘴邊的「你很棒!」是一句抽象的句子,每次都說這一句孩子是無法具體感受到家長的稱讚,若要讓孩子能打從心理接受,像是「你這次有認真完成」、「你的圖畫用了比上次更豐富的色彩」等,依據家長對孩子長期的觀察與了解,知道孩子的進步點在哪裡明確的指明稱讚,孩子才能從中得到鼓勵的力量。涂妙如主任舉自己的兒子為例,兒子以往寫作文要寫到老師規定的300字都覺得很痛苦,有一次竟被老師推薦去參加作文比賽,那時涂妙如主任立即告訴兒子,這次的作文跟他自己以前的相比進步很多,讓媽媽刮目相看!兒子聽了很受用,願意更進一步再加強作文。


2、體貼的語句


當孩子主動出現好的行為時,家長適時給予體貼的話語,親子互動會愈來愈愉快,像是孩子主動倒杯水給你喝,家長可以說「你真是個體貼的孩子」,孩子幫你搥背,這時來一句「你搥背搥得很好,媽咪很舒服」,孩子主動整理房間,雖然尚未整理得很好,但要鼓勵孩子主動做事的心,這時可說「房間整理過乾淨多了也舒服多了」,受到稱讚的孩子會很開心,日後就會更自動自發自己整理房間。一般亞洲的父母都比較不擅長立即給予孩子讚美,甚至有的家長會認為孩子幫忙做事是理所當然的,不需要特別讚賞,但孩子是需要適時被鼓勵的,父母會發現,當你針對孩子的好行為說出讚美,孩子的好行為就會繼續不斷地出現。


3、愛的語言


《愛的語言非暴力溝通》一書作者馬歇爾. 盧森堡 博士曾提到,「是什麼,讓有些人即使在充滿敵意的環境中,也能心存愛意?」他發現了一種愛的語言,依此來談話和傾聽,能使人們心意相通、和諧共處。涂妙如主任指出,父母不是只有在管教孩子時才去思考要用肯定句的方式來溝通,而是在每一天日常生活中就要時常用愛的語言來增加親子間的情感存款,像是「你是我最愛的寶貝」、「我好愛你」等等,也可以一邊和孩子看著孩子嬰兒時期的照片,一邊訴說爸爸媽媽是如何照顧他,帶他去哪裡玩,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覺得自己是受到喜愛的,這種童年時期愛的感受會深烙在孩子腦中,也許有時候家長因自己情緒因素不經意說出負向的語言,有這些長久累積的情感存款做後盾,可以減少孩子的心靈受到嚴重損傷。


生氣時該怎麼說


生氣中的家長比較容易情緒失控也比較容易出現負向語言,涂妙如主任建議家長當孩子惹你生氣時,不要馬上飆出責罵或惡意的話語,先讓自己喝杯水、深呼吸幾次或換個空間休息一下,等情緒過了再跟孩子說:「你剛才什麼舉動讓媽咪很擔心」或「媽咪剛剛不開心是因為」,嚴肅清楚的指出哪些行為舉止是不妥的,讓孩子清楚知道哪裡做不對了,不只指出錯誤還要說明好的做法讓孩子明瞭。如果生氣的是孩子,家長也不要因此就責罵小孩,可以說:「我知道你很生氣,等一下再說」、「要不要先暫停一下」,等孩子情緒緩和了再問「剛剛為什麼生氣?」、「你是生氣、害怕還是難過呢?」


NG!爸媽別再說


˙「不聽我的話,我就不愛你」


˙「你再不我就要


˙「你怎麼這麼大了還不會


˙×××比你做得好」


˙「你這個笨蛋」


˙「你給我出去不要再回來」


OK!爸媽請多說


˙「你這次有認真完成」


˙「你的畫用了比上次更豐富的色彩」


˙「你自己把房間整理好了,你真棒!」


˙「你真是個體貼的孩子」


˙「你是我最愛的寶貝」


˙「我好愛你」


洪蘭教授曾說過,情緒是個強烈的記憶提取線索,童年的不幸經驗會深烙在孩子腦中,時間過去後,這個烙印上面蓋滿了灰塵,乍看之下,好像不存在了,但是把灰塵一吹掉,烙痕立刻出現。家長們不要忽略了負向語言的殺傷力,多說愛的語言增加親子間的情感存款,讓孩子帶著愛的記憶迎向未來的人生吧!


涂妙如
現職: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副教授、輔幼中心主任
學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博士
經歷:弘光科技大學幼保系系主任、師資培育中心主任


                   


 


                               來源:育兒生活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

                                         出處 : 親子天下  文 / 李佩芬、陳念怡



孩子要是能樣樣自己來,大人就輕鬆了。想養出「自立小英雄」,大人必須學習放手。《親子天下》彙整四觀念、四步驟,教大人如何循序漸進的放手,增進孩子的自信心,也累積對孩子的信任。



以下事情,你已讓家中十二歲孩子自己獨力負責完成的,請打勾:
□ 為家人切盤水果         □ 蹓狗
□ 清理汽車內部             □ 消毒自己的小傷口
□ 摺好自己的衣服         □ 縫掉落的鈕扣
□ 安排自己的讀書時間


「省省吧!等他做喔?我還是自己來比較快!」或許你內心如此叨唸。


「怎麼可能?別弄傷自己就謝天謝地了!」或許你心裡正如此吶喊。


在直覺認為孩子「不可能」、「做不到」、「不想做」前,請等一下!


請花個三秒回想:「孩子曾在大人陪伴下,做過這些事情嗎?」、「當孩子自動自發完成這些事情時,你怎麼說?」


「孩子是否有自立能力,其實是親子互動的結果,」友緣基金會副執行長黃倫芬如是觀察。


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好」,是放手讓孩子自己來的基本準備。



把家事列為本位課程之一的台北市五常國小,老師觀察各年段孩子能力,分別為低中高年級制定了不同的認證。如低年級有整理書包、擦桌子、擺碗筷,中年級有掃地、整理書桌、洗碗盤,高年級則有洗衣服、挑菜洗菜、縫補鈕扣等。


本身有五個孩子的美國親職教養專家依麗莎•梅德哈絲博士(Elisa Medhus),在《Raising Everyday Heroes:Parenting Children To Be Self-Reliant》一書中,也提出要讓孩子成為日常生活裡的「自立小英雄」,打從孩子十八個月大,就可以交付他簡單的生活小任務。


例如從撿起玩具、如廁後沖馬桶開始,三到四歲,可讓他自製簡單的三明治、用安全剪刀剪下折價券;五到六歲,讓他把垃圾拿出去、自己洗澡;之後隨著年紀增長,可以成為家庭小幫手的範圍愈來愈廣。在她對十一至十四歲孩子建議的嘗試清單裡,就包括了換床單、燙衣服、根據購物清單採買、規劃自己的小派對等等。


四大觀念,放手更容易
放手的過程,其實就是創造「選擇並承擔後果」的機會。


美國知名教養專家芭芭拉‧柯盧梭(Barbara Coloroso),曾要父母自問兩個問題:這事是否攸關生命或關乎道德?若答案肯定,那就該干涉;但若不是,那就是孩子自己的問題。大人的任務,是把必備的生活技能教給孩子,至於孩子做得如何,責任與後果就還給孩子。


親子間的關愛與擔憂,是天性。歸納學者說法,在孩子逐漸從幼兒成長到學齡兒童的過程中,大人無法放手讓孩子自己做的原因不外乎:對孩子的能力缺乏信心、擔憂孩子受到傷害、怕孩子做不好受到評價而感到沒面子、甚至是難以面對「孩子不需要我」的失落等。


總是難以克服「讓孩子自己做」的盲點?以下四個觀念,或許能有效幫助你跨越障礙:


觀念1 鼓勵參與,多一點
掌握孩子的發展階段,順勢而為,是讓放手得以站在「借力使力」起點的重要關鍵。


艾瑞克森(Eric H. Erickson)的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指出,學齡前孩子的發展重心在「自主與進取」,學齡孩子則是「勤奮與好奇」。若能善用孩子在這些階段所展現的天性,用鼓勵、邀請的方式,請他們共同參與,孩子較能樂在其中。而這也是為什麼諸多教養理論均指出,「培養習慣從小開始」的原因。


蒙特梭利教育也以「學習敏感期」來稱呼幼兒「某段時期內,對某些事物特別感興趣,且反覆操作樂此不疲」的天性。在台中教育大學幼教系開設蒙特梭利課程的程鈺菁指出,學齡前正值感官敏感期階段,這段期間孩子會什麼事都想嘗試「自己做做看」;但若大人一味阻止,從蒙氏理念來看,則是剝奪了孩子學習的大好良機。


例如許多蒙氏園所會捨棄不鏽鋼材質,而採用陶瓷杯碗做為孩子的餐具,甚至放手讓大班孩子使用筷子。這是因為蒙氏教學認為,學齡前孩子天性就是愛用「跟大人一樣」的東西,所以會儘量採用與現實生活相似的器具;就算不慎打破,也認為背後蘊含莫大的機會教育。如小小孩子無法自行善後,但老師把碎片用報紙包起來後,「最後丟到垃圾桶的動作,也一定要求孩子自己去做,」程鈺菁說,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丟掉」的動作,也是學習參與、自我負責。


在家庭裡,總動員式的親子參與,則是讓家事生活變好玩的誘因。


根據發展心理學家維高斯基(Vygotsky)的理論,大人的陪伴可提升兒童學習效果,萌生躍躍欲試的動力。父母也是孩子的榜樣,如果大人對家務採取逃避敷衍心態,便很難激起孩子對家事的熱情。


像日本親子家事專家辰巳渚便建議,父母可事前與孩子進行分工討論,妥善分配工作內容與分量。如可從分內生活自理的事情開始,接著再鎖定孩子有興趣、且能力所及的家事,以免孩子因負擔太大或沒興趣,讓家事變成苦差事。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快活達人/劉積芬,麻豆/Angel、Julia


現在孩子只顧讀書,長大後往往成為不會照顧自己的生活白癡,好習慣該從小養成,今天專家從頭教起。


快活達人/劉積芬(台北市仁愛國小附設幼稚園老師)


達人叮嚀:學齡前的小寶貝,最愛問「為什麼?」家長要盡可能誠懇認真的回答,千萬不要抹殺了這可貴的好奇心噢!尊重孩子的問題,他也會從中學習到「尊重別人」。






























































■Tips:可設計一張「必備單」,先與孩子討論,再由孩子自己繪製,每天看一項、檢查一樣,就不容易忘。


■居家生活養成撇步


(1)盡早開始
(2)以身作則
(3)從孩子的興趣出發,循序漸進累積好習慣
(4)多鼓勵與讚美
(5)活動故事化、遊戲化
(6)善用同理心




 


 


 


 


 


 


 


http://tw.myblog.yahoo.com/jw!yeria4aTEhRigJQoFn9j3FbY/article?mid=17689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文 / 李佩璇


  採訪諮詢 / 板橋圓心坊全方位腦力開發托兒所所長黃薰漪


 

霖霖今年一歲半了,平常最喜歡跟媽媽玩躲貓貓遊戲,也會和常來聊天喝茶的鄰居陳阿姨一起堆積木,是個活潑好動的孩子。有次帶霖霖到爺爺家拜訪,他就一直要媽媽抱,不肯自己坐在椅子上,對爺爺奶奶的觸碰也十分抗拒,讓爸媽十分疑惑,怎麼平常開朗的孩子,今天突然鬧起脾氣來?其實6個月以後的孩子,對陌生人就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熟悉,才能放心互動,即使是家族成員也一樣,當幼兒面對不認識的家族成員,爸爸媽媽就要多花點心思!


 


了解bobo的認知能力


寶寶什麼時候開始會認人呢?他們的辨認能力遠比我們想像的要早!剛出生數月的新生兒,就會注意人的臉部輪廓與表情,能分辨媽媽的臉孔與聲音,甚至模仿成人的臉部動作,約78個月大時,已經能了解臉部表情所代表的意涵。板橋圓心坊全方位腦力開發托兒所所長 黃薰漪 老師表示:「很多媽媽覺得寶寶還不懂事,但其實孩子們已經能分辨人的不同了。」所以媽媽若想要換保母或是搬家換環境,最好趁著寶寶6個月大之前就安頓好,不然寶寶已經會開始認人、怕生,適應起來會比較吃力。


到了寶寶12歲時,已經能清楚分辨人的五官和長相,除了每天見面的爸爸媽媽,只要是時常接觸的人物長相、聲音都能夠分辨。3歲以上的bobo,開始對於外公、外婆等家族成員稱謂,有模糊的認識。


其實幼兒的認知能力,不是僵化的數值指標,若bobo在該年齡沒有達到那樣的表現,爸爸媽媽也不用太緊張,黃薰漪所長強調:「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發展個體,這些標準只是參考用,bobo們能感受到家庭成員所給的愛和關懷,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帶領孩子認識家族成員


雖說認識家族成員最好的方式,就是常常去串門子、拜訪,但礙於時空上的限制,爸爸媽媽可以利用其他方式引起bobo的動機和興趣,來熟悉其他家族成員。


bobo講床邊故事時,可以選擇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親情有關的題材,或是看著相本,找出家族成員的照片讓bobo看,當然,勤於聯絡是最好的方式,可以利用電話、視訊等方式,讓bobo和其他家族成員有所互動,這些舉動都可以使孩子感覺到自己與家族間緊密的關係。


 


從小開始的生命教育


3歲幼兒來說,這個生死的問題可能太複雜,但父母可以從bobo出發,讓孩子理解自己和家族成員的關係,像是外婆,就是媽媽的媽媽;爺爺,就是爸爸的爸爸,這些人跟bobo的關係,就是靠著血緣聯繫起來,這也是製作家族樹更深的涵義。讓寶寶看看自己還在肚子裡的超音波照片,再看看自己現在的樣子、看爸爸媽媽、看爺爺奶奶,使bobo觀察到什麼是生命;什麼又是年老。黃薰漪所長表示:「也許爸爸媽媽會覺得這麼小的孩子,怎麼可能了解?其實孩子也許無法表達,但他們就像海綿一樣,都會吸收進去,無論是家人的關懷或生命的意義,孩子們多少都能感受。」


 

最後,黃薰漪所長要建議爸爸媽媽,要讓bobo認識家族成員,需要長時間的互動,並非幾天或幾個月,也不要強求幼兒要達到什麼目標,最重要的是使bobo沉浸在家族成員的愛裡,bobo的童年更加豐富飽滿,對幼兒長大後的人際關係也有很大幫助。


                 


                              


 


                                    來源 : 媽媽寶寶雜誌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我們注意到,生活中有不少孩子對本該是自己處理的事毫無主張,事事都依靠家長;也有些孩子年齡雖然不大,卻很自覺。早上自己按時起床;自己上學;放學回家,自己抓緊時間做作業……向這些家長求教,我們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做法,就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注意培養他們的自主 意識和能力。我們把這些家長的成功經驗概括為——


自主性:指人在活動當中的獨立性和主動性,它表現為個體自由地、獨立地支配自己言行的一種狀態。孩子的自主性最主要體現為他有能力為自己的行為進行自由的選擇。


一、給孩子空間,讓他自己往前走


嬰兒當然喜歡生活在母親的懷抱裏,但是他不能永遠這樣生活。有這樣一位母親,孩子已經上小學二年級了,送他上學還要費力地背著他走,直到離學校幾十米遠的地方,因為怕老師看見,才不情願地把孩子放下來……如此被母親呵護長大的孩子,他的自主性從何談起呢?作家長的,應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和能 力,擴大孩子自由活動的空間,如鼓勵他自己找朋友玩,讓他在這個空間裏自己當主人。


二、給孩子時間,讓他自己去安排


不少家長以為,孩子還小,不懂得安排自己的活動。但如果成人完全包辦了孩子的時間安排,孩子只是去執行,那麼孩子的自主性就永遠培養不出來了。


有一位父親,他在孩子3歲多的時候,就每天給孩子一段他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只要不出危險,孩子可以自己安排做他願意做的事:玩,看電視, 畫畫,拼圖,或者什麼也不幹……無聊了,他最終還是會主動來找父母,父母就給孩子一些指導性的建議。長此以往,孩子便逐漸懂得了珍惜時間,學會了安排時間。


三、給孩子條件,讓他自己去鍛煉


培養孩子用揠苗助長這種違反客觀規律的做法,肯定是要失敗的,但採取消極地完全“順其自然”的態度,也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遵照客觀規律,積極創造條件,讓孩子去鍛煉,這才是我們應該採取的正確做法。


有一位母親看到5歲的孩子對洗碗感興趣,就為孩子準備了一個小板凳,對孩子說:“我知道你特別愛幹活,想自己洗碗,可是水龍頭太高,你夠不到,媽媽給你準備了小板凳……”孩子興奮地喊著:“謝謝媽媽!”馬上就登上小板凳高興地學著大人的樣子去洗碗了。


四、給孩子問題,讓他自己找答案


孩子提出問題,成人通常的做法是立刻告訴他答案。這樣看起來簡單又省事,但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就不會想問題,總希望別人能提供現成答案。這直接妨礙了孩子在智力勞動上的自主性。


有一位家長的成功經驗是:孩子問我字,雖然我認識,但我不告訴他,而是讓他去查字典。以後,再有不認識的字,他也不來問我了,而是自己去查字典。


五、給孩子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生活在窮困家庭的孩子,惡劣的生存環境自然就為他準備了艱苦鍛煉的條件;現在生活水準普遍提高了,家長應多想辦法給孩子設置一些困難,讓孩子去解決;孩子在生活中碰到困難,也要求他自己去解決,從而培養孩子應對未來的能力和意志。


六、給孩子機遇,讓他自己去抓住


人的一生會遇到不少機遇,但如果不善於把握,機遇就會和你擦肩而過。家長的任務應該是提供或指出各種機遇,啟發孩子自己去抓住,培養孩子善於抓住機遇、參與公平競爭的能力。


一位小學生偶然同媽媽講起學校要進行英語選拔賽的事情,媽媽就鼓勵英語成績不錯的孩子爭取參加,並告訴她,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把握住一個機會就意味著在成功的道路上邁進了一步。在小學升初中時,這次比賽的成績被作為一個重要的參考因素。孩子非常感激媽媽的提醒,以後很主動地在各種機會中表 現自己。


七、給孩子衝突,讓他自己去解決


和成年人一樣,孩子在一起也難免有衝突。解決衝突的過程,正是孩子健康成長、走向成熟的過程。當孩子向家長訴說自己遇到的諸如人際交往之間的矛盾時,家長應鼓勵孩子去面對它,指導孩子自己去解決,而不是回避它,更不宜動轆由家長代替孩子解決問題。


八、給孩子對手,讓他自己去競爭


為了讓孩子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必須讓孩子從小既學會合作,又學會競爭。有效的辦法,就是經常在他的身邊樹立一個友好的競爭對手。


有一個學生學習差,某階段在班上竟成了倒數第一名。父母一再鼓勵孩子不要灰心,要敢於和別人競爭,首先是和比自己稍好一點的孩子比,只要努力,趕上他沒問題。在孩子取得勝利之後,父母又啟發他尋找新的競爭對手,開始新一輪暗中的較量……


九、給孩子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


孩子的自主性在他的自主選擇上表現得最為明顯。但不少家長怕孩子選擇錯誤,從來不給孩子選擇的權利。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就不可能適應競爭激烈的社會生活。家長應主動給孩子選擇的權利,並告訴孩子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有一位家長帶孩子去少年宮報名,家長本來的意願是讓孩子學鋼琴,可是卻發現她在舞蹈組門口看得出了神,於是,家長尊重了孩子的選擇,同時也提出要求:她對自己的選擇要負責,一定要堅持一個階段,把舞蹈學好。


十、給孩子題目,讓他自己去創造


創造是自主性的最高層次的表現。孩子的創造性不是自然而然產生的,同樣需要家長的積極引導和巧妙激發。有一個孩子特別愛玩泥,而且能捏出一些花樣來。於是家長主動給孩子買了各種各樣的泥塑和橡皮泥,對孩子說:“你要玩就好好學、好好捏、好好練,要有新點子。”在家長的鼓勵下,孩子充分發揮自己的 才智,初中畢業時,已經能輕鬆捏出栩栩如生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並以此特長考上了工藝美術學校。  


上述這些條件的創造,只是有利於發展孩子的自主性,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家長還要不斷和孩子進行良好有益的交流,鼓勵孩子,評價他的成果,提出新任務,使他的進步永不停止。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在我們自己的童年時代,沒有人告訴我們如何處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憤怒情緒。我們受到的教育讓我們對自己的憤怒感到內疚,在表達憤怒時有一種罪惡感。我們相信憤怒是不好的,憤怒並不只是不好的行為,它還是一種重罪。對待我們自己的孩子時,我們努力忍耐,事實上,忍得太久,遲早我們必然會爆發出來。我們擔心自己的怒氣會傷害孩子,所以我們忍著,就像一個潛泳者屏住呼吸一樣。但是在這兩種情況下,忍耐力都是相當有限的。


憤怒,就像普通的感冒一樣,是種週期性復發的麻煩。我們可能不喜歡它,但是我們無法忽略它。我們可能很瞭解它,但是無法阻止它的發生。憤怒發生後的後果和情形都是可以預見的,但是它看上去總是那麼突然,意想不到。而且,儘管發怒的時間可能持續的不長,但在當時看來彷彿會沒完沒了似的。


當我們發怒時,我們的行為就像完全失去了理智,我們對孩子說出的話,做出的事,哪怕是在打擊敵人時都會猶豫一下。我們大喊大叫、辱罵、抨擊。當這一切結束時,我們會感到內疚,我們鄭重地決定,以後絕不重複這樣的行為了。但是,憤怒會無可避免地再次來襲,破壞了我們良好的願望。我們再一次猛烈攻擊那些我們為了其幸福願意獻出生命和財富的人。


而試圖不再生氣的決心不但沒用,甚至更糟糕。這樣做的結果只能是火上加油。憤怒就像颶風,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你不得不承認,而且還要準備好。安寧的家庭,就像希望中的和平的世界,並不是依靠人性中突然的善的改變,而是依靠周密計劃的程序,可以在爆發前有系統地減輕緊張情緒。


精神上健康的父母並不是聖人,他們能意識到自己的憤怒,並且重視它,他們把憤怒當成一種訊息資源,是他們關心孩子的表示。他們的言語和他們的心情一致,他們不會隱藏自己的情緒。下面這件事就說明了一個母親在釋放她的怒氣時是如何鼓勵合作的,而不是辱罵或羞辱自己的孩子。


大雄,一回到家都大叫:「我無法打棒球,我沒有運動衫!」他的媽媽可以給孩子一個可行的建議:「穿那件寬鬆的上衣。」或者,如果希望提供幫助,她可以幫助大雄找一件運動衫,但是大雄的媽媽沒有這樣做,而是決定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我很生氣,我真的很生氣。我給你買了六件運動衫,你不是放錯了地方,就是弄丟了。你的運動衫應該放在你的抽屜裡,這樣,當你需要的時候,你就知道該到哪裡找到它們了。」大雄的媽媽表達了她的憤怒,但是沒有辱罵孩子。她後來說道:「我一次也沒有提過去的牢騷,沒有翻舊帳,我也沒有提到我孩子的名字,我沒有說他是沒有條理的人,也沒有說他不負責任。我只是描述了我的心情,以及以後該怎麼做才能避免不愉快。」大雄的媽媽的話幫助大雄自己想出了一個解決辦法。他馬上跑到朋友家裡以及體育館的更衣間去找放錯了地方的運動衫。


在對孩子的教育中,父母的憤怒也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事實上,在某些時刻,不生氣並不會給孩子帶來好處,反而給孩子一種漠不關心的感覺,因為那些關心孩子的人很難做到一直不生氣。不過這並不說明孩子能經受得住憤怒和暴力,只是說明孩子們能夠理解這樣的憤怒:「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對於父母來說,憤怒是一種代價很高的情感,為了物有所值,沒有益處的話,還是不要隨便發怒的好。發怒不應該招來更多話,藥物不應該比疾病更糟糕。怒氣應該以某種方式表達出來,這種方式應該能夠使父母得到一定的解脫和輕鬆,給孩子一些啟示,對任何一方都不應該有副作用。因此,我們不應該在孩子的朋友面前痛責孩子,這只能讓他們的行為變本加厲,從而讓我們怒火更盛。我們並不想引起或者延長憤怒、違抗、還擊和報復。相反,我們希望孩子能夠理解我們的觀點,讓陰雲消散。



發怒前的三個準備步驟?


在平靜時期,讓自己做好應付緊張時刻的準備,應該承認下面的事實:


1、我們接受這個事實:在跟孩子打交道的時候,我們有時會發脾氣。


2、我們有權生氣,而不必感到內疚或者羞愧。


3、除了安全考慮,我們有權利表達自己的感覺。只要我們不攻擊孩子的人品或者性格,我們可以表達我們的憤怒。


這些假設應該列入處理憤怒的具體步驟中去。處理激動的情緒的第一步是給它們明確的定義,這可以提醒相關的人改正或者採取預防措施,這樣做的第一步是使用人稱代詞「我」:「我覺得討厭。」、「我覺得被激怒了。」如果簡短的陳述和拉長著的臉並沒有起效果,那麼採取第二個步驟,在表達時加強憤怒的強度:「我生氣了。」、「我很生氣。」、「我非常非常生氣。」、「我氣極了。」……


有時,僅僅表達出我們的感受(不用解釋原因)就能讓孩子停止不端行為。但是,有時候,可能需要採取第三個步驟:解釋我們生氣的原因,說出我們內心的想法,以及我們希望的行為。


「當我看到鞋子、襪子、運動衫扔到滿地都是時,我很生氣,生氣極了。我真想打開窗戶,把這一攤亂七八糟的東西扔到大街上去。」、「看到你欺負弟弟,我很生氣,心裡面像有團火在燒,我絕不允許你再傷害他。」、「看到你們所有的人一吃完晚飯就衝出去看電視,把那些髒兮兮的盤子,油膩膩的鍋留給我時,我非常憤慨!氣得我簡直七竅冒煙!我真想把所有的盤子砸到電視上去!」、「我叫你吃晚飯,而你卻不來,我很生氣,非常生氣,我對自己說:我煮了一餐好吃的,希望獲得讚賞和感激,而不是失望!」


這個方法可以幫助父母釋放怒氣,而不致引起傷害,而且,它甚至可以是一堂重要的課,教會孩子如何安全地表達憤怒。孩子可能會明白他自己的憤怒也不是什麼大的災難,可以釋放出來,而不會傷害任何人。這堂課不僅僅需要父母把怒火表達出來,還需要父母向孩子指出情感表達的可接受的方式,要向他們說明表達憤怒應該採取的安全、可理解的方法。


小提醒╱對生氣孩子的回應:方法最重要!當孩子煩躁不安時,講道理是沒有用的。他們生氣時,只有情感上的安慰,他們才聽得進去。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讚美是在表達喜悅,責備是在傳遞祝福!


好的讚美與責備,就是給孩子人生最珍貴的禮物!


兒童心理專科醫師獻給媽媽──和孩子相處的快樂指導!


 


 


 


本文摘自《這樣讚美與責備,孩子知道你愛他》、如何出版社、作者╱明橋大二


責備的方法一:責備孩子的時候,要讓孩子安靜下來,看著他的眼睛,用簡短的語言對他說


責備孩子的時候,首先需要讓孩子清楚地知道你在責備他做的什麼事。所以,要讓孩子停下正在做的事,用和孩子的視線一樣的高度,凝視著孩子的眼睛,冷靜地用簡短的語言來責備孩子。比如,孩子正在吃飯,嘴裡含著湯匙或叉子走來走去,還惡作劇,實在很危險。這種時候,首先重要的是讓孩子停下來。孩子還在跑著,吵著的時候,父母離得遠遠地叫,孩子是聽不到的。重要的是走到孩子的身邊,抱住他,看著孩子的眼睛,然後告訴他。如果感情用事地大聲叫喊,孩子就不知道父母到底在責備什麼,也不會知道自己應該怎麼辦。雖然受了責備很害怕,但是孩子並不知道自己什麼地方做錯了。


責備的方法二:能把父母的愛,傳達給孩子的三個重要事項


在責備孩子時,以下三點非常重要。


一、不是責備孩子的人格而是責備孩子的行為。


重要的是,責備針對的不是孩子,而是行為。因為孩子的存在本身並沒有錯,錯的是孩子的行為。


二、好好地說明責備他的理由。


要好好地向孩子解釋,為什麼不可以這麼做。雖然孩子年齡還小,但只要用他能明白的語言來解釋,孩子就不僅能夠聽懂,而且如果他也很贊同的話,以後就可能會好好地和父母配合。不要認為「孩子不懂事,說了也沒用」,而是要把理由清楚地解釋給孩子聽。人之所以制定規矩,其實出發點就是為對方著想。不要只說「不要這樣做!」而應該告訴他「這樣做會給對方添麻煩,所以不可以。」父母應該像這樣告訴孩子,以處處為他人著想為出發點,來培養孩子遵守規矩。


三、與其說「不能做……」不如說「要這樣做……」。


我們常常會對孩子說「不行」,但是卻沒有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這樣的話,孩子就不知道今後應該怎麼做。所以,有時候與其告訴孩子「不能做」,不如告訴孩子「希望他做什麼」,這樣會更有效。


孩子到了四、五歲以後,在告訴孩子做事情的具體方法之前,首先和孩子一起思考,比如「怎樣才不會忘記帶東西呢?」這樣可能會更好。因為自己想出來的答案,比聽人說的答案更容易記住。


責備的方法三:加上這句話,孩子更容易接受責備


在責備孩子的時候,不要僅僅停留在責備的語言上,一定要加上一句對孩子表示理解的話。這樣的話,孩子才會想「這個人是理解我的」,「這些話是為了我才說的」,也就容易接受責備了。換句話說,就是把「心情」和「行為」區別開來,向孩子表示「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提醒孩子「行為」是不對的。


責備的方法四:用「我」做主語,而不是用「你」


在告訴對方要這樣做而不要那樣做的時候,不是用「你……」,而是說「我……」,這樣表達自己的心情,更能觸動對方的心靈。


就是說,當對方做的是好事的時候,告訴對方:我很高興!真幫了我的大忙!這下我就放心了!謝謝!而對於對方的不好行為,則告訴他:我很傷心!很困擾!好擔心!好遺憾!


有的孩子被父母責備說「你真是沒用!」就會感到非常生氣,完全沒有反省,但如果聽到媽媽說「媽媽好傷心!」他就會一點點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為,從而去努力改正。


責備的方法五:孩子不管被責備多少次,也還是會犯相同錯誤的


我們都希望對孩子只責備一次就有效,責備太多次會非常的心煩。但是,孩子不管被說多少次,也還是會犯相同錯誤的。所以,我們只有反反覆覆地講同樣的話。這並不是父母責備孩子的方式不好,也不是孩子特別的不乖,而是因為孩子本來就是這樣的。


大人一般會想「說一次就明白了吧」(其實大人也不會因為受到一次責備,就可以徹底改變自己的行為)。如果試圖只責備一次就讓孩子乖乖地聽話,那麼就需要給孩子的心靈帶來很大的衝擊才能做到。當然,對於真正危險的事情,那怕讓孩子受到一些驚嚇,只要能夠讓他遠離危險,那也是值得的。但是如果對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想讓他一次就聽話,父母就會忍不住大聲地責備,甚至動手打孩子。假如這樣的情況常常發生,孩子就會變得看大人的臉色來行動,而不是自動自發地去遵守規矩。弄不好還會讓孩子的心靈受到極大的傷害。


所以,即使磨破嘴皮,父母也要不停地對孩子反覆說同樣的話,只有這樣,孩子才能一點點地成長,從而養成好的習慣。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採訪撰文/黃子恬
     詢/台灣愛鄰社區服務協會執行副秘書長   羅梅玉
         台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范睿榛


不到一歲的孩子,真的可以進行品格教育嗎?
可別小看孩子的模仿能力,父母平時的互動及待人處世,
就是孩子學習、模仿的活教材!
究竟品格教育的關鍵及核心觀念是什麼?
怎樣透過日常生活的小細節,
幫助孩子從小養成自制、分享、尊重、獨立、樂觀等五大個性?
又,什麼才是「適時且得當」的體罰?
本文將幫助您重新檢視並省思自己的教養觀念!



愛+身教+時間=報酬無限大


品格教育的重要關鍵──身教重於言教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成為一個有良好品格、值得尊敬的人,但是身處道德觀念及社會風氣每況愈下的大環境,加上孩子生得少、父母忙於工作,似乎許多 家長和 老師都能感受到──現在要教出有好品格的孩子,真的愈來愈難!但,即便如此,「品格教育」真的無法「從小」落實嗎?


很多父母可能會懷疑:「1歲以前的寶寶能和他說道理嗎?品格教育真的可以從零歲開始教起嗎?」台灣愛鄰社區服務協會執行副秘書長羅梅玉表示,品格教育不只是在言語上教導孩子,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在平日生活中即活出這些品格,因為寶寶的模仿力很強,父母平日的生活榜樣就是孩子最好的學習範本,也因此1歲以前的孩子就能開始透過觀察、模仿,培養所謂的品格。


比方像父母平日講電話的語氣、時常說「請、謝謝、對不起」,夫妻間常常彼此讚美、鼓勵……,這些點點滴滴的生活細節,都成為孩子學習、模仿的活教材。台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范睿榛教授表示,幼兒在家庭中目睹父母親之間的行為互動,往往會烙印在心中而學習,尤其是負面的肢體行為互動(例如:打架、家暴)更是容易造成影響。父母彼此之間的互動關係,可說是孩子生命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本書」;我們如何對待配偶,孩子就會學著用同樣的方式去對待別人或異性。


除了重視「身教」之外,很重要的一點是──品格教育需要由「愛孩子」的人來執行,因為當孩子感受到愛時,他會效法「那個愛他的人」的榜樣,這種模仿的動力是由孩子親身所感受到的愛來發動,甚至不需要靠獎勵或處罰來督促。因此,不論是父母、師長,在教導或糾正孩子的品格前,務必先省思──自己平日和這個孩子的關係如何?愛的關係愈深,品格教育的成效就會愈大,這是兩者間不容忽視的必然關係。


 


父母所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夫妻間的恩愛關係


父母所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金錢、不是物質、甚至不是健康,而是父母彼此間的恩愛關係。愛鄰協會羅梅玉副秘書長表示,父母彼此相愛,是寶寶安全感最大的來源;實務上你會發現,父母感情不佳的孩子,比較不易安穩睡過夜,很容易半夜莫名地被驚醒。孩子雖然尚不會用言語表達,但他們絕對可以感受到爸媽是否彼此相愛、爸媽是否愛他們。惟有讓孩子感受到愛,品格教育才可能有效,孩子也才能培養出正向的個性。


要特別提醒的是,餵母奶的媽咪需要格外留意和丈夫的關係。羅梅玉副秘書長表示,因為餵母奶的媽咪很容易花很多時間精力在孩子身上,孩子也會比較黏媽咪、不找爸爸,所以處在這樣狀況下的先生們,很容易感受到強烈的挫折感(因為老婆、孩子都不理他)。因此專家提醒,媽咪們即使因為新生兒搞得手忙腳亂,仍要花點心思 關心 先生的心情、想法,因為甜蜜恩愛的夫妻關係,才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石喔!


 


品格教育的核心觀念──愛人如己


父母希望孩子擁有的品格很多,像是忍耐、自制、尊重、負責任、誠實……等,但愛鄰協會羅梅玉副秘書長表示,其實「品格教育」背後最重要的核心價值觀就是──愛人如己,也就是培養孩子一顆與人相處的同理心。因為,所有美好良善的品格都是由「愛」延伸出來的;一個孩子若能懂得同理別人的感受,他就不會去欺負別人、說謊、不尊重別人……,所以父母在教導孩子時,一定要把握這個重要原則──就是幫助孩子學習去站在別人的立場想,學習去體會別人的感受,進而明白什麼是對或不對的行為。當孩子有顆懂得為別人著想的心時,生命自然就會產生出很多美好的品格。


當然除了言語上的教導之外,最重要的還是父母需要以身作則。 范睿榛 教授表示,若為人父母者,時常會主動關心自己的父母、家人及朋友時,孩子自然就會學到孝順、不自私、關懷他人、有同理心……等美好品德。反之,若父母言行不一,教孩子是一套、實際生活又是另一套的話,那反而是最嚴重的錯誤示範喔!


掌握了品格教育背後的重要觀念之後,在實務上,父母可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孩子,從「零歲」開始培養良好的品格呢?


 


自制:


從寶寶46個月大後,開始吃副食品時,就是一個訓練孩子學習自制(self-control)的好時機,例如:讓孩子坐在自己的兒童餐椅上、用自己的餐具吃飯;若吃飯時間不乖乖吃飯,父母就將飯菜收起來,餐與餐之間只餵孩子水果、不給零食,孩子就會學到「要在吃飯時間吃飯,肚子才不會餓」,養成用餐的好習慣。若是父母容讓孩子吃飯時東跑西跑、自己追著孩子餵飯,不僅孩子可能無法攝取到足夠的營養、父母失去耐性發脾氣,孩子也不容易培養自制的個性。


 


分享:


沒有父母希望孩子成為一個自私的人,但是「分享」的品格並非與生俱來,而是需要後天培養的。「玩玩具」就是一個教導孩子學習分享的好機會;不過萬一玩具被別的小朋友弄壞了怎麼辦?雖然品格教育背後的核心觀念是「同理心」,但也同樣尊重自身的想法。因此羅梅玉副秘書長建議,父母可以讓孩子保留某幾樣他最愛的玩具不拿出來分享(讓孩子仍有決定權),但其他的玩具就大方地與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同樂,這樣孩子才不會覺得被「強迫」要與人分享。若玩具真的被別人弄壞了,父母亦可趁此機會教導孩子──與人分享的確會有這樣的風險,所以在玩別人的玩具時要小心、不要弄壞;當然父母亦可事後再買一個玩具補償孩子,讓孩子不會因此留下一個不愉快的分享經驗。


 


尊重:


可從教孩子見到人「打招呼」開始。「打招呼」是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禮貌,但現代社會似乎愈來愈不重視這項禮節,其實這樣的習慣亦需從小教導。現在的父母當有客人來家裡作客(或去別人家作客)時,時常忽略要教孩子跟對方打招呼,或是當孩子「不願意」喊人時,父母很容易就主動幫孩子找台階下,說孩子個性害羞怕生才會這樣。但羅梅玉副秘書長提醒父母,這樣的做法其實並不恰當,因為會讓孩子覺得「反正爸媽會幫我出面」。比較建議的做法是,當孩子「不願意」打招呼時,父母應該有的表示是向對方道歉,表明自己沒有教好孩子,請對方包涵,然後事後要向孩子說明「打招呼」的意義是因為「看見對方、尊重對方」,不要任由孩子照自己的意思。當然最有效的方式是父母「以身作則」,當孩子看到父母常常會主動跟人打招呼、關心別人時,孩子就有模仿的對象。其他像玩遊戲時守規則不耍賴、在餐廳用餐時不喧嘩吵鬧,也都是幫助孩子學習「尊重」的好機會。


 


獨立:


在擁有父母充足的擁抱、說故事、玩玩具等愛的陪伴之外,即使孩子還小,建議父母每一天在孩子的清醒時間中,分上午、下午、晚上三時段,視孩子年齡大小各有30分鐘~1小時不等的時間,讓孩子獨自在床上(或玩具室)玩玩具或看書,不需要一直陪在孩子身邊(當然還是要在父母視線所及的地方);這樣做可以從小培養孩子自得其樂和獨處的能力(學習和「自己」相處),及專注力,孩子也比較不會那麼黏人。其他像放手讓孩子學著自己吃飯(家長不要因為想節省時間或怕弄髒家裡就一直用餵的)、孩子跌倒時父母以正向態度鼓勵孩子自己爬起來……,都是可以幫助孩子學習獨立的方式。


 


樂觀:


想讓孩子擁有正面積極的個性,羅梅玉副秘書長表示很重要的一點是,從小培養孩子有忍受挫折的能力,例如:幫助孩子瞭解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學習欣賞別人的優點長處,還有很重要的是──父母要試著發掘孩子與生俱來的天賦、才能,時常讚美孩子的優點。當孩子明白自己的優點及缺點(不完美的地方),瞭解自己的才華、長處時,自然就能在將來的職場上擁有足夠的受挫能力,不會因為一點失敗或不如意就被擊倒。


 


專家小叮嚀!


1培養孩子的品格,勿用「賄賂」或「恐嚇」的方式,以免孩子養成不正確的動機。建議當孩子做對事情時,父母可以按照孩子的喜好和需要,運用以下任一種愛的語言來鼓勵孩子,正面增強孩子的學習動力:肯定的言詞(如:讚美他)、精心的時刻(帶他出去玩)、禮物、服務的行動、身體的接觸(如:擁抱)。


 


2、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不要急著處罰或責罵,建議首要工作是先讓自己的情緒平靜下來(例如:先去喝杯水,或是去廁所一下、離開現場一分鐘)再來處理,才不會在情緒當中不慎傷害到孩子。處理時,需要先瞭解孩子做這件事的動機、日常整體表現、犯錯頻率、犯錯的輕//重度等,再理智的選擇最合理的處置。過重的糾正,會引發孩子心中的苦毒與忿恨;過輕的糾正,則會讓孩子無法學會公平與公正。


 


3、當孩子在公共場所中情緒不穩、哭鬧時,建議父母將孩子先帶離現場再做處理,切勿在大庭廣眾之下教訓孩子,那樣不僅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亦不容易學到真正的功課喔!


 


4、當孩子們之間發生衝突時,建議家長不要急著馬上介入處理,可先在旁邊觀察他們之間的互動,再適時的介入。介入的重點是示範如何「還原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第一個犯錯的孩子要先道歉,隨後錯誤回應的另一個孩子,也要為自己錯誤的部份道歉;以此類推,每個人都須為自己的部份負責,接著家長再帶領孩子們彼此和好,幫助他們化解誤會衝突。


 


我的孩子需要「體罰」嗎?


現代教育時常為了是否需要「體罰」而爭論不已,但若按西方智慧源頭-聖經的教導,父母不要「吝惜」手中的杖,以免孩子走向歧途。不過「體罰」的前提是──必須極少使用,才會有效,而且執行的人必須是孩子覺得「這個人是愛我的人」才有用,因此學校老師或是與孩子關係比較不親的人,都不宜執行體罰。


一般狀況下,當孩子做錯事時,建議家長還是要先以「口頭」管教,也就是以認真嚴肅的態度跟孩子說明他錯在哪裡、為何不要他這樣做的原因,以及往後他應該如何做。 范睿榛 教授建議父母除了言語上的管教之外,亦可使用「暫時性剝奪孩子的權利或他所喜愛的事物」來作為處罰方式,例如:不許孩子看卡通,或是電視少看一小時等。除非是孩子一犯再犯且情節重大,或是故意去做且造成嚴重後果時,才會需要給予適時且得當的體罰。體罰並非用來讓家長宣洩自己的情緒,其主要意義是讓孩子學習到他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起責任,並且明白錯在那裏、加強印象,以後不致再犯;但執行時要注意勿讓孩子受傷。


前文提到體罰並非任何人都能使用,因此父母執行體罰的前提是──平日你和孩子的關係是好的、孩子知道你是愛他的,才不會讓孩子表面上順從、但其實內心並不服氣。父母需要知道,過度的體罰(不管是次數或是程度),不僅不會帶來正面效果,反而可能會在孩子心裡累積怨恨,或是讓孩子變得很沒自信、時常感到動輒得咎,甚至將來成為另一個施暴者。


當父母不得已、必須使用體罰方式來管教孩子時,羅梅玉副秘書長建議家長在處罰前,要先確認孩子知道哪裡做錯,以及以後應該怎麼做;處罰完孩子之後不要馬上去哄孩子,而是讓孩子先獨處個幾分鐘,讓他哭一會兒、宣洩一下情緒,最重要的是讓他能冷靜下來、自我反省,達到「印象深刻、以後不致再犯」的目的;幾分鐘之後,父母再去抱抱孩子,告訴孩子爸媽還是愛他的,並且再次確認孩子知道為何受罰,以及往後的正確做法,這樣的體罰才能帶來正面有益的效果,而且不會破壞親子關係。


 


「時間」,是絕對需要付出的代價


現代社會不少父母因為需要雙薪,而將孩子交給長輩、外傭或其他機構來照顧;但倘若父母希望孩子能從小培養品格的話,羅梅玉副秘書長表示,「品格教育」實在無法假他人之手,因為別人沒有那個「合法地位」(外傭哪敢管教家裡的小少爺、小公主呢?),也沒有那個心力去管(阿公阿媽年紀已大,能讓孩子吃飽、睡飽已經不錯,哪還有力氣再去糾正孩子的錯誤習慣?)。因此, 范睿榛 教授建議,夫妻間若有一方願意放下工作、全職照顧孩子,另一方真的應該盡量支持並感恩,因為這樣的決定和夫妻間相互支持的榜樣,絕對會使孩子受益無窮。


若父母白天實在無法親自照顧孩子,那麼務必要把握平日晚上及週末時間,好好經營和孩子的關係,才能夠有足夠的前提去教導孩子品格。 范睿榛 教授提醒家長,週末帶孩子出去玩時,要多和孩子互動、和孩子一起玩,不要在旁邊休息、做個「旁觀者」,那樣就失去了這個時間的意義。此外,建議父母每天三餐中能至少和孩子一起共享其中一餐(不要總是早餐趕著吃、晚上加班不回家吃),和孩子在一起好好吃頓飯、談談心、聊聊今天所發生的事;晚上的睡前時間亦是父母可以和孩子說說話或抱抱他的親密時刻。千萬記得,「時間」是每位父母一定要給孩子的投資,而且這個投資你絕對不會後悔,因為它會成為孩子一生的寶藏。


孩子的品格養成攸關孩子一生的幸福,父母不能把這個責任一味交給學校老師,因為如同前文所述,愛孩子的父母,是最能夠在生活中培養孩子品格的人。羅梅玉副秘書長提醒每位家長,要時常去思想:「什麼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孩子有一天會長大,父母千萬不要在埋頭為兒女打拼事業20年後,突然發現孩子早已與你漸行漸遠,甚至走上歧路,那時候才後悔可能為時已晚。事業固然重要,但付出時間陪伴孩子走過最初的十年,相信絕對是每位父母永遠不會後悔的犧牲。


 


愛鄰協會於2004年引進國外著名的「教養孩子品德系列課程」,至今已有上千位父母從中獲得極大幫助,內容涵括從新手爸媽,到如何與青春期兒女相處,歡迎家長上網查詢http://www.i-link.org.tw/


 


 


羅梅玉


學歷:美國芝加哥Moody Bible Institute碩士班進修一年、教育部認證家庭教育專業人員


經歷:台灣愛鄰社區服務協會婚姻/親職專任講師、高雄市教育局婚姻/親職品德課程講員


現任:台灣愛鄰社區服務協會執行副秘書長


 


范睿榛


學歷:美國匹茲堡大學藝術教育特殊研究 博士畢業


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專 任助理 教授


 


 


 


 


 


                                             來源 : 嬰兒與母親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

                           

                                               作者 / 李坤珊


 


我是一個充滿缺點的小孩,我的爸爸媽媽從不隱瞞:他們了解我的缺點。但從那個了解裡,他們選擇了相信,相信他們的女兒,會以她的優點,去克服缺點帶來的遺憾,他們讓我安心當我自己。


我是一個滿是缺點的學生,老師們也從成績裡不隱瞞:他們了解我只是個中等資質的學生。直到在文藻外語專校的那年,我的西 班牙文 老師江綺雯,在聖誕節前,送我一本鍾梅音的《海天遊蹤》,對我說:「李坤珊,你很有才氣,也很特別。有一天,你會像這本書一樣,影響著許多人。」我的老師,讓我看見「期望」的種子是如何的在一個小孩的心靈深處,悄悄著床、發芽。


我是一個有著許多缺點的妻子,我的沅沅也從不隱瞞:他了解我有許多事做得丟三落四。但從那個了解裡,他選擇了和我一起「不放棄」。不放棄地,與我一次又一次的溝通;與我從錯誤裡學習再出發。他,讓我了解「家」的力量有多大?家,它永不放棄你。


我也是一個糊裡糊塗的媽媽,我的寧寧和小福也從不隱瞞:他們了解媽媽老是忙得搞砸了事。但從那個了解裡,他們選擇了和媽媽一起學習長大。我們一起認真的去認識彼此的喜怒哀樂、長短處、去當彼此的支柱。我的孩子,讓我看見生命,因為彼此相愛,不再一樣。


 


不放棄的引領與盼望


花了四十七年的時間,我了解了一件事:失望,是人生的一部分。有人因為看見它,選擇了放棄對愛再有期望。也有人因為看見它,選擇了珍惜與心愛的人,在一起的此時此刻;選擇了從不圓滿中,找到天堂!


我選擇了後者,因為那些生命中了解我的人,滋養我成為選擇後者的媽媽、老師和妻子。因著他們的愛,我相信教養的目標:是讓孩子安心當他自己、是在孩子的心中種下「相信自己」的種子、是不放棄的引領與盼望、是讓孩子的生命因我們而不一樣。而這一切,都只有在「了解」裡才有可能實現。那了解什麼呢?


了解孩子的人格特質和特殊需要!每一個幼兒,都帶著特有的人格特質和需要,來到這世界。了解他的人格特質,你就會調整你的腳步,給他時間,好好協調自己對外在環境的反應,否則他會生活在壓力裡。了解他的特殊需要,你就會想法子,讓他的特殊生理和心理需要獲得滿足,否則他會生活在羞愧裡。你了解孩子的人格特質和特殊需要,孩子就可以安心當自己。


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幼兒遇事會如何思考、如何感覺,跟他的年紀有關係,也跟他的經驗息息相關。了解他為什麼這樣想,你在向他說明事情原委時,就比較能掌握要說什麼,他才能理解,才能學習。了解他的感受是什麼,你在帶領他做選擇時,就比較能引發孩子的共鳴,讓他聽的進去你的建議,也讓他學習如何調節情緒,一輩子受用。你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孩子就會相信自己的能力,對未來充滿希望。


了解孩子的特殊長處和挑戰!沒有一個孩子,是相同的。例如,兩個同樣都有解讀社會行為問題的亞斯伯格症小孩,一個比較退縮,另一個則易怒;一個對事物的細節過目不忘,另一個則對地理區域有著無限的熱情。你了解孩子的特殊長處和挑戰,就會利用孩子的長處為出發點,不放棄任何一個截長補短的可能性,幫助孩子成就他自己。


了解孩子需要看見世界的完美和不完美!每一個孩子,都帶著不同的使命來到這世界。是什麼使命呢?那是一個謎!你和我所能做的,就是帶著他、陪著他經歷每一個失望和希望。讓他在失望中學會忍耐,在希望中學會感恩。你了解孩子需要看見世界的完美和不完美,孩子的生命歷程將會因你而不同。


 


          


                         


                                                     


                                                          來源 : 天下雜誌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摘自《教出好女兒:培養快樂、優秀、氣質女孩的教養經典(適合0-18)》,雲曉 著,野人文化出版】


 


從出生到七歲這段時間,女孩的成長主要是身體的發育。


在這個階段,女孩將學會走路、說話、思考,為日後的智力發展奠定基礎。由於出色的語言和記憶天賦,女孩確實表現得比男孩優秀,但正因如此父母更容易在教養上犯錯。


最容易犯的第一個錯誤:為了讓女兒贏在起跑點,不惜重金報名才藝班,訓練孩子的閱讀能力、思維能力……


然而這個做法有違女孩的成長規律,一位美國兒童心理學家研究表示,孩子在十到十一歲時才擁有理性的思維,如果在能力還沒有達到就強迫他們理解事物,只會加重孩子的負擔。


因為這階段女孩的注意力集中在身體的發育上,而並非思維的發展、智力的提升。所以,如果父母試圖讓七歲以下的小女孩加速發展思維能力,只會令她今後對自己失去信心。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都知道,女孩很注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所以往往為了博得父母的喜歡而努力學習和練習,例如背詩歌給父母聽、為客人表演舞蹈……


但是,並非所有女孩都是學習天才。當她們長大後,很可能不像小時候容易取得好成績以博得父母的喜愛。一旦小時候與長大後的落差過大,脆弱的女孩就會感到沮喪,進而失去自信心。這也是很多女孩小時候性格開朗、伶俐,長大後個性變得內向、自卑的最主要原因。


最容易犯的第二個錯誤:試圖用講道理的方式贏得女孩的合作。


試圖讓三、四歲的小女孩接受我們所講的大道理或是聽從我們的告誡,是違背成長規律的做法,因為一個剛學會說話的小女孩無法理解這些道理。


三歲孩子的思維與九歲孩子的思維大不相同,與大人的思維更是相去甚遠,所以當一個三歲的小女孩做錯事時,父母用講道理的方法並不能改變她的行為。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這個階段的孩子所犯的錯呢?一位很有經驗的媽媽說:


「以前,我每天必須一直提醒女兒玩完黏土後要把它裝到盒子裡,不然黏土乾了就不能玩了,但我發現她總是忘記。後來我才意識到這些大道理對她完全不管用,於是每次都會親自幫她把黏土放好,示範了幾次後,我發現她就開始模仿我的動作把黏土放好了。」


對於七歲以下的小女孩,父母不能指望她們像大人一樣用邏輯思維理解問題,或是朝著一個目標有步驟地執行計畫,所以父母必須用行動告訴她們怎樣做。


當然,對於一些必須避免的行為,如自己到馬路上玩,或是吃掉到地上的食物等,父母仍然要給予明確的規範並重複提醒:「不!不能自己過馬路。」「不能吃掉到地上的髒東西。」


唯有這樣,她才能理解父母所說的話是真的,才真正意識到這種行為是不被允許的。


這些行為只有等到小女孩換牙,也就是七歲之後,才不需要父母提醒並重複了。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缺失1“人格平等”
兒童對世界的最初認識源於父母,家庭教育的影響對人刻骨銘心。對教育職責的漠視,教育理念的偏頗自然導致家庭教育易出錯。

我們的父母大多沒受過專門訓練。無論是小時候,還是長大戀愛成家,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很少有人對我們說怎麼做父母。即使有人說過,也許會是如“棒頭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等觀念,而這些觀念對不對則需要我們去反思。

我們都知道,要想駕駛車輛,尚需要到駕校學習三個月並經過嚴格的測試才能拿到執照;而要做人父母,“駕駛”著家庭之舟遠航恐怕不是三個月能學會的。何況連婚檢都懶得做的現代人,根本沒有可能去進行三個月的專業培訓,便糊里糊塗地做了父母,似乎全然不顧自己的語言、行為、教育會在孩子的身上留下什麼樣的烙印。

很多父母常常忽略了自己的教育職責。由於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是學校教育,父母更多的考慮也是學校教育,忽視了他們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礎,才是決定孩子命運的關鍵。俗話說:三歲看老。兒童對世界的最初認識源於父母,家庭教育的影響對人刻骨銘心。對教育職責的漠視,教育理念的偏頗自然導致家庭教育易出錯。

父母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易使家庭教育偏離方向。父母把自己沒實現的,沒做成的都轉而寄望於孩子來完成。父母的過度關心、過度照顧,剝奪了孩子成長的空間。

過多限制、過多干涉也會阻礙孩子潛能的釋放。我們常常居高臨下地待孩子,以“家長”自居:“你是我生的,我讓你聽,你不聽,找揍!”如此家庭教育缺失了“人格平等”(這可是《聯合國兒童憲章》規定的根本精神),怎能使孩子健康成長?

缺失2 共同學習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榜樣。通常優秀孩子成長為優秀人才的背後,總能找到溫馨和諧家庭的影子。同樣,一個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以從其家庭中找到充滿衝突和矛盾的因素。

父母們把孩子送到小學、中學時,總喜歡說:“老師,這孩子全交給你啦,拜託啦!”其潛台詞是“與我”無關啦。其實,絕對不是如此就行的。

撬動地球的手,就是推動搖籃的手。好的家庭往往伴隨著父母與孩子的共同成長;壞的家庭往往給孩子負面影響。身教遠大於言教。父母有多少工夫在家讀書,家中有多少書,培養出的孩子境界是不一樣的。

韓國有96.8%的家庭平均有500本以上的藏書。沒有書香家庭,哪有書香校園,書香社會?父母不進步又怎麼指望孩子成龍、成鳳?

學習型的家庭中,父母與孩子是共同成長,甚至相互影響的。他們往往有一些成功的影響方式,如親子共讀,親子通信,講述成長故事等。父母的成長和孩子的成長一樣,是沒有止境的過程。父母的不斷進步、不斷學習,對孩子的影響是無形而深刻的。

缺失3 品德教育
生活毀滅人是無聲無息的,有如滴水穿石;同樣,生活成就人也是無聲無息的。只有關註生活的細節和進程,只有成為生活的主人,才能被生活所成就。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務是建築人格長城。可生活中看人常常是一俊遮百丑。有了高分數、好成績就被看作好孩子。事實上,影響終生髮展的因素中,分數並不是最重要的,起著制約作用的是品德、品格,是做人的快樂,是受人歡迎、尊重,而不是知識學問。

點點滴滴的影響,將會對人格的健全發展奠定厚實的基礎。不少父母過多關心學習,只要考出好成績,什麼要求都答應,什麼願望都滿足。品德低下卻不被關注,有些孩子說謊,拿家里東西或別人的東西,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別人感受。這樣的教育理念、方式令人憂慮。

孩子小時候拿家中東西,但我們讓他知道,犯這種錯誤受到的處罰遠遠勝過考試學習的失敗,讓他知道爸爸、媽媽不是很看重分數,而很重視品德,使他成為一個謙和的人。所以,父母們應充分重視品德習慣的養成教育。

生活毀滅人是無聲無息的,有如滴水穿石;同樣,生活成就人也是無聲無息的。只有關註生活的細節和進程,只有成為生活的主人,才能被生活所成就。新教育實驗有句口號:“狀態大於方法,方法大於苦幹。”現實情況恰好相反,是“苦干大於方法,方法大於狀態”。實際上,人與人最大的差距是狀態。有了狀態就有了方法,有了狀態就想做事,就有可能成功。

一位學者說過,哲學家與普通工人的差距遠小於野狗與家犬的差距。哲人與工人的差距是分工造成的。一個單位裡同工種的人其差距是狀態造成的。有些人聰明,但他無所事事,怨天尤人,他就無所成。所以說,最重要的是狀態,是精神方法。凡有助於精神狀態培養的,就要去做;凡無助的,就要少做或不做。

缺失4 童年
大家經常感慨:現在的孩子沒有童年、沒有快樂。只要進了學校就沒有好日子。在入幼兒園前,父母們懷著許多夢想,讓孩子彈琴、畫畫、唱歌、跳舞……一進學校,進了考試圈,很多父母就退出先前的遊戲。當然學習也不是為了給孩子快樂,而是寄託了許多幻想。逐漸地,現實讓他們夢破,到了初中,那些美麗的幻想中的愛好便被斬盡殺絕。剩下的是“苦”。正如孩子們所說:“起得最早的是我,睡得最晚的是我,最苦的是我,最累的是我,是我,是我,還是我。”

幸福是一種體驗,享受著教育的幸福,這是教育的一種境界。追問孩子幸福嗎?答案是不。可孔子《論語學記》首篇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習應當是快樂的呀。為什麼不能讓孩子在遊戲、活動、玩耍中學習呢?為什麼關在書房才叫學習呢?我們的父母,要重視孩子的心理快樂指數啊!



缺失5 賞識和信任
賞識導致成功,抱怨導致失敗。先讓我們從男孩、女孩身上說起吧。

我們給女孩的玩具是布娃娃之類的,給男孩的玩具常是各種模型、而且是活動型的。那裡面含著我們希望女孩溫柔、文靜,希望男孩勇敢、活潑的意思。女孩子打架的結果會是挨訓:現在就這麼瘋,以後怎麼辦呀?男孩打架的結果是被讚賞:調皮的孩子聰明。孩子長大了,人們說:女孩到了中學就不行了,男孩子到了中學就好了。

要知道謊言重複千遍成真理。女孩子受到了暗示是“不行”,男孩子受到的暗示是“行”,這就使他們產生了不同的狀態,“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倘若你要孩子行,那就要珍愛孩子每一次的成長機會,欣賞他們的成長,欣賞他們的言行;倘若你要孩子不行,那就抱怨,指責他們吧。

孩子的潛力恆大於已經實現的一切。現代科學的研究早已證明,人的潛能是巨大的。殘疾人舟舟不也成為很棒的指揮嗎?聾啞女孩周婷成長為美國著名大學的高材生,正是其父周洪賞識教育的傑作。讓我們無限地相信孩子發展的潛力吧!

缺失6  一樣屬於孩子自己的東西
人最幸福的事是讓他喜歡一件事情,哪怕是種花、養小動物,使業餘時間、精力有所寄託。

父母在培養兒童智力的同時,切不可忽視非智力的培養,應該使年輕一代具有遠大的目標,廣泛的興趣、熱烈的情感、堅強的意志、獨立的性格。

人最幸福的事是讓他喜歡一件事情,哪怕是種花、養小動物,使業餘時間、精力有所寄託。每個孩子,在家庭中、學校中都應使他有個興趣愛好。什麼最好?特色。現在分數最好,其他人都是失敗者。

其實,孩子學得太難了,有的是一輩子都用不上的知識,有什麼價值?教育應該讓孩子有一樣自己喜歡的東西,那他即使考不上大學,考不上名牌,也會有健康人生、幸福人生。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價值。復旦那個自殺的研究生有什麼價值?

很多優秀人才,他們並沒能接受正規大學的教育。但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學到的諸如善良、勤勉遠遠超過大學的收穫。

每個孩子可以有不同的成長道路,讓他喜歡一樣,會影響孩子一生的生活質量。一個人的精神生活是否快樂,這很重要。

缺失7 讀書的生活方式
讀書的人生活不一定富裕,但他可能是精神富翁。精神上的愉悅常常比物質來得重要。

讀書,是孩子們淨化靈魂,昇華人格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對於孩子的成長而言,主要任務就是讀書。但現在學生除了讀教科書之外恰恰很少讀書。凡是讀書多的孩子,一般來說,其視野必然開闊,其精神必然充實,其志向必然高遠,其追求必然執著。一個人的精神發展史,就是這個人的讀書史。

讀書對於人的成長是最重要的。世界上那些生命力旺盛的民族一定是愛讀書的民族,如猶太人。近代史上三個最偉大的人物均來自猶太民族:馬克思以唯物辯證法改變了人類對社會的看法,愛因斯坦以相對論確立了嶄新的宇宙觀,弗洛伊德以精神分析法讓人更準確地了解自身。全世界富有者中,40%是猶太人;諾貝爾獎獲得者中,最多的也是猶太族人。

他們讀書態度近乎宗教:孩子剛生下來,就用蜂蜜塗在書上,讓孩子舔,意思是讀書才能甜蜜。他們也絕不允許把書踩在腳下。他們每人年均讀書60本,中國人均只有5本。一個不讀書的人是走不遠的。是否讀書跟他是否大學畢業沒有關係,書才是真正的大學,才是讓人精神成長的樂園。

寧靜才能致遠。讀書的人生活不一定富裕,但他可能是精神富翁。精神上的愉悅常常比物質來得重要。

缺失8 記日記的習慣
寫日記是個好習慣。
通過寫日記,可以讓孩子對自己的學習、生活進行總結和深化思考;可以鍛煉他們觀察生活的能力和駕馭語言的能力,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可以讓子女傾訴自己的情感,調節自己的情緒;可以培養他獨立的個性和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可以鍛煉他的意志,開闊他的心胸,淨化他的心靈。不僅孩子寫、老師寫、父母也可以寫,這方面成功的例子很多。有的甚至徹底改變了一個孩子,一位家長,一個學校的狀態。因為要想寫得精彩,就必須活得精彩,做得精彩。

一個普遍的事實是,正因為父母覺得自己不是天才,所以,特別期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一個命題肯定是正確的,只要父母們與孩子一起成長,儘管我們不是天才,但我們完全可以成為天才的父母。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剛剛入園,全家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擔心:孩子在幼兒園會不會沒吃飽,會不會想念家人,會不會受小朋友的欺負……於是接孩子回家後,就會出現許多新的話題。 為了讓孩子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我們提出以下五要五忌,供廣大家長參考。
  五要

   一要走路回家
孩子剛剛入園,離開家人一整天,見到家人會有撒嬌的表現。 家長在接孩子時,可以給予孩子溫暖的擁抱,但仍然要注意堅持讓孩子自己走路回家。 一方面,這一年齡段的孩子完全能夠做到自己走路回家;另一方面,堅持讓孩子自己走回家,也是給孩子一種他已經長大了的心理暗示,這有利於孩子心理的成熟。

  二要保持平靜

孩子入園是家庭的一件大事。 孩子剛入幼兒園時有種種不太適應的表現,這是正常的。 其實孩子對幼兒園生活的不適應往往受環境和成人態度的影響。 建議家長朋友接孩子回家後,要盡量保持家中往日平靜的氛圍,不要過分渲染對孩子入園問題的關注,以免造成孩子緊張的情緒。 家長平和的態度是孩子很快適應幼兒園生活的良好外部環境。

  .三要分享快樂

孩子來到陌生的環境,會有些心理壓力,給孩子減輕壓力最好的辦法是緩解孩子緊張的心理。 孩子回到家後,家長要有意識引導孩子回憶幼兒園一天的快樂。 例如,你認識哪個小伙伴了? 老師帶你們做哪些好玩的遊戲了? ……成人以平靜並略帶羨慕的態度與孩子分享快樂,有利於孩子建立良好的情緒體驗,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四要主動溝通

為了幫助孩子盡快適應新環境,家長要主動與孩子溝通。 聊一聊幼兒園一天的生活,談一談他結識的新朋友,給孩子講他喜歡聽的故事,陪孩子玩好玩的遊戲……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

  五要積極配合

幼兒園生活與家庭生活有許多不同之處,家長要主動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遊戲及學習情況,進一步了解幼兒園對孩子的要求,積極主動配合幼兒園。 對孩子堅持與幼兒園保持一致一貫的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五忌
  一忌甜水等待

我們常常看到,家長在接孩子時拿著一瓶甜飲料,惟恐孩子在幼兒園喝水不夠。其實,每天都有甜水等待,反而會影響孩子在幼兒園的正常飲水,而且長此下去,會影響兒童的健康。 我們倡導孩子喝白開水,因為白開水中含有飲料不具備而人體非常需要的微量元素。
  二忌刨根問底

孩子離開一整天,家人的惦念是可以理解的,但接孩子回家後,全家人圍著孩子問這問那,不僅使孩子厭煩,還會強化孩子入園的不適應 因為孩子的情緒是受客觀環境影響的,成人的緊張和反常表現會直接影響孩子,使孩子產生焦慮情緒。

  三忌遷就放縱

孩子心裡不愉快時,常常會莫名其妙地發脾氣。 剛入園的孩子,有時也會出現撒嬌耍賴的現象。 這個時候,家長不要以同情的態度對待他,可以用轉移的方法排解孩子心中的不快,切忌遷就放縱孩子。
  四忌零食補償

一些家長惟恐孩子在幼兒園吃不飽,回到家中,各種零食擺在孩子麵前任其挑選。 其實這樣做的結果會促使孩子更不好好地吃晚飯,因為每天都有零食做補充,孩子會在幼兒園吃晚飯的時候留有餘地,時間長了,也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五忌偏聽偏信

家長對剛剛入園的孩子有些不放心,會向孩子提出很多問題。 由於這一階段的孩子常常把想像與現實相混淆,他們會說出與事實不符的答案。 如,孩子之間發生不愉快的事情時,他往往會說某某小朋友打我了,遇到這種情況家長不要偏聽偏信 另外,孩子在回答問題時往往會將問題的結尾作為答案,如成人問:你今天尿褲子了嗎?孩子回答:尿褲子了。問:你吃沒吃飽?答:沒吃飽。據此,建議家長多與老師溝通,從而客觀地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況,以免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來源: 國際在線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年齡



                              



  3



把大小便



開始培養定時定點大小便的習慣。



生活規律



注意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使生活有規律。



  4



用勺舔食



用勺喂米糊或雞蛋黃,能張大口舔食。



睡眠習慣



培養良好睡眠習慣,白天覺醒時間延長,晚上能睡大覺。



  5



自餵餅乾



給小孩一塊軟的能攥住的餅乾,笑著對他說:“寶寶吃餅乾啦。”並幫他把餅乾移到嘴邊放入口中,讓小孩將餅乾咀嚼後咽下。



  6



自餵食品



繼續練習讓孩子自己拿著東西吃,如餅乾、蝦酥條等。



  7



   喝  水



訓練小兒從盛了水的杯中喝水。



   交  往



繼續讓小兒多與同伴交往,幫助他克服怯生、焦慮的情緒,引導她正確地表達情感。與同伴玩,是寶寶學習語言、交際、能力、培養良好素質的重要途徑。



良好習慣



訓練小兒養成安靜入睡、高興洗臉的習慣,養成定時、定點大便的好習慣,學會蹲便盆,大便前出聲或做出使勁的表示。



  8



學拿勺子



在餵飯時,大人用一隻勺子,讓孩子也拿另一隻勺子,許可他用勺子插入碗中。此時,孩子分不清勺子的凹面和凸面,往往盛不上食物,但是讓他拿勺子使他對自己吃飯產生積極性,有利於學習自己吃飯、同時也促進了手眼腦的協調發展。



  9



大小便坐盆



訓練寶寶養成大小便坐盆的習慣。此時小兒尚不能完全主動表示,可在寶寶有便意時定地點、定時協助她坐盆。



配合穿衣



給寶寶穿衣服時要告訴他"伸手""舉手""抬腿"等,讓他用動作配合穿衣、穿褲。如果他還位聽懂就去用手去示範協助。經常表揚他的合作,以後他就會主動伸臂入袖,伸腿穿褲。



  10



捧杯喝水



鼓勵寶寶自己捧杯喝水,由灑漏漸漸熟練到不灑漏,大人應放手讓寶寶做。



穿脫衣服



穿脫衣服時教小兒配合,如穿上衣時知道把胳膊伸入袖內。



   11



培養良好的進餐習慣



從小給小兒一個固定的坐位,讓他養成安靜坐著吃飯的好習慣。



學習用勺子



用一個玩具勺子在玩具碗內學習盛起小球、棗、藥丸蠟殼等。有了這種練習,孩子漸漸懂得用勺子的凹面將棗或小球盛入,放到另一個小碗內。母親表揚孩子“真能幹”,為以後孩子自己吃飯打好基礎。



  12



控制排便



培養良好的大小便習慣,並逐漸懂得要求坐盆,如便前自己找盆坐下。



上桌和大人一起吃飯



不能包辦代替,只能幫助,因為上桌子同大人一起吃飯,使孩子快樂。能分享不同味道的食物,增進食欲。孩子自我意識隨之增強,無意中感到自己會吃東西了。



脫帽和戴帽



會用手抓掉帽子,也會抓起帽子戴到頭上,而且戴穩。孩子的動作並不精細,半圓形的帽子可以戴好,毛絨帽子就不會拉正,需大人幫助。最好先用稍挺括的布帽練習。



1、坐盆大小便。主要還是坐的不太穩。
2
、學會用勺子。偶爾能喂到嘴裏,大部分都灑了。
3
、學習協助穿衣。會伸胳膊,有時候能把帽子戴頭上。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