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親子教育 (39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四不三要 讓小孩玩出聰明



您是否留意過,孩子玩些什麼?玩得如何?別以為寶寶每天無所事事只會玩,事實上,透過「玩」可以讓孩子更聰明、健康,發展得更好!
教育孩子,尤其在學齡前,「玩」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學習媒介,什麼階段該玩什麼、玩具的種類、以及遊玩的環境,都是影響孩子發展的重要因素。
國泰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鄒靜芬指出,別只讓小孩玩特定遊戲或玩具,她提出了「四不三要」原則,謹供家長們作為參考:
【一不】不要限制孩子的探索行為,除非有安全上的考量或是干擾他人的行為。
【二不】不要局限於單一一種型式的遊戲活動:有些小朋友只喜歡玩某一種遊戲,或是成天只玩一種玩具,這不但會局限了許多方面的認知動作發展,也會阻礙小朋友興趣的提升。
【三不】不要太依賴或太早坐學步車,也就是俗稱的「螃蟹車」:小朋友的動作,若能依循著,坐
走的順序,尤其是多「爬」就能夠給予腦部多一些刺激,提高小朋友的動作協調及感覺統合的能力。若太早使用學步車,或使用時間過長,則容易跳過「爬」的階段。
【四不】不要接觸太多電視、電玩、電腦等「三電」:接觸太多,容易發展出被動、機械式的思考模式。且電視所放出的陰極射線,會破壞人腦的額葉,影響思考。因此,在七歲前,思考能力未成熟時,盡量不要看太多「三電」,若真要看,也要慎選節目。
【一要】要從小給予孩子不同的感覺刺激經驗:尤其是觸覺、本體覺(肢體運用)、前庭覺(直線加速、跳躍、懸盪
)。所以,多給小朋友一些擁抱、按摩,多玩盪鞦韆、溜滑梯、攀爬、跳躍之類的遊戲,可以避免將來小朋友上學時,出現分心、好動、學習障礙或人際關係不良等問題。
二要】要從遊戲中,建立孩子的人際互動:規矩包括了收拾玩具、遵守遊戲步驟等等,此外,一歲以後,小朋友可以開始和年齡相仿的同伴玩;四歲以後,則能夠玩多人的競賽性遊戲。
【三要】要多給予手部操作的機會:大腦中,控制手的區域是最廣的,多動手,可以刺激大腦的分化及成熟。操作活動最好是多樣化的,而且,可以使用到不同的部位,如手臂、手掌、手指、指尖等等。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作者 : 洪蘭



有天演講完後,一群媽媽圍上來。一位媽媽說,她為了鼓勵孩子閱讀,特別在新居規劃一間閱讀室,裡面有沙發、音響、不傷眼的日光燈,但孩子還是不喜歡看書。我問她給孩子看些什麼書,她報出一長串的世界名著。這就難怪了,不喜歡,怎麼肯看呢?

 

有意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父母,一開始應讓孩子選他喜歡的書,不必急著要他讀世界名著;一旦他享受到閱讀的樂趣後,他有一輩子時間可以慢慢的看。父母也不必花大錢買沙發,看書什麼姿勢都沒關係,站著、坐著、躺著,趴著都可以看。閱讀是隨時隨地都可以做的事,不要讓孩子以為只有在教室或書房中才能閱讀。

 

另一位媽媽則說她孩子很愛看書,但不愛做功課。每天回家敷衍了事,把功課趕快做完,就去看喜歡的書,她也很煩惱。其實人生不可能事事如意,總得做些自己不喜歡的事。我父親常說:「先做你必須做的事,你會發現,突然之間,你有時間去做你喜歡做的事了。」在二十一世紀,知識已不分課內、課外,只分有用、沒用。背景知識愈廣,讀課本愈輕鬆,與其硬性規定未做完功課不准看課外書,不如把時間支配權交給孩子。

 

有時候父母管得愈多,孩子反彈愈大、學習效果愈差。如果什麼都替他規劃好,孩子失去了自主權,反而會認為「這是你的事,不關他的事」。我們常看到,在後頭一直催的母親,她的孩子走路反而慢吞吞;一直提醒孩子帶東西的母親,她的孩子反而忘東忘西。還不如告訴孩子,從放學回家到就寢前,這段

 

時間都是他的,只要把功課做完,時間由他自己分配:功課做得快,多一點時間玩;做得慢,少一點時間玩。媽媽信任了他,他不可以讓媽媽失望。你會發現,孩子常因為你信任、尊重他,而更加自重自愛。

 

父母不能管太多,因為我們不可能照顧孩子一輩子;但訓練孩子獨立不是萬事由他去,美其名曰「自由發展」。我曾見一個七歲大的女孩,一個不高興,甩她母親的門。我大吃一驚,問怎麼可以容忍孩子如此不禮貌?母親無奈的說,她是按照英國夏山學校的方式在教孩子,讓孩子身心自由發展,結果變成這樣。這根本錯了,自由發展不是任性發展,更不能一言九「頂」:母親說一句話,孩子頂九句話。紀律非常重要,孩子需要從小學會尊重他人;一個沒有紀律的孩子,是無法學習的,因為學習需要紀律。

 

一場演講下來,發現父母的問題還真多,但綜合起來,都跟管教有關。柳宗元在<種樹郭橐駝傳>中說:「種樹不難,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築欲密……」樹種好了,就不必天天把樹挖起來看有沒有活。教養孩子也一樣,家中規矩定好了,就不必天天問他過得好不好,持之有恆,孩子自然成長。

  


 


 


                                                                         來源 :  親子天下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訓練要點 
(1)
形成時間緊迫感 
讓 孩子養成做事有計劃的習慣,首先要讓他形成時間的緊迫感,不能吊兒郎當,總覺得還有明天。我國古代有一首非常著名的《明日歌》:“明日複明日,明日何其 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落。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時間不會留戀什麼。如果 現在不珍惜時間,不抓住時間的分分秒秒,它只會一去不復返。
孩子越有時間緊迫感,越能珍惜生命,越不會虛度年華。 


 (2) 合理安排,重點突出 
同樣的事情因為不同的安排,可能會產生不同的結果。比如說,有的孩子放學回家先寫作業再復習功課,有的孩子卻恰好相反。哪種方法好呢? 

一 天學下來的功課,沒有消化就急急忙忙寫作業,看起來好像節省了時間,實際上做作業的時候可能會遇到很多障礙,導致錯誤百出。而反過來先復習再寫作業,把一 天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後,再用作業的形式檢查學習效果,最能發現學習上存在的漏洞。這樣做作業,既是總結,也是查漏補缺。 

這樣,哪種方法更好就很清楚了。 

所以,做計畫時一定要找到合理的順序,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 

當然,光順序合理是不夠的,還要找到重點。還要教孩子學會根據自己的情況確定重點所在。 

同 樣以孩子的學習過程為例,預習、上課、作業、復習等環節都是不可缺少的,那是不是就一定要平均分配精力呢?不是的。平均用力就失去了重點,有的孩子上課時 接受速度較慢,可能跟不上老師的節奏,那就需要在預習上多花點時間;有的孩子學得快忘得也快,就要在復習的環節下工夫。 

(3)
勞逸結合,有張有弛 
一 口吃不成個胖子,做好一件事情也需要一步一步地來。一個好的計畫,應該是勞逸結合、有張有弛的。時間安排得太滿,會使孩子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得不到放 松,久了只會積蓄壓力。時間安排得太松,又會使人懶散。張弛有度的節奏能幫助孩子更有效率地達到目標。所以幫助孩子制定計劃的時候,不能太心急,一定要根 據孩子的實際情況確立節奏,如果在實施的過程中覺得不是很妥當,還可以根據實際的進程進行調整。

2.
方法和步驟 
(1)
引導孩子學會運用和把握時間 
這是做事有計劃最首要的一點。讓孩子學會運用和把握時間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時間規劃的制定。 
首先要保證日常的基本需求,其次才能談得上對事情的安排。時間的安排要留有一定的餘地,也要注意緊湊。 


二是保證孩子的睡眠。 
孩子現在正處於身心快速發育的時期,無論做什麼計畫都不能以破壞身體的正常發育為代價。保持充足的睡眠是幫助孩子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頭腦,以更好更快地完成計畫的必要前提。 

三是孩子對時間的安排有模糊的地方,父母或者老師要幫忙。 
由於孩子對一些事情的時間需求量不是十分清楚,這樣制定出來的計畫不見得就十分合理,因此需要父母或者老師幫助,以使時間的安排更加合理。 

(2)
教孩子學會合理計畫 
 
一是對要做的事情有具體的時間規定。如每天用半個小時寫作業、在一個星期內學會某種家務等。 

二是有所準備。既要有心理的準備,如飽滿的精神狀態、完成目標的自信等,也要有必要的物質準備,比如學習做菜要提前買好菜、準備好調料等。 

三 是有具體的措施和安排。在某一個階段,要達到什麼目標,採取什麼措施,最好有明確的安排。比如孩子現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學習,那麼週一到週五除了上課之外, 還要抓好早自習和放學回家後的時間。早上可以背誦、記憶基礎知識,放學回家主要是復習、做作業和預習,還要安排出玩和勞動的時間。週末應該做一次小結性的 復習、做作業和參加課外活動。寒暑假時間較長,除了完成假期作業,還可以安排較多的課外閱讀和文體活動等。 

(3)
監督孩子嚴格執行,按計劃辦事 
雖 然孩子制定了做作業的計畫和花零用錢的計畫,卻還是會作業寫到一半就跑去看動畫片,或一衝動花光所有的零花錢。是的,他計畫了,這是好事。可是,制定了計 劃不去執行,等於沒有計劃,甚至比沒有計劃更糟糕。因為這樣很可能讓他養成一種不好的習慣,缺乏執行計畫的行動力。這就需要父母監督孩子執行。 


 監督孩子執行計畫要注意這樣幾點: 
 
一是必須完成。 
計劃制定完了,必須執行,不能放在一邊不管。“完成”是一種意識,既要在規定的時間內為自己所做的事情畫上句號,又要保證較好的品質,也就是“幹得漂亮”。 如果孩子制定了計畫,卻不執行;或者計畫執行了一半就不再堅持,這時父母就要提醒孩子。當孩子完成了一項計畫,父母要給予表揚和鼓勵。 

二是嚴格按計劃辦事,在誘惑面前保持冷靜。
美 國前總統羅斯福的大兒子詹姆斯20歲時獨自去歐洲旅行。回家之前,他看到一匹好馬,便用手中餘下的錢款買下了它,然後打電報給父親,讓他快點給自己匯旅費 來。結果,父親給他回了一個電報:“你和你的馬游泳回來吧!”碰了這個釘子,詹姆斯不得不賣掉馬,買了票回家。從此,他懂得不能隨便無計畫地亂花錢。 

三是可以適當調整計畫。 
計畫的執行雖然要求嚴格,但不等於呆板地執行。在孩子執行計畫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或遇到突發情況,完全可以靈活處理。這也是我們之所以要求時間安排有彈性的原因之一。 

(4)
讓孩子學會每日小結 


“一日三省”是很必要的環節。因為反省容易讓孩子發現自己執行計畫時的遺漏,清楚自己的得失,總結經驗教訓。 


小結的方法有很多種,這裏介紹兩種: 
一是睡前十分鐘小結。結束了一天的生活,躺下來靜靜地想一想:我今天做了什麼?是否完成了階段計畫的目標?今天有進步嗎?有什麼特別的體會呢?明天還要繼續堅持嗎…… 

二是寫日記進行小結。把計畫制定、實施情況、心得體會都詳細地記錄下來,計畫完成了,孩子會發現自己又多了一筆財富。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長大的過程中,免不了會遇到各種問題。我的法寶就是不急著插手,先問孩子八個問題,聽聽他們有什麼想法。奇妙的是,通常問不到幾個問題,事情就已經解決了。我戲稱為「天龍八步」。


第一個問題是:「發生什麼事情了?」這個問題看起來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許多成人碰到突發狀況時,會習慣性的太快下判斷:「一定是你先打他,他才會打你。」「一定是你做錯事,老師才會處罰你。」如果我們不讓孩子從他的角度說說事情的經過,很可能冤枉孩子。況且,讓孩子有機會說話,即使真的是他的錯,他也會因為有機會為自己辯解而比較甘心認錯。

第二個問題是:「你的感覺如何?」事情經過是客觀事實,當事人心裡受到的衝擊純然是主觀的感受,無所謂是非對錯。很多時候,我們只是需要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而已。一旦說出來,哭一哭,罵一罵,心情就會好多了。


腦部研究顯示,當一個人情緒強烈的時候,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腦部吸收。也就是說,當一個人還有情緒的時候,別人說什麼他都會聽不進去。總要等到他心情平靜下來,才可能冷靜思考。所以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夠聽得進去我們的意見,我們就需要先同理他的感情,讓他的情緒有個出口。

孩子夠冷靜之後,可以問他第三個問題:「你想要怎樣?」這時不管孩子說出什麼驚人之語,先不要急著教訓他,而是冷靜的接著問他第四個問題:「那你覺得有些什麼辦法?」
在這個階段,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腦力激盪,想各種點子,合理的、不合理的、荒唐的、可笑的、惡心的、幼稚的……腦力激盪的重點就是允許任何看似無稽的想法。這時候不論聽到什麼,都暫時不要做批評或判斷。
 


等到再也想不出任何點子的時候,就可以問他第五個問題:「這些方法的後果會怎樣?」讓孩子自己一一檢視,每個方法的後果會是什麼?你可能會很訝異的發現,大部分的孩子都明白事情的後果。


如果他的認知有差距,這時候就可以跟他好好討論,讓他明白現實真相。這是一個很好的親子溝通機會,但是要避免說教,只要陳述事實就可以了。
 


然後問他:「你決定怎麼做?」孩子一定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狀況,如果他了解後果,通常會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選擇。即使他的抉擇不是成人期望的結果,也要尊重孩子的決定。成人一定要言而有信,不能先問他怎麼決定,然後又告訴他不可以這麼決定。這樣子,他以後再也不敢信任你了。何況,就算他選擇錯誤,他從這個錯誤中也可以學習到更珍貴難忘的教訓。
 


接著問第七個問題:「你希望我做什麼?」表示支持。


等到事情過去之後。


 


問他最後第八個問題:「結果怎樣?有沒有如你所料?」或是「下次碰見相似的情形,你會怎麼選擇?」讓他有機會檢視自己的判斷。
如此練習幾次,孩子就會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不需要我們操心了。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婦幼醫藥線資深記者 高旻


                 諮詢/署立桃園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 許富順


                 協助/署立桃園醫院病歷室 蔡瑞津


 


 


當父母看見孩子在把玩性器官時可能會覺得很驚訝,一時間不知道用什麼方式來阻止,甚至會猜疑孩子是不是太「早熟」,這麼小就對「性」感興趣。


 


別想太多孩子只是很好奇


孩子二歲以前因為多半還包著尿布,所以,對於性器官接觸的機會不多,二歲之後白天可能不包尿布,加上此時孩子對很多事充滿好奇心,所以,會對自己的性器官特別注意。


不過對於二、三歲的孩子來說,性器官其實有點像身體的腳趾頭、肚臍那樣,只是一個不同部位的器官,他可能會想要拉拉看、摸摸看,研究一下自己的身體,並不是像大人想得那麼深奧。


 


因為有趣、好玩可能會變成習慣


但因為在撫摸性器官的過程中,孩子會覺得有趣,甚至也可能會有舒服的感受,如果家長沒有適時的阻止或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有少數孩子會出現經常玩弄性器官的習慣。


 


順其自然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所以,當爸媽看見孩子在玩弄或撫摸自己的性器官時,不要面露太驚訝或是驚慌的表情,以免孩子產生偏見或是更覺得有趣。


1. 溫和告訴他性器官的用途爸媽可以溫和地告訴孩子,這是尿尿或便便的地方,不要隨便用小手去抓,因為小手上會有細菌,會讓「小雞雞」、「小妹妹」生病。


2. 注意服裝的鬆緊:穿太緊的褲子會讓孩子覺得不舒服,孩子會忍不住去拉褲子,可能增加他注意性器官的機會,所以,最好留意服裝是否舒適。


3. 適時教他保護自己:要告訴他性器官要保持衛生,所以,洗澡時要洗乾淨,平常不要亂抓;另外,也可以教他要穿好衣服讓性器官不會露出來,就不會感冒生病了;也提醒他不可隨便讓其他人摸他的性器官喔,以免感染生病,這樣自然而然的教導,就能讓孩子以平常心來看待性器官。


                       


 


 


 


 


 


                                              來源:babyhome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情緒維持幾秒,心情維持一天,性情終身打造。


               ~ ~ ~哈佛教授凱根(Jerome Kagan


 


人的大腦是終其一生不停的在成長與改變,而改變最快的時期就是童年。嬰兒剛出生時,他大腦中的神經元比他成年以後的還更多,但是因為大腦用掉他重量十倍的能源,所以嬰兒自出生後,大腦便一直不停的在修剪,把很少用到的神經元修剪掉,把常用的聯結成強的迴路。決定誰被留、誰被刪的就是經驗,尤其是童年的經驗。


 


                             作者:洪蘭教授


我們的感覺皮質區在幼年時就已成熟,掌管情緒的邊緣系統在青春期前也發育完成,只有掌管自我控制、理解力、抑制力的前額葉成熟最晚,要到十七、八歲才成熟。


童年和青春期的情緒管理經驗,對大腦神經迴路的形成很重要,童年更是一生情緒特質形成最重要的時機,這時期養成的習慣會崁入神經網路的基本架構中,不太會因後來的經驗而改變。


研究報告發現童年的精神受虐(被譏笑、排斥、忽略)會改變基因,造成長久性的傷害,如憂鬱症和自殺。加拿大麥吉爾(McGill)大學的神經學家解剖了三十六名突然死亡者的大腦,其中十二名為無受虐紀錄的自殺者、十二名為曾受虐的自殺者,十二名為車禍意外死亡者。他們發現童年的受虐會改變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HPA)這個壓力反應機制,增加自殺的傾向。小時候情緒的創傷造成大腦永久性的傷害,包括結構上的改變,如聯結兩個腦半球的胼胝體變小。


過去「行為主義」盛行時,很多人說孩子哭時,不要抱他,抱就是鼓勵他哭,要等他不哭了才可以抱。忘記了嬰兒不會說話,哭是他表達需求的方式,不准對他的需求做反應,等於是忽略他。


現在的做法是嬰兒的搖籃直接放在母親的床旁,使嬰兒眼睛一張開就可以看到熟悉的臉,給予他安全感。安全感是孩子情緒成長最重要的條件,直接影響他人格的成長。父母應把孩子帶在身邊,讓孩子從觀察父母的待人接物上,學習自己的情緒管理,例如: 四兩 撥千斤,用幽默來化解尷尬及用正向思考來處理問題。


父母更要在孩子情緒風暴未形成前,跟他談,把情緒化解掉。目前坊間很流行的用毆打不倒翁來出氣,是個錯誤的情緒教育方式,這只會使憤怒者憤怒的情緒更亢奮,因為它更加活化大腦憤怒的神經迴路,而且養成遷怒、洩憤的壞習慣,從研究得知,負面情緒應從認知去化解。


哈佛教授凱根(Jerome Kagan)的長期研究發現孩子的脾氣是可以改的,四個月大聽到巨大聲響會嚇哭的嬰兒,長到四歲再測驗時,只有一半還會如此,小時候害羞的孩子,長大不見得害羞。所以只要給予適當的教導,孩子先天的脾氣可以被導正凱根認為「情緒維持幾秒,心情維持一天,性情終身打造」,他教父母從情緒著手,改變心情,穩定成性情。


在現在講究人際關係的社會,教導孩子妥善管理他的情緒,是給他一把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不可等閒視之,更要從小做起。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4歲孩子的內心,總是充滿著希奇古怪的問題,做父母的要如何回應孩子?該怎麼導入孩子有興趣的議題?是要教他?還是啟發他就好?
與孩子共讀一本有趣的書吧!在圖文引導的親子對話中,孩子將因為喜悅,進而思索、學習。
四歲左右,幼兒開始有自己的主張,喜歡自己行動、自己思考。此時,如果父母能幫他準備各種發展興趣的工具,讓他專注於自己喜歡的事,就能能養成他做事專心的習慣,這對他上小學以後學習任何科目,都有幫助。


為了讓孩子養成專注習慣,父母請注意以下事項:


認真回答孩子的問題
這個年紀的孩子喜歡把「為什麼」掛在嘴上,父母即使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也要老實的告訴孩子,並和他一起尋找答案。

有時父母已經做了完整的說明,但孩子還是聽不懂,或是無法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回應孩子的問題,請不要因此對孩子的問題感到厭煩或馬虎了事。


讓孩子多用手,可以訓練腦神經
現代家庭中電器用品充斥,一般人使用手指的機會相對減少,因此造成許多孩子不會綁鞋帶、使用小刀、挑魚刺、擰乾毛巾或抹布,也不喜歡寫字、用漿糊、夾豆子……,甚至無法走遠路。

小學老師常說,最近孩子識字不少,寫字卻沒有以前的學生好看,原因就在現代兒童的手指缺乏運動。手指運動可以訓練腦神經,讓孩子更容易集中精神

四歲是學習自主的時候,父母必須養成幼兒凡事自己做的習慣。除了具危險性的工作,日常生活中的穿衣、洗澡、洗手、刷牙、梳頭、如廁或表達自己的意見,都是父母必須教育的事。

讓孩子有充分的時間自己完成,並記得讚美他。


找出孩子情緒不安的原因
有的孩子經常煩躁不安,精神無法集中;有的孩子對事情容易感到厭倦,沒有耐心。為什麼會這樣?可能的原因整理如下:

(1) 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過高。

(2) 父母對孩子的限制太多。

(3) 給孩子太多玩具和書。

(4) 生活環境過於嘈雜。

(5) 強迫孩子接受不必要的事物。

(6) 學習過多才藝。

(7) 無法自由自在的玩耍。

你的孩子生活裡有沒有這些困擾?如果有,趕緊幫他消弭吧。因為無論你叮嚀他多少次,只要這些困擾存在一天,他就一天無法專心。

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集中精神,特別讓孩子去學畫或彈鋼琴;其實這也要孩子有興趣才行。許多家長以為孩子安靜的看書、畫畫、做勞作,才叫專心,事實並不盡然。用心了解孩子,會發現他們其實不喜歡被命令,如果能夠以孩子的意願為中心,鼓勵他自由發展,反而更能夠幫助他凡事專心。

改變家裡的氣氛,讓孩子有踏實平靜的感覺,讓孩子看到父母專心的樣子,對孩子而言,這就是最好的學習榜樣。


 


 


 


          來源  :《上小學前該教和不該教的事》


          清水驍(日本智能教育學會會長)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葉子編譯


 


「媽媽,他拿我的玩具!」
       「媽媽,哥哥又不和我玩了!」


「爸爸,弟弟打我!」


 


不是獨生子女的家庭,如果兄弟姐妹之間年齡相差不大的話,像以上的爭執幾乎每天不斷。常常是一個問題剛剛解決,下一個矛盾就又出現了。循環往復,真讓父母煩惱不已。想當初要幾個孩子的目地就是希望他們能夠互相照料,沒想到現在孩子個個倒成了「火藥桶」,一點就著。


兒童心理學家認為,這種手足之間的紛爭主要原因是每個孩子從內心深處都想要獲得父母所有的愛,對孩子來說,這就意味著擁有家裏所有的玩具、所有的空間和父母所有的注意力。


當有另一個或多個與自己同樣的「競爭對手」時,就不得不與之分享所有的一切,爭執也容易由此產生。其實,兄弟姐妹之間的紛爭也是他(她)們成長的一個重要階段。如果處理得當的話,也會把壞事變成好事,增強孩子們自己解決矛盾、處理糾紛的能力。


如果您細心觀察的話,會發現有許多因素是導致這種紛爭的「導火索」。有時當孩子最基本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時,如孩子在餓了、累了的情況下,就容易發生這種現象。曾有一位媽媽發現,她的兩個孩子在從幼稚園回家的車上總是吵個不停,但如果事先給他們預備一些吃的東西,情況就大有改善。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孩子們有可能在幼稚園或學校裏這一天過的不開心,情緒低落;再或是孩子們無事可做,與其無聊不如拿自己的兄弟姐妹開開心;另外如果孩子精神上有壓力,而又缺乏語言能力把它表達出來時,也會產生一些攻擊性的行為。究竟是何種原因,就需要您來細心觀察了,從而儘量減少產生矛盾的機率。


如果孩子們之間出現這種紛爭的時候,家長如果視而不見或者聽而不聞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如果事事介入,總是扮演「滅火員」好像也沒有解決什麼問題。其實這個時候最根本的原則應該把握好,那就是要鼓勵孩子們自己去解決問題和矛盾。


孩子們其實是很聰明的,他們完全有能力自己解決問題。有時造成紛爭的原因並不是矛盾有多大,而是因為孩子們都希望父母站在自己的一邊,證明自己是「勝利」的一方。如果父母並不參與誰對誰錯,打架的動機就減少了一半。當然如果您覺得孩子們自己解決問題有難度,不妨給以一些提示,如問他(她)們一些啟發性的問題如「如果你想和哥哥一起玩,你有沒有什麼好玩的玩具可以拿來一起分享呢?」這樣可以使孩子們自己去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如果爭執嚴重的話,家長就需要規定哪些行為是絕對不可接受的,如打人、罵人、推人等。這樣可以保證爭執只局限在有限的範圍之內,不會太出格。同樣當孩子們在一起玩得很開心時,父母應給以讚美,這也會讓他(她)們認識到和兄弟姊妹之間友好相處是一種美好的事情。


慢慢的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紛爭就會越來越少,孩子們也會漸漸明白,兄弟姐妹之間的情誼有多麼珍貴,童年的種種趣事也會變成美好的回憶。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出生後接觸的第一個社會是家庭,作為孩子的第一 任啟蒙 老師是他的父母。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具有同樣重要的作用。天才常由父親一手造就這句話雖然說的絕對了點,但從父母的心理差異和育兒特點看,是有一定道理的。

無論男孩女孩,3歲前都是靠母親在成長。但是過了3歲,男孩的養育就要慢慢向父親傾斜。


然而在孩子3歲以前,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角色是不容忽視的。父親對孩子的價值觀的確認、個性的均衡發展以及身份的確認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2歲前孩子需要對愛確認

很多父親覺得自己毛手毛腳,不細心也沒有耐心所以對3歲以前的寶寶接觸比較少,甚至認為3歲前的教育完全是媽媽的事情。專家指出,這是目前絕大多數年輕的爸爸認識的誤區。

廣州市金寶貝早教中心負責人楊倩告訴記者,2歲以前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孩子通過對外界信息的收集判斷個人的存在價值,以及他是否可以相信自己和他人,如果他在與父母生活的過程中不斷的確認我是可愛的,他的任何需要幫助和關注的時候都能得到積極的回應,同時確認我是有價值的爸爸媽媽很愛我,我可以愛自己,也可以愛別人

在這個安全感建立的過程中,如果父母雙方或者其中的一方給孩子的反饋是不積極的,漫不經心的,那麼孩子收集到的信息會是我不重要,我沒有價值,爸爸媽媽不愛我,我一無是處是討人嫌的,直接導致的結果是孩子沒有自信心,很難相信周圍的人

對此,楊倩指出,孩子的對愛的確認以及安全感是來自父母雙方的,如果孩子對愛的確認只從母親那裡來,那麼孩子的安全感建立也很難完全。因此在孩子3歲之前,同樣需要父親的關注和積極的參與養育。

與父母相處均衡個性發展

通常來說,男人的個性中比較多敢於冒險和探索外界的勇氣和信心,女人會偏保守和小心。所以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經常和媽媽呆在一起的孩子,個性比較敏感,對新環境的適應時間比較長。

相反,如果和爸爸互動比較多的孩子,則會比較勇敢,喜歡探索新事物,個性上會更加的獨立和自信。

孩子在3歲以前,是孩子對他所生存的環境的認知能力,體能,社交,語言,個性等形成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父親的角色將對孩子後天的能力和性格養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男孩需以父親為模仿對象

據了解,2歲半左右的孩子開始對自己的性別有意識,即明白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這對家裡有男寶寶的父親尤為重要。當男孩子確認自己的性別後,他開始尋找這個性別的模仿對象。在一個家庭裡,這個角色當然是自己的父親。

楊倩告訴記者,這個時期父親對男孩的成長來說非常重要,他將會模仿父親的所有行為來確認自己的性別身份,但是如果這個時期孩子接觸不到父親或者很少有機會接觸父親,那麼在家裡的角色模仿對象就會轉向媽媽,所以為什麼我們會發現身邊有些男人很女孩子氣甚至像女人,這與孩子從小建立的成長模仿對像有關係。

男孩需要一個男性的偶像,而對於女孩來說,則需要一個男性來欣賞。女孩子和從小和父親的關係也會影響到他成年以後和其他男人的關係,包括男朋友或者未來的老公。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選擇孩子就是選擇混亂、煩雜、爭吵和真理,他們會用很多方法讓妳明白,妳很難做好母親這個角色,他們也讓妳理解,妳絕不是想像中的那種優雅、能幹、敏銳的高度進化的人類。」親子關係的磨合,是我們這一世彼此都需要修鍊的課題。我不是生個「好」孩子來養,而是生個孩子來讓我變得更「好」。-- 柯志恩 教授


孩子總是很不耐煩,沒有耐心等待,怎麼辦?


研究發現,能延宕需求的孩子,社會適應力較佳,也善於處理挫折。孩子會缺乏耐性,可能是出自挫折、害怕失敗,或注意力比別人短等原因。疲倦、飢餓或緊張等生理因素,也會讓孩子變得不耐煩。


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教授柯志恩在《哪個媽媽不抓狂》書中指出,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力,其實就是教他們學會等待。為了培養孩子的耐性,父母必須給予合理的環境,實際的期待和具體的規定。同時也應思考,父母是否總是習慣性的立即滿足孩子一時的衝動和需求,而造成孩子不耐等待。


專家建議父母,使用漸進方式,先試探孩子究竟可以等多久,如果孩子只能等一分鐘,就先將一分鐘視為指標,之後慢慢拉長時間,逐漸提升等待的能力。事先明確告知孩子,如果在這段時間內耐心等待,就能得到獎賞;如果失去耐性,只好等更久,甚至取消權利。和孩子約定時,規則要明確,也要維持獎賞的新鮮度。一旦定下標準,就要說到做到,讓孩子知道你是認真的。


針對缺乏時間概念的小小孩,父母可藉由提供沙漏、計時器等視覺指標,深呼吸、數數、要孩子先唱一首歌等也有幫助。父母平時也要立下典範,讓孩子目睹大人自己是如何克服不耐煩的情境。中正大學心理系助理教授陳怡群感嘆,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父母往往疏於讚美。但強化正向行為的關鍵在於,孩子一有進步時,要立即給予稱讚。如:「我很開心,謝謝你這麼有耐心等我講完電話。」


孩子經常出言不遜,怎麼辦?


禮貌的重要不在形式,更重要的是背後所代表的「尊重」。


年幼孩子常出言無禮卻不自知,處於自我中心期的幼兒尤其如此。專家指出,孩子出現頂嘴行為時,父母要用溫和且前後一致的態度,明確告訴孩子頂嘴是不被允許的,以及如何做才對。但要提醒的是,糾正時務必私底下溝通,不要在他人面前或大庭廣眾下加以指責。不妨先挑出一件正面的小事加以肯定,再提醒他,如果使用溫和的語氣會更好。


提出「正向管教」一詞的珍‧尼爾森認為,面對目中無人態度的最佳反應是,冷靜的掉頭走開,讓孩子知道你希望受到尊重。例如:「我聽不懂這種挑釁的話,等你可以用尊重的語氣時,再來找我。」


至 於「我行我素」的孩子,美國教養專家玻芭認為最重要的是,經常問孩子「如果換成是你,你做何感想」,教孩子察覺他人感受和需求。針對持續的頂嘴行為,父母可先設定後果,例如取消權利。當下,簡單扼要指出他的行為,溫柔而堅定的說明後果,並確實執行。日後,只要發現孩子有進步,立即稱讚:「你剛才說話的口氣很溫和,進步很多,很不錯唷!」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別小看嬰幼兒的小腦袋,他們可聰明得很,每天都用驚人的爆發力,學習花花世界裡的每個新奇事物,父母需擔 任好 老師的角色,從旁引導這些小小孩,讓他們快樂的學習、成長。

人類學習最重要的就是 Intention(意圖),我做這件事、這個舉動到底對不對?嬰幼兒的摸索和學習,正是如此,他對很多事情不瞭解,他想知道所做的事,回饋是正面還是負面?嬰幼兒的學習能力是令人驚訝,經過研究實驗得知,初生嬰兒甚至聽得出媽媽語調的喜和悲。

別小看嬰幼兒的學習能力

在嬰兒的世界裡,他們是怎麼聽到聲音?成人聽到叭叭叭和嘎嘎嘎的聲音時,可從嘴型來分辨是ㄅ還是ㄍ,但當我們閉上眼睛聽的時候,少了視覺的輔助,可能聽到的音會不一樣。嬰幼兒需學習媽媽的嘴型變化,才能區別並學會ㄅ的音是閉起嘴,ㄍ是要張開嘴才能唸出來。

嬰幼兒可以敏銳的察覺出今天媽媽好生氣,因為爸爸忘了帶牛奶回來。媽媽生氣、抱怨和高興的語調和聲音,嬰幼兒會適時的反應出來,並且模仿爸媽說話的口氣。當媽媽講話的嘴型和話語是不對嘴的,嬰兒會覺得很奇怪,甚至會哭,可見媽媽跟嬰兒的關係有多重要。

此外嬰幼兒所必須具備基本能力,如:數量、分類等,都需爸媽提供適當的教導,閱讀更多的東西來教導小孩,這才是最重要的教育課題。

基因遺傳並非絕對影響小孩
談到嬰幼兒的學習,我們必須先知道孩子天生的條件是什麼?天生的條件包括基因的遺傳,舉例來說,我為什麼跟爸爸、祖父長得很像?原因就是基因遺傳。我最近感冒不舒服,大姊就在電話裡數落我因為太忙碌、沒好好睡覺,才會重感冒,突然間她聽到我咳嗽的聲音,竟然不再責罵我,她說我的咳嗽聲音像極了逝去的爸爸。

雖說基因控制了一切,卻不絕對影響嬰幼兒,例如:父母親的某些個性、行為,並不會絕對影響下一代小孩也如此,因為還有後天的環境影響。現代的科技發達,或許可以複製出希特勒二世,但他的性格可能會不一樣,因為沒有希特勒當時的環境,科學家也有可能把他恨猶太人的基因,變成愛猶太人的希特勒。

越早學習外語,來得快、去得也快
談到自然發展,請問各位父母,孩子1個月就會走嗎?我想,應該要到10個月才慢慢學走。有些嬰幼兒的自然的發展,如走路、語言學習,是不需要刻意教導的,他會自然的學會走路和說話,語言學習必須要有個環境,就像是走路也需要有一個環境。父母瞭解這些概念以後,應該有正確的認知,雖然越早學習第二語言較好,但12歲以後學也可以,只要把發音矯正好,一樣也學得好。何況讓孩子提早學英文,回到家也不講,是沒有多大效果,越早學習的語文,來得快、去得也快。根據研究顯示,把一個12歲的小孩帶到韓國去唸書,他每天都要接觸韓語的環境,雖然講韓語有個腔調,但大體上沒什麼問題,父母要有正確的觀念和信心。

一般的刺激就已足夠
人類大腦的神經會不停的重塑,並不會絕對地在03歲的期間完全定型。有些商人推出一個玩具說可以刺激小孩的大腦發展,讓嬰兒躺在床上踢那個玩具就會很聰明,事實上,有踢和沒踢真的沒有很大的差別,幼兒需要的只是一般的刺激就足夠。現在孩子每天所接觸到的環境與刺激,比以前孔子、佛洛依德那些偉人所處的時代要更多、更新奇,現在這個時代,同樣地也可以造就出許多偉人,父母實在不需給予孩子太多的刺激,要求孩子學這個、學那個。

而且我要強調的是,IQ並不是那麼的重要,但EQ很重要,是影響人成功的重要關鍵。在這個時代,我們需瞭解知識雖很重要,但孩子的學習態度、EQ更重要。有一個實驗是老師放一個巧克力在桌上,房間裡裝有隱藏攝影機,觀察孩子會不會不等老師回來就去吃巧克力?小孩控制自己不吃巧克力的時間是長或短?根據研究顯示,跟他的EQ、將來是否成功,有密切的關連。

孩子需要好父母、好老師的引導
30年前,有些學者對嬰兒的研究認知,是把孩子當成動物來教養,這是錯誤、落伍的觀念,因為嬰幼兒的大腦,絕不像一張白紙。談到嬰幼兒的學習,我們必須去注意到他的眼神,就像好老師會去注意學生的眼神,看他的學習狀況如何?這就是一種良性的師生互動關係,父母和嬰幼兒的互動關係也必須是如此。
每個爸媽應該要問自己的是:我要給孩子的教養是什麼?因為放牛吃草和用心教養是有很大的差別。

文化的教育(cultureeducation)也就是老師和家長的教導,如:學習腳踏車,不是孩子天生就會,是需要特別去教導孩子的。學習需要特別安排,一個好老師會特別設計課程去教導孩子,假設一個大 班 老師,只會教小孩排排坐、拿出課本、強迫他們寫字、念書,那就很差勁了。好老師要引導孩子、跟他們一起閱讀,如果某些家長無法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老師的角色就更重要了。

模範生的學習模式,不一定是最好的
每個人學習的模式(LearningStyle)都不同,家長千萬不能要孩子一定要照著模範生念書的方式。以我自己為例,若叫我坐在那裡,研究一個小時的音樂,我一定會受不了,因為我必須一直走來走去,才能思考和學習。國外有很多實驗室喜歡邀請我去聽他們在研究上的瓶頸處,我一聽他們說完,就能找出問題的關鍵,這就是我的所長。

有些小孩的統計能力很強,不管什麼圖表都能看得懂,但我就是看不懂那些統計圖,我要看百分比和文字的敘述,才能領會圖的含意。我兒子是電玩遊戲的高手,他的空間、圖形的能力就很強,有一次,我帶兒子去台北榮民總醫院,問他核磁共振的機器到底在哪裡?我靠知識的推論,得知是在噴水池下面,因為不能有車子經過,不然儀器會受影響,但兒子看了榮總的平面圖後,很快地就知道。現在我們這一代都注重文字的敘述,但未來很可能是聲光、圖形的世界,所以孩子打電玩也不盡然不好。

學好語文,從閱讀開始
我有個美國學生對中文很有興趣,有一次聽到他請工讀生拿「一座」釘書機,我一聽還以為他需要很大型的釘書機,後來才知他的分類詞搞不清楚,是「一個」釘書機。他跟我說學習中文最難學的就是分類詞,例如:五把扇子,六盞燈、七畝田、八根柱子、十面鏡子,這些對外國人來說是相當困難的。後來我就帶那個美國學生去看三部電影、喝了五罐啤酒,還帶了六根香蕉、一籠小籠包回家。那個學生調皮的跟我說,幫我叫一部計程車,帶我回到那棟可愛的家,他終於學會怎麼使用分類語詞。

當年我當教育部長時,就大力推崇親子閱讀,因為孩子在聽故事時,可以建立一些分類語詞,學習閱讀就是學會語文的重要關鍵。中文的分類詞可以很貼切形容一個詞彙,例如一葉扁舟在風雨中飄搖,就是形容處境的危急;打得一手好球和打得一口好球(形容用嘴說得天花亂墜)兩者意義不同;一串鈴聲(形容聽起來很清脆)、十面埋伏(形容楚霸王當時的危急狀況),這些美好的抽象語詞都是從書和生活裡學習而來。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孩子能藉由積木類遊戲來進行創造性的表達及情緒發洩。
▲棋盤遊戲可增強孩子的挫折忍受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畫畫等美術活動,讓孩子能藉此抒發情感及發洩情緒。
▲父母能從孩子對故事的理解,進而瞭解孩子是否有認知上的偏差。

圖‧文/王韋智


有人說:「孩子是天生的玩家」,他們常常為了遊戲而廢寢忘食,或者他們能將最平常的事情變成有趣的遊戲。


遊戲在孩子的生活中佔了極大的比例,遊戲不只是娛樂,還能幫助孩子發展動作技巧、認知、語言、情緒、社會能力與社會認知功能。因此父母與孩子玩遊戲之前,要選擇合適的玩具。


●畫畫、勞作、搓揉黏土等美術活動,可讓孩子藉此抒發情感及發洩情緒。


●玩偶玩具特別適用於學齡前的女生,至於這個時期的男生愛玩的是軍隊、戰士、機器人,以及與電視、電影有關的遊戲。


不論是玩偶或模型,都是孩子把自己與玩偶看作一體,而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在玩偶身上。


玩想像遊戲時,孩子有時會將他們家中或學校的情形演出來。父母可以了解到目前孩子在日常生活與他人相處情況。當孩子告訴大人,玩偶的感覺和想法,事實上就是在說他自己,因此大人可以藉此了解孩子目前的想法,進而教育孩子正確的觀念。


●積木可以丟擲或堆積,容許孩子去破壞或建設,讓孩子能藉此發洩情緒或創造。


●進入學齡的孩子較喜歡有組織、有規則的遊戲,玩棋盤遊戲時,需要自我抑制(等待輪到自己)、跟別人合作及遵守規則,可以增強孩子的挫折忍受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幫助孩子增進其社會化技巧。


大部分的棋盤遊戲其中隱含了輸贏的概念。因此孩子面對輸贏的反應、遵守規則、甚至作弊,都是與孩子遊戲時可討論的主題。


●由於故事對孩子有相當的吸引力,及投射出孩子的心理,父母可以利用繪本說故事,傳達訊息給孩子,或是從孩子對故事的理解,發現孩子是否有認知偏差。


在遊戲的過程中,觀察孩子的情緒和行為,幫忙孩子理解自己做的事情、行動,並引導讓孩子學習表達及控制自己的脾氣。


不過,家長要記得遊戲本身只是一種管道,與孩子遊戲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為台北市杏誠復健診所職能治療師)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給孩子一個空間,讓他自己往前走 
嬰兒最初喜歡生活在母親的懷抱裏,但是他不能永遠這樣生活。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家長應該離職地逐漸擴大孩子的生活空間,才能有利於他的健康成長。 


  


2.給孩子一段時間,讓他自由支配 


有一位聰明的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每天給孩子一段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孩子有時是玩,有時去讀自己喜愛的一本書,有時是畫畫,當然,有時忙來忙去什麼也沒幹成,但是孩子逐漸懂得了珍惜時間,學會了做計畫。

3.
給孩子一個條件,讓他自己去鍛煉 


一年紀的小學生要不要自己洗碗?不少家長是拿不定主意的。有位家長卻特意為孩子準備了一個小板凳,對孩子說:我知道你特別愛幹活,想自己刷碗,可是水龍頭太高,你夠不到,媽媽給你準備了小板凳…..孩子興奮地喊著:謝謝媽媽! 上就登上小板凳高興地學著大人的樣子去洗碗了。 

 4.
給孩子一個問題,讓他自己找答案 


每個孩子都會無休止地提出一個又一個問題,但是問題的答案如何去得到呢?經驗告訴我們:孩子愛不愛提問題,是關係到孩子成長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孩子如何去得到答案,則是關係孩子成材的重要因素。 

5.
給孩子一個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 

困難家庭的生存環境,為孩子創造了艱苦鍛煉的條件。但是現在生活水準普遍提高了,在順境下如何成功的教育孩子,的確是當前急需探討的問題。 


有經驗的家長多是想辦法給孩子設置一些困難,而且不限於生活方面的困難,讓孩子去解決,從而培養孩子的能力和優秀品質。 

6.
給孩子一個機遇,讓他自己去抓住 
生活中常常充滿著各種各樣的機遇,問題是往往是成人替孩子去捕捉,這樣孩子永遠學不會走向成功,所以家長的任務應該是只提供或指出各種機遇,啟發孩子自己去抓住。 


 
7.給孩子一個衝突,讓他自己去討論 
孩子在一起難免有矛盾,這個解決矛盾的過程,正式孩子健康成長,走向成熟的過程。如在排黑板報、排練節目時,自然會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爭論,在孩子平等的爭論和探索當中,得出的最後的正確結論,必然是十分寶貴的。 


  
 8.
給孩子一個對手,讓他自己去競爭 
有一個學生學習差,有一個階段在班上竟成了倒數第一名,但是他的家長悄悄地告訴他,要把失敗作為成功之母,要敢於和別人競爭,首先是和比自己稍好一點的孩子比,在孩子進取勝利之後,家長又啟發他尋找新的競爭對手,開始新一輪競爭。 



9.
給孩子一個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 
把有些選擇的權利交給孩子,但是要在事前為他提供有關情況,幫他分析各種可能,並且還要教育他,如果是自己選擇了,自己就要負責任。
 

如果家長帶孩子去少年宮報名,可先讓她看看小組活動,本來家長的意願是讓孩子學鋼琴,可是發現她在舞蹈組門口看得出了神再也不走了。此時,家長可尊重孩子的選擇,但要求她對自己的選擇要負責,一定要堅持一個階段,把舞蹈學好。 


 


10.給孩子一個題目,讓他自己去創造 
創造是自主性最高層次的表現。孩子的創造性需要成人的積極引導和巧妙激發。有一位家長是這樣做的:他的孩子特別愛玩泥,開始家長覺得孩子沒出息,可後來發現孩子捏泥人捏的活靈活現……於是對孩子說:“你要玩就好好捏,這叫泥塑,好好練,出點自己的新點子。” 


孩子在家長的鼓勵下,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在初中畢業時,捏出栩栩如生各有特色的《水滸傳》中的108將,並以此成績考上了工藝美術學校。 

給孩子創造一個條件,只是有利於發展他的自主性,在孩子做的過程中,家長還要不斷和孩子進行良好有益的交流,鼓勵孩子,評價他的成果,提出新任務,使他的進步永不停歇。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傾聽他們怎麼說,而且須用心地傾聽。


2、花時間學會真正理解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


3、就像我們當父母的一樣,孩子當然也不是完美的,故不妨接納他們本來的 樣子吧!


4、常和他們一起度過有意義的時光。


5、別將孩子跟他們的兄弟姐妹刻意地作“橫向比較”。


6、與其對孩子常作否定,還不如找到一些表示肯定的話說說。


7、不忘表揚——告訴他們你為他們而感到自豪。


8、禮貌對待他們的朋友。


9、可以跟他們說說你心中的煩惱,這樣他們就會明白:遇到麻煩的並非只有他們。


10、熱心參加他們幼稚園組織的活動,如運動會、表演會、手工作品展覽會等。


11、有些事完全可徵求他們的意見或看法。


12、對他們擁有的物品同樣應予以尊重。


13、不妨經常和他們一起哈哈大笑。


14、努力發現你和孩子共同喜歡做的事,並參與其中。


15、對幼稚園佈置給孩子的工作同樣熱心。


16、耐心地觀察並發現他們的興趣所在。


17、儘量多地和他們一起進餐,或一起做飯。


18、有時可對他們說,你認為他們很有兩下子。


19、讓他們知道,你隨時隨地樂於做他們的幫手和後盾。


20、作解釋時務必耐心。


21、讓孩子學會如何應對突發的意外事件。


22、為了能隨時照顧孩子,你也須照顧好自己。


23、向他們說,你很高興是他們的家長。


24、見到孩子時不忘露出微笑。


25、每天都可以跟他們說你真誠地愛著他們。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佩芬


五年級教室窗邊,張媽媽正跟兒子講話。孩子的班上同學好奇湊過來,但出口第一句話卻是「你是誰啊」。連個「請問」都不加的冰塊族,「直接了當」的問候語讓她頓時三條黑線。


台北市某國中教師,發現班上女學生上課偷看課外書,於是走到旁邊輕輕拍了拍學生的手肘暗示把書收起來。沒想到她的反應竟是站起來大聲嗆道:「碰什麼碰!你以為我跟你很熟喔?」一句話帶著十根刺的刺蝟族,讓老師大嘆師道尊嚴不再。


家族聚餐場合,害羞小孩總沒在第一時間向長輩問安。面對僵局,大人口頭禪往往是:「叫人啊!小孩子不能這麼沒禮貌!」平常家裡只有爸媽的小孩,突然間得面對眾多伯叔姑嬸,恨不得身上有一件哈利波特的隱形斗篷,悄悄消失……


《親子天下》透過網路進行的「禮貌指數調查」發現,若以一百分為滿分,受訪網友卻為小孩和青少年的禮貌指數,打了五十九分的不及格分數;成人的禮貌指數也僅低空掠過,得了六十一分。


「禮貌災難」不僅是家庭學校的「小困擾」,也是社會檢視公德心與文明的「大指標」。


去年暑假,宜蘭蘭陽博物館在正式營運前,免費招待民眾參觀。沒想到,館方原本採開放、情境式的展出設計,在國人公德心與禮貌素養不足的「蹂躪」下,慘不忍睹:人氣很高的乞丐蠟像被人用麥克筆塗鴉、古玩展品被偷、池塘明明寫著「禁止跨越」,葉子卻被摘了一半;更別提很多孩子把博物館當遊樂場,不僅在展示區裡追逐、還用腳跺地板,家長卻完全不管。訪客缺乏公共場合應有文明素養的結果,迫使蘭陽博物館在開館前,閉館五天修復,還得加派工作人員,提醒民眾重視最基本的參觀禮貌。


現代小孩為何沒禮貌?


「家長都太放任了,總認為沒什麼跟孩子好計較的,但教養和計較是不同的事,」一位網友觀察親子公共場所的親子團互動,有感而發。


觀察小孩為何不夠有禮貌,與家庭結構組成產生變化,媒體的惡性示範,以及當前過於單向、宣導式的品格教育,都有關係。


少子化浪潮席捲下,小家庭成為主流,每個孩子在家庭受到的關注與寵愛遠高於過去。再加上小家庭都會化的緊湊生活,少了親朋好友頻繁往來,缺乏應對進退的練習機會,是家庭中禮貌教育最大的難題。


議事殿堂與媒體所創造的紛擾戲碼,也是形塑無禮社會的「最佳代表」。有趣的是,即使媒體上看起來爭鋒相對的政黨,「私底下在立院碰面,也會有禮貌的打招呼」。畢業於師範院校、曾五次被公民監督聯盟選為最佳立委的趙麗雲坦承,分秒必爭的發言結構,使立院許多打斷別人發言、爆發肢體衝突的無禮鏡頭,有不少是「演戲」、「不得不」的結構性因素,理性問政的過程,很難在媒體曝光,非理性才能「搏版面」。


學校內的品格教育,太偏向知識性學習。當學習單、檢核表成為推動禮貌教育的主要模式,就很難感動學生,「沒有感動,就無法產生自發性行為,」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系主任周平指出。


將「你應該」轉為「如何做」


「為什麼教育界所採行的各種策略,仍無法解決此看似簡單的問題?我們是否依然不斷重複過去的無效策略而不自知,以致將禮貌視為行禮如儀的形式?」台南市新民國小校長李光榮點出值得深思的盲點。


禮貌的養成,要從三個層面切入:「情感」的同理、「認知」的理解與「行為」的操練。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系教授但昭偉舉例,「大學生不讓座」曾經成為喧騰一時、品格教育淪喪的指標。但他認為,道德指控並不能改變行為,他曾經深入與大學生討論讓座的問題,發現不讓座背後的原因,有需要不同層次與重點的教導。


例如有的學生擔心起身讓座卻被拒絕,不知接下來該如何回應而猶豫;或剛好當天學生身體不適、因準備考試覺得疲憊,使讓座成為人性的試煉;也有可能是座位離老人家有段距離,怕自己離座後位子反而被其他人佔去……若沒有協助年輕人解決實際讓座過程中的種種困難,光有同理心的認知,問題依然沒有解決。


「希望孩子讓座,學習達成的方法與技巧也很重要,」但昭偉建議。譬如害怕站起來讓位後卻被拒絕,老師可針對各種實際情境,用角色扮演學習當碰到讓座時可能出現的尷尬情境;或遇上老年人用不客氣的態度要求讓座時,年輕人可以怎麼回應。如何化理想面的「你應該」,轉為實際可行的「如何做」,是教導好禮貌過程中不應忽視的環節。


 


 


 


 


 


                                                               來源 : 親子天下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娃娃問媽媽:「問題兒童是問題很多的小孩嗎?」


媽媽澄清:「『問題很多』有兩種意思喔!一個是指問很多問題,一個是指做很多事讓人頭痛的小孩,你想要當的是哪一種呢?」娃娃一時之間愣住,歪著頭努力想媽媽說的話。


娃娃是個常問問題的小孩;但她的問題也常讓人頭痛,有時她被戲稱為「問題兒童」,所以引發她對「問題兒童」這個名稱的好奇。



本文內容摘自:學前教育雜誌


從孩子問問題,看出他想學什麼


一般說來,問題多的孩子在家裡或是在教室通常都不太被肯定,一是話多,另一個原因是大人通常不太看重幼兒問問題,甚至懷疑他們能問出什麼問題。但是研究指出,幼兒問的問題反應出他的認知與情緒、他的知識、以及他想要和需要的資訊,孩子透過問題所獲得的答案是最直接的知識成長,這與成人教導而得到的知識是不同的。換句話說,成人教導的不一定是幼兒想要的,幼兒所問的才是他想學習的。


一般幼兒間的問題大致可以分為:


一、想了解事實。例如:在哪裡?那是什麼?誰的杯子?


二、想獲得解釋。例如:為什麼他哭了?為什麼不行去......?


三、想要進一步澄清。例如:前面例子中的「問題兒童是問題很多的小孩嗎?」


沒得到答案,孩子會追根究底


研究者還發現,當幼兒發現他所問的問題沒有被回答,他會持續且持續的再問,這表示他真的想知道答案。還好多數成人願意回答幼兒的問話,不但回答,有時還會增加一些資訊,例如:當孩子問長頸鹿吃什麼的時候,大人除了回答「吃樹葉」,若能同步提醒孩子觀察長頸鹿脖子長就是因為要搆到樹上的樹枝....,幼.兒因此也習得更多的知識;所以說,問問題是幼兒學習最直接的管道。


孩子發問的內容由具體到抽象


2歲以前幼兒多數問「事實性的問題」;2歲半開始會問「解釋性的問題」;到了5歲左右,「解釋性的問題」大約佔所有問題的30%,5歲之後比較會出現「澄清式的問題」。至於幼兒問的內容包羅萬象,由命名、外表、屬性、量、功能、所有權、位置等等,到類化(如:這隻毛毛蟲也會變蝴蝶嗎?)與心智理論問題(揣測別人的意圖,如:吃白助餐時,會問: 「你拿這麼多,你很餓嗎?」),隨著年齡越問越廣。


從研究結果肯定:問問題可以顯示出幼兒認知的成長。國外研究問旬的發展依序是: Where → What → Who → How → Why → When; 這其中以Where 、What 、Who 所問的比較具象, How 、Why 、When 則漸趨抽象。孩子想知道表面、具體的現象,因此問題偏向命名(叫什麼)與屬性(什麼做的)。年紀稍大時間的問題是較抽象的,像是功能(做什麼用的)和心智狀況(為什麼會這樣)等。


聽出孩子問題背後的真正用意


隨著成長,幼兒的問題也會變得「不單純」,他所提出的問題不只一個層面,例如,當孩子問媽媽:「為什麼你喝我倒的牛奶? 」媽媽說:「為什麼不可以?小氣!」或是「為什麼不可以?牛奶是我買的。」孩子會一臉不滿意,因為他透過問題在宣示對自己這杯牛奶的主權,沒想到媽媽先宣布「所有牛奶都是我的」的主張,讓他感到氣餒。


再舉個例子。孩子看到破了的杯子,問「誰打破的?」緊接著又問:「為什麼打破?」背後他可能真正想知道的是「媽媽會怎麼處理打破杯子的人?」這時,爸媽要學習聽出問題背後的用意,才能做出適當的回應,讓孩子勇於進一步發問和討論,而不是聽了你的回答後,不敢再提出類似的問題,讓他減少了以後發問學習的機會。


從孩子問的問題裡,可以看出他懂多少、想學什麼。建議爸媽把握孩子間問題的時機,認真回應並與孩子討論,孩子的收穫和成長將會超乎你的想像。


請你這樣做:


一、為了引導幼兒思考,請在孩子問:「這是什麼?」這一類的問題後,不妨問他:「你看到什麼?是什麼做成的?有其他材料可以代替嗎?」或是問他:「你覺得它像什麼?它可以作什麼?」讓孩子抽取既有知識來類比。


二、若孩子問的是解釋性的問題,如:為什麼是這樣?請試著不要直接回答,而改問:「你覺得呢?」聽聽他的想法並與他討論他所提出的看法。透過討論可以深化孩子的認識與理解。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心理學家經過長期研究認為,兒童時期是培養健康心理的黃金時期,如果有一個好的開始,將來可使孩子的品德智力得到健康的發展;如果在此時忽略了孩子的心理衛 生,那麼,希望孩子成人後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較困難,甚至是不太可能的了。那麼,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一、注意不要過分地關心孩子。
這樣做容易使孩子過度地以自我為中心,認為人人都應該尊重他,結果成為自高自大的人。

二、不要賄賂孩子。
要讓孩子從小知道權利與義務的關係,不盡義務不能享受權利。

三、不要太親近孩子。
應該鼓勵孩子與同齡人一起生活、學習、玩耍,這樣才能學會與人相處的方法。
四、不要勉強孩子做一些不能勝任的事情。
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來,強迫他們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五、不要對孩子太嚴厲、苛求甚至打罵。
這樣會使孩子養成自卑、膽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導致反抗、殘暴、離家出走等異常行為。

六、不要欺騙和無謂地恐嚇孩子。
嚇唬孩子會喪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性,以後的一切告誡,孩子就不會服從了。這會造成孩子懷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損害孩子的自尊心。

七、不要在小夥伴面前當眾批評或嘲笑孩子。
這會造成孩子懷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損害孩子的自尊心。

八、不要過分誇獎孩子。
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績,略表贊許即可,過分誇獎會使孩子產生沾沾自喜求虛榮的不良心理。

九、不要對孩子喜怒無常。
這樣會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緒不穩、膽小畏縮。

十、要幫助孩子去分析他所處的環境。
幫助孩子解決困難,而不是代替他們解決困難,應教會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當然,要讓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不但要給予他們良好的教育,每一位做父母的更要給他們做出良好的榜樣。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理學家經過長期研究認為,兒童時期是培養健康心理的黃金時期,如果有一個好的開始,將來可使孩子的品德智力得到健康的發展;如果在此時忽略了孩子的心理衛生,那麼,希望孩子成人後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較困難,甚至是不太可能的了。那麼,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培養兒童心理健康十大要點

一、注意不要過分地關心孩子

這樣做容易使孩子過度地以自我為中心,認為人人都應該尊重他,結果成為自高自大的人。

二、不要賄賂孩子。

要讓孩子從小知道權利與義務的關係,不盡義務不能享受權利。

三、不要太親近孩子。

應該鼓勵孩子與同齡人一起生活、學習、玩耍,這樣才能學會與人相處的方法。

四、不要勉強孩子做一些不能勝任的事情。

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來,強迫他們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五、不要對孩子太嚴厲、苛求甚至打罵。

這樣會使孩子養成自卑、膽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導致反抗、殘暴、離家出走等異常行為。

六、不要欺騙和無謂地恐嚇孩子。

嚇唬孩子會喪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性,以後的一切告誡,孩子就不會服從了。

七、不要在小伙伴面前當眾批評或嘲笑孩子。

這會造成孩子懷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損害孩子的自尊心。

八、不要過分誇獎孩子。

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績,略表讚許即可,過分誇獎會使孩子產生沾沾自喜求虛榮的不良心理。

九、不要對孩子喜怒無常。

這樣會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緒不穩、膽小畏縮。

十、要幫助孩子去分析他所處的環境。

幫助孩子解決困難,而不是代替他們解決困難,應教會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當然,要讓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不但要給予他們良好的教育,每一位做父母的更要給他們做出良好的榜樣。


 


 


 


 


 


                                                                 轉載於~生活網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優秀只是因為教育方法更優秀。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家長、老師常常因為孩子進步緩慢而著急,由此或者粗暴地給孩 子戴上腦子笨性格難以改變之類的帽子,或者自認為學識淺、水準低,不會教育孩子。實際上,只要方法妥當,任何孩子都是優秀的;只要用心,總能找 到合適的教育方法。


一、扮弱計——讓孩子充當一次小大人
父母常常抱怨現在的孩子對父母漠不關心,缺少責任感,他們不知 道,孩子的責任感是要從小培養的,如果你總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一副風雨無懼的樣子,孩子就會認為父母是不需要他們關心照顧的。因此,父母們不妨偶爾扮一次 弱,向孩子求助,你會驚奇地發現孩子竟因此變成了懂事的小大人,而你也可以從孩子的幫助中獲得很多東西。


二、補強計——讓孩子由自卑變自信。
美國加州大 家哲學 博士詹姆斯.多伯林提出了補強法則。當一個人的行為得到滿意的結果時,這種行為就會重複出現。因此,當孩子受到認可時,他(她)的自信就會被激發出來,不斷重複令人滿意的行為,直至擺脫自卑,成為自信上進的好孩子。


三、誘導計——幫孩子跨過厭學的泥潭。
幾乎每個孩子都多多少少有些厭學情緒,這是可以理解但卻不能放任自流的,因為這種情緒會阻礙孩子學習的熱情,給孩子的成長帶來難以估量的影響。然而強制孩子學習也不是好辦法,這只會加深孩子的反感,聰明的做法是誘導孩子學習的興趣,讓孩子自動自發地學習。


四、冷淡計——讓孩子有一點自控能力。
今天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受到家人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然而這樣的生活卻讓孩子養成了任性的習慣,這個壞習慣將給孩子未來的生活埋下巨大隱患。專家建議孩子任性時不妨試試冷處理,這會使孩子因得不到注意而自動收斂脾氣。
五、授挫計——給孩子一個體驗失敗的機會。
國教育家卡樂爾.桑德堡說:順境當然可以出人才,但逆境也可以出人才。而且在逆境中經過挫折和千錘百煉成長起來的孩子才更具生存競爭力。也就是說為了 增強孩子的耐挫力,父母們不妨有意識地給孩子創造一些適度的挫折情意,這種挫折教育對增強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大有好處。


六、放手計——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不要什麼都為孩子做好,家長應當試著放開手,讓孩子自主地去做,第一次也許做不好,但以後就會做得又快又好。千萬不要做包辦父母,放開手為孩子創造做事的機會和平臺,孩子才能有自立能力,父母們也會少些麻煩。


七、縱容計——讓孩子在淘氣中開發潛能
一些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太淘氣破壞狂,其實這類孩子往往很聰明,求知欲、好奇心都比較強,意志力也比一般孩子來得堅定。因此,聰明的家長要試著縱容孩子的淘氣和破壞行為,並借機挖掘潛能,培養興趣,說不定你的孩子就是另一個愛迪生


八、處罰計——讓孩子正視自己的錯誤
教育孩子就要賞罰分明,孩子做的好要給予獎勵,但孩子做錯事時一定不要姑息,哪怕只是小錯也要進行適度的處罰,這樣孩子才能正視自己的錯誤,及時改正,免得在錯誤裏越陷越深。


九、製冷計——給自負的孩子潑冷水
自負是指自我評價過高,目中無人,這種心理對孩子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因此一旦發現孩子自負的苗頭,父母就應當運用製冷的手段,適時地給孩子潑點冷水,讓孩子學會理性地評價自己,正確地認識自己。


十、包容計——讓孩子感受父母無條件的愛。
孩子也許不夠聰明,也許有很多缺點,可是作為父母,你絕對不能對孩子存有偏見,羞辱或嫌棄自己的孩子。對孩子一定要包容,要有信心,你就會得到一個怎樣的孩子。


十一、樣板計——父母要給孩子當好第一 老師。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會影響到孩子。因此父母要嚴于律已,處處事事以自己的正確言行為孩子樹立榜樣,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十二、鼓勵計——給孩子不斷進取的力量。
孩子很容易對自己失去信心,很容易因為了困難而放棄努力,因此,家長要不斷地鼓勵孩子,給他們前進的勇氣和必勝的信心,這樣孩子就能帶著父母的期待改正缺點,不斷進步。


十三、傾聽計——認真瞭解孩子的感受。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心聲,家長一定要耐心地去傾聽,才能真正瞭解孩子的想法、感受,才能對孩子生理及心理上的問題、變化做出及時而細緻的處理。有了這樣的基礎,親子之間才能良好溝通,建立良好、和諧的親子關係。
十四、賞善計——讓孩子在讚美聲中進步。
教育學家認為,教育孩子,獎勵是比懲罰更有效的方式。因此他們建議,用獎勵正確來代替懲罰錯誤,用肯定優點來代替否定缺點,這樣既可以避免給孩子造成傷害,又可以使孩子取得更好的進步。


十五、點撥計——巧妙地提示孩子自覺走向正途。
絮絮叨叨的說教,凡事替孩子包辦的父母是孩子最不喜歡的,聰明的家長只會在孩子遇到難題或行為錯誤時,從旁稍加提示引導,幫孩子解決疑難。這樣,孩子明白了道理,家長也達到了教育的目的。


十六、虛擬計——讓孩子產生我很棒的自我感覺。
日本教育家鈴木鎮一說:有了天才的感覺,你會成為天才;有了英雄的感覺,你會成為英雄。孩子找到了好孩子的感覺,他就會成為好孩子。用虛擬的手段,給孩子製造一個我很棒的自我感覺,他就會逐漸起來。


十七、容過計——讓孩子在錯誤中學到更多。
生活中,孩子總難免有些過失、錯誤。有的是無意,有的是有意的。如果孩子所犯過錯的性質不是很嚴重,那麼家長就不妨給予寬容、諒解,這樣孩子不僅會在內疚自責中更認真地改正錯誤,還可以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寬容心態。


十八、訓誡計——讓孩子認識錯誤、改過自新。
孩子就是孩子,會不斷地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和錯誤,有些錯誤可以寬容,而有些錯誤是不能姑息的。必須對孩子進行合理、有效的批評,以保證孩子不再犯類似的錯誤,即使是再寬大的父母,也不能讓這種合理的管教缺位。


十九、薰陶計——在生活中給孩子好的影響。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家庭教育給孩子的影響是深遠而巨大的。因此,父母如果能在家庭生活中,通過講故事等方式,培養孩子健康的興趣愛好,陶冶孩子的情趣、品行,那麼就可以讓孩子更健康地成長。


二十、疏導計——讓孩子由對立變成合作。
大禹治水的成功之處在於而不在,父母也可以從這種方法中得到啟示。在教育孩子時太過專制只會引起孩子的逆反,讓孩子跟你對著幹,但如果採取明智、開放的疏導策略,孩子就會願意跟你愉快合作。


二十一、尊子計——讓孩子與父母貼得更近。
親子間之所以出現衝突矛盾,往往是因為父母對孩子不夠尊重,使孩子心懷恐懼、不滿,拉開了彼此的距離。其實孩子也需要尊重,那麼他們一定會成為最受孩子歡迎的父母。


二十二、對等計——與孩子實現良好的溝通。
與孩子良好溝通的前提,就是平等地對待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這樣孩子才會願意向你說出心裏話,家長才可以及時幫孩子擺脫各種問題。如果家長總是擺著家長架子,專制地要求孩子服從自己,那麼親子間溝通的大門就會慢慢關上。


二十三、攻防計——先給孩子打好預防針
兵法上說,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在教育孩子時也是這樣,與其孩子出現問題後,再去管教、憤怒,還不如提前就給孩子打好預防針,提高孩子的免疫力,讓孩子少走彎路,少犯錯誤。


二十四、訓儉計——幫孩子克服驕奢之氣。
現在孩子都是家裏的小皇帝小公主,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一些孩子就養成了驕奢的習慣,花錢大手大腳,不知愛惜物品,這種習慣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極為不利的,因此家長應理直氣壯地教育孩子勤儉節約,幫孩子養成節儉的習慣,這才是真正的愛孩子。


二十五、伴教計——在參與中教出好孩子。
如果父母能夠參與孩子的生活,多抽時間陪伴孩子做一些事,那麼不但可以增進親子感情,還可以鼓舞孩子,同時父母還可以對孩子多一些瞭解,這于開發孩子的潛力、培養孩子成才是非常重要的。


二十六、防微計——別讓孩子的小毛病變成大問題。
生活中,孩子有時會有一些小毛病,比如霸道、無禮、懶惰等等,這時候家長就要注意了,問題雖小,但也要嚴管,防微杜漸,否則這些小毛病會變成大問題,那時候家長再想讓孩子改正,就不那麼容易了。不要姑息孩子的小毛病,嚴管同樣是愛的表現。


二十七、勸和計——讓孩子與老師相互包容。
老師與學生之間也會發生一些摩擦和誤會,這時家長就要擔任和事佬的角色,幫助雙方消除矛盾、誤會,互相理解、互相包容。讓孩子照樣尊敬老師,老師繼續愛護孩子。


二十八、立規計——用合理的規則讓孩子學會自控。
孩子的自控能力較差、而家長不要這樣不要那樣的說教又容易引起孩子的厭煩,因此家長可以為孩子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行為規則,作為孩子判斷自己行為的依據,以此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二十九、減負計——別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生活中,有心理障礙的孩子越來越多,而兒童心理學家指出,壓力過大是導致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給孩子減負已經成了當務之急。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家長們請別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三十、激發計——用刺激孩子的方式讓孩子愛學習。
教育孩子要找對方式,當勸導、說教都不奏效時,家長們不妨試試這招兒激發計。利用孩子的好勝心、逆反心甚至嫉妒心理來故意刺激孩子,讓他們由不愛學習變成積極學習。
三十一、悅納計——讓孩子喜歡並接受自己。
如果孩子不能全面地認識自己、看到自己的長處,那就會出現很多問題。比如自卑、嫉妒別人等等。因此,家長們要讓孩子們看到自己的優點,要讓孩子喜歡自己,這樣孩子才能自信地面對生活。
三十二、用忍計——溫和地糾正孩子的出格行為。
孩子常常會做出一些令父母無法容忍的出格行為,而急風驟雨式的教育只會使孩子走向極端,因此,家長們只能戒急用忍,壓下火氣,多理解孩子多包容孩子,在此基礎上引導孩子,這樣才能把孩子引向正途。
三十三、勵勇計——培養孩子大膽探索的勇敢個性。
生活中,常常是那些勇於探索、大膽無畏的人才能取得傑出的成就,獲得幸福。因此,父母們為了孩子的未來著想,不要總是對孩子過度保護,不要過分強調培養聽話的孩子,而是應該多給孩子一些鍛煉的機會,鼓勵他們做勇敢的孩子。
三十四、感化計——以真情感動孩子的心靈。
教育孩子,不能光是說教、責駡、勸導,有時候還必須要以情感之,這樣才能撼動孩子的心靈,達到教育的最佳效果。但是,要感化孩子必須要情真意切,否則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三十五、平等計——培養一個胸懷開闊的孩子。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個個都是小太陽,他們習慣以自我為中心,然而這樣的性格對人際交往是極為不利的。因此,生活中,父母們應注意不要給孩子特殊的地位,培養他們分享、合作的精神,逐步培養出一個胸懷開闊的孩子。
三十六、苦磨計——培養孩子的意志和毅力。
現在的孩子面臨的是一個處處充滿競爭的社會,而很多孩子由於生活過於安逸,往往缺少戰勝困難的勇氣。因此,聰明的父母應該多讓孩子經受一些艱難困苦的磨練,以培養他們堅韌不拔的意志和毅力,這樣他們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取勝。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琪正欣喜若狂地數著手上的巧克力糖:「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哇!數得好準確!)一旁的媽媽聽了好高興,忍不住問小琪:「你手中有幾顆巧克力糖呀?」小琪回答說:「五顆。」媽媽好緊張地接著說:「你剛剛數不是有八顆嗎?怎麼變成五顆了呢?」小琪一臉納悶地說:「我-不-知-道。」

的確,孩子會數算並不表示他具有數概念,只有在幼兒瞭解「基數」概念以後(即以數算時的最後一個數名代表集合的個數),才能正確地回答「幾個」(how many)的問題。

數概念的形成及學習方法
依自然數的順序數出「一二三四五...」,就是唱數。唱數是幼兒發展「穩定數名順序」的唯一途徑,也是幼兒學習數算的基礎。平時讓孩子唸一些可愛的歌謠,如:「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一枝筷子輕輕敲,兩枝筷子裡外扒...」;或者是透過玩遊戲,如:捉迷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躲好了沒有?」等,都是趣味化學習唱數的好方法。

其次,從一開始一個一個數算,學習數名與實物之「一對一的對應」是合理性數算的開始。透過正確的數名唱數,並與實物進行「一對一的對應」,幼兒逐漸瞭解每個實物只能有一個數名,漸而發展出「數量與數名的聯結」。另外,一些童謠用實物來數算,也可幫助幼兒「基數」概念的發展,例如:父母可用綠色橢圓形的雪花片代表冬瓜,藉由「冬瓜冬瓜兩頭開花,一個冬瓜、兩個冬瓜...總共十個大冬瓜」,教導幼兒邊念邊排。

不需要認識數字的數算練習
在數量、數名與數字三角模式的數概念學習過程中,「數量與數名的聯結」是學習數概念的首要步驟,其次是「數字與數名的聯結」,最後是「數字與數量的聯結」。

三歲幼兒尚不需要認識數字,只要多練習「數量與數名的聯結」,就可成為偉大的數算家了。藉由以下的具體操作實物,可幫助幼兒學習「數量與數名的聯結」:

1.十個手指頭
我們的十個手指頭是最方便操作的教具,教師或父母可任意組合,舉出幾個手指頭讓幼兒數算,如:伸出左手的大拇哥與小妞妞,右手的二拇弟、四小弟與小妞妞,問孩子:「總共有幾個手指頭?」或是要求幼兒用各種組合方式,依指定的數目舉出等量的手指頭。
  
2.可套接與拆卸的教具/玩具
如接接小方塊(Unifix cubes)、接龍小方塊(Interlocking cubes)、雪花片、串珠等,讓幼兒一邊套接一邊數算,而數算的最後一個數名,就是集合的總數(基數);然後再讓幼兒一個一個拆開,一邊拆一邊數,也可以對數算的結果加以驗算。

以不同的排列型式強化幼兒的數算能力
當幼兒的「基數」概念建立以後,幼兒就會用「手指點算」的方法,一個一個的來數算分離量實物;但要特別注意,幼兒常會發生跳過某物未數算或重複數算的錯誤情形。

幼兒數算分離量實物的排列型式,始於「一列式」的排列(與套接相似),其次可採用「成對式」排列,或骰子、撲克牌的點數排列,幫助幼兒發展「速認」能力(即不需數算,就可以一眼看出集合的個數);另外,提供幼兒數算相同個數的各種排列型式,也可間接發展幼兒的「數的保留概念」。

數算能力的發展先於數字的辨識
父母應於日常生活情境中盡量提供幼兒數算的機會,以奠定幼兒穩固的數算能力。因為數量與數名的聯結,是幼兒日後學習數字意義的先決條件。父母切勿急於讓幼兒辨識數字,以免干擾幼兒數概念的形成,埋沒了這群天生的數算家。


 
 

 


 


 


                                來源:奇蜜育兒gogo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