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扭腰來擺擺臀:幼兒「爬行」遊戲活動


                                                          資深物理治療師 范美容


一、前言:
這個世紀可說是「兒童的世紀」。在歷史上,從沒有一個時期有這麼多的 機構 設施及廠商和教育書籍,是專為兒童的福利設置的。瑪利亞.蒙特梭利一生勞苦,為兒童們犧牲奉獻,她說「我們不應該害怕這個以兒童為主的遠景,以及未知的未來。若能將重心從成人轉移到兒童身上,我們將能改變文明的軌跡 。」兒童不只是未來的主人翁,兒童就是主人翁。


二、動作能力與兒童:
從出生到兒童期是我們往後生活中各種場合(無論是運動、工作、日常生活)的所 有運動的基本養成期。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我們自“動作”得到的印象,遠比只 是透過“視”、“聽”方面的輔助,來得深入。皮亞傑更提出:人類的發展在“零 到兩歲”的階段,是感覺─動作期。說明了“動作”在人生的最初階段扮演的重要 性。兒童經由身體的運動,接受了大量的感覺(包括了視覺、聽覺、觸覺、本體感 覺....),進而促進身心機能的正常發展。兒童初期的發展,仍以運動機能為 基礎,引發認知情緒的發展,葛賽爾(Gesell A.)稱為「發展的運動主導原則」現 象。過去的人,大多住在鄉間,空間大,活動機會多,也能從實際生活中學得很多 經驗。而近年來,由於社會環境的變遷,使得兒童遊戲活動的環境日漸便差,運動 時間不足、缺少玩伴,而父母過度保護的教養態度,及電視、電玩的泛濫等複雜因 素,限制了兒童遊戲活動種類,影響運動的質與量。這個問題相當值得所有關心兒 童整體發展的人關切。


三、移位能力的介紹:
(一)何謂「移位能力」──
即是將身體在空間的一處,移動至另一處的能力。如:爬、走、跑、跳。


(二)移位能力與其他動作能力的關係如何?
某一項移位能力發展之前,需先有二項能力為基礎:第一項為「姿勢控制能力」, 又分為靜態姿勢控制能力和動態姿勢控制能力。第二項為「轉換姿勢的能力」。而 移位能力,進一步又可發展出另外二項動作能力,分別是「操作性技能」和「韻律 性技能」。


舉例來說,「爬行」這項移位能力發展之前,須有獨自維持「爬」(雙手雙膝的四 點跪姿:)的靜態姿勢數秒至三分鐘的靜態姿勢控制能力;和獨自維持「爬」姿 時,尚能晃動和轉動軀體,而不會失去平衡而跌垮下來的動態姿勢控制能力。另 外,他能由「側坐」的姿勢轉換至「爬」的姿勢,這種轉換姿勢的能力。會獨自「爬行」之後,進一步可發展出邊爬邊用手去推滾小球的操作性技巧能力;和能配合音樂節奏來爬行的韻律性技能。


(三)一般正常的發展上,有哪些移位能力呢?


1.翻滾:會用翻身的方式,向左右橫向或斜向行進。
2.匍匐:用手臂匍匐,肚子貼地,後退或前進。
3.爬行:用雙手雙膝,肚子離地爬行。
4.扶著走:用雙手扶著傢俱走。
5.牽著走:單手被大人的手,牽著走。
6.行走:可獨立行走。
7.倒退走:可獨自倒退走幾步。
8.上下樓梯:兩腳一階和一腳一階梯,自行上下樓梯。
9.雙腳前跳:會雙腳同時往前跳。
10.跑步:雙腳有瞬間同時離地的跑。
11.單腳前跳:用優勢腳單腳向前跳。
12.向前走直線:一腳的腳趾與另一腳的腳跟相接,向前走一直線。
13.倒退走直線:一腳的腳趾與另一腳的腳跟相接,倒退走一直線。


其他的移位能力,例如──
1.蛇行:用肩膀移動身軀而前進。
2.臀行:坐著的姿勢用臀部(屁股)挪動身軀前進或橫行。
3.熊行:如雙手雙足,四腳爬行
這些動作能力,常可在動作發展較遲緩的嬰幼兒身上發現的移位方式,而對 正常發展的兒童則是一種少有的遊戲活動。另外,還有一些移動能力,是不固定節奏,如:跑步跳,滑步,墊步跑....


(四)移位能力對兒童。有什麼特別的重要性呢?


1.特別能加強兒童的平衡和協調能力。
2.給予兒童,能自由移動自己的身體,獨自地探索環境。,,


四、爬行的遊戲活動:


(一)爬行在發展上的角色


一般嬰幼兒在8-10個月之間,開始爬行。而一些未經爬行階段,就跳到走路的嬰幼 兒,有多數專家認為:可能導致某些學習障礙。這項看法雖未被證實,但筆者認 為,應多鼓勵兒童爬行,因為爬行有很多好處:


1.爬行是同時運用四肢,達到四肢協調,學習平衡,最難得的機會。
2.爬行是近端大關節(肩、髖關節)的適當承重訓練的好方法。若嬰幼兒於7-8個月 大時,就被迫用雙腳獨自“站立”的方法,來達到髖關節承重的訓練,則可能下肢 平均分配到的體重載重,超過此時下肢骨骼和關節,所能承受的量,以至下肢骨骼、關節容易變形。
3.爬行是嬰幼兒在還不會“走”之前,最好的整合觸覺、視覺、運動、空間等概念的 學習方法。
4.爬行是嬰幼兒除了翻滾外,能早日自由探索環境的移位方法,並能增加嬰幼兒的自 信心。
有一些家長,可能認為:嬰幼兒在地上爬很髒,或認為孩子到處爬較危險,因而剝 奪他「爬行」帶來的好處,實不足取。故筆者從物理治療的觀點,鼓勵家長與老 師,讓應幼兒多練習爬行,讓學齡前的兒童多做爬行的遊戲活動。


(二)設計爬行遊戲的步驟:
1.首先應先瞭解兒童的一般發展,然後評量該兒童的目前動作能力,已發展到何種程 度,此項「爬行」前的動作基礎是否足夠?即是否已達到「爬行」的最佳學習期?
2.除了能力的評量外,兒童的其他方面:如視覺、聽覺、觸覺、玩玩具的方法,與人 溝通的能力等,均要做瞭解。才更能掌握選擇使用促進「爬行」的技巧。
3.訂定長程、短程的學習目標。
4.擬訂計劃:根據目標及兒童的各項能力,擬定運用的方法及促進的技巧。
5.執行,並隨時觀察兒童的反應。
6.寫下簡單的記錄。
7.與其他相關人員,如家人、老師,及其他專業人員討論。
8.再協調或繼續執行計劃。


(三)引導「爬行」的方法:


對某些兒童,用口語表達即可溝通。而嬰幼兒,不一定能聽懂我們的口頭指示:
「爬過去」。因此,我們需要使用一些技巧,引起他的「爬行」,如:


1.使用爬行的動作誘發技巧。如:嬰幼兒俯臥床上時,你可以用手壓迫他的腳掌,他 就會有爬行的動作。


2.拿他喜歡的玩具(或彩紙、布、奶嘴、食物等,能引起他的興趣去抓取的欲望), 在他的前面引他爬行。可放在地板上,也可懸掛晃動。


3.他熟悉或喜歡的人,在他的面前引他。如拍手、向他招手或作出要抱他的姿勢,孩 子常常因為想要被抱,而往前爬。


4.認知較好的小孩,可以用示範的,引起他的興趣,也可由其他的小朋友的爬行示 範,引起他的爬行動機。


5.用手勢表達。


6.情境的設計,讓他自然會用爬行的方式過去。如比他的身高還矮的模擬山洞。


總之,依小孩的情況,給予各種不同的引導方式


(四)爬行的遊戲活動有哪些?


1.讓兒童沿一直線爬。


2.讓兒童沿大圓圈的線爬。


3.讓兒童繞著不同的物體爬行。如:椅子、盒子、玩具的米老鼠、其他兒童等標的 物。


4.讓兒童爬過某物體形成似橋的下方。如:繩子、長竿、長椅、桌子、其他大兒童 的身體形成的橋。


5.讓兒童爬鑽過某物體形成的隧道。如:鑽籠、紙板箱、輪胎串。


較大的兒童,尚能玩較難的爬行活動。如:
1.讓兒童同時使用不同側的肢體部位爬行(如右手與左腳同時向前)。


2.讓兒童同時使用相同側的肢體部位爬行(如右手與右腳同時向前)。


3.讓兒童同時使用同側或不同側的肢體部位,向後爬行。


4.讓兒童沿著地板上的8字形或螺旋形爬行。


5.讓兒童做大及小的爬行動作、快或慢的爬行。


6.讓兒童爬攀爬架。


7.讓兒童爬階梯,向上或倒退著向下。


8.讓兒童在沙地上爬行。


9.讓兒童在淺水中爬行。


(五)配合事項:


1.剛學會爬行的嬰幼兒、最好能在墊子上學爬行、而不要在很硬的地板上,以保護他 的雙膝。有些特殊需要的小孩,可給予準備寶寶用的“護膝”。


2.配合兒童的個別需要,尤其是發展有障礙的兒童。


3.活動的時間,最好是兒童在精神愉快的時候。不要在想睡或肚子餓的時候。
4.配合兒童其他發面的發展。例如在活動中可加上語言的學習,如:「爬」的動作指 令,跟他說話:「寶寶,爬啊爬」;或加上歌曲、音樂的配合。


5.遊戲活動中 配合禮儀的學習。如見面時向人問好的表示;活動結束時,給予學習將 物品歸回的機會,並和他人表示「再見」的學習。


6. 在日常生活中的練習。


五、結語:
給予兒童移位能力的學習,爬行的遊戲活動,除了能使兒童更有自信外,還能培養 他對周圍環境的視覺、觸覺、空間感的發展、激發他的探索。大量的學習機會,可 以讓他得到他的努力成果(工作成就)──成長。綜合言之,他得到了自信與成長。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開學囉!!新學期,新希望,您的小朋友是否已經準備好新的學習的到來;教育是件辛苦的差事,往往父母只是在補習教育上給予幫助,其實教育不只是知能的提升,學習成熟度更是重要,無論是在智能、知能、體育、德育...等,當學習成熟度提升,更能幫助小朋友在相對的方向中,事半功倍,加強全方位的學習。


學習成熟度不夠的孩子經常表現出笨手笨腳、不專注、坐不住、不合群、不守秩序;對別人的話無法理解、記不住而且無法做正確的回應,抄寫或閱讀時常漏字或漏行、人際關係不良、易衝動....等現象這些都會影響學習效果和成就。


孩子的成熟度發展跟學習有關的部份,包含觸覺、聽覺、視覺和社會覺的發展是否成熟。有許多促進佑覺動作成熟度的訓練是平常父母就可以帶著孩子做的。以下是家長可以在家或利用相關教材為孩子做的提升成熟度訓練:


 


(一)增進身體興四肢動作協調的活動


l仰臥在大龍球或小龍球上前後左右滾動。


l坐在木馬上前後左右搖動。


l趴在搖籃左右搖動。


l父母抓住孩子的手腳上下左 右擺動。


l俯臥()在滑皮上前後滑動。


l站在彈簧墊上跳躍。


l坐在有手把的橡皮球或「跳跳馬」上面跳動。


 


(二)增進神經系統協調及身體知覺發展的遊戲


l用刷子牙刷海棉等刷手指指根掌心。


l全身按摩-用乾毛巾申四肢、胸、腹、背往心臟方向摩擦摩擦;嘴巴四周、手、腳掌。


:   a. 此運動凡六個月以上嬰幼童均可做。


        b. 此項按摩除了增進神經系統知覺發展及各種感覺的整合之外,對健康極有幫助,父母不妨持之以恆,天天為孩子按摩。


  c. 對於有嚴重皮膚病、糖尿病的兒童,較不適合做本項按摩。


l將兒童擁抱、揹在背上或扛在肩上。


l玩粘土、捏麵或用手指頭畫畫。


l跟孩子玩臥倒爬行前進的遊戲。


l跟孩子玩推車遊戲、火車過山洞遊戲。


l靜坐幾分鐘或全身放鬆躺在軟墊上幾分鐘。


l閉目站立、單腳站、單腳跳、學兔子跳、學鴉子走……..等等遊戲。


l投球接球、滾球、打棒球。


l兩人面對面坐著或站著,做模仿遊戲。


促進動作反應成熟的遊戲很多,以上所介紹的都父母在家裡比較容易做。父母如果有恆心,可以挑選其中的幾項輪著天天做,尤其是全身皮膚摩擦,對孩子感覺動作興健康都有極大的幫助。


 


(三)增進聽覺視覺社會覺成熟度的方法


真正聰明的孩子必須「耳聰」「目明」。


「耳聰」-就是要能夠專注的,而且能聽到重點、記得住重點;


「目明」-就是看得仔細,而且能觀察入微。能夠「聽的專注,看的仔細」孩子必能專注學習。


所以,要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父母必須及早訓練孩子的聽覺、視覺、與社會覺的成熟度。也就是說,孩子必須在各種知覺成熟而且整合良好的狀況下,才能充分發揮他的學習潛能。


以下是一般家長可以做的加強聽覺、視覺、社會覺成熟度的方法:


 


怎樣增進孩子聽覺成熟度?


 ◎大量聽書:


a.每天唸書給孩子聽或者選擇文字流暢、配樂優美的聽書教材,讓孩子經常反覆傾聽好書。


b.教孩子從書中細膩的敘述和人物對話、行為,學習分辨喜、怒、哀、樂和是非好壞並進行良好的「角色認同」。


c.由聽書及早培養孩子的聽覺專注力、聽覺記憶力。


d.累積好的詞藻和豐富知識。


e. 學習表達閱讀和寫作。


◎聽音樂:耹聽古典樂音樂並分辨各種不同的樂器聲、高低音,以及音樂表現出來的各種不同情緒,如歡樂哀傷等。


◎經常引導孩子傾聽分辨生活周遭的聲音如:車聲(什麼樣的車?)各種動物的叫聲、各種機器的聲音;分辨摩、碰撞、敲擊等各種不同的聲音。


◎經常讓孩子敘述一個故事或一件事的經過。如:聽過的故事,讓孩子以他的方式再說一次,慢慢引導他說得完整。


 


怎樣增進孩子的視覺成熟度


◎掌握孩子喜歡問:「這是什麼?為什麼?他們在做什麼?」的年齡,認真的回答他的發問,並在日常生活當中教他傾聽觀察分辨。  


◎經常帶孩子看兒童劇場、看展覽。


◎給孩子自然探索教材經常帶孩子探索觀察大自然。


◎生活觀察;讓孩子自己找衣服、襪子…….等生活事物。


◎跟孩子玩彈珠、丟沙包等遊戲。


◎跟孩子現畫畫、剪紙、著色、迷宮等遊戲。


◎讓孩子照圖描出三角形、方形及對角線。


◎讓孩子在圖畫書中找出主要的角色。


◎訓練孩子看文字較多的書,培養文字閱讀能力。


 


怎樣增進孩子的社會覺成熟度


    及早培養良好的聽覺、視覺成熟度


  a.聽覺記憶力、聽覺記憶量、聽覺專注力。


  b.察言觀色的能力。


  c.自覺自省能力。


  d.人際對應能力。


  e.尊重關懷能力。


  f.理解判斷力。


    親子共讀好書、好故事、好文章


  a.選好書;文學、科學、生活教育方面的書籍要均衡。


  b.每天有一段親子時間:好故事、好文章,親子一人讀一段或一起聽書。


  c.親子談天:談書中的人物、行為、觀念。如,喜歡這故事裡的那一個人或動物?為什麼?


    角色扮演


  a.家庭劇場。


  b.親子角色互換遊戲。


  c.同伴間角色扮演遊戲。


    人際互動


  a.生日會。


  b.到親友家做客、聚會。


  c.家庭間結伴出遊。


    團隊活動


  a.宿營。


  b.參加學校團隊,如幼童軍、合唱團。


    參加冬令營、夏令營


 


四)案例


美國堪薩斯州三歲神童賽斯˙金納斯特小小年紀就能夠背誦希臘字母,用德語和西班牙語數到20。英文更是高,排在他臥房牆邊的1200本書,他已差不多都看過了。他目前最愛看的書是「人體的奧祕」和「兔子彼得」。他的智商尚未測過,但他的英文識字程度約為小學三年級。賽斯的雙親很相信提早受教育這一套。早在賽斯還在媽媽肚時他們就開始「大聲」唸書給他聽。這種胎教顯然奏效。當賽斯甫落地,他父親就深信就個新生嬰兒認得他的聲音。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天帶孩子們到中庭散步,本來只想讓俊穎親手摘已"成熟的草莓",卻意外發現


    了毛毛蟲line up 有趣的畫面 !




 看過有趣的毛毛蟲line up 畫面後,俊穎開心的擺 pose  say  YA !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每天中午陪沛儀午睡的娃娃,只要心血來潮她就會去抱抱娃娃。我便利用


        沛儀抱娃娃之際,請她依指令告訴我娃娃的身體各部位 ,沛儀表現的可圈可點


        喔!


 




                                             這是娃娃的 ~~~耳朵 !




                                                 這是娃娃的~~~眼睛 !


 




                                                 這是娃娃的~~~手 ! 


 




                   這是娃娃的~~~嘴巴 。表演完畢 ! 是否要給我拍拍手呀 ?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風險區接種A肝疫苗的策略,使國內A型肝炎發生率明顯下降,但統計顯示,20至39歲年輕族群缺乏A肝抗體,由於他們外食機會多,若加上經常來往A肝流行國家,感染比率高,建議出入流行地區應注意飲食,也可接種疫苗。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副局長施文儀說,A肝主要透過食物、飲水傳染,1980年代,台灣衛生條件不佳,A肝高度流行。統計顯示,15年前,A肝平均年發生率為十萬分之二點九六,山地鄉發生率高達十萬分之四十九點六六。


1995年起,衛生署針對山地鄉兩歲幼兒,全面施打A肝疫苗,1998、2002年再擴及鄰近平地鄉及離島,接種率約七成。最近統計,接種疫苗的鄉鎮的A肝發生率,下降98.2%,全國年發生率減至每十萬分之一,顯示疫苗策略奏效,防治經驗將登載於國際期刊「Vaccine」。


但值得注意的是,未接種疫苗的鄉鎮,30歲以上成人A肝發生率些微上升。施文儀說,近5年來,每年約有200多例A肝通報病例,多數患者集中於20到39歲年齡層,其中約五分之一到過大陸、東南亞等地。


統計顯示,50歲以上幾乎人人都有A肝抗體,20歲以下有抗體者卻只有5%。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邱展賢說,台灣自來水、衛生下水道普及,年輕族群不易接觸A肝病毒,沒有抵抗力,但20歲以上年輕人活動力高,外食及出國機會多,接觸A肝病毒機會大增。


邱展賢說,感染A肝病毒並不一定會發病,也未必有明顯症狀,但有1%會引發猛爆性肝炎,病毒又會藉由糞便汙染水源及飲食,仍應小心防範。


邱展賢提醒,預防A肝首要留意病從口入,至A肝高度流行地區旅遊、洽公,避免食用生水、生食,建議可先接種A肝疫苗,特別是在當地久居者。


施文儀建議,負責飲食的廚師等職業者,若抽血發現無A肝抗體,也可接種疫苗,減少感染及傳播的可能。



A型肝炎Q&A


Q:A型肝炎是什麼引起?


A:由A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A肝病毒十分頑強,在冷藏環境下可生存很長時間;進入人體後,先潛伏於肝細胞且不斷增生,經過二至六周,A肝病毒會破壞肝細胞,造成急性肝炎。


A:A肝潛伏期為15至50天,14歲以下患者死亡率低於千分之一,通常因猛爆性肝炎而死亡。患者一般可以完全復原而無後遺症,同時終生免疫。



Q:A型肝炎怎麼傳染?


A:經口傳染,也就是所謂的「糞口傳染」,當吃到或喝到被A型肝炎病毒汙染的食物或飲水時,沒有抵抗力者就會被感染。



Q:A型肝炎如何預防?


A:


1.注意飲水及食品衛生:不喝沒有煮沸過的水,不吃沒有煮熟的食物,加強食物料理者,如廚師的衛生觀念。


2.保持良好衛生習慣,飯前、便後、及處理食物前須正確洗手。


3.注意環境衛生,特別是廁所環境清潔。


4.抽血檢驗,無抗體者可自費施打A型肝炎疫苗。


(資料來源/疾管局)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高風險區接種A肝疫苗的策略,使國內A型肝炎發生率明顯下降,但統計顯示,2039歲年輕族群缺乏A肝抗體,由於他們外食機會多,若加上經常來往A肝流行國家,感染比率高,建議出入流行地區應注意飲食,也可接種疫苗。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副局長施文儀說,A肝主要透過食物、飲水傳染,1980年代,台灣衛生條件不佳,A肝高度流行。統計顯示,15年前,A肝平均年發生率為十萬分之二點九六,山地鄉發生率高達十萬分之四十九點六六。


1995年起,衛生署針對山地鄉兩歲幼兒,全面施打A肝疫苗,19982002年再擴及鄰近平地鄉及離島,接種率約七成。最近統計,接種疫苗的鄉鎮的A肝發生率,下降98.2%,全國年發生率減至每十萬分之一,顯示疫苗策略奏效,防治經驗將登載於國際期刊「Vaccine」。


但值得注意的是,未接種疫苗的鄉鎮,30歲以上成人A肝發生率些微上升。施文儀說,近5年來,每年約有200多例A肝通報病例,多數患者集中於2039歲年齡層,其中約五分之一到過大陸、東南亞等地。


統計顯示,50歲以上幾乎人人都有A肝抗體,20歲以下有抗體者卻只有5%。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邱展賢說,台灣自來水、衛生下水道普及,年輕族群不易接觸A肝病毒,沒有抵抗力,但20歲以上年輕人活動力高,外食及出國機會多,接觸A肝病毒機會大增。


邱展賢說,感染A肝病毒並不一定會發病,也未必有明顯症狀,但有1%會引發猛爆性肝炎,病毒又會藉由糞便汙染水源及飲食,仍應小心防範。


邱展賢提醒,預防A肝首要留意病從口入,至A肝高度流行地區旅遊、洽公,避免食用生水、生食,建議可先接種A肝疫苗,特別是在當地久居者。


施文儀建議,負責飲食的廚師等職業者,若抽血發現無A肝抗體,也可接種疫苗,減少感染及傳播的可能。


A型肝炎Q&


QA型肝炎是什麼引起?


A:由A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A肝病毒十分頑強,在冷藏環境下可生存很長時間;進入人體後,先潛伏於肝細胞且不斷增生,經過二至六周,A肝病毒會破壞肝細胞,造成急性肝炎。


A:A肝潛伏期為1550天,14歲以下患者死亡率低於千分之一,通常因猛爆性肝炎而死亡。患者一般可以完全復原而無後遺症,同時終生免疫。


QA型肝炎怎麼傳染?


A:經口傳染,也就是所謂的「糞口傳染」,當吃到或喝到被A型肝炎病毒汙染的食物或飲水時,沒有抵抗力者就會被感染。


QA型肝炎如何預防?


A


1.注意飲水及食品衛生:不喝沒有煮沸過的水,不吃沒有煮熟的食物,加強食物料理者,如廚師的衛生觀念。


2.保持良好衛生習慣,飯前、便後、及處理食物前須正確洗手。


3.注意環境衛生,特別是廁所環境清潔。


4.抽血檢驗,無抗體者可自費施打A型肝炎疫苗。


 


(資料來源/疾管局)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健康成長離不開良好的睡眠。


 


. 不宜——不宜含著乳頭或奶嘴睡


 


有的孩子睡覺時非得含著媽媽的乳頭或奶嘴才能入睡。 這麼一來,孩子每每醒來後就會下意識地吮吸乳頭或奶嘴吃奶。 這種過分頻繁的進食習慣,容易使孩子的胃腸功能紊亂。 其次,孩子入睡後小嘴依然被乳頭“堵”著,也容易呼吸不暢,導致睡眠質量下降,甚至可能引發窒息。 此外,這種不良習慣還可能影響孩子牙床的正常發育以及口腔的清潔衛生。


 


. 不宜——環境不宜過分安靜


 


孩子一般在3~4個月時就開始自覺地培養“抗干擾”的調節能力了。 然而研究表明,約有30%的嬰兒並沒有學會“抗干擾”——他們往往一有“風吹草動”便難以入睡,或在熟睡中被驚醒。 其實,嬰兒自會在自然的“家庭噪音”背景下入睡,家長大可不必在房間里特意踮腳走動,不敢發出任何一點細微的聲響。 否則,孩子很可能養成這樣的不良睡眠習慣:只有在人為、刻意製造的“極度”安靜的環境裡才能入睡,而這種環境在現實中卻是難求的。


 


. 不宜——被子不宜太厚


 


有些家長在寒冬為了讓孩子睡得暖和,特意為孩子蓋上厚厚的被子,殊不知太厚的被子往往過重,甚至可能引起呼吸不暢。 而且被子中過高的溫度反而會使孩子煩躁不安乃至哭鬧不停,同樣影響其睡眠質量。 讓孩子從小就在過分溫暖的環境下入睡還可能降低人體對寒冷的抵抗力,造成孩子長大後“弱不禁風”。


 


    . 不宜——不宜在哼唱聲中才能入睡


 


孩子在媽媽搖籃曲的哼唱聲中入睡自然美好甜蜜,但讓孩子習慣於只有聽到哼唱聲才能安然入夢就不宜提倡。 孩子必須培養的一個良好的睡眠習慣,即:以“自然”的方法自行入睡,及醒來之後仍能“自然”地重新入睡,而不是依仗家長諸如搖晃、哼唱或餵食等“人為”的辦法來幫助他安然入夢。


 


. 不宜——白天不宜睡得過久


 


白天睡得過久的孩子大多晚上睡不好,甚至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鬧,弄得家長夜不成眠。 研究證實,晚間睡眠不足而白天嗜睡的孩子不僅生長發育比較緩慢,而且注意力、記憶力、創造力和運動技巧都相對較差。 此外,缺乏夜間睡眠還會擾亂生長激素的正常分泌,使得免疫系統受損,內分泌失調,代謝出現問題,易發胖。 如果嬰兒白天睡得過多,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弄醒孩子,或逗他多玩一會兒,通過調整來克服“黑白顛倒”。


 


. 不宜——不宜經常更換照看人


 


有的家庭因為大人工作忙,而不得不常常更換照看孩子入睡的大人,有時是爸爸,有時是媽媽,有時是奶奶,有時又換成保姆……殊不知,對不足半歲的孩子來說,往往把照看自己入睡的人視作“最親的親人”,故在心理上很難對頻繁的轉換迅速作出調整。


 


. 不宜——不宜睡得太晚


 


佔相當比例的嬰幼兒之所以睡得太晚,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父母晚睡導致的。 據統計,我國0~2歲嬰幼兒每天睡眠時間比美國同齡孩子平均少1個小時,首要原因之一即是,孩子的父母親鍾情於“夜生活”而普遍睡得晚,孩子也由此相應縮短了晚間的睡眠時間,種種“行為性失眠”便由此發生,具體表現為:晚上到了睡覺時間仍不願意上床,入睡時間往後拖延,或者長時間難以入睡等等。 研究還表明,在行為問題上,夜間晚睡的孩子容易好鬥,同時還可能伴有多動症、自我控制能力差、精神不集中、情緒不穩定等症狀。


 


            . 不宜——不宜在睡前對孩子過分“在旁關照”


 


在讓孩子感到十分舒服的“睡前儀式” (如輕拍或按摩孩子背部,放送輕柔舒緩的音樂等)之後,家長可在孩子仍然醒著時離開。 否則孩子就會習慣於將自己的入睡與家長的“在旁關照”緊緊聯繫在一起,只要家長不在,他就會惱怒不已、嚎啕大哭起來。


 


. 不宜——不宜依賴“搖睡”


 


每當孩子哭鬧時,一些年輕媽媽便使出“看家本領”:將孩子抱在懷中或放入搖籃裡搖晃個不停,甚至孩子哭得越兇,媽媽就搖得越起勁。 殊不知這種做法對孩子十分有害,因為過分猛烈的搖晃動作會使嬰兒的大腦在顱骨腔內不斷受到震動,輕者影響腦部的生長,重則使得尚未發育成熟的大腦與較硬的顱骨相撞,最終造成顱內出血,這對10個月內的孩子尤為危險。


 


. 不宜——不宜摟著孩子睡


 


有些年輕媽媽愛子心切,喜歡緊緊摟著孩子睡覺。 但這麼一來,被摟著的孩子便呼吸不到足夠的新鮮空氣,吸入更多的是媽媽呼出的廢氣,對孩子的生長和健康都很不利,同時還可能傳染到媽媽的疾患。 此外,摟著孩子睡還會使其自由活動的空間受到限制,甚至難以伸展四肢,使孩子的血液循環和生長發育都受到負面影響。


 


十一. 不宜——不宜亮燈睡


 


有的家長為了方便自己照看孩子,喜歡讓臥室整夜燈火通明。 但嬰幼兒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遠遠不如成年人,如果夜間睡眠環境如同白晝,孩子的生物鐘就會被打亂,不但睡眠時間縮短,生長激素分泌也可能受到干擾,最後導致孩子個子長不高,或低於正常體重。


 


十二. 不宜——不宜讓孩子俯睡


 


一些年輕媽媽喜歡讓孩子俯睡,還誤認為這種睡姿可以讓孩子睡得安穩,少了哭鬧,但實際上這種睡姿最不安全,因為孩子的口鼻等呼吸器官最易受阻塞,甚至導致猝死。 同時這種睡姿還可能使得腸胃等消化器官受體重的壓迫而引發消化不良。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連續三天假期因沒事先規劃又怕塞車,所以只能補償孩子們,帶他們齊聚東喜堂


     用餐。孩子期待這天的到來,前幾天就開心的昭告天下 !




 Angle  和 Candy 兩人超麻吉的,每次一碰面話閘子一開就停不了,形影不離呢 !




  孩子們齊聚一起時,就主動一分為二,男生一國女生一國,各自聊他們的話題!


 




     這是聰明的又愛畫圖的哥哥呦 !  今年就要上小學了 ! 瘦小


     的身軀,真怕要自個兒揹書包就有困難呢 ~




                 兄弟倆一前一後,看得出哪一個是哥哥 ? 哪一個是弟弟嗎 ?




    雖然年紀相差五歲,但是彼此還有共同的話題,每次相聚總是黏在一起變成


    三胞胎 !




     建良心情好的時候,總會開心配合拍照!  表現得落落大方呢。




 有了上一次帶俊穎用餐、餵魚的愉快經驗後,這次也帶了吐司


 讓孩子們開心餵魚。不僅建良、建年流連忘返,就連哲綸和芸


 慈也玩瘋了 !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幼兒時期是大腦細胞最活躍的時期,也是孩子的情感發育關鍵時期。此時,情感活動伴隨著孩子的生活而存在。但是,由於孩子身心發育不健全,情感比較外顯,孩子之間總是容易吵嘴打鬧。德國現代心理學家卡爾·赫希特認為,早期教育中,對孩子感情的培養具有特殊的意義。因此,在這一時期應該加強培養孩子細膩的情感。具體來說,要從下面幾點做起:


 


一、關注孩子的感情


年幼的孩子,他們的情緒往往是不穩定的,經常會波動,父母要關注孩子情感的微妙變化。


例如,在玩具被別人弄壞時,小朋友經常會以吵架、哭鬧、生氣等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對於這種情況,有的家長會不予理睬、漠然視之,這就會傷害兒童的情感。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父母可以這樣詢問孩子:「他把你的玩具弄壞了,你覺得很生氣是嗎?」「我知道你很喜歡這件玩具,但是,他也不是故意的,他也覺得很難過呢!」


「你能原諒他嗎?雖然你也很難過。」


「要不我們想辦法把玩具修理一下,怎麼樣?」


總之,父母應多一點理解,少一點訓斥;多一點關心,少一點冷漠,以引導幼兒將消極情緒轉化為積極情感。


二、理解孩子的情感


孩子與成人一樣,有著各種各樣的情感,比如憤怒、傷心、喜悅、激動等,而且,孩子由於不會掩飾自己的情感,往往會表現得更加真實和強烈。


例如,有些家長的做法往往是制止和呵斥孩子的情感。「我最討厭動不動就哭的孩子!」「這種事情有什麼好笑的,真傻!」家長否定性的語言對於孩子的情感發展沒有一點好處。


事實上,父母不僅要注意到孩子的各種情感,而且要向孩子表示你能夠理解他的情感,讓孩子的情緒能夠得到共鳴。


比如,對於憤怒的孩子,如果父母平靜地告訴孩子,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一會就會過去的,這也許可以幫助孩子冷靜下來,但是,孩子會認為自己的情感體驗有問題,從而失去判斷自己情感的能力。


正確的做法是:父母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會可能會憤怒,遇到這種情況時,心裡會非常不好受,但是,我們可以尋找合適的表達方式或者發洩方式,比如大聲說話,外出散步等,但不可做傷害他人的行為。這樣,孩子就會意識到自己的情緒有點波動,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


三、幫助孩子表達自己的感情


其實,大部分的孩子的感情都是豐富的,也是極其不穩定的,但是,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他們不太明白自己的情感之源。作為父母,應該向孩子說明,一個人的感情是重要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應該主動地積極地向孩子談論情感問題。


比如,父母可以這樣對孩子說:「明天,媽媽第一天到新公司上班,我覺得很緊張,我一會出去散步放鬆一下。」這樣,孩子就明白了,在緊張的情況下,可以用散步的方式來放鬆,這就等於教給孩子一種積極的緩解緊張的方法。


當然,父母不僅要與孩子討論關於情感的體驗,而且要讓孩子知道,消極的感情也是一種正常的體驗,比如,生氣、憤怒、緊張、沮喪、擔憂……父母要善於引導孩子正確對待消極的情緒。


四、發展孩子的社會性情感


社會性情感,包括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道德感指一個人對自己或者他人的思想動機、言論行為是否符合社會行為準則而產生的一種內心體驗。比如,自己做了好事就覺得非常高興,別人做了有害他人的事情,就覺得非常氣憤等。


美感是根據一定美的標準而引起的對事物美的體驗。在環境的影響和教育下,孩子能夠對事物產生美感,並逐漸掌握一些對美的評價標準和要求。在美感的作用下,孩子能夠迸發出學習熱情和創造激情,走上一條成功成才之路。


理智感是和人的認識活動、求知慾、認識興趣和對真理的探求相聯繫的情感,它激勵一個人去積極地從事各種智慧活動。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加,父母要通過日常生活實踐,幫助孩子認識和理解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醜,培養孩子具有高尚的社會情感。


比如,父母可以這樣對孩子說:「奶奶生病了,她肯定很難過,我們應該幫助她整理家裡清潔,每天給她講講外面一些開心的事情,讓她高高興興的。」這樣,孩子就明白了,當一個人難過的時候,我們要儘量幫助他做一些事情,讓他高興起來。


再比如,對於一直糾纏父母的孩子可以這樣說:「媽媽知道你一整天沒有見到媽媽有點想媽媽了,媽媽也很願意陪伴你。不過,媽媽工作了一天有點累了,要不我們倆一起靜靜地坐在沙發上休息一會怎樣?」這樣,孩子明白了,當一個人勞累的時候,我們要儘量讓他充分休息。


這段時期的孩子相對大人們來說有些單純,幼稚的,可是在他們的情感世界裡卻也是非常的豐富,更加容易情感流露。這個時候也是大人們在發現孩子的最好時機,幫助孩子培養良好情感的時刻。一個健康的孩子,應該具有健康的社會性情感,這有利於強化孩子的社會化人格,也有利於孩子的情感發展。


 


 


 


 


 


 


 


資料來自 大眾論壇 如有侵權請告知以便刪除  謝謝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鹽味汁  以精鹽、味精、香油加適量鮮湯調和而成,為白色成鮮味。適用拌食雞肉、蝦肉、蔬菜、豆類等,如鹽味雞脯、鹽味蝦、鹽味蠶豆、鹽味萵筍等。
2醬油汁 以醬油、味精、香油、鮮湯調和製成,如紅黑色鹹鮮味。用於拌食或蘸食肉類主料,如:醬油雞、醬油肉等。

3蝦油汁 用料有蝦籽、鹽、味精、香油、紹酒、鮮湯。作法是先用香油炸香蝦籽後再加調料燒沸,為白色鹹鮮味。用以拌食葷素菜皆可,如:蝦油冬筍、蝦油雞片。


4蟹油汁 用料為熟蟹黃、鹽、味精、薑末、紹酒、鮮湯。蟹黃先用植物油炸香後加調料燒沸,為桔紅色鹹鮮味。多用以拌食葷料,如:蟹油魚片、蟹油雞脯、蟹油鴨脯等。
5蠔油汁 用料為蠔油、鹽、香油,加鮮湯燒沸,為咖啡色鹹鮮味。用以拌食葷料,如:蠔油雞、蠔油肉片等。


6韭味汁    用料為醃韭菜花、味精、香油、精鹽、鮮湯、醃韭菜花用刀剁成茸,然後加調料鮮湯調和,為綠色鹹鮮味。拌食葷素菜肴皆宜,如:韭味裏脊、韭味雞絲、韭菜口條等。
7.  麻葉汁  用料為芝麻醬、精鹽、味精、香油、蒜泥。將麻醬用香油調稀,加精鹽、味精調和均勻,為赭色鹹香料。拌食葷素原料均可,如:麻醬拌豆角、麻汁黃瓜、麻汁海參等。

8椒麻汁 用料為生花椒、生蔥、鹽、香油、味精、鮮湯,將花椒、生蔥同製成細茸,加調料調和均勻,為綠色或鹹香味。拌食葷食,如:椒麻雞片、野雞片、裏脊片等。忌用熟花椒。

9蔥油  用料為生油、蔥末、鹽、味精。蔥末入油後炸香,即成蔥油,再同調料拌勻,為白色鹹香味。用以拌食禽、蔬、肉類原料,如:蔥油雞、蔥油蘿蔔
絲等。


10糟油 用料為糟汁、鹽、味精,調勻後為咖啡色鹹香味。用以拌食禽、肉、水產類原料,如:糟油風爪、糟油魚片、糟油蝦等。


11酒味汁       用料為好白酒、鹽、味精、香油、鮮湯。將調料調勻後加入白酒,為白色鹹香味,也可加醬油成紅色。用以拌食水產品、禽類較宜,如:醉青蝦、醉雞脯,以生蝦最有風味。


12芥末糊    用料為芥末粉、醋、味精、香油、糖。作法用芥末粉加醋、糖、水調和成糊狀,靜置半小時後再加調料調和,為淡黃色鹹香味。用以拌食葷素均宜,如:芥末肚絲。芥末雞皮苔菜等。
13咖哩汁   用料為咖哩粉、蔥、薑、蒜、辣椒、鹽、味精、油。咖哩粉加水調成糊狀,用油炸成咖哩漿,加湯調成汁,為黃色鹹香味。禽、肉、水產都宜,如:咖哩雞片、咖哩魚條等。

14薑味汁   用料為生薑、鹽、味精、油。生薑擠汁,與調料調和,為白色成香味。最宜拌食禽類,如:姜汁雞塊、薑汁雞脯等。


15蒜泥汁       用料為生蒜瓣、鹽、味精、麻油、鮮湯。蒜瓣搗爛成泥,加調料、鮮湯調和,為白色。拌食葷素皆宜,如:蒜泥白肉。蒜泥豆角等。


 16五香汁   用料為五香料、鹽、鮮湯、紹酒。作法為鮮湯中加鹽、五香料、紹酒,將原料放入湯中,煮熟後撈出冷食。最適宜煮禽內臟類,如:鹽水鴨肝等。


17茶熏味    用料為精鹽、味精、香油、茶葉、白糖、木屑等。作法為先將原料放在鹽水汁中煮熟,然後在鍋內鋪上木屑、糖、茶葉,加蓖,將煮熟的原料放蓖上,蓋上鍋用小火熏,使煙劑凝結原料表面。禽、蛋、魚類皆可薰制,如;熏雞脯、五香魚等。注意鍋中不可著旺火。
18醬醋汁    用料為醬油、醋、香油。調和後為淺紅色,為鹹酸味型。用以拌菜或熗菜,葷素皆宜,如:熗腰片、熗胗肝等。


19醬汁    用料為麵醬、精鹽、白糖、香油。先將麵醬炒香,加入糖、鹽、清湯、香油後再將原料入鍋K透,為赭色鹹甜型。用來醬制菜肴,葷素均宜,如:醬汁茄子、醬汁肉等。
20糖醋汁        以糖、醋為原料,調和成汁後,拌入主料中,用於拌制蔬菜,如:糖醋蘿蔔、糖醋番茄等。也可以先將主料炸或煮熟後,再加入糖醋汁炸透,成為滾糖醋汁。多用於葷料,如:糖醋排骨、糖醋魚片。還可將糖、醋調和人鍋,加水燒開,涼後再加入主料浸泡數小時後食用,多用於泡制蔬菜的葉、根、莖、果,如;泡青椒、泡黃 瓜、泡蘿蔔、
泡薑芽等。

21山楂汁   用料為山楂糕、白糖、白醋、桂花醬。將山楂糕打爛成泥後加入調料調和成汁即可。多用於拌制蔬菜果類,如:楂汁馬蹄、楂味鮮菱、珊瑚藕。


22茄味汁      用料為番茄醬、白糖、醋,作法是將番茄醬用油炒透後加糖、醋、水調和。多用於拌溜葷菜,如:茄汁魚條、茄汁大蝦、茄汁裏脊、茄汁雞片。
23紅油汁   用料為紅辣椒油、鹽、味精、鮮湯,調和成汁,為紅色鹹辣味。用以拌食葷素原料,如:紅油雞條、紅油雞、紅油筍條、紅油裏脊等。
 


 24.青椒汁   用料為青辣椒、鹽、味精、香油、鮮湯。將青椒切剁成茸,加調料調和成汁,為綠色鹹辣味。多用於拌食葷食原料,如:椒味裏脊、椒味雞脯、椒味魚條等。


25胡椒汁   用料為白椒、鹽、味精、香油、蒜泥、鮮湯,調和成汁後,多用於熗、拌肉類和水產原料,如:拌魚絲、鮮辣魷魚等。
26鮮辣汁   用料為糖、醋、辣椒、薑、蔥、鹽、味精、香油。將辣椒、薑、蔥切絲炒透,加調料、鮮湯成汁,為咖啡色酸辣味。多用於熗醃蔬菜,如:酸辣白菜、酸辣黃瓜。

27醋薑汁   用料為黃香醋、生薑。將生薑切成末或絲,加醋調和,為咖啡色酸香味。適宜於拌食魚蝦,如:姜末蝦、薑末蟹、薑汁肴肉等。

28三味汁    將蒜泥汁、薑味汁、青椒計三味調和而成,為綠色。用以拌食葷素皆宜,如:熗菜心、拌肚仁、三味雞等,具有獨特風味。

29麻辣汁        用料為醬油、醋、糖、鹽、味精、辣油、麻油、花椒面、芝麻粉、蔥、蒜、薑,將以上原料調和後即可。用以拌食主料,葷素皆宜,如:麻辣雞條、麻辣黃瓜、麻辣肚、麻辣腰片等。


30五香味   用料為了香、芫荽、花椒、桂皮、陳皮、草果、良薑、山楂、生薑、蔥、醬油、鹽、紹酒、鮮湯,將以上調料加湯煮沸,再將主料加入煮浸到爛。用於煮制葷原料,如:五香牛肉、五香扒雞、五香口條等


31.糖油汁      用料為白糖、麻油。調後拌食蔬菜,為白色甜香味,如:糖油黃瓜、糖油萵筍等。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專家認為兒童大腦功能除與遺傳、環境等因素有關外,營養也有相當重要的作用。什麼食物能讓孩子變的越來越聰明?


雞蛋
雞蛋中含有較多的卵磷脂,可使腦中增加乙醯膽鹼的釋放,提高兒童的記憶力和接受能力。如果兒童每天早餐吃1~2個雞蛋,不僅可以強身健腦,還能使孩子在學習中精力旺盛。
把雞蛋打在碗裏,加入少量溫開水,食鹽,並與蝦皮拌勻,放入鍋中蒸熟,便可食用。
12個月以上寶寶健康補充雞蛋,可壯筋骨,增加鈣、磷及維生素D,預防小兒佝僂病。
  


豆製品designer chair
大豆含豐富的優質蛋白和不飽和脂肪酸,它們是腦細胞生長和修補的基本成分。大豆還含有1.64%的卵磷脂、鐵及維生素等,適當攝取可增強和改善兒童的記憶力。
豆製品主要是豆腐,開水燙過或在魚湯裏煮煮,勺子碾碎了就可以喂寶寶食用。


小米office chair
小米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脂肪、鈣、鐵、維生素B等營養,被人們稱為健腦主食。
推薦食譜:小米粥
小米可單獨熬粥,也可與大米一起熬粥。做粥時,清水沸開再入鍋,以強火沸煮;漂起米油時,改為文火慢熬,待到米油增多加厚成脂、米粒開花,粥就熬好了(要想省事,還是可以打磨過後再熬)。
  


魚類lounge chair
魚肉含球蛋白、白蛋白及大量不飽和脂肪酸,還含有豐富的鈣、磷、鐵及維生素等,適當攝取可增強和改善兒童的記憶力。但幼小的孩子食用時。注意別讓魚刺卡住他的喉嚨。
推薦食譜:銀魚炒雞蛋
將銀魚擇去頭、尾、內臟洗淨,將雞蛋磕在碗內,攪拌均勻,加適量的鹽。將鍋燒熱,放油40克燒熱,將銀魚推入煸熟,倒入打好的雞蛋,並用手勺將魚與雞蛋炒粘在一起,攤成餅形即成。
  


肝腎barcelona chair
動物的肝臟和腎臟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和糖脂質,並含有大量的膽鹼和鐵。膽鹼能改善大腦的記憶,鐵質供應充足,紅細胞運輸氧氣,使思路更敏捷。
推薦食譜:豬肝泥
將豬肝洗淨,橫剖開,去掉筋膜和脂肪,放在菜板上,用刀輕輕剁成泥狀。將肝泥放入碗內,加入香油、醬油及精鹽調勻,上籠蒸20-30分鐘即成。


牛奶
每100克牛奶含蛋白質3.5克、鈣125毫克。牛奶中的鈣有調節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功用。兒童每天早飯後喝一杯牛奶,有利於改善認知能力,保證大腦高效地工作。
  


蔥蒜
蔥蒜中含有“蒜胺”,這種物質對大腦的益處比維生素B,還強許多倍。平時讓兒童多吃些蔥蒜,可使腦細胞的生長發育更加活躍。
蔥蒜通常用作做菜的輔料,因此,在給寶寶做輔食時,適量的加一些蔥蒜末即可。
  


核桃
核桃仁含40%~50%的不飽和脂肪酸,構成人腦細胞的物質中約有60%是不飽和脂肪酸。
可以說,不飽和脂肪酸是大腦不可缺少的建築材料,兒童常吃核桃仁對大腦健康發育很有好處。
核桃在商場或集市上都可以買到,日常給寶寶吃適量的核桃,有利於寶寶的大腦發育。也可把核桃敲碎,放在粥裏或者菜裏。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