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有時候會因為常識欠缺或工作忙碌而忽視孩子的一些特別行為及生活中的一些細節,殊不知,小小的疏忽也常常會給寶寶智力造成嚴重的不良後果。以下九個習慣最該注意,請媽媽們仔細比對自家的情況,要有耐心哦!


 


壞習慣1:長期飽食


現代營養學研究發現,進食過飽後,大腦中被稱為“纖維芽細胞生長因數”的物質會明顯增多。這些纖維芽細胞生長因數能使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和脂肪增多,促使動脈粥樣硬化發生。如果長期飽食的話,勢必導致腦動脈硬化,出現大腦早衰和智力減退等現象。


 


壞習慣2:輕視早餐


不吃早餐使人的血糖低於正常供給,對大腦的營養供應不足,久之對大腦有害。此外,早餐品質與智力發展也有密切聯繫。據研究,一般吃高蛋白早餐的兒童在課堂上的最佳思維普遍相對延長,而食素的兒童情緒和精力下降相對較快。


 


寶寶吃早餐越變越聰明


小朋友每天養成吃早餐的習慣,人會機靈聰明些,讀書寫字精神也會集中些。不過,很多小朋友所吃的早餐,都不是很有營養,例如腸仔煎蛋、速食面、腸粉、點心等,這種早餐不但油分高,鹽分也高,小朋友吃完早餐已經用完一天 兩克 的食鹽分量了。


 


營養師說,腸仔、火腿、芝士、牛肉等薄餅料,大都含有鹽分,不宜常吃。只適宜偶爾吃一小包,吃大包的話就不得了。鹽分高,且含過多味精。兩塊芝 士已經超過1天分量,只宜偶爾吃。漢堡包的漢堡牛肉加上茄汁和醃制青瓜等配料,鹽分自然不少。腸仔本身含有1 鹽分,加上梳打粉和髮粉亦含鈉質,油分頗 高,小朋友絕對少吃為妙!


 


壞習慣3甜食過量


甜食過量的兒童往往智商較低。


這是因為兒童腦部的發育離不開食物中充足的蛋白質和維生素,而甜食會損害胃口,降低食欲,減少對高蛋白和多種維生素的攝入,導致機體營養不良,從而影響大腦發育,應少吃甜食


 


您知道的“甜食病”


 


甜食病1:營養不良


甜食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飽腹感,導致他不想吃正餐。由於甜食中除了大量的糖外,幾乎沒有孩子正常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其他營養物質,如維生素、蛋白質等。長此以往必然會造成孩子營養不良,不是過於肥胖就是十分瘦弱。而孩子營養不良又會成為引發其他疾病的一個重要因素。


 


甜食病2:齲齒


齲齒的發生與甜食有著密切的關係。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既能給菌斑中的細菌提供生活和活動能量,又能通過細菌代謝作用使糖酵解產生有機酸。這些酸如果長期滯留在牙齒表面和窩溝中,破壞牙齒表面的釉質,而其中的某些細菌又會使牙齒中的蛋白質溶解形成齲洞。


 


您不知道的“甜食病”


肥胖或者齲齒都是看得見的“甜食病”。但您是否知道,在這背後,還隱藏著其他與甜食有關的病症,雖然你看不出明顯的跡象,但它們卻正真真切切地影響著孩子的健康……


 


病症1:“甜食依賴”


由於孩子甜食吃得太多,讓他的味覺發生改變,一般的食物,如口味比較清淡的食物就不再能滿足他的需要了。他必須吃那些口味濃烈的食物,如巧克力、很甜的糖果等才會有感覺。這就會導致孩子越來越離不開甜食,甜食也越吃越多,而對其他食物則缺乏興趣。


 


病症2:精神煩躁


因為葡萄糖的氧化反應需要含有維生素B1的酶來催化。如果一直吃含糖分過多的食物,機體就會加速糖的氧化,同時消耗大量的維生素B1,使它供不 應求。因為人體自身是不能合成維生素B1的,完全依靠從食物中吸收。孩子吃了過量的甜食就會影響他的食欲,造成含維生素B1的食物供應不足,最終使葡萄糖 氧化不全,產生乳酸等代謝產物。這類中間產物在孩子的腦組織中蓄積,就會影響孩子中樞神經的活動,使孩子精神煩躁,出現精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定、愛哭鬧、 好發脾氣等症狀。它不僅對孩子的生長發育、生活學習不利,嚴重的還會影響孩子智力的開發。


 


病症3:加重鈣負荷


孩子吃了過多的糖和碳水化合物,人體內的代謝過程中就會產生大量的中間產物如丙銅酸,它們會使機體呈酸中毒狀態。為了維持人體酸堿平衡,體內的 鹼性物質鈣、鎂、鈉就要參加中和作用,使孩子體內的鈣質減少。而大量的鈣被中和,會使孩子的骨骼因為脫鈣而出現骨質疏鬆。此外,如果體內的鈣不足,孩子就 可能出現肌肉硬化、血管平滑肌收縮、調節血壓的機制紊亂等症狀。


此外,體內鈣質減少,會使孩子眼球彈力減弱,容易使孩子患近視眼或者加重孩子近視的程度。


 


病症4:降低免疫力、影響睡眠


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甜食會降低人體的免疫力。在正常情況下,人體血液中的一個白血球的平均吞噬病菌的能力為14,吃了一個甜饅頭後會變成10,吃了一塊含糖的點心後,會變成5,吃了一塊奶油巧克力後會變成2。可見,甜食對免疫力是有一定影響的。


此外,吃過多的甜食對睡眠也有不良的影響。研究人員曾對1000例睡眠障礙者進行調查,發現87%以上的病人愛吃甜食。


 


病症5:內分泌疾病


如果孩子一直過多地食用含糖量很高的甜食,就會引發許多潛在的內分泌疾病。


比如,孩子過多食用甜食,糖分攝入過多,血糖濃度提高,就會加重孩子體內代謝中胰島的負擔,從而誘發糖尿病。


 


壞習慣4睡眠不足


睡眠已經成為困擾大城市兒童的第一大問題。


一項最新調查顯示,我國城市02歲嬰幼兒每天睡眠時間比美國同齡孩子平均少1小時。專家表示,嬰兒睡眠少和父母習慣、環境因素有關,直接影響 孩子今後發育、智力和學習,睡眠不足的孩子多動、好鬥、易怒,學習問題多。因此,從0歲開始就應該培養嬰兒良好的睡眠習慣,這將使其終生受益。


睡眠不足者多動易怒根據規定,新生兒的睡眠總量應該在每天1620小時,日間、夜間睡眠量相等。而嬰兒的夜間睡眠應該為912小時,日間小睡,每次長度為30分鐘至2小時。到9個月時,應建立起穩定的睡眠規律。


研究發現,晚間睡眠不足而白天嗜睡的孩子不僅發育緩慢,學習問題突出,注意力、記憶力、組織能力、創造力和運動技巧相對較差。特別是在行為問題上,夜間晚睡的孩子更容易出現好鬥,同時還可能伴有多動症、自我控制能力差、精神不集中等症狀,在情緒調節上,更容易激怒。


此外,在生長發育中,夜間睡眠缺乏還會擾亂生長激素的正常分泌,使得免疫系統受損、內分泌失調,代謝出現問題,易發胖。


睡眠習慣從0歲開始培養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專家余文副主 醫師告訴記者,兒童良好的睡眠習慣應該從0歲開始培養。現在很多不良睡眠習慣 都是父母造成的。比如,不少年輕父母擔心孩子半夜饑餓,硬是半夜把他弄醒進行餵食。入睡前抱著孩子又哄又拍,哄其入睡,甚至半夜裏只要孩子一哭就抱起來。 專家認為,這些做法都是錯誤的。寶寶半夜裏驚醒46次完全屬於正常現象,應該培養他驚醒後自動重新入睡的習慣。


大腦消除疲勞的主要方式是睡眠。長期睡眠不足或品質太差,只會加速腦細胞的衰退,聰明的人也會變得糊塗起來。


 


壞習慣5:少言寡語


大腦中有專司語言的葉區,經常說話也會促進大腦的發育和鍛煉大腦的功能。


應該多說一些內容豐富、有較強哲理性或邏輯性的話。整日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的人並不一定就聰明。


 


開拓智力的刺激四法


採取以下四種方式循序漸進地刺激孩子大腦,有助於開拓孩子的智力:


*低級刺激  讓孩子觀賞花草、聽音樂、逛公園、學做家務,有利於開啟孩子的心智。


*中等刺激  看電視大獎賽、戲曲或智力比賽、流覽報刊、集體旅遊、參加演唱會、演講會及辯論會等,可培養孩子觀察、欣賞、鑒別及語言表達能力。


*高度刺激  集郵、攝影、下棋、收藏、插花、剪報、飼養小動物等,可以磨煉孩子的耐心和鼓勵開動腦筋。


*更高度刺激  吟詩、作畫、木刻、石雕、泥塑、演奏樂器、練武術、踢足球、搞小發明及航模等,可培養孩子的求知欲、應急能力和創造精神。


 


壞習慣6:空氣污濁


大腦是全身耗氧量最大的器官,平均每分鐘消耗氧氣500 -600


只有充足的氧氣供應才能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用腦時,特別需要講究學習環境的空氣衛生。


許多專家已研究證明,豐富多采的環境刺激對嬰兒的智力開發有明顯的作用。美國心理學家曾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把同一天出生的嬰兒分成兩組,一組放 在一間牆壁雪白、什麼東西也沒有的靜室內;另一組放在天花板和被子上都有花紋的房間裏,嬰兒隔窗可以看見醫生、護士在工作,還可以聽到音樂,充滿了良好的環境刺激。兩組嬰兒在兩個不同的環境中分別護理幾個月後,對他們進行了智力測驗。結果在缺乏刺激的房間裏長大的嬰兒,在智力上比另一組嬰兒遲鈍3個月。由 此可見,豐富多彩的環境刺激,直接影響著嬰幼兒早期的智力發展,家庭生活和社會刺激對兒童智力的發展更為重要。


生活中,一個嬰兒,如果經常有人抱他、逗他,就會比一直躺著、大人不去理他的孩子要聰明得多。孤兒院中長大的孩子在智力發展上大大低於在正常家 庭中長大的孩子。這是由於孤兒院的生活環境單調,較少與外界接觸與溝通的原因。因此,嬰幼兒早期智力的開發,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創造和諧、有序、豐富、充滿愛的家庭環境。


 


人的智力的潛能是相當大的。智商高的人如果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也會變得知識貧乏、創造力萎縮;反之,智力平常的人也能經過努力學習而成為知識淵博的學者。教育和主觀的努力在其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大多數兒童過多地依賴父母,智商數並不高,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日益增多的獨立意識,促使他們必須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解決問題,於是智商也因此逐漸提高。如果是智力發育不良,尤其是輕度智力發育不良的孩子,良好的教育也會使他的智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教育的目的不是去消滅智力差距,而是要促進所有兒童智力的健康發展,使他們人盡其能。


 


壞習慣7:蒙頭睡覺


隨著棉被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氧氣濃度不斷下降,長時間吸進潮濕空氣,對大腦危害極大。


 


寶寶趴著睡智力發育


最新研究顯示,一個人聰明不聰明,看看小時候的睡姿就知道了。


根據《小兒科醫學》期刊報告,研究人員對350個健康寶寶進行睡姿研究,發現趴著睡的寶寶智力發育較快,但是躺著睡的寶寶也能夠慢慢趕上趴著睡的寶寶。但是趴著睡容易突然窒息,躺著睡則安全無虞。


那麼,到底要讓寶寶怎麼睡,才會聰明、健康又不會突然窒息呢?研究人員建議,晚上睡覺時,最好讓寶寶們躺著睡。白天午睡或有大人照顧時,再把睡姿調整成趴著睡的狀態。寶寶的睡覺房間最好保持適當溫度、濕度和光線,寶寶才會睡得又香又甜。


 


趴睡的好處


胎兒在母親的子宮內就是腹部朝內,背部朝外的蜷曲姿勢,這種姿勢是最自然的自我保護姿勢,所以寶寶趴睡時更有安全感,容易睡得熟,不易驚醒,有 利於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趴睡還能使寶寶抬頭挺胸,鍛煉頸部、胸部、背部及四肢等大肌肉群,促進寶寶肌肉張力的發展。趴睡還能防止因胃部食物倒流到食道及口中引發的嘔吐及窒息,消除脹氣。


  


哪些寶寶不適合趴睡


患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喘鳴、肺炎、感冒咳嗽時痰多、腦性麻痹的寶寶,以及某些病態腹脹的寶寶,例如患先天肥大性幽門狹窄、十二指腸阻塞、先天性巨結腸症、胎便阻塞、壞死性腸炎、腸套疊和其他如腹水、血液腫瘤、腎臟疾病及腹部腫塊等疾病的寶寶,不適合趴睡。


 


哪些寶寶很適合趴睡


患胃食道逆流、阻塞性呼吸道異常、斜頸等的寶寶,可以嘗試趴睡,以幫助緩解病情。下巴小、舌頭大、嘔吐情形嚴重的小孩,必須趴睡。另一種狀況要特別注意,幼兒有痰時,常常會嘔吐,一旦有嘔吐,要讓幼兒趴下,使食物流出,才可再躺下,否則容易引起窒息。


 


壞習慣8:不願動腦


思考是鍛煉大腦的最佳方法。


只有多動腦筋,勤于思考,人才會變聰明。 反之,不願動腦的情況只能加速大腦的退化,聰明人也會變得愚笨。


 


5個高招開發嬰兒智力


隨著寶寶的長大,寶寶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大,有的活潑機靈,熱情好動,善於學習和模仿;有的羞怯膽小,缺乏探索精神,接受和掌握新事物、新技能較慢。產生這些差別的關鍵在於你是否給寶寶進行了計畫周密、方法得當的早期智力開發教育。


 


嬰兒智力開發的五個基本要素。


一、媽媽摸一摸,寶寶笑一笑


撫觸是每個人都需要的,成年人也需要握手、擁抱,對嬰幼兒來說更為必要。不僅能開發孩子的觸覺能力,促進他們成長,還傳遞著父母的愛心,讓孩子 產生良好的情感體驗,培養健康的心態,是親子交流的絕佳手段。(撫觸應在孩子清醒時進行,父母一定要洗淨手,除去戒指、手鏈、腕表之類的飾物,以免劃傷孩子。撫觸時用力要輕柔,時間不宜過長,每天五六次,每次三四分鐘即可。)


 


二、美妙的聲音讓寶寶更聰明


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耳聰目明,口齒伶俐,儘早地訓練與培養孩子良好的聽覺,非常有益於孩子語言水準的發展與智力的提高。正常的嬰幼兒一出生就有 聽覺能力,聽聲辯源是主要的訓練方法。要堅持輕柔親切地反復地對孩子講話,這能在寶寶頭腦中儲存大量語言資訊。孩子特別喜歡短小歡快、節奏鮮明的兒歌,可以多念給他聽。但要注意,聽覺訓練時間不宜過長,音量不宜過大。


 


三、飽覽大千世界 寶寶見多識廣


初生的嬰幼兒視力較弱,只能近距離看物,隨著月齡增加,三個月時能看清五六米外的東西,六個月即可遠距離視物。所以視覺訓練應該循序漸進,孩子對鮮明的顏色較為敏感(尤其是紅色),繽紛鮮豔的色彩,豐富多變的物品最能激發寶寶的興趣。


 


四、運動寶寶身體好


運動不僅讓孩子變得健康結實,更有助於孩子多種感覺能力的全面發展,培養他良好的方向感和平衡能力,使孩子聰穎活潑。但做運動時要結合孩子的本身體質,運動量、力度、難度要適中,不要讓孩子過度疲勞。


 


五、寶寶愛模仿 進步可不小


嬰幼兒有著驚人的學習能力,求知欲極強,如海綿吸水般“貪婪” 地探求著。父母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幫助寶寶認識周圍事物。要細緻觀察,及時發現孩子的需要與興趣,更要耐心教導,不厭其煩,決不能生硬急躁,挫傷孩子的積 極性。更為重要的是,應注重“身教”,以和藹的態度,體貼地照料,耐心的重複和不斷的鼓勵為孩子營造溫暖的氛圍,培養愉悅的心境,這樣,孩子會形成健康的 心態,熱情自信的性格,樂觀向上的品質,讓孩子收益終生。


 


壞習慣9:帶病用腦


在身體不適或患疾病時,勉強堅持學習或工作,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造成大腦損害。


  


怎樣知道寶寶生病?


健康的寶寶有時難免會有病痛,而年幼的寶寶往往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不適,家長怎樣才能及時瞭解寶寶的身體狀況呢?兒保專家表示,可以通過以下五大徵兆瞭解寶寶病情,及時採取相應措施。


 


1、多汗


生理性的小兒多汗常見於天氣炎熱,室溫過高,穿衣、蓋被過厚等,還有的在吃飯或吃奶時全身出汗或額頭冒汗,這些都屬正常現象。且小兒代謝旺盛、活潑好動,出汗也比成人多。


而病理性出汗往往出現在小兒安靜或睡眠 態下,如:平臥或睡眠時,也可能大汗淋漓或出汗不止。病理性多汗除多汗外,往往還伴有其他的疾病症狀,如營養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等。身體虛弱的小兒在白天 過度活動,晚上入睡後往往多汗,但深睡後汗逐漸消退,佝僂病和營養不良患兒多見於此類多汗;而空腹多汗應該警惕低血糖。


專家提示:給孩子勤洗澡、勤換內衣和被褥,以保證皮膚的清潔,尤其是腹股溝、腋窩等皮膚褶皺處要多清洗。母親在哺乳的同時應適當多喂水,年齡稍大的孩子應注意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房間溫度要適宜,防止過冷或過熱。


 


2、食欲變化


健康的兒童能按時進食,食量也較穩定。如果發現食欲減少、食欲突增或者拒食的話,往往是寶寶患病的前兆。如:消化性潰瘍、慢性腸炎、結核病、肝功能低下、寄生蟲病、蛔蟲病、鉤蟲病等都可能引起食欲不振;缺鋅、維生素AD中毒也都可能引起食欲低下。


生病寶寶的食欲改變並不僅僅體現在食欲不佳上,有些疾病還會使食欲增加,最典型的就是兒童糖尿病,多飲多食,吃不飽,即使吃得多,體重也還是不升反降。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蔡延治老師

※0∼6個月


(一)保特瓶玩具:透明的保特瓶,撕去標籤,清潔內部,完全乾了之後,裝些色彩鮮麗並能製造聲音的東西,如:亮片、小珠子、彩色縐紋紙、豆子、絲帶……。可以做幾個內容物不同或顏色不同的視覺及聽覺保特瓶玩具。
(註:為了安全起見,蓋子部分可再用膠帶貼黏密封。)
(二)風擺動:用衣架子或鐵絲當架子,卡紙上畫人的臉或貼各種臉譜、可愛的動物圖片,將圖片打洞或懸線掛在鐵線端頭,並在每段鐵絲的平衡端點上綁線懸於另一段鐵絲端頭,如此由下往上銜接(亦可摺紙鶴代替圖片)。
(三)圖片本:收集內容簡單的彩色圖片,如一個蘋果,一輛車……等。剪貼在白紙上,裝進資料夾,可以隨時翻給孩子看,而且孩子經常翻閱,逐漸就會熟悉內容。(資料夾的優點是可隨時更換圖片;也可以用家人的照片取代圖片)。
(四)自製的嘎啦玩具:將汽水易開罐洗淨擦乾後,在罐內放豆子、米粒、通心粉、沙子……等,用膠帶貼住罐口,罐子外表可黏貼彩色的包裝紙。(軟片盒、小罐子、各種乾淨及安全的瓶罐均可使用)
(五)觸摸沙包:作法和沙包相同,但內容物則可多變化(如:沙包、豆包、米包、不包、棉花包、海綿包)且製作的沙包可大些,以便孩子觸摸捏壓。
(六)玩具毯子(爬行毯):在小的毯子或太空被上縫不同顏色和形狀的布片、動物圖形或安全的布玩具、捏壓會發出聲音的玩具,可以給學爬兒用。
(七)躺著玩的玩具:紙杯內繫一個鈴鐺,綁在軟繩或毛線上,可掛在孩子床尾讓孩子踢著玩,或掛在眼睛上方讓他看,或掛在手邊的位置讓他可以拍摸。此玩具只適合孩子在不會抓前用。
(八)收集各種顏色鮮麗或內容可愛的圖片,貼在牆上或門上給孩子看。或將圖片貼在厚紙卡上,上方打兩個洞,繫好棉繩,綁在小床欄杆上。
(九)笑一個:畫一個和大人的臉一般大的笑臉,剪下後掛在嬰兒的小床欄杆上。
(十)泡棉積木:將泡棉或海綿切成5公分立方、8公分立方及10公分立方大小,外面縫鮮豔的布(如圖)。如果不易找到適合的厚海綿,用碎布或棉花塞進已縫好的方形布袋中亦可。

※6∼12個月
 
(一)布書:用柔色的不織布,剪成30公分×30公分的大小,約10塊,每塊布上縫一個簡單的圖形,將10塊布的一邊縫合在一起,即成(如右圖)。也可設計成供觸摸的書。
(二)車線軸環:收集約10個左右的縫衣線軸,用毛線穿成環給孩子玩,這時期孩子很喜歡啃玩具,所以不需將線軸著色,免得顏料入了孩子肚。
(三)鑲嵌式拼圖:用瓦楞紙剪出兩塊10公分×10公分大小的紙片,其中之一在中心切出一個三角形後,再黏貼在另一塊瓦楞紙方塊上,切下的三角形用銅釘(或稱長腳釘、兩腳釘)插在中心點上,即成一個小把柄,可將之放回有三角形空塊的紙板上;各種造型均可嘗試。
(四)撲滿:孩子喜歡把東西放(塞)進洞裡,收集各種小的塑膠圓蓋(如果汁罐、牛奶瓶等的蓋子),另準備一個塑膠蓋的大型罐子,如咖啡罐、花生醬罐;在大蓋子上切割一個長方形孔,足夠讓小瓶蓋側面塞入即可。
(五)不倒翁:用塑膠蛋當底部,如果能買到可以打開的塑膠蛋,裡面可以放鈴鐺,外面再加一些裝飾。


 


       


 


 


 


 


 


 


 


 


              引用自:http://140.131.89.218/viewdetial.php?Edit=manual&ID=17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校地板上常有形形色色的失物。這些掉落的東西,幾乎不見孩子主動拾起來,或將它丟到垃圾筒裡,更別說是熱心尋找失主了。

即使老師開口說:「喂,鉛筆掉下來囉!」如果不是自己的鉛筆,便以漠不關心的神情回說:「不是我的東西。」這樣的孩子,在家裡難道沒受過教養訓練嗎?事實並非如此。他們的媽媽總是對著孩子嘮叨:「要這樣做」、「要那樣做」。

已上幼兒園的R小弟,每天被媽媽這樣嘮叨:「快點去洗臉!」、「快點換衣服!」、「快點吃早餐!」R小弟的媽媽在公司上班,所以每天早上都與時間賽跑。除了整理自己的衣著儀容,還要忙著做早餐、送孩子去幼稚園……雖然媽媽也知道不該一直催促R小弟,但還是忍不住數次脫口而出,叫孩子快點。

四歲的O小弟個性溫吞,不論遊戲或吃飯,都非常慢條斯理。一天,他吃東西不小心,把牛奶打翻了,於是媽媽說:「啊,怎麼又把牛奶打翻了!你真是一個糊塗蛋……」然後繼續嘮叨:「快點去拿抹布擦乾淨。你啊!真是壞毛病。你沒喝到牛奶,塌塌米喝到了怎麼辦?還好塌塌米喝了不會長大,可是你看!牛奶會發臭,擦的? 伬埻n更用力些。你這個呆瓜!」

對O小弟的媽媽來說,妳並不想說出O小弟是「呆瓜」的話,可是,因為心情焦急,以致口不擇言,說出這番話。

五歲的M小弟通常一到八點半,就要整理床鋪、準備睡覺。可是,每天晚上都會聽到媽媽這樣說:「來,整理一下!」、「來,刷牙!」、「來,換睡衣!」M小弟生氣地頂嘴:「不要說了啦!我正想這麼做嘛……」玩在興頭上的孩子,總是把時間忘得一乾二淨。M小弟也知道,八點半必須準備上床睡覺,可是忘記留意時間,才被媽媽這樣說。

以前,曾有人對育兒感到不順心的媽媽,錄製一天生活作息的錄音帶。這些媽媽聽到自己對孩子氣急敗壞的聲音,對「原來自己這麼嘮叨」感到驚訝不已,從而開始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在媽媽的心裡,似乎潛藏有一種依賴性的想法:「對自己的孩子這麼說,應該沒關係吧!」而這種想法,不知不覺中讓媽媽的言語變得粗暴。

不代勞、不出主意而在一旁守護孩子,並不比動口責罵來得容易。嘮嘮叨叨是沒辦法教好小孩的。與其不由分說地責罵他,不如多說些讓他自動自發的話,譬如說:「遊戲結束了嗎?」、「差不多該準備上床囉!」等等。

培養嘗試「去做的勇氣」是必要的

媽媽對孩子的干涉,從嬰兒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便已開始。根據NMS的調查發現,有9.5%的媽媽整天抱著嬰兒不放。或許我們可以說,媽媽對孩子的過度保護,是從哄抱嬰兒開始的。

E小弟從吃離乳食品開始,一直由媽媽餵食。即使過了二歲生日,他也絕不自己進食,只是等著張口吃飯。通常到了二歲,孩子雖然不是很熟練,但是多半會自己嘗試用湯匙進食了。E小弟不會自己進食,應該是他從未有過自己進食的經驗吧!可以想見他到了二歲、三歲,還是不會自己進食。

三歲的K小弟,個性非常頑皮。一到公園玩,不是和同伴搶奪玩具,就是插手管同伴的閒事,所以媽媽一刻也不容許他離開自己的視線。K小弟想要做點什麼,媽媽立刻飛奔而來。

「要好好一起玩喔!」、「會不會痛?真對不起!」一碰到問題,媽媽以最快的速度幫K小弟解決。可是,當事人K小弟引起騷動後,總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 孩子之間搶奪玩具,就讓他們盡情地搶吧!但現實上在其他媽媽面前,是不可能置之不理的。

現代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因為過度保護孩子的狀況已愈來愈多。在孩子彼此之間的衝突中,讓他們自己解決難題的機會實在太少了。媽媽事必躬親,隨著孩子成長就會演變成孩子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結果,造就出缺乏「生活能力」的孩子———換言之,出現一群沒有「動力」的孩子。

為了避免這類困境,孩子從小就必須讓他嘗試各種事物。散步回到家裡,讓他自己把脫下來的鞋放好;即使吃得到處都是,也要讓他自己吃飯;脫下衣服,自己將它放入洗衣籃內;早上起床,自己洗臉、刷牙;吃點心時,一定坐著吃。從幼年時期,便把這些生活中理所當然的事讓他習以為常。一旦孩子長大,媽媽的嘮叨會一下子減少許多。

如果媽媽認為「孩子還太小,這樣子太勉強啦……」,什麼事都搶著做,到頭來,孩子會根深柢固認為:「這些全都是媽媽該為我做的事。」

孩子剛開始嘗試時,通常笨手笨腳的,也可能犯錯和失敗。讓孩子自己來,勢必增添媽媽的麻煩,可是無論如何,也要讓孩子試試看。一旦孩子自己完成了,不妨給他讚美,繼續做得更好,就再度誇讚他。這是教養孩子的第? @步。媽媽一定得記住:從零歲起就可以開始教養孩子。


父母態度堅定,可以培養孩子抗拒誘惑的自制力

「我要買!我要買!」K小弟站在超市的貨架前,而且雙腳亂蹬哭個不停。手上抓著自己從貨架上拿來的零食糖果盒。

盒內是一條口香糖和附贈的玩具。搞不清楚是為了買口香糖還是買玩具,反正就是一個「附贈玩具的零食」。(編按:就是食玩。零食附有個小玩具,小朋友常為了蒐集玩具而要求父母購買糖果餅乾之類的零食。)

「不行,昨天不是也買了!」媽媽一邊這麼說,一邊感覺到周遭有冷冷的眼光。可是K小弟怎麼都不肯動。媽媽情急不已,眼睛確認著紙盒上標籤的價格,「真拿你沒辦法。呶,只能挑一個———」然後把零食放進購物籃內。就這樣,K小弟今天想要的東西得逞了。K小弟的媽媽,事後說出當時的心情。

「我也知道不行照孩子的話去做。但在別人面前哭得如此大聲,我拿他一點辦法也沒有。總覺得四周的人會認為我是一位糟糕的媽媽。」像K小弟的媽媽一樣,太過在意旁人目光而受制於孩子,到底是為什麼?

孩子一哭便言聽計從的母親,總是培養出愛撒嬌的孩子

碰到孩子撒嬌,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對於缺乏應對自信的父母老是會擔心,深怕別人認為自己是「把孩子惹哭的糟糕爸媽」。

閱讀育兒書或育兒雜誌,常看到上面寫著:「物質欲望是與生俱來的」或是「接受並滿足孩子的要求,可以促進彼此的信賴感」。讀到這些觀點的媽媽,理所當然認為,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是接納孩子的想法,這並沒有錯啊!這麼一來,對撒嬌就可以得到東西的孩子,從此便學會「哭鬧就有糖吃」。

媽媽大概沒有察覺到這樣的因果關係吧!因為幾百塊錢而引起騷動,不如買給他算了!每次都百依百順,就會培養出愛撒嬌的孩子。給他一切他想要的玩具,使孩子的想像力貧乏。

我經常看見一到二歲的孩子玩卡通玩具。這時期的孩子不會自己選擇玩具,一定是媽媽為他挑選的。不過到了二、三歲開始懂得說話,孩子就會「買給我、買給我」,吵著要買零食或玩具了。

像K小弟的媽媽一樣,孩子想要什麼便輕易買給他,所持的理由是:「如果說不可以,孩子會撒嬌,真令人傷腦筋。」同時媽媽也認為,孩子喜歡的東西很可愛,所以買下沒有關係。現在的媽媽們是與卡通玩具一起成長的世代,幾乎都對卡通玩具缺乏抵抗力。

十年前,孩子們一起玩遊戲,他們嚮往的往往是在澡堂內泡澡,或是揮舞著樹枝當武器扮成英雄。雖然眼睛所見的英雄形象與現實相差甚遠,但孩子卻可天馬行空,依照自己想像的方式玩耍。

即使如此,現在的孩子也不玩這些了。他們嚮往電視節目出現的英雄,頭一個希望買的玩具就是這些卡通玩具。現在市面販賣的東西可說一應俱全,與英雄同款的手槍、刀劍、飾品與服裝等等,琳瑯滿目。只要將這些東西集於一身,搖身一變就是英雄了。

乍看之下,這種情形反映出現在孩子的得天獨厚,但是給他一切他想要的玩具,終將剝奪屬於他們的想? 釭韃﹛A或馳騁在幻想世界的樂趣。加上玩遊戲等同於「買現成玩具」的習慣,將惡性循環培養出重物欲的孩子來。

毫不在乎地拿朋友東西還平心靜氣寬容以對,將養成「偷竊」的習慣,以名校著稱的F學園與T學園,最近發生了好幾起偷竊事件。到底是什麼樣的孩子會做出偷竊的行為呢?

若是學校成績落後的孩子以偷竊尋開心,或有家庭問題而情緒不穩定的孩子偷竊成癮,那還算情有可原。但最近頻頻出現的偷竊個案,卻是「功課好的孩子」、「普通的孩子」。

小學五年級生T小弟,每天上學都帶著一枝剛買的粉紅珍珠原子筆。一天,那枝心愛的筆在鉛筆盒中不翼而飛。「心有所疑」的他對E小弟說:「你的鉛筆盒借看一下。」果然不出所料,遍尋不著的原子筆就在E小弟的鉛筆盒裡。

T小弟這麼對他說:「這,不是我的筆嗎?」
「啊,這樣啊!」E小弟回答道。
T小弟故意開玩笑地朝E小弟的頭敲了一下說:「你拿了!」就此了事。
幾天後,那枝原子筆再度失蹤。T小弟在二十分鐘下課時間前,對著全班同學說: 「我的原子筆又不見了。知道的同學,請在下課時間放回我的筆盒裡。」
下課時間結束後,T小弟馬上檢視自己的筆盒,果然原子筆好端端地放在裡面。

第一次很清楚是E小弟拿的,可是第二次是誰拿的卻完全不知情。原子筆確實是物歸原主回到T小弟身邊,但是,這件事就這樣塵埃落定好嗎?對於「不過是小學生拿了原子筆等等之類的小事……」用樂觀的心態看待,我深深以為不可。拿別人東西毫不羞愧,這種心態的萌芽,其實根源於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識。

給予超過需求的零用錢,只會麻痹孩子的金錢觀

便利商店有販售孩子眼中非常熱門的卡通玩具遊戲卡。這種遊戲卡以五張為一組,裡頭到底放了什麼遊戲卡,不到拆封那一刻絕無法知曉。

孩子們花掉零用錢與壓歲錢,買了好幾十張遊戲卡,有時拿給同伴看,有時彼此交換,以此為樂。可是因為遊戲卡種類非常多,有些孩子便到處搜尋還沒到手或價值稀有的卡片,一直買個不停。

這樣的用錢方式,真令人擔心。但更教人擔心的是,孩子將這些卡片帶出門,不論是特意收集或較冷門的卡片,都可以很輕易地丟掉,甚或轉送身旁的孩子。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小學生經常身上帶著數百元零用錢。比其他孩子帶更多錢出門的孩子,常會用「請喝飲料」的方式邀請朋友一起玩。他們聚集在校園玩耍,肚子餓了直接到零食攤買吃的,絕不忍耐到晚餐時刻。

Y小弟的媽媽是在公司上班的職業婦女。因為工作關係,常會延遲回家,所以媽媽平常給Y小弟二張千元大鈔,帶在身上以備不時之需,晚上肚子餓了可以到便利商店買便當。一天,Y小弟到朋友E小弟家玩耍。E小弟的媽媽做了可口的蛋糕,請Y小弟品嚐。Y小弟非常開心,一直說:? u好吃!好吃!」因此,E小弟的媽媽為Y小弟把蛋糕包起來,讓他提回家。

傍晚,E小弟帶了一盒章魚燒回家。E小弟的媽媽心裡覺得很詫異,因為她並沒有給他零用錢,於是問他說:「那盒章魚燒,是怎麼回事?」
E小弟回說:「是Y小弟感謝送蛋糕的回禮。」
E小弟的媽媽,晚上打電話給Y小弟的媽媽,說了這件事。

「哎呀!您別客氣,不過是一、二百元的小事。」她悠然自得地回答道。根據調查指出,東京都內小學六年級生的零用錢,每月平均二到三千元。這個金額或許可以證明,小學生平時購物消費已成為理所當然的事。

培養孩子優質的生活能力

「生活能力」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人類的嬰兒,似乎是沒有能力的存在。雖然有些動物一出生便能站起來,人類的嬰兒卻不會爬、不會走,只會哭而已。即使如此,人類的嬰兒依然具備「生活能力」,像吸奶的本能便是。

「本來非常非常擔心該怎麼養孩子,看到初生的嬰兒會自己找到乳房乳頭的位置,專心地吸吮。啊!感受這孩子正好好地活著,原本的擔憂便煙消雲散了。」一位母親這樣對我說。

就是如此。自己會找奶喝的能力,這是人類具備的第一種「生活能力」。也就是「想吃」、「想喝」的食欲,「想睡就睡」的睡眠欲,或是「投入媽媽溫暖懷抱」的欲望,這些是所有動物都有的本能欲望———也就是嬰兒「生活能力」的具體表現。

「生活能力」的基礎在於基本的欲望——— 「想要」、「想知道」、「想做」

最初開始,孩子最單純的「生活能力」,常伴隨成長而有著多種層面的表現方式。和小朋友們一起嬉戲奔跑、無時無刻對罕見的事物感到好奇———孩子逐漸擴展自己的生活圈。這些都是孩子「生活能力」的表現。然而,在現代的日本,嬰兒天生具有的「生活能力」,已隨著養育過程而日益減少,簡直是不可思議的現象。

在幼兒最顯著的情形是,普遍缺乏食欲。

我個人主持的「新教養系統(NMS)研究會」經常接到會員們的詢問:「孩子沒有食欲,很傷腦筋。」、「才坐在餐桌前,就開始把食物當玩具玩。」、「不吃飯,光想吃零食。」等等之類想商量的問題。只有食欲是不夠的。

好奇心,是動物與生俱來非常重要的「生活能力」。因為聽聞新事物,並且想要探索了解,是動物追求安穩生活不可或缺的能力。那黑抹抹的東西是什麼?為什麼它移動如此快速?———那奇妙的聲音從何而來?———想知道初見的東西、對不明事物的好奇心,是動物安穩生活之必需。這I與食欲相同,是生存時不可或缺的「生活能力」之一。然而,缺乏好奇心的孩子愈來愈多。知道新事物覺得麻煩,沒有想做的欲望。

飛機很重卻可以飛在空中,不可思議吧!用英語和美國?H交談,很有趣吧!這些都是「好奇心」,根植於本能欲望的一種「生活能力」,可是最近的孩子,對於這種欲望變得很冷淡。不僅如此,也少有心情想積極做點事。

跳箱想跳得更高,像大人一樣動手刷油漆、試煎荷包蛋———什麼事都有趣、眼神綻放光采、全力以赴,本來就是孩子與生俱來的,但是這種心情已日益減少。最後,「不想變成大人」的孩子們便出現了。

我在孩提的時候,晚上睡覺前,看見父母親正在吃冰淇淋,便叫:「啊!好好吃喔!」,「小孩子不行!」大人不讓我吃。當時,心裡懊惱極了!好想快快長大,晚上可以吃冰淇淋。現在擁有如此單純夢想的孩子,愈來愈難找到了。

對人類來說,「想要」、「想知道」、「想做」的基本欲望,就是所謂的「生活能力」,現在的孩子正日益欠缺。他們覺得人生無趣,自是理所當然。因為,平淡乏味早已維持多時了。現代的孩子、青少年,最大的問題便在這裡。

過度滿足「欲望」,會失去「動力」

我們不妨觀察一下中學的狀況!明明在上課,卻有人在毀壞課桌,或是睡眼惺忪地往窗外看,孩子們見不到一點「動力」。外面蹓躂的少年們也無精打采;垂頭喪氣、磨磨蹭蹭地走著路。精力充沛、興味十足地與朋友、同學談天,或是動作敏捷、步伐輕快的孩子,已難得一見。因為他們「不想知道」、「不想做」、「不想要」。

高中生的「無生氣」、「無關心」、「無感動」三無主義曾喧騰一時,不過那已是二十年前的現象。雖然那些現象被解讀為受到「考試戰爭」影響,其實,我認為應該和孩子們的「生活能力」,有更深層的關連。

大人們陷入錯覺,認為愈滿足欲望,愈可以提高孩子的「動力」,也就是激發他的「自發性」。可是,人類欲望一旦過度滿足,就會導致衰敗。從前孩子所擁有的「生活能力」,是在自然中萌芽,即使父母親沒有特別意識到,一樣能在自然而然中教養。因為當時生活貧困,如果不能積極吃喝、運動,就無法存活下去。

然而,如今正處於富裕的時代,一切都改變了。孩子自出生後,自己不表示意見,可是大人什麼東西都給。即使挨餓度日,也不會受凍。父母親什麼都給,到了孩子長到好幾歲,還要依靠父母生活。父母親想要提高孩子的「動力」,反而陷入揠苗助長的困境。

今後孩子的教育,必須教導「自制力」

人類的欲望,是以「生活能力」作為基礎,最終仍需要得到滿足,但是切莫一開始便輕易地過度滿足。就像雜草扎根在太鬆軟的土壤裡,看似長得細高,卻是一拉就被拔掉了。太容易得到並滿足欲望,將失去真正的堅強,徹底變成懶散。

一直得到東西的孩子,不知道要珍惜東西;還沒餓肚子,就給吃的孩子,不會知道米飯的美味;一哭就得到抱抱的孩子,認為抱抱是理所當然,一定哭鬧到抱抱為止。在「富裕的社會」潛藏著這樣的危險,忘記要感恩付出的東西與付出的父母。
光擁有富裕是不夠的。

對人類來說,學習的確是極重要的事,但孩子興趣缺缺。因為大人經常強制他們學習,並以此作為評價。更何況評價的人不是外人,而是疼愛自己的媽媽。在某種意義上,過度的幼兒教育,絕對不符合理想。我們必須學習日本先賢智慧,將孩子的教育託付別人。「給予關愛」和「教育、評論」的角色,還是由別人擔任比較好。

這麼做,就能提振孩子「想要」、「想學習」的心情,讓它充分萌芽、伸展。當然,他們就能學習到「生活能力」。那麼,父母到底該如何教育孩子,才能培養他們的「生活能力」呢?那就是要教導孩子「自制力」。

當然,負面的「忍耐」、阻礙孩子意志和壓抑孩子感情的「忍耐」,是沒有意義的。可是,有意義的「忍耐」、忍耐後體會更大喜悅的「忍耐」程度,卻為孩子帶來生命的喜悅。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治療久咳的偏方
 1
,紅塘姜棗湯治傷風咳嗽 紅塘30克 ,鮮薑15克 ,紅棗30克 ,水三碗一起煎至過半。趁熱服用,服後出微汗即愈。驅風散寒,治傷風咳嗽、胃寒刺痛、產後受寒腹瀉、惡陰等。
    


2,蘿蔔蔥白治風寒咳嗽  蘿蔔 1 個,蔥白6根,生薑15克 ,水三碗。先將蘿蔔煮熟,再放蔥白、薑,煮剩一碗湯,連渣一次服下。宣肺解表,化痰 止咳。治療風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3,白蘿蔔蜂蜜治風寒咳嗽 大白蘿蔔 1 個,蜂蜜30克 ,白胡椒5粒,麻黃2克 。將蘿蔔洗淨,切片,放在碗裏,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黃等共蒸半小時趁熱服用,臥床見汗即愈。發汗散寒,止咳化痰,治療風寒咳嗽。


 4,鮮梨貝母治咳嗽肺癰   鮮梨500克 ,貝母末6克 ,白糖30克 。將梨去皮剖開,去核,把貝母末及白糖填入,合起來放在碗內蒸熟。早晚分食。清熱化痰,散結解表。治療咳嗽或肺癰,症見胸痛、寒戰、咳嗽、發熱、口幹、咽燥、痰黃腥臭或膿血痰等。
  


5,冰糖燕窩粥治肺虛久咳  燕 窩10克 ,大米100克 ,冰糖50克 。將燕窩放溫水中浸軟,摘去絨毛汙物,再放入開水碗中繼續漲發。取上等大米淘洗乾淨後放入鍋內,加清水三大碗,旺火燒 開,改用文火熬煮。將發好純淨的燕窩放入鍋中與大米同熬約1小時,加入冰糖溶化後即成。滋陰潤肺,止咳化痰。治肺虛久咳及咳喘傷陰。
  


6,燕窩梨大養肺陰  燕窩5克 (水浸泡),白梨2個,川貝母10克 ,冰糖5克 。白梨挖去核心,將其他三味同放梨內,蓋好紮緊放碗中,隔水燉熟,服食。養陰潤燥,止咳化痰。治療多年痰咳、氣短乏力。效果不錯。
 


7,蘿蔔胡椒止咳祛痰涎  蘿蔔1個,白胡椒5粒,生薑3片,陳皮1片。加三碗水共煎30分鐘,日飲湯2次。下氣消痰。治咳嗽痰多。
 


8,豆腐糖止咳化痰平喘 豆腐500克 ,紅塘、白糖各100克 。把豆腐當中挖一窩,納入紅、白糖,放入碗內隔水煮30分鐘。一次吃完,連服4次。清熱,生津,潤燥。治咳嗽痰喘。
 


9,玉米須橘皮治療咳嗽 玉米須、橘皮各適量。共加水煎,日服2次。止咳化痰。治風寒咳嗽、痰多。
  


10,蘿蔔豬肺湯止咳 蘿蔔1個,豬肺1個,杏仁15克 ,加水共煮1小時。吃肉飲湯,清熱化痰,止咳平喘。治久咳不止、痰多氣促。
 


11,糖水沖雞蛋補虛止咳 白糖50克 ,雞蛋1個,鮮薑適量。先將雞蛋打入碗中,攪勻。白糖加水半碗煮沸,趁熱沖蛋,攪和,再倒入已絞取的薑汁,調勻。每日早晚各服1杯。補虛損,治久咳不愈。
 


12,芝麻冰糖水治夜咳 生芝麻15克 ,冰糖10克 。芝麻與冰糖共放碗中,開水沖飲。潤肺、生津。治夜咳不止,咳嗽無痰。(附加:芝麻1把,生薑50克 ,共搗爛煮汁服,也有上面的療效哦)
    


13,蒸白梨蜂蜜治久咳咽乾 大白梨1個,蜂蜜50克 。先把白梨裏面的核全部挖掉,將蜂蜜填在裏面,加熱蒸熟。每天早晚各吃一個,連吃數日。生津潤燥,止咳化痰。治久咳咽幹、手足心熱等。
    


14,燕窩銀耳治乾咳盜汗  燕窩10克 ,銀耳15克 ,冰糖適量。將燕窩放入熱水中浸泡3-4小時,然後擇去毛絨,再放入熱水中泡1小時即成。用瓷罐或蓋碗盛入燕窩、銀耳、冰糖、隔水燉熟。服食。補虛損,養肺陰,退虛熱。治乾咳、盜汗或肺陰虛等。
    


15,豆漿飲潤肺寧嗽化痰  黃豆浸泡磨汁,煮沸後加糖飲用。每日清晨空腹飲1碗。健脾寬中,潤燥掐水,清肺止咳、化痰。治疳積瘦弱、肺熱咳嗽等。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雞蛋治咳嗽四法
 1.醋煎雞蛋治咳嗽  醋煎雞蛋治療各種咳嗽有奇效。做法是:取雞蛋1個,打在碗裏攪勻,米醋半勺放入炒鍋,用文火燒開之後將雞蛋放入煎炒,蛋熟後加適量白糖,涼後即吃。每天早晚各吃1個。一般吃兩次就可止咳,重者3天可愈。
 


2.薑煎雞蛋止咳   取生薑一小塊切碎,雞蛋一個,香油少許,像煎荷包蛋一樣(薑末撒入蛋中)。煎熟後趁熱吃下,每日兩次,數日後咳嗽即愈。此好吃且療效亦佳,久咳不愈肺部無異常者可嘗試。
  


3.薑炒雞蛋止咳  取生薑切丁或絲,將雞蛋打入碗內拌勻,然後將少許油倒入鍋中燒熱,再將薑絲放入油中過一下,最後倒入雞蛋炒熟,趁熱吃下。吃的量可自己掌握,晚上臨睡前吃更好。
 


4.白糖拌雞蛋治咳嗽   患有慢性支氣管炎的人,傷風感冒後咳嗽易發作,胸痛氣促,心煩不安。用雞蛋拌白糖經蒸煮後服用,效果很好。方法如下:取鮮蛋一個,磕在小碗內,不要攪碎蛋 黃、蛋白,加入適量白糖和一匙植物油,放鍋中隔水蒸煮,在晚上臨睡前趁熱一次吃完。吃了23次咳嗽就可痊癒。咳嗽頑固者可多吃幾次。


核桃治咳嗽三法
 1.芝麻核桃酒益腎止咳  家庭自製芝麻核桃酒,有益腎止咳、治療腰痛的食療作用。以500白酒為例,加入洗淨的黑芝麻30、核桃仁30,密封好放在陰涼處,浸泡15天后即成,每日飲用2次,每次15
 


2.荸薺核桃治小兒百日咳  小兒患百日咳,用荸薺與核桃一起吃可止咳。為食之方便,去皮後,即一口荸薺,一口核桃同吃,療效很好。此兩種東西每日吃兩三次,每次各三四個即可。
 


3.核桃、芝麻、生薑粉治咳嗽核桃5個,生芝麻25,生薑25,紅糖適量。核桃和生芝麻搗成碎末,生薑去皮搗成碎末。集中放入碗內,加紅糖攪拌均勻。每次取一湯勺(30),白開水沖服,每日早晚各服一次。


梨治咳嗽三法
 1.蒸蜜梨治咳嗽  把梨像檢查西瓜生熟一樣切開一個三角口,把梨核挖空,放入適量蜂蜜,再把三角小塊蓋好。開口向上放入一個碗內用鍋蒸一刻鐘,取出趁熱服用。
 


2.蒸花椒梨止咳定喘 生梨1個,上戳幾個小孔,每孔內塞入花椒1粒,隔水燉熟,待冷卻後去掉花椒,食梨飲汁,可止咳,消痰定喘。
 


3.梨汁燉冬菇治咳嗽  梨能潤肺涼心、消痰降火,冬菇內的雙鏈糖核酸在人體內產生的干擾素能消滅體內的病毒。用梨汁燉冬菇的食療法防治秋冬的燥咳,消除感染,一般服用兩三天即見收效。
方法如下:先將4個鴨梨去皮切片榨成汁,把冬菇200洗淨切片,加適量水和冰糖同燉,等冬菇燉熟後,早晚分兩次連湯同食,即可。
大蒜敷腳心治咳嗽、鼻衄、 便秘 每晚睡覺前,洗淨腳後把大蒜薄片敷在腳心湧泉穴位上(位置在13腳處);用醫用膠布貼緊貼牢;時間在8小時左右(大蒜對皮膚有刺激,貼的時間不宜過 ),對咳嗽、鼻衄(俗稱:流鼻血)及便秘有一定療效,連續敷710天,效果更佳。少數人腳心敷蒜處起水泡,可暫停敷貼,待水泡破後皮膚復原再敷貼,一 般不再起水泡。


吃生薑片也止咳  把一塊生薑洗淨去皮,切成片,咳嗽時往嘴裏擱一片,咳嗽馬上就停止了。嗓子再癢時再吃一片,一天吃兩次,晚上臨睡前吃一次,第二天再吃兩三次,咳嗽即可痊癒了。


香油炸綠豆可止咳  咳嗽時,在鐵鍋裏放一勺香油,在火上燒熱後放進7粒綠豆炸焦(不要炸糊),待油不太燙時和些蜂蜜,臨睡前趁熱喝油吃豆。吃三四次就可止咳。還可在油裏打個雞蛋與綠豆同炸,或者用少許薄荷、白菊花、蘇葉(中藥店有售)與雞蛋一起炸,加蜂蜜,吃法同上,對止咳有效。


蘿蔔治咳嗽三法
 1.煮蘿蔔水可治咳  一連數日咳嗽不止,晚上難以入睡,可買幾根白蘿蔔,每晚把半截蘿蔔切成片,用清水煮,蘿蔔、熟後用茶杯或小碗將水濾出,待稍冷後喝下。咳嗽便可減少。連續喝幾天,咳嗽就可痊癒。
 


2.燒蘿蔔止咳 把蘿蔔切成約5釐米厚的條狀或片狀,燒至半生不熟的程度,取出趁熱吃,吃幾次咳嗽即可好轉。


3.蘿蔔湯止咳  白胡椒5粒,蘿蔔100,生薑3片,陳皮10,煎熟飲湯。用於痰清稀多泡沫的咳嗽。
 冰糖香蕉止咳  冰糖約5,香蕉24根,裝入碗內上鍋,開鍋後用文火蒸15分鐘,即可食用,止咳效果很好。
搽風油精止咳平喘  患哮喘病咳嗽不止時,可用風油精外搽前脖頸和頸兩邊,咳嗽立刻止住,同時還能平息痰喘。


羅漢果泡水治咳嗽  羅漢果洗乾淨,把外殼挖破,連皮帶瓤一起放在水杯中加開水泡。泡出的水呈紅褐色,略有甜味,口感很好。喝完續水,一天喝數次。一天后咳嗽大為減輕,兩天后便可痊癒了。
帶肚兜保暖鎮咳 老年人每到冬季,就容易犯咳嗽病。吃藥止咳但停藥後仍咳嗽難忍。可做個棉肚兜帶上起到保暖的作用,對止住咳嗽有效。
深呼吸止咳 入冬以後,患支氣管炎的人總是咳嗽不止,徹夜難眠。採取用力做緩慢而深長的呼吸法,能很快止住咳嗽,安然入眠。如果中間醒來,繼續用深呼吸法,仍能止咳入眠。



止痛膏止咳二法
1.貼麝香止痛膏止咳  剪一塊麝香止痛膏貼在天突穴(胸骨上端凹陷處)及神闕穴(肚臍眼處)。每次貼24小時,一般貼兩次治感冒後咳嗽不止有效。


2.貼傷濕止痛膏止咳 在喉頭下貼一塊約1釐米見方的傷濕止痛膏10分鐘後,咳嗽便可被止住。
夏天吃西瓜防咳嗽 買一個小西瓜,挖一小口,放入4冰糖蒸20分鐘,趁熱服下,效果極佳。


治乾咳三法
1.食油白糖煮雞蛋 有一種咳嗽(俗稱幹咳嗽)無痰且不發燒,可將半茶缸水煮沸,放食油(花生油最好)1湯匙,再放適量白糖,然後將一個雞蛋打碎加入茶缸中,燒沸為止。每天早晚(起床之後、人睡之前)趁熱飲服,連服 三兩 日即好。


2.綠豆湯煮梨  取綠豆100,鴨梨兩個煲湯喝,吃梨飲湯早吃各一次。
 
堅持一段時間可治乾咳,也不復發。


3.冰糖蒸白果 白果3錢、冰糖2錢放一點水蒸熟,晚上睡前服用,一日一次,堅持一個月可治乾咳。蒸時先將白果碎成渣,用水泡泡,再放進冰糖。


花生止咳二法
 1.牛奶煮花生  將一把生花生搗碎,放入牛奶中煮沸,然後趁熱服用,每天23次,可有效治療咳嗽。


 2.花生、紅棗、蜂蜜煮湯 取花生、大棗、蜂蜜各30,用水煎好後,食花生大棗並飲其湯,每日兩次,數次即可。


鴨蛋治咳嗽
1.醋炒鴨蛋  將鮮鴨蛋一個打入鋁鍋內,攪拌均勻,之後,用勺子翻炒(防糊),半熟,再加入25()醋,繼續翻炒至熟。吃時要趁熱吃,早晚各一次。連續吃10天,咳嗽可治癒。


2.木耳蒸鴨蛋   10黑木耳、1個鴨蛋、少許冰糖,加水適量攪拌後,隔水蒸熟食用,每日兩次,可治陰虛肺燥咳嗽,此法對咽幹痰少也有療效。
南瓜藤汁止咳 鮮南瓜藤去頭,插入瓶內,經過一夜,次日便有汁滴入瓶中,每日取汁,開水沖服,可有效止咳。


蜂蜜止咳二法
1.蜂蜜豬板油止咳  蜂蜜60,豬板油60,化油去渣,倒入蜂蜜中,溶化煮沸。每天早晚開水沖服一勺,冬天加倍。


2.蜂蜜水止咳 蜂蜜16,開水沖服,每日二次,早晚分服。
牛奶鮮薑止咳 取牛奶和鮮姜,把薑搗碎取汁,待牛奶燒開後加入薑汁略燒片刻就起鍋,放涼後飲用即可。


止咳蓮藕羹
 效:化痰止咳
 料:紅棗5~10 (視大小粒)、枸杞子20~30粒、老薑2片、黑糖1匙、純正蓮藕粉2
  法:
(一)紅棗洗淨用刀剖開,與枸杞子、老姜、黑糖入鍋,加水3 碗、大火先滾後,小火續煮20分鐘。
(二)蓮藕粉2 匙先用冷水調勻,趁熱入鍋勾芡,再滾時即關火燜5分鐘。
排餐內容:
使用時機: 起床時、10: 00 11:0016:0017:00、睡前使用份量: 200 -500c .c.
      效:止咳化痰;宜趁熱吃,只要連續吃半個月,止咳效果十分顯著。
      症:咳嗽、氣喘、支氣管炎
貼心小叮嚀: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效果最佳。睡前1 小時服用 喉痛不宜食薑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例如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不同場合都談過「收訊力」──傾聽的力量:



「常常有人問我成功的原因為何,我想我『收訊』的能力已培養了很多年,」他歸納成功之道時指出。



10年前,張忠謀在交通大學對高階經理人授課時,特別提到他與人對話時進行的「收訊力測驗」:「第一個看我講話時,他會不會打斷我?」



張忠謀說:「打斷話的人既不禮貌也對自己不利,因為他打斷我,以為知道我接著要講什麼,可是90%他都猜錯。」



統一企業董事長高清愿是另一個善於從小處識人品的例子。



統一企業內部文化非常講究守時,過去擔任董事長的台南幫大老吳修齊在世時,即使90高齡,出席任何場合仍必定準時到場。



就算因為突發狀況晚到,也一定會事前通知對方,細心致歉。



以他為表率,包括高清愿、統一超商總經理徐重仁,在企業界都以準時知名。



「守時就是人與人相處的一種信用,代表的是言而有信、說話算話」,高清愿曾這麼說,「慣常遲到的人,行事風格也可能較為懶散、馬虎,個人的信用,一定常被人打折」。



正因為可以「由小窺大」,一個人禮貌好,經常比刻意演出的成績更容易讓人記住。



台灣聯想總經理歐明哲今年8月上任後,外界多以「科技界最年輕的總經理」看他。



但低調的歐明哲很少對外透露,為了重新塑造台灣聯想的企業形象,他實際上下了不少功夫,從同仁的禮貌著手,正是其中一環。



他讓總機接待徐婕瑜從公司伺服器後台,直接進入總經理電腦看到每天行程,因此訪客一到,門口的LCD螢幕已經出現歡迎字樣,細心的徐婕瑜還會自動更新來客頭銜。



這麼做,無非是讓對方從踏入門口第一刻,就出現「你怎麼知道?!」的驚訝,進而重新認識台灣聯想。



反過來說,「禮貌差」透露給人的負面訊息,殺傷力也遠超過「專業不夠」。



曾任新聞主播、目前是電台節目主持人、美食作家的吳恩文自己開設了一家顧問公司,他選人時,禮貌權重甚至排到第一。



因為站在老闆的立場,「我可以教你技能,沒辦法教你教養」吳恩文指出,一句話道破許多企業主共同的心聲。



其實,很多人之所以會誤沾「沒禮貌」的標籤,未必真是人格本質不好,有時是不小心,有時是輕忽,認為「沒有也無所謂」,有時則根本是因為「不知道」。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鍾佳蓉老師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貝,打從得知懷孕的第一天起,母親的飲食、作息、情緒等各方面受到眾人的關注,不斷地求助於專家、書籍上的知識,甚至是旁人的經驗,為的就是希望能夠給予胎兒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除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提供他良好、不虞匱乏的物質生活外,目前已經有愈來愈多的父母更加重視孩子的教養與教育問題。自出生之後,看似幼小無知的孩子其實時時刻刻都在探索、學習,因此,長時間與孩子相處的主要照顧者,對孩子的成長、學習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近年來,隨著時代進步、社會的變遷,兩性平等的觀念愈發成熟,婦女就業的人數日漸增多,雙薪家庭儼然已成為現代社會最常見的家庭型態,是故繁重的育兒工作不再僅是落在母親的身上,父親、保母、祖父母等皆有可能參與育兒工作,甚至擔負起主要照顧者的角色。而專業保母在育兒的經驗與知識上是無庸置疑的,所以聘請專業且經驗豐富的保母往往是父母與孩子最佳的選擇。


 


 


在育兒的過程中最忌諱卻也最常見到的是-父母親或照顧者之間對於孩子教養的態度不一致、規則不一致。例如:孩子在正餐前吵著要吃糖,媽媽說不行,因為待會兒可能吃不下飯(影響孩子的發育或養成壞習慣),孩子在媽媽這邊得不到許可,轉而詢問爸爸,爸爸可能認為小孩本來就愛吃糖,吃一、兩顆沒什麼大不了的,不會影響到食慾而同意讓孩子吃糖。幾次下來,孩子已經從不一致的教養態度與規則中學習到達成目的的方式,並在這些教養態度及規則的縫隙中保留住可以快速滿足自己的需求但卻未必適當的行為、思考或習慣,而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卻渾然無所覺。有句俗話說「柿子挑軟的吃」,孩子很容易的就能夠從日常生活上各個不一致的情況中學習並分辦在怎樣的情境裡誰是「軟柿子」。爸爸?媽媽?保母?抑或爺爺、奶奶?若共同參與育兒工作的照顧者之間並沒有徹底的溝通或協調,那將可能成為往後孩子教養的問題、甚至是家庭衝突導火線。


 


 


然而,不像爸爸、媽媽彼此對等的角色與地位,對於保母或祖父母等主要照顧者來說,若面臨到與孩子父母的教養態度、規則不一致時更是難為,其中保母常礙於受聘的角色,所以處理這些狀況時往往特別棘手。特別是當遇到新手父母時,滿懷期待與喜悅地迎接第一個孩子誕生的新手父母,常常是空有滿腹教養的理念與藍圖,卻不知何者才是對最有幫助,對孩子最好?只是一味地依照自己心中的理念與想像來教養孩子。如此一來常使得擁有豐富育兒知識與經驗的保母或祖父母等主要照顧者,陷入兩難的局面。


 


 


再者有些父母因為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少,自覺愧對孩子的補償心理讓他們混淆了溺愛與尊重自主,縱容孩子恣意而為,進而破壞了保母或祖父母等主要照顧者辛苦建立起來的規則,這樣的情況若保母或祖父母等主要照顧者與父母之間沒有經過溝通、協調,長期下來,可能會讓孩子養成不講道理抑或任性的惡習,或有時甚至以父母之命做為要脅,要求保母要順從自己,而父母就成為自己為所欲為的擋箭牌,這對孩子的人格發展皆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為了避免產生上述的問題與困擾,在此建議保母或祖父母等主要照顧者參考以下建議:


 


1.      溝通教養信念:


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與孩子父母達到良好的溝通是非常重要的。為了彼此,更為孩子好,事先溝通雙方對孩子教養的理念與態度,對於彼此不一致的看法或行為給予尊重,卻非盲從或接受,適時地以溫和但堅定的語氣和父母溝通,討論如何才是對孩子身心發展有益的。


 


2.      詳述獎懲事件與緣由:


在訓練孩子生活常規時,清楚告知父母規則訂定的原因與理由,以及當孩子因出現特定行為而受到獎勵與懲罰時,具體的陳述該事件的來龍去脈、相關角色人物以及獎勵與懲罰的原因與結果,清楚與具體的事件陳述可以讓不在現場的父母更理解事件緣由並具有更全面的觀點,增強對保母等主要照顧者的信賴與理解。


 


 


上述的建議可以幫助父母認同保母等主要照顧者,也使保母等主要照顧者的教養行為能與父母的教養理念一致,並在孩子離開主要照顧者之後仍然維持一致的教養,避免父母單純站在孩子的立場或一面之詞給予偏頗的贊同與支持,或是對保母等主要照顧者的教養行為產生懷疑與疑慮,私下教育孩子保有原本不適當方式的策略與行為。如此,孩子才能在一致的教養中,養成適應生活與社會的適當思維與生活習慣。


 


 


 



                          


 


                               引用: http://140.131.89.218/viewdetial.php?Edit=manual&ID=13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不愛吃雞蛋和蔬菜
不愛吃的原因可能是:
雞蛋多是煮雞蛋黃,味道比較單一,吃整蛋也就是雞蛋羹,水煎雞蛋,龍鬚麵甩蛋花,做法單一,很容易讓寶寶吃膩;蔬菜雖好吃,但嬰兒不能吃大塊的炒菜,多是煮,燙。放在湯裏,包在餛飩餃子裏,多是菜的本味。菜水和菜泥也是這樣的,味道單一,碎菜不好下嚥,所以導致孩子不愛吃蔬菜;
應對方法:
對不愛吃蔬菜的嬰兒,最直接的解決辦法就是給孩子吃大人的炒菜;用燉肉湯做的麵條或菜湯,孩子會很愛吃的;即使不愛吃的嬰兒聞到飯桌上的飯菜味,都會著急的;把孩子放在大人吃飯的飯桌上一同進餐會增加孩子的食欲;主食和副食分開喂,會增加嬰兒食欲,讓嬰兒品嘗出不同食物的味道,如都是放在一起,飯菜混合著,孩子就總是吃味道不明確的飯食,不利於刺激孩子吃飯的興趣;吃一口飯,吃一口菜,喝一口湯,嬰兒會在不斷的飲食變換中增加進餐興趣;每天要儘量吃不同的食品,一周儘量不重複上一周的菜譜,如果種類相同,做法要更換一下;


二、把餵到嘴裏的飯菜吐出來怎麼辦?
說明寶寶的自我意識強了。小小嬰兒大多是媽媽給什麼吃什麼。隨著月齡的不斷增長,個性越來越明顯,在飲食方面也有了自己的選擇,愛吃的就會很喜歡吃,不愛 吃的就會吐出來,這是很正常的反應。如果嬰兒是很理性地把飯菜吐出來,而不是嘔吐,也沒有什麼異常的情況,多是表示自己不愛吃或不想吃(不餓,吃飽了都會 這樣)。這不是疾病,是嬰兒自己的選擇。如果嬰兒把餵進去的飯菜吐出來,父母就不要再餵了。


三、孩子真的是厭食嗎?
什麼階段都有不愛吃飯的孩子,但真正厭食的孩子並沒有那麼多;真正厭食的孩子:食欲低下,什麼也不肯定,看到吃的就會不高興,把放在嘴裏的乳頭吐出來,喂進的輔食吐出來,如果強迫喂進去可能發生幹嘔,體重增長緩慢,生長發育落後,砂發稀疏,缺少光澤。
如何防止孩子厭食:
在添加輔食過程中,媽媽按食譜或書上推薦的食量喂孩子,如果不能把媽媽做的輔食吃下去,或不喜歡媽媽做的輔食,媽媽就會認為孩子是厭食了,這可不是孩子厭食,是媽媽錯怪孩子了;如果孩子很愛吃某種食物,媽媽就沒有關限制的喂給孩子,第二天又做給孩子吃,這樣就會使孩子吃膩了,孩子不但不愛吃這種食物了,還會影響其他食物的攝入,媽媽又會認為孩子厭食了;有的父母不知道給孩子吃什麼好,很喜歡聽周圍人的經驗之談,其實你的孩子不一定適合別人給你介紹的食譜,所以要給孩子做適合他自己吃的東東


四、挑食的嬰兒:
對於不愛吃蛋肉的嬰兒,應該多吃奶類,來補充蛋白質;
對於不愛喝奶的嬰兒,應該多吃蛋肉和豆製品,來補充蛋白質;
對於不愛吃糧食的嬰兒,奶比蛋肉能提供更多的熱量;
對於不愛吃蔬菜的嬰兒,應該多吃水果,來補充維生素的不足;嬰兒已經能吃整個水果的,沒有必要再榨成汁、果泥。把水果皮削掉,用勺刮或切成小片,小塊直接吃就可以;對於不愛吃水果的嬰兒,可多吃蔬菜,尤其是番茄(含豐富的維C);便秘的嬰兒應該多吃含纖維素的食物和粗糧;


五、節制冷飲和甜食:
冷飲和甜食口感好,味道香,孩子都愛吃,但這兩類食品均影響食欲;少量冷飲或甜食最好安排在餐後一小時;


六、烹調有方:
食物烹製一定要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斷奶後孩子消化能力較粥,飯菜要做得細軟爛;隨年齡增長,咀嚼能力強了,飯菜加工逐漸超向於粗,整,為了促進食欲,烹飪時要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這要才能提高孩子的進餐興趣;


七、按時排便:
糞便滯留在腸道內可反射性地引起寶寶口苦,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狀。按時大便可使消化道暢通,促進食欲;


八、按進按頓進餐:
按頓吃飯,形成規律,消化系統才能勞逸結合;


九、控制吃零食的時間:
正餐前孩子渴望進食,這個時候絕對不能給孩子吃零食,零食不能排擠正餐,應該安排在兩餐之間,或餐後吃;


十、不能邊吃邊玩:
母一味遷就孩子,邊吃邊玩,東遊西蕩,想吃就吃,不管是不是吃飯的時間,這樣長久會影響孩子的食欲;應該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到了吃飯的時間和環境就產 生條件反射,把吃飯當成一件有序的事情,如飯前洗手,搬小椅子,分筷子等,有意識地造成一種氣氛,讓孩子感覺吃飯是一件很認真愉快的事情;


十一、注重吃飯的環境
父母同孩子一起進餐,可鋪漂亮的餐巾,放上鮮花等製造出好的用餐環境,好的情緒有助於調節孩子仁物神經系統和大腦攝食中樞的功能,促進消化酶的本泌和活性的提高;


十二、不要強迫孩子進食
父母不要嘮嘮叨叨讓孩子進食,更不可為此責駡孩子,強迫孩子進食,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拒絕進食,就餐 時情緒低落;


十三、增加運動:
運動不但能使能量消耗增加,還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和新陳代謝,能跑能跳的孩子食欲旺盛,很少挑食;


十四、睡眠不足影響食欲
睡眠不足不但沒有食欲而且還會覺得噁心,長時間睡眠不足還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所以一定要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睡眠;


十五、偶爾不愛吃飯
孩子每天的食量不可能一成不變,今天呼得少一點,明天多一點這是很正常的;這時不要強迫孩子吃飯,否則會引起孩子的反感;


十六、短時間食欲欠佳:
因某種原因引起孩子短時期食欲欠佳,如感冒,發熱,胃部著涼,或吃了過多的冷食,因攝入過多食物尤其是高熱量食物導致孩子積食,都可能造成短時期食欲欠佳;


十七、一段時間食欲不振
如炎熱的夏季患胃腸疾病後導致消化功能不良,會使孩子在某一個階段內食欲不振,隨著季節的轉涼,孩子的食欲會恢復正常的;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天讓小寶寶吃飯就像一場艱苦卓絕的戰鬥,你左追右哄,軟硬兼施,小傢伙就是不肯就範,別著急,兒保科的營養醫生教你10個絕招,讓你輕鬆擺平愛挑食的小寶貝。
你的寶寶有如下的表現嗎?
●吃飯的時候,只吃兩口就不吃了。
●只吃某幾種食物,你的飯桌不得不每天重複那幾種東西。
●他說吃這個,等你準備好了,他又改主意吃那個了。
●你必須使出渾身解數,追著哄著威脅著讓他吃飯。
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家裏就出了一個標準的小挑食匠了,媽媽們是不是感到很頭痛?其實,對待不同年齡的寶寶,父母應該掌握不同的絕招。


絕招1
放輕鬆13歲的寶寶飲食量不是很穩定,父母可以經過多日的觀察發現寶寶的日均進食量,如果寶寶這兩天不好好吃東西,不要著急,後兩天他自己就會多吃補回來。


絕招2
態度堅決而不強迫如果孩子因為飯菜不合胃口而不吃,父母可以把飯菜拿走,讓他等下一頓,兩餐之間不要給零食,讓他明白只有好好吃飯才能填飽肚子。在孩子表現好時,要鼓勵他,慢慢地,孩子就會逐漸養成好習慣。


絕招3
一家人團團坐大家一起吃飯的氣氛很有感染力,你吃得津津有味他也會嘴讒,開始的時候餐桌上要有一兩樣他愛吃的食物,漸漸地,孩子就會接受多種食物了。


絕招4
培養新的口味孩子每天只吃一種他喜愛的食物,會造成營養不良,我們需要培養他新的食物興趣。可以在三餐中選一餐做他最喜歡的食物,而其他的兩餐則另選其 他食物,一方面,孩子的習慣已經得到滿足,在兩個都不喜歡的食物中選一個,不會引起他的反感,不論選哪一個,都是一種新的嘗試,就是可喜的進步。


絕招5
巧妙做個遊戲比一比看誰吃得快?把小餅咬成一個月牙,看誰盤子裏的豆豆少得快,雖然都是用濫的招數,可卻很管用,尤其是對付三歲以下的寶寶,他們就吃這一套。


絕招6
善用掩護將寶寶喜歡和不喜歡的食物混在一起,比如,不吃蔬菜,可是愛吃餃子,就把蔬菜包進餃子裏吧。愛喝湯,那就煮進湯裏吧。不愛吃水果,可是愛喝優酪乳,就把水果和優酪乳拌在一起做成沙拉。記住,開始時,不愛吃的食物可以放得少一點,然後逐漸增加。


絕招7
別給他太多孩子的胃容量很小,滿滿一盤子的食物,看著就飽了,確保他們的量夠吃就可以了。


絕招8
請來給我幫幫忙準備飯菜時,讓孩子做你的小助手(一定要確保沒有危險的情況下),這也是培養他們對食物產生興趣的一種方式。


絕招9
愛甜食怎麼辦?雖然甜食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但孩子就是喜歡吃。你要做的是首先減少購買甜食。其次,儘量購買高營養量的甜食。第三,你要規定孩子對甜食的量,告訴他們一天能吃幾塊點心,讓他們自己選擇在什麼時間吃。


絕招10
三個不要食物塊不要太大,最好能讓寶寶一口吞下去。不要催促,有些孩子吃飯就是慢吞吞。不要給孩子喝太多的牛奶和果汁,否則不用吃飯就飽了。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從孩子嬰兒時期開始,就對他有求必應,要什麼給什麼。
這樣當他長大後,就會理所當然地認為:萬物皆備於我。


2、當他口出污言穢語時,儘管譏笑他。

這要他的辭彙會越來越不成體統,說出話來把人氣個半死。

3、永遠不對他進行精神道德教育,讓他自己混到成年時再說,讓他自己去決定一切。

4、避免對孩子說他犯了錯誤,免得孩子有時候會感到內疚。

這樣他將來出去偷東西,或者因為其他原因犯罪而被逮捕的時候,會感到全世界都在同他作對,他反倒成了受害者。

5、把他隨手亂丟的一切東西都替他收拾好,千萬不能讓孩子自己動手,免得他累著。

這樣他會養成習慣,遇事把一切責任都推給別人。

6、不論好壞書刊,任其自看,不聞不問,更不予干涉。

而家裏倒是收拾得乾乾淨淨,餐具也做了徹底的清毒,但就是不管孩子的腦袋裏裝了多少垃圾。


7、父母經常吵架,惡言相加,根本不顧忌孩子在場。

這樣,將來父母感情破裂,離婚時,孩子不致于感到意外。


8、孩子要用多少零用錢都照給不誤,不要讓自己幹活掙錢,也別叫他節省,何如能讓他和父母當年一樣受苦受累呢?

9、對他在飲食、起居方面的無理要求,總是姑息遷就,否則萬一他生氣了,著急了,那可不得了。


10
、當他和鄰居,老師或員警發生衝突時,家長堅定不移地站在孩子一邊,讓孩子知道:那些人都是對你不公平的。


11
當孩子闖了大禍以後,慎重地聲明說:“這點雞毛蒜皮的小事,未免小題大做了吧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