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親子教育 (39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文/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有一天中午吃飯,順便看一下舊報紙,突然之間斗大的幾個字「國三生活,不是念書,就是被念」映入眼簾,原來有一個國三的學生上課上到一半不見了,全校緊急搜尋,最後在樓頂的水塔旁找到他。


這個學生說,自從升上國三,每天不停的考試與念書,已經疲乏得像機器人一樣了;回到家還不能放鬆,如果稍微休息一下,父母就念,連吃飯時看個電視也會被念,他覺得每天都是念書、考試、挨罵,這無止境的循環使他很煩、很累,所以想去找解脫。


我看了非常難過,這種日子的確沒什麼意義,不能怪孩子輕生,問題是,有必要讓孩子過得這樣生不如死嗎?


我們先不談教育制度,因為這是我們升斗小民無能為力的地方,但是回到家來,父母的態度就是我們自己可以掌握的,為人父母的眼光一定要遠一點,現在考試成績十年後一點意義也沒有。孩子如果在學校受到挫折,回到家裡,父母一定要支持他。 


耶魯大學醫學院基因的研究發現,即使身上遺傳到兩個有缺陷的基因、容易罹患憂鬱症,但是只要有大人的關懷,讓孩子感到自己在別人心中還有一點價值,憂鬱症就比較不容易出現。


父母一定要給孩子一點自由的時間,隨他怎麼支配,不可以每一分鐘都計算在內,分秒必爭,緊迫盯人,這對孩子內心的感受非常重要。


我的孩子一直都肯替我做家事——從小學四年級開始,一直做到他離家去上大學——重點就在我給他做事情的自由空間,只要他把工作做完,我不限定他怎麼做或什麼時候做。


比如早上出門前,我交代他洗衣服,下午我回來去收衣服時,發現有的衣服乾了,有的還是溼的,一問之下,原來他晒了一兩件後覺得這件事很無聊,就進屋裡去打電腦,打了一陣子再出來晒個一兩件,所以到我下班時,雖然衣服都晒上去了,但是乾溼程度不一致。


一般人遇到這種情形會很生氣,因為中國人的傳統是要孩子有始有終,做一件事就要從頭到尾做到完才停止,可是我想這個從頭到尾並沒有規定中間不得停頓,只要他做完了,中間的過程應該可以有些通融。


所以我並沒有罵他,只告訴他為什麼衣服要晒太陽的原理:晚上許多昆蟲出來覓食,會在衣服上下蛋,而大太陽的紫外線正好可以消毒。


孩子小時候曾經看過加州大學一位昆蟲系教授去亞馬遜河採集標本時,被一種小蟲叮了一口,把蟲卵下到他的皮膚內,結果這位教授手臂紅腫不消,當醫生用手術刀劃開紅腫,裡面跑出來好幾隻蛆。這件事令兒子印象深刻,經我一講,他就覺得有道理,下一次他晒衣服時,就儘量在中午以前晒好。


給孩子一點自由的空間,他便不覺得是被逼在做事。


一旦他覺得有主控權、是他自己的決定,他心中就甘願得多了。


更何況,我們自己做事情的方式也不見得就是最完美的,沒有必要強迫孩子完全按自己的方式去做。


孩子慢慢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父母要稍微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如果孩子完全照著大人的方式去做、一成不變的話,人類怎麼會有創新出來呢?


只要目標達到了,請給孩子一點自由發揮的空間,人類的文明就是來自不完全聽父母話的孩子的創意上!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游乾桂                                                     


未成醫生反成病人


我在精神病院服務的那段日子有許多對生命的感觸,尤其當接觸到一個從台大醫科畢業的病患,我忍不住思考,為什麼一個大家都認為優秀的孩子會變成精神病患?原本他應該是醫生,但他還沒當過醫生,就已經是病人了。我對他很好奇,每天晚上別人都回家的時候總會撥空去陪他,護理長警告我:「你要特別小心,因為所有的醫護人員都被他打過,只有你還沒有。」我以為是自己有什麼特別高明的地方,所以不曾挨打,但她告訴我,只是因為我是新來的,所以暫時免於被打。


之後,我有幾個月的時間跟那位病人維持一種若即若離的關係,我很想接近他,但又很怕被他打。後來,護理長告訴我,如果想要去陪他,應該要稍微接觸古典音樂,因為他很喜歡古典音樂。


高處不勝寒


當我有了一點古典音樂的知識後,我跟他聊天的時候,有一種「啊,通了」的感覺,我第一次看見他微笑,他告訴我,這是他十多年來第一次微笑。我很驚訝,一個那麼優秀的人,竟然連「笑」都覺得困難。之後的幾個月,我又知道了他從小學到高中,這麼長久的日子,他從來沒有考過第二名,一直都是第一。


之後,我又在他身上發現了兩個秘密。一個秘密是:他令我想到金庸筆下的兩個人物:東方不敗與獨孤求敗。我們常常羨慕一個在頂峰的人,卻往往忘了「高處不勝寒」,一個高成就的孩子,往往是高壓力的,是孤獨的。我最喜歡金庸筆下的周伯通,他表面上看起來很笨,其實卻是最聰明的人,就是老子說的:「大智若愚」。


智慧的兩個層面


我們看一個孩子不能光看表面。人的智慧可分為兩個層面,一種是「外在智慧」,一種是「內在智慧」。外在智慧就是「背多分」,就是學業成績優異,很令人羨慕的類型,然而,外在智慧對於一個人成就的影響只不過佔百分之十而已,人真正要成功是要靠內在智慧,就是慈悲、自信、快樂、體力等等,但這些是很難看見的。


有個老師曾說過:「一張考卷考不出一個孩子。」──這是真理,孩子的智慧就像宇宙,一張考卷,幾十個題目,怎麼考得完?我們連週遭的事物都懂不完,憑什麼以為自己很偉大,能夠懂很多?別把自己變得太偉大,也別要求我們的孩子太偉大。當我們看到孩子因為「偉大」而淪陷,那是最大的悲哀。


走對的路


另一個秘密是:他告訴我,如果他學的是古典音樂,他就不會是精神病人了。我聽他這麼說,淚水在眼眶裡打轉。一個人再怎麼厲害,走錯了路就什麼都完了。現在上大學很容易,根本不必擔心,該擔心的是有沒有學問,有沒有能力──只有走對路的人才會有學問、有能力。


那個孩子很聰明,能考上醫科,但他也很明確的告訴我,他不會是個好醫生,因為他不喜歡當醫生。如果時光能夠倒轉,他會是個很開心的音樂家。我在精神病院待了好幾年,遇上了好多這樣的病人。每當我碰到這樣的病人,我總有些想法想跟父母們溝通,想讓孩子們別再踏上同樣的路。


成功的五個條件


離開醫院後,我從事親子教育的工作,希望能給父母們一些新的觀念。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有用的、成功的,但我們常常有兩種迷思,一種是以為「智商」很高的孩子將來的成就都會很高,其實不然,沒有任何的研究結果證明智商高的人比較容易成功。


另一種是我們常常以為孩子「考第一」即是成功,但沒有一所學校敢頒發「成功保證書」,就算考上了建中、考上了台大,不等於一定會成功。假設一個孩子考上了醫科,當上了醫生,不見得就會是個好醫生。我的朋友有大半是醫生,但真正的好醫生卻很少,如果一個人考上了醫科、當上了醫生,卻是個壞的醫生,父母是要還是不要?我想我是不要的。


這個社會充滿著「一流」的迷思,每個人都渴望「一流」,但一個「一流」的人不見得是個「有用」的人。我不是反對「第一名」的孩子,我反對的是一個「第一名」卻沒有慈悲的人。要成功,除了一流之外,必須加上如慈悲、友善、健康、開心等等的特質。


有個老師告訴我,目前的教育正逐步邁向「缺德」教育──沒有「德行」的教育。教育最基本的目的是教出一個「人」,而不是一個「工作者」。我們有時會發現,自己辛苦了一輩子,所得的卻不是想要的。日休禪師說過,很多人活了一輩子,只做過兩件事:一是等待,二是後悔;兩樣加起來叫做「來不及」。一個孩子要成功與成績、智商無關,而是要有五個條件:


()、自信


自信就是學習的動力,但我們教育裡,被鼓勵的機會太少,我們總是只看到孩子的缺點,而不是優點。如果連父母都不看孩子的優點,別人怎麼會看到你孩子的好處?有人是小時了了,有人是大器晚成;很多孩子十二歲是資優生,十六歲就不是了,這才是令人憂心的。


美國有個十二歲考上哈佛,十六歲大學畢業,十八歲在普林斯頓大學讀完博士,十九歲到紐約州立大學任教的孩子,他接受訪問時提到,在哈佛的日子裡,除了寂寞還是寂寞,而且他沒有「童年」。一個沒有童年的孩子沒有一切,所以我們要讓孩子活得有意思。人生總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想想看我們讀書時代的第一名哪兒去了?好像都不見了。讓孩子順其自然,終會有水到渠成的時候。


很多人欣賞史懷哲,但當我讀了他的傳記才知道他原來也不是個會讀書的孩子,三十歲才考上醫科,三十八歲才從醫科畢業,一個這麼遲才當上醫生的人,被稱為「非洲之父」。還有一位劉其偉老先生,三十八歲學畫,六十六歲才成名。我相信人生終究是有出路的,只是遲早的問題。


一個自卑的人很難成功,因為自卑的人必須花很多時間去修補心靈的裂痕,哪有時間成功?一個有自信的人,不會把時間浪費在憂愁上面。自信怎麼來?多給一點鼓勵吧!台灣這個社會嚴重缺乏「好話」,我們應該從家裡開始營造「說好話」的環境,去找家人的優點,多說好話,讓家人開心,自己也開心。另外,多一點幽默,一個幽默的孩子的學習效果是沒有幽默感的一點九四倍;並且,一個幽默的人才能夠應付壓力,才能在這個充滿壓力的社會中生存。


()、興趣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最喜歡的,父母要知道,並且支持;父母們常常忘記興趣才是最便捷的路。我有一個很喜歡運動的同學,每次考試,他都要我讓他「看幾題,及格就好」,現在他是台灣目前為止唯一的運動心理學家,在大學裡任教。我在此想提醒所有的父母,孩子「走對路」才是好路。還有台灣知名美術家蔣勳,他也不是很會讀書的人,但他遇上一位好老師,那位老師告訴他,他的天分在美術,應該往美術方面發展,他聽了那位老師的話,走上美術這條路,當他準備留法時,他完全不懂法文,但因為對美術的熱愛,他找到了學習的動機──有興趣才有動機,有動機才會主動學習。


()、創意


創意是什麼?創意就是把兩樣不相關的事物連在一起,讓他們變得相關。一九六五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費曼說:「我這個獎有一半要歸給父親,因為他給了我三種不凡的能力:思考力、想像力與創造力。從小,我就知道答案不只一個。」一個孩子回答問題時有一個以上的答案,就是創意,就是父母所要給孩子的。


林語堂的女兒曾說父親是「不知道先生」,她的文章中提到,小時後有問題問父親的時候,父親總是說:「我不知道,我們一起來查查百科全書如何?」──這就是她父親給她最大的智慧。她從小就知道,腦袋裡裝不了太多知識,知識都藏在書裡。心理學家也證明,腦袋只負責兩件事:記憶與遺忘。所以死背是沒用的,死記的東西終究會被遺忘。我們該教導孩子圖像記憶,而不是死板的文字記憶。


有個哲學家說,大人要教孩子兩本大書:一是自己,一是大自然。教孩子懂自己的興趣、性向、能力;教孩子懂大自然,大自然像一個宇宙,不是一本書就能圈住的,書裡給的只是閱讀自然的智慧。讀書的意義在於懂得讀書;讀書的目的在閱讀大自然。一個真正懂得讀書、懂得讀自然的孩子,不只是用眼睛,還會用其他各種感官發掘自然,還會思考問題、提出問題,才能真正「用心」閱讀,才能真正了解一件事的來龍去脈,這樣的孩子才是有創意的孩子。所以,當孩子提出問題的時候,不要直接回答,而是要從旁引導,讓他自己去尋找答案。


()、健康


台灣的孩子令人憂心的並非「智力」不足,而是「體力」不足。有報告指出,台灣孩子的體力比日本差了百分之三十,比對岸差了百分之四十。如果一個人的健康不佳,人生的「長路」也會變成「短路」,不是嗎?但我們常常忽略了「成功」與「健康」之間的關聯。一個體力好的孩子,比體力差的孩子多了一點七三倍的學習效果,兩者之間的差別是很明顯的。


()、快樂


假若我們的孩子一無所有,起碼也要開心。但在台灣這個社會,笑得太開心似乎有種莫名的威脅性,人們看到笑得太開心的人,幾乎都會產生異樣的眼光,這是不對的,我希望台灣能夠變成一個開心的社會。一個快樂的孩子的學習效果是不快樂的一點七六倍,由此可知快樂有多重要。一個不快樂的人,所有的時間都耽溺在找快樂,怎麼有時間演好自己?


我發覺現代人在教育上忽略了一些簡單而重要的準則,反而一直找尋一些沒有意義的東西。一個孩子重要的不是考什麼分數、讀什麼學校,而是真正學到了什麼,有什麼能耐,這才是決定成功與否的關鍵。


愛的三個階段


人要學習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學會愛自己,一個愛自己的人,才可能去愛家人,人若是整天忙於工作,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就只能把家當成旅館,每天進進出出,怎麼能夠好好的愛家人呢?第二個階段:學會愛家,我覺得家要有兩種意義,一是港灣,每個人出去都像是流浪,回到家,就是靠岸了,所以家要給人安全;二是花園,花園就是綠意盎然,讓人有休憩的感覺,回到家,可以深深吸一口芬多精。一個人學會愛自己以後,家才能變為這樣的家。最後:學會愛孩子,孩子要用愛來養育,而不是用錢、用學歷等等。


 教育的最終目的


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在功成名就、光耀門楣,而是在教養出一個有工作、有收入,還記得有父母的人,這才是人生的原貌。我之所以有這樣的信念,是因為我知道人只有一輩子,因為只有一輩子,所以緣分不深,所以要惜緣;只有一輩子,所以不該看不起孩子;只有一輩子,孩子能陪我多久?


我的教育觀點其實很簡單,就是希望我的孩子能多陪我一會兒,在他不得不離開我身邊的時候,能對我有些惦記,能夠多待在我身邊,如果不能住在一起,他能夠選擇住在我附近,能常常回家,那麼我就覺得自己的教育成功了。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成為優質父母的第一堂課 -- 情緒管理 


 


  『現代父母難為』,這是很多父母親共同的心聲。一天,有個媽媽跟我說:『黃老師,我是不是有毛病啊!上班的時候,很想孩子;可是回到家裡,只要孩子稍微不聽話,就會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而破口大罵,事後想想,又覺得孩子很無辜。尤其是每次當孩子哭完,跑來抱我的時候,心裡就覺得很愧疚。我也常告訴自己不可以隨便發脾氣,但還是無法控制,怎麼辦 …。』

我曾看到一個非常經典的對話,有一天,一個孩子對媽媽說:『媽媽!妳今天好漂亮。』媽媽說:『為什麼?』『因為媽媽今天都沒有生氣。』原來擁有漂亮很簡單,只要不生氣就可以了。從這個對話當中,我們聽到孩子在告訴我們什麼呢?原來將情緒管理好,就是成為優質父母的第一個步驟。那麼要如何管理情緒呢?而當情緒沒有管理好的時候,對家庭又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由於現今社會及經濟結構面的改變,大部份都是雙薪家庭,父母親白天在職場上忙碌工作,晚上回去可能大多還要煮飯、燒菜、照顧孩子,從早到晚都處於上班的狀態,而且晚上的班比白天的班還要累,最後好不容易將孩子擺平,自己也累倒了,第二天早上大人趕著上班,孩子趕著送保母家或學校,在雞飛狗跳中又開始忙碌的一天……。好不容易等到放假日,又要忙著打掃家裡、買菜、帶孩子上補習班、才藝課…等等;好像永遠有忙不完的事,完全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

當一個人這樣長期處於緊張忙碌的狀態時,容易造成慢性疲勞症候群,而引發身體上的不適,進而影響到情緒的穩定性。因此只要稍不如意,就會顯得不耐煩。有時候我們對孩子發脾氣,並不是因為孩子犯了多大的錯誤,他的行為往往只是一個引爆點,不是真正讓我們生氣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這兒我要提醒各位父母親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先做好自己的情緒管理,當然,要將情緒管理好就要先懂得愛自己。想想看,如果我們常常覺得為家人犧牲,而沒有得到適度的回饋時,就容易因犧牲而引發抱怨,其實我們來個將心比心,如果我們在吃飯的時候,有人在旁邊發牢騷、碎碎唸、抱怨東抱怨西的,那時候就算是山珍海味也會難以下嚥,當每一盤菜的菜名都變成『囉唆』的時候,要你吃飯配囉唆,你吃得下去嗎?

事實上,犧牲不是個好詞,也不是一個健康的心態,犧牲的背後往往是代表著一股傲慢→因為我認為我可以做得比你好,我才能為你犧牲。根據心理學家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人的生命是一種追求自尊的過程』,所以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常會渴望被他人認同及需要,因此就會想辦法多付出,希望得到回饋的滿足,無意間去到了犧牲的位子。 


  時間久了,內心的不平就會慢慢累積成一種負面能量,導致情緒一來的時候,容易口無遮攔,而遷怒到身邊的人事物→為了一點小事夫妻就開始爭吵,結果呢!就容易演變成一種場景:爸爸罵媽媽,媽媽打小孩,小孩打小狗,小狗追小貓,小貓在情急之下跑到床上撒泡尿。這樣的家庭,每天都處於戰爭狀態,孩子在這樣的情境中成長,容易產生適應度欠佳的狀況,而沒有安全感、自我價值低落。


  家庭是影響孩子成長最重要的場所,我們希望孩子將來具有競爭力,父母必須隨時保持一顆愉快的心,因為快樂自信的父母,才能教養出快樂又自信的孩子。


 


  成為優質父母的第二堂課 -- 以身作則 
  


      俗話說:『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我曾經有一個很有趣的諮詢案例:『用腳開電視的孩子』。這個孩子的媽媽到諮詢中心時,向我抱怨說他的兩個孩子很沒有規矩,回到家裡書包亂放,玩具亂丟,還用腳開電視。有一次,弟弟為了開電視,腳舉太高而整個人跌坐在地上,痛的哀哀叫,媽媽於是想這下可好了,有了這次的教訓,他以後應該不敢再這麼做了…。沒想到,他這個行為不但沒改,還越練越厲害,姊弟兩人還常常在那裡比賽誰的速度比較快。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行為表現,主要是從他日常生活當中所聽到的、看到的學習而來的。因此,我就問這位媽媽,他和爸爸在家裡有沒有曾經用腳開電視?這時,媽媽停頓了一下說,有幾次因為較晚回家,而自己想看的節目要開演了,當時兩隻手都抱著一大堆的東西,情急之下就只好用腳開電視。說到這裡,媽媽嘆了一口氣說:我發現現在的孩子學壞的動作很快,要是讀書能夠這樣就好囉!不過現在我知道該怎麼做了。後來,由於母親的行為改變,孩子的負向行為也因此獲得了改善。

又有個父親向我抱怨說他青春期的兒子,對他說話很沒有禮貌,動不動就臉紅脖子粗,一副欠揍的模樣,太太在旁邊聽了忍不住的說,你對你爸媽說話不也是用這種態度跟語氣嗎?每次提醒你都不高興,現在看到了吧!兒子就是你的一面鏡子,我看你呀!要改變兒子到不如先改變自己。

看到他們夫妻的爭執,我突然覺得,中國的造詞真的很有學問:所謂孝順,把孝和順這兩個字擺在一起,就是說明要孝就是要順。所以呀!要孩子對我們有禮貌,首先要從自己對長輩有禮貌做起喔。

有許多的父母在懷孕的初期都會去買一些育兒聖經,我記得去年曾經導過一個讀書會,導讀的就是『優秀是教出來的』那本暢銷書,當時我詢問父母親他們對這本書的期待。當時在座的父母親們都希望能透過對這本書的瞭解,運用書中的55條規則來教育孩子,能夠讓孩子變得優秀。

事實上,這並不是一本育兒的魔法書,整個內容的主軸還是回歸到父母親有沒有以身作則,舉幾個例子好了:書中的第一條規則:與大人應對要有禮貌有分寸→我就想到我的好搭檔,另一位諮詢師,他本身呢是一個非常熱情而且會主動與他人互動的人,相對的,他國二的兒子也非常有禮貌,見人就會親切的打招呼,在他身上表現出來的特質,跟他媽媽好像,是個討人喜歡的陽光少年。

所以,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禮貌有分寸,就從家庭中對自己的長輩、夫妻相處開始,還有出門時看到隔壁鄰居若是都能親切的打招呼,相信不用特別叮嚀孩子,他也能做得很好。

再說書中的第二條規則:與人互動要看著對方的眼睛,我的另一位朋友啊,他確實也是這樣教導他的孩子,因為他本身是一個企業講師,很忙,有一天他正坐在電腦前寫教案,他的孩子有話和他說,於是他邊看著電腦,邊跟孩子說:我有在聽,你慢慢說。於是這個孩子對著媽媽輕輕的說:媽媽!你沒有禮貌,你叫我說話時要看著你的眼睛,可是你並沒有看我,你不乖!這時媽媽才緊覺到以身作則的重要性。

我們常聽到父母親感慨的說,孩子長大就和我們越來越疏遠了,讓我們靜下心來仔細想想,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當他需要協助的時候,我們有沒有真的了解他的需求,傾聽他的心?

所以說教導孩子,凡事從自己做起。道理不是拿來說的,是用來做的。『優秀是教出來的』這本書中的五十五條規則最重要的是讓我們為人父母者內省的最佳工具,只有親身去實踐,才能發揮教養的功效。

中國有一句諺語是這麼說的『孩子就像一張白紙,每一位走過他身邊的人,都會在其上留下痕跡』。從前面兩個我身邊的例子來看,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孩子這張白紙是由誰來為他畫上第一筆色彩,而這第一筆色彩又將會如何影響孩子將來這幅畫的呈現。所以誰是影響孩子最重要關鍵?自然就是為人父母的我們囉。

曾經有個朋友回憶起他當年的往事,因為他晚年得子,自然對這個兒子寵愛有加,而他也慶幸他和兒子的親子關係非常好,但是有一天,他無意間聽到兒子跟爸爸說:『我才不會向你這麼笨,娶一個母老虎』。各位,你們曉得嗎,對一個盡心盡力呵護孩子的母親來說,聽到這段話心裡有多失望啊!當下,他陷入思考,難道在孩子的心目中,我只是一個母老虎而已嗎?於是,他開始檢討他對先生及婆婆的態度,才覺查到原來自己在這個家庭中一直扮演著一個指揮者的角色,要不是孩子一句無心的話提醒了他,他真的不知道自己的盲點,造成他人這麼大的不舒服,同時也給人這些負面的印象。

從這個案例當中,這就驗證了:『孩子是引導父母親認識真理的過程』這 句話。因著孩子的到來,讓我們的生命更豐富,因著很多事情的發生,讓我們懂得探索自己、檢討自己,使自己變得更成熟,更懂得付出愛,也更能接受、享受那份愛,所以說孩子是我們成長的靈感。


  讓我們以一顆感恩的心,謝謝孩子滋潤了我們的心靈,帶領我們認識真理。也期許我們在這個過程中磨練自己,做孩子的榜樣,成為孩子生命中的導航燈塔。共勉之!


 


 成為優質父母的第三堂課 -- 主要照顧者態度一致 
  


     幾天前有個媽媽憂心忡忡的跟我說他就讀三年級的女兒,吃飯慢吞吞﹝要是沒催他,他可以吃二、三個小時﹞,做事慢吞吞,早晨起床至少拖個十分鐘、刷牙洗臉十五分鐘,連上個洗手間都要二十分鐘,媽媽每天早上催他上學催得胃都痛了,好不容易送出門了,放學回來叫他寫功課,如果沒有在旁邊眼睛盯著他一個字一個字的寫,一個小時可以寫完的功課,他可以拖三個小時。對他恐嚇、威脅、利誘,任何方法都試過了,通常第一次有用,第二次就沒用了。這個孩子很會察言觀色,處罰他的時候,只要有爸爸或奶奶在場,他知道有靠山,根本就不怕。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教育他才對。

  聽這位媽媽講得那麼激動,雖然我知道他是愛孩子的,但他的做法已經造成孩子的依賴感,養成被動的習慣。加上家庭中主要照顧者的態度不一致。造成孩子的行為無一標準可遵循,容易鑽漏洞。在這樣的情況下,要讓孩子改善偏差行為,一定要靠團隊的力量,也就是情境中的主要照顧者教養觀念的一致性。

  回想我剛懷老大的時候,婆婆就常跟我說,孩子出生以後,我們三個的教養態度一定要一致性,不可以一個扮白臉,一個扮黑臉。若是我們之間的教養觀念衝突時,絕對不可以在孩子面前爭執,我們私下商量之後再做調整,否則孩子的價值觀會混淆,不知道誰才是對的,最後學得了一套察言觀色的本領,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若孩子長期在這樣的情境中長大,會因為行為準則的不一致性,而產生自我矛盾的現象,容易焦慮、恐懼、低自尊,導致安全感不夠,自信心不足。

  我們在百貨公司或是玩具店,常會看到孩子因為要買玩具而賴著不走,或是坐在地上大哭大鬧的情形,這個時候就考驗著父母的智慧囉!您會怎麼做呢?柔性勸導?轉移注意力?威脅他?還是先威脅後妥協,最後拗不過只好買給他?

  不管你用什麼方式,都會造成或多或少的後遺症。那要怎麼做,才能避免這些衝突與不愉快呢?

  有一次我們帶孩子去玩具反斗城,那裡是孩子們的購物天堂,各式各樣的玩具應有盡有,孩子們看了自然就會想把他帶回家囉!其實,不要說是孩子,想想我們自己,在逛街的時候,要是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都會想辦法把他帶回家的不是嗎?因此第一次去的時候,我讓他們兄弟倆各選了一樣自己喜歡的玩具。

  他們有這個愉快的經驗,自然下次聽到可以去玩具反斗城的機會時,就把買玩具聯想在一起,但為了不讓他們失望,又能保住我的荷包,於是跟孩子們說,今天爸媽要去家樂福買菜,你們兩兄弟可以去旁邊的玩具反斗城看玩具,可是今天不買玩具,我強調的是『不買玩具』,如果你們覺得自己可以做得到,我們就一塊兒去,如果沒有把握就留在家裡跟奶奶在一起。兩兄弟聽完一口答應。


  到了目的地,我和孩子約定一個小時後碰面的地點,於是我們各取所需,我們買菜,他們看玩具。一個鐘頭後,兄弟倆準時出現在約定的地點,當他們看到我們的時候,就真的那麼乖的跟我們回家嗎?當然不是,他們興奮的拉著我們去看他們發現的新玩具,哥哥呢口沫橫飛的說明玩具的功能,及如何如何的好玩,弟弟因當時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是很好,則在旁邊附和著說對呀對呀!對呀對呀!他們之間的『合作無間』,你可以感受到兄弟兩對這玩具的鍾情。

  但當說明完後,兄弟倆同時看著他們的爸爸說:『媽媽說不可以買』,先生一直以來是那個絕對的白臉,看到孩子那雙乖巧的眼神,心理早就屬意要買給他們了,但礙於我們共同的默契,『教養態度的一致性』,何況來之前我們就已經說過今天不買玩具的,於是他用手碰了我一下,暗示我買那個玩具給孩子,當我收到他的暗示時,我就蹲下來,也跟孩子一樣看著先生說:『爸爸,你看我們的孩子多麼講信用,說不買就不買』。說完,只見兄弟倆艇起胸膛,手拉著手往出口的方向走,邊走還邊討論,如何將他們的舊玩具拼湊出同樣的功能。

  從這次的經驗中,我更篤定,只要事前策略做得好,孩子是可以很講道理的,當然,最重要的是父母親的堅持,千萬不可出爾反爾,自己破壞自己的規定。


 


成為優質父母的第四堂課 -- 父母是孩子最大的挑撥離間者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手足之間的爭吵常常是父母親很頭痛的事。有個媽媽說,他兩個兒子一見面就吵架,誰也不讓誰,媽媽明知道小的常惡人先告狀,可是想到老大比弟弟大三歲,還不懂得愛護弟弟,心理面就有氣,通常處理的方式不是兩個一起罰,就是對大的曉以大義,要讓弟弟,以致造成哥哥覺得母親偏心,又把怒氣發洩在弟弟身上......

   有一次我在一所國中與家長分享如何與青少年相處的專題時,有個母親問我要如何才能讓他國二的女兒跟他七歲的弟弟玩,於是我就請媽續敘述這對姊弟平常相處的情形。

   媽媽說:女兒在上小學的時候,還會常常陪弟弟玩,可是上國中以後就很少了,每天下課後房門一關,弟弟找他玩他都不理,最常說的一句話是:走開啦,你很煩吶!弟弟吃了閉門羹,自然就哭著找媽媽告狀,媽媽拗不過兒子的乞求,於是要姊姊每天陪他玩半個小時,這造成女兒很大的不滿,有一天他女兒在房裡,大聲的對媽媽說,你只會叫我跟他玩,要我讓他,他每次進來都會把我的房間弄得亂七八糟,還會在我本子上亂畫,有一天竟然把我的洋娃娃的頭髮剪掉。我忍耐了那麼久,你還要我怎樣,說完,砰的一聲,把門關上。

   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姊姊為什麼會那麼生氣?她是一開始就那麼討厭弟弟嗎?其實,很多大的孩子在母親懷孕時,是非常期待另一個小生命的到來,可以成為他的玩伴,可是後來為什麼又演變成手足之間那麼多的爭吵呢?

  其實,父母只要有正確的認知,在手足爭吵時,能心平氣和的對待,不過度介入。先聽孩子們怎麼說,然後將問題丟還給他們,並且相信他們會處理的很好,孩子們自然會找到適合自己的處理模式,找到彼此認同的方法。

  千萬不要想當和事老而居中協調,或是要大的讓小的,當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權益受損時,容易產生忌妒的心態,認為媽媽偏心、不公平,而無形中挑撥了手足之情,所以說:父母才是最大的挑撥離間者。

  然而,要如何減少兄弟姊妹之間的衝突與對立呢?最好的方法就是,當他們爭吵時,只要是確認他們不會彼此傷害,就不要介入,等到他們合好且玩在一起時,就給予肯定,說;媽媽看到你們姊弟倆相親相愛,真的很高興,有你們真好;或私下跟哥哥或姊姊說,看到你這麼愛護弟妹,媽媽真的很高興,有你真好。孩子的行為一但得到肯定,就會想繼續擁有這份成就,爭吵的情形自然就會越來越少。試試看,真的很有用喔!當然,前提是父母親一定要很有耐心,因為已養成的習慣,是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調整過來的。

   通常孩子有偏差行為出現的時候,我們習慣會以我們所看到的表象來評斷是非對錯,或指責孩子:你為什麼要這麼作?其實這樣的問話方式容易讓對方害怕,而引發防禦的心態,尤其是孩子,他為了要逃避責罰,於是開始編理由找藉口,想辦法把錯誤歸給別人,造成我們認為的『說謊』,其實一開始他不是要說謊,只是不想被罵而已。而且『為什麼』會讓孩子主導話題的方向,父母會變成不斷順著孩子的解釋去表示認可或不讚同。當他們回答我們的『為什麼』時,他的『理由』會一次比一次的更合理化,而且也會愈來愈不懂得檢討自己,使得對話變成和父母一句來、一句去的狀況,完全喪失親子溝通、談話的效果。

  假如我們能改變個方式去引導孩子,當孩子有偏差行為產生時,能以平和的語氣問他:發生什麼事了?或你做了什麼?這樣的問句,讓父母可以把話題的方向掌控的很好,讓孩子要直接回答他自己錯誤的行徑,例如:我打了弟弟、我拿了桌上的零錢、我把姊姊的本子弄髒了.....,讓孩子能夠針對問題去陳述事件的始末,而不是~~因為.....所以我才...,都是.....不好...等等..,一直在為自己找理由或藉口去逃避。更重要的是,孩子能藉由問題的陳述也能將內在的情緒抒發出來。等他情緒稍緩後,再問他,對這件事情的感覺怎麼樣,是好還是不好?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作檢討,培養內省的能力,因為惟有自己想過,才能為自己負責。當孩子了解自己的行為是如何造成他人的不便時,我們再問孩子:下次發生類似的情形我們可以怎麼做?藉機引導他如何更成熟的解決問題。

   而當下次發生類似狀況時,若孩子能以較成熟的態度解決問題時,就要給予肯定與鼓勵,因為一旦好的行為受到肯定,個案就會感受到更大的滿足,而會想繼續擁有這份美好的感覺,形成一個善的循環。

  孩子的思考模式是慢慢養成的,如果父母親能夠用正確的引導方式,不但可以達到很好的溝通效果,也可以培養孩子自己察覺、自我檢討及不推卸責任的能力與勇氣。

   各位親愛的爸爸媽媽們,讓我們成為孩子的『和平使者』,不要再當『挑撥離間者』了。


 


 成為優質父母的第五堂課 -- 做孩子的寶石鑑賞家 



  有的父母親很擔心,過多的誇獎會不會造成孩子的優越感、變得很驕傲?其實只要把持『讚美要適度、鼓勵不嫌多』的原則,當孩子有好的行為出現的時候,不要只有跟孩子說:你很棒,你真的很棒,而是要具體說明他棒在哪裡,是什麼樣的行為讓他得到肯定。例如:謝謝你幫我到垃圾、作家事、拿拖鞋…等等具體描述行為的發生。





  三歲的曉玲第一天上幼稚園回來,看到媽媽就大哭說:『媽媽騙我,我以後不要上學了!』媽媽一頭霧水,以為孩子受了什麼委屈,於是問曉玲:『媽媽什麼時候騙妳了!』這時泣不成聲的曉玲很委屈的說:『老師說每一個小朋友都很棒、每一個小朋友都是小天使!』。這時媽媽終於恍然大悟,因為一直以來,媽媽都說曉玲是最棒的孩子,是世界上唯一的小天使。讓孩子一時無法接受其他小朋友他一樣棒的事。因此,我們在肯定與鼓勵孩子時,一定要具體化,讓孩子清楚是哪一個行為得到父母的肯定,當孩子受到肯定時,為保有這份美好的感覺,會更想從事良好的行為,這是培養良好習慣的第一步。

  家庭是孩子第一個學習成長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們學習的榜樣,從孩子的行為表現中,可以看到父母的影子。因此,讓我們從心做起,成為孩子心目中優質的好父母。

  前幾天,我看到一篇很美的典故:『母親是孩子的天使』,我將這篇典故送給各位親愛的父母親們,願我們共同珍惜。

天你要把我送到人間去喔!但是我還那麼小,又那麼無靠。』
上帝說:『我幫你挑一位天使來守護著你。』 可是……,小孩猶豫著說:『在天上這哩,我只會唱歌和微笑耶,而我也因為這樣而感到快樂!』
上帝說:『你的天使會  很久以前,有一個小孩即將誕生, 有一天小孩問上帝:『他們跟我說,明每天唱歌給你聽,你會感受到他的愛,而且會很歡喜。』
那還有,小孩繼續問:『我又不懂他們的語言,我要如何知道他們想告訴我的呢?』
上帝說:『簡單,你的天使將會用你所曾聽過最甜美、最溫柔的話語,耐心、有愛的教你說話。』
小孩又繼續說:『』可是我聽說那裡有很多壞人耶!誰會保護我?
上帝將小孩擁在懷裡。說:『你的天使會用生命來保護你、捍衛你的。』就在這個時候,來自另一端的聲音已悄悄地劃破天上的這一份寧靜。
這時,小孩在匆忙中輕輕地問:『如果現在是時候,我該走了,請你告訴我我天使的名字。』
上帝回答他:『他的名字是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會叫他媽媽。』

  各位親愛的父母親:我們既然是上天派來守護孩子的天使,就讓我們一起成為孩子們最美麗的天使,給他無條件的愛、陪伴他快樂成長,,成為孩子寶石的鑑賞家。讓我們從現在開始,每天看孩子一個優點,並將它紀錄下來,

  我相信各位父母親們也都已經做好了準備,往後的日子,讓我們共同勉勵,做孩子最卓越的寶石鑑賞家。

 


 


http://tw.myblog.yahoo.com/sunschool86659872/article?   mid=1494&next=1489&l=f&fid=18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子關係自我評量http://www.ynp123.idv.tw/tools/opia_test_1.html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出處:親子天下(作者:陳雅慧)




想幫助孩子,怕是一種剝奪;強迫自己放手,又怕殘忍得不是時候;如何讓孩子自覺特殊、深受賞識,但又不至於是一廂情願的寵溺?家長該怎麼做,才能正確建構、提升孩子的「挫折免疫力」。


現代的父母正陷入一個不自覺的矛盾中。一方面我們擔心外面的世界充滿危險和誘惑;一方面我們又很焦慮小孩太脆弱,經不起挫折和打擊...」知名的精神科醫生和作家王浩威細膩的觀察,對父母而言,有如當頭棒喝。

一位四十多歲跨國金融機構投資部門主管,工作上每一筆交易決策牽動的金額都是天文數字。每天、每週、每月的投資績效都得和公司目標、和市場、和同業相比較。在工作上,這位跨國企業的精英可以從容的面對巨大壓力,甚至當部屬被挫折擊敗時的精神後盾。但是,當自己十二歲的女兒第一次參加學校必須外宿的畢業旅行時,這位抗壓性強的爸爸竟然焦慮起來:「我問她去哪玩?住哪裡?爸爸也一起去好嗎?我真的不放心...真的想去附近旅館住,好就近照顧她...」

人工打造的挫折
這位爸爸不是個案。有太多的父母有同樣矛盾的心情,所以有人寧願在寒暑假花數萬元讓孩子出國去「體驗貧窮」。或積極打聽哪裡有冒險和探索課程,希望藉由溯溪、攀岩、露營這種由人工打造、安全可以掌控、風險可以預估的活動,「訓練」孩子的抗壓和耐挫力。

《親子天下》雜誌去年四月的調查發現,有八成六的國中小老師認為,現在學生情緒管理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挫折忍受力」。老師的整體觀察也印證了父母的焦慮。

王浩威分析,少子化的時代,小孩成為稀有動物,是周圍大人共同關心的焦點,「擁有的關心如此多,孩子幾乎不可能被忽視,也就沒有所謂『適當的挫折』」。

在經濟愈來愈富裕、「孩子」物以稀為貴的時代裡,父母想要培養一個能夠從容面對逆境,把失敗當做成長養分的小孩,其實是很大的挑戰。

家長期望小孩快樂、成績好、有好朋友、對自己的生活滿意...要達到這些期望,必須仰賴小孩自己的內在力量,去妥善處理日常生活的各種挑戰。「面對挫折,『忍耐』是很苦、是不得已的。父母或許該試著幫助孩子建構新的態度,陪孩子面對挫折,也就是增強對抗挫折的免疫力,」教養專家楊俐容提出,用「免疫」取代「忍受」的新角度。

哈佛大學博士羅伯特‧布魯克斯(Robert Brooks)認為,從內在面對挫折的能力包含:
1.能有效處理緊張和壓力,適應日常挑戰的能力。
2.能從失望、困境及創傷中復原,發展出明確且切合實際的目標,解決問題。
3.能與他人自在相處,尊重自己和他人。

「父母和小孩每一次的互動,都是協助孩子培養挫折忍受力的教育機會。因為在處理每件事和問題的過程中,他們學到更多啟示,克服逆境的種子也將從中萌發茁壯。」羅伯特.布魯克斯在《培養小孩挫折忍受力》一書中提醒,挫折忍受力不是一堂進社會前才要學習的「課業」,而是父母時時刻刻都需要重視的教養關鍵元素。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七月下旬我在哈爾濱,對700位中小學老師和校長演講,會後一位老師問我:「既然培養幽默感可以增進創造力,那我該如何培養幽默感呢?」

原來她女兒總是說她太沒有幽默感。女兒回家後總會提出一些問題要她回答,而她每次都回答不出來,也不覺得好笑,最後女兒都會邊講邊笑說出答案。譬如有一次女兒問:「兔子的眼睛為什麼是紅的?」她說:「我真的答不出來,然後女兒咯咯的笑著說:『因為兔子比賽跑輸烏龜,所以哭紅了眼睛!』」這是非常典型的腦筋急轉彎,是小孩水平思考的運用。

其實大人可以向孩子學習幽默感。兒童平均1天至少笑300次,而大人只有15次。嬰兒的幽默感主要是來自父母,父母的面孔和行為是他學會幽默的素材。6個月大的嬰兒已經能體驗父母在安全範圍內所表現出與平常不同的行為,如做鬼臉或發出動物的聲響。為什麼這些行為會讓兒童覺得有趣?父母所表現的新奇、驚訝、不一致,都會引起小朋友的好奇心,而這些刺激也是幽默感和創造力的基本元素。

絕大多數父母會用這樣的方式逗小孩笑,可是等到孩子稍微長大後,父母開始扮演傳統教師的角色時,就忽略兒童的好奇心,也失去自己的赤子之心。向兒童學習的第一課,就是保持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對意外的、新奇的、互相矛盾的事情與刺激充滿興趣,並且與兒童互動互逗、開懷大笑。5歲的兒童已經開始懂得字謎等語言的幽默,到了6、7歲便開始懂得一些雙關語的笑話,這個時期的兒童最喜歡腦筋急轉彎的笑話。父母師長要向兒童學習的第二課,就是蒐集各種腦筋急轉彎的笑話集,發揮一休和尚和他身邊人物的精神和言行,經常互相考問,製造樂趣。

成人向兒童學習的第三課,是欣賞兒童不是刻意卻自然流露的幽默。一位媽媽向朋友述說丈夫的不是,突然轉頭問旁邊的小兒子:「如果爸爸媽媽吵架,你要站在哪一邊?」孩子想了一下,口吻堅定的說:「站旁邊!」

兒子跟女兒在客廳裡玩耍,兒子翹著二郎腿坐在椅子上看報紙,女兒在旁邊大聲的指指點點,數落著弟弟的不是。母親從廚房跑出來說:「小莉,你難道不能學你弟弟一樣坐在那裡安靜看書嗎?」小莉說:「媽,我們在扮家家酒啦,弟弟在演爸爸,我在演你。」

研究兒童幽默感的心理學家Paul E. McGhee,歸納研究的結果指出,幽默對兒童的智能、社會和情緒各方面的能力和行為,都有很大的助益。幽默其實是以語言為主要思考工具的智能遊戲,語言的幽默包含一語雙關的創意,不僅可以培養兒童的創造力,也可以增加字彙和閱讀的技巧。幽默也能幫助兒童管理情緒,建立友好關係和自尊。

其實幽默感對兒童和成人都一樣重要,大人想要培養幽默感就向兒童學習,一天笑30次應該不難吧!

                                             來源:親子天下(文:吳靜吉)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廖怡景

家長就好像是一名廚師,在想著要加入什麼樣的香料,才能烹調出一道道佳餚;也像是一名「社會銀行」的開戶者,替孩子準備一本「優勢存摺」,存入什麼樣的本金,才讓孩子可以在未來的社會中提領最大的「本利和」。


入夏的傍晚,海風吹拂在北海岸的野柳國小操場上,大學一畢業就到野柳國小教書的美術老師張明錫,正帶著一群在海邊長大的小朋友們一起遊玩。


在落日餘暉的照耀下,這群孩子快樂無憂地奔跑著。也許就在同一時間,在距離這裡不到一個小時車程的台北都會裡,年紀相同的孩子們正在學著各種才藝,但這群遠在海邊的孩子有的,也正是台北小孩所欠缺的。張明錫操著一口宜蘭腔的台灣國語,熱情開朗地說,「他們要的是和自己競爭!人比人氣死人啦!」


‧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才具競爭優勢


張明錫的教育方式是一個例子,他很堅持,「我不是說學習或者課業的競爭不重要,但一定要適可而止。如果說,課業的學習很重要,那生活的學習重不重要呢?」一到假日,就帶著這群學生上山下海、溯溪、開山路的張明錫,以他將近十年的經驗提出看法:「我不是反對學生在成長過程有競爭,但我更在意的是,我們的小孩在接受了所謂的『基礎教育』後,會不會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我看來,很多小孩在長大後連自己的問題都處理不好,談什麼競爭優勢呢?」


長期以來,社會一直強調所謂競爭力,但對家長而言,要如何才能培養小孩的競爭優勢?難道一定得透過課業競爭或是工作競爭取得優勢?在張明錫的想法裡,在生活裡有解決問題能力的孩子,才是真正具有優勢的一群。


‧不論是孔雀或是麻雀,只要快樂就好


在許多家長心目中,小孩的成就才是他們一輩子的成就。因此,他們窮盡心力,為的就是讓他們的寶貝長成羽翼傲人的孔雀。有些人喜歡孔雀,但也有人不在意是孔雀或是麻雀,只要是隻快樂的小鳥,他們都感到很欣慰。


到底要讓小孩長成什麼樣子呢?要餵給小孩什麼樣的養分,才可以讓他未來具有生存能力?能面對不計其數的大小挑戰,不至於被擊倒後就倒地不起?有了自信,是否就有了面對困難、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其他孩子更勇敢,是否就會比較不怕險阻?只要滿腹學問,就可以終身常保優勢?


家長就好像是一名廚師,在想著要加入什麼樣的香料,才能烹調出一道道佳餚;也像是一名「社會銀行」的開戶者,替孩子準備一本「優勢存摺」,存入什麼樣的本金,才可以讓孩子在未來的社會中提領最大的「本利和」。


‧給孩子「大能力」,讓他們的生命更豐富


要替孩子存入什麼樣的能力,才可以讓他們成為社會銀行裡的「富翁」,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前教育部長曾志朗認為,「給孩子愈多可以帶著走的知識和能力,孩子就愈有可能成為一位富翁。」要存入這些知識或是能力,需要的是「有心、有方法的家長」,光懂得把小孩送去上明星學校是行不通的。


這些能力也絕不僅止於一般家長所在意的國文、英文、數學等課業能力,而是內化過的人格特質,如自信、責任、毅力等。這也就是美國華盛頓家庭與學校協會〔Home and School Institute〕創辦人暨會長桃樂絲.李奇〔Dorothy Rich〕博士,於著作《Megaskills: Building Children's Achievement for the Information Age》提出的「大能力」〔Megaskills〕理論。


桃樂絲李奇博士認為,所謂的「大能力」,是要學校和家庭共同合作,才能在孩子身上培育成功,她也認為,一個人的大能力是隨時被評等的,這也是所謂「永無止盡的成績單」。


什麼是大能力呢?桃樂絲李奇解釋,所謂的大能力就是指內在的學習動力,其中包括信心、動機、努力、責任、主動、毅力、關懷、團隊合作、常識、解決問題和專注等十一大項。乍看之下,這十一項大能力似乎是老生常談,但桃樂絲博士說,她設計這套大能力的目的,就是要找出每個家庭能做的事,形成一個有效的體系,別弄得太難太長,把它變得很簡單、很容易,每個人都能做,讓它既實用又有趣,「因為,許多好事的完成是不需要時間的」。


孩子具備了這些大能力之後,就像加足了油的汽車一樣,能飛快奔馳在人生大道上。


這是成就孩子未來的十一種基本能力,也正是現今社會中家長所應該在意的「優勢存摺」內容。而「大能力」是決定在校及工作成功的價值、態度與行為,也是資訊時代的基本能力。


‧給孩子表現的機會培養自信心


「大能力」中的第一項能力「自信」,正是人本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史英在兒子的優勢存摺裡存放最多的部分。史英一邊抽著菸,若有所思地嘆了一口氣,「許多家長本身的自信心都有問題,當然就不會教出有自信心的小孩。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其實不難,重要的是要給小孩表現的機會。」


在他的想法裡,許多家長就是看不到小孩的優點,且吝於肯定、不給孩子建立自信的機會,才會養出沒有自信的孩子,「在這樣的情況下,家長有什麼立場抱怨自己生出不成材的小孩?」他沉痛地說:「替孩子留一條生路吧!」不過,他也承認,要成為可以替孩子準備優勢存摺的父母,也是需要學習的。在他個人的經驗中,因為初為人父,沒有經驗,對他大兒子的管教就比較嚴格,等到家裡有了第二個孩子時,他才學會了放小孩一馬了。


史英很得意地說:「像我的小女兒,雖然當年沒有考上北一女,有些挫敗,但當你培養小孩對自己有充分自信後,她就不會被困難擊倒。」事實證明,史英的小女兒後來也走上社運之路,而且頗為出色。「當年讓陳水扁焦頭爛額的十五號公園抗爭,就是我女兒的傑作呢!」史英說到這裡哈哈大笑,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世新傳播學院院長成露茜也認為,台灣的家長不大容易學會對小孩放手,「我一直就覺得很怪,為什麼小孩考試時,家長還要去陪考?」她說到父親成舍我對她和哥哥、姊姊的教育態度,「父親留給我們最多的就是訓練我們『獨立而且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只會跑的孩子不能強要他飛


成露茜回憶,「父親一直很注意我們小孩子對金錢的態度。他一直告訴我們,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就連零用錢也是。我從國小二年級開始,父親就讓我們自己賺零用錢。他有剪報的習慣,他要我們幫他貼剪報,每貼完一張B4的紙,就給我們一分錢。他幫我們每個人都做了一本『父親存摺』。每次貼完了剪報,他就把我們所賺的錢登記起來。如果我們想要領錢就跟他說,他也從不會過問我們領錢的理由。」對於成露茜而言,成舍我在他們身上存下的不僅是記憶,還在他們的「存摺」裡留下了可以成就未來解決問題的大能力。


前台北市教育局長吳英璋的夫人李美玲,在分享她教育子女的經驗時,特別強調一定要讓孩子從小就對自己有責任感,而且要懂得面對問題,面對挫折,解決問題。李美玲說,兒子當年為了玩耍,到了睡覺時才發現功課沒做完,「你知道,我那時有多掙扎嗎?但我就是不想破壞我的原則,讓他延後睡覺的時間,後來他哭著和我說,『媽媽,我早上五點起來寫作業好不好?』想了想,才答應他。」要給小孩子負責的觀念,父母就必須要堅持原則。


台北市家長協會理事長蕭蕙瑛,選擇以自由的方式訓練小孩負責。例如,她的二女兒當年在學業上遭遇挫折時,她勸孩子「心不開,學習就不會進來。」之後,一切也就讓她自己決定要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後來,女兒的功課在高三模擬考的排名成績從八、九百名突飛猛進到八十四名。「她大概想玩這場考試遊戲了吧。」對於蕭蕙瑛而言,她認為,「要讓小孩有成就自我的能力,做家長的首先就要夠了解孩子,一個只會跑的孩子,你硬是要他飛,那當然不可能。」然而,要如何了解孩子呢?蕭蕙瑛有她特別的方法,「雖然我常工作到很晚,但我們都會一起洗澡,很多的知心話都是在那個時候說的,有時都還會在起霧的鏡子上寫字呢!」


‧家長也要邁向專家時代


希望兒女成龍成鳳是許多家長一輩子最大的心願,但要如何才能在子女成就和家長的期待裡,尋求一個平衡點,不致有過大的差距?


身為家長必須面對很殘酷而且也很現實的問題是,台灣只有一個王永慶,只有一個張忠謀、曹興誠,一個班級也只能有一個「第一名」如果自己的孩子不能在課業上出人頭地,那麼,要如何讓他們有信心面對社會的嚴酷挑戰?或許此時的家長應該稍稍退後一步,告訴孩子,「不一定要拿第一,有時,第二名也不錯!」讓孩子有自信、有學習的動機,有面對困難、解決問題的勇氣,或許才是子女終身受用不盡的財富。台大社會學教授薛承泰認為,「現在的家長不能只是有心而已了,最重要的是還要有方法。也就是家長也要朝向專家的方向發展。」


「優勢存摺」裡的本金,每對父母存的都不盡相同,但只要把他們的「大能力」存入,經過時間的淬煉,終究會開花結果。當自己的兒女能夠昂首泰然面對社會,面對世界,不畏懼任何的險阻,這本「優勢存摺」裡存入的本金,才能發揮真正的價值。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規則: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 斯.阿姆斯壯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 益。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課程。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 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唯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的想像力無拘無束的發揮,讓他們可 以悠閑的看蜘蛛織網、研究螢火蟲如何發光,以他們自然的速度去探索他們所 好奇的世界。也許,有時你也該放慢你的腳步,拋開你的行程表,跟著孩子的節奏 享受生活。


  2. 教導他關懷別人: 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了解到他對別人的意義。要發展這種感覺,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舊玩具,和他一起捐給慈善團體,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也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參與一些義工活動。專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齡,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並養成喜歡助人的習慣。


 3. 鼓勵他多運動: 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遊泳……,多運動不但可以鍛鏈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生活可以適度紓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並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並從運動中發現樂趣與成就感。


 4. 笑口常開: 常和孩子說說笑話、一起編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開懷大笑,對你和孩子都有益處。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運動。


 5. 有創意的贊美: 當孩子表現很好時,不要隻是說:「很好。」贊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指出有哪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動跟警衛伯伯說早安,真的很有禮貌。」

不過,贊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成孩子錯誤的期待。有些父母會用禮物或金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為上。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發現,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報酬來獎賞他。


6. 確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飲食,不僅讓孩子身體健康,也能讓孩子的情緒較穩定。不論是正餐或點心,盡量遵循健康原則,例如:低脂、低糖、新鮮、均衡的飲食。


 7. 激發他內在的藝術天份 雖然科學家已證實沒有所謂的「莫特效應」,但是多讓孩子接觸音樂、美術、舞蹈等活動,依然可以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專家發現,當孩子隨音樂舞動、或是拿著畫筆塗鴉,其實都是孩子在抒發他內在世界、表達情感的方法。孩子喜歡畫畫、跳舞或彈奏音樂,也會對自己感到比較滿意。


  8. 常常擁抱: 輕輕一個擁抱,傳達的是無限的關懷,是無聲的「我愛你」。研究發現溫柔的撫觸擁抱,可以讓早産兒變得較健康、較活潑,情緒也較穩定。對於大人而言,擁抱也能讓人減輕壓力,撫平不安的情緒。


 9. 用心聆聽: 沒有什麼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心。想要當個更好的傾聽者嗎?不要隻用一隻耳朵聽,當孩子對你說話時,盡量停下你手邊正在做的事情,專心聽他講話。要耐心聽孩子說完話,不要中途打斷、急著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把話說完,即使他所說的內容你已經聽過許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學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覺時,是最佳的傾聽時刻。


 10. 放棄完美主義: 我們都期望孩子展現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時候太過急切糾正或改善他們的表現,例如,嫌棄他們沒把桌子擦幹淨,幹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糾正他們一定要把東西擺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會減弱孩子的自信心與不怕犯錯的勇氣。下次當你忍不住想要參一腳,急著幫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時,不妨先想想看:「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關嗎?」「想像10年之後,這件事還有這麼嚴重嗎?」如果答案是No,那麼就放手讓孩子去做吧。


 11. 教導他解決問題: 從學會系鞋帶到自己過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邁向更獨立的裏程碑。當孩子發現他有能力解決面對的問題,就能帶給他們快樂與成就感。 當他遇到阻礙時,例如:被玩伴嘲笑或是無法拼好一塊拼圖時,你可有幾個步驟來幫助他: 1確認他的問題。

        2讓他描述他想到的解決方式。


3找出解決問題的步驟。


4決定讓他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或提供一些幫助。


5確定他能獲得需要的協助。


 12. 給他表演的舞台: 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賦,何不給他們機會表現一下?如果他們喜歡說故事,鼓勵他多說故事給你聽。如果他對數字很擅長,帶著他去逛街,讓他幫你挑選價格便宜的東西。當你能欣賞孩子的才能,並表現出你的熱情時,孩子自然會更有自信心。


                                                                      來源:轉貼文章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 想太多

對兒女有過多的擔心,例如:擔心孩子課業跟不上、擔心孩子不適應、擔心孩子交到壞朋友等。

二、 做太多

替兒女承擔太多的責任,例如:接孩子上下學、替孩子拿書包、替孩子復習課業等。

三、 罵太多

情緒遷怒時,不理性的話往往脫口而出,結果挫折了孩子的自尊心,也造成親子關係惡劣。

四、 給太多

無論是物質生活的補償,或是口頭上的讚美,有時候給了太多,造成孩子不知感恩或自我膨脹。

五、 要太多

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點,結果安排了過多的學習,讓孩子大感吃不消。

六、 玩太少

親子之間太少有趣的休閒活動,欠缺開懷大笑的共同回憶。

七、 「坐」太少

親子之間少有坐下來聊天談心的習慣

八、 知太少

可能忙於工作,可能忙於家事,結果忽略現代資訊吸收,親子間只能談些日常瑣事。

九、 愛太少

父母當然關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在行動表達上,總是還不夠具體和明確,使得親子相處上,減少了互動的潤滑劑。

十、 變太少

親子相處模式一成不變,忽略自我省察和不斷調整,以致孩子越跑越遠。

無論如何,儘管我們犯了以上十大錯誤,或只有少數幾項,只要我們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就該慶幸還有成長的空間。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教重於言教~~令人震撼的影片,分享給各位家長!



 



這是一支澳洲的兒福廣告,只有一分半鐘,




簡單明確的表達了他的主題。




這支廣告真的給我很大的震憾,




身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要再說「小孩還小啦,他看不懂」,




他其實什麼都看在眼裡,




家長還是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啊。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周美青  出處:親子天下




父母與其花費時間與金錢上親子課、參加親子活動,倒不如關閉手機、電腦、電視,在愉悅的環境中,專心的與孩子溝通互動,千萬不要讓孩子寂寞的長大。






 



去年九月,《紐約時報》的康健專欄中,有一篇名為「和孩子說話——從出生開始」的文章,受到紐時讀者的注意。約有超過一星期的時間,都名列最常被網友傳閱的十篇文章之中。

該文主要是有感於現代父母總是忙於講手機、傳簡訊,而忽略了親子間的溝通,以致嬰幼兒無法從與父母四目相視、父母臉上的表情、父母說話的語調中,發展其語言及與人溝通互動的技巧。鑒於嬰幼兒了解語言的能力比幼兒開始說話的時間要早得多,作者主張父母親應自孩子出生開始,就多對著他們說話,即使孩子聽不懂,父母和藹的表情、溫柔快樂的語調,也能帶給孩子信任及安全感。

其實這並非什麼最新的育兒知識,我們這一代就是這樣被父母背著、抱著、逗弄著長大的。只是現在的父母親真是太忙了,忙完了工作、家事,又忙著看電視、上網、讀寫電郵,在公共場所也常看到父母忙著講手機,查、傳簡訊,對於身邊孩童的哭鬧卻無暇聞問。現代科技縮短了遠距溝通,但近在咫尺的親人反而愈來愈疏離。難怪作者要撰文呼籲父母親隨時把握機會,專心和嬰幼兒說話。


面對面的說話、一對一的互動,是嬰幼兒學習語言與人際溝通的基礎。嬰兒在出生後的早期學習及生活體驗,對其長大後社會能力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嬰幼兒在與父母的互動中,漸漸學習到因果關係與人際溝通的技巧,知道自己笑的時候,父母也會以笑臉相迎;伸出雙手,父母就會以擁抱回應。

父母則可從孩子的一顰一笑及肢體動作中,了解孩子的情緒與需求。這些看似自然平常的事,對嬰幼兒都是重要的學習,也是建立緊密親子關係的關鍵。紐時專欄作者建議父母在做動作的同時,多與孩子說話,例如替幼兒穿衣襪時說:「我們現在要穿衣服、穿襪子。」走在路上可以教導孩子「這是汽車、這是紅花」。孩子雖然不會說話,但並不表示他們沒有學習的能力。父母應該隨時把握機會,提供豐富的感官刺激,建立彼此的信賴感與親密關係。

許多父母深信親職教育是需要經過教導學習的技能,反而忽略了最原始、有效的方法。其實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最需要的是父母適當的參與、陪伴、鼓勵、了解和關注。

尤其對嬰幼兒,只要肯花時間陪伴互動、專心的注視孩子雙眼、含笑的與孩子碰碰頭、溫柔的說幾句話;當孩子開始說話時,專心、耐心的聆聽,適時的給予鼓勵讚賞的眼神及回應,對親子關係、孩子語言及社會適應力的發展都有助益。父母與其花費時間與金錢上親子課、參加親子活動,倒不如關閉手機、電腦、電視,在愉悅的環境中,專心的與孩子溝通互動,千萬不要讓孩子寂寞的長大。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李坤珊  出處:親子天下




    覺得孩子很拗,總是「非這樣不可」嗎?
    其實,幼兒缺乏真正的時間概念,唯一能掌握的就是「此時此刻」。給孩子一個固定的生活時間表,
    讓他們能放心的等待,有信心的期待,就能在充滿安全感的環境長大。









    開學後的第二個星期,歐文的媽媽約我談話。她說:「歐文早上都哭叫著不讓我離開學校,我想是因為他不習慣一大早看到那麼多孩子。從明天起,我會早點叫他床,好讓他不但完成早上在家中的一切活動程序,也早一些送他到學校來。你覺得這樣好嗎?」
    就這樣,歐文每天早上總是從從容容的,抱著他的猴子喬治,在七點四十分左右走進教室。他的程序,總是先放好午餐盒,脫掉外套並掛好, 然後笑著問我:「你在做什麼呀?」 與我簡單的對話後,隨著媽媽或者爸爸,走向早晨的拖兒中心。這個不變的程序,讓他很快的適應了新環境。


    歐文的媽媽很有智慧。倒不是說她讀了很多育兒錦囊,或者擁有很高的學位,而是她很了解幼兒。她了解她的四歲兒子,對每天的生活有一定的程序,那是孩子的需要。她也清楚幼兒無法掌控環境的改變,所以她改變自己的作息,切實執行:「給孩子一個固定的生活時間表。」因為固定的生活時間表,是幼兒成長過程中,安全感的重要來源之一。




    依靠固定事件掌握未來



    你的孩子是不是在出門前一定要做某件事?睡覺前有一定的活動程序?吃飯前也非得完成某個活動不可?我遇見不少父母,對幼兒這樣的「無法變通」和「龜毛」感到困擾和不耐煩。


    但我想請成人想想,成人的生活程序其實很複雜,充滿許多變化。為了完成手邊所有的事,成人可以、也必須調整生活的程序。但倚賴大人生活的幼兒,卻還不具有真正的時間概念,他們唯一能掌握的,就是「此時此刻」。所以假如此時此刻該發生的事沒發生,就表示「沒有或失去」,那樣的突然失去,讓他害怕,也讓他感到失控和無力。


    而倚賴我們生活的幼兒,在大人的變動步調下,並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所以他們唯一能讓自己知道下一步要做什麼的,就是依靠生活中的固定事件,來掌握未來。想想看,幼兒在托兒所裡,是不是常以同樣的邏輯,問著類似的問題。例如,為了想要媽媽趕快來接他,所以不斷的問:「是故事時間了嗎?」因為他知道故事時間後,媽媽就會來了。「不可測」,讓幼兒擔心,也讓他無所適從。相反的,能預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讓幼兒安心,也讓他相信「等待」。


    所以貼心的父母,要盡全力使幼兒的生活作息,維持一定的規律。細心的老師也得想方設法,讓生活中的大小事件,依循一定的程序。


    成人設法維持一定的作息規律,小孩才能確知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比如說,他知道吃完早餐後,媽媽就會帶他去散步。也正如每個小小孩都有他一定的起床程序,不管是要媽媽先抱一下,或是要爸爸搔他癢。
    這些固定的程序,從開始到結束,一個都不能少。少了一個步驟,會讓他不安和焦躁。讓孩子能放心的等待,有信心的期待,這就是安全感。


    三歲的尼可是個很黏媽媽的孩子,但從尼可第一天上學開始,她的媽媽就與她約定好一定的說再見程序。
    媽媽問:「誰是我最愛的寶貝?」
    尼可說:「是我。」
    尼可坐在媽媽腿上,媽媽慢慢的數到十後,向她說:「聽老師說完故事後,媽媽就來接你回家了。」
    兩個星期後,尼可可以含著淚,跟媽媽說再見,走進教室。沒有掙扎,沒有不確定,只有不捨。沒有掙扎,所以她很快的信任環境。沒有不確定,所以她很快的在學校,找到了新的生活目標,盡興的與同伴一塊兒玩耍、一塊兒學習。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有不少學校付錢給成績進步的學生,甚至有學校付錢給不翹課、不調皮搗蛋的學生。但金錢是否真能激發學生上進?


         念書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要去上學?師長最希望聽到的答案當然是:吸取新知,學習做人做事的道理……然而在現實世界裡,許多人是為了獎狀、獎品,為了考上好學校,為了以後有好工作而念書。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美國許多學校無所不用其極,包括付錢請學生念書。學校付錢給成績進步的學生,甚至有學校付錢給不翹課、不調皮搗蛋的學生。這一切,要從美國教育的城鄉差距說起。


         美國最好的公立學校大多位於郊區。在大城市裡上班的中產階級為了子女教育和生活品質,通常選擇住在郊區,小孩就進入當地的公立學校就讀。


         第二好的是鄉下地區的公立學校。雖然大部分鄉下學生的家長收入不如郊區家長,純樸的公立學校多半也能提供令人滿意的教育品質。


         至於大城市裡的公立學校,通常只有少數學校能維持水準,其餘學校普遍學習成效低落。例如芝加哥全市公立高中平均只有半數學生念到畢業,每年新進的高一學生只有六%會在二十五歲前拿到大學文憑。紐約市高中生不到四成準時畢業,底特律更只有五分之一高中生拿到畢業證書。


         由於用文具或禮品獎勵學生已無法奏效,於是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羅蘭?富萊爾 (Roland Fryer Jr.) 想測試,金錢是否能激發學生上進?


         富萊爾教授成功的籌募到六百萬美元後,說服了四個大城市的一百二十二所公立學校參與實驗,不過在實驗正式開跑前已先遭各界炮轟。教師們首先發難,重申好好念書是學生的本分,追求知識的渴望應發自內心,用金錢賄賂學生的手段太下流。心理學家們也說,為了報酬而學習無法持久,創造力和想像力也難被激發。


         然而對於已經一籌莫展的學校來說,再荒謬的方法都值得一試。這個包含了一萬八千多名學生的大規模實驗於二○○七年正式展開。


         實驗如何進行?在紐約市,通過學測考試的四年級學生每人可領二五美元,七年級學生則為五○美元,參與實驗的四年級學生一年平均每人領了一四○美元,七年級學生領了二三○美元。


         在芝加哥,參與的九年級生若拿一個A可領五○美元,拿B領三五美元,拿C領二○美元,一年平均每人領近七○○美元。


         在首府華盛頓,六、七、八年級中學生只要不翹課、上課守規矩、作業按時交,都有機會領到錢。每兩星期最多可領一○○美元,參與的學生一年平均每人拿了五三○美元。


         在德州達拉斯,二年級的小學生只要念完一本課外書並完成電腦測驗就能賺兩美元,參與的學生一年平均每人賺了十四美元。


         用現金鼓勵學生向學,反應不一


         這個花了好幾百萬美元的實驗,施行兩年後,有了第一批數據。


         在芝加哥,學生曠課的次數減少了,成績單上的成績也有進步,但是學力測驗的成績卻沒有變好。在參與學生人數最多的紐約市,完全看不出有任何改變,不論是學生的校內成績或學測分數都沒有提升。首府華盛頓的學生則變得較聽話,也較少翹課,最重要的是,學生的學測閱讀成績有進步。成效最好的是獎金發最少的達拉斯市,參與的小二學生的學測閱讀成績有顯著的進步。


         這些數字背後具有什麼意義?富萊爾教授認為,參與學生亟欲領到報酬,所以會準時上課,不隨意嬉鬧,並努力完成作業,測驗成績自然跟著進步。然而那些程度嚴重落後的學生,因缺乏基本程度和考試技巧,所以在學力測驗上仍表現不佳。他也認為,用金錢利誘學生不可能是提升學習成效的唯一辦法,必須配合其他措施和變革。


         筆者以為拿學測成績來分析實驗成果是一大問題,因為美國的學測是用來斷定學校和老師的功過,學生不見得會認真看待;況且由各州自由設計的學測題目,難度不一,有些州出題愈變愈簡單,學生通過率也因而提高。因此,即使華盛頓和達拉斯參與學生的學測成績比前一兩年高,實力是否真的進步還是讓人打個大問號。


         此外,四個城市的參與學生年齡不一樣,發放獎金的標準也大不相同,實在很難比較出哪個方法效果最佳,哪個年級的學生受的影響最大。更重要的是,用白花花的銀子獎勵學生是否有長遠的效果?當獎勵停止時學生是否會繼續念書?十年後他們是否會比其他學生更有成就?短時間內都不會有答案。


         很多人希望更多學生能找到念書的動力,所以參與學校正在尋求財源以繼續用現金來獎勵學生。雖然不贊同這種做法的人還不少,但贊同的人認為這值得繼續辦下去,畢竟這些受獎勵的學生都來自低收入家庭。他們不像有錢人家的小孩拿了好成績回家可以領賞,窮人家的孩子也應該有機會看到自己的努力立刻獲得報償。


         筆者不在這四個大城市教書,卻對學生缺乏學習動機的問題深有感觸。面對今日世界的各種誘惑,不少年輕學子把玩樂和享受擺第一, 他們只看到名人光鮮亮麗的一面和少數暴發戶一步登天的好運,卻不去思考成功和努力付出之間的關聯。


         文化與成長背景決定向學力


         另一方面,在新移民眾多和文化多元的美國,個人對於成功的定義和人生的追求,往往跟成長背景息息相關,學習動機因此強弱不一。


         例如有些開發中國家,資源都集中在官僚或貴族手裡,沒有所謂的中產階級,農民和工人完全沒有靠教育翻身的機會。當他們有機會移民到美國,並不會萌生讓子女上大學的念頭。還有些國家連年內戰,人民居無定所,念完小學都是種奢求,搬到美國後能夠溫飽就很欣慰,上大學這種夢想實在太遙遠。


         美國是民族大熔爐,學生來自許多不同家庭背景,對教育的需求和渴望大不相同,授課教師所承受的考驗是難以想像的。尤其美國在「有教無類」教改法案下,所有學生都得通過學測;若學測通過率未達標準,被責難的是校長和老師,學校必須負起激發學生學習的重責大任,也難怪大家愈來愈無所不用其極。


         然而不管在哪裡,以教育為職志的人大都不會期望一份輕鬆簡單的工作。當孩子找到念書的樂趣和動機,知道自己能夠藉著教育改變一生,甚至造福人群,絕對是人師最大的成就。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不少朋友為著他們那些整天吵著要買東西的孩子傷透腦筋,小時候想買玩具,買各種沒營養的垃圾食物,大孩子就會要求那些時麾流行的商品或流行服飾以及「別人都有,我也非有不可」的電子產品。


      這些朋友很羨慕我,好奇我的兩個女兒為什麼從小就不會被這些五光十色的商品所引誘?從來不會跟著同學比時麾,追求流行時尚?


      我想,在具體生活習慣方面,因為家裏沒電視,所以不會被許多電視廣告、商品行銷所誘惑,而且她們除了寫作業的需要之外,幾乎不會花時間在網路或電子遊戲中。我們儘量養成孩子閱讀、運動的習慣,參加好的社團,認識一些好朋友一起在大自然裏玩耍探索。


      我相信一個有信心、意志堅定,而且覺得對生活有掌控權的孩子,就比較能夠抗拒我們這個無所不在的商業行銷或同儕的炫耀或比較的壓力。


      讓孩子與電子媒介保持相當距離,善用電子媒體成為學習的利器,而非整個生活被電視、網路與電子遊戲所控制,說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卻不太容易。


      因為在這個時代中,許多家長不放心孩子在外面玩,怕壞人多被誘拐,也怕交通意外的風險,當然更怕結交到壞孩子結黨結派,所以孩子待在室內的時間愈來愈長。但是電子螢幕雖然可以輕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但是它們絕對不能成為孩子們的電子褓母,當孩子沈迷於電子世界時,很容易變成整天想要購買東西,而且愈來愈不快樂的人,因為這個電子世界的基礎就是商業利潤,看似免費的網路或電視節目,卻在我們很難察覺下,利用各種非常有效的方式勾引起孩子購買的慾望。


      經過各種心理學家與行銷人員設計出來的廣告,對我們潛意識的影響非常大,孩子真的很容易受到廣告的左右,潛意識往往會戰勝理性的思考。


      除了電視廣告之外,街頭的看板,捷運車廂裏的海報,雜誌,紙袋,包裝紙…..到處都是商品廣告,除此之外,網路的廣告更是厲害,除了廣告時間可以無限長且持續之外,加上病毒式行銷或遊戲式廣告藉由輸贏的情緒變化,使孩子與商品的品牌產生心理連結,這也是我相當擔心的地方,孩子從小就開始追求品牌,追求物質。


      因為廠商要賣東西,所以總是說服孩子,你擁有這東西後才會快樂,換句話說,如果你不買這項商品就會很不快樂,而且廠商要不斷地賣,所以永遠會有新奇的東西出現,你就必須不斷地購買才能確保快樂。


      可是,事實卻適得其反。有許多研究很明確的顯示,物質購買慾望與孩子的自我肯定密切相關,物質觀念愈重的孩子自我肯定度愈低,往往在意自己擁有多少東西的孩子,會覺得自己比較沒有價值,比不上別人,換句話說,向外追求滿足的孩子,內心非常脆弱。


      也有調查報告表示,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愈多,要求買的東西愈多,也就是說,孩子愈常接觸廣告訊息,物質慾望愈強,慾望強的孩子往往也不快樂。


      我認為孩子並非天生就是物質主義者,孩子的價值觀是後天形成的,現代的孩子長期暴露在各種廣告訊息中,當然會從這些螢幕裏形成他們的價值觀,因此父母一定要非常小心看待這些圍繞在孩子身邊的媒體。


      除此之外,我們也要與孩子溝通如何用錢,並且教導價值的選擇,報酬與代價的意思,讓孩子瞭解什麼是分享,如何儲蓄,也就是金錢在生活中的意義。


      物質不能使孩子快樂,孩子需要的是友誼,以及與父母親密的關係。在這個消費時代裏,如何教導在廣告訊息與誘惑中生活的孩子,恐怕是現代父母全新的重要課題

    引用:http://blog.chinatimes.com/sow/archive/2010/08/08/526426.html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就是要你功課爛-Part 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q9Wr-nPGi0&feature=related


     


     我就是要你功課爛-Part 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1_0JKrDtUM&feature=related


     


     我就是要你功課爛-Part 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QBAbJuX_pA&feature=related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漸漸長大會發展出自己靈敏的感覺,並想辦法滿足自己的需求。他也必須學習在其它人不尊重他、甚至對他很沒禮貌時,如何面對這種處境。身為父母的你希望保護孩子不受到傷害,但我們都知道這是個不切實際的想法。你所能做的,就是透過言語及行動讓孩子知道,他是值得別人尊重的可愛的人,並向他解釋有些人是因為自己有問題,才會對他不太友善----而這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那麼,你該如何增強孩子的自尊心呢?第一,你可以幫他瞭解與接納自己是什麼樣的人,透過許多方法提醒他,自己的與眾不同是上天給予的特別恩賜。第二,你要尊重他想獨立成長。最後,當然,你必須教他在其它人不尊重他時該怎麼做。

    跟孩子談談什麼是感覺統合異常

    找出方法跟孩子討論什麼是感覺統合異常,以及他所接受的療法是根據他的成熟度,對自己問題的察覺程度,以及其感覺問題的本質。幼兒或學齡前的孩子會因為有個有新玩具的新朋友(職能治療師)可以跟他玩而很開心。正在接受早療或特殊教育的幼兒會因為看到其它處於各種不同發育階段的小朋友,及離開班上與那麼多小孩一起接受治療,並接受特殊配套措施,而覺得這其實還蠻正常的。

    等到孩子大一點,他會開始覺得跟自己兄弟姐妹與同學比起來,學校每件事對他來說似乎都比較困難。例如他可能會注意到弟弟能輕易學會騎腳踏車或穿衣服。他在幼稚園或小學會注意到,其它小朋友似乎不會被噪音所干擾,老師在說故事時不必一再提醒他們要乖乖坐好。

    有些孩子對自己的不同極度敏感。一旦他開始把自己跟其它孩子做比較,就會開始懷疑自己有什麼問題。為什麼莎拉下課後可以看錄影帶,我卻得去感覺健身房?透過簡單而直接的訊息,可以避免讓孩子覺得自己很怪、很笨、很懶或很壞。至於該怎麼做,則端視孩子的成熟度而定。

    瞭解自己與其它人不一樣的孩子,或許已知道如何用字彙來描述自己的感覺,而你可以透過這點來幫他:他可能會告訴你,自己很累或很興奮,而特定活動會讓他覺得�漣饈鉈陽@�說C你可以告訴他說,在騎完腳踏車讓關節跟肌肉運動後,可以讓他�漣颾陽@�說A而且你很願意幫他發現更多讓他一天有這種感覺的方法。

    無論孩子年紀多大,請你誠實以對。孩子腦袋裡有內鍵不誠實偵測器,不要對他說:�漣A要跟拉娜(職能治療師)玩,是因為她喜歡跟特定幾個小孩玩�說C你應該這麼說:�漫堔R的任務是要幫助你更強壯。�誚p果你能接受孩子認為什麼事都很難,他會更有動機接受治療,也更願意配合療程及在家的治療。舉例來說,如果孩子知道自己嘴部有觸覺防衛問題,會更願意忍受下巴及嘴唇的減敏觸覺刺激輸入,因為他知道這能幫他懂得用泰迪熊泡泡玩具來吹泡泡。他會更願意做原來不喜歡的強化手部練習,因為他知道這可以讓他更容易用剪刀。如果你跟他說實話,他會覺得自己被理解,而且覺得這是生平第一次被人理解。

    請你記住,孩子可能不知道自己跟其它人有什麼不同。如果他知道的話,會因為有人瞭解這點、以及知道還有其它小孩跟他一樣而如釋重負。你必須向他解釋什麼是感覺統合異常,而不是讓他以為自己�漱偵簳⑼ㄓㄦ|做,是因為我很笨�說A而是要讓他告訴自己:�漣琲漕倩擃D常敏感,而攝取過多的影像及聲音會讓我很難受。我可以教我的身體忽略那些讓我困擾的影像及聲音。�賒Y是孩子非常敏感,你很難主動提出感覺問題的話題,請試著在他正在進行很有趣、低壓力的活動時跟他談一談,無論是你們在林間散步、踢球、或一起準備餐點的時候。

    如何應付來自家人及友人遲鈍的批評

    你的家人可能很願意、也可能不願意說出對孩子因感覺統合異常及/或發展遲緩所造成的行為的感受。你可以試圖教育他們,但你終究必須接受有些人就是搞不清楚狀況,而你必須保護孩子,不被他們的批評影響。麗莎帶她兒子去做發展遲緩評估,因為他兒子時常大發雷霆,她說:�滬頞}始我受到很多責難。大部份的人都認為我兒子很壞是因為家教不好,而不是因為有問題。我試圖讓周遭的人瞭解這點,卻沒什麼用。我很生氣。這讓他們漸漸離我而去,或至少在開口批評前會先想一想。現在大部份家人又都回到我們身邊了,我想是因為孩子逐漸長大,而且行為也不再那麼不成熟了。��

    如果你已盡力向人解釋孩子的感覺問題,但頑固的史帝芬叔叔卻跟你兒子說:�漣A已經五歲了還不會自己綁鞋帶?你是哪裡有毛病啊?�誧A可以對他說:�漣琩鄐l正在努力學習中。而且我們對他已經盡力想做好這件事感到很驕傲!�貍峈怬A也可以告訴孩子說:�漱ㄜn理史帝芬叔叔,他不怎麼瞭解小孩。�輓市臚l不在時,你可以告訴史帝芬叔叔說,他的批評是多麼不適當,而且你非常不欣賞。

    如何應付來自陌生人的遲鈍的批評

    每個父母在某些時候都得忍受其它人主動提供的建議,而且這些建議大多欠缺對感覺統合異常的理解。此外,通常人們會善意地要你�瑰雩蚧趕竣偵礡A以及不該做什麼。有些人也會因為搞不清楚狀況而罵孩子,或是給他臉色看。有些人完全不瞭解、或不願接受感覺統合異常的潛在問題,還會因為不懂而嘲笑道:�漣琣V來不信任何新的名詞或症狀�說C

    不幸的是,有太多人都不相信神經系統會影響人的行為,因此自然會假設孩子不適當的行為是因為家教不好,更糟的是因為�漸L是個壞孩子�說C即使孩子的症狀近來時常出現在新聞上,例如ADHD或自閉症,但你還是會發現,有些人對這些症狀就是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而喜歡告訴你為什麼小孩會這樣,還教你該怎麼教訓他。

    面對這種狀況真的很令人沮喪。我的建議是,當孩子在公眾場所表現不當時,先解決他即時的需要,必要的話管教他,如果他傷害其它人,就向對方道歉,若是他弄翻店內陳設,就先整理乾淨,不用花力氣向陌生人解釋,或為你及孩子辯護。你可能很想反駁說:�漲雂盓瓻臚l基本的神經問題已經在接受治療了,但你有為你的粗魯接受治療嗎?�誧A也可以用事先印好的卡片(在自閉症網站上可以買得到)來解釋孩子的狀況。但你不該教你兒子或女兒說,這些沒禮貌、自以為是的路人本來就該得到教訓。忽視這些人的存在,才會真正讓你得到力量。換句話說,如果你認為這是教孩子如何爭取自己權益的絕佳機會,你可以說:�疑僮萓雪P覺問題,對她而言要適應某些困難的狀況、或是令她不愉快的人,真的很困難。��

    鞋店的店員想聽到你對他說:�漣甯陘F孩子尖叫而向你道歉,他很不能忍受穿鞋。�誘ㄨL你對主日學的育兒室主管、卡拉OK的教練、或親戚就不能這麼說了。你可以簡單說:�熙蟑}遜有感覺統合異常的問題,這表示他神經系統的運作不太一樣,所以你會看到他的行為不太尋常。如果他表現太過份的話,你可以提醒他需要一點感覺刺激輸入,這樣他就會跳跳曳步舞,或是在原地彈跳。�遠礅臚l更懂得該如何適當地得到所需的感覺刺激輸入,或知道要向權威人士要求(�漣琤i不可以先到安靜的地方振作一下?現在這些噪音跟動作讓我有點無法負荷��)時,你就不必再監視他,或是經常向別人解釋他的行為了。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兒育女後,你們就成為一個家庭,不再是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一對夫妻。而是一個完整的家庭。家中成員彼此互動,這表示家中每位成員的情緒會彼此影響。有些人比較不容易受到周遭人士不佳情緒的影響,仍能保持快樂心情,但我們多數人的情緒,則會隨著周圍人的心情而受到波動。

    做一名遵循教養守則的父母,你必須了解,你要為家庭成員的情緒負責。我不是說每次家中有人不高興,就是你的錯。我只是表示,如果有人沉浸在陰霾的心情裡,或是家人彼此爭吵,不要寄望有人會自動停止發牢騷和咆哮,不再生悶氣,亂抱怨,不為小事斤斤計較,停止吵鬧不休。如果你認為有人該從中抽離,讓氣氛轉好,那最好是由你開始做起。

    孩子不了解情緒會互相感染。他們不了解父母易怒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已經讓父母累了一整天。當然,你可以開始教導孩子這些事情,但是他們還得等上好多年,才能懂得因應之道。一旦孩子感到心情低落,他們會表現出一付可憐兮兮的樣子來懲罰你,即使他們知道這樣也會連累你,讓你心情不佳。「這會給他們一個教訓」、「他們自己會想通」。才怪!這得靠大人來打斷這種模式,而這個人選就是你,如同我前面說過的。

    我有個孩子(最好不要點破是哪個孩子),當他還小的時候,常常和我發生衝突。我最氣他的是,他從來不會軟化,即使在我對他怒氣大發的時候。最後,我太太總是小心翼翼地找到恰當的時機告訴我,也許這和我自己也從來不軟化的態度有關。我的榜樣教導孩子一個對解決衝突毫無助益的方法。

    聽著,這件事聽來不見得中聽,但我要說:會對兒女咆哮的父母,比較可能養育出會大吼大叫的兒女。會對兒女生悶氣的父母,也會鼓勵孩子生悶氣;總是喜歡無病呻吟的父母,較容易有喜歡無病呻吟的兒女。孩子不是每次都會如此反應,而是比在沒有這種榜樣的情形下,更容易這樣做。再不然,因著個性不同,孩子會走另一種極端,(比如說)不像父母一樣易怒,但他們會對周圍的人動怒而感到不舒服;不然,起碼會對「怒氣」這件事,有特殊的「情結」(比照某些專家用語)。

    如果你希望孩子能以成熟的態度來駕馭情緒,那麼父母自己就要以成熟的方式來駕馭自己的情緒。當然這是往好的方面看。父母能影響兒女的情緒(以及孩子掌控情緒的方式)往好的方面發展,如此一來,就會對每個人產生良性循環。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父母不能只是愛孩子,父母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所以你該怎麼辦?

    這個問題沒有一個簡單的答案,父母某些做法也得視孩子的性格和家庭狀況而定。這就是這條守則所要討論的。

    父母不能只是遵循一套教導,不經思考,把同一套教導,套用在每個孩子身上。孩子不能這樣教。我有個朋友,他用同一套策略,帶大三個孩子,諸事順利。然後,第四個孩子降臨,這個孩子和兄姐截然不同。他看世界的眼光很特別,無法接受權威也無法了解周圍的人。他很有意思,只是有點獨特。比方說,這個孩子堅持每天晚上穿日常衣服睡在地板上,他認為,如果每天一醒來就得穿好衣服,那麼換過衣服再上床,毫無意義。

    我的朋友經常和這個兒子發生衝突,因為這個孩子無法像兄姊一樣,達到父母的期望,做個循規蹈矩的孩子。不過我的朋友夠聰明,他和孩子一起坐下來討論可行與不可行的管教方式與理由,也全盤考量,對小兒子設定與兄姊相同的標準,是否公允、有益。他們調整了某些規矩,保留部分規定。調整哪些規定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認真思考自己的教養方式與理由。

    而且你知道嗎?他們也開始質疑並思考對待其他三名子女的方式,並且找出能幫助親子關係更加親密融洽的方式。

    祕訣在於,要檢視所有有衝突的領域;另外就是,父母要檢視讓孩子不自在、有顧慮的地方,然後思考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要如何幫助孩子。

    父母如果不思考自己的作為,就極不可能把事情做好。

    畢竟,在購物前如果不事先想好要買些什麼東西,你大概會從超市買回一堆無用的東西。渡假前,如果不先想想自己想要做什麼,就較不可能充分享受假期。同理,對如何教養兒女一事,如果不多加思考,父母可能馬馬虎虎,應付了事,卻無法提供孩子最好的教養。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們把大人的話當耳邊風,最大原因是出在大人未給孩子對行為自我負責的經驗。雖然大人對孩子說:「現在不認真聽,待會兒就會吃苦頭。」可是孩子卻是一副「你在說什麼啊,沒關係啦!」的態度,為什麼情況會變成這樣呢?那是因為孩子沒有實際受困的經驗,即使突然碰到什麼難題,他心裡總是想著大人會來幫忙解決吧!

    小學三年級生的E小妹,是個活潑開朗的女孩,級任老師到家裡做家庭訪問也誇讚她:「總是精神飽滿」,訪問到最後,老師提醒媽媽:「她經常忘記東西,請多加注意。」此後,媽媽對這件事非常在意。從那天起,E小妹在準備東西時,媽媽總是在一旁關注。

    早晨出門,媽媽要她再三確認:「體育服裝帶了沒?」、「講義裝進袋子了沒?」、「工藝課要帶什麼工具?」、「美術用品帶了沒?」、「作業放進去了嗎?」、「哎呀,笛子要放好,不然會掉哦!」即使E小妹已出門,一旦發現她忘了帶東西,媽媽還會急忙送到學校去。萬一E小妹真的掉了東西,為了不讓她陷入困境,在還不知道原因的情況下,媽媽會立刻買齊新東西。

    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已不知不覺地認為「不應該讓孩子體驗失敗的感覺」。一發現有危險,便急忙為孩子防患於未然。即使孩子做什麼事失敗了,也總是先出手為他解決問題。可是人類學習正是透過經驗而來。忘記東西被老師責備,必須低頭向同學借,或是準備其他東西代替。在這過程中孩子才能學會「生活能力」。

    提醒孩子注意一次便已足夠。之後就交給孩子吧!在他受困而求助時才伸出援手。弄丟東西,父母可以先行支付,之後再告訴他必須從零用錢中扣除,由本人負起責任。

    我們經常可以看見這樣的情景,即使是和同伴爭奪玩具,媽媽很快便加入排解糾紛的行列。弄哭其他小朋友,媽媽立刻挺身出來道歉。天氣熱要孩子脫襯衫,天冷要孩子穿外套。老是追著問孩子危不危險、痛不痛等等……這樣處處為孩子設想,當然無法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了。

    根據NMS的調查,日本有八成母親過度保護子女。換言之,她們是「善於照顧的媽媽」,但也出現了不少反效果。由於老是想著媽媽會幫忙,所以孩子完全沒有必須自我負責或是感到困難厭煩的經驗。這必然造就出「不聽別人講話也不會怎樣,反正有人會來幫我」的孩子。

    靠著欺哄手法的媽媽,將使孩子失去信任感

    日本的大人還有一個錯誤的教養方法,那就是「欺騙」和「威脅」。

    在電車或醫院的候診室,常看見父母餵孩子喝果汁或吃點心。在演講會等地方,主辦單位若有暫時托嬰服務,即使只是短短的一、二小時,也會事先備妥小點心。如果在家裡,只要孩子一哭鬧,媽媽會立刻送上食物或餵哺母奶,好讓他安靜下來。

    不用心思考孩子哭鬧的原因而替他解決困擾;也不設法讓小朋友明白事理,只想塞個東西到他嘴裡讓他閉嘴安靜,這不過是一種「欺騙」的行為。這時候,孩子確實變乖了,可是他卻感受不到「自己的需求被理解」。

    另外,將年幼孩子託付他人時,常會發生父母出門孩子便哭鬧的窘況。碰到這種情況,常有人趁孩子不注意時偷偷出門,這也是一種愚弄孩子的「欺騙」行為。 雖然孩子一開始會哭鬧,也應該在孩子面前說明白,告訴他「出去會回來,要等我哦!」有了這種體驗,孩子知道媽媽辦完事就會回到自己身邊,也就能安心等待了。

    這也是教導孩子「自制」,培養孩子「生活能力」的一種訓練。

    威脅孩子的媽媽,會養出把大人的話當耳邊風的孩子

    常有大人一邊對孩子說:「不可以說謊」,可是自己卻一邊對孩子神態自若地說謊。

    「做出這樣的事,可怕的老公公會來哦!」
    「不早點睡,小心鬼會跑出來抓你哦!」
    「你再不收拾好,我就把它全部扔了。」
    「統統吃光光,才可以吃甜點。」

    可是媽媽的這些預言都失靈了。說出現實生活不會發生的事,或是自己不打算做的事,只是一種「威脅」罷了。這麼做剛開始或許會收到一些效果,可是一旦發現「媽媽講的話是騙人的啦」,孩子漸漸地便會認為「不聽話也沒關係」。

    「買啦!買啦!」對於撒嬌的孩子說「這次就買給你,下次就不可以了」,當場做出這樣的約定也是錯誤的作法。原本講好「這是最後一次,以後不會再買囉」,可是不堪孩子的撒嬌,「那就再買一次沒關係」的作法,從孩子的眼光來看就變成是欺騙。

    即使是聽不懂話語的嬰兒,也希望了解父母的心,何況是小孩子。信賴、尊敬他們作為獨立的個人,好好對待他們是很重要的事。孩子不是自己的一部分,大人必須認同他是獨立的人格。失敗就是經驗!抱持這樣的心情,讓他不畏懼失敗,好好體驗人生吧!在孩子前來求助時伸出援手,便已足夠。從這樣的生活體驗中,才能培養出信賴大人、傾聽大人講話的孩子。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要對青少年表達愛的難度,遠超過在他們還小的時候對他們表達愛。一直親吻、擁抱你那可愛的三歲孩子是很容易的,甚至已經在一起一整天了都還嫌不夠,但是現在又如何?你的孩子可能還是會夢想有人甜蜜的親吻他們、擁抱他們,但遺憾的是,他們的對象不再是你,這不是說他們不想要父母親近他們,只是父母表達的方式要有所不同。

    很顯然,不同的孩子,成熟的年紀不同,開始青春期的時間也不同,所以我們沒辦法說在某個年紀,父母就不能公開表達對孩子的喜愛。但是當孩子在公開場合急忙躲開你在他臉頰上的輕吻時,你很快就會了解了。

    肢體上的親近

    首先,在孩子的朋友面前表現肢體上的親熱是一大禁忌。所以囉!父母要向和孩子在學校吻別的習慣說再見(事實上,如果你還送他們上學的話,孩子甚至會要你讓他們在離學校還有一小段距離的地方下車,好讓他們自己走進校門)。一般而言,多數的青少年不希望和父母一起出現在公共場合,尤其不要表現出親熱的態度。輕輕的捏一下他們的手臂示意,或者是拍拍他們的背就夠了。

    當然有些孩子對這種事情比較沒有忌諱,他們會和你親吻道別,這當然很好,但是讓孩子在這件事上面採取主動。

    然而,和孩子在家裡保持肢體的親近十分重要。在他們上學前、回家後,給予一個擁抱和一個親吻他們會喜歡的。擁抱讓他們覺得舒服,感到安心。而青少年就需要很多很多安心的保證。如果晚上你和他們一起看電視,讓他們把腳擱在你的腿上,幫他們做做腳部按摩,或是用一隻手抱著他們的肩頭,做母親的甚至可以和女兒握著手。

    對成長中的孩子,我們很容易忽略要和他們親近,但這對他們而言是非常必要的。

    當他們做功課或是坐在電腦前面的時候,花幾分鐘幫他們按摩按摩肩膀和頸部。如果他們對考試的結果很不滿意,沒有入選校隊,還是和男(女)朋友感情觸礁,一個擁抱會讓他們覺得好過一點。還有,當你伸出溫暖的手,為他們按摩的時候,他們比較聽得進你講的話,因為這種時候他們不太可能跑掉。

    青少年也會比較注意父母之間的關係。雖然看見父母接吻和擁抱會讓他們很難為情,但是看見成人之間表達情意,看見父母相處融洽、愉悅,對他們來說是件很正常、很健康的事情。

    青春期的男生常常會試著和母親保持一段距離。心理學家認為,這不是因為他們對母親的情感改變了,而是因為母親是他們唯一真正愛過的女性,而現在他們開始對其他的女生產生性趣,所以他們試圖以保持距離來避免對母親有絲毫非分之想。這種情形等到他們自己對性更清楚以後,就會改善。

    所以,做媽媽的即使會覺得情感受傷,申訴或抗議:「你都不愛我了」,還是說:「我們以前好親喔!」都沒有用。青少年男生有夠多可以讓他們滿足的事物,所以想讓他們因為有罪惡感而來找媽媽,實在毫無必要。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