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幼兒疾病、發展 (33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採訪撰文/張晴宜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 林建宏
               
天主教耕莘醫院物理治療師 顏義峰


腿型的自然發展
胎兒在媽咪的腹中成長,身型隨著時間會愈來愈大,相對地,成長的環境(子宮腔)會愈來愈狹小,腿部要捲曲起來,加上胎位、體質以及生產時的壓力等因素,因此寶寶出生後幾乎都是O型腿。天主教耕莘醫院物理治療師顏義峰表示,寶寶O型腿是正常現象,尤其是剛出生後不久的寶寶,腿骨、肌肉等尚未發育完全,不用太過擔心。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林建宏表示,隨著年齡增長,寶寶大約24歲時,腿部會發展為X型,到6歲時腿部幾乎就會慢慢定型。顏義峰治療師指出,腿部發展定型後,幾乎都是呈X型,只是角度大小不同,通常成年女性的腿型會外偏約18度,男性則約為13度。

下肢發展必經之路

寶寶從67個月大會翻身、用雙手和雙膝著地爬行、用手撐著會站起來,這些階段性的發展過程對寶寶來說是很重要的。顏義峰治療師說明,寶寶爬行的姿勢其實是很費力的,雙手必須撐住,腿部蜷縮,手腳要有協調性才能向前爬行。寶寶從會翻身、爬行到走路的這些必經過程最好讓他自然地漸進式發展,不要跳過任一階段或強迫寶寶做出某一種動作。 林建宏 醫師也強調,假如寶寶尚未準備好就強迫他走路,會對寶寶的腿部發展造成不良影響,要是再加上寶寶的身型較肥胖,會帶給下肢更大的負荷。

何時開始會走路?

當寶寶的雙手已經有支撐身體、抓住東西的能力時,同時寶寶的雙腳也準備好可以開始行走。顏義峰治療師表示,當寶寶可以爬行之後,表示臀部已經有一定的力氣,可以做一些跪著、撐起的動作;接下來寶寶的好奇心會促使他想要慢慢站起,寶寶就會藉著手的力量扶住可倚靠的物品或用具,自己試著想要站。通常1011個月大的寶寶已經可以自己獨立站著,1315個月大的寶寶已經可以邁出他的小步伐。顏義峰治療師指出,每個寶寶的發展速度不盡相同,假如發現寶寶在既定的年歲中還不會做某些動作或走路,不要強迫他一定要做出這些動作。其實寶寶會有他自然發展的階段,若還不會達成某些動作,可能是代表他的肌肉或骨骼發展未發育好。寶寶的發展速度和其他同年齡比較,稍微快一點或慢一點其實都算正常,不需要太過憂慮寶寶的發展。

經常跌倒正常嗎?

剛學會走路的寶寶,還不太會控制雙腳,要經常練習才會習慣走路的感覺、平衡感。顏義峰治療師建議,剛開始寶寶難免會跌跌撞撞的,照顧者看到時不需要規範他或限制他,也不要過度解讀,將過錯全部歸咎於寶寶撞到的物體。只要寶寶所處的環境是安全的,有適當的空間可以盡情練習走路,當寶寶發生跌倒的情況時,安慰他、鼓勵他,寶寶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中會自己成長並從中學會許多事。

常見的內八

4
歲以前的寶寶走路內八,算正常現象。顏義峰治療師表示,屏除先天的結構問題,內八主要是由於髖關節的角度造成。人體的下半身結構,從大腿骨到股骨頭,是一個斜向內的角度,這個角度的大小會對髖關節有影響。顏義峰治療師表示,要評估腿型為內八或外八,不能僅依照某一關節去判斷,整個下肢都應該全盤考量。

造成內八的兩種原因:
1.
腳掌有過度外翻現象。
2.
髖關節力量不夠。

顏義峰治療師指出,當寶寶走路時,腳正要抬出第一步的當下,若腳尖就先往內,造成內八的原因多半是因髖關節的問題;若是採下步伐後才內八,則是腳踝出問題的機率較大。

不良坐姿造成

林建宏 醫師和顏義峰治療師皆指出,有一種姿勢稱為W型坐姿(W-sitting),坐著的姿勢整體看起來就像英文字母W,對於尚在發育的寶寶來說,長期採這種坐姿,會造成骨盆往前、股骨頭內轉、屁股往上翹,除了導致走路姿勢呈內八狀態,也會影響髖關節的發展。顏義峰治療師建議,可以試著用盤腿坐去改善這種情況。

避免趴睡

有些照顧者認為,為了寶寶的頭型好看,就讓寶寶趴睡,覺得這樣才不會將頭型壓扁。 林建宏 醫師表示,若寶寶經常趴睡,可能會對腿部發展有不良影響,甚至是影響腿型,建議還是讓寶寶仰睡較恰當。

扁平足

造成扁平足的原因有先天、遺傳、後天等因素,扁平足的平衡感和肢體協調性會比較差,加上運動不足,導致肌肉張力弱。顏義峰治療師說明,剛出生的寶寶由於腿部、腳部的韌帶力量以及肌肉都尚未發育完全,且新生兒的脂肪較多,因此幾乎都是扁平足。一般來說,扁平足的現象會逐年遞減,到了寶寶3歲時,扁平足的比率剩下8%。顏義峰治療師表示,寶寶尚小時,不需要太過擔心扁平足問題,等到學齡時,若是發現還有問題再去介入治療。鼓勵扁平足除了可以穿鞋墊矯正之外,還要多運動,增強下肢肌肉的力量。


林建宏
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經歷:
桃園榮民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
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主治醫師
中華民國小兒專科醫師
現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

顏義峰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物理治療學系
現任:天主教耕莘醫院物理治療師


      


 


                                          來源:嬰兒與母親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流行性感冒(以下簡稱流感)的盛行季節又來臨了!雖台灣因位於亞熱帶,使得流感病例一年到頭都可能發生,但是疫情多從十一月開始,可能持續至隔年二、三月。流感易引發大流行且有致死危機,如有需要,應及早施打疫苗,以維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

流感的嚴重性:易引發大流行且有致死危機

流感病毒之所以能不斷的對人類形成威脅,主要是這種病毒會產生突變,使得即使曾經感染過流感的人,也可能對新變異的病毒不具免疫力而再次感染。當病毒產生新的變異,而大多數人身上均無免疫力時,就會發生全國性的大流行。

流感病毒分為ABC三型,其中的AB型常是引起流感大流行的禍首。根據世衛組織估計,在每年流行季節中,全世界約有5~20%人口會感染到流感,其中估計有300~500萬的流感重症病例需要住院治療,約有25~50萬人直接死於流感本身或相關的併發症。在美國,流感的死亡率時常可到4%,到了冬季更上升到6%(其中,65歲以上的老年人,佔死亡病例80~90%)。

除了公共衛生及流行病學的影響之外,流感對於經濟方面的影響也是極其可觀。以美國為例,據估計每年因為流感所導致的醫療支出及請假造成的工作產能的損失,可高達近兩億美元之多,對於整體社會的影響更是不可小覷。

為什麼會得到流感?哪些族群要特別注意?

流感最主要的傳染途徑是藉著飛沫傳染:咳嗽、噴嚏是散播的方式,口鼻的分泌物則為感染物。病毒通常經由口腔、鼻腔或眼睛的黏膜進入身體裡。

流感病毒進入體內之後,潛伏期只有短短的13天,症狀即會出現。出現症狀的患者,35天內均可能將病毒散播出去,傳染給他人,患者若是兒童的話,其傳染期甚至會長達7天以上。每當流感病毒蔓延時,一般人被傳染的機率約在1020%,若是在人口稠密處(如:學校、軍隊及安養中心等),則可能高達50%以上。

不過,必須特別注意的是,流感會感染任何人,尤其以學齡兒童最容易得到,其次是老年人;但導致死亡的嚴重併發症,則多發生在年老的、體弱的人或嬰幼兒的身上。

流感的症狀可依發病的先後時間,分成三個階段:

發病前:通常會有食慾不振、倦怠、頭痛、腰痛、肌肉酸痛、關節痛以及高燒等現象的出現。

發病中:咳嗽、打噴嚏、鼻塞、流鼻水、喉嚨痛以及聲音沙啞等,都是最常見的症狀,約持續3~5天左右,還會伴隨全身酸痛的症狀。

發病後:症狀可能持續二週或以上,仍出現咳嗽以及倦怠情形,如無適當治療,可能會出現嚴重併發症,如支氣管炎、肺炎、腦炎以及心包膜炎等。另外,約有25%的學齡兒童會出現腸胃症狀,如噁心、嘔吐及腹瀉等,嚴重時甚至會出現持續高燒不退、痙攣的現象,造成猝死意外。

感染流感的居家照護及就醫關鍵時刻

感染到流感的孩子,大部分症狀為輕微,但仍有少數在發病過程中的全身症狀較嚴重者(如高燒、極度倦怠、全身肌肉酸痛、劇烈咳嗽、嚴重腹瀉或脫水等),應立即請醫師診視,並給予適當緩解的一般性藥物,或必要時給予抗流感病毒藥物。感染流感時,如果發燒超過一週或是復發,就可能已經不是流感的自然病程,而是流感已經產生併發症,此時一定要再去醫院求診,接受檢查與治療。

至於沒有併發症的流感患者照顧方式,與一般感冒並無不同,主要原則仍在:合宜的退燒處理、提供舒適涼爽環境、保持心情愉快、提高水分攝取等。

接種流感疫苗的禁忌與可能出現的副作用

流感疫苗是一種安全的不活化疫苗,可和其他疫苗同時接種於不同的部位,並不會有效力或安全性上的問題。不過也有少數人接種後,可能發生注射部位疼痛、紅腫、發燒、倦怠的輕微反應,但一般均於接種後一、二天內恢復,嚴重的副作用則極少發生。

然而,已知對蛋的蛋白質或疫苗其他成分過敏者、年齡6個月以下,或過去注射流感疫苗曾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者,應不予接種。懷孕婦女前三個月也不建議施打流感疫苗,在進入流行期,懷孕四個月以上的婦女則可經由醫師評估後接種。

流感疫苗的接種方式,必須考慮到年齡因素:12歲以下兒童只適合接種副作用比較小的裂解病毒疫苗;不滿3歲的小孩,每次的接種劑量是0.25ml,其餘年齡則每次接種0.5ml8歲以下兒童第一次接種疫苗時,必須間隔至少一個月接種2次,以強化免疫增強作用。往後再接種疫苗的時候,就只需要再接種一劑了。


                    


 


                                          來源:信誼奇蜜育兒gogo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訪撰文/張晴宜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小兒部主治醫師 湯國廷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濕專科主治醫師王怜人


皮膚的構造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總體表面積約有2.0平方公尺 。皮膚的構造很縝密,由外到內,可分成表皮、真皮及皮下組織三層。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濕專科主治醫師王怜人說明,表皮層中的角質層,如同一個屏障,可保護皮膚免於外界物理、化學性刺激和病菌等侵害,還可防止體內的水分流失。皮膚的保濕度、光澤和膚色都與表皮層相關。真皮層由結締組織所構成,是構成皮膚的主要成分。人體中的神經、血管、淋巴管、皮脂腺、汗腺與毛囊都位於真皮層,其中尚有膠原纖維、彈性纖維等組織,因此皮膚的彈性、張力以及柔軟度都與真皮層相關。皮下組織主要由脂肪組成,脂肪厚度會因性別、年齡、身體狀況而有差異,具有維持正常體溫、外物撞擊的緩衝功能,若體內溫度降低會燃燒脂肪,以產生供身體所需的熱量。

皮膚的功用
1.保護:
保護身體、防止外界有害物質入侵。
2.
排泄:人體藉由皮膚排出汗水和皮脂。
3.
調節:維持人體正常體溫。
4.
感覺:皮膚能快速感受到外界的溫度變化、刺激等。
5.
呼吸:皮膚一直都在呼吸著,只是程度較輕微。
6.
吸收:小分子、高濃度物質容易被皮膚吸收。
7.
再生能力:皮膚受傷會自然再生成完好狀態。
8.
個體特徵:每個人的指紋、體型都不相同,辨識度高。

王怜人 醫師指出,嬰幼兒的皮膚未發育完全,皮膚的厚度大約只有成人的1/21/3,較脆弱且易敏感,體內的水分容易流失,易受到外來病菌入侵。一般人皮膚的汗腺大約有兩百萬到三百萬個,嬰幼兒皮膚的表面積較小,因此單位面積的汗腺較多,加上基礎代謝率較快,發汗量是成人的23倍。假如皮膚調節能力較差,出汗、散熱功能異常,加上沒有適度穿著,造成身體過熱或過冷,嬰幼兒的皮膚會容易出現問題,或感到極度的不舒服,因此在照顧上必須要多花心思。

引發過敏性皮膚炎的原因
1.
有家族病史者。
2.
食入蛋、牛奶、大豆、帶殼海鮮等易引發過敏的食物。
3.
皮膚直接接觸易引發過敏的物質:衣物染料、羊毛、合成纖維、植物、含香料成分產品、橡膠、皮革等。
4.
氣候變化:過熱易出汗,對皮膚造成刺激;過冷易乾燥,皮膚易有癢的症狀。
5.
情緒和壓力:處於情緒不佳和壓力大的情況下,容易抓癢過度造成感染細菌。

過敏分階段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湯國廷說明,寶寶的過敏是有階段性的,通常會先從身體的某一個器官開始出現過敏現象,隨著年齡增長,會轉變成其他器官的過敏。各個時期常見的過敏現象如下:
1.
嬰兒期:由於新生兒的腸道、消化道功能尚未完全發育成熟,對食物易產生過敏現象,會引起嘔吐、腹瀉等症狀。
2.
幼兒期:四個月以上的幼兒,容易罹患過敏性皮膚炎。
3.
學齡期:開始出現過敏性鼻炎、氣喘等症狀。

王怜人 醫師表示,寶寶在出生後 23個月,會開始因油脂分泌多,加上寶寶穿著太多易出汗,在頭部、臉部易出現脂漏性皮膚炎,甚至有些寶寶會有腸胃症狀出現(例如:拉肚子、脹氣等)。56個月開始可能會出現異位性皮膚炎。34歲時,寶寶會開始有鼻子過敏症狀。開始去幼稚園後,常常接觸到感冒的小朋友,開始誘發氣喘。隨著年齡愈大,症狀也不盡相同,稱之為「過敏進行曲」。

王怜人 醫師表示,根據日本所做的研究發現,在4個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寶寶中,其中有1個寶寶會有氣喘症狀;在2個罹患氣喘的寶寶中,其中之一會有異位性皮膚炎症狀;罹患氣喘的寶寶中,將近八成有過敏性鼻炎;罹患過敏性鼻炎的寶寶,1/4有氣喘症狀。 湯國廷 醫師說明,罹患異位性皮膚炎者,將近2/3的人後續會發展為過敏性鼻炎,將近1/2的人後續會發展為氣喘。證實異位性皮膚炎和各種過敏性疾病的關聯性。

脂漏性皮膚炎
王怜人醫師指出,剛出生及23個月大的寶寶,因皮脂分泌旺盛,罹患脂漏性皮膚炎的機率較高。通常發生在體表溫度較高的區域,頭皮、臉、脖子以及皺除處等都是好發部位。外觀上看似一層黃黃油油的脂肪附在皮膚上,會有發紅及脫皮現象。脂漏性皮膚炎為一種慢性皮膚炎,和穿著過多、體質有關。
成人也是有可能會出現脂漏性皮膚炎症狀,若發現於頭皮、眉毛、耳朵周圍、鼻翼有發紅、脫皮現象,就要注意並請醫師開藥治療。

異位性皮膚炎
王怜人醫師表示,過敏性皮膚炎又可稱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皮膚過敏的發炎症狀,皮膚會呈現乾燥、搔癢難耐狀態,嚴重甚至會有水泡、滲出液體現象,容易反覆發作。56個月大的寶寶即有可能罹患,會持續好幾年反覆發生。 湯國庭 醫師表示,異位性皮膚炎常見於5歲以下的嬰幼兒、兒童及青少年,在台灣地區的發生機率為 5%,與遺傳性的過敏體質有關,常常伴隨其他有過敏性體質的病症,例如氣喘、過敏性鼻炎等。此外,外在環境也是造成異位性皮膚炎的因素之一。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膚相當敏感,易對過敏原(例如:羊毛被、衣物等)產生過敏反應,汗水刺激、天氣變化等也都可能讓皮膚症狀更加嚴重。中醫根據這種疾病的好發部位(手彎、腿彎),將之稱為「四彎風」。

蕁麻疹
湯國廷醫師說明,蕁麻疹起初的症狀為局部皮膚突然紅腫、發癢,出現紅色斑點現象,接著形成凸起疹子,如同蚊子叮般的腫塊,面積會逐漸擴大,變成一片紅斑。任何年齡都可能會得到蕁麻疹,經常會反覆發生,患部會自行消退,接著又在其他部位出現類似腫塊,來去如風,又被稱為「風疹」。

癢到抓狂時的處理: 湯國廷 醫師建議,真的癢到不行時,可採以下方式:
1.
使用外用皮質類固醇,或搭配使用口服抗組織胺藥物。
2.
用冷且濕的毛巾蓋住發癢的部位一會兒,再塗上保濕劑(可事先放到冰箱)。

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項
1.
飲食上要注意,忌食生冷、寒涼、海鮮類或其他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2.
遠離過敏原。
3.
讓皮膚保持適當的滋潤度。
4.
新買的衣服洗過再穿。
5.
將指甲剪短、磨平滑,戴上薄棉質手套。
6.
避免溫差過大:建議採洋蔥式穿衣法,最內層穿透氣、舒適的貼身衣物(以棉質為最佳);再保暖衣物或背心;最外層穿上大衣或外套。
7.
衣物的牌子、標籤剪掉。
8.
床單、枕套等需經常換洗、保持整潔。
9.
建立正確清潔觀念。
10.
規律作息。
11.
避免食用辛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
12.
配合醫師指示使用藥物。
13.
保持心情愉悅。
14.
若將皮膚抓傷,需小心處理傷口以防感染細菌。

清潔保養的注意事項
1.
當寶寶流汗時,以濕毛巾將汗水擦掉或是直接以清水將汗水沖掉,減少汗水對皮膚所產生的刺激。
2.
洗澡不要使用過熱的水,通常以人體最適水溫37℃40℃ 之間即可。
3.
洗完澡立即擦上身體乳液,加強皮膚的保濕。
4.
患部如明顯發紅,擦完乳液可再擦上醫師開的藥方。
5.
寶寶所使用的毛巾要注意材質及成分,避免刺激皮膚。

王怜人 醫師解說,除了注意上述事項,洗澡方式以及使用清潔產品的方式也要注意。洗澡時儘量以淋浴式為主,或十五鐘以內的盆浴。使用任何肥皂和沐浴乳清潔都可以,但不要直接抹在身上或直接將清潔液倒入浴盆中。可先用一小盆水,可用手直接搓成泡泡或用沐浴球將沐浴乳搓成泡泡後再將之塗抹在寶寶身上,這樣做可減少清潔產品對皮膚所造成的刺激,且容易沖洗乾淨不殘留。另外 王 醫師指出,擦藥的方式要正確,以一條五公克的藥膏為例,一次可擠出一個手指指節長的量 (one finger tip unit),大約可擦到兩個手掌心範圍。接著以撫摸的方式塗抹,看到皮膚表面一層光油亮的程度才是適當的用量與擦法,而非抹上很薄的一層後用力塗抹。
湯國廷 醫師建議,過敏性皮膚炎患者可選擇含有ceramide脂質和棕櫚醯乙醇胺成分的乳液,加強皮膚的保濕,避免乾燥。另外要避免使用綿羊油或綿羊乳液。

照顧過敏性皮膚炎寶寶的迷思
罹患過敏性皮膚炎的寶寶應儘量不要洗澡?
洗完澡之後,發現寶寶的全身都很乾燥,皮膚開始發紅、發癢,相當不舒服,是否就代表不要洗澡比較好呢?其實並非如此。洗澡可以將身上的髒汙去除,並洗掉皮膚上產生的皮屑,所以用正確的方法洗澡,對於皮膚炎的寶寶來說是很重要的。按照上述 文中 醫師所教導的正確觀念之外,在選購洗滌時使用的產品也很重要。寶寶所使用的產品最好是無添加化學成分且溫和的產品,洗完澡後,趁皮膚上的水分未完全流失前,約十分鐘內在皮膚上擦一層具有保濕效果的乳液,讓皮膚可保持足夠的水分與滋潤,避免乾燥所帶來的搔癢不適。

結論
過敏性疾病種類繁多,且隨著寶寶的不同階段成長會有不同的症狀。若早期發現,遠離過敏原、在日常生活多加注意,並配合醫師給予的治療,多數患者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漸好轉並有可能痊癒。因此要把握嬰幼兒治療的關鍵時期,建立良好生活習慣及正確觀念,讓過敏疾病得到改善,有機會在成長後揮別惱人疾病。

王怜人
學歷:日本國立濱松醫科大學醫學士
經歷:台大醫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臨床研究員、日本名古屋聖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現任: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濕專科主治醫師、輔仁大學醫學系臨床助理教授

湯國廷
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經歷:馬偕醫院小兒腸胃科研究醫師、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臨床講師
現任: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小兒部兼 任主治 醫師、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小兒部主治醫師


 


                          


 


                                                          來源:嬰兒與母親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嬰兒期寶寶常會變換手腳、臉部表情或扭動姿勢與外界溝通,這些看似簡單且合理的行動,就是寶寶創造出與外界接軌的溝通系統。要讓寶寶進行思考與實驗的過程,必須出現媒介物。

*六個月以前的寶寶,透過眼睛認識外界,尤其新的東西,常會讓大腦變得活躍,且注視較久,老是看一樣的東西,會讓
他失去興趣。
*九個月左右的寶寶,模仿與記憶力更強,可由大腦指揮運作,大量模仿成人面部表情,並透過肢體,好奇探索。
*約一歲的寶寶,大腦的理解力形成,懂得藉他人來完成事情,例如,他會指著拿不到的玩具,期待大人幫他拿來;若期待落空,他們會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回應,可能展現衝突、哭,或露出憂傷的表情。
嬰兒從剛出生的懵懂未知,只有本能的反射動作與對刺激被動地反應,到大腦發展較為成熟後,主動實驗、嘗試和接觸新事物,就是創造力發展的開始。這個階段的寶寶對色彩和聲音敏感,你可以佈置亮眼的環境、變換家中擺設,在嬰兒床與活動地點放置圖卡,提供色彩鮮豔且難度不高,或有聲音的玩具,如彩色皮球、波浪鼓、播放音樂的玩具電話等。
..............................................................................................................................................................................................................................


13
從探索和嘗試中發展創意
葉嘉青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講師
一到三歲的學步兒會找尋需要和想要的東西,這些通常都具備有趣、色彩鮮豔,和經由操作會產生不同效果的特性 (如:不倒翁推了不會倒)
寶寶正處於透過五感 (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動覺)、個人內在的感覺以及幻想,去了解事物的發展階段。對他來說,創意的過程包括發現和探索,而嘗試錯誤也是創意行為的一部分。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依照他自己的速度,和自動引導 (self-directed) 的方式進行活動,將有助創造力的發展。然而,每個寶寶的天生氣質不同,需要父母從旁協助。

一、發掘孩子的興趣
父母可試著發現寶寶感興趣的事物為何,讓他獲得美好的經驗,降低挫折感,提昇參與意願。此外,這個時期的寶寶也會受到同儕的影響,可以安排讓寶寶和友伴一起遊戲,也能提昇孩子的動機。
二、提供富變化和挑戰性的活動
創意活動的內容最好多點變化,考慮的方向也不要限於活動內容為何,也該考慮活動進行的情形如何。針對寶寶愛冒險和接受挑戰的特性,父母可以特意預告:「下一個活動你不一定會,但是可以試試看,很好玩喔!」
三、讓寶寶感受努力所得的回饋
活動末了,父母應該利用增強作用,讓他感到下次還願意再做這樣的活動。增強物可以是父母的微笑、一句讚美的話、活動目標的達成等。
.................................................................................................................................................................................................................................


36
好奇與想像發揮創造力
四歲的愷愷畫了一張主題為「上學」的畫作,他覺得每天走路去學校又慢又累,於是畫中給自己和媽媽各創造一對翅膀,用飛的上學。


研究顯示,幼兒從兩歲起,就從經驗中學習,並使用語言和想像的遊戲,重複學到的經驗;到了六歲,想像力增加到最高點,之後就逐漸下降,所以學齡前是幼兒創造力發展的黃金時期。


創造力發展的4點建議~
重視孩子的疑問:千萬別因為回答不完的問題而不耐煩,孩子的好奇心可是創造力不可缺少的要件。但是回答問題時要有技巧,不要每次都直接告訴他答案,應該引導他思考,並給他時間。
提供民主的環境:增加孩子自由選擇的機會,尊重他,減少對他的控制,不要什麼事都幫他做決定,最好問問他的意見,也鼓勵他表達自己的想法。
為他選擇一個具創意的老師:三到六歲幼兒多半已陸續進入幼兒園就讀,老師的教學與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請為他挑選一個有敏銳觀察力、心思細密,並有多元 包容心的 老師。
少看電視,多親近大自然:心理學家認為,電視不利於孩子自己在腦中製造圖像的能力,而動植物包含了複雜的科學技術和設計作品的基本模式,大自然是人類最好的導師。





 





 


 


                 


 


                                                                                             來源:學前教育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採訪撰文 / 張晴宜
       
把握成長關鍵時機

如何判讀生長曲線?
根據新版兒童曲線圖來看,男孩、女孩各有身長(高)、體重與頭圍的生長指標百分位圖,每張圖上均有五條曲線,由上而下分別代表同年齡層之第978550153百分位。假如為2歲的寶寶要注意,2歲之前是測量寶寶躺下時的身長,2歲以後(含2歲)是測量寶寶站立時的身高。測量方法如下:
步驟1
先找到橫座標所標示的年齡(足月/年)。
例如:目前為6個月大的寶寶就選擇橫向座標寫著「6」個月的位置(可用一把尺對準)
步驟2
找到縱座標所標示的身長/身高(公分)、體重(公斤)、頭圍(公分)數值。
例如:身長68公分 ,就去找位於6570之間的範圍,找到68的位置。(體重和頭圍也是用相同方式)
步驟3
依據兩條線的交叉點,就可比對到寶寶在同年齡層中所佔的百分位。
例如:交叉點落在第85百分位,這表示在1006個月大的寶寶中,身長超越85人,以比例來說算排名很前面。
林口長庚醫院嬰兒室主任徐任甫說明,生長指標落在第97及第3百分位兩線之間均屬正常,若超過第97百分位和低於3百分位就要多加注意觀察是否有過高或過低的情況。另外,生長曲線是連續性的,不能只看某一個時間量出來的落點,需要觀察一段時間,可以三個月為一個階段。寶寶的每個不同階段落點可連成線,這條線應該要依循生長曲線的走勢。由於個人的體質、遺傳等不同因素,生長曲線可能會有些差異,不一定是依循同一條曲線走,但若是發現生長曲線在短時間內偏離超過二條曲線(高於或低於二個曲線間)的情況,就需請醫師評估檢查。

我的寶寶正常嗎?


身長(高)
梧棲童綜合醫院一般兒科及新生兒科主治醫師許志煌表示,寶寶從出生後到第六個月,身長平均每個月會長2.5公分 ,從第七個月開始到寶寶一歲大,平均每個月長1.3公分 ,身長大約是出生時的1.5倍,這時會發現寶寶好像變 瘦了,其實是這時期體重不會增加很多,而身長增加的緣故。一歲以後開始成長速度會逐漸趨緩,一年約1011公分 ,二歲以後一年約長8公分 ,到六歲前每年大約長56公分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科主治醫師范揚灝表示,學齡後的寶寶一年平均最少長4公分 為最佳狀態。若發現矮別人一截,可能是父母遺傳或是營養問題,可依個人不同情況,請醫師評估。
體重
足月新生兒的體重約25004000公克左右。 徐任甫 醫師說明,寶寶在出生後約五~七天,體重會逐漸下滑,但不久又會回復到原本的體重,這稱為「生理性脫水」,是正常現象。 許志煌 醫師表示,寶寶從出生後第二個月開始,體重每日會增加35克 左右,第四個月時的體重會增加到出生時的2倍,第六個月之後體重每日增加約1015克 ,寶寶到了一歲時,體重約是出生時的三倍。排除先天性或疾病問題,假如體重未達標準,可能要注意是否有攝取足夠營養。 范揚灝 醫師說明,六個月左右的寶寶可逐漸添加副食品,一歲左右可將副食品當正餐,另外要注意各方面營養素是否攝取充足。
頭圍
新生兒的頭圍大約3237公分 ,6個月約3945公分 ,1歲約4248公分 。 徐任甫 醫師表示,頭圍主要是神經血的發展,許多研究都是依照頭圍來做。假如頭圍過大,可能是顱內出血或水腦症等特殊性疾病感染,頭圍過小,可能是遺傳、營養或感染等問題。 范揚灝 醫師表示,除了注意頭圍大小問題,另外也要觀察腦縫型態,頭上的前囟門和後囟門有沒有依正常時間關閉。通常後囟門關閉時間較早,約在寶寶26個月左右會閉合,前囟門關閉時間則為寶寶1218個月左右閉合。假如頭圍正常發展,囟門較早閉合,不必過於擔憂。但若是頭圍較小,囟門也較早關閉,則要注意是否有水腦現象、發育不全、甲狀腺、內分泌等功能有沒有問題或導致頭形變扁、變窄等情形發生,詳細狀況可和醫生討論。

寶寶頭上的兩個洞是什麼?


前囟門位於寶寶頭頂前半部中央,是由額骨以及左右兩塊頂骨中間的空隙所形成。正常的寬度約24公分 ,隨著寶寶的成長而逐漸變小。因位於骨縫交界,所以摸起來很軟。後囟門位於寶寶頭頂後半部中央,由枕骨與兩塊頂骨間空隙形成,寬度約0.5公分 ,尺寸較小,有時甚至摸不太到。
藉由前囟門的凸起或凹陷可觀察出寶寶腦壓的變化。假如寶寶有哭鬧、咳嗽、發燒、心跳加快、腦炎等情況發生,會導致腦內壓力增加,前囟門會凸起;當寶寶有腹瀉、休克或脫水現象,腦內壓力降低,前囟門會凹陷。

何謂生長遲緩?


當紀錄寶寶的數值一段時間後,對照生長曲線圖均低於第3百分位,或出現在短時間內偏離超過二條曲線,這種情況稱為生長遲緩。若是身長(高)、頭圍、體重皆小於正常範圍,可能是先天性遺傳、代謝等問題;若僅是體重較輕,身長(高)、頭圍正常,多屬於營養、飲食、消化道吸收不良等問題;若僅是身高較矮,體重、頭圍正常,可能為內分泌、先天性疾病、染色體等問題。 許志煌 醫師表示,另外可配合寶寶各階段發展指標,例如:爬行、語言等能力去評估。
范揚灝 醫師說明,不能僅因為寶寶矮小就概括為生長遲緩,需要一段時間才能下定論。假設寶寶目前量出的值對照生長曲線表位在第50百分位,過了一段時間後降到第15百分位,仍處於正常值範圍內,不過可能已出現生長遲緩問題,因此要多注意寶寶的成長速率,若發現有問題才能及早治療。

寶寶有特殊疾病嗎?


特殊疾病患者可能是先天遺傳、內分泌出現問題(例如甲狀腺分泌不足)、特殊疾病或其他健康上出現問題等,需經醫師診斷後,才可確定病症。
1.
唐氏症:通常頭圍較小、五官較不立體、手指較短,而且將近有一半的唐氏症寶寶會有先天性心臟病或是消化器官畸形等症狀。
2.
透那氏症:特徵為女孩加上矮小,為X染色體缺損或部分缺損所造成。若發現女孩身高逐年落後就要提高警覺。
3.
生長激素不足症︰四肢比例正常,但整體身材偏小。常被誤以為只是發育較慢,因此要定期檢查。
4.
先天性軟骨發育不全症:特徵為四肢短,身高矮小。由於生長板先天不足,細胞無法正常骨化、鈣化,導致骨端較大。

成長中的重要荷爾蒙生長激素


生長激素由腦下垂體分泌,無論是骨細胞的分裂、生長板以及骨化中心的形成都需要它,對於體內肌肉、脂肪組織等調節也相當重要。 范揚灝 醫師表示,生長激素不足可藉由幾種方式判斷:生長速率學齡後一年長不到 四公分 ;隨著年齡增加,生長板還停留在原點;抽血檢查,並經過複雜的荷爾蒙藥物測驗,確認生長激素不足。經醫師診斷、評估過後,另外需安排腦部影像檢查,排除腦部疾病。

成長的關鍵


生長激素是人體生長時期很重要的荷爾蒙,性荷爾蒙的存在也佔了相當重要的地位。自青春期開始,身體會開始分泌性荷爾蒙,它主要的功用在於催熟生長板,會造成短時間內軟骨細胞快速增加,同時開始鈣化,漸漸地生長板會黏合關閉。

生長板
位於四肢的長骨兩端,它是一片板狀的軟骨組織,這些軟骨都是活細胞,受到生長激素的刺激就能增加數目,使骨頭變長、身高增加。
每年的成長可依骨齡來預測,檢查骨齡的方式很簡單,照一張左手掌X光片即可判斷孩子目前的骨齡。骨齡是不定速的增加,有的小孩提早發育,骨齡超前,有的延後發育,骨齡落後。由骨齡可以掌握生長黃金年。榮新診所副院長 丁綺文 醫師建議,初次照骨齡的最佳時機,是女孩滿9歲,男孩滿10歲的時候。之後每年照一次,直到生長板閉合為止。
(注意)
骨齡和實際年齡不一定會相同,倘若提早發育或延後發育兩年都算正常範圍內,但超過範圍就要注意,是否有荷爾蒙或染色體異常現象。

生長黃金年


男孩有四年,從骨齡11歲至15歲之間;女孩有兩年,從骨齡10歲至12歲之間。因男孩比女孩多出兩年的黃金期,所以成年身高平均會比女性多出11公分 。
另一影響生長的重大因素,就是小孩的睡眠時間。若上床睡覺時間晚於十點半,其實已經錯失自己體內生長激素作用的最佳時段。
丁綺文 醫師說明,生長激素的分泌是脈衝式的,夜晚22時至凌晨2時,是它分泌的高峰期,在這個時段的深度睡眠,生長激素才會大量分泌。時間和睡眠都是關鍵,缺一不可。若錯失這段時間,或者是處於淺眠、作夢的狀態,生長激素都不會釋放出來。

預測孩子的身高


丁綺文醫師表示,父母的遺傳是成長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可藉由父母的身高來預測孩子未來的成長,計算公式如下:
男孩的預測身高:(爸爸的身高+媽咪的身高+12÷2
女孩的預測身高:(爸爸的身高+媽咪的身高-12÷2



 


 


范揚灝
學歷:長庚大學醫學士及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
經歷:美國洛杉磯希望市國家醫學中心研究員
現任: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科主治醫師

徐任甫

學歷: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醫學士
經歷:
美國國家兒童營養研究中心研究員
美國德州兒童醫院研究員
廈門長庚醫院兒科主 任 醫師
林口長庚兒童醫院總醫師
現任:
長庚紀念醫院林口總院嬰兒室主任
長庚紀念醫院林口總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

許志煌

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經歷:林口長庚兒童醫院新生兒科研究員
現任:梧棲童綜合醫院一般兒科及新生兒科主治醫師

丁綺文

學歷:陽明大學醫學系
經歷:
美國抗衰老醫學專科醫師(ABAAM)
中華民國小兒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
小兒生長療程及婦女更年期專 家 醫師
現任:榮新診所副院長

林鈺珊

學歷:輔仁大學食品營養學系
經歷:長庚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
現任:長庚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


 


 


 


                                             來源 : 嬰兒與母親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8) 人氣()

    


                           【高麗玲╱臺北報導】


 


 俗話說七坐八爬,幼兒八個月大應開始學習爬行,但部分家長太溺愛,老把孩子抱在手上,但這可能讓孩子成為躁動兒。醫師表示,爬行可刺激孩子頸部張力的統合,若爬行時間不夠,易讓孩子日後愛扭來扭去,成為躁動兒。


六歲前是黃金治療期


臺安醫院職能治療師廖笙光昨表示,很多人孩子以為坐不住,老動來動去是個過動兒,但據該院過去一年收治九十六位被家長主訴有過動傾向的兒童,經診治發現有三分之一者,是躁動兒而非過動兒。


廖笙光說,躁動兒成因之一,即是在學步期,爬行時間不足,造成頸部張力整合不佳,但也有些是因先天或反覆中耳炎導致前庭刺激反應不佳,讓他們出現常用腳踢前面人的椅子、愛扭來扭去、跳上跳下等舉動。


臺安醫院精神科主任許正典說,過動兒與躁動兒都可能以好動為表現,但過動兒是因腦部某些神經傳導及活化不足引起過動的行為,而躁動是因為背部肌力、頸部張力及前庭刺激反應不佳等原因造成「過動」,不是腦神經異常所致,兩者治療方式不同,提醒家長若發現孩子好動,應就醫厘清病因,六歲前是黃金治療期。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 郭盈秀




五感(視、聽、嗅、味、觸)指的是五種感覺,深深關係著寶寶的成長。當五感發展的愈協調、靈活與成熟,寶寶未來的發育進程(如學習、情緒穩定性、肢體協調性、人際關係等等),就會愈出色。


Part 1:視覺-從黑白到彩色的視野


視覺是五感當中,發展速度最慢的部分,一直要到六歲後,才算是真正的成熟。 謝文慧 老師表示,新生兒的世界是黑白的,慢慢地才有了色彩;在這段期間,寶寶的世界有了大幅度的變化,視野一下子向外開展許多。


當逐漸熟悉後,寶寶的眼珠能夠靈活地轉動,開始會追逐移動感強、明暗及色彩對比鮮明的物體,其中最喜歡的圖案是媽媽的樣子──而這就是孩子視覺更具體化、鮮明化的開端。


從觀看到協調性


因為初來乍到,只要眼睛所及,都逃脫不了孩子好奇的視線,隨著小肌肉的發展,孩子慢慢地會整合視覺與肢體能力,如眼看的同時手可以拿取,或手去取眼睛好奇的物品。如此一來,又更開啟了孩子的視野空間與距離。 謝文慧 老師建議先從大架構的物品開始,讓孩子逐漸適應與嘗試,如圓形的大球、長方形的積木……再慢慢到構造細緻又複雜的小物,循序漸進,一步步提升手眼協調能力。


視力保健絕不可少


現代科技產品進步,許多孩子從小提早接觸多媒體設備,因而罹患眼睛不適症(如近視、弱視等)的比例也逐年提高。 謝文慧 老師提醒,孩子還不懂得控制與掌握眼睛的使用法,因此父母更身負視力的保健維護之責任。


謝文慧老師建議,平日父母要多觀察孩子看東西的姿勢及位置,注意是否有瞇眼或歪斜頭部看東西、或是近距離看電視等的狀況;此外,定期進行視力檢查,偶而到戶外走走,讓眼睛放鬆。


Part 2:聽覺-從胎兒期開始萌發的能力


在相關醫學研究中,曾顯示56個月大的胎兒可能已有聽覺,如果以較大的聲音刺激腹中胎兒,會發現大幅度的動作變化。 謝文慧 老師認為,雖然胎兒和外界隔著羊水、子宮、媽媽的身體,無法直接聽清楚父母對胎兒所進行的一切(如胎教音樂、父母說話的聲音),但相信這股柔和且充滿感情的節奏,會透過皮膚向深層傳遞,且胎兒都能感受得到。


跟媽媽有關令孩子安心的聲音


長達280天的時間,胎兒都在媽媽溫暖的羊水中悠游著,維繫生命的臍帶連接著胎盤,時時刻刻仰賴從媽媽體內運輸過來的營養,並且每天感受著脈搏震動的節奏,聆聽著媽媽微弱但溫柔的說話聲。 謝文慧 老師表示,無需刻意營造,只要環境自然,跟媽媽有關的任何聲響,孩子都很感興趣、且充滿安全感。


愈早關注聽力發展愈好


由於聽力細胞的發展,是不可逆的, 謝文慧 老師提醒,從寶寶出生起,父母就要多觀察,了解其聽力是否有問題。父母可嘗試在寶寶身後靠近他的某一隻耳朵旁(非正對著臉),遮住口鼻、輕聲叫喚他的名字(避免寶寶是因為呼吸氣體感覺有人在旁),以測試寶寶是否聽得到而有反應(如轉頭)。


如果是大一點的孩子,怎麼了解他的聽力狀況呢? 謝文慧 老師表示,一般只要父母口頭透露單一訊息(如要出門)但不佐以動作(如起身拿包包鑰匙),孩子真的理解後,隨即會去做應該做的事情(如去拿鞋子),只要對任何狀況產生疑惑,建議儘早就醫詢問,以了解是否需檢查、進而需要治療。


Part 3:觸覺-皮亞傑的感覺動作期


知名的教育心理學家皮亞傑(Piaget)在〈認知發展論〉中,將幼童的發展劃分為四大階段:感覺動作期(02歲)、前運思期(27歲)、具體運思期(711歲)、形式運思期(11歲以上)。其中,從第一階段開始,觸覺就已經開始有全面性的發展。


謝文慧 老師表示,這段時期,孩子會憑藉著他的本能性的感覺與動作,接觸感興趣的人事物;在這樣的碰觸中,他慢慢熟悉周遭的一切,累積在腦中成為經驗,進而學會如何表達。


從口開始用全身理解世界


根據心理學家佛洛伊德(Freud)的人格發展理論,將人生分為五個時期;而第一個時期「口腔期」,就開始「觸覺」的序幕。 謝文慧 老師表示,「嘴巴」是寶寶最喜歡使用的觸覺器官,他們用口來探索整個世界,什麼東西都會往口裡塞。然而,當父母看到寶寶愛吸手指頭、腳趾頭時,不需要刻意阻止,因為這是他們獨有的認識身體的方式。


慢慢地,隨著身體其他部位的成熟,孩子會坐、站和跑,就像脫韁的馬兒般,只要視野所及,都是孩子的目標,到處用手摸一摸、腳碰一碰,有一點變化就會興奮地大叫,或是被嚇得躲開。但對於孩子而言,這些都是很好的觸覺經驗。


站在孩子立場營造美好觸覺經驗


多給予孩子接觸外界的機會,對於發展的確很有幫助。然而, 謝文慧 老師提醒,由於孩子還沒有明顯的好惡,且不善於表達明顯的情緒,因此父母更要多觀察孩子出現的反應,並藉由這些行為與跡象去了解他們的感受,例如每個孩子對父親將他舉高做鬼臉的逗弄可能會有不同的反應,有的孩子喜歡這種互動方式會笑得很開心,有的孩子可能覺得這種刺激太強烈了,他會避開父親的臉孔改看別的地方或是發出咿咿呀呀的抗議聲。這是因為每個孩子的天生氣質不同,對不同視覺或觸覺的刺激會有不同的反應。


Part 4:嗅覺+味覺-熟悉的原味:孩子的最愛


嗅覺和味覺,幾乎從一出生就與生俱來。當寶寶就依偎在媽媽的懷抱中,嗅聞到的是媽媽身上的味道,吸吮的是專為寶寶所生產的母乳。在孩子心中,這些永遠是最熟悉、最懷念的原味,同時也是建立信任感最重要的基礎。


同樣地, 謝文慧 老師表示,這也是為何許多孩子小時候,會有專屬的小毛毯或小毛巾;等到他們長大後,就算那已經很髒很舊,還是捨不得丟掉,沒有抱著還是睡不著──因為上面有著令他們熟悉的原味,是安心的象徵。


對味道的好惡本能判別


46個月開始,寶寶開始攝取副食品。由於此時期的孩子嗅、味覺特別敏感,但又沒有特別的偏好,因此 謝文慧 老師提醒,一開始千萬不要採用重氣味與口味的食材,做為寶寶的主食,建議以原味(不調味直接烹調)為佳,也希望家長能提供各種食材讓他有嘗試多元口味的機會,更能幫助養成良好飲食習慣。但如果想讓孩子嘗試健康蔬菜如青椒,建議少量且循序漸進,別嚇到孩子。


深受親近者經驗&價值所影響


謝文慧 老師表示,每個孩子,都會依循主要照顧者(如父母)的行為與經驗,做為他的社會參照能力;而這份能力,將可能影響他對於新奇事物的好奇心與接受度。例如大人常避開某些食物或某些味道,甚至面露厭惡之情,自然也會影響孩子,未來可能是偏食程度偏高的孩子。由此可知,面對孩子,身為準則的家長,絕對不要以大人的行為和標準來面對他。


               


                   


 


 


 


 


 


 


 


 


 


 


                                                        來源:bobo小天才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6) 人氣()



























▲圖3:慕斯模具和挖球器。(照片提供/盧愷莉)
▲圖2:翻身動作。(照片提供/盧愷莉)
▲圖1:頭部控制。(照片提供/盧愷莉)
▲圖6:跨步行走。(照片提供/盧愷莉)
▲圖5:離地爬行。(照片提供/盧愷莉)
▲圖4:貼地爬行。(照片提供/盧愷莉)

文/盧愷莉


孩子的發展是一個連續過程,有既定模式可依循,但發展速率卻有個別差異。一般來說是由頭部和軀幹的穩定,繼而發展至四肢的動作控制,各階段的發展都是下一階段的基礎。


動作發展更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根基,也是一切行為基礎,有良好的動作發展,就能有自主性的行動力,增加與外界的互動,獲得適當感覺刺激,增進探索、手眼協調能力、認知與情緒發展,拓展生活範圍,逐漸減少對大人的依賴,學會獨立自主及建立自信心。


孩子通常是先學會翻身、爬行、坐、站、行走等大動作後,手部的精細動作才會逐漸發展。大動作發展約在2歲左右進入階段性的成熟期,2歲後的發展重點就會轉到精細動作和語言方面,因此若要孩子有一個健全的發展,2歲前的大動作發展不容忽視,以下提供家長一些簡易運動,可誘發孩子早期的大動作發展。


◎頭部控制(如圖1)


●趴著時,在腋下放毛巾捲,用玩具在前方吸引孩子抬頭。


●躺著從肩膀、手掌或前臂慢慢將頭帶離地面,促進頭部屈曲動作。


◎翻身動作(如圖2)


●趴著,右手臂彎在胸前,將左肩或骨盆向後推;躺著,右手抬高,將左腳彎曲再向下拉。


◎四點支撐(如圖3)


●趴著,在腹部下放毛巾捲,讓孩子肚子離地,以雙手掌和雙膝支撐,訓練軀幹及骨盆動作控制與協調性。


◎貼地爬行(如圖4)


●趴著,身體推往左側,右腳彎曲並壓住膝蓋,從左側軀幹或大腿處施予一個向前推進力量,使右手向前伸出,爬出後,再將身體移到另一側,左右交替。


◎離地爬行(如圖5)


●四點支撐,帶動右手左腳、左手右腳交替向前爬行。


◎跨步行走(如圖6)


●扶持站立身體推往左側,從右側腋下將身體向左前方帶,使右腳抬起向前跨步。先從腋下帶,等較穩後,再從腰或骨盆帶。


(作者為台北馬偕醫院小兒物理治療師)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周怡宏醫師


 轉載亞培網站-- 啟動5感智慧培育High Q未來


5感刺激黃金時期
人類從懷孕到出生後三歲之間,寶寶的腦部會依據出生後所接受的環境、感官刺激而不斷發展,此時最需要給予適當的各種感覺刺激,以便形成大腦資料庫中的第一批重要資訊來源。許多父母親們大都將感官知覺(包括視、聽、觸、嗅、味),當成成人正常應有的天賦,但是對寶寶的感官知覺表現,卻多半以為仍未具有或者僅有部分。在近年來的許多醫學文獻指出,感官知覺對個體正常發展的重要性及影響,遠比想像多得多。



幼兒腦部發展狀況
大腦是由一萬億個神經細胞組成,在出生前,胎兒的腦神經細胞幾乎已經完全發育,腦部各部位結構也已發展完成。出生後,新生兒一接觸到外界的感官刺激,神經細胞間便開始快速地連結,於是形成複雜的大腦神經網路。研究顯示從出生到三歲之間的幼兒,是人類腦部活動最活躍而密集的時期,所以也是人腦最容易受到外界影響的時期,幼兒此時所接受的各種感官經驗將奠定日後腦部的發育。以腦容量而言,當嬰兒一歲時腦容量約為出生時的兩倍,三歲時則約有三倍之多,已和成人腦容量相近。再者,嬰兒出生時腦部的重量不到成人的30%,而它的成長速度卻比15歲的青少年快上一千倍,比50歲的中年人快上一萬倍,此一極為快速的成長速度,來自內在與外界的許多刺激。


5感刺激的重要性
透過5感刺激,如何影響幼兒學習發展能力人類出生前感覺系統即已開始發展,只不過在嬰兒時期的寶寶,大腦對這些訊息的處理能力尚未發展成熟,因此,這些感覺系統(即觸覺、聽覺、視覺、嗅覺、味覺等)對他們而言還無法運用自如。所以,孩子必須逐漸依靠自己的親自經驗將這些感覺訊息,經由腦部開始組織、吸收訊息,並加以體會及整合。親自嘗試體驗是寶寶學習成長的第一步,也是感覺統合的發展必經過程。如果在成長的過程中,因為過度保護而剝奪孩子親自體驗的機會,那麼孩子就有可能無法順利將生活中的各種感覺訊息加以整合,而導致發生感覺統合障礙的問題。

家長如何透過5感刺激適時與幼兒互動?
感官知覺訓練要從小做起
嬰幼兒時期是感覺器官發展最旺盛的時期,研究認為感覺器官發展是有時間限制的,約在青年前期就停止發展,因此,嬰幼兒是感官知覺能力訓練的最重要關鍵期。早期感官刺激其實是一連串經驗的累積而成,例如抱著孩子、輕搖孩子、摸處有紋路的物件表面就是觸覺;吃新的蔬菜泥就是味覺;聞嗅玫瑰花瓣就是嗅覺;專注的看人或物件就是視覺;聆聽某人的講話聲音或唱歌就是聽覺為適應了解週遭環境,寶寶會藉著各種感官與外界互動,並對刺激採取適當反應。感官訓練活動不只是訓練感覺器官而已,更重要的是促進嬰幼兒其他能力的發展。

醫師對5感發展的建議
生活中給予多種感官刺激
父母是嬰兒腦部發育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指導老師,研究建議指出父母應該從小以母乳哺餵孩子、親自帶養孩子、多抱撫孩子、替孩子按摩、多與孩子說話,如此,不但可以提供豐富的感官經驗,也可以表現出父母的關愛與互動。當然,媽媽要隨時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太大的壓力,並且常藉由說話、音樂、遊戲、觸摸等方式與胎兒互動;如此,不但能藉由多元刺激促進胎兒腦部發展,也能增進親子之間感情。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二歲到二歲半之最高機密







到了二歲大,身高體重的成長就比較緩慢,二歲到二歲半這段期間,體重平均只增加零點五公斤,身高也約只增加三至四公分;這時,除了日本腦炎外,大部份在入學前該打的預防針也都打完了,而一些幼兒常見的疾病,如:細支氣管炎、玫瑰疹、腹瀉等在二歲後發生的機率也少了多,但這時由於活動能力及好奇心的增加,一些見的意外傷害如燙傷、跌倒、誤食藥物或化學藥品、異物嗆到等會增加很多,因此父母在照顧上一定要有防範意外傷害的知識及簡易的急救常識。

在營養方面,二歲的孩子已可吃大多數的一般食物,並漸漸訓練他配合家裡的三餐一起進食,牛奶在此時可能還是大多數幼兒的主食,但可以慢慢遞減,如果正餐吃的很好,在營養上並不會有不足的情形;但要注意的是,這是很容易嗆到或窒息的年齡,一些容易造成嗆到的食物仍要避免。


另一方面,二歲左右的幼兒,他們的心理和行為都會開始有許多變化,了解這些變化原因,對於我們在照顧幼兒上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時也可以滅少很多不必要的焦慮,到底二歲的孩子是怎樣的呢?


 








a.由模仿中學習

在家中,二歲的女兒學爸爸嚴肅地坐在椅子上打電腦,媽媽打掃時就黏在身邊,拿著掃帚跟著掃地,哥哥刷牙時就在旁邊跟著一起刷;雖然做的不一定正確,但她的態度是很認真的。隨著這些重複的模仿行為,在這段期間,內她的生活技巧及對事物的理解也會有所進步。

在這時她的依賴心是很重的,她知道誰是保護她安全的人,而且會用各種行為來表現出她的情緒。常常會聽媽媽們說:「我那二歲的小孩真是乖巧,出門時總是抓著我的衣服不放,有人跟我講話時就躲在我背後看人。」其實這是一種依賴的表現,兩歲的小孩也常常在夜裡爬回父母的床,以有「重新加入」的安全感,這時如果父母或家庭中有人因事離,開數天或搬到一個新家,都會讓她感到情緒不好。因此當家庭成員有變動時,最好要考慮到您二歲小孩的敏感情緒。


 













b.鼓勵社交行為的良好時機

二歲左右的小孩一般是不會和別的孩子玩在一起的,大部份的時候,他們都是看別人如何玩或是一個人在旁邊單獨玩;在這個時候如果父母能一星期幾次帶他到未來與其他幼兒相處的技巧會很有幫助的。由經驗得知,如果沒有幾個月與其他小孩相處的經驗,即使到了三歲大,他們仍然不知道如何與別人分享,如何處理別的小孩粗暴的行為等生活技巧。

 



c.反抗性漸強

這時他會出現停滯或反抗的行為,他會堅持事情一定要照以前他常做的方式來做,如果有人干擾了他做事的方法或重新整理了他的東西,都會令他非常生氣。

這個時候孩子的天性就是要學著自己作主,同時要對抗外來的壓力,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內在的他是比較緊張易怒的;所以二到三歲的小孩是比較不好相處的年齒,有人以「可怕的二歲」來形容之。這時父母最好能比較體貼一些,不要過於干預或催促他,他要自己穿衣就讓他做;洗澡時間可延長,讓他能自由地在澡盆裡玩;吃飯時讓他自己動手吃而不去催促他,不能好好吃時讓他離開飯桌,要睡覺或出門時就用一些好玩有趣的事來誘導他;總之,盡量在不起衝突的情況完成該做的事,滅少責罵,過一陣子,他就漸漸變得不「可怕」又乖巧了。


 









d.二歲兒所擔心的事

始「懂事」,也會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了,如上所述,雖然他有一些想法,可是並沒有自己處理的實際經驗,因此就會有一些不容易理解的行為出現,造成父母的困擾或親子間的衝突,這時如果我們能對行為的背後動機有一些了解,就能駕輕就熟的度過這段時期。

例如害怕分離一事,就像小羊會跟羊媽媽一樣,人類的幼兒也有同樣的本能,當與父母接近時就比較有安全感。一般大約是一歲開始就會有這種分離的焦慮,當他走遠一點時,就會有趕緊回到母親旁邊的衝動。到了二歲,這種分離焦慮多數出現在父母(大多數是母親)突然需要離家幾天,或重新開始上班時。通常他在母親不在時並不會表現哭鬧,可是母親一回家他就像麥芽糖一樣黏得緊緊的,而且不讓其他人靠近他,當他想到媽媽可能會再度不見時,就會變得很恐慌;嚴重一點的更會拒絕單獨睡覺,媽媽一走開就馬上坐起來。更有的小孩會出現尿尿的問題,每一躺到床上就要尿尿,可是去廁所又解不出多少尿來,這是利用尿尿來讓媽媽不要離開他的方式,如此就會造成小孩對睡覺有恐懼感。 著離去,否則他發現後就會更清醒,那就更不容易睡著了,這段時間可能要有好幾個星期,他才會慢慢恢複。


 













e.過度保護增加害怕

恐懼時,他對父母是否有類似的反應是很敏感的,如果父母每次要離開時都顯得遲疑或內疚,或是半夜聽到他的叫聲就飛快地衝去安慰,他們這種焦慮的行為反而會增強小孩對分離的恐懼感,他會想:「原來父母親也是這麼害怕和我分開呀!」

就像照顧生病的小孩一般,我們對一個有分離恐懼小孩應該要用比較多的時間來陪他,並且在幾個星期內暫時不要出遠門;但這和過度保護是不同的,父母在這時應保持一個愉快、自信的態度來面對小孩,時常鼓勵並誇獎他,一步步減少他對你的依賴,父母親的態度是幫助他克服恐懼最效的工具。


父母的過度保護和小孩的過度依賴之間的關係也可在其他情形看到,如睡眠問題、過度溺愛等等,這些也都是小孩一種恐懼的表現;而處理的態 分離的害怕是天生的,可是當他發現媽媽是如此的在意他的恐懼時,他就會做許多事情來測驗媽媽,以確定媽媽不會和他分開;如果媽媽對他百依百順的話,他更可以 這種分離恐懼來控制媽媽。對這種情形,媽媽要先觀察出什麼是過度的要求,並很認真的拒絕這種的情形,媽媽要先觀察出什麼是過度的要求,並很認真的拒絕言種不合理的要求,只要態度溫和而堅定,這樣的情形很快會消失,才不會造成將來長久的困擾。


 



f.該如何面對口吃

口吃在二到三歲之間是很常見的,這種情形有家族傾向,並且以男生為多;比較常見的例子是家長強迫左撇子的小孩改用右手,由於大腦中管理語言的中樞和管理手運動的中樞很接近,常因此就會出現口吃的現象。

口吃和情緒也有很大的關係,個性比較緊張的小孩容易有口吃的發生;當家中多了一個弟妹、搬新家、父母情緒不好時都會周期性的發生。而現在的小孩或許也因為常常聽故事,常被催促要講話或背誦,要求要有所表現等等,更容易


事實上,百分之九十上的口吃在幾個月後都會改善,只有在極端的例子才會延續到成年,因此當發現您的二歲半小孩有口吃時,千萬不要沮喪,也不要急著去矯正或尋求語言 有什麼事造成他情緒上的緊張,如果是因為您最近離開一陣子,那就在幾個月內儘量避免再度分離;如果發現您過度催促小孩說話或他說太多的話,就訓練自己不要這樣:跟他在一起時可「少說多做」,心情放鬆,並讓他主宰一些事在一起也是好方法。


口吃可延續數個月,並反覆性的發生,因此不要急著一次就得矯正好,大多數的口吃是有潛在的心理因素的,只要耐心的分析找出原因就會改善 「根」(也就是舌繫帶過短),反而一點兒關係也沒有,因此不要為了口吃去剪舌繫帶。至於比較極端的病例,可能找不到原因或一直持續到長大(約至將入小學階段)都不會好,那時就要找複健醫師作語言訓練了。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 周弘傑


 


常有家屬緊張地帶著小嬰兒到門診、急診問:「醫師,我的小寶寶哭得不停,是不是哪裡不舒服?」小寶寶不會說話,無法明確指出不舒服的地方。而且,一般疾病的典型症狀,在三歲以前表現並不明顯(如尿路感染少有頻尿、小便疼痛;腦膜炎少有頸部僵硬、前囟門突出症狀(。筆者曾經整理嬰幼兒感染的臨床表現資料,可以多達十三大項,細項更是繁複。其實有那麼多項就代表了沒有單一的症狀,可以百分之百的知道小寶寶是不是生病了。


那到底要如何知道小寶寶是不是生病了呢?小兒科的教科書上說:「something wrong!」意即:「覺得怪怪的!」我們也告訴我們的住院醫師:「一定要把父母的主訴當作一回事!因為父母最了解他們小孩與平常不一樣。」到此讀者不禁會問:「是否有較精確(科學性)的用語,來描述嬰幼兒是不是生病?」這工作看似簡單,其實不易。底下筆者試圖從此角度切入,作一簡單介紹。


整體來說,只要小寶寶日常五大事:吃、喝、拉、撒、睡都正常,那麼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除此之外,應注意底下介紹的幾種表徵,是否出現在您的寶貝身上,藉以判斷他們是否無恙。


1.體重不增:
我常說嬰幼兒(尤其是六個月以下的小嬰兒)體重的成長,是他們重要的成績單,嬰兒時期,藉由達到有效率的進食,確定自己能存活下來。如果小嬰兒生病了,維持生命的持續是第一優先的,體重的成長自可以放在其次。因此,進食且體重穩定的成長,便成為小嬰兒身體狀況正常的整體表現。而體重的成長多少才適當呢?除了可以參考兒童健康手冊的生長曲線以外,一般幾個參考點也可抓個大概:一個月大時,大約比出生體重重1公斤;三個月大時約是出生體重的兩倍;一歲則是出生體重的三倍(約10公斤)。


2.體溫不穩:
指的是發燒或低體溫,一般小嬰兒的體溫維持在36.537.5之間,教科書也規定三個月以內的小嬰兒,如果發燒一定得住院檢查。主要是這個時期,其病程的進展有時會相當的快,但是有一項統計,小嬰兒即使是敗血症,只有百分之五十的人是以發燒來表現。對小嬰兒來說,有發燒要注意,沒發燒並不代表沒事,但還是應多注意小嬰兒的體溫變化。


3.哭鬧不安:
小小寶貝不會用語言表達,對於身體的不舒服都用哭來表達。突然而且哄不停的大哭,在排除餓了、尿了、大便了之後,最有可能的就是不舒服。哭並不代表一定就是立即、嚴重的生病,然而,如果短時間一再反覆出現,或是持續很久,身體出現異樣的可能性就增加。如果哭鬧不安加上雙腿往肚子縮起,通常代表腸胃道問題,而如果哭鬧不安是發生在換尿布時,則要小心是否是髖關節發炎。


       4.胃口、食慾不佳:
我們在不舒服時,通常會沒有胃口,這是自然法則,比起腦、心、肝來說,腸胃的循環是可被犧牲的,小小孩也不例外。當然,每一個人的胃口差異很大,因此,胃口的減少,要和寶寶平常的狀況相比較,得知是否生病了。


5.吐奶的增加。


6.活動力變差。
 
  7.喘、呼吸困難。
                       8.
指甲背微血管回填時間過長


                                                       9.眼神不對。
                                                     10.
拒絕移動肢體。
                                                     11.
小便次數減少。


上述所列,無法詳盡敘述嬰幼兒身體不舒服的早期表現,其他如:大抽筋、拉肚子、不正常的腫塊、蚊蟲咬傷、外傷等大的症狀,相信家長都不會忽略,便不再贅述。而以上這些顯現出來的猶如冰山之一角,需要父母細心的觀察而發現,並及早就醫,經醫師綜合各種訊息與檢查,來判斷您的小寶貝是不是生病了?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語言治療師 曾怡瑄 設計撰寫


 


此活動在練習嘴唇閉抿的動作


雙唇閉合練習,可減少孩子因嘴張開而導致流口水,或進食時食物由口腔溢出的情形,也可藉此活動誘發雙唇音(:ㄅㄆㄇ)


活動四、嘴巴釘書機


 



















   教材



圖畫紙 厚紙板


 



   準備



將圖畫紙和厚紙板,裁成各種不同大小的正方型或長方型


 



   流程



1.          將圖畫紙放入孩子上下唇的中間,


 


2.          鼓勵孩子雙唇做出像釘書機的動作,亦即將上下兩唇閉上,包住圖畫紙。


 


3.          交替放入不同尺寸的圖畫紙或厚紙板,讓孩子體會不同重量紙質,所需要的口腔肌肉閉合的緊張程度也會有所不同。


 



  提示



1.          部份孩子口腔肌肉較無力,或口腔動作經驗不足,可能無法自行做出閉合的動作,家長可先用手協助孩子作出雙唇閉合的動作即可。


 


2.          假設孩子很輕易就達成,即可更換各種不同重量或數量的材料讓孩子練習,如:壓舌板(橫放於雙唇間,依孩子能力增加壓舌板的片數)


 



  叮嚀



部份紙質尖角可能會劃傷孩子的嘴唇,因此拿放材料的前後,


要注意安全。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語言治療師 曾怡瑄 設計撰寫


 


此活動在練習嘟唇


嘟唇練習是吸吹動作的基礎,小小孩也可藉此活動誘發ㄨ的發音


 


活動一、嘴巴印章


 



















    材料



口紅(或有顏色的護唇膏)、圖畫紙、杯子、簽字筆


 



    準備



準備一張圖畫紙,放上杯子用簽字筆在紙上描出10個圓形杯底。


 



    流程



1.          先幫孩子擦上口紅(或有顏色的護唇膏);


2.          然後鼓勵孩子嘟唇;


3.          接著維持嘟唇動作,將嘴巴蓋在圖紙上的圓形杯線中,鼓勵孩子蓋出的嘟唇不要跑出杯線外。



    提示



1.          一開始可用杯底較大的杯子畫出大的杯線,等孩子嘟唇動作維持不錯後,換用杯底較小的杯子畫出較小的杯線,讓孩子學會控制嘟唇的大小。


2.          圖紙上的杯線畫好後可先拿去影印數張,日後一天練一張,就不需重複畫線。



    叮嚀



孩子如果將嘟唇控制在杯線中有困難,也可不畫杯線,先讓孩嘟


唇直接蓋在圖畫紙上。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撞傷
還在爬的寶寶、剛學走路的寶寶,很容易因重心不穩而不小心撞到頭或身體,其中,又以頭部撞擊特別讓人擔憂是否有腦震盪的問題, 張郼榮 醫師提醒,即使當下看來沒問題,更需要爸媽在後續照顧時費心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況。


Step 1:撞擊位置及出血狀況
意識清楚,受傷位置呈紅腫狀態,在24小時內給予冰敷,提醒父母,不要揉傷口,以免使血管破裂情況更加惡化。
有出血時,可以乾淨毛巾壓在傷口上以止血。
血流不止時,請立刻送醫。


Step 2 觀察精神狀況
特別是頭部遭到撞擊後,精神狀況是很重要的觀察指標,年紀不同,觀察點也有差異:
小寶寶:嗜睡、情緒躁動不安。
大寶寶:有語言能力者會表示「痛痛」、活動力明顯降低。
或是只要有以下任一現象,手腳一邊無力、兩眼瞳孔是否等大、連續嘔吐3次以上及抽筋、口齒不清、有血或不明的液體從耳朵或鼻子流出,都要立即送醫。


錯誤 寶寶撞到後,看起來好像暈了,是不是該搖一搖他的身體確認。
張郼榮醫師說,爸媽可先給予平緩的刺激,如捏肩膀或胸口,呼喊他的名字,以確認意識是否清楚。不宜搖晃身體,因萬一是頸椎移位、血胸、挫傷、手骨或肱骨骨折等狀況,劇烈搖晃容易讓寶寶受傷情況更加嚴重。


錯誤 寶寶沒什麼外傷,看起來也好好的,應該沒什麼大礙了。
張郼榮醫師表示,父母最容易疏忽之處就是因寶寶無明顯外傷,精神狀況好像還不錯,誤以為孩子沒事的。他強調,「72小時內要密切觀察,之後,仍保持觀察」。照顧時,應注意在撞擊後的前六小時內,不宜給寶寶吃太多東西,以避免嘔吐;三天內,不要讓寶寶「活蹦亂跳」,應保持平靜一點的狀況。


至於觀察方式, 張郼榮 醫師說,主要從睡眠中喚醒寶寶,看其反應。若是喚不醒寶寶,或醒了卻意識模糊,都需要即刻送醫。


1. 撞到後,沒有什麼大礙且很快就入睡的寶寶,每隔二至四小時要喚醒寶寶,誘導他起身動一動,如玩玩具或喝奶,對三、四個月大的寶寶,可讓他自己拿奶瓶,觀察動作是否與平常不同,或是喝奶速度變慢,也出現不易安撫的樣子。


2. 夜晚入睡時,也要保持每隔二至四小時喚醒一次寶寶,避免因顱內出血造成意識不清,卻因沉睡,未能及時發現問題。


抽搐
6個月大到六歲間的嬰幼兒,容易發生熱痙孿,因發燒至38以上,突如其來出現抽筋、昏迷的狀況,的確會嚇壞父母。 張郼榮 醫師說,父母保持冷靜是最好的態度!通常抽筋在5分鐘之內會停止,如果時間持續超過5分鐘,可撥119求救。寶寶抽筋時,父母怎麼做呢?


Step 1:維持呼吸道暢通
因寶寶可能失去意識,而無法正常吞嚥,因此,應讓寶寶保持側躺姿勢(好讓口水流出),但讓頭部微微後仰,維持呼吸道暢通。並移開身邊危險物品,避免手腳不自主的抖動而造成意外傷害。
錯誤 怕孩子咬到舌頭,只要是硬物,都可直接放入口內撐開嘴巴?
張郼榮醫師說,寶寶抽筋時,牙關緊閉,若硬橇開易被咬傷(其實也很難橇開)。有的父母擔心寶寶咬到舌頭,他說,實際上,咬到舌頭而大出血的機會很少,不需特別將硬物放入口內撐著。 
 
Step 2:等待從昏睡中醒來再送醫
抽筋發作後,身體會非常疲憊,出現昏睡是正常狀況,他說,只要抽筋時間不超過5分鐘,就讓寶寶睡上一至兩小時,只要心跳及呼吸正常,就不用擔心。但是醒來後,最好送寶寶到醫院檢查。張郼榮醫師提醒,在寶寶意識尚未完全清醒前,家長請勿離開、餵食。


窒息
張郼榮醫師指出,不論何種狀況造成寶寶窒息時,父母都應該立即對寶寶進行急救,以保握黃金急救時間。



Step 1:確認意識了解呼吸道狀況
確認寶寶的意識,並移去阻礙口鼻呼吸的物品,觀察是否可恢復自行呼吸。
Step 2:施行心肺復甦術
若未恢復呼吸時,就必須給予心肺復甦術(CPR)。張郼榮醫師建議,父母最好能學會心肺復甦術,以備不時之需。即使不會,只要保持鎮靜,也能透過119救護人員的「電話教學」,及時為寶寶急救,不要擔心動作不標準,只要有做,就是給寶寶一個求生的機會。
(編按:因篇幅有限,讀者可上內政部消防署網站http://210.69.173.9/cpr/index.htm參考。)


 


 


張郼榮醫師
現職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兒童急救加護科主治醫師
經歷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兒童內科部住院醫師、兒童腸胃科總醫師
學歷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


      



嬰幼兒活蹦亂跳,又喜歡探索世界,有時一個不小心,就出了意外,這時,爸媽可沒有擔心的時間,得像個全能醫護人員,馬上為寶寶展開「緊急救護」,才能避免傷害擴大。


生了孩子後,爸媽可曾發現要學的事很多,特別是得隨時像個全能醫護人員,當寶寶生病時,為他量體溫、餵吃藥,更重要的是,萬一發生意外時,沒有心疼的時間,而必須在第一時間內,為寶寶做最好的處置,以減少傷害所帶來的影響。


冷靜處理
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兒童急救加護科主治醫師張郼榮表示,以窒息為例,如果在缺氧的8分鐘內,即使你認為CPR做得不夠標準,但若能持續為孩子做CPR,直到救護車救護人員或醫謢人員接手,預後的狀況會比什麼都沒做來得好。
同時,你愈能以冷靜的態度處理,寶寶愈能降低不安的情緒,否則,受傷的孩子看到慌了手腳的爸媽,只會讓現場狀況更加混亂而已。父母若能抱持臨危不亂的態度,以正確的方式處置,有助降低意外對寶寶造成的影響。當然,更別讓記憶中的錯誤處理方式誤了孩子!


燒燙傷
嬰幼兒燒燙傷的意外時有所聞,除了謹記「沖脫泡蓋送」的口訣,更要了解何時做最正確的步驟,也很重要!及時給予正確的處置,比盡速就醫更重要!
Step 1
:確認傷口大小與部位
如果傷口不大,只出現紅腫、熱痛時,馬上用冷水沖洗或施以冰敷。


患著的一個手掌大小,約占其全身面積為1%,若燒燙傷面積超過10%,請立即送醫。


如果傷口是在臉部、生殖器等部位,即使面積不大,在以冷水沖洗或冷敷時,也要把握時間送醫。因為臉部受傷會影響美觀,生殖器受傷易影響功能,兩處都是不能輕忽的地方。



Step 2:執行「沖脫泡蓋送」處理程序
沖:做法:以流動的清水沖洗傷口1530分鐘,若無法沖洗傷口,可用冷敷。
目的:迅速降溫。
錯誤 改用冰塊敷傷口,降溫效果比較快?
張郼榮醫師指出,用冰塊直接敷在傷口上,易造成皮膚組織傷害,會讓燙傷的傷口更加惡化。最好的方式還是持續用流動的清水清洗傷口,以達降溫的目的。
錯誤 可用醬油、牙膏敷在傷口上幫助降溫?
這是以前自來水不普及,老百姓以隨手可得的物品讓傷口降溫的應變方式,如今卻成了民間偏方。其實,現在隨處都能找到水龍頭沖洗燙傷患部,不需使用偏方了,在傷口抹上這些東西,小心有細菌感染的風險喔。
錯誤 網路上流傳,抹鹽巴或用鹽水也可降溫?
雖然鹽在受熱時因吸熱熔解,具降低溫度的作用,但不當使用鹽或鹽水,將刺激傷口讓傷者更感疼痛,而且鹽水的濃度拿捏不當,高滲透壓還會吸收水分使燙傷部位乾燥脫水,更容易造成組織潰爛壞死。
注意! 沖洗傷口除了能緩和疼痛,也具有加速散熱的效果,避免餘溫繼續深入並破壞皮膚組織。注意水量大小,避免將表皮沖破,持續沖水15分鐘,才能發揮降溫效果。


 脫:做法:在水中小心除去或剪開衣物。
目的:去除傷口束縛衣物。
錯誤 無論如何,一定要把傷口上的衣物剪開。
如果衣物與皮膚沾黏情況很嚴重,在剪開過程中遇到阻力,感覺不太好剪的時候,就不要強行減開,留給醫護人員處理,以避免讓傷口更加惡化。
錯誤 時間緊急,隨便拿把剪刀也沒關係?
盡可能使用乾淨的剪刀,否則建議在使用前,用火烤一烤,待冷卻後,再用來剪開衣物。


泡:做法:冷水持續浸泡1530分鐘。
目的:減輕疼痛,並緩和情緒。
注意!水的高度能覆蓋住傷口即可。在浸泡過程中,不忘注意傷者的意識,是否清醒?因為大面積的受傷,可能造成傷者出現脫水現象而失去意識,因此,必須注意其意識是否清楚?


蓋:做法:燒燙傷部位覆蓋乾淨毛巾。
目的:保溫以預防失溫。
注意! 用來覆蓋的物品,應把握乾淨的原則,毛巾、紗布或床單都可以。
傷口上,若有水泡,不要弄破,儘量保持皮膚的完整,減少在送醫途中感染的機會。


送:做法:趕緊送醫急救、治療。
目的:接受進一步的治療。
錯誤 無論哪家醫院都可以送診?
燒燙傷程度若達二度以上,即傷口已有水泡,表示已傷及表皮與真皮組織,這時一定要送到有「燒燙傷中心」的醫院,才能給予傷口最好的照護。 張郼榮 醫師表示,由於皮膚是人體防禦機轉的第一道防線,當受傷程度嚴重時,易有併發菌血症、敗血症的風險,照護時,必須格外小心。


燒燙傷的程度分級





















分級



傷口情況



處理方式



一度



僅表皮外層損傷,未傷及真皮層。表皮紅、熱、痛,沒有水泡。



沖冷水冷卻降溫後,可直接塗抹藥膏,通常會使用凡士林、氧化鋅軟膏(消炎作用),抗組織胺軟膏(止癢作用)塗抹。



二度



表皮和部分真皮損傷,皮膚發紅、表面潮濕、起水泡、腫脹和疼痛比輕度厲害。



沖泡降溫後,須送醫處理。



三度



整層皮膚及皮下組織受到破壞,皮膚呈白色或焦黑,因神經末稍被破壞,一般反而較不會有劇痛感。



重度燒燙傷通常需要特殊醫療,且受傷範圍大的話,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可不需做「沖脫泡蓋送」5步驟,而是趕緊用乾淨衣物覆蓋後用最快的速度直接送急診治療。



                                              資料提供張郼榮醫師


嗆奶
張郼榮醫師指出,溢、吐奶常發生於嬰兒時期,可能是餵食量大,寶寶來不及吞嚥,或是未排氣所致;由於食道開口與氣管開口在咽喉部相通,奶水若是由食道逆流到咽喉部時,在吸氣的瞬間誤入氣管,即所謂的「嗆奶」。量大時,會造成氣管堵塞,無法呼吸,恐危及生命;量少時,也可能因直接吸入肺部深處造成吸入性肺炎。他建議,餵奶時可分段餵食,每隔一段時間,先幫寶寶拍打嗝,再餵奶。


Step 1:讓寶寶側躺並拍背
寶寶嗆奶時,立刻改變原先姿勢為側躺,並為其拍背,讓口腔內的奶水可順著嘴角流出,避免流入氣管。狀況輕微的寶寶,很快就能調適呼吸及吞嚥動作。
疑問 讓寶寶直立拍背可以嗎?
張郼榮醫師說,嗆奶時,最好讓寶寶側躺,使剩餘的奶水可繼續延嘴角流出,以預防造成吸入性肺炎。他提醒,4個月以下的寶寶更要注意,即使無大礙,也不宜馬上躺平,應再維持側躺或抱著幾分鐘加以觀察呼吸狀況。
Step 2:清理口腔維持呼吸道暢通
把手帕纏在手指伸入口腔中,甚至到咽喉,將吐、溢出的奶水快速清理,以保持呼吸道順暢,然後用小棉花棒清理鼻孔。
Step 3:檢查呼吸狀況
即使一切看來沒什麼特別,也要想辦法讓寶寶哭一哭,觀察其呼吸狀況。
若是呼吸狀況很費力、呼吸時彷彿有雜音、臉色有發黑現象,表示吐出物可能進入氣管,這時應讓寶寶俯臥在大人膝上或床上,用力拍打背部四五次,使其能咳出。
若仍無效,馬上用捏或夾腳底板,讓寶寶因疼痛而大哭,加大呼吸。並把握時間緊急送醫。


異物梗塞
用嘴巴向外探索世界的寶寶,什麼東西都習慣性往嘴巴塞,這時他需要的是安全的環境,否則容易發生異物梗塞的意外。
Step 1:確認異物的位置
從觀察寶寶的模樣,可確定異物的位置在哪裡,以決定處理方式。
食道:一直流口水、嘔吐、會喊痛。
氣管:咳嗽、臉色發紺、呼吸急促且費力。
至於已進入胃內的異物, 張郼榮 醫師指出,8成的異物可在數天至兩週內由肛門自行排出;但會造成化學性灼傷的電池,就必須及時以內視鏡取出。


Step 2:取出異物
掉入食道時:如果看得到且確定拿得到,可用長一點的夾(鑷)子取出;否則即刻送至耳鼻喉科以?視鏡取出。
掉入氣管時:若有呼吸,則立刻施以「哈姆立克法」。張郼榮醫師說,因為呼吸道有如「死巷」,利用哈姆立克法有助將異物咳出。


哈姆立克法
父母要注意,根據年齡不同有不同做法:
一歲以下:用左手環抱寶寶整個身體,使之形成頭低屁股高的姿勢,再用右手用手指胸戳五下。或者將寶寶身體翻轉過來,空掌重拍後背部,一樣也是五下。兩法可以交替使用。另外,需要進行CPR時,將寶寶的腿抬高、頭放低,在寶寶兩側乳頭連線中點下一指寬處,以兩指壓胸的方式幫助寶寶恢復呼吸。
一歲以上:意識清醒者,可使用站立式,即施救者站到患者後方,以身體貼緊患者背部,雙手從腋下環抱患者上腹,左手握住右手拳頭,合力壓擠上腹數次,進行到異物被咳出;若已失去意識者,讓患者立刻平躺並保持呼吸道暢通,兩手在腹部正中線施壓往上推,每次施壓不可偏左或偏右,連續做5下明確有力的施壓動作,間斷,再做。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作者 / 許鵬飛


每個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能夠把孩子養得壯壯的,孩子不生病、少生病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願。我是一個醫生,同時我也是一個患者,所以我更容易理解每一個來找我看病的孩子和家長。


 


經常有家長帶著羡慕的神情問我皮膚怎麼那麼白?有時我一笑置之,有時我會開玩笑說:我有病!其實我有白癜風。從醫二十幾年來,我一直很享受當醫生的忙碌與幸福,把每個孩子及家長都當成自己的朋友和家人,盡最大的努力做個好醫生。


生活一點靈,小孩免得病


現在的父母,壓力都很大,既要承受工作的壓力,又要操心孩子的健康和教育。特別是我在值班時發現,很多家長白天上班,晚上帶孩子來醫院看病,很是辛苦。作為一個醫生,我願意把我學到的醫學知識和在實踐中總結的經驗轉換成實用的小方法,供家長們在生活中使用,讓孩子盡量少生病、不生病。


 


1.讓孩子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保持黏膜濕潤,成為抵擋細菌的重要防線。6歲以下的孩子,一天至少要喝500毫升的水。大約2小時喝一次水,可以減少孩子喉嚨和扁桃腺中的細菌和病毒。為了確保健康,應該盡可能讓孩子理解喝水的重要性。


外出時讓孩子背著水壺,規定吃晚飯時每個人都要喝湯,讓喝水成為一種習慣。


 


2.讓孩子擁有足夠的睡眠時間。


睡眠不足會讓體內負責對付病毒和細菌的淋巴球數量減少,生病的機率隨之增加。成長中的孩子每天需要810小時的睡眠,如果您的孩子晚上睡得不夠,可以讓他白天小睡片刻。


 


3.早晚各一回,用淡鹽水幫孩子沖洗鼻子。


用淡鹽水給孩子沖洗鼻子,最好在早上上學前和晚上放學後各洗一次。


很多大醫院的附設藥局都能買到兒童用的洗鼻器。在洗鼻器裡裝上清水或者生理食鹽水,就可以幫孩子沖洗鼻子。早晨給孩子清洗鼻子,可以洗掉晚上大人傳染給孩子的病菌;放學後為孩子清洗鼻子,可以洗掉白天在學校被傳染的病菌。細菌和病毒的繁殖最少需要4個小時,及時清洗鼻腔讓它們沒有足夠的時間生長繁殖。


 


4.避免去人多的地方。


盡量少帶孩子去人員密集、通風不好的地方,如果無法避免,最好戴上口罩。帶孩子去醫院看病或者接種疫苗,一定要戴上口罩,醫院的空氣裡飄浮著各種致病菌,不戴口罩很容易交叉感染。


 


5.大人的鼻炎感冒先治好。


如果大人感冒了,要及時服用藥物,不要不在乎。由於大人的抵抗力相對較強,可以很快康復,但大人身上的病菌很容易感染孩子,導致孩子生病。如果大人有慢性鼻竇炎或者慢性鼻炎,最好積極治療。我發現,很多反覆感冒的孩子就是大人交叉感染的結果!如果大人早上清喉嚨或者早晚咳嗽,一定要積極治療。


 


6.多誇獎孩子。


多誇獎孩子,讓孩子保持樂觀向上的狀態,是增強免疫力的重要措施。當外界的刺激過於強烈時,孩子的免疫力就會下降。幼稚園對孩子來說是一個未知的、充滿恐懼和好奇的地方,剛上幼稚園的孩子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要承受難以言喻的壓力,這種精神狀態可能會導致孩子免疫力下降。家長要多誇獎孩子的長處來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不要因一點點不足而指責孩子。


 


7.適度鍛練身體。


適度的體育鍛練,可以大大提升白血球殺菌的能力,從而有效提高孩子的抵抗力,但過度的運動也會破壞人體的抵抗力。比如籃球員和足球員經常感冒,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孩子在進行體育鍛練的時候,父母一定要掌握好鍛鍊的分寸。


 


簡單的中藥方劑,可為孩子調理身體


◎黃耆大棗湯◎


材料:黃耆10克 、大棗6枚。


做法:加水煮12個小時,補藥要多煮,每天一次。


功效:主要是補虛,對於出汗、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經常發脾氣有很好效果。


 


◎山藥百合粥◎


材料:山藥15克 、百合6克 。


做法:山藥百合沒有明顯的藥味,適合做粥,全家人共同享用,可以加適量的江米,粥的口感會更好。


功效:主要可以調理脾胃、滋陰潤燥,對於大便乾硬、咳嗽、發燒等情形有很好的效果。


 


◎銀耳百合大棗羹◎


材料:白木耳15克 、百合10克 、大棗6枚,蜂蜜適量。


做法:加入5碗清水,燉煮40分鐘。


功效:主要是滋陰潤燥,提高抵抗力,適用於大便乾、慢性咳嗽、經常發燒的孩子。


 


◎止咳藥方◎


材料:五味子6克 、烏梅3克 ,百合6克 、大棗6枚、甘草3克 。


作法:煎40分鐘,味道有點酸,用蜂蜜調製後服用。


功效:主要是針對慢性咳嗽、乾咳、夜間清晨咳嗽。


                                                                          


                                                               ( 資料來源:方舟文化 提供 )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採訪撰文翁昭鈺
   
      詢彰基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林昭仁
           尹書田醫療財團法人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 陳永綺

何謂感染?病原體又是什麼?
細菌、病毒、黴菌、寄生蟲又有何特色?
寶寶的抵抗力不佳,容易受到外來病原侵擾,最重要的是預防勝於治療。
無論是施打疫苗甚或是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第一步把關並隨時留意孩子身體變化,相信每個寶寶都能健康平安成長?


細菌、病毒、黴菌、寄生蟲作怪
?

四大病原體 人類致病的主因
從寶寶出生的那一刻起,家長們無不傾心傾力抵抗病原體入侵寶寶,深怕一個不小心,就讓小小的感染問題釀成大禍。所謂的病原體,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陳永綺表示,就是讓人類致病的生物,像是細菌、病毒、黴菌、寄生蟲都屬於微生物的一種。以下彰基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林昭仁針對四大病原體說明:
 
1.   細菌:
一般是具有細胞壁的單細胞生物,細胞結構簡單,缺乏細胞核、細胞骨架以及膜狀胞器。人體本身也帶有相當多的細菌,人體內及表皮上的細胞總數約是人體細胞總數的十倍。若細菌引起人類疾病,則統稱這些細菌為病原菌或致病菌。
 
2.   病毒:
是由蛋白質的外殼,加上遺傳因子(不完整的DNARNA)所構成,無法獨立生活,必須要有宿主,再複製下一代。如:腸病毒、流感病毒等等,具有高頻率的基因重組特性,人體無法即時認識,因此常常造成大流行。
 
3.   黴菌:
可獨立生活,喜歡在溫熱潮濕的環境中生存,特別是在皮膚上感染,但不一定會有症狀。其孢子會四處飛散,若此時人的抵抗力不佳,又將黴菌吸入體內時,嚴重可能會導致免疫系統症候群。
 
4.  
寄生蟲:

容易寄生在另一種動物身上,來路不明的地下水、山泉水也可能會有寄生蟲問題。
 
至於所謂的感染過程,彰化基督教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林昭仁則解釋,第一,感染症已經有症狀,代表致病原有宿主,對人類造成生理、心理方面的傷害或疾病;第二,則是透過各種像是體液、排泄物、水、空氣等等途徑,讓人對人或者動物對動物致病,但不一定會有症狀,有時人畜也會交叉感染。
 
細菌
B型鏈球菌
主要在懷孕35~37週之間檢查, 林昭仁 醫師表示,B型鏈球菌在美國稱為「被低估的細菌」,美國10個孕婦中就有3個被感染,因此在美國都會建議孕婦產前1~2週先做追蹤,其檢查方式會在陰道口、會陰、肛門周圍,用採樣棉花棒沾取分泌物培養。而在台灣大約10~30%的孕婦感染B型鏈球菌,且有一半左右的胎兒經過產道會被母體感染,並非每個胎兒感染之後都會發病,其中約有1~2%的胎兒會發病。因此, 陳永綺 醫師表示,現在一般都建議媽咪要接受B型鏈球菌檢驗,若部分的胎兒經過產道遭受此細菌感染,其嚴重可能造成B型鏈球菌的感染,日後可能會影響聽力和視力。 林昭仁 醫師更進一步指出,B型鏈球菌感染輕症可能會造成皮膚傷口感染,像是蜂窩性組織炎,嚴重則可能造成敗血症、肺炎和腦膜炎,且死亡率高。因此寶寶出生後必須給予有效的抗生素,並於完整的治療療程告一段落之後,做電腦斷層掃描以觀察大腦皮質是否有多發性微小的膿囊,嚴重會使智力、聽力、視力、行為、語言及神經學發展受損。除了孕婦本身B型鏈球菌的培養結果呈現陽性外,孕婦發燒或是早期破水,早產(小於卅七週),小於廿歲的孕婦,以及上一胎有侵入性B型鏈球菌疾病的孕婦,都屬於高危險群。在生產的過程當中,如果有這些狀況,建議要給予適當的抗生素。
 
泌尿道感染

男寶寶在一歲之前容易泌尿道感染,主要是因為包皮過長,以及喜歡憋尿造成;女寶寶則因為天生尿道較短,在一歲之後較容易發生泌尿道感染。 林昭仁 醫師提醒,寶寶泌尿道感染的症狀和大人不太相同,若爸媽發覺寶寶活動力好,也沒有頻尿、解尿疼痛,但出現發燒症狀,則仍有可能為泌尿道感染問題。 陳永綺 醫師也表示,若發現寶寶有哭鬧、尿液味道奇怪、食慾不佳、黃疸持續等情形,都必須前往醫院驗尿檢查,擔心尿液細菌太久沒處理造成感染,嚴重會影響腎臟功能。此外,寶寶泌尿道感染也可能完全沒有症狀,就必須追朔以前的發病感染症。
若寶寶反覆出現泌尿道感染症狀,則須了解是否有膀胱輸尿管逆流的可能, 林昭仁 醫師表示,如果高燒多日不退,疑似腎臟發炎,則須透過超音波檢查,等到疾病穩定之後,就可做尿路逆流檢查。檢查方式主要從尿道口逆向施予壓力,用顯影的方式觀察,檢查結果若輕微可使用抗生素治療,若嚴重造成尿道變形擴張,則須進行開刀。在日常保健方面, 陳永綺 醫師提醒,爸媽最好平時多讓寶寶喝水,且勤換尿布,避免憋尿的機會,若有發燒症狀則不可隨意讓寶寶服用抗生素或成藥,如果是先天性的泌尿道系統異常,則要做定期的追蹤檢查,才能夠減少其他併發症的產生。
 
肺炎鏈球菌
肺炎鏈球菌好發於5歲以下嬰幼兒及65歲以上老年人,幾乎成為新生兒呼吸道細菌感染的首要病症。 陳永綺 醫師指出,此病症好發在深部組織,能引起多種侵襲性疾病,包括敗血症、肺炎、腦膜炎、骨髓炎、心包膜炎、腹膜炎等等,其症狀之表現因感染部位不同而異。此外,中耳炎、鼻竇炎和支氣管炎屬於非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疾病,屬於嬰幼兒常見病症,不過症狀表現相對較為緩和。目前都有疫苗可防止感染肺炎鏈球菌, 林昭仁 醫師表示,因為新型的肺炎鏈球菌疫苗屬於接合型疫苗,特別是新生兒可先予以施打,因為此疫苗中有連接多醣蛋白,可讓新生兒先認識,並產生免疫反應,在2歲之後施打一劑即可。至於施打的必要性, 林昭仁 醫師則認為,若父母的行業會接觸很多人,則小孩最好施打疫苗,避免大人帶原感染後傳染給小孩。
 
病毒
腸病毒
人對人的傳染是腸病毒唯一的傳播途徑,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亦可經由接觸病人皮膚水泡的液體而受到感染。 林昭仁 醫師表示,腸病毒主要侵擾的年紀為5歲以下的幼童居多,且好發在夏季,因為此類病毒適合生長在濕熱的環境下。由於台灣地處亞熱帶,因此容易造成大流行,不過受到去年天氣較冷之影響,因此今年截至四月還沒出現重症個案。一般腸病毒感染最常見的症狀為手足口病或泡疹性咽峽炎:
手足口病:手足、屁股、膝蓋等地方有疹子,其特色有四不-不痛、不癢、不結疤、無後遺症。
泡疹性咽峽炎:在喉嚨深處出現潰瘍,嘴唇或牙齦出現小水泡。
若嚴重傷及神經,則可能造成腦部發炎,出現肺出血、心衰竭。最讓人措手不及的是,其病程進展速度非常快,可能讓病人一下子就出現意識模糊、發燒抽搐症狀,腸病毒重症的死亡率約有10%。面對腸病毒,最佳的預防方法就是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且流行期間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且應避免去游泳。幼童之照顧者或接觸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也盡量使用稀釋過的漂白水來擦拭消毒地板,達到安全防護的效果。

輪狀病毒
主要好發於冬季,最常侵襲5歲以下的嬰幼兒,潛伏期約2~3天,病程約1星期。 林昭仁 醫師說明,輪狀病毒主要症狀有發燒、嘔吐、腹瀉,且有以下兩個特性:
甲、輪狀病毒傳染力很強,只要10隻輪狀病毒就能傳染他人,造成劇烈的上吐下瀉。
乙、由於宿主在經歷過多次的感染後,面對病毒的免疫力會隨之增強,臨床症狀反而會屢次趨緩。
陳永綺醫師也指出,如果輪狀病毒嚴重甚至會產生代謝性酸中毒,代表血液酸檢不平衡,並有呼吸困難、心肺功能不全症狀,屬於兒童重症,可能會致命。因此,預防輪狀病毒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嬰兒6個月內口服輪狀病毒疫苗2~3劑。若真的不幸感染,由於病毒性的腸胃炎並無特定的藥品可解決,因此大多採支持性的治療,可由靜脈注射點滴,若症狀輕微,可使用一些止吐藥,且最好空腹約4~6小時,再重新補充口服電解質液。此外, 林昭仁 醫師提醒,由於輪狀病毒會破壞腸胃黏膜,若嚴重腹瀉持續多天,最好讓寶寶改喝無乳糖奶粉,等狀況穩定後,再恢復正常飲食。而預防輪狀病毒最好的方法除了口服疫苗之外,就是在用餐前、排便後記得洗手,保持環境整潔,盡量少出入公共場所。
 
黴菌
念珠菌也是黴菌的一種,其外表看起來很像酵母菌的黴菌,之所以會稱為「念珠」的原因,是這種菌會不停的發芽,長出一顆顆像念珠一樣圓圓的孢子,也會長出長長的菌絲。 林昭仁 醫師指出,寶寶最容易發生鵝口瘡、尿布型念珠菌感染或者是對磨疹、香港腳,以下特別提出說明:
 
鵝口瘡:
1~3
歲左右的寶寶免疫能力不佳,口腔內的念珠菌會增生,且因餵奶的頻率較高,此時若口腔清潔沒做好,則變成念珠菌最好的培養場所。其主要症狀為口腔內黏膜呈現雪花狀的斑點,不過這樣的情形爸媽並不用過度擔心。若口腔黏膜及舌頭的白斑過度增生,此 時 醫師則會使用抗黴菌藥物治療,約5~7天左右可改善,最重要的是喝完奶要幫寶寶清潔口腔。
 
尿布型念珠菌:
如果寶寶的便便或是小號後沒有及時處理,讓細菌在裡面滋生,再加上尿布裡特別悶熱,汗水排出不易,不斷與尿布摩擦刺激,甚或是寶寶的皮膚不適應尿布的材質,都可能引起尿布疹,特別是在夏季因為悶熱更為嚴重,容易併有念珠菌感染。預防方法必須勤換尿布,盡量保持乾燥通風,等小屁屁乾爽後,可擦上凡士林或護膚膏,甚至是具有氧化鋅成分的藥膏,如果尿布疹已變得十分嚴重,其症狀為片狀邊緣以點狀往外擴展的小點點,那麼可能已經受到念珠菌感染,除了保持乾燥外,需求助醫師開抗黴菌的藥膏治療。
 
對磨疹:
以陰部、股部為中心的尿布區域以外,前頸、腋窩都是好發部位,外觀與尿布型念珠菌症相同。
 
香港腳:
別以為小孩不會得香港腳,由於有時候穿塑膠拖鞋,或到水溝玩水,會造成指甲縫遭黴菌感染,爸媽務必把關小孩遊玩的場所衛生問題。
 
專家小檔案
陳永綺
學歷:中國醫藥學院中醫系畢業
經歷:中西醫執照
   小兒科專科醫師
   原台北市立和平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
   原台北市立和平、中興醫院小兒科及臨床病理科總醫師、主治醫師
現任:尹書田醫療財團法人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小兒科主 任 醫師
 
林昭仁
學歷:高雄醫學大學畢業
長榮大學醫學所醫學碩士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博士候選人
經歷:台中榮總小兒感染科醫師
   台灣兒科醫學會會員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會員
教育部部定講師
現任:彰基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彰基感染醫學研究室主持人、彰基實驗動物中心管理小組、彰基人體試驗委員會咨詢委員、彰基生物安全委員會委員、中山醫學大學講師


 


                               


                                                             來源出處:嬰兒與母親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馬偕紀念醫院骨科主 任劉士嘉 醫師表示,在門診常見的幼兒墊腳尖,以生理性的原因較多,仔細檢查,可見寶寶的後腳筋並沒有過短或過緊的問題,亦沒有異常的神經反射,發展進程也都正常,成長過程中並沒有因為發燒、疾病,造成神經或肌肉方面機能的影響,他進一步解釋:「他不論走或是小跑,就是會墊腳尖,換言之,會蹲、站立時會平踩,只是一走路就墊腳尖,像這樣的孩子大都是生理性的。」一般而言,多數幼兒期的墊腳尖,約滿兩歲之前會消失,大於三、五歲仍不見改善,病理因素的可能性就會增加了。


 


容易墊腳尖走路的原因?


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李國鳳表示,一般容易出現墊腳尖走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種情況:
1.
長短腳:墊腳尖通常是兩隻腳一起墊著,如果只有一隻腳墊著,有可能是因為長短腳,或是一邊的張力比較高,張力較高的就會墊腳尖。
2.
感覺統合失調:就職能治療而言,會較著重於寶寶可能是感覺統合失調的問題,其前庭、本體覺與觸覺的整合出現問題,例如20﹪自閉症小孩會出現墊腳尖,因為墊腳尖可以帶較多的搖晃感和不同的關節壓力刺激,他喜歡前庭刺激與本體覺刺激,所以他喜歡墊腳擺動身體搖晃,這也是他喜歡墊腳走路的可能原因。

3.
觸覺防禦:寶寶也可能是因為觸覺防禦(過度敏感)而造成墊腳尖,這麼做是為了減少腳與地面接觸的面積。例如:寶寶有時候突然踏到冰涼的地磚,也會出現墊腳尖的動作。
4.
阿基里斯腱(後腳筋)太短:這部分較難論斷因果,究竟是因為後腳筋太短而造成墊腳尖?還是因為長期墊腳尖造成後腳筋太短?
5.
神經肌肉骨骼問題:這是最為嚴重的情況,因為腦性麻痺或部分先天性疾病,也會導致寶寶有墊腳尖的習慣。


 


如何區辨正常與異常?


有些寶寶在學步時期,出現墊腳尖走路的行為,這到底是正常或異常?以下分別論之。


正常情形


劉士嘉醫師表示,父母可觀察寶寶墊腳尖走路的頻率,來判斷是否為異常現象,若寶寶有時用墊腳尖的方式走路,有時恢復正常狀態,則毋需擔憂。一般來說,寶寶大約在四歲之後運動協調才發展成熟,在此之前走路走不穩都不用過度擔心。以下兩種狀況非常常見,但皆屬正常,爸媽不必太擔心。
狀況一:一走路就墊腳尖,但站立不動時就踩平,或是也可以蹲的很好。
狀況二:有時候墊腳尖,有時候又正常走路。


異常的情況


劉士嘉醫師表示,「最擔心的是先天後腳筋有問題,或是足部有異常,但若是諸如此類的情況,孩子在還不會走路時,可能就會有其它的異常出現,不太會到學走路時才發現墊腳尖的現象;因為既然是病理性的,還沒學走前,腳的活動或像是幫他穿鞋子的時候,可能就會不對勁的異常訊號。」


 


復健與治療方式


李國鳳治療師指出,治療墊腳尖的同時,必須先個別處理疾病問題,再來做復健較為恰當。尤其一些退化性疾病,會越來越惡化,必須另行處理,不然一直做復健,治標而不治本,「這種寶寶反而有更嚴重其他疾病問題,墊腳尖只是被反應出來的其中一種症狀。」
她建議,通常會從復健運動做起,例如被動的去壓寶寶的腳板,拉腳筋(拉鬆過短的筋);若是感覺統合問題,就必須進行感覺統合治療;當找不出寶寶墊腳尖的原因時,家長應反覆提醒寶寶要踏平,或是提供誘因以改變習慣,甚至可以讓他穿上硬底的鞋子,進而矯正過來。「若是肌肉張力真的太強,也可以打肉毒桿菌,可是打完會無力一陣子,但這是非常嚴重或極度重度才會去做的,但遺憾的是,有時候打了肉毒桿菌不一定能夠改善症狀。」李國鳳治療師補充說明。


給爸媽的小叮嚀


1.劉士嘉醫師提醒,爸媽不要道聽塗說,太聽信坊間廣告商的商業資訊及網路上不當的誇大資訊。


2.剛學會走路的幼兒,雖然不太可能單單因走路跌倒而造成顯著傷害,但卻可能因跌倒而發生撞傷或挫傷等不要緊的小小傷,加上寶寶通常不能清楚表達,局部也不會出現異狀,父母就要細心觀察寶寶的一舉一動。劉士嘉醫師指出,父母應仔細觀察寶寶走路是否出現一拐一拐的跛行的現象,或者躺在床上踢腳時,看寶寶是否能對稱的踢得好;除此之外,也可壓一壓寶寶腿部各部位,看看寶寶是否會有疼痛的反應。一般而言,如果只是突然出現的步態異常,但毫無其他異狀,例如局部壓痛腫痛,局部紅腫、發燒、體能或食欲變差、無法走路等,突然出現的步態異常若在兩星期內即恢復正常,就可能只是上述的小小傷所造成。


3.劉士嘉醫師表示,在臨床上曾有34歲的小朋友仍會墊腳尖走路,但檢查過後仍是正常的,其實像這類型的孩子,除非在其他科別,可檢查出異常,到了一定年齡,因體重的關係,就可能會正常走路,父母不必太過擔心。


                            


 


                                      來源 : 媽媽寶寶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採訪撰文/翁昭鈺;諮詢/國泰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沈仲敏;尹書田醫療財團法人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小兒科主 任 醫師 陳永綺】


        


症狀1~發燒


發燒 防衛性的正常生理反應


通常定義小兒發燒是指腋溫超過37.5,而肛溫或耳溫38以上。人的下視丘有一體溫調節中樞系統,可以控制體溫,不過寶寶的腦部下視丘未發育完全,因此特別容易受到週遭環境影響而改變體溫。國泰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沈仲敏指出,如果寶寶所處的空間比較悶,或特別躁動,燒到38以上有可能是假性發燒。不過事實上,發燒是人體的一種防衛機制,引起的原因與感染有關,當人體感染病毒時,消滅病毒過程中會引發一連串的身體免疫反應,當它執行增加白血球數量,將不好的細菌殺光外,再者就是會有發燒反應。 沈仲敏 醫師表示,大多的發燒都是因病毒感染引起,由於寶寶的抵抗力較不好,比較容易反覆感染。而感染引起發燒的主因可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原因1:病毒感染


佔多數發燒的原因,燒得度數雖然高,不過沒發燒時活動力還不錯,在此爸媽也需了解,一般的發燒感冒大多屬於「病毒性感染」,因此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原則上以症狀治療為主。


原因2:細菌感染


佔較少數原因,主要特徵為發燒狀況一天比一天嚴重,且寶寶的活動力和精神不佳,細菌感染會使得病情較為複雜,需要詳細評估。


原因3:外在因素


有時早晚體溫不一,或者因為穿太多衣服感到悶熱,甚至激烈的大哭或遊戲後,以及室內外溫差過大,都有可能導致體溫升高的假性發燒症狀。此時媽咪可15~20分鐘測量一次體溫,或者幫寶寶少穿幾件衣服,確認是否為真發燒。 沈仲敏 醫師提醒,若寶寶為真正發燒,常會有明顯的食慾不佳、活動力變差、咳嗽、流鼻水、異常哭鬧、腹瀉等症狀,此時就應盡速就醫囉!


寶寶發燒的居家護理法


至於量體溫的正確方法,對於年紀較小的寶寶量肛溫會較為準確,每次測量都固定一個地方,如果寶寶突然發燒,首先必須保持環境通風,盡量幫助寶寶排汗,多補充水分,定時量體溫, 沈仲敏 醫師也特別針對寶寶的發燒居家護理法,提出以下正確的方法:


38以上


1保暖,穿上衣服多蓋被子。


2保持空氣流通,盡量讓空氣對流。


3排汗,有助於下降體溫。


4洗溫水澡,可稍微調節體溫。


5喝水,務必多補充水分。


6退燒貼,目前坊間很多類似的退燒貼片,對於38左右的發燒會有效果,但對高燒的效果有限。


高燒38.5以上


1散熱,此時不要給寶寶穿過多的衣物。


2降溫,用溫水以類似撫摸的方式擦拭全身。


3服藥,此時應吃醫師處方開出的退燒藥。


高燒39以上


1冰枕,應特別留意3個月以下的寶寶不適用,因為他無法轉動頭部,有可能因此凍傷,若不確定是因病毒或細菌引起的發燒狀況也不一定適用。


2散熱,減少衣物覆蓋。


3退燒,此時可使用塞劑。


沈仲敏醫師特別提醒,應留意發燒合併出現異常的熱痙攣(抽筋、抽搐)現象,應盡速送醫。不過有時家長並無法自行評估目前發燒的主因,若是腦膜炎,主要症狀有嗜睡、嘔吐、昏迷,則不管發燒到幾度都需送醫。


媽咪不可不知的病症延伸資訊:


沈仲敏醫師針對發燒相關病症成因,提出以下解釋以及居家護理法。


扁桃腺炎:主要症狀會有發燒、喉嚨痛、出膿,多是因鏈球菌、腺病毒或EB病毒感染導致。此時的飲食應以清淡溫和為主。


中耳炎:主要是因細菌侵犯中耳,因為耳咽管的角度比較平,細菌特別容易進入,外表看不出來,需由醫師檢查或做耳鏡檢查,有時會有化膿、積水、充血症狀。需按時服用抗生素,也就是用來治療「細菌性感染」的藥物。


腸病毒:會發燒1~2天,且咽喉潰瘍。此時可吃一點冰的飲料來減緩疼痛,再者可使用咽喉止痛劑(噴劑)。整個病程約5~7天會好,不過這中間需留意寶寶的活動力,是否有抽搐,若有此情況需就醫。


尿道感染:單純發燒,不會伴隨其他症狀,須做尿液檢查,使用抗生素,並讓寶寶多喝水。


肺炎:症狀有發高燒、咳嗽、呼吸急促,和感冒很相似,常引起的病源為病毒或是肺炎鏈球菌。若寶寶的痰特別多的話必須協助拍痰,頭朝下屁股朝上,手掌拱起成圓碗狀輕拍背部,並盡量在喝奶前拍以避免吐奶。


小叮嚀:關於使用護理器具的正確知識


沈仲敏醫師特別針對常用的居家護理器具提出說明如下:


1體溫計:主要有耳溫槍(使用最多),電子體溫計、肛門體溫計,無論使用哪種都需特別注意器具有無故障,還有使用水銀肛門體溫計是較不符合現代時宜,因為有水銀較不環保。


2投藥器:若無投藥器也可使用針筒,最重要的是遵從醫師指示用藥劑量。


3吸鼻器:有分為手動和電動,如果狀況嚴重可考慮使用電動型效果較佳。


症狀2~咳嗽


刺激物進入呼吸道引起咳嗽


基本上咳嗽的機轉是因為痰液或其他刺激物刺激了呼吸道上皮,引起強烈的氣管反應,要將異物排出體外,所以咳嗽也不一定是因為感冒引起。但若咳嗽症狀嚴重,放任久咳不止的話, 沈仲敏 醫師表示,有可能造成嚴重的氣管炎、肺炎、過敏,因此媽咪可藉由一些簡單的居家護理法改善咳嗽。


寶寶咳嗽的居家護理法


沈仲敏醫師則提出簡單的居家護理保養法,咳嗽問題可大可小,雖然許多感冒最後延宕的病症多為咳嗽,但仍不可因此坐視不理,以免拖久變大病。


飲食


1可喝一些蜂蜜水,減少喉嚨刺激,不過一歲以下的寶寶禁止吃蜂蜜。


2可喝一些橘子汁,若有輕度感冒有稍許幫助,若嚴重則不適用。


3多喝溫開水,避免痰變濃,幫助灰塵等小粒子排出。


4餵食方法採取少量多餐,且溫度、味道適中。


5魚蝦、海鮮及冰冷油炸的食物最好避免。


生活


1少接觸乾冷的空氣,可使用加濕器維持空氣濕度。


2協助拍痰,手掌拱起成圓碗狀輕拍撫摸。


3保持空氣清新,千萬不要讓寶寶吸入二手煙。


藥物-若嚴重需使用氣管擴張劑


媽咪不可不知的病症延伸資訊:


沈仲敏醫師針對咳嗽相關病症成因,提出以下解釋以及居家護理法。


支氣管炎:因支氣管受到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會有呼吸急促、活動力差、痰多、流鼻水,無法好好躺著睡覺的症狀,嚴重會有呼吸嚴重困難,應去醫院做徹底的x光檢查。


哮吼:是因病毒感染引起的,在聲帶下方區域造成水腫,咳嗽聲音像小狗叫一樣。此時應避免讓孩子哭叫,否則腫脹程度會更明顯,若呼吸急促需立即去醫院。


過敏:因為呼吸道過敏,伴隨咳嗽引起的呼吸困難,主要是因為塵螨、刺激性味道飄散入呼吸道,因此應保持居家空氣清新,維持濕度,並按時服用減少氣道過敏症狀藥物。


 


症狀3~嘔吐


觀察嘔吐物是否異常


引起嘔吐的原因有很多,如果需確認是否因疾病問題而嘔吐,則需檢查發燒、腹瀉、嘔吐的頻率,以及活動力表現。 沈仲敏 醫師指出,如果嘔吐物中有膽汁,則有可能與腸胃道阻塞相關,因此嘔吐物的顏色異常,也可懷疑為其他疾病。此外,媽咪在帶小孩就診前,可針對以下的問題做觀察,像是嘔吐的次數、顏色、味道,是否合併發燒、腹瀉,在嘔吐之前吃過什麼東西,還有生活環境周圍是否有人也有相似症狀,有助於兒科醫師針對症狀治療。


寶寶嘔吐的居家護理法


改善嘔吐首要須從飲食方面下手,接著留意寶寶嘔吐時的狀況, 沈仲敏 醫師針對嘔吐提出以下簡單的居家護理法。


飲食


1勿進食,4~6個小時內不要喝水,也不要吃東西,若超過6個小時空腹仍繼續吐,應盡速去醫院打點滴補充葡萄糖,以避免脫水。


2若嘔吐狀況有減緩,則可吃些蘇打餅乾、鮮奶、吐司等等。


處理方式


1嘔吐的時候將頭側一邊,如此可避免讓嘔吐物堵住氣道,順勢讓嘔吐物排出。


2如果寶寶未滿一歲,怕嘔吐引起呼吸障礙,可將寶寶抱起於臂彎,穩住頭部和脖子,身體往下傾斜,並用手掌拍打肩胛之間。


症狀4~腹瀉


定義腹瀉需對照平時排便狀況


腹瀉問題讓媽咪非常頭疼,特別是喝全母奶的寶寶,因為母奶好吸收,所以可能一天5~6次便便,或者一個禮拜上1次都有可能,與寶寶本身的腸胃道體質有關。不過對於寶寶腹瀉的定義,必需與他平常的便便狀況做比較,如果突然增加次數,或者形狀從糊變水,則可能為腹瀉。而 沈仲敏 醫師也特別提醒,媽咪需留意大便的狀況,如果大便中有血絲、黏液,伴隨劇烈的腹痛,務必立即就醫。


媽咪不可不知的病症延伸資訊:


輪狀病毒


經由口糞接觸傳染,好發於冬季, 沈仲敏 醫師表示輪狀病毒主要侵襲5歲以下的嬰幼兒,感染輪狀病毒腹瀉的狀況會特別嚴重,有時一天甚至可拉高達10~20次,主要為水瀉,且酸味較重。須留意的是,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可能導致嚴重脫水甚至死亡。


而得到輪狀病毒的小孩通常會接受控制症狀與疾病併發症的支持性治療。此外,預防勝於治療,寶寶八個月大前最好完成口服輪狀病毒疫苗。若症狀輕微,可使用一些止吐藥,且注意不應馬上給寶寶喝水,最好空腹約4~6小時,再重新補充口服電解質液。


急性腸胃炎


若是經由吃進不潔食物感染,潛伏期大約12~24小時,因此若要追究感染根源,前1~2餐的食物都有可能。感染沙門氏桿菌會產生嘔吐、噁心、腹痛、腹瀉、血便之情形,且糞便味道特別腥臭,感染後可能侵犯腦膜炎,並產生發炎現象,三個月以下的寶寶若有毒性症狀,像是白血球數量過高,則必須使用抗生素治療。


若情況不嚴重,也是採支持性的治療即可。治療細菌性腸胃炎不一定要使用抗生素,有些媽咪會要求醫師開立止瀉藥,認為立即減緩寶寶的腹瀉症狀才是好方法,事實上對於止瀉不要太積極,因為腹瀉的過程可幫助壞細菌排出腸道。


幫助寶寶順利服藥的方法


在餵藥之前,媽咪應先建立正確觀念,餵藥要找到正確方法,而非強迫寶寶服下藥物,否則會引起反效果,日後更抗拒吃藥。 沈仲敏 醫師表示,藥水因為有甜味因此大部分的小孩較能接受,而藥粉可用手指沾一點點餵,讓他像吸奶嘴一樣,而藥丸因為不好吞下也最好磨成粉。在使用塞劑方面,可先將寶寶的肛門塗一點凡士林,捏住3~5分鐘再放開,可讓過程更順利。


症狀5~便秘


飲食習慣不佳是便祕的主因


通常1天三次或者3天一次大便都算正常,但是任何時間便便時出現很硬呈現顆粒狀,解便困難,都可視為便秘症狀。尹書田醫療財團法人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小兒科主 任 醫師陳永綺表示,排除疾病因素後,引起便秘的主因大多與寶寶的飲食習慣不佳有關,不過因為母奶好吸收,所以有些喝母奶的寶寶,也有可能一個禮拜都不大便,但若便便過硬,甚至造成肛裂,則是屬於不正常的狀況。因此當寶寶出現便秘,甚至有腹痛、食慾降低的情形,那麼媽咪務必協助解除便秘危機。


寶寶便秘的居家護理法


改善便秘首先須從飲食習慣方面下手,由於寶寶的食物大多由爸媽準備,所以第一步必須先改變食物內容,還有增加好的生活習慣, 陳永綺 醫師針對便秘提出以下的居家護理法。


增加蔬果類和水分,如果寶寶開始吃副食品的話,可選擇富含水分的食物,還有蔬菜水果中的纖維質豐富,也必須多攝取。


運動:多帶寶寶走動,增加活動量也可促進腸胃蠕動。


按摩肚臍:如果寶寶有腹脹狀況,用手輕輕順時針在肚臍週邊按摩,幫助腸胃蠕動。


溫敷:可用毛毯蓋著舒緩腹痛狀況。


刺激肛門:如果寶寶有肛裂狀況,媽咪可用些許凡士林擦在肛門口,潤滑刺激。


不過 陳永綺 醫師特別提醒,不建議爸媽在家自行幫寶寶使用浣腸,如果劑量使用不當可能造成腸破,且有些腸道阻塞的寶寶也不能用,所以即使便秘狀況嚴重仍 須請教 醫師再使用。


媽咪不可不知的病症延伸資訊:


先天性巨結腸症


先天性巨結腸症是指大腸的肌肉層缺乏副交感神經節,以致無法調節大腸進行正常的排便活動, 陳永綺 醫師指出,這類的胎兒出生就有胎便遲緩現象,且大便一直累積的狀況下,真正能排出的大便不多,且排便會感到不舒服。這類的寶寶屬於先天性的疾病,因此必須以手術方式解決。


甲狀腺機能低下


主要是因為甲狀腺製造不出足夠的荷爾蒙,腸胃蠕動速度慢,因此有便秘的現象,必須接受專業治療。


症狀6~痙攣


引起痙攣的疾病非單一


許多人提到痙攣第一個想到的是癲癇,而癲癇是一種慢性疾病,興奮、感冒、勞累都是引起癲癇的誘發因子,癲癇發作會有兩眼上吊、抽搐、意識不清、口吐白沫等表現。不過事實上除了癲癇以外,還有許多疾病與痙攣相關, 陳永綺 醫師指出,熱痙攣最常見,不過熱痙攣為一種良性疾病且少有後遺症,較常出現在一歲到一歲半左右的幼兒,男孩比女孩多,通常發生在發燒39度以上。


寶寶癲癇的居家護理法


當小孩發生痙攣時,爸咪務必要冷靜處理,協助減緩痙攣症狀,接著前往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了解是否有其他疾病造成痙攣。而癲癇是一種先天或後天因素引起的慢性腦疾病,其特徵為腦細胞不正常放電引起反覆發作。若癲癇發作時, 陳永綺 醫師提醒最重要的是維護氣道暢通,放鬆衣服,維持安全姿勢(右側躺在軟墊上,保護頸部),不要讓他嗆到,以免造成呼吸困難腦缺氧。有些人會認為癲癇發作需塞東西到嘴裡避免咬傷舌頭,事實上這並非正確做法,反而會造成牙齦受傷,只要讓他側躺順勢將血流出,其實大部分的癲癇並不會咬舌頭。


媽咪不可不知的病症延伸資訊:


陳永綺醫師指出,與痙攣相關的疾病則可分為兩種,一種與損害腦部有關,另一種則無關。


損害腦部


嬰兒點頭痙攣


大多發生於6個月~1歲的寶寶。症狀為密集式的反覆點頭,最常發生的時機為剛起床時,並會合併同手腳的伸展與軀幹的彎曲。這樣病症的寶寶多半有腦部病變,因此在行為、語言、智能發展方面都較差。


腦炎


腦炎多為病毒感染引起,會有發燒、昏睡、痙攣等現象,若小孩伴隨有嚴重哭鬧、精神狀況不佳,則須前往醫院進一步檢查,


非損害腦部


發燒性熱痙攣


發燒性熱痙攣是在沒有腦部病變的情況下,感染感冒或發燒,因而引起高燒熱痙攣。 陳永綺 醫師指出,這類的熱痙攣不會有後遺症,短的話幾秒鐘的時間就會結束,不會持續發作。處理方式一樣須維持呼吸道暢通,但此時若高燒39以上不退,可使用肛門塞劑退燒。不過須留意如果痙攣的狀況超過15分鐘,且呈現無法呼吸,臉色發紫狀態,則須立即送醫。


 


症狀7~發疹


發疹可分為感染性與非感染性


引起發疹的原因有時不單單只是皮膚方面的疾病,須依照發疹的色澤、狀態,什麼時候發診,是否伴隨著發燒、發癢,以及除了發疹之外是否有其他併發症等等來評斷真正的發診原因。 陳永綺 醫師表示,發疹的原因可分為以下兩種:


非感染性:以一般的皮膚病為主,像是痱子(汗疹)、異位性皮膚炎、尿布疹等等。


感染性:飛沫傳染、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細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像是水痘、德國麻疹、玫瑰疹等等。


寶寶發疹的居家護理法


如果寶寶有發疹、發癢、伴隨發燒的狀況, 陳永綺 醫師提出以下的簡單居家護理法:


記錄體溫,確認是否有發燒伴隨出疹狀況。


脫光衣服全身檢查,確認目前發疹的狀況和部位,就醫 時可和 醫師詳盡說明。


夏天的話冰敷,冬天則冷敷,有效減緩發癢症狀。


擦上涼性的止癢藥膏。


按 時服用 醫師處方止癢藥。


媽咪不可不知的病症延伸資訊:


陳永綺醫師也特別針對感染性以及非感染性引起的發診狀況做出說明,區別兩者之間不同的處理方法。


感染性


玫瑰疹


玫瑰疹會讓皮膚長出像玫瑰色澤般的疹子,前期主要症狀是發高燒,接著會開始發疹,但並不會感到癢,在治療上採取的是支持性療法,適度的給予退燒藥。


德國麻疹


德國麻疹是一種經飛沫傳染的病毒性疾病,症狀會有感到微熱、鼻咽炎、耳後淋巴結腫大,疹子約維持3天至一個禮拜。


麻疹


麻疹是一種急性、高傳染性的病毒性疾病,經由飛沫傳染,感染後約10天會發高燒、結膜炎、咳嗽、鼻炎。一般而言,疹子會先出現在臉頰和耳後,接著擴散到四肢及全身,嚴重會併發中耳炎、肺炎或腦炎,甚至死亡。


水痘


水痘在發病時會出現疹子,通常經由空氣或直接接觸病源而感染。在水痘長出前1~2天,可能會有發燒、咳嗽、流鼻涕、倦怠等症狀。居家護理方面,須在水痘處仔細擦上藥膏,不要抓破傷口,並可適當冰敷舒緩癢感,以避免留下疤痕。


以上皆為感染性出疹疾病,主要治療方法為疾病發生後,需要控制感染原因,這期間可能會發燒,需要按時吃藥與居家或住院照護,以防止嚴重併發症發生以及防止病菌散布。


非感染性


汗疹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孩子的專注力評量(取材自 周 醫師編輯美國兒科醫學會ADHD診斷量表)


 





































依美國精神科學會 DSM-IV 的臨床診斷標準



注意力缺失症狀



1.



無法注意到小細節或粗心大意使學校功課、工作或其他活動發生錯誤



2.



在工作或遊戲活動中無法持續維持注意力



3.



和別人說話時似乎沒在聽



4.



無法完 老師或家長交辦事務,包括學校課業、家事等



5.



缺乏組織能力



6.



常避免不喜歡或拒絕參與需持續使用腦力的工作。如:學校工作或家庭作業



7.



容易遺失或忘記了工作或遊戲所學的東西。如:玩具、鉛筆、書等。



8.



容易被外界刺激所吸引



9.



容易忘記每日常規活動,需他人時常提醒



上述注意力缺失 / 不足的狀況是否有持續約六個月以上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kid_glove333/article?mid=1234&prev=1944&next=1233&l=f&fid=61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可能導致專注力問題的原因


A. 身體疾病因素- 包括有聽力異常或視力異常等感官刺激接受障礙;過敏體質如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生理疾病如身體不舒服導致無法專心(如頭痛);體能情況不佳如肌力與肌耐力差;睡眠困擾問題。


B. 飲食營養因素- 進食過量高糖食物、長期食慾不振、重金屬過量、營養不均衡或不足。


C. 心理情緒因素- 生活作息不正常、自身氣質表現、不當教養方式(責備、反覆疲勞轟炸、過度溺愛)所引發的負面情緒、學習過程中所產生的心理壓力、挫折經驗過多、缺乏努力動機、個性或氣質問題如缺乏耐心、容易放棄、無法等待、智商過高、智能發展問題如語言理解較差。


D. 環境教養因素- 父母未以身作則、同時給予多項指令或模糊的溝通方式、父母失和、家庭氣氛不佳缺乏愛或安全感、教養者有過度比較心態或有過高的期待、反抗叛逆與配合度問題、不良的工作或學習方式與習慣如只會死記或機械式反覆的練習。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