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育兒需知 (43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爺爺,我要那個飛機。」「媽媽,我要那部電動火車。」
「爸爸,我要那把玩具槍。」
以許多父母的經濟能力,想要買件玩具給孩子並非難事,
但如何為孩子選擇合適的玩具,可就得費點心思了。


一件好的玩具,不但可以啟發孩子的智力,訓練其觸覺、
視覺、嗅覺等各種感官功能,同時還能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但如果父母漫無目標地為孩子添購各式各樣的玩具,不僅
無法達到教育意義,反而可能養成孩子不良習慣,得不
償失呢!


依據幼兒發展


孩童時期最親密的遊戲伴侶就是玩具了,但玩具並不是多
就好,可是太少也不行。
因為無論哪一種情形,都可能影響到幼兒心智發展,所以
幫孩子選擇玩具時,首先應該考慮他的身心發展狀況,如
此選出的玩具才真正有助於幼兒。


智寶園學前教育園地創辦人 陳鳳卿 老師表示,幼兒各階段
與適合的玩具,大致可歸類出幾個發展階段:


1. 仰臥時期:
這階段的孩子經常躺在床上,不會翻身,也不會移動,
正是訓練「聽覺」和「視覺」的時期。
訓練聽覺玩具著重聲音的音調、音質和音量,如:
音樂鐘、搖鈴等;訓練視覺玩具應選擇色調和諧、
形狀簡單為宜,如:小鴨、洋娃娃等玩偶。


2. 匍匐時期:
七、八個月大左右的孩子,正在生長乳齒、牙床,看到
東西就想抓、想咬,此時期玩具的選擇,應以不含毒性
的塑膠或橡膠所製作的為主,如橡膠洋娃娃、橡皮熊等。


3. 幼兒期:
可分為前期、後期。前期是指一至三歲幼兒,這階段
幼兒由「玩具陪我」進入到「我玩玩具」,因此玩具選擇
上以能發聲、發光、耐摔,且富創造性為宜,如:積木、
會叫的動物玩具等。
後期是指三至五歲幼兒,這時期幼兒以能自由自在地活動
,且開始運用想像、思考,因此動腦的玩具最適合他們了
,如:捏黏土、拼圖等。


4. 學齡期:
對於即將邁入小學,或剛近小學階段的兒童,好奇心和
模仿力特別強,同時開始具有時間及數字概念,因此,應
該儘量選擇啟發性、創造性,及對數字、時間概念的玩
具,如:拼圖、玩具鐘等。


為幼兒選玩具時的考量點


市面上出售的玩具琳琅滿目、應有盡有,而父母要從這麼
多種不相同的玩具中,選出適合幼兒的,並不是簡單的事情。
陳鳳卿老師表示,父母在為孩子選擇玩具時,應儘量站在孩
子的觀點考慮,因為大人覺得好玩的玩具,孩子不見得有興
趣;除此以外,還得根據以下幾點來選擇:


. 激發智能程度
. 依性別來選擇
. 符合孩子的年齡
. 依照幼兒嗜好
. 選擇單純的玩具
. 注意玩具的材料
. 選擇持久耐用的玩具


廢物利用創造玩具


另外, 陳鳳卿 老師也表示,父母應給予幼兒一些正確的觀念,
所謂的玩具並非只指市面上出售的玩具才是,用樹枝、竹子、
花草等自然材料,或利用家裡的廢物配件,如鋁罐、寶特瓶罐、
鈕釦等製作而成的玩具也是不錯的。
在製作的過程中,不妨讓幼兒一起參與製造玩具,讓他經驗完
成一件東西的喜悅感,當他玩自己動手完成的玩具時,一定很
驕傲,也會成為寶貴的童年回憶。

 




                                           
來源:育兒生活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

                                      作者 ﹕榮大夫(旅英執業中醫師)


 



最近治療一位5歲的孩子,他的媽媽說:「孩子不愛吃飯,不知道餓,就喜歡吃油炸的東西,晚上也睡不好覺,總是醒著,舌頭上面還有很大的一塊舌苔剝脫,幾個月也不好,有口臭,大便乾燥。」多數家長都不知道蛔蟲症有哪些症狀,因此無法及時發現。

其實,蛔蟲病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病症,小兒感染蛔蟲的機率又比成年人要高很多,世界各地都有很多這樣的情況,不分地域,尤其是學齡前和學齡期的小孩感染機率非常的高,對身體的影響也非常的大。那麼家長如何鑑別自己的孩子是否患上了蛔蟲症?

蛔蟲擾動常見症狀
































症狀說明
1.消瘦蛔蟲會爭營養,所以孩子容易出現消瘦。
2.異食癖吃一些很奇怪的東西例如:泥土、紙、木煤渣、牆灰。
3.睡眠不佳突然晚上受驚嚇的樣子。
4.喜歡吃油炸特別愛吃油炸過很香的東西。
5.磨牙流口水有的小孩會磨牙,流口水。
6.臉上有白斑圓形或是橢圓形的一些斑塊,斑塊上面有一些細小的鱗屑,過去老人們稱之為蟲斑或者是汗斑。
7.過敏現象如皮膚出現紅疹,因為蛔蟲它會分泌一些毒素,對身體產生一些刺激作用。
8.咳嗽胸痛蛔蟲它在腸道會產卵,幼蟲就會在體內移行,如果鑽到肺裡面,它會引起咳嗽、胸痛、哮喘、呼吸困難,甚至於發燒。
診斷蛔蟲症不能僅僅根據一個症狀來判斷,但是如果有好幾個症狀出現,那麼就可以判斷患有蛔蟲病。當然還可以到醫院檢查大便來確認,因為有的小孩會拉蛔蟲,或者也會吐出蛔蟲。

蛔蟲鑽孔 穿入腸膽

蛔蟲本身有鑽孔的習慣,在腸道到處亂攪亂竄,它的幼蟲還會移行到身體其它部位。腸道和膽道是相連的,那麼蛔蟲有時候就鑽到膽道中,甚至於可能鑽到膽囊內引起膽道堵塞,膽道的疼痛發炎有時是非常劇烈;如果鑽到闌尾也會引起闌尾炎。有報導是鑽到腦子裡面,因此蛔蟲可能會引起不同的疾病。它的併發症也可能是非常嚴重,甚至危急生命。

糾結成團 梗阻腸道

再者,蛔蟲它本身在腸道喜歡糾結成團,有可能把腸道堵起來。在糾結的過程中會刺激腸壁引起疼痛,這種腹痛輕輕按摩可能會緩解,但是腹痛與一般的腹痛不太一樣,特別是家長在為小孩按摩肚子時,會發現孩子的肚臍周圍會比較硬,或者是有包塊,而這個包塊它有可能會變化,有時候大些,那麼有時候可能會小一些,或者是長形的,或者是不同形狀。這種情況就要考慮一下是不是蛔蟲,因為蛔蟲它會移動。

如何預防治療蛔蟲病?

在飯前便後要洗手。但是有些人他就是不洗手,很可能手上會沾上蟲卵吃下肚,或者是他手去摸別的東西,蟲卵就會附著在那些地方。吃下肚的蟲卵,它就在人體內孵化成小蛔蟲。

蛔蟲它不能在體內直接的變成成蟲,也不能在我們的體內直接繁殖,它必須通過大便排出體外。如果衛生習慣不好就會再經過口腔進入人體。因此,如果我們能夠避免蟲卵進入體內,那麼就可以避免得蛔蟲病,但是小孩子就很難預防,因為他拿了東西就啃,什麼東西都往嘴裡塞。

對於那些已經患上蛔蟲症的小朋友或者是成人,治療也是根據情況來進行治療。蛔蟲病較輕沒有什麼症狀的人,這種人你也可以不處理,因為蛔蟲它的壽命也就是1~2年,如果不再感染,蟲體它會自動的排出體外,那麼蛔蟲病也就好了,所以只要衛生習慣好,你可以不管它,可能蛔蟲病就自癒了;嚴重蛔蟲病的人,例如:已經堵塞了膽管、引起腸梗阻,或者是鑽到闌尾,要盡快到醫院治療。



南瓜子 (Fotolia)

天然藥材驅蟲方——南瓜子

如果家長對照以上這些症狀高度懷疑孩子有蛔蟲病,但症狀不是很嚴重者,教大家用一個很簡單的方法,而且沒有副作用的藥來進行治療。這個南瓜子不只針對蛔蟲,它對其它的寄生蟲也有一定的效果。

【藥材】
生的南瓜子。吃南瓜的時候把南瓜子留著,將它吹乾、晾乾,不要烤乾,把殼去掉取出南瓜仁,將它碾碎,然後用蜂蜜或者是白糖調和在一起。如果小孩能直接吃南瓜子,嚼一嚼吃下去也可以。

【劑量】
5歲以下,南瓜子10~15克;5歲以上20克或更多一些也行。

【方法】
空腹吃,1天吃2次,連續吃2~3天,就可以看到蛔蟲排出,有些嚴重一些的小孩,吃的時間需要長一些才會有效果。此方成人也可以食用。如果是為了殺蟲,那麼一定要吃到足夠的量才能達到效果,1天2次,連續吃3天至1個禮拜。


 


                                                      摘編自《希望之聲英倫生活台》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最近戶外氣溫、紫外線指數節節上升。美國醫學專家提醒,6個月以下嬰兒盡量不要使用防曬乳,以免造成皮膚過敏、發炎。家長最好使用陽傘、遮蔽物等為小孩遮擋紫外線,並慎防小孩出現脫水危機。


小嬰兒比成人更小、更脆弱,一旦大量流汗,或身處高溫、紫外線環境,大多沒有能力應付這些劇烈變化,因此會比成人承受更大健康風險。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與美國兒科醫學會指出,6個月以下小嬰兒最好不要使用防曬乳。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兒科醫師哈伽莉沙奇斯解釋,小嬰兒皮膚比成人更薄,很容易吸收防曬乳當中的活性、化學成分,且小嬰兒皮膚面積與體重比例比成人大得多,接觸防曬乳後,肌膚也很容易過敏、發炎。


沙奇斯醫師說,對於6個月以下嬰兒,最佳防曬策略就是避免讓小孩接觸陽光紫外線,特別是上午10點到下2點這段時間,戶外紫外線最為強烈,最好別讓小嬰兒在這段時間去戶外曬太陽。如果需要外出,可使用陽傘、嬰兒推車車棚等幫助遮陽。


醫師建議,家長可讓小嬰兒穿著輕便褲子、長袖T恤,最好戴上有邊帽子,保護耳朵、脖子等部位。而薄紗還是會引起曬傷,因此要避免穿薄紗類衣物。


注意穿著,家長也要確保小寶寶補充充足水分,且隨時注意是否出現煩躁、肌膚泛紅、過度嚎哭、尿液減少等脫水症狀。一旦發現小寶寶曬傷,一定要馬上停止曬太陽,趕快到陰涼之處,以避免曬傷惡化,小寶寶曬傷患部要冰敷。


 


 


 


                                     


 


                                                 來源 : 台灣新生報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黃瑽寧、李思儀、王宏哲著


小百科


嬰兒的最睡眠時數會隨著年紀的增加而逐漸減少,主要減少在白天的睡眠時間。一歲以前的夜間睡眠時間反而會微量增加,直到滿一歲之後才開始慢慢減少。


每個寶寶各有不同的體質、不同的睡眠模式。但只要不太脫離常軌,生長發育曲線也正常,父母就不用太過在意。


吃飽睡,睡飽吃,是初生嬰兒的典型作息。平均來說,新生兒的一天大約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時間是在睡夢中,一直到三歲大的小兒一天仍需要睡到至少十二小時左右,睡眠可以說是佔據了大部分的時間。


專家怎麼說:黃瑽寧醫師醫師


很多媽媽都會擔心她的寶寶都不睡覺或是睡太少。事實上,如果把寶寶一整天睡眠的時間加總起來,就會發現絕大多數都會超過正常需要的時數。只是因為睡覺比較零散,也跟大人不一樣,甚至是日夜顛倒,大人就會覺得很困擾。


小孩子睡眠時間的多寡,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減少。在一歲以前,至少要有十六小時以上的睡眠時間,剛出生的嬰兒則是白天晚上一半一半。為什麼父母會覺得孩子晚上都不睡覺很困擾?其實對孩子來說並沒有問題,只是因為他睡覺的時候,大人是醒著的,忙進忙出,比較沒有感覺;但如果寶寶半夜醒著的時候,卻是大人要睡覺的時候,感受就非常深刻了,因為非常的累。


解決的方法還是要注意:白天不要連續睡超過三小時!要是寶寶撐到下午三點睡著了,到六點一定要把他搖醒,讓他再清醒玩到大概晚上十點,他就差不多累到睡著了。半夜他也許會再起來一次喝奶,再繼續睡到天亮。但這不是一天就做得到的,媽媽不要不忍心,要訓練調整他,堅持傍晚六點以後不睡覺原則,晚上他要睡多久就給他睡多久,不要怕寶寶半夜會肚子餓,明明沒醒也要把他搖醒,這是不對的!


總之,不管寶寶睡眠狀況如何,只要整天的總睡眠時數和總奶量足夠的,父母就不用太擔心了。


專家怎麼說:蔡志孟醫師


睡眠的關鍵階段是所謂的「深層睡眠期」。小孩子在深層睡眠期階段會釋放出生長激素,幫助他長高。只要有規則的睡眠習慣,進入睡眠狀態之後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階段都屬深層睡眠。要是小孩子有長期的睡眠障礙,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孩子肯定是長不高的。


後半階段則是「快速動眼期」,全身處在癱瘓狀態,只有眼球會動,這也是一般作夢的階段。腦力的恢復就在這個時候,也是學習記憶的重要階段。如果熬夜K書、臨時抱佛腳,犧牲後半段的睡眠,怎麼唸書都是沒用的,考完就忘記了。


上帝造人很奇妙,人是日行性的動物,只要有光線進入眼睛,就會刺激大腦某個特別的區域發出指令,要我們保持清醒,要活動、覓食。到了晚上沒有光線了,就轉成腦下垂體在作用,會分泌出褪黑激素來主宰我們的身體,我們就需要休息睡覺。


所以,要盡可能讓寶寶在白天接受光線的刺激,訓練大腦保持清醒;到晚上則是要把燈光完全關掉,否則會影響褪黑激素的生成,對孩子的生長是不好的。


 


 


           


 


 


                                         來源 : 把孩子養大不容易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0) 人氣()

“愛哭的小孩有奶吃”寶寶愛哭,只是因為要吃奶嗎?無論是在公車上、地鐵、飯店或者商場裏,還是在家庭聚會上,大家大概都聽到過令人揪心的或者是頭疼的寶寶的啼哭聲。親愛的寶寶,為什麼不停地哭呢?餓了?困了?還是他在向你傳達什麼訊息呢?


 


正確理解寶寶的哭聲
寶寶之所以啼哭是有原因的,也許他餓了、不舒服或者心裏煩。父母們或許已經嘗試了可以想到的所有方法希望寶寶平靜下來,但都沒有成功。聽著寶寶不停地哭而新手父母無計可施是多麼的痛苦,寶寶的哭聲代表什麼呢?


1. 啼哭是嬰兒主要的表達方式,但是這也不是唯一的交流方法,因為寶寶已經可以使用簡單的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來巧妙地傳達感覺和需求。


2. 嬰兒的啼哭是一種本能,目的是為了能夠確保得到自己生存的需要。寶寶哭意味著他正在要求什麼,有可能是需要吃喝、需要減輕痛苦或者希望有人陪他一起玩。可 以確定的是寶寶的所作所為不是為了使你苦惱,他僅僅是在將身體所告訴他的機體必需表達出來。有人不認為嬰兒的啼哭是為了“尋求關注”,但是除此之外他還有 其他方式來表達需求,甚至厭倦或者寂寞嗎?當成年人感到厭倦或者孤獨時,都會做一些事情來宣洩——更何況是你的寶寶呢!


3. 大多數寶寶平均每晝夜會由於不同的原因而總共啼哭約1個小時。通常而言,寶寶的啼哭具有週期性,而且週期會發生變化。因此,或許有時你會覺得寶寶比以前哭得更多了,但是,這只是寶寶的一個新的哭泣週期。

如何判斷寶寶哭聲?
寶寶來到這個世界後的第一反應就是啼哭,對於寶寶的啼哭,家長們不必太過憂慮,因為小寶寶哭多笑少是自然規律,但是對於寶寶哭聲所表達的意思,年輕的爸媽們確實應該瞭解一下,這樣才能更好地安撫寶寶,使寶寶健康成長。下面介紹一些寶寶啼哭的原因。


1.饑餓


寶寶常在餵奶後23小時啼哭,哭聲較短,聲音不高不低,長短均勻,平坦而富有節律。與此同時可見寶寶轉動頭部並張開嘴巴左右覓食。吸入乳頭後,寶寶立即停止啼哭,吃飽後便可安然入睡。


2.尿布浸濕


常在吃完奶或睡醒後,寶寶的哭聲長短不一,高低不均,沒有規律,常常邊哭便活動小屁股。待父母為其換上乾淨的尿布後,便停止哭鬧,或玩耍或入睡。


3.煩躁不安或孤獨


這種哭泣常在寶寶吃飽入睡前或玩耍前,哭聲長短不一,無節奏感,常哭哭停停,斷斷續續,並且時不時會睜大眼睛左顧右盼。大人抱起安撫後即停止哭泣,放下後又開始哭。
4.
環境太吵


如果寶寶的哭聲裏帶著煩躁不安的情緒,你應該檢查一下周圍環境是不是過於 喧鬧,比如強烈的燈光、嘈雜的聲音、搬動物體等,甚至只是你搖晃寶寶的幅度太大了。如果是這樣,先盡可能地讓周圍的環境平靜下來,把燈光調暗,讓屋子裏的 聲音降低,減小手臂的擺動幅度等,可以先把讓寶寶躺在床上任其發洩一會兒,然後看看能否安撫好寶寶。


那些比較敏感的寶寶會傾向于有規律的生活,家長應嘗試建立一個作息時間表,努力使每天的餵奶、洗澡、散步、睡覺的時間固定下來,這樣可以讓寶寶更安心。 


5.溫度太高或太低


寶寶常在室溫高或衣服被子太厚時啼哭,哭聲較高,並且四肢亂蹬亂神,伴有 面部及全身出汗,自己蹬開被子後,哭鬧即停止。爸爸可用手去摸摸寶寶的額頭、脖子和耳朵等暴露在外面的部位,如果寶寶脖子和耳朵後面有汗,那表示太熱了, 如果這些地方很涼,則溫度太低,需要給寶寶添加衣被。


6.太疲憊,需要睡覺


累了就睡是嬰兒大多數時間的本能反應,而且也不需要太多的安撫,他們很快 就能睡著。疲憊的寶寶會打哈欠、揉眼睛等,如果你沒有發現他的這些暗示,還是一相情願地哄他、逗他、抱他,那可就不妙了,抗議的哭聲也就越強烈。寶寶會發 脾氣也是難免的,他沒有力氣抵抗,當然要用哭聲來表示了。


此時寶寶的哭聲一般很強烈,而且還略有顫抖和跳躍,這時爸爸最明智的做法是趕緊讓周圍安靜下來,把他放到他熟悉的小床上去,拍拍他,讓他儘快入睡。
7.
身體不舒適


寶寶臥位不舒服、衣服過緊、蚊蟲叮咬等,此時寶寶的哭聲煩躁,皺眉,四肢 扭動。處理舒適後即可停止啼哭。如果你聽到寶寶突然尖聲哭鬧,就要馬上檢查是什麼讓他不舒服或受傷了。看看是否床欄卡住了他的腿或腳,或者有灰塵迷住了眼 睛等等。在確認沒有問題後,適當地安慰安慰寶寶,等他情緒穩定了再離開。


8.受到驚嚇


寶寶受到驚嚇或打擊時,哭聲高而尖,回聲長而短,要迅速找到原因加以處理。 


9.感到疼痛


此時寶寶的哭聲無規律性,聲音較高且長而有力,多為陣發性,忽緩忽急,不覓食,身體活動沒有特異性。這時餵奶不會讓寶寶安靜,寶寶會吐出乳頭繼續哭鬧。有可能是腸絞痛、脹氣、外耳道癤、皮膚感染等,應及時請醫生診斷。


10.病情嚴重


此時寶寶的哭聲沒有規律,聲音低沉,短而無力甚至呈呻吟狀,同時全身反應淡漠,不吃奶,發熱或體溫不升高,發現這種情形應及時到醫院檢查。


11.生理性啼哭


寶寶的生理性啼哭,聲音抑揚頓挫,很響亮,寶寶的進食、睡眠及玩耍都很好,每次哭的時間很短。此時媽媽只要輕輕觸摸他、對他笑,或把他的兩隻小手放在腹部輕輕搖晃兩下,寶寶就會停止啼哭。
溫馨提示:


寶寶出生後真正成了一家人的寶貝,許多人圍在寶寶身邊,怕熱著、怕凍著、怕撐著,生怕孩子受到一點點委屈,只要一哭,馬上就把孩子抱起來哄著。時間一長,孩子根本就不能在床上躺,甚至睡覺也要抱著,使大人和孩子都休息不好,其實,這對孩子的身心發育都是不利的。


雖然寶寶需要多關心和照顧,但不是說不讓孩子哭,因為適當的哭鬧可以鍛煉孩子的心肺功能,促進胸廓、心、肺的發育,還能促進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的發育。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文/詹志禹  政大教育學院院長






幼年依附型態對孩子往後的心理健康、人際關係、生活適應等層面,都有深遠的影響。 寶寶哭了,你選擇抱他還是不理他?


有句俗話說:「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但在少子化、一胎化的社會趨勢之下,大部分孩子都是「老大」,大部分父母都是「照書養」,令人憂心的現象是:許多父母不知道自己選錯書。


例如嬰兒哭了,父母要不要理他?一般父母的反應是:「當然要理他,他可能餓了或不舒服。若不理他,多殘忍啊!」另一種父母的反應是:「不能理他,他可能要你抱抱。你一理他,他就學會用哭來叫你抱,下次就會哭得更凶、更黏人,你就會把他寵壞!」你選擇哪一種反應?


第一種反應比較感性,是根據父母的天性;第二種反應比較理性,是根據心理學理論,可惜是根據一種過時、僵化、動物模式、控制取向的理論行為主義。


行為主義盛行於二十世紀上半葉的美國,下半葉雖然遭逢人本主義的挑戰與認知科學的革命,但信徒仍然很多,台灣也輸入不少。行為主義的核心信念就是:人類的天性基本上是趨樂避苦,故其行為的頻率決定於行為的後果引起愉快後果的行為會增加,引起痛苦後果的行為會減少。所以,實驗者對動物,教師對學生,父母對孩子,政府對人民,都可以透過獎懲機制來控制後者的行為。這些信念的含意與爭議,可以寫成幾百本書,本文只能以照顧者(父母、祖父母、保母等)如何處理孩子的哭泣為例來說明。


美國有關養育孩子的書籍,至少有兩大派典(paradigm):一派傾向行為主義,另一派傾向人本主義與認知心理學。


小兒科醫師所撰寫的養育書籍,特別容易傾向行為主義,可 能因為 醫師從自然科學出身,比較喜歡行為主義的科學味道(通常標榜「行為科學」),較不熟悉心理學領域的進展與革命;這類書籍對新生兒照顧者的勸告通常是:「照表操課,嬰兒哭的時候,如果不是餵奶時間,最好不要理他。否則,他的哭泣行為得到增強,以後會更愛哭。」這是假定照顧者為控制者,透過阻塞獎勵,削弱嬰兒的哭泣行為。有些書籍更激烈,把嬰兒想像得很邪惡,會警告照顧者說:「如果嬰兒一哭你就反應,他將很快學會用哭來控制你。」設想父母也可能變成被控制者,親子之間變成一種爭奪控制權的戰場。


另一派傾向人本或認知的養育觀念則認為:健康的嬰兒都是良善而知足的,他們不會無緣無故的哭,他們會哭,通常都是因為有不舒服的狀況或需求產生,例如尿布溼了、肚子餓了、腹部脹氣等,而哭是他們唯一能使用的語言。如果照顧者都不反應,久了之後嬰兒將會學得無助感,他會發現哭是沒用的,環境是無法控制的。他的確可能停止哭泣,但他也會放棄解決問題的努力,變得疏離而不安,難以和照顧者建立信任感與親密感。所以,嬰兒哭的時候,照顧者應儘速反應,至少應先確認其身體或周遭狀況是否正常,讓嬰兒感到安全且有人陪伴。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7) 人氣()

                                                                記者 蘇湘雲


如果使用PVC(聚氯乙烯)地板,可能傷害嬰幼兒健康。瑞典研究指出PVC地板中的「鄰苯 二甲 酸酯」成份很可能沾到食物上,或透過呼吸、皮膚接觸進入嬰幼兒體內。醫界懷疑「鄰苯 二甲 酸酯」會引起氣喘、過敏與其他慢性疾病。


「鄰苯 二甲 酸酯」是一種化學化合物,像玩具、清潔劑、包裝當中都可能含有「鄰苯 二甲 酸酯」。這種化合物也可能干擾荷爾蒙分泌。稍早研究指出,PVC軟質地板帶有「鄰苯 二甲 酸酯」成份,而「鄰苯 二甲 酸酯」正是室內灰塵主要來源。


研究人員分析八十三名嬰幼兒的尿液樣本,這些嬰幼兒年齡介於二個月到六個月。


研究人員在嬰幼兒尿液中發現四種「鄰苯 二甲 酸酯」,研究人員進一步檢驗嬰幼兒家中的的地板、家具材質,結果發現,小寶寶臥房中若使用PVC材質地板,小寶寶尿液中的「單丁基酸鹽」(MBzP)濃度就會比較高。而「單丁基酸鹽」也屬於「鄰苯 二甲 酸酯」家族


過去研究顯示,PVC地板中的「鄰苯 二甲 酸酯」很容易飄散於空氣,或許會增加小孩過敏風險。這項研究則發現,小寶寶臥室如果有PVC軟質地板,小寶寶可能將「鄰苯 二甲 酸酯」吸入體內,進而影響健康。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室內空氣」期刊。


研究首席作者瑞典卡爾斯塔德大學公共 衛生 教授卡爾古斯塔夫柏恩哈格表示,除透過食物,身體也可能透過其他管道吸收到「鄰苯 二甲 酸酯」,因此衛生當局應考慮禁止其他產品使用這些化學物質。


 


 


 


 


 


 


 


 


 


 


 


 


 


 


 


 


 


                                                 來源:台灣新生報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不惜一切代價培養孩子成長,吃、穿、住、行等自不在話下,教育上也不遺余力地進行投資,從風靡全球的“胎教”熱到少年大學生就可看出,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真是到了瘋狂的地步。

在全世界范圍內,由于許多媽媽忙于工作,在過去的十年裏,入托兒所的孩子增加了四倍,有的孩子在學走路時就被送到了托兒所。許多兒童專家稱托兒所是“監獄”,一些年僅6個月大的嬰兒被送到那裏,從早晨8點到下午6點,他們一直在那裏呆到上 學,這些孩子主要是城市孩子,數量成千上萬,約佔入托孩子的5%,而35%的父母在孩子兩歲後就把他們交給托兒所。

但是,據英國報導:專家警告說,早教要有個尺度,一味強調對孩子的教育而忽視了孩子的天性反而會對孩子造成傷害。澳大利亞兒童教育專家、著名的臨床醫學家史蒂夫-比杜爾夫就提出警告說,把年齡不足三歲的孩子交給托兒所會增加損害他們正常心理發育的危險。

很多托兒所無法照顧到孩子,遭到忽視的孩子往往有恐懼感

由于現代工作節奏加快,壓力增加,許多父母忙于工作,無法照顧孩子,所以各國政府把增加托兒所和幼兒園作為解除父母後顧之憂的政策,僅在英國,就有25萬名三歲以下的孩子入全托或者半托,甚至有5%的父母把從6個月大到3歲的孩子“扔進”托兒所,那些孩子大部分的時間在孤獨中度過。

澳大利亞兒童教育專家、著名的臨床醫學家史蒂夫-比杜爾夫具有20年的兒童教育經驗,他曾提倡早期教育,可是他現在發現,理想與現實總是很難相符,但他改變了自己的觀點,聲稱父母才是培養孩子的最好老師,托兒所和幼兒園只不過是在做“二流”工作。

因為,最好的托兒所試圖滿足非常小的孩子的需求,但由于孩子太多,老師根本照顧不過來,所以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而那些差的托兒所根本無法照顧到孩子,只是給他們提供吃喝,完全讓他們自己活動,這些遭到忽視的孩子往往有恐懼感,他們感到失去母愛的淒涼,這對孩子來說無疑是一個噩夢,他們身上表現出來的孤獨感看了讓人心碎。

研究發現,從小被放在托兒所裏的孩子更富有攻擊性,易發展反社會行為

比杜爾夫堅定地指出,越來越多的證據在支持他的理論──那些很早就脫離父母到托兒所的孩子更容易發展攻擊性性格、反社會行為以及其他的心理問題,這樣的孩子在日後會遭遇人際關係問題,不容易與人建立密切的關係。

去年,英國兒童問題權威珀涅羅珀-裏奇博士也發出了同樣的警告,她經過多年研究發現,由父母養育的孩子比在托兒所、由保姆照顧或交給親戚照顧的孩子在各方面表現得都更為優秀,他們在生理、心理和智力方面都好于其他對照組的孩子。裏奇和兩位牛津大學的教授對1200名孩子進行了跟蹤研究,結果發現,從小被放在托兒所裏的孩子在青少年時期更富有攻擊性。另有兩項研究也發現同樣的結果,那就是在托兒所的時間越長越容易發展反社會行為和暴力行為。兒童專家指出,過早上托兒所會嚴重影響幼兒的大腦發育、情感發展、社會行為、認知能力培養,另外他們的身體發育也遲緩,神經萎縮,腦發育異常,這些都是與沒能得到一對一家庭關懷有關,所以專家建議應該讓幼小的孩子在溫暖安全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而不是過早地將他們送到托兒所。

最好的老師也不能代替媽媽,兩歲以下的孩子就該受到媽媽一對一的關愛

比杜爾夫強調說,最好的托兒所最負責的老師也不能代替媽媽,兩歲以下的孩子就該受到媽媽一對一的關愛,父母共同養育是最理想的方式。如果要想讓幼兒的大腦健康發育,就需要對其進行愛的刺激,媽媽與孩子的交互作用是最好的刺激,家庭與朋友的關愛對孩子發育來說是最安全的選擇,而托兒所中缺乏的就是這種影響,即使請保姆在家看孩子也不如媽媽親自照顧好,更何況多數人沒有足夠的運氣找到理想的保姆。

孩子不僅需要固定的人員養育,更需要專注的關心,一對一養育更能夠滿足嬰兒的需求。而托兒所裏的老師一般是一個人照顧數個孩子,她無法同時滿足這些孩子的需要:喝奶、撒尿、遊戲、呵護等,不要認為嬰兒不懂事,他們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會讓他們產生一種孤獨感,表現為煩躁哭鬧,長期的影響則不利于他們的心理發展,迫使一些孩子發展攻擊性性格,這是情感缺失造成的後果。

警示

人生的前三年影響後三代

許多家長有一個誤區,那就是認為提早讓嬰兒進入托兒所會讓他們更能適應外部環境,更早地發展交際能力。但美國國家兒童健康和人類發育研究所的專家指出,嬰兒的發育具有特殊性,他們不僅需要持續的關心,更需要協調一致的關心,這意味著與他們交流的人相對是固定的,只有家裏的父母能做到這樣。

比杜爾夫也承認,他一開始是一個堅定的兒童早教倡議者,認為讓幼兒早上托兒所有兩方面的好處,一是可以讓孩子學到更多的技能,由于夥伴多,也有利于他們學會與人交流與合作,第二個好處就是讓媽媽有更多的時間自我發展,擴大她們的社會活動范圍。可是他現在發現,這種理想與現實總是很難相符,他說:“事實上,這是一種災難性的失望。”

人生最初的18個月是負責社會和情感功能的大腦結構發育的關鍵時期,對一生都有影響,母子相互作用則在這種能力的培養方面起著關鍵作用,媽媽是嬰兒內分泌和神經係統發育的調節器。另外,家裏的哥哥姐姐和祖父母輩對他們也很重要,他們起著輔助父母教育孩子的作用,嬰兒從他們身上得到安全感,也獲得最初的情感影響,人類正是通過孩子來傳遞這種情感,有專家說“人生的前三年影響後三代”就是這個道理,而陌生人會讓他們感到不安全而無所適。

在心理上無法形成家庭情感。托兒所缺乏的正是這種相對固定的親情氛圍,托兒所老師是不固定的,經常換來換去,比如老師生病、休假以及培訓等,

即使人員相對固定,她們也要輪班照顧孩子,讓孩子無法適應。(完)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撰 文  曾鈺庭



育有兩個孩子的陳媽媽,在懷第一胎時,聽說多吃DHA可生出較聰明的小孩,於是她也跟著買來吃,等到懷第二胎時只是每天吃一顆蛋補充,結果發現,有補到DHA的老大,好像比較聰明宛如資優生,但老二表現就沒有這麼突出,讓她自責不已。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蔣爸爸身上。育有二子的他表示,太太在懷老大時特別補充DHA,但生老二時,就一切順其自然。結果他發覺,好像老大表現比較好,讓他急著想該如何補救二兒子。


兩歲前是大腦發育關鍵期


聽到這樣的說法,書田小兒科主 任 醫師陳永綺大笑出聲,她認為,許多媽媽對「懷孕時服用DHA營養品,較能生出聰明的小孩」一說深信不疑,她強調,或許DHA有幫助,但是差別應該沒有這麼明顯,會有這種感覺,可能與父母對孩子的偏愛有關。


陳永綺以腦部的發育過程指出,一個成熟腦的重量約1500公克,新生兒腦部重量約350公克,等到一歲時腦部發育的完成度60%,五歲時達到90%,七歲的孩子腦部才會發育成長到與大人相當的重量。以此為根據,醫師和專家一般認為,孩子從出生到兩歲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期,家長可以把握這後天調養的黃金期,為孩子打造一個腦部發育良好環境,也有助於建構腦組織。


台北醫學院附設醫院營養師鍾子雯,更進一步引述美國明尼蘇達醫學院兒科與兒童發展中心,曾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期刊的一篇營養素對腦部發育的影響研究報告,指出營養對於腦部發育的影響主要關鍵期是在出生後2442周,相當於出生後六個月到十個月內。


想要孩子有一顆聰明的腦袋,陳永綺強調,媽媽的角色十分重要!雖然說,寶寶的聰明與否有先天與後天之分,先天因素是來自爸爸媽媽各一半的基因;然而,後天因素則取決於營養攝取的調養。


六大營養素影響腦部發育


根據美國這份研究報告指出,影響腦部發育的營養素有六大類,包括蛋白質與熱量、鐵、鋅、銅、魚油與膽鹼。


鍾子雯解釋,養腦、健腦的第一步,是蛋白質與熱量要足夠!蛋白質是促進增加腦細胞生長因子合成必需成分,而熱量除了提供腦部運作的葡萄糖外,如果熱量不足,身體便會消耗蛋白質以獲得足夠能量,也會間接影響大腦發育。至於鐵、鋅、銅等礦物質,主要都與神經代謝有關,其中,鋅還與腦部DNA發展有關,有提升記憶力、平衡腦力與情緒的作用。


陳永綺則認為,媽媽在懷孕時要留意葉酸、維生素B12等營養素的攝取,有助於胎兒神經的發育,尤其是腦神經,幸好這類維生素普遍存在食物裡,除非是偏食的人,否則不必額外補充。


餵母奶媽媽營養要均衡


此外,一般認為腦部發育需要磷脂質、白脂質與氨基酸,其中大家所熟悉的DHA,就是磷脂質的一種,其來源又可分為植物性的腰果、核桃及藻類等,另一類是來自動物性的DHA,主要以深海魚最多,如鮭魚、鮪魚、秋刀魚等。陳永綺認為,不需要擔心膽固醇過高的媽媽,在營養攝取上可多補充這類食物。


當孩子出生後,如果是餵母奶的媽媽,更需要注意營養攝取均衡。因為孩子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素都來自母奶,除了營養攝取均衡外,爸媽唯一要擔心的是,孩子的喝奶量是否足夠,由於小貝比還無法開口,鍾子雯建議,可從孩子生長發育曲線表來評估,而若有在懷孕期吃剩的維生素,此時也可以補充。


至於喝嬰兒配方奶的孩子,在營養上,尤其是鐵、銅、鋅等營養成分比例完整,家長可不必擔心。不過,鍾子雯也提醒,選購這類食品時,仍以大品牌的產品較有保障。


由於喝母奶的BABY,營養攝取與媽媽的飲食有極大關係,目前有很多媽媽在產後就力行減肥計畫,可能會有營養不均的問題,例如可能會減少吃魚肉,而影響到蛋白質、銅、鐵、鋅與膽鹼等營養素的攝取。鍾子雯建議,為了孩子健康,這些產婦要隨時提醒自己,不要太過著重於減肥,暫時還是要以均衡飲食優先,給孩子充分營養。


六個月大改以副食品養腦


至於已經六個月大、可以吃副食品的寶寶,陳永綺認為,醣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與礦物質等五大類營養素都需要,而DHA的營養可從魚類獲取,加上魚肉好消化,相當適合小孩食用。


而副食品的準備上,一般媽媽多會熬煮稀飯,加絞肉、搭配蔬菜,再以鹽巴調味。鍾子雯建議,可以混合糙米、白米,與排骨一起熬煮,而蔬菜可選含鐵質較多的深綠色蔬菜為主,例如菠菜、綠色花椰菜;至於肉類如牛、羊、豬,也可以鮭魚、鮪魚取代,甚至可加一顆蛋黃,增加蛋白質攝取。


除了副食品外,也可選用芝麻糊或黑芝麻粉,再加一些花生、南瓜子粉等堅果類,或是軟花生也很適合當點心,甚至紅豆豆花或花生豆花等,都是很好的點心補充品。


兩歲前充分刺激腦部


腦部要發育得好,需要各種營養素調養,此外,陳永綺認為,其實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階段,父母最好都能給予各種不同的刺激,包括觸覺、味覺、嗅覺、味覺、聽覺和運動統合等,透過刺激來平衡腦力的發展。


「當腦部的網狀結構越緊密,也代表腦部的發育越完整。」她說,腦細胞中的神經纖維突觸就像是一個綿密的網狀結構,因此,腦部發展完整就需要適當的腦部刺激。


如果刺激太少,會造成神經纖維突觸太稀鬆,腦部的結構不好,甚至腦神經纖維突觸可能因為缺乏刺激而萎縮,此時這個網狀結構就會顯得空洞,這個道理就像是臟器的「用進廢退」,如果越不使用,它的功能便會衰退,甚至消失;她更以哈密瓜的外觀為例,「越香甜的哈密瓜,果皮的網狀結構也越緊密與細緻。」


身為小兒科醫師的她也提醒家長,爸媽們最好自己帶孩子,千萬不要以為小貝比什麼都不懂、也不會說話,就把養育孩子的責任交給保母,以為等到孩子懂事,再接回家自己帶就好了。其實,這段時間是與孩子親密關係養成的重要時期,孩子缺少了該有的撫觸,「錯過了該有的腦部刺激,以後也很難補救。」她說。


陳永綺說,每個人的先天條件有限,如果讓孩子有個發育完全的腦部,在黃金期適時給予每個腦部區塊充分刺激,好比全面提升LEVEL,當所有腦部結構都建構了,孩子長大後,便可依著自己的優勢發展。


三、四歲透過均衡飲食補腦


至於已經可以吃正常食物的三、四歲小朋友,鍾子雯認為,想要有一顆聰明腦袋,此時就得注重飲食均衡,甚至可以偶而喝一些嬰幼兒專屬的配方奶(因為嬰幼兒專用配方奶較著重在維生素與礦物質的補充,一般奶粉則無),而不必全部改為一般奶粉。


鍾子雯根據衛生署的餐食建議量估算,三、四歲小孩每餐的主食,大約是八分滿到一碗的飯量、相當於三根手指大小的肉量(約 一兩 肉),以及半碗青菜,至於水果則每天需要一到二份,每一分量約一個拳頭大。另外,每周可讓孩子吃一到兩次深海魚,無論是煎鮭魚或是製作鮪魚沙拉,都很受小孩的喜愛,豆腐湯也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


至於肉類,營養師認為,一天至少有一餐要吃豬、牛、羊之一的肉品,由於小朋友較沒有膽固醇過高的問題,可以每天吃一顆蛋,如果已是過重的小朋友,蛋還是要吃,可從減少餅乾、糖果與飲料的攝取,達到熱量的控制。


多吃蘋果、香蕉與莓類水果


除了紅肉外,黃豆製品也含有優質蛋白質,其中豆腐干就含有助於腦部發育的重要元素銅,至於富含DHA不飽合脂肪酸的堅果類,鍾子雯就透露,有些媽媽會把腰果、核桃、南瓜子等堅果類裝在小瓶子內,讓孩子當點心吃,「這樣比吃餅乾當點心好太多!」她說,即使要吃糖,也可以黑芝麻糖取代一般糖果。


平時可以多吃鮮魚、豆製品,獲取優質蛋白質外,陳永綺特別推薦對大腦有幫助的三種水果:蘋果、香蕉與莓類。她說,蘋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無機鹽與鋅;而香蕉雖是碳水化合物,但腦細胞的代謝時需要的葡萄糖提供能量,香蕉所含的葡萄糖可延緩葡萄糖釋放的速度,有助於穩定大腦營養供給;至於莓類水果,無論是草莓、藍莓或蔓越莓,都是很好的抗氧化物,可提供腦細胞修護。


 


                       


                                         來源:食尚小玩家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








 



                           採訪撰文/湯佳珮


                             詢/萬芳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黃亮迪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不可不會


萬芳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黃亮迪表示,哈姆力克急救法通常在嬰幼兒不慎吞食異物時適用。大致可依據不同年齡,而分為兩種不同做法:


新生兒哈姆力克急救法


(適合一個月之內的新生兒或大人單手可將其身體托起的嬰兒):


步驟1.先檢查有無氣息與脈搏。


步驟2.將嬰兒的嘴巴打開,確定口內是否有異物;如有異物直接以手指清除。


步驟3-13-2.右手支托住嬰兒的下巴、左手放在嬰兒的臀部後方,將嬰兒轉過身,讓嬰兒可以跨躺在大人的右手手臂上,頭部的位置比身體稍微低一點。


3-3.從下方的角度來看,這時候大人的右手仍要支托住嬰兒的下巴與頸部。


步驟4-14-2.用手掌的力量,拍打嬰兒背部。手掌邊拍背、邊往前方推,使嬰兒能將異物咳出。約35秒鐘拍推一次。


步驟5-15-2.若持續12分鐘仍無效,將左手放到嬰兒頭頸部後方、保護其頭頸部,再將嬰兒翻回正面。


步驟6.讓嬰兒平躺,用兩指按壓嬰兒兩乳頭之中線下緣處;壓胸的力量要壓到嬰兒身體約下陷13才可以。約3分鐘後,若仍無效,再打119求救;同時也要繼續做步驟6


嬰幼兒哈姆力克急救法


(適合一個月以上或大人單手無法將其身體托起的的嬰幼兒):


當嬰兒的頭頸部位發展已較成熟、不會再軟綿綿無法撐起的時候,就可以改採以下方法:


步驟12同上所示。


步驟3.讓嬰幼兒靠著大人的身體,大人將手握拳。


步驟4-14-2.將握拳的手頂住嬰兒的胃部,另一手包覆住拳頭。用力向上頂,頂到嬰幼兒將異物吐出來為止。約3分鐘後,若仍無效,再打119求救;同時也要繼續這個動作。


CPR急救法


步驟1.先檢查嬰兒有無氣息與脈搏。


步驟2.將嬰兒的嘴巴打開,確定口內是否有異物;如有異物直接以手指清除。


步驟3.口對口吹兩口氣(大人要用嘴巴將嬰兒的口、鼻皆蓋住)。


步驟4.再檢查有無氣息與脈搏。如果沒有呼吸、但有脈搏,只要持續反覆吹氣,每一口氣都要吹到嬰兒胸口有起伏為止;每分鐘約吹1220次,每急救2分鐘,須暫停下來檢視嬰兒是否有呼吸,如有呼吸,就可以暫停急救。旁邊若有人,請旁人撥打119求救;若旁邊無人,先以急救為主。約吹氣2分鐘後,若嬰兒仍無反應,自己稍停下來撥打119求救,打完電話再繼續施救。


步驟5.如果嬰兒無呼吸也無脈搏,就需要吹氣加上壓胸。進行壓胸之前,若嬰兒背後是硬的地板或木床,則可墊一條毛巾,但不能太厚或太軟,以免失去急救的效果。先重複步驟3:吹兩口氣之後,再以兩指按壓兩乳頭中線下緣的位置,約按壓30下。按壓完30下之後,再吹兩口氣,並隨時檢查呼吸與脈搏是否恢復正常。吹氣與按壓的比例為230,也就是吹兩口氣搭配壓胸30下。若旁邊有人,請旁人撥打119求救;若旁邊無人,吹氣加壓胸2分鐘之後,再撥打119求救,打完電話須繼續施救。


*備註:做急救時,如果有兩人,可以改成一人壓胸、一人吹氣,每做2分鐘,再隨時查看嬰兒的呼吸與脈搏有無恢復,如此不斷循環。


如何分辨要使用哈姆力克急救法或是CPR急救法?


黃亮迪醫師表示,雖然急救的第一步驟都是先檢查嬰兒本身是否仍有呼吸與脈搏,不過多數須施行哈姆力克急救法的情況,都是患者本身被異物噎到、無法自行咳出,通常還有意識;至於需要用到CPR急救的情況大多比較嚴重,通常都已經沒有呼吸、甚至臉已發黑;如果媽咪真的無法判斷要施行哪一種急救法時,可直接施行CPR急救法。


嚴重溢奶急救法


如果媽咪看到小嬰兒身旁有溢出的奶,而嬰兒本身已無意識,那麼就必須這樣做:


步驟1.將躺著的嬰兒翻身側躺。


步驟2-12-2.大人一手抓住嬰兒的手臂或肩膀,以固定其位置;另一手將手掌拱成杯狀,拍打嬰兒背部。如果仍無反應,就直接施行CPR急救法。


嬰兒喚不醒?以下做法萬萬不可!


黃亮迪醫師提醒,當家長無法將嬰兒喚醒時,千萬不要將嬰兒倒吊或是過度搖晃,以免嬰兒腦出血;按照本文的步驟進行施救,是比較安全的做法。


 


 


黃亮迪
學歷:高雄醫學大學後醫系
台北醫學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經歷:台北市立陽明醫院主治醫師
台北市立萬芳醫學中心兒童加護病房主任
現任:台北市立萬芳醫學中心小兒科主治醫師
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新生兒急救指導員


       


             


 


                                            來源:嬰兒與母親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採訪撰文 / 張晴宜
       
       / 林口長庚復健科職能治療組組長 黃恢濤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職能治療師 李淑 君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心科職能治療師  張文馨


什麼是感覺統合?


感覺統合主要是由人體中的三種感覺構成,分別為本體覺、前庭覺以及觸覺,是一種神經傳導的過程。這三種感覺經由接收與整合,可讓身體有效率地與外界互動,應付各種環境賦予的任務,做出適當反應(例如:看到丟過來的球立刻接住)。林口長庚復健科職能治療組組長黃恢濤說明,嬰幼兒由於年齡較小,生理尚未發育成熟,以視覺與聽覺為例,新生兒大約只看得清楚距離眼睛20公分 以內的東西;耳朵對聲音的區辨能力也不敏銳。因此,在早期的嬰幼兒發展過程上來看,較強調上述三種感覺。不過,黃恢濤治療師也表示,除了這三種感覺,近年來的感覺統合也強調身體上的整體發展,像是視覺、味覺、嗅覺以及聽覺等,藉由整合身體的各種感覺,去建構嬰幼兒在各階段的身心發展。

本體覺建構身體概念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心科職能治療師張文馨指出,本體覺是一種個體對於自己身體各部位的感覺。當身體在動的時候,肌肉、關節等變化會刺激大腦,讓我們知道身體的位置。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職能治療 師李淑 君解釋,本體覺就如同當我們將眼睛緊閉時,會知道腳在什麼位置。黃恢濤治療師補充說明,本體覺除了讓個體知道身體各部位在什麼位置(靜態的本體覺)之外,另外還可覺知自己正在做哪些動作,並知道如何控制身體(動態的本體覺)。

本體覺若正常運作,可幫助建立自我身體形象的概念,並會讓嬰幼兒將來無論在學習、表達及人際上都有良好發展。此外,黃恢濤治療師表示,本體覺還有安定神經、舒緩情緒的效果。例如,被他人擁抱時情緒變得較穩定。

前庭覺掌管肢體平衡與協調
前庭覺主要是由內耳接收,當個體在做一些較劇烈的活動 (例如:直線加速、旋轉等)時,會刺激到它。內耳的前庭組織與身體的平衡、協調以及移動速度、空間感相關,當我們的身體在加速移動或前後搖晃時,前庭覺接收到,會試著讓身體維持平衡,並維持肢體的協調。

假如孩子的前庭覺發展不良,會有平衡感不佳、時常撞到或跌倒等情形。另外,若孩子平時經常避開攀爬活動和體能的遊戲,或是不敢玩盪鞦韆、溜滑梯等同年齡小孩經常在玩的活動,也要注意孩子的發展是否哪裡出狀況。


黃恢濤
學歷:國立台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畢業
經歷:台灣大學附設醫院職能治療師、 長庚大學職能治療系兼任講師、 曾榮獲第三屆中華民國發展遲緩早期療育協會棕櫚獎
現任: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組長、 國立台灣大學職能治療系臨床教師

李淑
學歷:長庚醫學大學職能治療系
現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職能治療師

張文馨
學歷:中山醫學大學職能治療系
現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心科職能治療師


 


               


 


                           來源:嬰兒與母親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








                                    / 林奕如




bobo也能當個獨立小超人


寶寶漸漸長大,差不多可以送他進幼稚園了,除了學習新知,還可以交到新朋友,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當爸爸媽媽萌生這些想法時,其實出發點都是為了寶寶好,希望寶寶能提早學到日常生活技能。不過,相信有不少父母曾經聽朋友說,送寶寶入園就讀的第一天,就像是上演十八相送,寶寶不願意進教室,反而抱著爸爸媽媽大哭,哭到連父母都不忍心,甚至想放棄讓寶寶念幼稚園的念頭。其實,面對寶寶出現的分離焦慮,家長應該循循善誘,才能幫助寶寶勇敢踏出獨立的第一步!






 



採訪諮詢/臺安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技術長 廖笙光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附設托兒所教師 陳欣怡


觀念篇.揭開分離焦慮的真相


有些爸爸媽媽為了培養寶寶獨立的習慣,會讓寶寶一個人在家中的遊戲室玩耍,或是請他獨自完成某些簡單的家事,希望能在寶寶入園就讀前,先調適好他的心情;但沒想到,平常都不哭的寶寶,一進入幼稚園後,竟然每天都是淚眼汪汪地目送爸爸媽媽離開,令家長不禁懷疑,難道是平時的訓練不夠嗎?其實,要減輕寶寶的分離焦慮,不只是讓他獨立完成許多事,環境及其他因素的影響,也都是重要關鍵,先了解分離焦慮的意義,爸爸媽媽才能輕鬆帶領寶寶成為獨立小超人。


為什麼會出現分離焦慮


對許多父母來說,大部分的人都會認為寶寶在入學就讀時,才會有分離焦慮的情形發生,但臺安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技術長廖笙光表示,從學理的角度來看,分離焦慮並不是入學所造成的,而是不管在什麼情形下,只要主要照顧者一離開寶寶的身邊,寶寶就會產生明顯的焦慮情緒或哭鬧行為,當照顧者回到寶寶身邊與他重聚以後,寶寶也會因為其性格及安全感的程度高低,而有不同的依附反應,像是:對爸爸媽媽繼續哭鬧,或依舊維持平淡的情緒反應。若寶寶較有安全感,就會對主要照顧者破涕為笑,此狀況是屬於良好的依附反應。


產生分離焦慮的年齡


6個月大之後的寶寶,開始漸漸會認人,若碰到非主要照顧者,會先產生「陌生人焦慮」,若找不到主要照顧者,則會引發分離焦慮,到了810個月大時,此情況會達到最高峰。至於分離焦慮的情形何時才能改善,則取決於寶寶的先天氣質和爸爸媽媽給予的教育環境,有的寶寶到了2歲左右就能學習獨立,有的則是到了4歲都還不敢單獨進入幼稚園上課,一旦到了和爸爸媽媽說再見的瞬間,眼淚也情不自禁地從眼眶中決堤,害怕的模樣令許多家長感到不捨。


分離焦慮因何而生?


要引起寶寶的分離焦慮,其實不只是主要照顧者離開他的身旁,還有其他是家長可能沒注意到的因素,這些原因對寶寶來說,都可能會造成心理上的衝擊,所以爸爸媽媽必須多多留意寶寶的成長過程,才能真正了解究竟是哪些無形的催化劑,造成寶寶的焦慮情緒。






 



人物因素


廖笙光技術長表示,最常見且直接的分離焦慮因素,就是主要照顧者離開寶寶的身邊,讓寶寶認為他失去一個能夠依靠的後盾,進而造成他緊張、不安的情緒,若寶寶明顯表現出焦慮的感受,爸爸媽媽也必須適當給予安慰,不要為了培養他獨立的習慣而置之不理,否則將造成反效果。


事件因素


若寶寶在年紀小的時候,曾經有過迷路的經驗,且為當時的心理影響帶來一定程度的陰霾,年紀稍大之後,只要到了不認識的環境,可能就會產生恐懼感,不敢主動去探索周遭環境;有些寶寶只要待在熟悉的環境中,就算爸爸媽媽暫時離開一陣子,也不會感到太害怕。此外,若寶寶月齡已超過4個月大,又因病需要住院,通常不建議爸爸媽媽離開他的身邊,避免在身體不適的情況下,讓他獨自處在不熟悉的環境,又要面對不認識的醫護人員,會增加他的焦慮經驗。


環境因素


對某些寶寶來說,正當他快要適應周圍的環境時,又把他帶離到另一個新的環境,必須重新認識一切新朋友、新生活,若轉變太頻繁,時常面對與人、事、物分離的經驗,就很容易造成寶寶產生不信任感,此情況也屬於分離焦慮的因素之一。廖笙光技術長表示,如果寶寶長期處於搬家、轉學等此種家庭型態,或是讓許多住在不同地方的家人輪流照顧,導致寶寶要去適應的事情與人物實在太多,且在無法與特定對象維持一定的情感連結之下,長大後除了較難相信他人,性格上可能也會較淡漠,對周遭的事物不會有太熱烈的參與意願。


「安全堡壘」讓寶寶充滿安全感


對寶寶來說,「安全堡壘」意味著他的依附對象(主要照顧者),當他在安全堡壘的身旁時,就可以感受到溫暖的安全感,就算在不熟悉的環境裡感到有一點害怕,但還是能夠表現良好,並主動探索週遭環境及事物;若恐懼的感覺增加了,而他只要在這個空間裡,回頭看到安全堡壘的存在,依舊會繼續放膽嘗試有趣的活動。當安全堡壘離開時,寶寶雖然會產生分離焦慮的現象,但等到安全堡壘又再度出現在他的身邊,寶寶會馬上尋求安慰,甚至露出微笑──若您的寶貝與家中某人有上述的互動情況,那麼此人就是寶寶的安全堡壘。


強迫獨立容易導致反效果


廖笙光技術長表示,寶寶在1歲以前,非常需要爸爸媽媽的全心呵護及愛的擁抱,正值與照顧者建立依附關係的好時機,一旦與照顧者的關係越好,入學時的分離焦慮症狀就會越輕微,所以不建議在寶寶未滿1歲之前,就讓他練習獨立,除了尚未具有能力,也非常容易增加寶寶的焦慮感,哭鬧的情況可能還會變本加厲,而且更不願意離開主要照顧者的身邊,將造成往後學習獨立時,產生心理障礙;另一種極端的狀況,則是寶寶對照顧者不理不睬,不管爸爸媽媽在不在身旁,都無法引起他的注意,雖然不會發出聲音大哭,但對主要照顧者無法產生親密連結,也並非好的現象。


不過,在建議照顧者不要勉強寶寶過早獨立的同時,也要請爸爸媽媽注意,別為了害怕寶寶無法接受分離焦慮,就時時刻刻待在他的身旁,寶寶若是哭得很厲害,家長可以適時安撫他,但若把寶寶寵過頭,也一樣會導致寶寶長大像個「橡皮糖」,無法輕易離開爸媽身邊。


 


          


                                       來源:媽媽寶寶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1) 人氣()






廣義的學步期指1-3歲的寶寶,這個時期的寶寶在動作能力及認知能力上發展迅速、積極探索,但語言表達卻還無法十分清楚,因此,在情緒上難免會有不穩定的狀況。


學步期的寶寶,是充滿熱力的!他們會極盡所能的用各種方式,到達他想要去的地方。他們也會很努力的,想要凡事自己來。不過,這年齡的寶寶,卻也顯得相當情緒化!明明前一秒還想要自己吃飯,可能後一秒就會氣得把湯匙丟得遠遠。明明堅定的說不讓別人扶著走,過一會兒卻站在原地一直哭喊。此外,學步期的寶寶,也會顯得特別沒有安全感,只要人一離開他的視線,馬上就開始呼天搶地


怎麼會這樣?是寶寶的脾氣太壞嗎?太情緒化了嗎?


當然不是!這其實是因為寶寶在探索過程中,對一些陌生或無法理解的事情,感到敏感與害怕,因此在「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下,寶寶的表現就顯得很情緒化了!(請參閱:學走路的寶寶,怕什麼?)而且,也由於寶寶的語言能力還未發展完全,因此在明明很急,卻又無法快速明確的表達時,只能又哭又喊!面對這好強又敏感的寶寶,我們該如何早先一步的發現他的不安,好避免掉那些讓寶寶不舒服的環境呢?


我們可以從下列可能的行為裡,發現寶寶現在可能正處於不安的情緒之中:


1.比平常還要黏人:
例如不願自己一個人留在房間,不願意單獨走路;不論到哪裡,都會緊緊貼在爸媽身邊,或緊緊抓著爸媽的手及衣服。

2.突然變安靜了:
因為凡事想要依賴爸媽,也不會想要自己去冒險、玩耍;因此,行為上就不如平日的活潑,神色上也顯得拘謹不安。

3.容易表現出擔心的樣子:
尤其是到不熟悉的環境、或碰到陌生人,便會快快的躲到爸媽身後,或將臉埋在大人的腿上、肩上。即使看到新的遊戲,也不會想要自己去玩。

4.
睡覺顯得不安穩:
睡前,會突然多了很多要求,例如:不願自己睡、不願關燈。而且,即使睡去了,也會顯得很不安穩,甚至出現做惡夢,睡不穩的情況。

5.吃不下飯:
對吃飯這件事提不起興趣,或是對菜色表現得極為挑剔。甚至還會不願意自己吃飯,希望有人可以餵的退化行為。

當我們發現寶寶的行為狀況,不要表現的太過著急、或急著給予責難,反是應該給予寶寶更多的關愛與安全感。有時,寶寶不安的理由對大人來說或許並不是那麼理所當然,但不論如何,千萬不能用負面的口氣去否定他所面對到的問題,應從另外的角度去試著瞭解造成他不安的原因;這時期寶寶不安情緒的產生,大都與生活事件有關,例如:搬家、或照顧者的轉變,造成對環境的不適應;父母離去造成的分離焦慮,或受到家中氣氛或恐怖畫面而產生不安。總之,唯有讓寶寶覺得爸媽懂得、並接納自己的情緒,才會讓寶寶的不安逐漸減少,也才能將這些情緒問題逐漸的予以解決!


 


                 


                                  來源:信誼奇蜜親子網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1) 人氣()











 



                                                  文 / 李翊菱



自懂事以來對父親的印象,就是他的脾氣極大,情緒時常失控。常收到小讀者來信問:「為什麼我愛生氣呢?」這也是我童年時期,心裏常想的問題:我又沒做錯事,為什麼爸爸動不動喜歡怒罵,或作勢要打我們?


愛發脾氣的教養者,會讓孩子生活在恐懼裏。根據心理學家馬斯洛的研究,孩子心理無法得到安全感,很難做到大家期待的:樂觀、進取、有責任感、接受挑戰、有幽默感、有正義感、生活有秩序、懂得自我滿足……等,具備競爭力的性格打造。當許多朋友了解我過去的成長背景,不禁質疑為什麼我看起來不像暴力家庭長大的人?當一個人能夠陳述自己的過去,像是在說別人故事的時候,他已經走出生命中的陰霾。


我積極地學習探索,認真地尋求協助才能突破生命的極限。特別是經歷了無數次親人的生離死別後,我學會了接受真實生命的所有狀態。我欣賞愛爾蘭戲劇家蕭伯納說的這句話:生命是大自然的一股力量,而不是愁病交纏、狂熱自私的小肉體,只會抱怨這個世界沒有盡力使你快樂。


快樂的人生,必須靠自己追求。我到了完全可以獨立生活後,便開始檢視所有成長的點滴,常自問:「為什麼家中成員都愛生氣?」而且這種氣氛完全影響了第二代的生長。受美國著名的生化博士Adelle Davis女士的影響,年輕時期的我不停研究食物與情緒之間的關係。在她著作的《Let’s Get Well》一書中,開宗明義地說:「營養一詞,大家都熟悉,但真正了解它與身體關係的人並不多。」又說:「營養好的人,不但不會得病,就算生病了好得也快。一個人營養平衡、身體健康,情緒上的問題也常跟著解決。」、「現代人容易受情緒干擾,任何惡劣情緒都可以用積極樂觀的思想來平衡。若加上營養的協助,絕對可以改善身心健康。」


此後我便瘋狂地愛上這樣的研究。後來繼續探索Henry G. Bieler所寫的《Food Is Your Best Medicine》,當時提倡的養身觀念是「好的食物、新鮮空氣、休息、適當娛樂、充足睡眠」。我奉此為養身信念,迄今健保卡依然全新。


飲食與身心健康的關係太密切了。參考各國精英所撰寫的分析報告後,終於確定「如何吃」不僅決定體質,更影響性格發展。我開始自己做實驗,以逆向操作方式,重新管理我的健康。


我記錄並避開家族的飲食習慣,以漸進的方式補足身體不曾有過,或少吃的食物。剛開始極為辛苦,但人是習慣動物。習慣成自然後,我發現自己的性格逐漸不急躁。身體不舒服的話,也懂得選擇以何種食物來平衡身體的酸鹼度。


希望孩子長大有克制情緒的耐心,所有教養者一定要培養飲食的「覺知」能力。一來可以免除生病的痛苦,二來能讓全家脾氣優雅,不要動不動就起衝突。事物的因果關係是一體兩面,種了什麼樣的因,就結什麼樣的果。我的一個學生家長因忙碌於個人事業,打從結婚那一天開始,到現在長女已經二十幾歲了,從未下過廚房,全家數口皆以外食維生。相信他們家人的體質,應當過度酸性。她的女兒已經失去身心的健康,正在接受憂鬱症的治療。


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為自己的健康把關。便宜的食品有食材成本的考量,基本上不會太新鮮,要不就是經過特別處理,讓食物看起來可口美味。太多年輕教養者,不懂得重視「飲食」的正確與否,結果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專注力。


病從口入」這句話說得真好,我確定食物的選擇,也能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吃對食物,不易發脾氣。所以要協助情緒障礙朋友的時候,請先從「食物」的探詢開始。


 


 


 


 


 


                                                        來源:講義雜誌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父母都希望寶寶能吃得香,可是做菜調味的時候就犯了難:這些調料適合寶寶嗎?
先說鹽,嬰幼兒對鹽的敏感度,遠高於成人。食物中鹽含量為0.25%時,成人覺得淡,嬰幼兒吃著就鹹了。時間一久,寶寶的口味會越來越重。同時,人體對鹽 的需求量有限。6個月以前,寶寶的消化、腎臟功能不健全,過多攝入鹽會加重腎臟負擔。這還是導致嬰幼兒上呼吸道感染高發的誘因,可能阻礙機體對鋅的吸收。


 


6個月左右是味蕾發育和口味偏愛形成的關鍵期。此時要鼓勵孩子接受豐富的食物品種,感受不同食物的原味。根據中國營養學會推薦,6個月內,嬰幼兒的鈉攝入在200毫克左右,換算成食鹽為0.5克 。母乳或配方奶粉,以及嬰幼兒自身代謝的儲存,就能提供生長所需的足量鈉,不用額外添加。
1歲左右,當爛麵條、軟飯逐漸成為寶寶的主食後,可適當加鹽,但越晚加越好,且控制在1克 左右,最多不超過2克 。


 


患有心臟病、腎炎和呼吸道感染的兒童,更應限鹽。3歲前不給寶寶吃味精。若加了味精,鹽就要減量。當然也可以選擇嬰幼兒醬油,換算方法是,每15毫升醬油相當於1克 鹽。
要想給寶寶控鹽,不妨等飯菜做好端上桌後再加鹽。此時,鹽都附著在食物表面,只要一點,就能吃出鹹味。


 


後記:


其實惠如媽咪的粥裡目前還是沒有加鹽,因為多種食物一起烹調後就可吃到食物原來的甜味。也是希望孩子少吃鹽,以免增加身體的負擔。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葉勝雄  永和耕莘醫院小兒腸胃科

小瑄(化名)活蹦亂跳,精力好像用不完。這兩個月以來,她的肚子愈來愈脹,常常打嗝,食欲變差,精神也變差了。這幾天她拉肚子,有時呈噴水狀。就醫時,醫師仔細問診才發現,原來她這2個月排便並不順暢,原來她不是一般的水瀉,而是有時只是稍微弄髒褲子的「滲便」,這是便秘的表現。


阿康(化名)品學兼優,國一第一次段考就有不錯的成績。某天夜裡,他的肚子突然一陣陣劇痛,痛到早上,無法上學。就醫後,醫師發現,他雖然每一兩天就上一次大號,但是大便都是一顆顆小小的,像羊大便一樣。仔細問他的生活習慣,原來他每天早上為了準時上學,都急急忙忙吃早餐,因為補習,晚餐也草草解決;平常沒有時間運動,一遇到考試,壓力大到讓他喘不過氣來。腹部X光發現阿康的大腸積滿大便。



正常排便習慣介於1天3次到3天1次之間,比排便頻率更重要的,是大便性質和能否輕鬆排便。阿康的例子很常見,家屬的反應常是:「孩子每天都有上大號,怎麼說是便秘呢?」小瑄的例子較少見,家屬更是不可置信:「都拉肚子了,怎麼還會便秘!不是都拉光光了嗎?」



為什麼便秘會拉水便?我們可以想像,嚴重便秘時,堅硬的大便就像海岸邊的消波塊,當「消波塊」紋風不動塞滿直腸,此時能通過層層關卡而排出體外的,就剩下小石頭、泥漿、甚至泥巴水了。因此,在嚴重便秘下排便,常被誤為拉肚子!



此外,長期便秘使直腸感覺神經遲鈍、蠕動功能變差,甚至不自覺地溢出糞便,造成大便失禁。如果發現拉水便,但吃止瀉藥卻適得其反,就應當重新考量,究竟是腹瀉還是便秘。



為什麼每天都上大號還會便秘呢?這可用科技教父名言來解釋:「因為後面排隊的還很多!」就像小時候用的彩虹筆,筆芯從後面推進去,前面伸出來的是第一節筆芯,然而中間還有好幾節的筆芯在筆桿裡。回到生理學觀點,大腸吸收水分,這些在肚子裡排隊很久才解出來的糞便,常常已變得又小又乾又硬,呈現顆粒狀。想像一下,本來只能裝七節筆芯的筆桿,歪七扭八地再塞進去第九節、第十節筆芯,筆桿當然有快塞爆的感覺。



尤其後面正在塞筆芯,若前面又卡住,更為劇痛。便秘時,常因大便粗硬造成疼痛而不敢解便,憋住大便後,便秘又更加嚴重,惡性循環。有時家長以為幼童閉氣用力是想解便,其實是害怕解便疼痛,而用力忍住,常常因此大哭。



兒童便秘除了造成脹氣、打嗝,影響食欲之外,還可能造成肛門裂傷。慢性便秘的小孩,在急性腹痛時,很難區分腸胃炎或闌尾炎。便秘雖不是大病,但平常應積極防範、及早治療,免得落入惡性循環,變成肚子裡的不定時炸彈。



便秘的治療:


1. 急性期:打破便秘惡性循環,利用肛表刺激、浣腸、軟便藥、促腸蠕動藥(或塞劑)



2. 慢性期:讓腸子恢復應有彈性,可使用軟便藥、益生菌、飲食控制



註:藥物需由醫師指示服用,浣腸和促腸蠕動藥不宜長期使用。




預防便秘:



1. 多吃蔬菜水果。若已便秘,則避開較生澀的蘋果或香蕉,以免反而加重便秘。



2. 多喝水、適度運動。



3. 養成固定時間排便習慣,每天至少一次,一般以早餐或晚餐後最適合。



4. 如果過了時間沒有解便,應注意是否進入便秘的惡性循環。




 


 


                                              來源:聯合報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文/郭盈秀



父母+寶寶‧做好準備了嗎?

雖然學習上廁所、認識大小便的是孩子,但往往最緊張著急的,卻是親友及父母。如廁的發展有跡可循,而最首先要問的就是:爸爸媽媽和小朋友,從生理到心理,你們真的都準備好了嗎?

















「擔心自己家孩子太晚學如廁,是不是發育遲緩;如廁的過程好像不是很順利,正常嗎?」愛孩子的家長,難免會想東想西,煩惱不已。台北市安東托兒所護理長余蕙智和教保組長葉亞楓表示,就如同學習吃副食品和走路,父母也應該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才不會適得其反。畢竟「如廁」,可說是幼兒時期的大事件呢!


2歲孩子的身體

大小便對於孩子而言,本來就是一件本能的行為,隨時都可產生反應。但隨著慢慢長大,小朋友逐漸需要融入成人的家庭生活,因此也開始需要能自我控制大小便。余蕙智護理長表示,首先,這與生理的成熟狀態有關。

從坐、站和走‧看肌肉成熟能力

大小便的動作看似簡單,事實上,卻是一連串生理機制的組成。以台北市安東托兒所為例,余蕙智護理長說明,雖然每個小朋友的發展進度不同,但仔細觀察,如果孩子可以在同一地點坐得住(超過5分鐘以上)、站得很穩,並且可以自由地四處走動,甚至出現完整的肢體動作(如出力抓取、扶住),就代表他的肌肉夠成熟,足以達到自我控制的程度,隨時都能進入如廁的學習階段。

















面對大小便的反應

然而,就算生理發展已趨於成熟,如果孩子對於大小便和如廁的相關事物,沒有表現出較大的興趣,有可能是時機還未到,不見得代表有任何發育問題。葉亞楓組長表示,如廁這件事對於孩子來說,畢竟是比較陌生的;且因平常以包尿布為主,馬桶或便器也不一定是孩子平常就會接觸的實體物品,難免需要一些時間來了解與適應。




把握生活細節‧適時引導

既然大小便,是一件自然的例行公事,因此父母如能在平日生活中,適時加入如廁的觀念,長久下來,潛移默化中,多少會讓孩子產生興趣。

以安東托兒所為例,葉亞楓組長表示,通常吃飯或活動前後,孩子會有上廁所的跡象,因此可活用這兩段時期,如吃飯時一面說明:「小朋友,你們知道嗎?我們每天吃進的食物,會跑到胃腸裡面消化,然後會變成尿尿或便便,最後就需要到廁所喔」更讓孩子能正向看待如廁,而非排斥。


如廁不只是孩子的事

如廁對於孩子來說,是件很新奇的事,但畢竟什麼都不懂,因此引導者更顯得格外重要。余蕙智護理長表示,孩子最信任的莫過於父母,因此父母的表情和行為,都可能影響孩子對如廁這件事的看法。

懷抱堅定&鼓勵的心態

一般而言,2歲後是最佳學習如廁時間;但不少父母求好心切,擔心孩子落後一截。葉亞楓組長表示,每個小朋友的發展不盡相同,如果連家長都以緊張、比較的心態來面對,難免讓孩子處在緊張氛圍中,反而可能讓他們將如廁認知為「不愉快的事情」。

葉亞楓組長認為,家長溫柔而堅持的態度很重要;畢竟孩子的狀況自己最了解,只要掌握學習節奏得宜,維持良好親子溝通,多以鼓勵代替責罵,或許還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享受過程‧學會自我保護

如廁的學習,因為需要了解大小便的過程,也為孩子開啟認識自我身體的另一管道。以安東托兒所為例,余蕙智護理長表示,會先在教室內善加運用各種素材(如影片、玩偶、繪本、圖卡等),讓孩子先產生印象;接著,每天有固定四至五次的團體如廁時間,此時會直接接觸到自己的身體和大小便,有些小朋友會有疑問,老師也會藉機說明,如為什麼會這樣尿尿、大小便後要沖水的原因等。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此外,人身安全教育,也是值得重視的一環。葉亞楓組長表示,大野狼、誘拐、猥褻等社會案件層出不窮,縱使每天親人會接孩子上下學,但如果能讓孩子擁有自我保護的概念,就能多一份安心。因此她舉例,在身體介紹課程中,老師會加入人身安全的說明,提醒小朋友要對陌生的碰觸有所警覺,進而能尋求協助。


 


 


                                                   來源:媽媽寶寶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0) 人氣()








 








                   採訪撰文/張晴宜
    
               諮       /友緣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副執行長黃倫芬
                           康寧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翁少萍


 


什麼是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是指在與親近或熟悉的人分離時所產生的焦慮或不安。康寧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翁少萍和友緣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副執行長黃倫芬皆表示,分離焦慮是寶寶在成長中的自然發展過程,就如同寶寶在會自己站立、行走前,要經過翻滾、爬行等階段。翁少萍強調,有人認為寶寶會有這種狀況是因為寶寶的個性太內向,或是照顧者過於寵他而造成,這是錯誤的觀念。由於每個寶寶的氣質不同,有的寶寶會有明顯的焦慮表現,有的寶寶則不會。

分離焦慮症
翁少萍 醫師指出,寶寶在正常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和分離焦慮症(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是不同的。若寶寶除了大哭大鬧,還出現作噩夢、頻喊這裡痛、那裡痛等情形,嚴重到影響日常作息,就要帶寶寶去讓專業醫師診斷是否為病症。黃倫芬副執行長說明,要是寶寶到了56歲還有出現分離焦慮的情況也要注意,寶寶是否有一些情緒上的困擾或問題,可以尋求兒 童心理 醫師協助或相關機構的諮詢專線。

寶寶何時開始依賴?
黃倫芬副執行長表示,寶寶在7個月大之前,可能還在認識自我、瞭解週遭環境的情況,尚沒有對主要照顧者有依附的感覺。但在寶寶7個月大之後,會開始對照顧者產生依賴心理,並且會開始分辨誰是和他親近的人,誰是陌生人。寶寶這時開始會期待照顧者的關心與安撫,對照顧者會有一種特別的感覺,這種依附關係就如同情緒上的臍帶,連結寶寶和照顧者之間的情感。這種情況會持續到約寶寶23歲大時,這個階段也是奠定寶寶的人格發展與未來人際社交能力的基礎。

黃倫芬副執行長指出,寶寶會將熟識的4名照顧者在心理作重要性排序,舉例來說,媽咪排第一,爸爸排第二,阿嬤排第三,阿公排第四,當四個人都在的時候,寶寶首先最找的人就是媽咪,假如媽咪不在就找爸爸。因此,建議寶寶不要只有媽咪一個依附者,讓寶寶有多種選擇,最重要的照顧者離開了,他才不會覺得無依無靠。

正常的依附關係?
黃倫芬副執行長表示,過去有一研究,說明寶寶和重要他人(以下均以媽咪為例)分離的表現形式:
A
寶寶和媽咪的依附關係良好,媽咪離開,寶寶不捨,但會耐心等待媽咪回來。
B
媽咪離開,寶寶就哭鬧,媽咪再回來,寶寶就不理媽咪了。
C
媽咪離開,寶寶就哭鬧,媽咪再回來,寶寶想跟媽咪親近,但又不想,呈現一種矛盾狀態。
D
媽咪離開,寶寶就哭鬧,媽咪再回來,寶寶很開心迎接媽咪,但眼睛不直視媽咪,接著馬上就從媽咪身邊離開。

黃倫芬副執行長說明,真正良好的依附關係是,媽咪離開時會哭鬧,但過一會兒就不哭了,等到媽咪回來後會開心地抱她,之後又自己去探險。要和寶寶建立這種安全依附關係,必須從平時相處做起。


 


翁少萍
學歷: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醫學系
經歷: 耕莘醫院永如分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 台大醫院小兒部新生兒次專科臨床研究醫師、 中華民國小兒科專科醫師
現任:康寧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黃倫芬
學歷: 東吳大學社工碩士
經歷: 東吳大學、實踐大學社工系講師
現任: 友緣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副執行長、合格社工


              


 


                            


 


                                                 來源:嬰兒與母親雜誌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在大人的眼光裏,總認為孩子到處跑跳是頑皮搗蛋、不聽話的舉動,所以每次看到孩子跑就要予以喝阻,甚至命令孩子要安安靜靜地坐著不准亂動。孩子天性活潑好動,若強制他們不能遊玩,可能影響他們身心的發展。孩子不像大人需要工作,所以遊戲玩耍在生活上就成為他們的一個重心。從兒童發展的研究方面來看,遊戲可以說就是兒童的工作,其意義與價值是頗為廣泛的。


在生理發展方面:遊戲提供兒童運動的機會,可以促進身體的健康。


在情緒發展方面:適當的遊戲活動,可以帶給兒童快樂、愉悅的情緒,發展樂觀進取的個性。


在心智發展方面:遊戲可以增加兒童的知識,引發想像、創造的能力。


在社會行為發展方面:遊戲可以提供兒童與玩伴接觸的機會,學習合作、互助、團結等品德。


從各方面的發展來看,遊戲對孩子的確有著莫大的價值。做父母的,不僅不應忽視孩子的遊戲,還要時時主動關心孩子遊戲的內容,隨時給予鼓勵或指導,讓孩子在遊戲的過程中,快樂而自然地得到德、智、體、群各方面的發展。


 


父母參與遊戲時需注意的事項


一二歲前幼兒的發展


通常是一個人玩;以自我為中心,有佔有欲;會有“連續但漫無目的”的動作,能看、聽、感覺;會抓、握東西;能將東西拆開、組合、拿出、放入;能爬行、投擲和跳躍;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此時期為他準備的玩具可以是:便於投擲、抓握的柔軟玩具;不易破損的玩偶、娃娃;鈴鐺、音光盒;可供堆積的積木,及可以攀登或爬進爬出的硬紙盒或木箱;塗鴉用的蠟筆、剪貼簿;能組合的汽車、火車、船等。


二三至五歲幼兒的發展


喜歡和其他人一起玩;大肌肉的運用很靈活,漸能控制精細的動作;喜歡朝著一個目標爬、跳或跑;需要有“自己動手”的機會;很難分辨事實和想像;對事情只有模糊的認識;喜歡扮家家酒之類的遊戲。此時期為他準備的玩具有:訓練肌肉的玩具,如爬竿遊戲、跳馬遊戲、小三輪車、大球和大型積木;發展心智的玩具,如八至十二片的拼圖 ,養魚或栽培植物,以及磁鐵、望遠鏡、萬花筒等科學性玩具;扮家家酒的玩具,如易洗不易破損的娃娃,各種家庭用具,像烹飪用具、園藝用具、洗衣用具等,百寶箱、玩具火車、飛機、卡車、汽車等交通工具;表達情感的玩具,如布偶或木偶、黏上、沙堆、臘筆、畫紙、釘子、槌子等。


為孩子 選擇優良的玩具


優良的玩具是孩子遊戲的媒介,可刺激孩子遊戲的樂趣,增進遊戲的價值。優良的玩具應具備:


多變化,可刺激想像力及創造力。


質料優、構造堅固、無毒性、不會損害身體。


可以引起美感或感情,諸如洋娃娃、七巧板、積木、毽子 、皮球、風箏等等,都是很好的玩具種類。


由於電視上玩具廣告的普遍,加上近來家庭生活 水準的提高,父母有足夠的經濟能力為孩子添購許多的玩具。過多的玩具可能造成收拾及管理上的困擾,而過多為孩子買玩具,也可能造成孩子喜新厭舊的心理。故父母對於玩具的選擇應有所考慮與節制,可鼓勵孩子利用家中原本擁有的一些廢物,如碎布、瓶罐、木塊等來自製玩具,不僅有助於孩子的創作能力,更可引發孩子愛惜玩具的心。


玩具的選擇最重要的是要適合孩子身心的發展,如果孩子年齡太小或者還沒有預備好的時候,就讓他玩超出能力的玩具,將會使他感到挫折與灰心,反而會造成不良的結果。所以,選擇玩具要配合孩子的年齡需要。以下我們來看看各年齡階段孩子的發展有哪些情況,而什麼樣的玩具是適合這些階段的孩子。


父母的任務


孩子的遊戲對孩子有重要的價值,但是這需要父母隨時關心與輔導,才能使孩子在娛樂之外也得到教育的功能。父母在輔導孩子遊戲時應注意下列幾點原則:


(1)給孩子充分的時間


孩子玩遊戲,可能需要多次的探索與試驗才能學會遊戲的內容或技巧。例如:孩子玩黏土往往要花上很長一段時間,去瞭解黏土的特性,才能加以運用,創作。所以父母千萬不要期望孩子第一次就要做出許多的作品來。另外,當孩子玩遊戲或玩具興趣正濃時,父母最好不要去幹擾他,讓他有充分的機會和時間,培養專心的態度。如果您要孩子做另外事或要和他說話,最好先提出“預告”,使孩子知道該準備收起玩興及玩具了。如果父母常在孩子玩得正濃時候橫加阻止他,將造成孩子日後注意力不能集中的不良後果。


(2)為孩子找玩伴


遊戲的重要價值之一是從遊戲中發展社會行為、培養優良品德,要得到這些效果,我們就要鼓勵孩子與同伴一起遊玩,所以我們應主動找機會讓孩子與他的同伴在一起遊戲。


孩子在一起,會互相模仿與學習,故對於有不良習性的孩子最好不要讓他參與遊戲活動 ;或是見到孩子相互學習的行為是錯誤的時候,父母應及時予以糾正,以免形成不良的行為;孩子在一起也可能發生爭吵的現象,父母也要隨時予以注意。


(3)孩子遊戲的環境


父母若能巧心地為孩子安排一個自由自在,充滿有趣事物的遊戲環境,將可使孩子滿足而專注地在其中遊玩。安排環境最重要的是要除去不安全的東西,以免孩子發生意外,如藥品及尖銳的東西,不要放置在孩子常走動及可觸及的地方。


孩子遊戲的環境如果有充足的設備,將能引起孩子遊玩的動機。在自動自發的遊戲中,常可培養孩子想像與創造的潛能,故父母應儘量為孩子收集一些有趣新奇的玩具。


(4)適時的建議與參與


對於孩子原本散漫的遊戲,父母可以適時提供一些小小的建議,使它變得較有組織。例如:父母可以問問捏黏土的孩子:“今天是不是有人過生日?”“你們是不是在做蛋糕啊?”這樣就可以使原本散漫的遊戲,變得有方向、有趣味。還有就是孩子遊戲時,可能會遭遇不能解決的問題,需要大人的提示與引導。父母應適時參與孩子的遊戲活動,讓孩子知道,在需要時,父母或老師會在旁幫助他,以免孩子產生無助、挫折的感覺。


結語


總之,父母若能適時地給予孩子協助和關注,將使孩子的遊戲不僅具有娛樂的價值,更使孩子得到了身心各方面的良好發展。


遊戲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如果父母能以“寓教於樂 ”的方式教導孩子,孩子將能得到充足的快樂與發展,做父母的也應隨時隨地關心孩子的遊戲活動,最好也培養自己有良好的想像力,才能給予孩子適切有趣的建議與引導,讓孩子玩一個既有趣又有意義的遊戲。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1) 人氣()

很多年輕的父母認為,給予寶寶越多刺激,大腦就會越發達。所以,爸爸媽媽們都願意給寶寶買各式各樣的玩具,恨不得寶寶一玩玩具就瞬間變聰明。其實玩具太多不利於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


玩具太多 不利於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


很多年輕的父母認為,給予寶寶越多刺激,大腦就會越發達。所以,爸爸媽媽們都願意給寶寶買各式各樣的玩具,恨不得寶寶一玩玩具就瞬間變聰明。其實玩具太多不利於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


由於小寶寶的腦部神經尚未發育健全,選擇能力和控制能力不夠成熟,如果刺激過度,資訊過雜,很容易使大腦形成的各種興奮灶之間互相影響、干擾和制約,反而阻礙神經系統的發育。


適宜適量選玩具


1.適合寶寶


買玩具之前要瞭解寶寶最近的興趣點是什麼,他的需求是什麼,參與到寶寶的遊戲中,你就會得到答案。也不要以你的期望和興趣來替寶寶選擇,更不要有任何功利性。


2.添加玩具不要太頻繁


寶寶對一種玩具的感知和探索是專注的、持續的、有所創新的,如果玩具添加過於頻繁,會對寶寶的探究形成干擾,興趣不斷轉移時無法得到深刻體驗。


當你發現寶寶對一個玩具的興趣很強烈時,就不要急於添加同類新玩具,而是充分把這個玩具玩好。等寶寶的興趣開始減弱時,依然不要急於添加其他新玩具,要再觀察是否還可以繼續深入地玩。


3.玩具放置有層次


玩具放置要分層,為寶寶提供一個有序的玩具環境,利於寶寶秩序感的形成,也利於他選擇、取放的自主能力和好習慣的養成。


已經被淘汰的玩具,要挑揀出來處理掉;常玩的玩具,按照寶寶的興趣程度放在最方便他取放的位置,並分門別類放在固定的位置,如分為伴家家類、搭建類、塗鴉類、打擊樂器類等。


玩透玩具才有益


孩子年齡越小,發展越不成熟,感知經驗積累也不豐富,需要大人陪同玩。多觀察、多鼓勵寶寶,適當的時候給他提供點幫助,不要把玩具送給寶寶就不聞不問


同時,耐心地陪著寶寶一起尋求玩具的奧秘,而不是心急地要求寶寶很快就達到某種水平。切記,包辦代替或者嘲笑指責都會給寶寶帶來壓力,降低對玩具的興趣


每一個玩具都有各種不同的玩法,玩透、玩轉一個玩具,寶寶才能真正獲益。當你以平和童真的心態參與到親子遊戲中,你就會理解寶寶的心,會根據寶寶玩耍的狀態和需要,最大限度地發現和利用好玩具的功能,真正促進寶寶的發展。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