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育兒需知 (43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睡眠占去嬰兒大半的時間,尤其是出生后三個月,到底要不要給寶寶睡枕頭,或是給他睡特殊設計(中間有點凹陷)的枕頭呢?

睡眠是全身放鬆的時期,通常成人會使用枕頭支撐頭部的重量,成人睡覺時習慣上都會在頭部墊上枕頭,這樣可以避免硬的頭骨與硬的床墊直接觸碰,使用硬度適中的枕頭比較舒適。同時,平躺式側睡時,適當高度的枕頭可以填補頭與背部間的空隙,使頭在枕頭上能得到完全的支撐。成人睡枕頭時,頭胸部墊高的姿態,使肺部在上位,因重力關系沒有來自腹間的壓迫力,肺部擴張較容易,所以呼吸會較舒適。


但是嬰兒卻和成人不同,嬰幼兒的頭部較往后突,當仰臥平躺時,由于后頭部突出及兩肩平坦,將使得前頸部的脖子處彎曲打折,而呼吸道的咽喉及氣管正好位于前頸部,過度的彎曲如橡皮水管一樣,會使此處的呼吸道內徑變狹窄,增加呼吸時氣流阻力,使得呼吸較費力。

我們不妨自己試試看,當把下巴內縮、頭頸低彎時,可感覺呼吸較不順暢;反之,如下巴向上抬伸,頸肩豎直,則呼吸就會顯得較順暢。

嬰幼兒,尤其是三四個月以內的寶寶,因頭部大而且重,頸部肌肉又弱,所以頸部肌肉無力控制頭部位置。這可由以下的動作獲得證實:當把小寶寶上半身扶正直時,其頭部會左右晃動不定或向下垂。


當寶寶頸部過度彎曲或姿態不佳而有呼吸不順時,也無力掙扎,時間稍久呼吸力量耗盡后,就會因無力呼吸而導致窒息。尤其是當寶寶生病時,全身原本就較無力,更不可能自己調適頭頸的位置,進而發生危險。許多莫名原因的嬰兒猝死癥,可能與此有關,宜多加注意。

為避免頸部更加向前彎曲而壓迫到前面的呼吸道,切不可再把枕頭墊在寶寶的后腦勺下。正確方法應是毛巾卷成約5厘米高的圓筒狀,橫墊于寶寶下頸上肩部。如此可使頭部自然下垂而觸及床面,此時頸部及下巴自然能完全伸張,而內部的呼吸道亦可不受壓迫。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有些母親處於對孩子的疼愛,對及時斷奶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總認為餵奶時間越長越好。尤其是在農村,孩子三四歲了還在餵奶。




實際上,餵奶的時間過長反而會有很多害處,因為母乳到了10個月以後,奶水中蛋白質的含量逐漸減少,奶水變得清淡,營養價值降低,不能滿足孩子生長發育的需要。


另一方面,小兒吃奶時間過長,會養成不愛吃其它食物的習慣,使營養不足。恰在此時孩子生長發育很快,需要多種營養物質,長此以往,就會使小兒營養不良,身體消瘦,體弱多病。而且長期不斷奶,孩子依賴性大,離不開媽媽,思想幼稚,缺乏獨立鍛煉,影響孩子心理發育。


長期哺乳對母親的健康也不利,因機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得不到調節,會出現睡眠不佳、精神不振、胃口不好、體力過分消耗等現象。哺乳期過長還會使子宮過分萎縮,發生月經不調。所以餵奶期過長對母子雙方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徐嘉琪醫師提醒,雖然母乳本身沒問題,但添加的皂鹼會刺激脆弱、敏感的肌膚。(記者林相美攝)

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


許多人以為母乳皂很溫和,但不是人人適用。一名兩個月大的男嬰滿月後,臉部紅疹越來越多,媽媽趕緊以母乳皂幫他洗澡,洗了一個多月,越洗越嚴重,滿臉都是紅疹。醫師診斷,男嬰罹患脂漏性皮膚炎,主要是因為母乳皂裡的皂鹼,會刺激原本脆弱發炎的皮膚,最好不要用。


台北書田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徐嘉琪昨天指出,網路流傳「母乳皂大人用好,寶寶用更好,特別是異位性皮膚炎的嬰兒,使用後,可不藥而癒」,其實並非如此,門診中也有酒糟性皮膚炎的成人患者,誤以為母乳皂很溫和,臉卻越洗越紅。


徐嘉琪說,以該名兩個月大的男嬰為例,一開始臉部出現紅疹,還合併厚厚的黃色痂皮,媽媽試盡偏方,用甜菜水或隔夜茶葉水洗臉,還加上自己做的母乳皂洗澡,結果男嬰的症狀反而惡化。停用偏方、母乳皂後,改用溫和沐浴乳,加上弱效的外用類固醇藥膏、保濕乳液,一星期後就回復白嫩臉頰。


徐嘉琪解釋,母乳本身沒有問題,重點是製作母乳皂添加的皂鹼會刺激皮膚,一般肌膚健康的嬰兒洗了不會有大礙,但若有異位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敏感性膚質、偏乾性膚質或皮膚處於發炎狀況,最好不要使用含有皂鹼的清潔用品,應改用偏弱酸性且含有溫和清潔成分的沐浴產品,再塗保濕產品。


徐嘉琪提醒,清潔產品是否添加皂鹼?不是以外型判斷,有些沐浴乳也會添加皂鹼,若家長有疑慮,可將產品帶到診間由醫師判斷。


另外,新生兒皮膚的厚度只有成人的1/3,易受刺激而受損或過敏,建議6個月以下的寶寶一星期1至2次用清水洗澡,臉、手及尿布包起來的地方再每天洗,選用無香精弱酸性溫和的清潔產品,沐浴後乾燥處用少量凡士林保濕。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三個月大的壯壯食慾似乎特別好,一天六餐,一餐也不能少。每次喝牛奶時,總是快速吸吮,不一會功夫就吸得一乾二淨。媽媽要抽出奶瓶時,壯壯還不時用力啜著空奶瓶呢!媽媽一方面慶幸壯壯的好胃口;一方面心裡盤算著,是不是該幫壯壯添加副食品了?


副食品改變寶寶味覺習慣


什麼時候該幫小寶寶添加副食品呢?其實,為寶寶添加副食品,不只是要滿足寶寶的食慾,還要針對寶寶生理的發展,逐步調整。


副食品的作用有二:一是提供寶寶生長發育所需的各種營養素;一是為寶寶的離乳做準備,讓寶寶以漸進方式,從流質改吃固體食物,適應成人的食物。但是,當寶寶開始吃副食品時,可能會因為添加的食物而改變味覺習慣,不再喜歡喝奶,或減少牛奶的攝食,因此在添加副食品的過程,要特別注意寶寶所攝取的營養素是否能滿足身體的需求。


身體成長的關鍵期


0到1歲的寶寶,正值身體許多組織、器官發育的關鍵期。蛋白質、脂肪、醣類、維生素群、礦物質等的攝取量,與寶寶的腦力、神經系統、骨骼、眼睛、皮膚、抵抗力等息息相關。


一般而言,六個月以前的嬰兒,體內仍保有來自母體的一些抗體與營養素,只要攝取充足的母乳或牛奶,就能獲得生理發展所需的各種營養素。


但是,隨著寶寶的成長,這些來自母體的營養素逐漸耗盡,就需要從食物中補充。以鐵質為例,澳洲昆士蘭大學兒童健康系副教授Cleghorn指出,足月生產的小孩,體內的鐵儲存量可供給四至六個月的成長所需,之後就需要加強鐵質的攝取了。如果體內缺鐵,會影響寶寶的反應、語言發展、身體平衡等。而肝泥、肉泥、蘋果泥、深色菠菜泥等,都是鐵質的豐富來源。


至於其他營養素的分佈與功用,如:魚肝油富含維生素D,可促進鈣質的吸收;小魚、豆腐中的鈣質,有助骨骼的生長;瘦肉、全穀類含有維生素B1,可增進食慾、預防腳氣病;肝臟、瘦肉、綠色蔬菜中的維生素B2對眼睛的健康有益,也可預防口角炎、舌炎等;水果中的維生素C,可增加抵抗力等。這些都是很好的副食品素材。


不可操之過急


副食品是寶寶從流質飲食進入固體食物的橋樑,因此,食物的形態須視寶寶的腸胃、消化功能而變化,不可操之過急。


通常五個月大的嬰兒才具備吞嚥與消化半固體食物的能力,蛋白質水解酵素的消化能力剛開始,此時才能給寶寶牛奶以外的蛋白質食物;若太早餵食含有某類蛋白質的副食品,可能造成寶寶有過敏體質。


而五至七個月時,寶寶開始長牙,咀嚼能力也漸漸形成,可給予含有纖維質的燕麥餅乾、蔬菜泥等,讓寶寶咬一咬後再吞嚥,可促進舌、口唇、下額喉嚨肌肉運動機能的發達。這種咬合運動對腦的發育與語言的發展也很有幫助。


七、八個月大的寶寶,肩膀與手臂已能自由伸展,舌頭也變得靈活,可給予柔軟、磨碎但不需過濾的食物,並讓寶寶練習自己用湯匙吃東西,訓練手眼的協調。八個月以後,就可以嘗試吃一些質地柔軟、清淡的成人食物了。


通常,四至六個月的嬰兒,如果一天的奶量超過1000c.c.,或體重為出生時的兩倍以上,就可以考慮將食物形態從流質轉為半固體了。


然而,每個嬰兒生長發育情形不同,對食物的接受與適應也不一,父母在考慮為寶寶添加副食品時,應適時適性,遵守:一次只添加一種新的食物、從少量開始、口味清淡等原則,並注意營養素的均衡,才能養育出健康寶寶。


 


 


 


                                                              來源:奇蜜親子網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以哺餵母乳所研究出來的醫學數據報告


從出生開始~到滿月:baby的喝奶量是90~ 120c c之間,但有些寶寶可高達150cc


2個月開始~:每週會增加10~ 20c c的奶量。


滿2個月的時候:喝奶量的平均值是130~ 160c c之間。


滿第3個月的時候:平均值就是170~ 200c c


在四到六個月大以前,寶寶需要多少奶量並沒有標準答案,因為每個嬰兒所需的奶量不盡相同。初生嬰兒都有天生的攝食及成長的本能,媽媽們只要迎合寶寶的生理需求,餓了就餵,不吃就停餵。若有需要,也有簡單公式可供餵食配方奶的媽媽做參考,但僅供參考。


成長評估是否有吃飽?


尿濕測試


如果寶寶只有吃母奶並且一天小便至少6, 就表示奶量是足夠的.


體重測試


一般出生嬰兒的平均體重,約為3公斤


第一個月,平均增加體重1公斤


第二個月,平均增加體重0.9公斤


第三個月,平均增加體重0.8公斤


第四個月,平均增加體重0.7公斤(約為出生時體重的二倍)


第五個月,平均增加體重0.6公斤


第六個月以後平均每個月增加0.4~ 0.5公斤


到一周歲時約為10公斤(約為出生時體重的三倍)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記者 / 劉運


 


家有幼童的家長注意了!研究顯示,小孩4歲時的大腦正值關鍵發育期,如果有童書、益智遊 戲的陪伴,或到動物園和遊樂園參觀,都可以刺激大腦,讓他們在18-19歲時有較佳的語言及思考能力。學者指出,幼童的大腦對環境非常敏感,即使家裡的一 些微小變化也會長期影響大腦的發展。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社會,愈來愈多的小孩不再閱讀,而是把時間放在電視及電玩上。英國最近的調查發現,在有6歲小孩的家庭裡,不到3分之1的父母能夠每天讀書本給小孩聽;另有5分之1的小孩表示,如果他們手上拿著書本且被朋友看到,他們會感到不好意思。


然而美國賓州大學的研究顯示,小孩若在4歲時有閱讀童書的習慣,他們18-19歲時語言及思考能力都發展得較為快速。另外,進行益智遊戲、到遊樂園 或動物園參觀也有幫助。然而,如果小孩是在8歲才接觸到童書或其它活動,對於大腦的影響就沒有那麼大,顯示4歲是個重要的關鍵時期。


研究員拜訪家裡有小孩的64個家庭,分別在小孩4歲及8歲時造訪,他們紀錄小孩是否有接觸到書及玩具,並且在15年後替他們做大腦掃描。研究結果發現,小孩若在4歲時有接觸書本、益智遊戲,他們的大腦發育較為良好,並且在語文理解的測試中表現較佳。


研究員在掃描受測者大腦後發現他們的大腦皮層變得較薄。研究員指出,人的大腦如果愈常在認知上受到刺激,他們的大腦皮層就愈薄。領導研究的厄費持(Brian Avants)博士表示:「研究結果指出幼童大腦對環境的敏感性,即使家裡的一些微小改變也會長期影響大腦的發展。」


這個研究發表於今年的神經科學學會。


 


 


 


     


 


                                           


                                                        來源:台灣醒報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 楊欣潔


四個月以下嬰兒餵食馬鈴薯泥得小心,長庚醫院研究報告顯示,過早餵食,可能會造成胃及十二指腸阻塞。


林口長庚兒童肝膽腸胃科主任趙舜卿發表在美國《兒科與新生兒》期刊(Pediatrics & Neonatology)的研究,分析了三名不滿四個月嬰兒腸阻塞案例,發現他們在病發前都被餵食過馬鈴薯泥。


一名剛開始吃副食品的三個月大女嬰,看到祖父吃速食,女嬰一副嘴饞模樣,祖父順手剝了薯條外皮,抓了剩下馬鈴薯泥給寶寶吃,不久女嬰就嘔吐、腹脹並哭鬧。三日後情況仍未改善,就醫照X光才發現,女嬰胃中有類似結石的物質。醫師用內視鏡幫她移除後,住院兩日才出院。


趙舜卿表示,成人食用的馬鈴薯泥,對嬰兒而言,可能都不夠軟爛、磨成泥狀顆粒也不夠細,四個月以下嬰兒的腸胃功能尚未發育完全,難以消化顆粒太大的馬鈴薯泥,就易產生類似結石沉積,這些塊狀物體會阻塞腸道、胃。他建議家長在新生兒六個月後再餵食馬鈴薯。


博仁醫院小兒科醫師毛心潔表示,最好不要餵食四個月內的新生兒副食品,四個月以上嬰兒吃副食品應單純化,就是一次只食用一種食物,待無異狀後,下次進食再給予另一種食物。


此外毛心潔也建議,一歲前的新生兒應避免碰觸蜂蜜、牛乳及蛋白等易出現過敏反應的食物。


 


      


 


                    


                                                                           來源:聯合報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

        採訪撰文/張晴宜
        
   詢/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蔡政憲、


                  台東基督教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邱振燕


哭是寶寶最直接的語言,也是唯一能和他人溝通的方式。通常寶寶哭的原因多為尿布濕、肚子餓,或是想睡覺了等生理性因素。不過也許爸爸、媽媽會發現,有時候寶寶會有不明原因的哭鬧,或是哭聲相當淒厲,聽起來非常可憐。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哭到臉發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就讓本文來告訴您寶寶哭的主因、特殊原因,安撫的方式,以及哭到臉發黑的原因與疾病類型。


寶寶為什麼哭?


台東基督教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邱振燕表示,小寶寶由於還不會用言語說出自己的需求,因此每當感受到肚子餓了、想睡覺或不舒服等狀況時,通常都是藉由「哭」來表達。


 


寶寶哭的原因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情形:


生理因素:肚子餓、尿布濕、想睡覺、發燒或其他身體上的不舒服等。


心理因素:想要人抱、感到不安、受到驚嚇或覺得無聊等。


環境問題:當外界環境過熱、太冷、吵雜或對環境改變較敏感等。


 


每個寶寶在成長中都會有個體性差異,哭的時間與原因也不盡相同。 邱振燕 醫師說,經研究統計,1個半月大的寶寶在一天中哭的時間最多(3小時左右),而隨著寶寶的成長會漸漸減少哭的表現,或是用其他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需求。


 


哭聲淒厲為異常徵兆


不明原因腸絞痛


寶寶在出生後一~二個月內,也許您會發現他平時都吃飽喝足、排泄正常,身上也沒有特別的病痛,但到了一天中某個時段便開始大哭大鬧,讓照顧者很傷腦筋,卻又不知該怎麼辦。這種現象稱為嬰兒腸絞痛,好發於剛出生不久的小寶寶身上,發生時間多於傍晚或夜晚,臉部脹紅地一直哭不停,且哭聲淒厲並會持續23小時。小寶寶為什麼會有這種表現呢?目前腸絞痛發生的原因依舊不明,不過也有人指出是因為寶寶的腸道尚未發育成熟,腸道蠕動異常所造成。 邱振燕 醫師說明,寶寶腸絞痛的症狀表現有個常規可依循,就是每天至少會持續哭3小時、每週至少有3次、持續時間為3週的「333法則」。倘若寶寶剛好處於這個階段,且符合這些症狀表現,就可以判斷為腸絞痛。排除其他異常,腸絞痛只是寶寶成長中的過渡期會發生的症狀,並非疾病。時間過了便會自己緩解,不需要看醫生。


 


注意:


有在哺乳的媽咪要多注意自己攝取的食物,是否有造成寶寶身體不適。倘若媽咪有吃到容易導致過敏、刺激性的食物(例如:海鮮、咖啡或茶),或是喝了大量的奶類製品,而寶寶在喝完母奶後,出現哭鬧不安及不適症狀,便要避免在哺餵母乳期間攝取這類食物,以降低寶寶身體不適機率。


容易忽略病症腸套疊


當寶寶的年齡稍微大一些(45個月後),不知為何突然哭得聲嘶力竭,哭沒多久停下來後,又開始哭鬧不停,一陣一陣地哭,且這種間斷性會愈來愈頻繁,並伴隨吃不下飯、嘔吐症狀,若寶寶出現這種情況就有可能是罹患腸套疊。腸套疊是指某一段腸子跑到另一段腸子內,由於腸子被堵塞住,嚴重的話可能會造成缺血糜爛壞死現象,導致腸出血,還會看到寶寶排出如同草莓醬般的血便(黏液狀)。當發現寶寶有異常哭鬧並有上述症狀時,必須要盡快就醫治療。腸套疊和腸絞痛不同,屬於病症的一種,若延誤就醫時間,會出現嚴重併發症(例如:腹膜炎),甚至在短時間內出現致命危機。


 


安撫寶寶的方式


假如確認寶寶為非病症的哭鬧不安,並在滿足他的需求之後,依舊一直哭(不知道寶寶是感到不安還是什麼情況),建議照顧者先用不同安撫方法多加嘗試(例如:安撫奶嘴、用玩具吸引寶寶等),進而找出適合寶寶的安撫方式。 邱振燕 醫師表示,每個寶寶的成長環境、氣質不同,單一種安撫模式不見得適用於每個寶寶。舉例來說,有些寶寶聽到低頻、穩定的聲音(例如:引擎、吹風機的聲音),便安靜下來了;有些人則是載寶寶去兜風,他就沒事了。照顧者在寶寶身邊多觀察,相信一定有方法讓寶寶穩定下來。


 


當寶寶哭的時候不理他好嗎?


邱振燕醫師認為,寶寶哭是一種需求或異常症狀表現,倘若忽視他的需求,排除容易忽略寶寶疾病問題,有另一重要原因是會造成寶寶長大後對外界的反應會變得疏離、漠然。有些照顧者會怕養成寶寶一哭就要人抱的壞習慣,才不理會他。針對這種情況,建議當寶寶哭的時候,可改用其他方式(諸如陪他說話、握住他的手等)給予寶寶一種安心、有人陪伴的感覺。


 


寶寶哭到臉發黑怎麼辦?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小兒科主治醫師蔡政憲表示,寶寶哭到臉發黑有可能是輕微的嬰兒屏息症侯群,也可能是發紺急症之徵兆,家長不能掉以輕心。若是您的寶寶有嘴唇發暗、四肢發紫、臉色暗藍等情況,在醫學名詞上都稱為發紺現象。 蔡政憲 醫師說明,發紺的醫學定義是每100c.c.血液中氧氣不飽和的血紅素含量超過35 g以上,從外觀就可以發現寶寶外觀發紫或變暗藍的現象。


 


一般人用肉眼判斷寶寶的皮膚顏色是否發紫或變暗藍有很大的困難,即使是專業醫護人員用肉眼判定是否發紺,也有些微差異。發紺的嚴重度是根據不飽和血素素的絕對值而非不飽和血色素的比例。因此,最準確的方法是用血氧監視器來監測血液中氧氣的飽和度。血氧監視器是一種非侵襲性的監測,利用發光二極體和感應器可即時測量出周邊血管隨脈搏跳動時的血氧飽和度。通常寶寶呼吸一般大氣時候的血氧飽和度為95%或以上,當血氧飽和度持續低於90%,醫護人員通常會小心觀察。


 


寶寶哭到臉發黑的疾病類型


A     若是寶寶平常外觀膚色紅潤,活力正常,哭鬧一久就會有嘴唇發暗、四肢發紫、臉色暗藍的狀況,但是適當安撫之後就可迅速恢復紅潤外觀,最常見的原因是嬰兒屏息症侯群(breath-holding spells),此病症常見於6個月~1歲半的寶寶(通常小於6歲)。這種小朋友平常血氧飽和度檢查都是大於95%,臨床上分為發紺型(cyanotic form)和發白型(pallid form)兩型,嚴重發作會合併抽蓄。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摒息症從不在睡覺時發生,也很少在發生於新生兒身上。


 


第一型發紺型(cyanotic form


較為常見,小孩在受到驚嚇、傷害、挫折或生氣時,在劇烈的哭泣後,突然停住了呼吸,臉部出現紫紺色,嚴重的話數秒鐘之後,寶寶可能失去知覺,軟弱無力,甚至僵直不動,合併陣攣性抽搐的動作。


 


第二型發白型(pallid form


為小孩受到外傷,跌倒,頭部撞擊(尤其是撞到後枕部)時,往往只有一次的深呼吸後便臉色發白,失去知覺和肌肉張力。


 


B      若是寶寶平常膚色不太紅潤,相較其他寶寶嘴唇較暗、四肢發紫、臉色暗藍的狀況,就要考慮是新生兒發紺現象,這種小朋友平常血氧飽和度檢查可能不大於90%,哭泣時臉會變得更黑;由於發紺有許多複雜情況,尤其是持續的新生兒發紺,常會合併許多嚴重且可能生命威脅的疾病,發生的原因可能是心臟、肺臟、代謝、中樞神經系統或嚴重感染等疾病,應由專業醫護人員判斷。例如先天性發紺性心臟病及某些慢性肺部疾病,寶寶通常會出現發紺合併杵狀指。


 


杵狀指


杵狀指是指手指或腳趾的末節因結締組織之增生而形成球狀之增大。相較於正常人的指甲角度是水平的,杵狀指的指甲角度是朝下彎曲,且合併末梢指節杵狀化(好似鳥嘴形)。發紺型先天性心臟病、肺部疾病一些消化器官疾病等,都可能有杵狀指的表現。


 


C      若是寶寶唇色及臉色紅潤,但是手腳末梢發紫,哭鬧時手腳末梢轉為紅潤,血氧監視器顯示血氧飽和度95%或以上,主要是周邊血管收縮所導致。常見原因諸如天氣寒冷、衣服不夠保暖、皮膚出現花斑時容易發生,但倘若身體受到適度保暖後便會很快就改善。


 


D      有些罕見體質特殊的小朋友,例如先天性高鐵血紅素血症( Congenital Methemoglobinemia)容易因化學物質或藥物中毒引起血紅素分子變質,也會造成發紺。


 


提醒家長,當您觀察到您的寶寶有寶寶哭到臉發黑,疑似發紺現象的時候,可能有許多複雜病情狀況要考慮,尤其是平時不哭泣也有持續發紺,可能是嚴重心肺急症或先天性疾病,因此務必帶著寶寶盡快就醫,尋求醫護專業人員的評估,才能保障健康。


 


蔡振憲


學歷:


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


臺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進修中


經歷:


臺大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


成大醫院小兒科總醫師兼新生兒科研究員


署立台南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現任: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邱振燕


學歷: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


經歷:


台大醫院小兒肝膽腸胃科研修醫師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科住院醫師


台灣小兒消化醫學會會員


現任:


台東基督教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來源:嬰兒與母親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 閻利利


 


小兒不生病穿衣法

對孩子的日常養護,不外乎飲食、穿衣與作息等基本的項目,只要將小朋友的這些生活細節照顧好,即可奠定小兒一生成長的健康基礎,讓他在未來的成長過程裡,對大自然的變化具有更好的適應能力。

以穿衣論,中醫有所謂的「春捂秋凍」之說。意指春天來臨了,天氣慢慢變暖了,但衣服不宜脫得太快;同樣地秋天來臨了,天氣轉涼了,衣服也別加得太快。其目的是讓人體在季節轉換的過程裡,循序漸進地適應氣候的變化。

秋凍,薄衣禦寒養生法

現在的小孩擁有過敏體質的極多,與大人過度保護小孩,以及不當的飲食、穿衣養護有關。中醫提倡的「薄衣禦寒養生法,從秋習之」,就是「秋凍」的一種具體實踐。其目的就是要從防病保健的角度出發而達到「未寒綢繆」的目的。加強孩子的禦寒鍛鍊,可以提高孩子的禦寒能力,以便在寒冷氣候裡也能夠適應良好,避免因氣候的變化而誘發或加重病症,如流行性感冒、過敏性鼻炎、肺炎、風濕性關節炎等。

隋代名醫巢元方《諸病源候論養兒童候》裡記載:「兒童始生,肌膚未成,不可暖衣,暖衣則令筋骨緩弱,宜時見風日,若都不見風日,則令筋膚弱脆,便宜損傷。」意指新生兒離開母體後,要養成自我調節體溫的能力,過暖過厚的衣物則容易耗損孩子的體液,而降低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

而秋季開始的禦寒鍛鍊,不僅包含了衣服要慢慢增加,也提倡用冷水洗手洗臉、喝溫開水等;相反的,夏天是散發的季節,則鼓勵大家流汗,宜用溫水洗手洗腳、喝溫熱的水。古人云:「春捂秋凍,不生雜病。」立秋之後,要正確領會「薄衣御寒」法,但實施秋凍也要彈性與節度。以台灣為例,在初秋時節,暑熱未消,氣溫較高,沒必要過早給孩子添加衣服;中秋節以後,早晚溫差變大,但也不宜氣溫稍降就馬上添衣,先以「半天至一天」為緩衝時間,再行增衣;或是隨身帶一件薄外套或背心,需要時再穿。到了晚秋,寒氣逼人,就不可以不禦寒保暖了。

「手暖背無汗」就是剛剛好

孩子到底該穿多少衣服?分寸如何拿捏?最簡便的判斷方法是,孩子在無活動狀態下呈現「手暖而背無汗」,其衣著的厚薄度就是恰恰好。衣物的加減切忌以成人的自我感受為標準,通常兒童的體溫平均比成人高2度左右,頭部與軀幹的體溫又比四肢略高。家長要因人、因時、因地的不同,考量孩子的個體差異。

謹記「三暖兩凍」哲學

中醫對小小孩的養護,有一套「三暖兩凍」的穿衣哲學。三暖係指是背暖、肚暖與足暖;兩凍則是頭涼與心胸涼。

背暖
人體背部正好是督脈及膀胱經循行的位置,沿著背脊上則有許多臟腑俞穴相對應的穴點,當這些穴位受損時,以經絡相連的內部臟腑亦會受到影響。例如當肺俞受寒時,肺臟系統也會受到損傷,易出現打噴嚏、流鼻水、咳嗽等感冒症狀,因此,家長要常常檢查寶寶背部是否出汗或溫度過高,以便調整衣物。

肚暖
腹部正好是胃腸等重要臟器的所在地,脾胃功能的好壞幾乎會直接影響到人體免疫能力的高低。所以保護肚腹溫暖,即可避免寒濕之邪的侵犯,減少腹瀉、食慾不振、挑食、尿床等症狀的發生,進而達到維護孩子免疫能力的目的。肚圍,或是兔子裝、包屁裝,目的都是在保護孩子肚腹的溫暖。

足暖
以中醫觀點驗證,足部正好是三條陰經的聚合點,在「同氣相求」的原理下,足部對濕寒之氣會特別的敏感,因此,足部的保暖也顯得特別的重要。

頭涼
頭部為「諸陽之會」,小兒又為純陽之體,因此頭部溫度本來就偏高,這也使小兒的體表散熱功能,幾乎有1/3是從頭部散發的;當頭溫過高時,容易引發心煩、頭暈、神昏、頭汗多、眠差、倦怠、容易感冒等症狀。因此,照顧小兒,除了風大天涼以外,盡量勿使其頭部包覆過暖。

心胸涼
孩子如果穿著過厚,壓迫到胸部,也會影響到心肺功能。在五行歸屬裡,心為火,易感受熱邪,包裹太嚴實時,容易心煩內熱,出現口乾舌燥、目赤面紅、夜啼煩躁、驚譫等現象。肺屬嬌臟,直接與外界相通,外在的邪氣很容易通過口鼻經肺臟而進入體內,因此也不宜過冷或過熱。


 


                     


 


                                                           來源:學前教育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文   于靜芳

                                          



按部就班 才是良好的身體發展

「我的寶寶學會坐之後,就直接跳過爬行階段,已經開始踮腳尖學走路喔!」正當媽咪喜孜孜地向親友訴說孩子的快速發展時,殊不知跳過爬行階段直接站立或踮著腳尖學走路的孩子並非比較優秀、發展比別人超前,唯有按部就班的學會坐、學會爬,行動力逐漸增強,再開始協助孩子進入獨立移動、行走的成長新階段,才是正確的生理發展!

媽咪別自豪發展過早未必好!  

兒童發展醫學專家王宏哲提供臨床案例,有位媽咪帶著兩個兒子來諮商,弟弟九個月大,已經可以扶著站,哥哥三歲,跑、跳、丟球與踢球的能力較差,在公園與小朋友玩耍的過程中,也較容易摔倒或受傷。媽咪說弟弟的能力應該比哥哥好,才九個月大已經會站了,但其實當初哥哥也有類似的發展模式,沒有經過爬行就能夠站立與行走,長輩都誇他發展過人,卻不知爾後的動作協調卻明顯落後其他孩子。這次來諮商主要是想評估哥哥的狀況是否有機會改善,另外,弟弟良好的表現是否能長期維持領先呢? 


王宏哲醫師表示,當時聽完這位媽媽的敘述,不由得憂慮起孩子的發展,大部分家長對於孩子跳過爬行的階段,都認為僅是個微不足道的小問題,或根本不是問題,甚至覺得自己的孩子有過人之處,發展超前、領先群雄。但漠視此一動作經驗的結果,往往造成孩子動作、手眼協調較差,以及上肢與軀幹力氣不足的現象產生!         

                                           


孩子不愛爬,只喜歡扶著站,這樣好嗎?

很多九個月大的寶寶,學會坐之後總是喜歡扶著東西站,甚至扶著走,但就是不喜歡爬。有些媽咪認為「爬」只是一個過渡期,人類最後的移動行為仍是「行走」,因此,孩子不爬、不站、喜歡走應該是因為超前的發展,以後一定很有運動細胞!兒童發展醫學專家王宏哲表示,這是個大錯特錯的觀念!事實上,沒有經歷過爬行的孩子,成長後的動作協調能力比較差。


錯誤育兒觀VS. 科學育兒觀


X 家裡空間小就不用練習爬行

有許多家長因為家裡東西多、空間小,沒有足夠的空間給孩子練習爬,就認為只要孩子能站能走就好。萬一在床上練習爬行摔下來反而得不償失,不如儘早讓小孩學走路,其實,這樣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各種協調能力都會產生不良影響,甚至造成未來孩子的動作發展遲緩!


O 爬行可以訓練協調能力

爬行的經驗與探索,有助於立體視知覺與身體觸覺的發展,爬行的過程中免不了支撐或操弄玩具,此時身體必須維持一定的穩定性才不會摔倒,因此爬行不僅對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上肢軀幹力量有相當程度的助益,也是最好的感官學習。

王宏哲醫師進一步指出,「爬行」的動作過程是一個上下肢對側協調的動作,對於寶寶的粗動作協調性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有爬行經驗的寶寶,長大後就不會產生同手同腳等不協調的現象,可避免被同儕譏笑而產生自信與社交的問題。所以,即使家裡空間不足,仍建議媽咪創造良好的環境,利用地墊給予適當的空間,進行爬行經驗的建立。  









 


   

                                           


X 直接走路的孩子比較優秀

人類的移動是由爬行進化為直立行走,所以許多家長認為直接站立或自行攙扶行走的寶寶一定比較優秀,這是大錯特錯的觀念,直接跳過爬行,會使孩子的動作經驗有缺損,對孩子的經驗整合與認知發展都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O  按部就班發展才正確

按部就班的發展,對於寶寶的腦部與各項身體發展都有較佳的影響,因此,從翻身、直坐、爬行,再到站立,孩子的粗動作發展,大致依隨年齡進行。嬰兒在 6個月以前的骨骼、肌肉與視覺發展還未成熟,因此並不適合學習走路,但在此時,寶寶的雙腳已會扭動及向上踢動,此項動作在研究上,被認為有助於腿部肌肉發展,能為日後學步做好準備。一般而言,過半數幼童在8個月大時,就能經由扶持慢慢學習站立,約10個月大,即可獨立站穩,才開始慢慢練習行走。學步初期,也許如同醉漢般步履蹣跚,但經由反覆練習,只要寶寶學會讓身體重量平均分散在兩腳,就能愈走愈穩定。


 


 


                                             


 


 


                                                             來源:媽媽寶寶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抱寶寶時間越早,次數越多,越能更好地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和智力發育,還能增進親子情感,促進寶寶的個性發展。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小兒科專任主治醫師方麗容指出,許多新手父母在照顧寶寶時,常面臨孩子莫名哭啼、吵鬧、沉默,甚至有沒來由厭奶、生長不良的情況。求助於小兒科門診,檢查結果卻是一切正常。就臨床觀察,許多查不出原因的寶寶生理問題,極有可能肇始於心理因素。


在新生兒的感覺系統中,最早發展成熟的是觸覺,這是必須經由刺激才會產生的感覺,所以寶寶特別需要被懷抱或撫摸。透過懷抱的接觸,讓寶寶感受到母親或成人的愛,進而產生安全感及愉悅的情緒,如果沒有經常被懷抱的話,寶寶在身體上或精神上就會產生強烈的退縮與挫折感,並進一步反射在日常生活的表現上,有可能就是造成嬰幼兒莫名哭鬧,或厭奶現象的起因。


從依附關係來看,懷抱對寶寶的意義包括,它是接觸與溝通的重要管道,是溫暖與關懷的傳遞,也是信賴感建立的來源。懷抱不僅是單純的情緒需索與回應,並且深深左右著孩子未來的生理、心理以及社會發展。


更具體的說,懷抱對於寶寶具有六大心理效能為:


1.促進寶寶的情緒穩定:寶寶會比較快樂,不容易莫名哭鬧。


2.較容易建立寶寶的安全感與信賴感。


3.有助寶寶的睡眠品質:除了睡眠較為安穩外,清醒之後,也不容易煩躁不安。


4.增加寶寶的自我學習效能:寶寶會感覺到自己比較能夠掌控外界,進而促進自信心的建立。


5.增進父母與寶寶的親密度,有助於正向依附關係的建立,寶寶成長後會具有較高的自尊和獨立性。


6.促進寶寶體驗媽媽所接觸的外界,寶寶的視野會較為寬廣。


除此之外,懷抱尚可以為寶寶帶來四項生理益處,分別為:


1.腸胃功能穩定。


2.促進循環功能。


3.改善呼吸功能。


4.增進免疫功能。


懷抱寶寶三項注意:


1.不要搖晃寶寶


寶寶哭鬧、睡覺或醒來的時候,父母都會習慣性地抱著寶寶搖搖,以為這樣是寶寶最想要的。但是,你很難掌握搖晃的力度,如果力度過大,很可能給寶寶頭部、眼球等部位帶來傷害,而且你也會感到手臂特別的痠疼。


2.時常觀察寶寶


抱寶寶時,要經常留意他的手、腳以及背部姿勢是否自然、舒適,避免寶寶的手、腳被折到、壓到、背部脊椎向後翻倒等,給寶寶造成傷害。


3.端正抱寶寶的態度


父母在懷抱寶寶時,最好能建立起「經常抱,抱不長」的態度。也就是說,經常抱抱寶寶,每次抱3~5分鐘即可,讓寶寶感受到你對他的關愛,使他有安全感。千萬不要一抱就抱很久,甚至睡著了還抱在身上,這樣會養成寶寶不抱就哭的不良習慣,也會給你在今後的養育過程中增添不少困擾。


從出生到三歲極需愛的撫育及愛護,若嬰幼兒此方面遭到剝奪,生理心理及社會發展均會有極大的損害。為人父母千萬不能輕視。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一個人的成長必會經歷各種磨難和挫折,直到他的成長與強壯。如果缺少必要的磨難和挫折,他就無法堅強地面對生活,必會走向一振不蹶。


有一天,一個小男孩在花園裡玩,突然,他發現了一個蛹。小男孩非常興奮,他把蛹帶回來了家。


過了幾天,小男孩發現蛹上出現了一些細小的裂縫,裡面似乎有一個東西在動。


又過了幾天,裂縫更大了,小男孩仔細地觀察這個蛹,發現裡面竟然有一隻蝴蝶!這個小蝴蝶在裡面不斷地掙扎軀體!


整整好幾個小時,小蝴蝶一直在努力掙扎,但是,它的身體似乎被什麼東西卡住了,看上去非常痛苦。


小男孩有點著急了,他不忍心蝴蝶被卡在裡面。於是,他拿來一把剪刀,輕輕地把蛹殼剪開,蝴蝶脫蛹而出了。看著軀體臃腫的蝴蝶,小男孩輕輕地鬆了口氣。


但是,蝴蝶卻躺在地上無法動彈。原來,它的翅膀需要經過不斷掙扎才會強健。小男孩的幫助儘管讓蝴蝶過早地從蛹中出來了,但是,由於蝴蝶的翅膀還沒有成熟,不久,蝴蝶就死了。



孩子永遠是父母的寶貝,作為父母,我們都不希望孩子遇到挫折,好比故事中這位小男孩一樣,不忍心看蝴蝶被卡在裡面痛苦一樣。


但是,挫折是客觀存在的,遭遇挫折是人生必經的過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既會有愉快的成功,也會遇到各種令人煩惱和痛苦的挫折,我們不可能一輩子替孩子遮風擋雨,讓孩子生活在溫室裡。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要讓孩子感到幸福。許多父母錯誤地認為,讓孩子幸福就是幫孩子包辦一切,把自己認為能夠使孩子幸福的東西都給予孩子,實際上,孩子卻被剝奪了鍛鍊的機會,而來自鍛鍊中的成就感恰恰是幸福感的來源。缺乏實踐鍛鍊的孩子往往缺乏幸福感,一點點的挫折足以使孩子一蹶不振。


正所謂真正幸福的人,不僅僅指的是他生活中的每一個時刻都快樂的,而是指他的生命整個狀態,即使有經歷痛苦的時刻,但他明白這些痛苦的真實意義,他知道這些痛苦過後,依然指向幸福。甚至可以說,這些痛苦也是幸福的一部分,他在整體上仍然是幸福的。


既然遭遇挫折是人生必經的過程,那麼我們就必須教孩子學會積極地接受挫折,教孩子明白生活就是痛並幸福的對立統一。正如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所說:「挫折對於孩子來說未必是件壞事,關鍵在於他對待挫折的態度。」


具體來說,挫折對意志堅強的人來說有許多益處。


首先,挫折能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人的成長過程是一個適應社會要求的過程,如果能適應社會要求,就覺得和諧、順心;如果不能適應,就覺得失意、沮喪。而適應社會的過程就是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動機、追求和行為的過程,也是一個人成長的過程。


人剛出生時;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對錯與黑白,正是通過日後的鼓勵、制止、贊成、反對、獎勵、處罰、責難、勸說,甚至身體上的體罰與限制才學會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對象、不同規範條件下調整自己的行為以適應社會的規範和要求。反之,從小無法無天缺少生活經驗的孩子,一旦獨立生活就會不適應社會規範被淹沒在矛盾和挫折之中。


其次,挫折能增強孩子自理自立能力。


孩子們都喜歡獨立的感覺,小的時候希望自己拿奶瓶,拿勺子和小碗,在大一點,他們想自己穿鞋,自己夾菜,如果大人允許他們嘗試這些事情,即使做錯了,他們也會有獨立的感覺。比如說,孩子的鈕釦繫錯了,衣服穿反了,父母讓孩子去照照鏡子,讓孩子去發現。這樣做也符合一句習語:「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孩子們有需要、也有願望、並且在嘗試中不時地遇到挫折。孩子們在最初幾年與挫折打交道所形成的經驗,會對他以後的生活、處理問題、尋找答案、承受失望的能力有巨大的影響。如果孩子盡自己的能力獨立地解決身邊發生的問題。那麼,孩子們在不斷積累經驗的過程中可以獲得勇氣,正是這種勇氣使他們有足夠的能力慢慢面對問題、接近問題以致解決問題。


第三,挫折能增強孩子的意志力。


現在的孩子習慣了父母的嬌慣,從小學讀到大學,直到工作選擇,都由父母去承受壓力,而孩子對各種困難體驗都不深,缺乏忍耐力。一旦遇到挫折就會被擊垮了。


法國茨威格說:「命運總喜歡讓偉人的生活披上悲劇的外衣。命運就是要用它最強大的力量考驗最強大的人物,用荒謬的事變對抗他們的計劃,使他們的生活充滿神秘莫測的諷喻,在他們前進的道路上設置重重障礙,以便讓他們在追求真理的征途中鍛鍊得更加堅強。命運戲弄著這些偉大人物。但這是大有補償的戲弄,因為艱苦的考驗總會帶來好處。」


日常生活中許多小挫折,是訓練孩子意志力的「運動場」,當孩子對3000公尺長跑有困難,而孩子在父母陪跑下大汗淋漓地跑完全程,孩子就克服了一次生活的挫折,就會獲得愉快的體驗。心理學家把輕度的挫折比作「精神補品」,因為孩子每戰勝一次挫折,都會強化了自身的力量,增強意志力,為下一次應付挫折提供了「精神力量」。


第四,挫折能帶來榮譽感。


如果孩子學會了把挫折看成挑戰,而不是看成馬上放棄的原因。他們就會慢慢形成堅持和執著的意志品質。每個孩子在學習中、工作中、生活中都會遇到一些讓人頭疼的難處,當孩子在這些時刻選擇了堅持,並克服了困難,解決了難題,都會激勵孩子在下一次中也咬緊牙關,繼續努力。


當孩子成功地解決了一個生活中的難題,就會給他帶來一種榮譽感、滿足感。而且每一個問題的解決都會給孩子以獨特的成功感受!換句話說,當挫折出現的時候,孩子會自信地說:「來吧,困難,我一定把你搞定!」,只要孩子堅持,不輕易地退縮,就可以讓挫折望而卻步。這樣說來,挫折也算是孩子的人生路上一個不可多得的禮物。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作者/張黛眉(賽斯身心靈診所、天晴診所臨床心理師)


從幼兒能理解父母的語言與非語言反應的那一天開始,管教就成為父母很重要的一件工作。管教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孩子學習並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有的孩子很乖,有的孩子很皮,其實孩子好不好教,和心理學領域所提出的天生「氣質」有很大的關係。


一般來說,活動量大、堅持度高、反應強度強的孩子,比較容易帶給父母行為管教上的挫折,以下提供相對應的氣質管教法:


★活動量大:活動量大的孩子靜不下來,內在較缺乏結構和限制,他們的行為常常比較衝動,沒有考慮後果。父母要給孩子具體簡明的規範,讓孩子知道什麼行為是可以被接受的,什麼是不被接受的行為。


擁有這項氣質的孩子,所需的活動量比一般孩子大很多,父母需提供更多發洩精力的機會,讓孩子充分的活動後,通常晚上也比較容易入睡。儘量少帶他去需要安靜及會限制他行動的地方,像是聽音樂會、看畫展、氣氛優雅的餐廳……等,以免增加孩子的挫折感,給彼此帶來麻煩。若是孩子尚未學會自我控制,但又必須前往要求安靜的場合時,請事先預備好一些不會製造吵鬧又可以讓孩子消耗精力的玩具。在進入這個場所前,先和孩子約法三章。在過程中,隨時給孩子鼓勵和提醒,並且視孩子的狀況拿出法寶一、法寶二、法寶三等事先準備好的方案,來轉換孩子的活動,讓孩子的活動量能適度的得到滿足,不至於在過程中造成干擾。


★堅持度高:堅持度高的孩子太有主見,老愛唱反調,不願意順從。爸媽如果說:「不可以!」「不行!」立刻會激起孩子的鬥志,他會想:「只要我再堅持久一點,再多說一些理由來說服,一定可以改變爸媽的心意。」所以他們的意志強烈,不容易屈服,很少會輕易的放棄自己的主張和想法。


在孩子的嬰幼兒階段,最好在家裡提供一個寶寶可以自由探索的安全環境,以免整天都在對孩子說:「不行!」「不可以碰!」「不可以去那邊!」當孩子大一點之後,就要建立清楚的家規,避免天天為了小事和孩子僵持不下,爭論不休。


由於堅持度高的孩子想達到目的時會不擇手段,所以非常會鑽法律的漏洞。在訂定規則時,一定要說明清楚,並且考慮到各種不同的情況。當孩子出現無理的要求時,父母也要發展出一種孩子可以識別的表達方式,讓孩子知道他已經觸到底線,父母絕對不會再妥協,他再堅持也沒有用。久而久之,孩子會學到,當父母出現這種訊號時,自己就不必再堅持下去了。


孩子被指責時的反應也因人而異。堅持度高的孩子被管教時,常不願低頭。孩子的反抗會激怒父母,不像有些孩子一犯錯,很快就認錯求饒,父母反而會心軟而原諒他。


孩子沒有表現出自責和後悔的樣子,不代表他沒有感覺到自己做得不對。孩子做錯事時,自己也感覺很不好,有的孩子自尊心較強,不願在權威面前低頭。父母還是要保持「溫和而堅定」的態度,就事論事。在孩子慢慢長大之後,告訴孩子桀驁不馴的表情和態度,只會激怒大人做出更嚴厲的處罰,讓孩子知道父母的用心是為了他好,不是用權威在壓制他。在進行管教時,要切記不要做人身攻擊或羞辱孩子,或是用收回父母的愛來威脅。


★反應強度強:擁有這項氣質的孩子,當事情不如意時,就會大哭大鬧,用情緒操控父母。當孩子意圖要操弄父母時,父母最好的態度是「溫和而堅定」,不用生氣也不必大吼大叫,態度可以維持溫和,但表情是堅定的。保持心平氣和,說話愈小聲愈好,只要重複原則即可。例如,小聲的說:「哭哭也沒有用,不可以就是不可以。」當孩子看到父母不為所動的態度,就知道已經踢到鐵板了,再哭鬧也沒有用。


反應強度強、較急躁衝動的孩子,會用打人的行為來替代。他們打人並非故意攻擊,只是反映出他無法有效運用語言來表達情緒或解決問題。父母只要心平氣和的引導,孩子會逐漸以較成熟的情緒行為模式來取代打人行為。當孩子出現打人、咬人、踢東西或丟東西等行為時,父母必須立即介入制止,不能袖手旁觀或是忽略,否則孩子會以為你默許他的行為,而繼續使用這種行為來達到目的。


但是,父母也不用氣急敗壞的處罰他,尤其要避免用打人的方式處罰打人的行為。你可以心平氣和的告訴孩子:「你可以生氣,但是不可以打人。」握住孩子的手,制止打人的行為,然後把孩子帶開打人的情境,幫助他把情緒說出來:「你好生氣喔!你快要氣炸了!」


每個孩子的天生氣質不同,在幼兒階段會出現的行為問題也大不相同。父母如果能了解孩子的特質,採用適合的管教策略,就不會因為缺乏方法而感到挫折無力,進而產生憤怒的情緒,用打罵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來源:親子天下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媽媽親餵母乳是最好的方式,可是,當媽媽回到職場自然無法再親餵寶寶,寶寶就得用奶瓶喝奶。然而,習慣了媽媽親餵的寶寶對奶瓶通常會很抗拒,甚至有些寶寶會 大哭不吃,餓了一天就是要等到媽媽回家。這樣的情景實在令人鼻酸,該如何讓寶寶接受奶瓶?寶寶喝得太少,會不會不夠營養?其實,如果有重回職場的計畫,媽 媽就必須掌握從親餵轉為瓶餵的技巧,才能避免寶寶不吃的困擾。


               文/吳碧芳


          採訪諮詢/國泰綜合醫院嬰兒室護理師 蔡瑞芸



新手媽媽擔心寶寶會「乳頭混淆」,出生後多會選擇直接讓寶寶吸吮乳房的方式親餵寶寶。親餵是最自然的方式,而且好處多多,只要過了磨合期,媽媽和寶寶找到彼此最契合的點,相信雙方都會愛上親餵母乳的甜蜜時光。


寶寶不愛奶瓶的原因
多媽媽在產假結束後就得回到職場,習慣了媽媽親餵的寶寶,突然要轉換成用奶瓶喝奶,再也不能和媽媽有緊密的肌膚接觸,加上用奶嘴喝奶不用太費力就能喝到奶 水,讓習慣需要費力吸吮媽媽乳頭才能喝到母乳的寶寶,特別容易嗆奶,也因而增加了寶寶對使用奶瓶奶嘴喝奶的恐懼感,這些因素加總起來,都會使親餵轉為瓶餵 的過程變得困難重重。尤其若是寶寶的個性比較堅持,餓上一整天或是大哭好幾天,不肯乖乖用奶瓶喝奶,也是常有的狀況。


親餵或瓶餵各有好處與限制
底瓶餵好,還是親餵好?如果一開始就選擇瓶餵,是不是就能避免轉換過程的困擾?國泰綜合醫院嬰兒室護理師蔡瑞芸認為,不論用什麼,親餵或是瓶餵,只要寶寶 喝到母乳就是好方法。有些媽媽一開始就選擇瓶餵方式,定時將母乳擠出來,讓爸爸負責餵奶,這種方式讓媽媽可以有時間休息,爸爸也可以參與育兒的照護工作。 不過,由於瓶餵比較容易喝到奶水,一開始就用瓶餵的寶寶,日後要轉成親餵的困難度反而比較高。


瓶餵轉親餵 困難度較高
瑞芸護理師表示:「當寶寶吸吮媽媽乳頭時,奶陣一來就會有噴乳反射,習慣用奶瓶喝奶的寶寶,當噴乳反射作用時,就容易嗆奶,因而會不肯吸吮媽媽的乳頭。」 例如早產兒必須住在保溫箱,等到能離開保溫箱跟爸媽回家之後,已經習慣了用奶嘴喝奶,要轉為親餵就比較困難了,這時候,媽媽更需要家人的支持。


臨床上,會發生乳頭混淆的情況,通常是因為媽媽有乳頭凹陷、乳頭太大,造成寶寶吸吮困難,寶寶才會抗拒吸吮媽媽的乳頭。若媽媽的乳頭狀況正常,只要多嘗試,還是可以成功轉為親餵。不過,如果寶寶不肯吸,媽媽也不要勉強,畢竟只要寶寶喝到母乳才是重點。


滿月之後即可開始訓練
於有計畫重回職場的媽媽,想要轉為瓶餵,一定要及早開始,讓寶寶有足夠的時間適應不同的喝奶方式。蔡瑞芸護理師表示,在計畫完全轉為瓶餵的前兩週,就必須 開始轉換過程。「常見許多媽媽等到要上班的前一週或前幾天,突然完全改為瓶餵,因為寶寶沒有足夠的時間適應不同的哺餵方式,必然會有強烈的抗拒反應。所 以,建議媽媽在滿月之後,就可以開始採取瓶餵和親餵交替的方式,讓寶寶慢慢接受。」


採取漸進方式逐步轉換
了必須給寶寶充裕的時間慢慢適應之外,蔡瑞芸護理師提醒媽媽,剛開始轉換時,要注意採取漸進的方式,從一天一次瓶餵慢慢增加到兩餐瓶餵,或是調整為白天瓶 餵,晚上親餵的方式,避免一開始就突然完全改成瓶餵。此外,改用奶瓶時,建議由家人來餵奶,以免寶寶聞到媽媽身上的味道,而拒絕用奶瓶喝奶。


轉換過程中,建議由家人來餵奶,以免寶寶聞到媽媽身上的味道,而拒絕用奶瓶喝奶。


掌握瓶餵的細節
使用奶瓶奶嘴和吸吮乳房比起來,親餵時寶寶較能掌握主動權,可以自己調整含乳的角度和吸吮的速度。但是,用奶瓶時,寶寶變得只能被動的等著奶嘴放進嘴裡,所 以,照顧者更要注意幫寶寶調整奶嘴的角度,寶寶才能順利的喝到奶水。蔡瑞芸護理師表示,當寶寶大哭不肯喝奶時,務必確認以下幾點:
1. 
奶嘴必須在寶寶舌頭上方:當寶寶躺下時舌頭會捲起來,若奶嘴在寶寶的舌頭下方,寶寶就無法順利吸吮。
2. 
奶嘴要放得夠深:原理和寶寶吸吮媽媽乳房相同,寶寶必須能含住至少2/3的奶嘴,吸吮的力量才足夠讓奶水順利流出來。
3. 
奶水必須充滿整個奶嘴:常見媽媽因為擔心寶寶嗆著,餵奶時,奶瓶的角度不夠高,使得寶寶在喝奶時也同時吸入了大量空氣。正確的角度應該是讓整個奶瓶和寶寶的嘴巴呈45度角,並讓奶水充滿整個奶嘴頭。


選擇合適的奶嘴尺寸
嘴有分不同的尺寸大小,就連奶嘴洞也有不同的類型之分,例如圓洞、十字洞、Y字洞等。蔡瑞芸護理師表示,常有媽媽覺得寶寶喝的速度很慢,就想要給寶寶換大 一點的奶嘴孔,或是直接把奶嘴孔剪大,這麼做,反而使得寶寶容易吸入過多的奶量而嗆奶。她建議4個月大以前,應該使用小圓洞,十字洞較適合在4個月大以後 使用;若是兔唇寶寶則建議使用Y字洞


注意母乳回溫的方式
慣了喝新鮮的母乳,有些寶寶對於冷凍母乳會抗拒。蔡瑞芸護理師提醒媽媽應該在前一天就先將隔天要餵的母乳冷藏回溫,避免直接將冷凍母乳加熱餵寶寶。寶寶要 喝奶之前,再將冷藏解凍後的母乳倒入奶瓶,以45溫水隔水加熱後再給寶寶喝。此外,須注意加熱的溫度過高,會破壞母乳養分,因此,不建議用煮沸或微波加 熱的方式處理母乳。


由於母乳在常溫下容易滋生細菌,回溫後應在2個小時內喝完,因此,每次只要倒出寶寶一餐要喝的量加熱即可。如果寶寶沒喝完,可將剩下的母乳加入洗澡水或製成母乳皂給寶寶洗澡用,可滋養寶寶肌膚。但應避免隔餐加熱後再給寶寶喝。


寶寶不吃或吃得少時的處置
果媽媽因故需要立即轉成瓶餵,由於寶寶還未做好心理準備,難免會碰到有些寶寶適應不良,大哭幾天或餓上一整天不肯喝奶的情況,這時候,媽媽該怎麼辦才好? 蔡瑞芸護理師表示,媽媽無法親餵的情況之下,寶寶勢必得接受奶瓶,所以,一旦做了決定就不能妥協。可以嘗試選用仿母乳的哺餵工具,提高寶寶的接受度。


於寶寶少吃了 一兩 餐,會不會營養不良?蔡瑞芸護理師提醒媽媽注意觀察寶寶的活動力,如果寶寶會大哭、體溫正常(介於36.5度~37.5度)、每天的便便 和尿量正常,則無需擔心。反之,若寶寶有嗜睡、低體溫(36.5度以下)、肌肉張力差(將寶寶的手舉起來之後,寶寶的手會無力的放下來),可能是低血糖現 象,應趕緊就醫。


狀況題解
Q.如何刺激母乳持續分泌?
A.沒有寶寶持續刺激乳房,媽媽就必須定時擠奶,幫助乳房排空,才能避免發生乳腺炎或是退奶的狀況。只要乳房沒有硬塊、紅腫熱痛現象,可以使用吸乳器或手擠乳的方式,每隔34小時擠乳一次,每次單邊擠乳15分鐘,就能順利維持奶量。


Q.如何判斷奶嘴的流速是否適合?
A. 蔡瑞芸護理師提供媽媽小撇步:將奶嘴的方向朝下以觀察奶水流出的速度,若奶水是一滴一滴的滴出來,就是最適合寶寶的流速。如果奶水滴出來的速度太慢,或是 完全滴不出來,寶寶吸吮的時候就必須更費力,對於新生寶寶來說會增加喝奶的困難度,另外,若流出的速度太快、流量太大,寶寶就容易嗆奶,因此,奶嘴孔過大 或過小,都會使寶寶產生抗拒。


媽媽將奶瓶奶嘴朝下,觀察奶水流出的速度,若奶水是一滴一滴的滴出來,就是最適合寶寶的流速。


Q.如何知道寶寶一餐要喝多少的奶量?
A. 親餵轉成瓶餵之後,該如何判斷寶寶一餐的奶量?蔡瑞芸護理師表示,若根據寶寶出生天數、體重、胃容量變化來計算寶寶需要的奶量,在3個月大以前,寶寶一天 需要喝68餐,出生後第1週,一餐奶量約為30c.c.50c.c.,滿月之後則約為80c.c.90c.c.。轉成瓶餵之後,建議媽媽採取定時定 量的哺餵原則,每餐須間隔34小時,如果寶寶提早哭了想喝奶,可以增加下一餐的奶量,但每次增加以10c.c.20c.c.為原則,滿月之前,一餐奶 量不要超過150c.c.,一天增加的量不要超過40c.c.,以免撐大了寶寶的胃,養成大胃口寶寶。如果時間未到寶寶哭了,有可能是寶寶有吸吮的欲望, 可給予安撫奶嘴,不一定哭了就是餓了。


使用奶瓶奶嘴須注意材質安全,且應每天消毒至少到寶寶6個月大之後。此外,奶瓶奶嘴建議至少3個月更換一次
 


 


                           來源:媽媽寶寶雜誌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編訪撰文/陳映潔
   
      詢/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小兒科專 任主治 醫師 黃怡伶


八月,是台灣的酷暑天,家中寶貝是否因為天氣悶熱而出現胃口不佳、拒吃正餐,或是貪戀甜飲、冰品的情況呢?本文將為媽咪們剖析孩子夏天食慾不振的常見原因以及各種消暑開胃的妙方,讓寶貝能夠健健康康地度過炎夏!


寶貝,為什麼吃不下?


美國曾經在2011年發表一項報告,針對孩童在暑假期間的身高體重變化做研究,研究者原以為,在這段時間裡孩子會因為放假在家、缺乏運動而變胖,但結果卻發現,暑假期間孩子的平均體重反而比以往下降了。


雖然孩子們體重變輕的原因還未得而知,但在這個氣溫不斷創新高的炎夏溽暑裡,許多家長經常因為孩子三天兩頭吃不下飯的情形而煩惱不已,害怕「吃得少」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別擔心,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因素可能會讓孩子在夏季裡,對正餐「倒胃口」吧!


1.悶熱導致身體不適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小兒科專 任主治 醫師黃怡伶指出,小孩子的食慾和活動量其實都和他們的生理狀態有很大的關聯性,只要他們的身體感覺舒適,就會比較願意進食和活動。


而台灣屬於亞熱帶氣候,一到夏天就會變得非常悶熱,再加上嬰幼兒的許多生理機能尚未發育健全,例如:腦部體溫調節中樞,因此,在酷熱的夏天只要稍微待在悶熱、潮濕,或空氣流通不順暢的環境裡,就容易因為體熱上升、排汗不順…等原因而造成身體不適,進而影響其食慾。


2.攝食產熱效應


你知道嗎?吃東西會讓人感覺更熱!幸安國小營養師陳雨音表示,其實我們的身體除了在活動時會燃燒熱量、產生熱能以外,一些基礎代謝像是心跳、呼吸…等也都會消耗熱量,所以才會有人用「睡覺減肥法」,同時減少進食量和活動量,但身體卻還是會自然而然的燃燒卡路里。


而在吃東西時,身體因為消化酵素的分泌及腸胃道的蠕動而消耗熱量、造成發熱的情況,就是所謂的「攝食產熱」效應。


在環境已經非常悶熱的同時,吃東西又會讓人感覺更熱,也正因為如此,一到夏天,不只小孩子容易吃不下飯,連成人的胃口也常受到影響。


3.消化酵素、唾液分泌少


夏季溫度高,人體會透過出汗來將體內的熱量散發出去,以達到調節體溫的作用。皮膚在散熱時,血管處於擴張的狀態,血液流經皮下較多,而胃、腸道…等內臟器官的血液供應量則相對減少,腸胃道的活動和消化酵素的分泌量也會跟著降低,因而造成食慾不振的情況。


此外,因為夏天經常流汗,身體容易有脫水的情況,再加上如果水分攝取不夠,就會造成唾液分泌減少或變稠,產生口渴的感覺,影響食慾,然而,倘若突然間大量飲水,又會使得已減少的消化酵素被沖淡,孩子也就更沒有胃口了。


4.血液中鈉、鉀濃度降低


汗水中除了99%是水份以外,還包含溶於血液和體液中的電解質,如鈉離子、鉀離子、鈣離子…等。流汗時,水份和電解質會一起流失,但喝水卻只能補充水份。


因此,運動後突然大量喝水,容易造成體內電解質不平衡,例如:血鈉低、血鉀低。陳雨音營養師指出,當血液中鈉離子和鉀離子的濃度降低時,會使人們的食慾變差,嚴重時甚至會造成專注力下降、昏昏沉沉、語無倫次…等情形。


5.不潔、變質食物讓腸胃不適


夏天食物容易腐壞,擺在室溫下2個小時,食物的品質就開始變差,不潔、腐敗,或是還未到腐敗,但已輕微變質的食物,裡面的微生物已經累積到一定的量,而小朋友的腸胃道比較差,有可能吃下肚後就會產生腸胃道的不適感,輕則脹氣或腹瀉,嚴重的話可能造成腸胃炎, 黃怡伶 醫師強調,其實只要輕微的腸胃道不適感,或多或少都就會影響孩子的食慾。


6.吃冰品、喝甜飲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甜食,就連大人在夏天也很愛吃香香甜甜的冰淇淋、喝冰冰涼涼的含糖飲料來消除暑氣,然而, 黃怡伶 醫師提醒,這些食物都含有很高的糖份,吃下肚後會讓體內的血糖升高,抑制飢餓的感覺,到了正餐時間孩子往往就吃不下了。


陳雨音營養師指出,吃太多甜食不但會因為熱量過高而導致孩子虛胖,還會減少他們攝取真正具有營養價值的食物量,長期不好好地吃正餐,對孩子的成長發育非常不利,應該儘量避免。


7.怕流汗,活動量減少


陳雨音營養師表示,小朋友活動量多的時候,食慾就會比較好,因為消耗熱量會讓身體感到飢餓,也就比較願意吃東西。


然而,在夏天裡,許多媽咪擔心孩子流太多汗,甚至長疹子,就會限制孩子的活動量,因為不管走到哪,都很熱,所以也會減少帶孩子外出走動的機會,大多數時間都讓孩子待在冷氣房裡,從事一些比較靜態的活動,如看電視、讀故事書,這也可能是導致孩子胃口不好的原因之一。


8.食物溫度過高


也有不少父母會因為擔心孩子腹瀉而不敢讓孩子在夏天吃比較涼爽的食物,其實,孩子腸胃出狀況多半是因為吃到不潔或腐壞的食物,受細菌或病毒感染所致,和食物的溫度並沒有絕對的關係。


建議爸比媽咪,在氣溫超過28C時,奶水可以放涼至1015C再給寶寶飲用,給大寶貝吃的食物若能涼至與自來水差不多的溫度,孩子會比較容易接受,若能準備清爽、涼拌的菜餚更好,不過當然還是得注意食物冷卻過程的保存方式及新鮮程度,即使是涼拌的食物,也要先煮熟才好。


10準則,讓寶貝吃光光


針對寶寶夏天胃口不佳的問題,專家們有哪些建議的解決方式呢?爸比媽咪該如何才能讓孩子把飯菜吃光光? 黃怡伶 醫師提醒爸比媽咪,不管任何時候,只要覺得孩子在飲食方面不如預期,千萬不要操之過急,反而應該先心平氣和地找出原因,接著再對症下藥。有哪些方式可以增進寶貝在夏天的食慾呢?


1.減少油炸、加工食物


在氣溫高的情況下,人體消化道中的消化酵素分泌會相對減少,因此,陳雨音營養師建議父母,在炎熱的夏天裡,最好為寶貝準備比較容易消化的食物。而過於油膩(如:油炸品)、或是一些較難消化的食物(像是粽子、湯圓…等糯米製品)就要盡量減少。


此外,加工過度(如:滷太久的滷蛋、煎太老的荷包蛋),或加工過程繁瑣(煎、煮、炒、炸的步驟多)的食物,腸胃道也要分泌更多的消化酵素才能分解,倘若消化酵素不夠就會造成消化不良,讓食物停留在腸胃道裡的時間變久,腸胃蠕動更加緩慢,也減少飢餓感,降低食慾,因此,這些食物也應減少。


2.補充水分,別忘了電解質


夏天因為溫度高,為了調節體溫,身體就會蒸散比較多水份來散熱,也就是俗稱的「流汗」,然而,流汗喪失的不止是水份,還有電解質,因此,夏天水份的補充也必須留意。


純水(白開水)不可一口氣喝太多,否則會把血液中的電解質濃度沖淡,反而使胃口變差。如果大量流失很多汗水,在補水的同時也要適度補充電解質,才能使體液中的電解質維持平衡。


電解質哪裡來?


1.透過運動飲料來補充,運動飲料雖然可口,孩子容易接受,但其中的電解質少、糖份較多,應以1:1的方式加水稀釋,再給孩子飲用,且只能在大量流汗後讓孩子喝,不可在平常把它當作開水飲用。


2.到藥局買電解水給孩子喝,電解水的好處是成份經過調整,孩子不會攝取過多不必要的糖份,而且經過醫師的指示,從新生兒開始就可以喝,但缺點是比較不好喝,必須花心思說服孩子飲用。


3.吃飯時,喝點湯,湯裡的鹽份能補充電解質。


4.喝現榨的果汁,果汁中也含有電解質成份。


3.多吃蔬菜水果


陳雨音營養師表示,夏天應該多讓孩子吃些蔬菜水果,因為蔬果的口味清甜,寶寶吃起來舒服,自然也比較願意吃。除此之外,蔬菜水果也能補充身體流失的電解質,特別是一些鉀含量較高的蔬果,如:香蕉、草莓、芹菜…等。


黃怡伶醫師則認為,蔬果中的纖維質能幫助排便順暢,使腸胃道裡好菌的比例就提高,比較不容易有便秘、脹氣的情況發生,腸胃道健康,孩子的身體舒服,胃口自然也跟著變好。


4.給寶貝有營養的點心


許多父母看到孩子熱得吃不下東西,心疼、擔心之餘,就會忍不住提供孩子所要求的任何食物(通常都是冰品、冷飲…等沒有營養價值的甜食)來給他充飢,然而,這麼做會有哪些後果呢?


陳雨音營養師表示,因為孩子沒有食慾,就給他甜食、零食是非常急就章且失敗的做法,因為孩子吃了雖然能補充熱量,卻無法攝取到均衡的營養,此外,把甜食當作點心提供給孩子,還會影響到他下一個正餐的食慾,形成惡性循環。


健康點心 vs. NG點心


年幼的孩子當然需要在正餐之間額外補充點心,但點心絕不等於甜食或零食喔!以下, 黃怡伶 醫師為大家列出營養價值高的健康點心,以及不適合提供給幼兒的NG點心!


健康點心:水果、果泥、全麥餅乾、全麥麵包、三明治、蒸蛋


NG點心:精緻蛋糕、巧克力餅乾、含糖飲料、冰淇淋、人工果汁


黃怡伶醫師提醒爸比媽咪,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會大量接觸甜食,都與父母的飲食習慣有關,炎炎夏日,爸爸媽媽難免也想吃點冰品、喝些冷飲,但請盡量在避免在孩子面前吃這些食物,否則「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點燈」的做法要不是讓親子雙方鬧得不愉快,就是到最後父母心裡過意不去而對孩子妥協,如此一來便無法改善問題。


5.搭配湯汁,口味稍微重一點


相信爸比媽咪們平常看多了健康飲食的資訊,一定在想這個標題是否下錯了!?您沒有看錯,夏天寶貝的飲食確實是可以稍微「重口味」一點的喔!


陳雨音營養師表示,平時講究食物的清淡、避免孩子養成重口味的習慣,是非常正確的觀念,不過,當夏天孩子食慾不佳時,父母就應避免提供「淡而無味」的食物,可以比平常多加一點鹽巴,剛好可以補充流失的電解質「鈉」,還可以用醋和少量的糖來調味,藉此刺激孩子的味蕾。


此外,也可多提供含有「湯汁」的菜餚,因為夏天唾液的分泌減少,乾乾的食物會讓孩子更加難以下嚥,一些較難咀嚼的食物,例如:肉類,應切成薄片且最好帶點肉汁,不要煎得太乾,孩子會比較容易接受。



適合寶貝的夏日人氣料理


1.海鮮咖哩飯


咖哩飯在夏天是種不錯的開胃料理,小朋友也非常喜歡,一方面含有水份,容易下嚥,另一方面,它由許多天然香料所構成,能刺激孩子的味蕾,增進食慾,其主要成份「薑黃」,含豐富的B群,對開胃很有幫助。


要注意的是,咖哩的種類很多,盡量別給孩子吃口味偏辣的咖哩,香香甜甜的蘋果咖哩或南洋風味的椰漿咖哩都是不錯的選擇。


蝦子、蚵仔…等海鮮含有較多的「鋅」,是一種能夠增加食慾的營養素。


2.糖醋肉


糖醋料理中的「酸味」可以增加唾液的分泌,進而幫助消化,達到開胃的效果,「甜味」則能提高孩子對「酸味」的接受度,彼此相輔相成,也是一種普遍受到孩子喜愛的料理方式。


6.利用酸性食物開胃


酸性食物具有開胃的效果,因為人看到酸的東西就會分泌較多的唾液,「望梅止渴」就是這個道理。


尤其是在涼拌食物裡,放一點醋、檸檬、紫蘇、生薑…等,效果更好,另外像是以水果入菜、製作醋飯、仙楂汁…等,都是不錯的開胃方式。


7.補充維生素B


陳雨音營養師指出,維生素B群不足,也會使孩子的胃口變差,因為維生素B群和身體的神經傳導以及熱量代謝有關,維生素B群足夠,新陳代謝就會比較好,孩子的胃口也會變好。


富含維生素B群的食物包括:牛奶、豆類食品、海菜、深綠色蔬菜、馬鈴薯、地瓜、蕃茄、肉類、蛋類…等。


8.洗個澡,吃得更好


洗澡也是一種開胃的方式,因為小孩子的活動量高,經常跑跑跳跳,因此比大人更容易流汗,身上濕濕黏黏的必定非常不舒服,如果剛好碰上用餐時間,想必大大影響孩子的食慾。


此時不妨在用餐前先幫孩子洗個澡,不但身體會因為水份蒸散而變得涼爽,洗掉身上的汗水及髒汙也會讓寶貝感覺比較清爽舒服,胃口也會變得更好。


不過, 黃怡伶 醫師提醒,洗完澡後不太適合立刻進食,因為洗澡時身體接觸溫熱的水,體表的血管就會擴張,有較多的血液分散於體表,相對來說,腸胃道的血液就會比較少,而進食後腸胃道會需要大量的血液來協助進行消化食物的工作,如果腸胃道處於缺血的狀態,就容易導致消化不良。


因此,洗完澡後最好休息30分鐘,讓身體的血液分布調節至正常狀態後,再讓孩子吃東西。


9.提供涼爽的用餐環境


陳雨音營養師建議,如果天氣真的太悶熱,爸爸媽媽可以在用餐時間稍微開個冷氣、電風扇,讓室內溫度降低,這對孩子的胃口會有所幫助。另外,給不要給較為年幼的嬰幼兒穿太多衣物,否則孩子也會因為不舒服而影響食慾。


10.維持足夠的活動量


在酷熱的夏季,爸比媽咪可以多利用早上10點以前、下午4點以後較為涼爽的時間帶孩子出門走走,維持寶貝足夠的活動量,活動量夠,食慾就會變好。


即使是在早上10點〜下午4點這段不適合戶外活動的時間裡,家長也可以帶孩子到室內、有冷氣的場所活動,如:參觀展覽、到室內遊樂場玩耍…等。


就算是在家裡,也可以邀請孩子的朋友或鄰居的小孩到家裡作客,孩子們一聚在一起,就不會只是看電視、玩電腦而已,只要有伴,他們就會開始互動、玩耍,活動量也就因此而提高了!


 


 


 


黃怡伶


現職:萬芳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


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經歷:台大醫院小兒部住院醫師


            台大醫院小兒部研究員


 


陳雨音


現職:幸安國小營養師


學歷:海洋大學食品科學所碩士


            台北醫學院保健營養系學士


經歷:天主教新店耕莘醫院營養組組長


            新北市營養師公會監事


     


 


              


 


                     


                                       


                                                            來源:育兒生活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當孩子到了添加副食品的階段,家人親友的熱心分享有時也和書上的建議有段差距,眾說紛紜的說法總讓人感覺無所適從。究竟什麼時候該讓寶寶開始吃副食品?應該以什麼食物作為副食品的入門開端呢?我們請到了專家,將副食品的重點一次傳授給你!


        採訪撰文/陳安琪


               詢/臺北醫學大學署立雙和醫院小兒部小兒胃腸科主任方旭彬


我有疑問!副食品給予QA


在了解小朋友可以吃哪些食物前,首先,我們先來釐清幾項和給予副食品有關的常見疑惑,快來確認還有多少觀念是你還不了解的吧!


Q1:小朋友幾個月大時,表示添加副食品的時機已經成熟?


添加副食品最佳時機


小朋友46個月大時,體重已達到出生體重的兩倍(約67公斤),這個階段寶寶1天總奶量約1000c.c.,已經無法持續向上增加,而寶寶的腸胃道、胰臟、腎臟功能已漸趨成熟,因此,為了供給寶寶充足的營養和熱量,不再單以奶類為唯一食物的副食品時期,就要正式展開了!


署立雙和醫院小兒部小兒胃腸科主任方旭彬說明:「46個月是給予寶寶副食品的最佳時機,但不可早於4個月,因為寶寶的消化功能尚未成熟,容易出現不適應的現象。」另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哺餵純母乳的寶寶應在6個月以上再吃副食品,但是倘若寶寶的生長發育曲線大幅落後同齡者,倒也不一定要堅持6個月的界線,只要寶寶願意吃,且吃下肚後沒有不適反應顯現,副食品的給予時機可以稍做彈性的調整。


46個月,寶寶厭奶期


46個月恰巧常是寶寶的厭奶期──此時頸部肌肉張力足夠,已能自行抬頭環顧周遭景色,所以不再只專注於吃飯和睡覺上,變得調皮好動、好奇心十足,對喝奶反而變得興趣缺缺。雖然並非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厭奶期,但這段時期卻也正好成為替寶寶添加副食品最佳時機,厭奶期如果副食品添加得宜,通常不會影響到寶寶的生長發育。等到寶寶1歲多至2歲左右,會經歷第二次的厭食期,這次的心理性厭食常起因於爸媽不斷逼迫孩子進食,對孩子而言,吃東西成了一件苦差事。建議當孩子經歷第二段厭食期,照顧者應避免讓孩子一肚子餓就馬上喝奶,應該先吃點固體食物,如果之後還有飢餓感,再酌量讓寶寶喝一點奶,矯正依賴液體食物的習慣。


Q2:因為擔心過敏而延後給予副食品,對健康有好處或壞處嗎?


太晚接觸副食品易養成挑食習慣


雖然家長常擔心過早給予副食品會有過敏、腸胃道不適等問題,事實上,如果因此矯枉過正、不斷延後食用副食品的時間,寶寶隨年紀增長顯露出個性,反而開始會拒絕不喜歡的食物,成為日後導致寶寶有挑食習慣的原因之一!4個月~1歲前的寶寶以奶類為主、副食品為輔,經過一段時間對食物慢慢適應,1歲後就可以和大人一樣以固體食物為主食,奶類反而退居成配角了(但並非讓小朋友完全不喝奶喔,畢竟奶類可是很好的鈣質來源呢!)。


Q3:寶寶的副食品應以怎樣的順序循序漸進添加?


從流質食物入門


讓寶寶吃副食品,應該以「流質、半固體(糊狀)、固體、塊狀」的順序循序添加。第一次添加副食品,建議從和水對半稀釋的新鮮果汁入門(太酸易使孩子心生抗拒,太甜又會影響正常喝奶量),在兩餐之間讓小朋友少量的嚐試看看;等習慣了液體副食品,再開始給予嬰兒米粉或麥粉等半固體的糊狀食物,以湯匙少量的餵,如果寶寶將米糊用舌頭吐出,就表示目前吞嚥能力尚未成熟,可以考慮用半瓢嬰兒米粉對三瓢配方奶粉的比例讓孩子食用,由淡到濃,之後再逐漸增加嬰兒米粉的量。另外,也可以考慮讓孩子喝點菜湯、肉湯、米湯,或者吃果泥、菜泥、肉泥、豬肝泥、稀飯等等,視寶寶的適應狀況逐步增加內容,到一歲之後,就可以和大人吃一樣的食物囉!


一次一種,為期一週


添加副食品以一次一種、為期一週為原則,這樣一方面可避免寶寶產生錯亂,另一方面也方便父母觀察寶寶有沒有過敏的現象出現。倘若出現不適症狀,舉例來說如嘔吐、腹脹、腹瀉、解血絲便或黏液便、皮膚上出現紅疹或濕疹等等,就表示孩子對食物有過敏反應,應該立即停止食用。如果家族有過敏史(父、母、兄、姐),也擔心寶寶會有同樣的過敏症狀,添加副食品時可延後食用下列常見過敏原的時機:堅果類(花生、核桃)、蛋白、筍類、菇類、甲殼類海鮮(蝦、螃蟹等),還有較易導致過敏的奇異果、芒果、草莓等。但這些食物也都是很好的營養來源,所以不必矯枉過正完全禁止,等孩子年齡稍為長一些再酌量食用,並觀察有無敏反應顯現。


有過敏反應,應該立即停止食用


對蛋過敏,注射流感疫苗前應主動告知醫師!


流感疫苗的製作過程中會使用雞胚,因此,如果小朋友曾在食用雞蛋後發生嚴重過敏,基於安全考量要主動提醒醫師,並在接種後觀察半小時,確認沒有不適再離開醫療院所!


Q4:在寶寶的牛奶中「加料」,這樣的作法可行嗎?


寶寶開始吃副食品後,許多家長會選擇讓孩子嚐試嬰兒米粉或麥粉,加在配方奶粉中一起沖泡,這麼做並非完全不可行,但缺乏訓練寶寶吞嚥、咀嚼能力的機會,因此方旭彬主任建議,家長不妨多費點心思用湯匙一口一口餵食,因為門診中曾經遇過小朋友到了兩三歲仍長得瘦瘦小小,原因就出在平時總是抱著奶瓶不放,也不願意吃固體狀的食物,照顧者只好將所有的食物攪打成泥再讓孩子吃,結果反而讓小朋友失去訓練咀嚼吞嚥能力的機會,造成攝取固體食物的嚴重障礙呢!


Q5:寶寶不願意吃副食品,那我是不是應該先放棄之後再試?


多次接觸,讓寶寶適應食物


心理學研究指出,寶寶從開始嚐試到接受一種新食物,多半需要810次的接觸,所以除非出現過敏反應,家長千萬不要只試 一兩 次就輕言放棄喔!等寶寶接受的食物越來越多,家長也可以開始每天替寶寶變換不同菜色,滿足小朋友旺盛的好奇心。


這個時候寶寶的奶量應盡可能維持原量,但如果無法達成也不必勉強,只要寶寶願意吃副食品,且仍維持良好的生長曲線,家長無須過於緊張。等到一歲後,因為要以一般的食物為主食,所以奶類可以減量到一天兩次共500c.c.,退居到點心的位置。 雞蛋、全脂牛奶,幫助寶寶頭好壯壯!


大人常因為擔心膽固醇過高而不敢吃蛋、喝全脂鮮奶,但如果爸爸媽媽希望寶貝長得頭好壯壯,建議讓9個月至2歲的寶寶一天至少吃2顆蛋,或者在1歲後選擇飲用全脂鮮奶,因為腦部需要磷脂質、卵磷脂、膽固醇等成份幫助發育,提供足夠的原料可以促進腦部成長,孩子自然頭好壯壯!


Q610個月到1歲的孩子喜歡抓東西往嘴裡塞,我可以準備哪些東西給寶寶食用呢?


飲食均衡,少量多餐


1歲以上的孩子已經可以和大人吃一樣的食物,飲食以「均衡」為原則,建議讓孩子種類廣泛的嚐試,藉此提高對食物的接受度。小朋友活潑好動,食量雖不大但消化速度快,可採用「少量多餐」的方式進食,除了早中晚三餐時間和大人同桌吃飯,如果餓了亦可在兩餐間吃點小點心補充體力。


10個月到1歲的孩子喜歡抓東西往嘴裡塞,可以替寶寶準備方便用手抓捏的食物,比方說牙餅、撕成片狀或塊狀的吐司麵包或饅頭,切成大塊或條狀的水果或煮熟的紅蘿蔔、馬鈴薯等蔬菜,一方面訓練孩子手眼協調還有抓握的能力,讓孩子自在的吃東西不一定要使用餐具,會讓吃飯變成一件愉快的事!說到這裡,方主任也順道提醒爸媽們,想讓孩子養成健康的飲食態度、正確的餐桌禮儀,一定要好好把握2歲前的關鍵期好好建立!


訓練孩子手眼協調還有抓握的能力


Q7:讓孩子吃罐頭副食品的利與弊?


自己動手製作副食品固然最新鮮營養、也最令家長放心,但如果家長無法每天替寶寶烹調新鮮的副食品,或者還未完全掌握處理副食品的技巧,舉例來說,有些蔬菜或肉類的纖維粗硬,要烹調到細緻柔軟、寶寶易消化的程度很耗時費工,這時,經特殊處理的市售菜泥、肉泥就可以幫家長解決掉這個煩惱,只要選擇值得信賴的合格廠牌,偶爾讓寶寶吃罐裝副食品也不失是個方便的選擇。


學步者腹瀉(toddler’s diarrhea):


有些一歲多的孩子體重並未落後同齡者,但一天卻總會排出26次稀糊的軟便,總讓家長煩惱孩子的腸胃是不是出了狀況。方旭彬主任解釋,其原因在於飯後腸蠕動過快,孩子吃得太過清淡或攝取水分過多、吃得太甜,只要在食物中添加一些油脂類讓腸胃蠕動速度變慢,減少水分和糖份的攝取,腹瀉的狀況大多能自動改善。


NG副食品大公開


了解寶寶的副食品添加原則後,我們也要來認識關於選擇食物的注意事項,輕鬆替寶寶拒絕NG的副食品!


1 易過敏食物


臺北榮總曾統計6家醫院因過敏住院的339個病患中,列出了目前臺灣地區不同年齡層常見的致敏食物,分別為:


1)第一級過敏食物(最易引起過敏反應):蝦、蟹、奶、蛋、花生。


2)第二級過敏食物:芒果、其他海鮮。


3)第三級過敏食物:花枝、蛤仔、魷魚、墨魚、螺、鱈魚、大豆、小麥及奇異果。


如果家族有過敏史所以孩子有過敏的疑慮,上述食物可以考慮等寶寶稍大一些再給予,別因為擔心過敏而完全偏廢這些食物。常有家長要求讓孩子抽血檢測過敏原,但方旭彬主任提醒,抽血檢驗有靈敏度和特異性的存在,且56歲以後再檢驗準確率較高,所以如果孩子出現過敏,家長應該將孩子當天食用的所有食物詳細記錄下來,下一次過敏再出現時一樣詳細列出然後比對,反覆幾次就可以找出明確的過敏原,雖然有些麻煩,卻是個可以確認真正原因的好方法。


2 生食或半生不熟


小朋友的腸胃道抵抗力和成人大不相同,所以除了水果外,其餘雞肉、雞蛋(雞為沙門氏菌宿主)、海鮮等食材皆要遵守全熟原則,利用烹調溫度殺死病菌,小朋友才不會因此染上腸胃疾病。


遵守全熟原則,利用烹調溫度殺死病菌


3 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食物


咖啡因、酒精等食物對小朋友來說刺激性太高,且會影響小朋友的食欲,不利於發育中的孩子攝取營養。


4 重口味食物


添加副食品應該以新鮮、乾淨、低過敏為原則,小朋友的副食品不需要添加調味料調味,而醃漬品、再製品通常添加許多調味料,長期累積除了可能養成重口味的習慣,還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5 注意食用安全


數年前曾發生小朋友嬉鬧時口中含著果凍,結果不小心噎住窒息死亡的案例,提醒家長如果要讓孩子吃這類的食物,應該先搗碎或切成小塊狀、小片狀,並且最好在大人的陪伴下再食用。


寶寶也可能有缺鐵性貧血?


不論是喝嬰兒配方奶粉(雖多半有加強鐵質成份)還是純母乳哺餵的孩子,如果未在適當時機(612個月大以上)添加副食品補充鐵質攝取,缺鐵性貧血就有找上門的可能──媽咪替寶寶貯存在體內的鐵質,大約到6個月大就不足以應付身體需求,這時如果可以添加富含鐵質的食物,如蘋果泥、深綠色蔬菜、豬肝泥、牛肉泥等等,有助於預防缺鐵性貧血的發生。


 


方旭彬
學歷: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英國倫敦大學醫學博士
經歷:臺北臺安醫院小兒科部主任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部主治醫師


          萬芳醫學中心小兒部兼任主治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部兼任主治醫師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系教育部部定講師


          中山醫學院醫學系暨復健醫學系小兒科臨床講師
現任:臺北醫學大學署立雙和醫院小兒胃腸科主任


 


                   


 


                                    


 


 


 


 


                                                來源:媽咪寶貝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在食物的選擇上,由於幼兒的腸胃尚未成熟,所以要注意下列事項:


一、幼兒長牙時,可以供給他一些稍硬的食物,如乾麵包片、切成棒狀的胡蘿蔔,或菜心,以增加牙齒咀嚼能力


二、幼兒喜歡溫和的食物,像肉類、水果和甜點心,不喜歡蔬菜,在餵食蔬菜之時,如果能雕刻成小動物、花朵的花樣,將會引起他們吃青菜的興趣。


三、注意食物、餐具及餐巾等鮮豔色彩的搭配。


四、幼兒喜歡溫熱的食物,不喜歡太冷,或太熱的食物。


五、要經常變換食物的種類及烹調方法,以吸引幼兒對飲食的興趣。


六、不要經常餵食油煎、油炸、多纖維,或需要多加咀嚼的食物,以免引起幼兒腸胃的不適。


七、依照幼兒期營養素的需要量,每餐應供給充分的牛奶、蛋、肉、魚及水果、蔬菜等保護性食物。


八、如果兒童的食慾不高,可將食物的單位體積縮小,濃縮成量少而含較高熱量的食物。


九、幼兒對於食物產生高度的確定,所以喜歡可以拿在手上的食物,像包子、各式的三明治等。


十、每天三餐之後,一定要供應一、二次點心。


十一、多食用新鮮食物,儘量避免食用加工食品。


 


 


           


            


           來源:衛署花蓮醫院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如廁訓練主要為幫助孩子順利擺脫尿布,逐步擁有大、小便自理的能力。家長應瞭解的是,如廁訓練絕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唯有配合孩子發展,按步就班地引導,才能成功達成目標。本篇將依序介紹如廁訓練之適合時機、各階段重點、男女寶寶方式差異、外出如廁問題等,希望能一次解決家長所有疑惑!

如廁訓練該開始了嗎?
如廁訓練該何時開始,完全取決於孩子的發展。根據研究指出,1830個月開始如廁訓練,成功機會較大,而之所以非限定在某一年齡,則是考量每個孩子發展速度和成熟年齡不太一樣。家長毋須刻意提早訓練,重要的是,確認孩子的發展是否已經準備好了。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王萱鎮表示,要開始訓練孩子如廁,應待孩子神經、肌肉、認知或語言發展具一定成熟度再開始,男生平均又比女生晚36月左右。簡易參考指標如下,而這些大都在孩子1.5歲左右或之後才會表現出來:
動作方面:
孩子要能行走、跑,能夠自己蹲下一段時間再站起來,且動作穩定協調;能夠穩定小馬桶上且配合下腹用力等。
認知方面:
可以聽懂簡單的指令;會意識到自己已經尿尿或大便在尿布上,約在1.5歲左右才能告訴家長這個狀況;如小朋友在尿尿時,會愣住幾秒鐘,停頓他的遊戲或動作,或在便便時,出現用力、臉部脹紅的情形,讓家長可以察覺出來,表示他有意識到自己在尿尿或排便。

CHECK!!寶寶生理、行為、認知3大指標~
孩子如廁訓練,向來是家長關注的焦點,而在國外,專家列有一套孩子適合訓練之生理、認知、行為指標,僅供家長參考:
生理篇
1
可以坐、跑、走得很穩。
2
一天有23個小時尿布是乾的,表示膀胱括約肌較有力量控制了。
3
家長可以知道孩子約略固定於何時解便。
行為篇
1
能夠安靜坐下來五分鐘,要不然可能沒辦法完成解尿或排便。
2
可以自己把小褲子拉上或拉下,即使沒有辦法作得很完整也沒關係。
3
孩子不喜歡尿布濕濕的感覺。如果孩子沒有太大反應,家長可以去增強此行為。
4
孩子會告訴家長他做了什麼,例如便便等,表示他已認知到這樣的行為。
5
表現出獨立的意願,想要自己完成事情。
6
孩子平時如得到誇獎會很高興,代表他想要獲得成就感,及發展自尊心的概念。
7
孩子對使用便器不排斥,反之,寧可晚12月再開始訓練,當中可先用口頭引導或圖片讓孩子瞭解。
8
孩子願意有合作的行為。
認知篇
1
可以聽從簡單的指示。
2
知道每個東西都有它歸屬的位置。
3
會說尿尿、便便這些字眼。
4
排尿、 排便前會先預告。不過這一點倒不必嚴格要求,如果事後告知也OK

如廁訓練123 寶寶無負擔~
在談到訓練方法之前,家長應釐清何謂真正的如廁自理。過去長輩常每隔一段時間便將孩子帶到定點如廁,雖然有時孩子能順利尿尿、排便,但這純粹是時機巧合,不代表孩子具有如廁自理的能力。王萱鎮表示,如廁自理指的是孩子知道他要尿尿、排便,而且可以暫時憋住,然後到定點將下身衣物褪下,「解放」後做好清潔、整理衣物等步驟。當然,一開始,衣物穿脫、衛生清潔方面可能還需要家長的協助。
家長必須體認到如廁訓練非一蹴可幾,如果操之過急,反而容易加重孩子排斥的心理。為了成功達成目標,一般將如廁訓練分為以下三階段進行:


【第1階段】
POINT:如廁認知+坐馬桶訓練
當孩子出現上述生理、認知、行為指標後,家長便可考慮進行如廁訓練。一開始,發現孩子解在尿布上時,可告訴孩子「你現在尿尿便便囉」,加強孩子對排泄和語言的連結。加上孩子這時白天能有23個小時尿布是乾的,家長白天可先將孩子的尿布拿掉,改穿小褲褲,配合定時如孩子喝水或用餐後1小時內帶孩子坐在馬桶上,時間約510分鐘即可,讓他嘗試在馬桶上如廁。
初期孩子可能不見得能順利如廁,或是重新穿回褲子後才解了出來,這時家長千萬不要覺得孩子在故意找麻煩,而要把它當作訓練的機會,提醒他「尿尿便便在褲子上會濕濕,感覺不舒服,下次可以到馬桶上尿尿便便」等。之後,可以每隔12小時便讓孩子到馬桶上坐一會,隨著孩子發展及練習次數多了,漸漸地成功的機會也會增加,這時候家長更應給予鼓勵,增加孩子的動力。
注意事項:
1.6
12個月的小朋友膀胱容量較小,一天尿尿次數很多,隨著年齡增長,神經發展成熟且容量增加,孩子排尿間隔的時間便會拉長。家長如果太早訓練,相對失敗的機會就大。一般是建議待孩子白天尿布能有23個小時維持乾爽再開始訓練。
2.
大小便控制能力的成熟度和大腦的額葉有關,而夜間睡眠時,額葉的功能又會下降,因此家長在第一階段,適合於白天進行如廁訓練,夜間可能還是要幫孩子穿上尿布喔!


【第2階段】
POINT:如廁前預告+坐馬桶訓練
有了前期的訓練,之後孩子感覺到尿急或便便的時候,常會出現一些焦躁不安、摸下體的行為。家長發現時,可以告訴孩子「你現在想要尿尿便便了」,並帶他去馬桶上坐好。如此一來,之後孩子每預期到自己快要尿尿、便便時,便知道要請家長帶他去廁所囉!
該階段最大的困難,即孩子意識到想要尿尿、便便時,可能馬上就地解放了,讓父母措手不及。然而這些失敗都是如廁訓練的必經過程,還請家長保持耐心。由於孩子能進一步表達我要尿尿便便,且暫時憋住尿意、便意,之後就定位脫下褲子再順利如廁,這需要建立在神經學發展更成熟的基礎上,以運用下身的括約肌暫時憋住尿尿便便。據醫師臨床經驗來看,待孩子2歲後再脫掉尿布比較合適,少部份進展較快的孩子可以在18個月時進行。
POINT:如廁清潔:
這時孩子解尿後雖然可以拿著衛生紙擦拭下部,但多半不能擦得很乾淨,而且也不知道該注意擦拭的方向,故須由家長協助。至於解便的話,礙於手部動作限制,只能靠家長幫忙囉!
POINT:穿脫衣物
2
3歲孩子大都可自己將小褲褲拉下,只是動作可能比較慢,但剛開始為避免孩子憋不久而在過程中就地解放,家長可以提供協助,或將孩子的便盆放在他遊戲附近的角落,讓他想要如廁時,能夠趕快脫褲子到馬桶上做好,減少失敗的經驗。至於穿褲子的部份,可能要到孩子4歲後才能表現得比較好。
預計時間:
從第一階段要進展到第二階段該花多久時間?王萱鎮表示,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太一樣,原則上只要能在3 6個月期間完成就可以,建議家長寬心以對。如果剛開始便失敗了,可以先退回原點,待12個月後再重新開始,等到孩子能夠做到階段性要求,家長再考慮進行下一階段即可。
注意事項:
1
孩子22.5歲後會慢慢出現反抗期,不見得能按照父母的期望配合各階段訓練,家長不須刻意勉強。畢竟孩子能意識到想要如廁,暫時忍耐並至定點完成,才是如廁訓練的目的。如果孩子只是遵照父母吩咐,定時乖乖地坐在馬桶上,但自己卻沒有意識到想要尿尿、便便,及知道要去上廁所,這也不叫成功的訓練。
2
如果孩子表現不錯,午睡時可以嘗試不用包尿布,或者待他午睡起來時,盡快帶他去上廁所,不過45小時的睡眠仍須使用尿布。等到白天如廁都能控制得很好,才能進一步要求夜間控制的部份。


【第3階段】
POINT:自己更衣如廁、夜間不包尿片
孩子能夠忍住尿意、便意,脫掉小褲褲再如廁,已經算符合如廁訓練的要求。之後孩子如能維持半年以上,沒有什麼錯失,家長可以接著觀察孩子夜間穿著時的尿片,如果經過六小時睡眠,尿布仍為乾爽的狀態,那麼就能讓孩子試著睡覺時不穿尿布。
POINT:自我衛生訓練
差不多至45歲的時候,孩子解尿後,自己用衛生紙擦拭下部的動作已能做得很好,而解便後的清潔,前期因孩子手不夠長,及肌肉力量限制,可能比較不理想,這方面訓練也是要到45歲才能達成,家長可讓孩子自己清潔,不過還是要再檢查確認為宜。
整個如廁訓練(含夜間不尿床、便便後的自我衛生)若能於26歲訓練完成,就算大功告成。這時恰好是孩子要上小學之前,孩子擁有好的自我清潔能力,可避免衍生衛生方面的問題及適應新生活。

寶寶夜間尿床,家長傷腦筋~
夜間尿床和額葉控制大小便的成熟度有關,而當人處於熟睡狀態,額葉的控制力會變差,所以容易不自覺地解尿。孩子能夠夜間睡眠時不尿床,是如廁訓練後期的重要內容。如果孩子白天已經能控制得很好,家長可以持續12週以上到12個月觀察孩子早上醒來的尿布,如果有80%的時間尿布是乾的,孩子就可以不用再包著尿布睡覺,不過前期可能還須要一些生活事項的配合。
一般來說,在孩子6歲左右能達成夜間不尿床,或僅有12失誤便在可接受的範圍。為了訓練成功,有幾點還請家長留意:
1
晚餐過後,盡量不要讓孩子攝取太多水分,孩子若戒不掉睡前喝一瓶奶的習慣,可以用餐後3小時帶他去上一次廁所。通常孩子如果睡前2小時不要喝太多水,且睡前上過廁所,到隔天早上膀胱的積尿都不會太多。
2
如果進展不佳,家長可能要半夜叫孩子起來上廁所。6歲以上還會尿床者,應懷疑疾病的可能,須尋求專業小兒科醫師的協助。
3
家長若不願意幫孩子重新包回尿布,可以使用防濕尿墊,不過孩子睡覺時會滾來滾去,效果可能不大。

男女寶寶如廁訓練差異~
男女寶寶在如廁訓練上,除了解尿的方式不同外,沒有太大差別。由於男寶寶要自己握著陰莖且站著解尿,須要運用較多大腿肌肉的力量,難度較高,而且容易因緊張而尿不出來,所以家長可先讓孩子從練習坐在馬桶上尿尿開始。待孩子能夠自己控制解尿的時候,再讓爸爸或哥哥帶著孩子上廁所,模仿及學習站著尿的方式,之後孩子就能慢慢進入狀況了。
初期孩子較難扶好陰莖,加上不太會測量距離遠近,會常常出現尿不準的狀況,故仍須家長協助。通常孩子至34後,雖然偶爾還是會對得不好,但大致上沒有什麼問題了。此外,訓練孩子站著尿時,使用小便盆或馬桶都可以,但因部份家庭馬桶較高,家長可以為孩子準備小凳子,當然過程中父母的陪伴都是不可少的。

影響因素大調查!!
如廁訓練的過程中,常遭遇的挫折包括:
1.
孩子一開始就排斥使用小馬桶、便盆。
2.
孩子願意坐在馬桶上,但坐在馬桶上卻不能順利如廁。
3.
原本這禮拜都能照著父母的期望走,下禮拜又開始抗拒了。
如果出現這樣的情形,大部分原因可能是孩子還沒準備好,這時建議待12月後再開始。千萬不要採取高壓強迫,以免造成孩子反彈,何況孩子若已開始出現反抗期,家長的態度只會加重他反抗的行為,變得更為排斥如廁訓練。在沒有訓練的期間,家長可以選擇相關的如廁教材,讓孩子透過圖書、卡通獲得認同感,或請他觀察兄姐的情況,藉以引發他的學習動機。
另一方面,有些情況如家裡遭遇變故,或有新成員誕生時,原本的大孩子可能會出現一些退化的行為,這時家長不用太過擔心,應給予孩子適應的時間,如果是後者,通常只要給予適度的關愛,不要讓孩子覺得新生的弟妹搶走爸媽對他的愛,都能慢慢地接受訓練。
此外,有人提到夏天比較容易訓練,這是因為冬天的時候比較頻尿,所以失誤的機會較高,加上冬天衣物比較厚重,孩子可能還沒脫好褲子就以經尿濕了,增加衣物清理的負擔,反之夏天只須穿著小褲褲訓練,相對比較方便。不過如果相關條件能夠克服的話,季節上倒沒有嚴格限制。

帶孩子外出,如廁問題多多!!
許多家長反應道,帶孩子外出時,到達定點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廁所,還有外面的如廁環境可能不盡理想等。王萱鎮表示,孩子能夠憋住的時間較短,而且部份能力未臻完善,面對外出常見狀況,解決辦法包括:
SOS~蹲式馬桶難度高?!
A
:外面的蹲式馬桶規格較大,而較小孩子可能腿不夠長,還有要把褲子褪到大腿以下且蹲著一段時間,需要大量運用下半身的利力氣,故建議家長抱著他解尿、排便。
SOS~坐式馬桶髒兮兮?!
A
:家長可以比照上述的作法,抱著孩子上廁所。如果小男生要站著尿尿,家長應將他扶好,並且協助他扶著陰莖。
SOS~較長車程怎麼辦?!
A
:如果是比較小的孩子,不妨直接包著尿布出門,至於較大的孩子,旅途中每到一個定點如加油站等,便可帶孩子去上廁所。如果擔心的話,可能還是要準備一些尿片喔!


【專家小檔案】



王萱鎮
現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臺大醫院小兒部兼 任主治 醫師
學歷: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經歷:台大醫院住院醫師&住院總醫師
         
台大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研究員
      
     台北市立婦幼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來源:育兒生活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8) 人氣()

                  黃瑽寧、李思儀、王宏哲◎著
★小百科


通常在媽媽吃入某種特別的食物三十分鐘到二十四小時內,寶寶若出現以下反應,就可能是對於媽媽吃的食物感到過敏,包括:


●既使增加餵奶次數,也無法安撫的長時間哭鬧。


●解血便、腹瀉。


●濕疹、風疹塊(蕁麻疹)、紅疹。


●咳嗽、喘嗚、鼻塞。


●眼睛紅或癢。


如果媽媽第一次吃這種食物引起寶寶的反應,通常在停吃該種食物的二十四小時後,寶寶的症狀就會改善。若是平常就在吃的食物,則暫停該食物兩到三週後,寶寶症狀即有改善。當寶寶症狀改善後,隔一段時間,媽媽再進食相同食物,寶寶又出現相同的症狀時,就比較可以確定的確是對媽媽進食的食物產生反應。建議媽媽製作食物的日誌,詳實紀錄食物的項目和食用時間,以及寶寶出現的症狀與出現的時間,好做為推測食物過敏的參考。


★專家怎麼說: 黃瑽寧 醫 師 醫師


雖然我們都知道讓寶寶喝母奶可以減少孩子過敏的機率,但是如果媽媽吃了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的確會從母乳傳給寶寶。所以,不要覺得只要餵母奶就萬事OK,還是需要留意媽媽平常的飲食內容。


像燥熱的麻油雞、帶殼海鮮如蛤蠣、蜆或蝦子,都有可能影響寶寶,身上會長出一些疹子。有的媽媽認為「吃什麼,補什麼」,而每天狂灌牛奶,以為這樣會讓乳汁變多。殊不知牛奶蛋白也可能會造成嬰兒過敏。


還有一個比較少見,但也偶爾會引起過敏的就是黃豆製品。雖然在國外的研究報告不多,因外國人不太喝豆漿、吃豆腐或豆干,但這的確是華人社會滿常見的食物。我在門診中有遇到把豆漿當水喝的母乳媽媽,她的孩子滿臉長疹子,我無法確定是荷爾蒙的關係或是寶寶對豆製品過敏的關係。不過,在停止食用這類食物後,孩子的臉就變漂亮了。


★專家怎麼說: 陳安儀 醫師


不見得每個人都會對常見引起過敏的食物過敏。我建議,如果寶寶在喝母奶的過程中有過敏的狀況,最好就是做食物紀錄,從中回溯可能是哪一種食物引起寶寶的過敏。這跟喝配方奶的狀況不一樣,母奶媽媽能自己做食物紀錄,餵配方奶的媽媽卻不能做牛的食物紀錄。所以,母奶媽媽可用聰明的方法解決寶寶過敏的問題。


★專家怎麼說:李思儀中醫師


其實有一部分的小朋友會出現一點點紅疹,這個是正常現象,通常過一到兩個禮拜,甚至可能一個月左右就會慢慢消退,不見得是食物引起的過敏。如果寶寶一直想去揉、抓,代表他會癢,建議中醫所說「會發的食物」不要吃,如蝦、蟹、竹筍、香菇、芒果、奇異果等食物不要吃。


如果疹子已經長出來,該如何讓它消退呢?首先就是停止食用該食物,如果疹子還不會退的話,媽媽可以喝一點綠豆湯,綠豆有解毒的效果,再透過母奶傳給小孩,對小朋友的過敏現象也是會有幫助的。


                


 


            


           來源:把孩子養大不容易 / 康鑑文化出版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8) 人氣()

觀看HTML 原始碼 (說明)

語言能力與生俱來,但發音器官需後天學習與模仿,語言治療師李家汎表示,0~3歲是語言發展的黃金期,尤其2歲以後進入「辭彙爆發期」,幼兒開始學會大量字詞,這時應提供練習表達的機會,但受到少子化影響,未開口爸媽就主動送上需求,過度溺愛反而讓孩子語言發展慢一步。
報導╱王璐華 攝影╱楊明龍






老人家常以「大隻雞慢啼」來解釋兒童發展慢一步的現象,卻忽略語言發展遲緩。復健科醫師林哲生表示,語言發展遲緩的原因分為生理性與環境因素,若家長能了解兒童的發展時序,6歲前可配合復健科健保給付的治療;另外,若家庭氣氛差、主要照顧者語言能力不好、孩子受到過度保護等,都會影響語言學習,家長應多加留意。





先知道生理 環境都會影響


語言遲緩受生理、環境影響。生理因素有可能是兒童聽覺障礙、智能障礙、自閉症或是神經傷害如腦性麻痺引起。因環境刺激不足引起的語言遲緩原因有3種,像是隔代教養、外籍配偶家庭,幼兒缺乏較好的語言模仿對象;第2種是家庭氣氛差,父母關係不好也會使幼兒較為內向而不敢表達;第3種可能的原因是爸媽過度溺愛,孩子的需求可以馬上被照顧到,反而讓幼兒沒有表達的機會。








幼兒語言發展時序






這樣做






勿與其他人做比較


有些家長求好心切,刺激小孩說話的方式太過嚴厲,甚至體罰,這樣做會減低小孩的學習動機;另外,語言的發展有個人化的差異,勿將孩子的狀況與手足比較,應參考語言發展時序,給予適當的成長空間。








親子共讀增加辭彙


像外籍配偶家庭或隔代教育下的孩子,常因主要照顧者的國語不標準或辭彙太少,模仿之下語言自然受影響。建議可多參加公立圖書館舉辦的親子互讀活動,或閱讀影音故事,都能減低語言遲緩問題。





醫師與專家






復健科醫師 林哲生









語言治療師 李家凡


 


                                                           來源:蘋果日報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