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林奕如




bobo也能當個獨立小超人


寶寶漸漸長大,差不多可以送他進幼稚園了,除了學習新知,還可以交到新朋友,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當爸爸媽媽萌生這些想法時,其實出發點都是為了寶寶好,希望寶寶能提早學到日常生活技能。不過,相信有不少父母曾經聽朋友說,送寶寶入園就讀的第一天,就像是上演十八相送,寶寶不願意進教室,反而抱著爸爸媽媽大哭,哭到連父母都不忍心,甚至想放棄讓寶寶念幼稚園的念頭。其實,面對寶寶出現的分離焦慮,家長應該循循善誘,才能幫助寶寶勇敢踏出獨立的第一步!






 



採訪諮詢/臺安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技術長 廖笙光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附設托兒所教師 陳欣怡


觀念篇.揭開分離焦慮的真相


有些爸爸媽媽為了培養寶寶獨立的習慣,會讓寶寶一個人在家中的遊戲室玩耍,或是請他獨自完成某些簡單的家事,希望能在寶寶入園就讀前,先調適好他的心情;但沒想到,平常都不哭的寶寶,一進入幼稚園後,竟然每天都是淚眼汪汪地目送爸爸媽媽離開,令家長不禁懷疑,難道是平時的訓練不夠嗎?其實,要減輕寶寶的分離焦慮,不只是讓他獨立完成許多事,環境及其他因素的影響,也都是重要關鍵,先了解分離焦慮的意義,爸爸媽媽才能輕鬆帶領寶寶成為獨立小超人。


為什麼會出現分離焦慮


對許多父母來說,大部分的人都會認為寶寶在入學就讀時,才會有分離焦慮的情形發生,但臺安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技術長廖笙光表示,從學理的角度來看,分離焦慮並不是入學所造成的,而是不管在什麼情形下,只要主要照顧者一離開寶寶的身邊,寶寶就會產生明顯的焦慮情緒或哭鬧行為,當照顧者回到寶寶身邊與他重聚以後,寶寶也會因為其性格及安全感的程度高低,而有不同的依附反應,像是:對爸爸媽媽繼續哭鬧,或依舊維持平淡的情緒反應。若寶寶較有安全感,就會對主要照顧者破涕為笑,此狀況是屬於良好的依附反應。


產生分離焦慮的年齡


6個月大之後的寶寶,開始漸漸會認人,若碰到非主要照顧者,會先產生「陌生人焦慮」,若找不到主要照顧者,則會引發分離焦慮,到了810個月大時,此情況會達到最高峰。至於分離焦慮的情形何時才能改善,則取決於寶寶的先天氣質和爸爸媽媽給予的教育環境,有的寶寶到了2歲左右就能學習獨立,有的則是到了4歲都還不敢單獨進入幼稚園上課,一旦到了和爸爸媽媽說再見的瞬間,眼淚也情不自禁地從眼眶中決堤,害怕的模樣令許多家長感到不捨。


分離焦慮因何而生?


要引起寶寶的分離焦慮,其實不只是主要照顧者離開他的身旁,還有其他是家長可能沒注意到的因素,這些原因對寶寶來說,都可能會造成心理上的衝擊,所以爸爸媽媽必須多多留意寶寶的成長過程,才能真正了解究竟是哪些無形的催化劑,造成寶寶的焦慮情緒。






 



人物因素


廖笙光技術長表示,最常見且直接的分離焦慮因素,就是主要照顧者離開寶寶的身邊,讓寶寶認為他失去一個能夠依靠的後盾,進而造成他緊張、不安的情緒,若寶寶明顯表現出焦慮的感受,爸爸媽媽也必須適當給予安慰,不要為了培養他獨立的習慣而置之不理,否則將造成反效果。


事件因素


若寶寶在年紀小的時候,曾經有過迷路的經驗,且為當時的心理影響帶來一定程度的陰霾,年紀稍大之後,只要到了不認識的環境,可能就會產生恐懼感,不敢主動去探索周遭環境;有些寶寶只要待在熟悉的環境中,就算爸爸媽媽暫時離開一陣子,也不會感到太害怕。此外,若寶寶月齡已超過4個月大,又因病需要住院,通常不建議爸爸媽媽離開他的身邊,避免在身體不適的情況下,讓他獨自處在不熟悉的環境,又要面對不認識的醫護人員,會增加他的焦慮經驗。


環境因素


對某些寶寶來說,正當他快要適應周圍的環境時,又把他帶離到另一個新的環境,必須重新認識一切新朋友、新生活,若轉變太頻繁,時常面對與人、事、物分離的經驗,就很容易造成寶寶產生不信任感,此情況也屬於分離焦慮的因素之一。廖笙光技術長表示,如果寶寶長期處於搬家、轉學等此種家庭型態,或是讓許多住在不同地方的家人輪流照顧,導致寶寶要去適應的事情與人物實在太多,且在無法與特定對象維持一定的情感連結之下,長大後除了較難相信他人,性格上可能也會較淡漠,對周遭的事物不會有太熱烈的參與意願。


「安全堡壘」讓寶寶充滿安全感


對寶寶來說,「安全堡壘」意味著他的依附對象(主要照顧者),當他在安全堡壘的身旁時,就可以感受到溫暖的安全感,就算在不熟悉的環境裡感到有一點害怕,但還是能夠表現良好,並主動探索週遭環境及事物;若恐懼的感覺增加了,而他只要在這個空間裡,回頭看到安全堡壘的存在,依舊會繼續放膽嘗試有趣的活動。當安全堡壘離開時,寶寶雖然會產生分離焦慮的現象,但等到安全堡壘又再度出現在他的身邊,寶寶會馬上尋求安慰,甚至露出微笑──若您的寶貝與家中某人有上述的互動情況,那麼此人就是寶寶的安全堡壘。


強迫獨立容易導致反效果


廖笙光技術長表示,寶寶在1歲以前,非常需要爸爸媽媽的全心呵護及愛的擁抱,正值與照顧者建立依附關係的好時機,一旦與照顧者的關係越好,入學時的分離焦慮症狀就會越輕微,所以不建議在寶寶未滿1歲之前,就讓他練習獨立,除了尚未具有能力,也非常容易增加寶寶的焦慮感,哭鬧的情況可能還會變本加厲,而且更不願意離開主要照顧者的身邊,將造成往後學習獨立時,產生心理障礙;另一種極端的狀況,則是寶寶對照顧者不理不睬,不管爸爸媽媽在不在身旁,都無法引起他的注意,雖然不會發出聲音大哭,但對主要照顧者無法產生親密連結,也並非好的現象。


不過,在建議照顧者不要勉強寶寶過早獨立的同時,也要請爸爸媽媽注意,別為了害怕寶寶無法接受分離焦慮,就時時刻刻待在他的身旁,寶寶若是哭得很厲害,家長可以適時安撫他,但若把寶寶寵過頭,也一樣會導致寶寶長大像個「橡皮糖」,無法輕易離開爸媽身邊。


 


          


                                       來源:媽媽寶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