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詹志禹  政大教育學院院長






幼年依附型態對孩子往後的心理健康、人際關係、生活適應等層面,都有深遠的影響。 寶寶哭了,你選擇抱他還是不理他?


有句俗話說:「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但在少子化、一胎化的社會趨勢之下,大部分孩子都是「老大」,大部分父母都是「照書養」,令人憂心的現象是:許多父母不知道自己選錯書。


例如嬰兒哭了,父母要不要理他?一般父母的反應是:「當然要理他,他可能餓了或不舒服。若不理他,多殘忍啊!」另一種父母的反應是:「不能理他,他可能要你抱抱。你一理他,他就學會用哭來叫你抱,下次就會哭得更凶、更黏人,你就會把他寵壞!」你選擇哪一種反應?


第一種反應比較感性,是根據父母的天性;第二種反應比較理性,是根據心理學理論,可惜是根據一種過時、僵化、動物模式、控制取向的理論行為主義。


行為主義盛行於二十世紀上半葉的美國,下半葉雖然遭逢人本主義的挑戰與認知科學的革命,但信徒仍然很多,台灣也輸入不少。行為主義的核心信念就是:人類的天性基本上是趨樂避苦,故其行為的頻率決定於行為的後果引起愉快後果的行為會增加,引起痛苦後果的行為會減少。所以,實驗者對動物,教師對學生,父母對孩子,政府對人民,都可以透過獎懲機制來控制後者的行為。這些信念的含意與爭議,可以寫成幾百本書,本文只能以照顧者(父母、祖父母、保母等)如何處理孩子的哭泣為例來說明。


美國有關養育孩子的書籍,至少有兩大派典(paradigm):一派傾向行為主義,另一派傾向人本主義與認知心理學。


小兒科醫師所撰寫的養育書籍,特別容易傾向行為主義,可 能因為 醫師從自然科學出身,比較喜歡行為主義的科學味道(通常標榜「行為科學」),較不熟悉心理學領域的進展與革命;這類書籍對新生兒照顧者的勸告通常是:「照表操課,嬰兒哭的時候,如果不是餵奶時間,最好不要理他。否則,他的哭泣行為得到增強,以後會更愛哭。」這是假定照顧者為控制者,透過阻塞獎勵,削弱嬰兒的哭泣行為。有些書籍更激烈,把嬰兒想像得很邪惡,會警告照顧者說:「如果嬰兒一哭你就反應,他將很快學會用哭來控制你。」設想父母也可能變成被控制者,親子之間變成一種爭奪控制權的戰場。


另一派傾向人本或認知的養育觀念則認為:健康的嬰兒都是良善而知足的,他們不會無緣無故的哭,他們會哭,通常都是因為有不舒服的狀況或需求產生,例如尿布溼了、肚子餓了、腹部脹氣等,而哭是他們唯一能使用的語言。如果照顧者都不反應,久了之後嬰兒將會學得無助感,他會發現哭是沒用的,環境是無法控制的。他的確可能停止哭泣,但他也會放棄解決問題的努力,變得疏離而不安,難以和照顧者建立信任感與親密感。所以,嬰兒哭的時候,照顧者應儘速反應,至少應先確認其身體或周遭狀況是否正常,讓嬰兒感到安全且有人陪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