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猜!我在做什麼呀?~~~現在打開看到的是"小羽"的照片啦!我很喜歡玩這個遊戲ㄡ......




小宇每天必定會來這ㄦ報到,因為每次翻開看到的是不同的臉蛋,除了好奇外,用手翻開時可訓練其小肌肉的發展......後來小宇索性將濕紙巾的盒蓋給扯下來把玩。不得不承認他是名符其實的~小牛牛!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的學步兒都喜歡抽面紙,而且還可以越抽越起勁呢!如果準備一個面紙盒,裡面放入各種不同材質的手帕、絲巾等。孩子一樣愛玩,環保又不會浪費衛生紙,且孩子在做抽的這個動作時,間接予以觸覺刺激喔!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俊穎現在剝葡萄很厲害了!已經可以將葡萄皮一一剝掉,剝好是一顆顆完整的葡萄。愛吃水果的他,每次吃水果時動作很快,不需幫忙,一下子就吃光光了!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俊穎雖剛來不久,正在適應新的環境,加上這ㄦ是他出生至今第四位照顧者,除了有不安全感外,心理的壓力很大!但是在生活作息方面,俊穎能入境隨俗地 跟著厚霖做,我也會從旁協助,避免有挫折感。他也能做得很好喔!這是他折被被的一幕。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將隨手可得的飲料瓶蓋子挖洞,再將LCD燈黏在瓶蓋,


讓孩子練習開關的按鈕,訓練小肌肉發展,同時孩子看


到瓶子的顏色不停的變化,會很驚喜喔 !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作者:洪蘭(出處/天下雜誌 )            







  


其實,在文明社會中,有問有答是基本禮貌。晚輩對長輩怎麼可以愛理不理,高興才回答、不高興就不回答呢?杜威說:生活即教育。「禮貌」是一個需要從小、從生活中教的習慣...



有一天在朋友家,她念國二的兒子正好放學回來。他看到我們並未打招呼,也沒喊他媽媽,便直接穿過客廳進去裡面。朋友有點尷尬,就先跟他說話:「你回來了?今天課上得還好嗎?」孩子還是不答腔,自顧自的進了房間。很奇怪的是,我聽到鎖門的聲音。我驚愕的望著朋友,她自我解嘲的說:「唉!現在孩子都是這樣。」我很不以為然,這不是理由,因為也有孩子不是這樣。這是沒有禮貌,這孩子被寵壞了。


我小時候放學回家是先要去喊母親,說:「媽,我回來了。」然後看今天家中有什麼事需要做。母親說家是大家的,所以家事要大家做;長輩走進房間,小輩要站起來,不可以大剌剌坐在椅子上不動;別人跟我們說話,不論是誰,都要很有禮貌的回答,她不要別人說她的孩子沒有家教。母親的這些要求後來變成我們出社會後待人接物的態度,也真的讓我體會到「有禮走天下」這句話。


其實,在文明社會中,有問有答是基本禮貌。晚輩對長輩怎麼可以愛理不理,高興才回答、不高興就不回答呢?杜威說:生活即教育。「禮貌」是一個需要從小、從生活中教的習慣,它直接儲存在大腦神經連接的突觸上,哪怕這孩子將來得了失憶症,他小時候學的習慣並沒有丟掉。父母不可以推諉掉這個教養的責任。

後來跟學生談起這件事。一個學生說:「大人也是一樣呀!我們跟父母講話,他們也是愛理不理的。」另一個說:「我爸從來都不曾正眼看著我說話。」還有一個說:「我們才不敢回答,每次回答都被老師說強辯,反而挨打。」我才明瞭「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原來是大人說話也不客氣,給孩子做了壞榜樣。


我想起曾接過一通電話:「喂,你是那個洪什麼嗎?有人託我帶東西給你。」原來我妹妹在美國的學校教書,把他們多的英文書託人帶回來捐到山地去。這人很熱心,但是很沒有禮貌;還有一次在宴會上,坐我旁邊的企業家飯後端起茶來咕嚕咕嚕的漱口,然後吞下去。剎時,我全身雞皮疙瘩都起來。這行為只可在洗手間做,不可在餐桌上做。報上有讀者投書說:幾十個學生下公車,卻沒有一個人跟司機說「謝謝」,我們社會怎麼進步到連這些最基本的禮貌都沒有了呢?


「禮」是社會運轉的潤滑劑;無禮,社會就會充滿暴戾之氣。現在的孩子在家中父母無暇教,到學校又忙著學那些出社會後用不到的方程式,使得真正該學的沒有時間學。其實我們中學課程教太多太深的知識,中學的教育應該是通才教育。因為大部分的人不需要高深的學問才能就業,但是他一定要有普通常識和進退應對的禮貌,事業才會順利。教育是為學生出社會做準備,就請學校從禮貌開始教起吧!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用湯匙餵孩子吃飯時,讓孩子有機會「抿唇」,不要直接把食物「倒」入孩子的口中;當孩子滿週歲之後,就可以讓孩子學習用杯子或吸管喝水,孩子一開始可能會因為動作不成熟,水流出來或吸不起來,爸媽請不要著急,給孩子多一些機會練習,千萬不要因為他們做的不好,就「只讓孩子用奶瓶」。此外,孩子一歲以後,可以開始讓孩子練習吃餅乾、吃半固體或軟一點的食物(如:稀飯、布丁、小塊水果……),以促進咀嚼能力的發展,如果只一直提供流質食物(如:牛奶)或泥狀食物(如:米精、麥糊、水果泥),孩子會少了很多練習的好機會!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不開口說話,可能會有很多原因。除了孩子本身需要具有正常的生理發展和腦部功能外,後天環境中足夠的語言刺激、學習經驗及認知發展都是息息相關的,通常孩子不說,大都是語言理解能力還不足,聽的記憶能力不好,或者說話相關的神經肌肉動作控制不成熟,還不會仿音或說話。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梅雨季、颱風季即將相繼到來,往年接連的雨水總是把污染物沖入水源區,在台灣部份地區更將因此造成水質異常或原水濁度偏高,影響國人的飲用水品質。


二次淨化 最後防線把關 飲水更安心


世界衛生組織(WHO)調查指出,全世界有80%的疾病是起因於飲用被污染的水, 往年在連日豪雨過後,因水質濁度升高,會有微生物污染風險。為了維持自來水的出水品質,可能會增加氯消毒的份量,但卻產生了總三鹵甲烷之致癌性消毒副產品,由於總三鹵甲烷屬揮發性物質,因此在煮開水的過程中,只要待水煮開後,打開蓋子多煮三到五分鐘,水中的總三鹵甲烷濃度可望降到最低,口感及味道也會更好。


若想進一步捍衛飲用水安全,在夏日雨季高峰前,建議民眾可先備妥淨水設備以控管水質。 自來水是台灣人最主要的飲用水來源,即使自來水水源已有相當的品質,但從自來水廠一路到水龍頭的管線,只要途中水管、水塔、蓄水池的使用有任何一個環節出差錯,不論是受到污染還是久未清潔,若未先經妥善處理水質就直接飲用,對健康都將產生威脅。因此,為了二次淨化水質,家中的淨水設備就是”喝“護家人健康的最後一道防線。


少量分次 喝水更聰明


炎炎夏日,除了水質問題,更多人面臨的問題來自於冰水傷身及流汗帶來的口渴。在夏天雖然大口喝冰水很暢快,但冰水與體溫的差距過大,大量的冰水更可能造成心血管系統暫時性的失調及諸多問題。一般人總是等到口渴時才開始喝水,但當有口渴的感覺產生時,身體已經是「脫水」的狀態,這時候喝水不但解不了身體的渴,更容易因想補充多些水分而一次灌了太多水,反而造成水中毒等病狀。


因此,喝水也要掌握時機與份量。最好的喝水時間在早上起床後,空腹喝一杯250c.c.的溫開水,能幫助腸胃蠕動也能排除體內的毒素。常有缺水問題的上班族若因開會、工作繁忙而導致水喝得不夠,只要準備一個1000c.c.的溫水瓶,就能利用瓶身刻度讓自己掌握飲水量。


喝水要慢慢地喝,每次120c.c.到250c.c.,避免喝得太快刺激胃酸分泌過多。而許多民眾在用餐時都有喝水喝飲料的習慣,但若在進食的同時邊喝水,會沖淡口內的消化液,影響消化功能,最佳的喝水時間是在飯前半小時前及飯後一小時後前。


中國的養生聖經《黃帝內經》更以十二時辰養生法說明了早上五點到七點間要以喝溫開水為主,九點到十一點之間要適量喝水、適時活動,下午三點到五點之間則需多補充水份,以促進泌尿系統的代謝。入夜後,身體循環變慢了,睡前一小時內就最好別再喝水。


小小一杯水,雖然無色無味,但喝對了,就可以帶來健康!喝水,也是一門大學問。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兒科醫學會提供)   

 


每顆乳牙之發育要兩三個月





         小兒的乳牙共有廿顆,上下左右各五顆,每顆從牙根到冒出牙齦,以至整顆長好,大約要三個月,廿顆全部長完,長達兩年。我們能看到的、正冒出的牙齒,其實只是整顆牙齒的三分之一而已,所謂「看到發牙」,已是長牙的最後一個階段,長牙的過程早進行很久了。長牙如會發燒,小孩在整整兩年中大概會「燒焦」了。



剛長牙齒時,恰是小兒生病第一個高峰期


         
 民間所以會有「長牙會發燒」之說法,其實是錯誤的經驗巧合。小兒生病有兩個高峰期,第一個是半歲至兩歲半間,第二個是剛入托兒所或幼稚園後,過了這兩個高峰期,隨著年齡就越來越少了。長牙齒多是從出生六個月大開始,一直到兩歲半全部長畢,此時恰好是小孩開始容易生病、也很會發燒的時候,因此每次發燒似乎都可見到有牙齒正在冒出來。其實如無發燒,也是可見到有牙齒正在長。



   醫界有人觀察到,有些小孩長牙齒時會比較吵。有人認為此時牙齦可能是有點發炎,因此體溫會「稍微」上升但此理論並未得到公認,且不是每個小孩都會牙齦發炎,即使有,體溫的上升也構不上「發燒」。所以有發燒時還是要考慮其他疾病,不要與長牙齒聯想,否則可能會耽誤了病情。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