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心的聽著旋律~準備開跳囉!




 小宇是個活潑又好動的的寶寶,整天除了睡覺外,一刻


 不得閒,這天他聽到熟悉的旋律時(hello,hello......),便


 不由自主的全身抖動~跳起舞來!真是可愛呀!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難得天時(好天氣)、地利(環境優)、人和(今天較少


  人!)且俊穎哥哥較早來,所以惠如媽咪才可以帶我


  們出遊!小宇的用手能力很棒喔!每次拿到東西時便


  左右拍打(狀似拍手),同時想傳達的訊息是~他的好


  心情!這天他拿到大枯葉時,左右搖晃~好涼快!


 



                                      可愛的小宇配合演出~~~YA!




           今天是個出遊日~因為開學後這ㄦ較少人了!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俊穎配合演出~中秋節快樂!




  俊穎是個水果大王~除了仙桃不吃 外,只要是水果


  來者不拒!吃水果比吃飯還快,一下子就吃光光了。


  在中秋佳節來臨前,讓孩子戴個柚子帽過過節,再


  品嚐一下美味 的柚子。也希望"凡那比"颱風不要給


  台灣帶來太大的災害......讓大家能有一個快樂的中


  秋節!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好玩的砂砂喔!




                                                 哇!腳腳不見了!




                                  哇!哈哈!腳腳在這裡啦!




                       哇!好大的枯葉喔!可以當扇子耶!





   這是榕樹爺爺的鬍鬚喔!因為年紀大了,所以鬍鬚


  很長我才摸得到呢!對俊穎而言,這是他第一次來"慈


  濟公園",什麼都感到很有趣!因學校已開學了,這


  裡的孩子較少,俊穎可盡情的玩砂砂,意猶未盡還


  不想起身,後來告訴他要去找很大的枯葉,和摸一


  摸榕樹爺爺的鬍鬚,抱著期待的心情,他才乖乖起


  來穿好鞋子,準備去我們的下一個點......耗了一個


  早上的"電",俊穎中午竟自行進食,吃掉一碗飯飯


  喔!GOOD~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榮總兒童外科錢大維醫師


摘要:
本文簡單介紹兒童外科最常見的疾病,也是兒童最常實施的手術腹股溝疝氣及陰囊水腫。此二種疾病的病因學和症狀相似,而處理方式相近。如果診斷是腹股溝疝氣則必須即早手術,若是陰囊水腫可等待到一歲沒有消失再手術。

腹股溝疝氣及陰囊水腫是小兒外科最常見的疾病,也是小兒最常實施的手術。腹股溝疝氣即俗稱之「脫腸」,而陰囊水腫其原因和疝氣是相同的,所以手術方式相同。以下則簡單介紹此常見疾病。

病因:胎兒在母體內的發育期間有一腹膜鞘狀突由腹腔內延伸至腹股溝至陰囊,使得腹腔和陰囊相通,而女性的腹膜鞘狀突則是由腹腔延伸至大陰唇處。大部份嬰兒出生後此構造會封閉,但有部份則沒有封閉。如果腹內容物經由此構造進入腹股溝,甚至到了陰囊,則形成疝氣(圖一)。若此構造雖未封閉但很細小,則可能只有腹水流入,形成陰囊水腫(圖二)。女性也是相同原理,也同樣有疝氣或水腫(圖三)。

症狀:症狀其實非常明顯。疝氣和陰囊水腫可能在出生後數天、數月或數年才出現。疝氣通常都是病人腹部用力,如哭鬧、運動、解便時,在腹股溝處有一個鼓起的塊狀物,有時還延伸至陰囊或陰唇,往往在臥床休息或睡覺後自行消失。而陰囊水腫則保持相同大小和位置,較不易因姿勢而改變。當有懷疑時最好早點帶來給醫師作檢查,而檢查時,可讓病人站立或咳嗽或吹氣球,可引起腹股溝鼓起腫塊,若不明顯時則讓病人平躺於檢查台上,以食指的掌面觸摸腹股溝,因疝氣囊的存在,會有如絲質手套相摩擦的感覺,即可診斷。而陰囊水腫則可摸到一固定之水囊,若用手電筒照此水腫囊塊,可見透明狀。

治療:疝氣只有手術治療一途,而且愈快愈好,因為有可能腸子或其他腹內容物卡在疝氣囊內造成壞死。卡住的機會以小小孩為高,且小小孩常無法適當表達而延誤醫治,更應及早手術。陰囊水腫若發生在一歲以前,則可以暫時觀察到一歲左右,若無消失再行手術,不過在觀察期間,應時時注意是否變成疝氣。由於目前小兒麻醉的技術進步,所以家長不必擔心,不要認為小孩太小,經不起麻醉和手術,而延至發生腸子卡住才來求醫,增加了手術的併發症和生命危險。 結論:小孩腹股溝疝氣或陰囊水腫是很常見的疾病,手術簡單,術後病人在恢復室停留一至二小時,等完全清醒並可開始進食後就可返家。傷口不需換藥及拆線,傷口上的膠紙一星期後可自行撕除。

圖一 圖二 圖三

轉載自:榮光周刊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賴文婷

動作,是家長最容易看到孩子發展是否正常的指標,孩子一舉手一投足,都緊緊吸引著大人的目光。什麼時候該抬頭了?什麼時候該翻身了?什麼時候又該走路了?每一位媽媽爸爸都希望孩子能健健康康的長大,因此對孩子成長的每一個小動作都會仔細的觀察:每一個新動作,都讓爸爸媽媽驕傲得不得了。到底幼兒什麼時候該出現什麼動作呢?本文僅陳述出一般幼兒常見的大動作發展指標,提供家長參考,要說明的是,由於受到環境等因素影響,每個孩子的發展速率或多或少有些差異,家長不必太緊張,但如果差異過大,家長就要特別注意了。


0-1個月
足月生的寶寶在初生時的新生兒時期,無論是躺在床上或趴著時,都已經能將頭稍微抬離床面,並且轉頭。一個月大時,寶寶躺在床上能自由的踢踢小腿,側身躺的時候則可以自己翻成仰躺。


2-3個月大時,躺著的時候,除了能踢腳外,還會自己用兩手抓著腳,並把屁屁抬離床面:趴著時,手已經能把身體撐起,讓視線更高;大人拉雙手做仰臥起坐時,頭都能控制好,而不會往後掉。4到5個月大時,已經會從躺著翻成側躺,趴著時候可以一手撐起身體,另一手伸出來拿東西,也能手腳、身體並用,讓自己在床面上來個180度大迴轉;幫寶寶扶起坐在床上,他能夠自己用手撐住而不跌倒。


6到7個月大時,躺的時候寶寶很喜歡玩自己的腳,也能自己快速翻身;趴的時候能肚子貼地向後推,並且開始練習肚子離地爬;坐在床面上能兩手一起玩玩具,除非要拿較遠的玩具,否則都不需要手撐地來維持平衡。


8到9個月大時,除了睡覺,寶寶很不喜歡躺著,他會自己坐起來玩玩具;坐的時候輕輕碰他,手能夠伸出撐地而不會跌倒;能夠肚子離地四處爬行;此時寶寶也開始能扶著東西站起來了。


10到11個月大時,寶寶坐著的時候,能夠用腳將自己轉180度;雙手扶著東西站著時,可以做出彈跳的動作,也能扶著家具走幾步了。12個月大時,寶寶在任何坐姿下,都能良好平衡;扶著家具能夠四處走動,也能放手走幾步,但是手臂會高舉,十分謹慎又得意的樣子。


1歲以上
此時孩子除了移動身體之外,還開始發展各種運動技能,以上分別以走和跑、跳躍、球類遊戲、其他運動技能來敘述。


*走和跑的能力
寶寶在12個月大時,便能扶著家具四處走動了,也能一手牽著人走幾步路,甚至放手走幾步;滿一歲之後,寶寶可以坐在地板上,然後自己站起來再開始走,而且走得十分平穩。15個月大時,寶寶可以一手扶欄杆兩腳一階走上幾層台階,下台階時會用倒退爬的方式下來。18個月大時,寶寶可以一個人走得非常好,還可以拉著玩具倒退走好幾步,下台階時可以牽一手走下來了;這時候也可以看到寶寶快步走,但還不會成熟的跑步。21個月大時,寶寶已學會兩腳踩在平地都能走得很好,也能自己兩腳一階謹慎地上下樓梯。這時寶寶看起來有跑步的動作,但是要到3歲以上才跑得好。


*跳躍的能力
寶寶在10個月大由大人扶著雙手站立時,就要有彈跳的動作了;但是要自己站好向前跳,要到接近2歲的時候了。23個月大時可以向前跳約10公分,或兩腳原地向上齊跳5公分高,也能從約20公分的台階上跳下,但是傾向一腳先下。30個月大時,寶寶可以向前跳50公分,或從50公分台階上兩腳一齊跳下,並維持平衡。


3歲大的小朋友可以兩腳一齊跳過5公分高的繩子;3歲半時可以單腳站3秒以上,並單腳跳一下;到4歲的時候,便可以連續單腳跳了。5歲時,小朋友除了往前跳外,還能往側邊跳、往後跳,甚至跳轉180度等花樣也會了,此時有會有走跳(邊走邊跳)的動作出現。到6歲和上小學之後,幾乎所有一般跳躍的能力都已經很成熟。


球類遊戲
把小皮球滾向1歲坐著的寶寶,他能將球接住,還能再把球推出;站的時候寶寶也能將網球隨意抛出,而且自己仍然維持平衡。15個月大的寶寶能模仿踢球的動作;20個月大時,便能將球踢出約1公尺遠,此時寶寶也能將網球單手過肩丟出1公尺。


滿2歲時,寶寶也能將網球像丟壘球一般由腰下往前丟出1公尺遠,還能以捧接的方式接住輕輕丟來的小皮球。之後,寶寶接球的動作會漸漸成熟,由雙手伸直捧接、到手肘彎曲捧接、而至兩手心相對的成熟的接球預備動作時,寶寶已經3歲半了,此時接球的動作十分準確,球很少會碰到手臂。4歲半時還可以接住速度適中的網球。


丟球和踢球的能力,寶寶也不斷的進步。從將球丟或踢出無法對準位置,到2歲半3歲時,小朋友已經可以將球控制丟或踢給2公尺外的人,而不會偏差太大。3歲半時,甚至可以對準1.5公尺外牆上的目標來丟球。過了4歲,小朋友能夠更精準的控制球,包括能讓球在地上彈跳一下再碰牆壁。5歲時,可以將球自地面踢起飛出3.5公尺;6歲時可以嘗試做拍球的動作。


其他運動技能
當小朋友有基本的走路、平衡能力之後,他開始學習跳躍等較複雜的運動技能;若這些運動基礎能力都具備了,小朋友便會開始嘗試更複雜的其他簡單運動技能。例如騎三輪車、踮腳走、跳格子、律動活動、跳繩、攀爬….等。這些技能大約會從三歲之後開始逐漸發展。但是每個孩子之間的差異會越來越大,相關原因與小朋友是否有足夠機會、足夠時間能自我練習,有很大的關係。


家長可以做的事
以上便是幼兒大動作發展情況的簡略敘述。
大動作的發展,除了與動作是否敏捷有關,事實上也與環境、孩子對自我的認知甚至情緒的控制,有極大的相關。如果希望孩子大動作發展得好,千萬不要忘了給孩子足夠的機會與時間,讓孩子在快樂的情境下動動手動動腳喔!


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有愉快的肢體活動遊戲,更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本作者為心路基金會新竹輔具中心物理治療師~)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台北榮總宋文舉主任

生病時很多藥是不吃不行的,如抗生素、退燒藥;但難免有些藥物如咳嗽藥、流鼻水藥暫時是可吃可不吃的。嘔吐後,如果方便可請教醫生是否需要再補充吃藥。
一般而言,再嚴重的嘔吐也不可能把胃內容物完全的排出來,大約仍可有一半保留在胃內。所以寶寶嘔吐後,父母可以耐心的再補充約半量的藥劑。但如果又再嘔吐了,則這次的藥劑就不需要再餵食了。


  1. 餵藥後一小時內發生的嘔吐,則最好要補充餵食。
  2. 餵藥超過兩小時後才發生嘔吐,此時胃內藥物大部份已蠕動進入小腸內,已不會被嘔吐出來,所以不需再補充餵食了。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榮總:錢大維醫師


膽道閉鎖是新生兒黃疸的原因之一,由於不明原因使膽管發生纖維化病變。

症狀:出生後持續黃疸,大便成灰白色,嚴重時肝衰竭出現腹水、食道靜脈曲張等。

診斷:出生後持續黃疸,就該懷疑患有此症。腹部觸診可能摸到硬化的肝及脾腫大。血液檢查可見異常之肝功能,並要排除溶血性黃疸、病毒性肝炎等疾病。腹部超音波通常不見正常之膽管及膽囊,並可排除膽管囊腫之可能。核醫掃描及肝穿刺皆可幫助診斷。手術中膽管攝影是最可靠的診斷方法。食道鏡檢查食道靜脈曲張的程度。

治療:手術前檢查肝功能、凝血功能。注射維他命 K1。一般用Kasai手術治療。手術成功率與年齡有關,年齡越小,成功率越高,病人如超過三月大,通常這手術不會成功,要考慮換肝。另外與成功率有關的是肝硬化的程度。部份手術後病人持續肝硬化,也要考慮換肝。

併發症:膽管炎是最常見的併發症,病人發燒、無食慾、黃疸、大便變白。必須使用抗生素治療。部份病人出現肝硬化併發症,例如腹水、食道靜脈曲張、消化道出血等。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榮總:錢大維醫師

 
舌繫帶是位於舌頭下方的帶狀或片狀結構,正常時是細細、半透明的。舌繫帶過緊、過短、太厚,或生長得太前面,可能會限制舌頭活動,因而影響發聲,特別是捲舌音。舌繫帶問題應不會阻礙學習講話的時間,所以兒童說話年齡過遲,與舌繫帶無關。其他許多因素會影響語言學習,例如聽力、環境、智力、神經系統等,舌繫帶祇是其中一小部份。

治療:可手術剪開過緊舌繫帶,年齡六個月以下在門診即可進行,較大兒童可能要在手術室麻醉後才能順利。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時樂活            


                                                                                                                             張翠芬/台北報導


                                                                                                                                      




     你多久沒替小朋友量身高?很多孩子愛吃零食不吃正餐,而出現小胖子和瘦皮猴兩種極端體型,醫界提出警告,小胖子和瘦皮猴都會長不高,父母應注意孩子的飲食均衡,發育期的孩子每半年要量一次身高,如果半年長高不2兩公分,是發育遲緩警訊,須及早就醫調整。


     榮新診所兒童體重管理部主任陳永綺表示,門診中朋友體重過重和過輕的比例各占一半,約有一成二兒童有體重過輕的問題,這些孩子因偏食、胃口不佳、便祕、脹氣、過敏等,容易有貧血、易感冒、免疫力下降、營養不良影響生長發育及情緒障礙等問題發生。


     一個小五的男生才130公分、30幾公斤,個子又瘦又小,足足比同學矮了10公分,陳永綺發現,這個孩子因為過敏疾病三天兩頭往醫院跑,整整2年都沒長高,還好他的骨骼生長板還沒密合,目前正努力做營養調整。


     三歲的林小妹身高93公分,體13.5公斤,體形「山比巴」就像兩歲的小孩,陳永綺發現,林小妹嚴重偏食,只吃零食、不吃正餐,經過營養諮詢門診,採用「3比8」的飲食原則,總算長了些肉。


     所謂「3比8」原則就是「3餐中間吃點心」,以及「要足量多餐」、「要慢食」、「要高蛋白飲食」、「要均衡飲食」、「要控管情緒」、「要適當運動」、「要拒當夜貓子」、「要注意飲食型態」。選擇健康的點心如牛奶、豆漿等熱量較高的食物,讓小孩別養成吃甜食的習慣。


     如何判斷小孩體重是否過輕?陳永綺建議,可以BMI小孩是否體重過輕,3到10歲孩童,BMI值小於15或生長曲線低於15%就要注意可能有體重過輕的問題,例如3歲孩童身高低於95公分,體重不到14公斤家長就需要留意。(BMI值計算方式:體重(公斤)/身高(公尺)2)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