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成長發育分成數個階段,一般而言體重增加較快的時期,其飲食量也較大。在出生後的前半年的嬰幼兒期及青春期,這兩個階段是身高體重增加最快速的時期,身體對營養的需求量很大,食量也最大。過了半歲以後,體重增加變慢,尤其在壹歲左右的寶寶,每天蹦蹦跳跳精神好的很,但是就是不吃,讓父母十分擔心,強行給寶寶餵食,最後弄的兩敗俱傷。其實大部份的幼兒厭食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父母要能了解不必過份擔心及干涉。

  其次嬰幼兒就像成人一般,食慾的好壞因個人體質不一,如果硬性要求每餐定時定量,並不容易。如果寶寶只是單純的吃得少一點,而身高、體重及活動力一切都正常,則可能代表他身體需求的較少,父母無需為此而擔心。

  如果我們設身於寶寶的立場想一想:你們大人每天吃的雖不至於是山珍海味,但至少也可以隨意的吃酸喝辣自行改變飲食種類,而我呢?從出生到現在每天每餐都不外乎是牛奶,平淡無味,要是換成你們大人早就受不了,所以希望多點理性態度來處理我們的飲食吧!不要像汽車加油般的定時定量地強迫硬灌。

  許多父母想出了另一種很不正確的餵食方法:即趁寶寶在昏昏入睡的狀態下,半強迫式地猛灌奶水,寶寶在睡時糊裡糊塗的被灌飽了,所以清醒時缺少饑餓感,所以對吃沒有興趣,養成清醒時不吃奶習慣。

  以下一些情況,寶寶食慾差不吃,可能是正常的:


  1. 剛出生的頭幾天。
  2. 在接受照光治療的嬰兒,會因光度太強及溫度較高,而影響到寶寶胃腸的功能及食慾減低。
  3. 環境變遷使食慾降低:譬如原來在醫院嬰兒室中每次餵食可吃到八十西西,但回家後頭一兩天則只能吃五、六十西西而已。
  4. 接近斷奶期(約六個月以上)的寶寶,因味覺開始發育,希望嘗試新的口味,對奶水會產生厭惡感。此時父母可以選擇適宜的幼兒食品,一方面滿足寶寶的口味需求,另一方面可補充奶水不足的其他營養。
  雖然市面上銷售的奶粉,在口味上各有不同,也許某些寶寶特別鍾愛某種口味的奶粉,這是很正常的現象,這需要父母細心的觀察才能得知,也許原本厭奶的寶寶,父母只要稍微添加或改變一下奶水的味道,就吃得很好了。

  人的高矮胖瘦雖然與後天飲食營養的攝取有關,但最重要的還是先天遺傳,所以只要寶寶健健康康的,而且活動力良好,就算長期比別的娃娃食量少也無所謂。但是如果原來食量很好,最近明顯的減少了,又無特殊原因,如喉頭發炎、長口瘡、感冒...等存在,則還是必要請教醫生仔細檢查一下,看是否有其他問題存在。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正常方法沖泡的奶量而論:六個月以內的寶寶每天每公斤體重為壹百西西左右。譬如五公斤的寶寶,每天基本量為五百西西;一天如以餵食六次來計算,則每次約八十至九十西西即可了,如餵食五次則每次就是一百西西。除了此基本量外,寶寶如要再多吃也可以,但是千萬不要以外力勉強地灌食,強迫灌食會將寶寶自發性的需求減少,養成被動心態。另外,如有餵副食品,則奶量可相對的減少,總之寶寶的身高體重只要正正常常的逐漸在成長,則吃多吃少顯然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回首頁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台北榮總兒科宋文舉主任

早產兒因是提早出生,身體各個器官及功能的發展皆未成熟,一定要藉助於特殊的醫療措施來促進其逐漸地發育成長。在住院期間是依賴學有專精的醫護人員照顧而不需父母煩心,但出院後一切的養護責任必須由父母承接了。下列是一般居家照護的要訣:


  1. 可能必需的裝備(視寶寶出院時的狀況而定):如氧氣筒(機)、抽痰管、抽痰機、餵食管及餵食空針、血氧監視器,需於出院前即事先準備。
  2. 胸背部的拍痰對肺、氣管不佳的早產兒是有利的。
  3. 剛出院回到家的寶寶,頭兩三天內,其每餐的餵食量先維持在醫院時的原量不必增加,殆適應家裡的環境後再逐漸的加量,因為環境的變遷對幼兒的影響是蠻大的,尤其是胃腸的功能。
  4. 餐多量少及間斷式(每吸食一分鐘,將奶瓶抽出口腔,讓寶寶順順呼吸約十秒鐘,然後再繼續餵食)的餵食方式,可減少吐奶發生及呼吸上的壓迫。
  5. 可餵食特殊配方的奶粉(如早產兒奶粉)以促進消化及增加營養吸收。
  6. 早產兒對溫度是很需要,對變遷亦是很敏感的,所以要注意體溫的保持及溫度的衡定性以免致病。
  7. 定期回醫院追蹤檢查及治療:如視聽力、黃疸、心肺、胃腸消化、及接受預防注射等。
  8. 保持與新生兒醫師密切的聯繫以便隨時能諮詢。
  9. 熟練幼兒急救術,如吐(嗆)奶、抽搐、膚色發紺時的處理、以備不時之需。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台北榮總兒科宋文舉主任

一個月內的新生兒,平均每天睡眠的時間約可達十六到二十個小時,也就是成年人的兩倍多。寶寶在母親肚子裏時,是沒有白天與夜晚的區別,因為子宮內都是昏暗暗的。但是出生後馬上就面臨了晝夜的問題,人類千萬年演化的過程中造就了夜伏晝出的工作習性,白天都要活動,而夜晚則需要休息,所以可預期地寶寶終究也需要調整到與父母作息的時間相配合才是,夜晚父母休息時也是寶寶應該休息的時候了。因此,為了寶寶及父母雙邊的利益,一定要將寶寶夜晚不睡覺的壞習慣盡早改變過來。但是寶寶的生理時鐘是無法在短時間內調轉過來的,父母可以利用下列的方法逐步而行:
*白天儘量不要讓寶寶睡覺,可與之玩耍、刺激,或放置到光線充足的地方,使之不易入睡,到了晚上就儘量把光線調暗,環境安靜,使其舒適而能安睡之。
*可以藉助於一些安眠的藥劑,可與兒科醫師溝通,使用無成癮性的鎮靜劑,在夜晚需要讓寶寶安睡時適量的給予,可以促使其安睡;如此約只要一週左右的時間,寶寶自然睡眠習慣就可以調整過來了。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台北榮總兒科宋文舉主任

一、 事先的預防:請醫生詳細檢查寶寶的神經、呼吸、及循環功能是否健全。譬如有無抽筋或痙攣,氣管及肺好不好,有無呼吸道易阻塞,是否易吐奶(會嗆到),有無心律不正常...等。如果有,則需好好注意及治療。

二、 照顧上的注意事項:
1.三個月內的嬰幼兒勿獨自趴睡。
2.寶寶的鼻塞要注意解除。
3.寶寶的房間空氣要流通。
4.易吐溢奶的幼兒要餐多量少的餵食。
5.每次餵食後要拍背排氣,以防吐奶吸嗆。
6.勿使寶寶周圍溫度過高,或衣著過多。
7.寶寶衣著宜寬鬆,勿防礙胸腹部呼吸的擴張。
8.寶寶仰睡時,後頭部勿墊枕,以免屈折頸部的呼吸道(宜墊於頸肩處)。
9.勿睡過軟的床墊,以免頭臉部深陷影響口鼻呼吸。
10.屋內勿有香煙味,因會刺激寶寶引致呼吸困難。
11.寶寶最好以母乳餵食。
12.寶寶稍有問題時應及早求醫,切勿耽隔。

三、及時發現危險:許多嬰兒猝死症是難以預防的,所以只有退而求其次,希望在生命即將失去的當兒(呼吸或心跳減緩時),能及時得知,以免寶寶因缺氧過久而死亡,或造成重大腦部缺氧的傷害。
現在由於醫學科技的進步,以及大家對嬰兒猝死症的更多了解,所以對於具有高危險性的寶寶,父母可以選擇在家中裝置一些簡便的呼吸或心跳的監視器,來幫助24小時監視及彌補父母人力時間及經驗之不足並能舒緩壓力,萬一寶寶呼吸或心跳變慢時可及早發出警訊以便處理。光憑肉眼是很難觀測到小嬰兒的呼吸及心跳頻率的,因為絕大多數的寶寶都被包裹的很緊,而且大都是在夜晚大人也在安睡的狀態中發生的。
熟練嬰兒急救技術:處理不呼吸的嬰幼兒是分秒必爭的,大腦缺氧程度與時間有直接關係,因為通常發現時再轉送醫院急救絕對是緩不濟急,故父母平日即應熟練嬰兒急救技術,如口對口人工呼吸及胸部心臟按摩,以備萬一時可於現場急速應用。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常口腔內的唾液腺一天二十四小時都不斷的在分泌,睡眠時較少,進食時較多。正常成人每隔一段時間都會不由自主的有吞嚥口水的動作,所以口水不會流出嘴角外。口水的分泌與吞嚥兩者如能平衡則不易流水,例如﹕

  1. 唾液分泌過多時︰如口腔發炎、長牙時,超越其吞嚥能力則口水向外流。
  2. 吞嚥不良:如喉嚨發炎疼痛不願吞嚥、神經障礙(如智障、昏迷...等)不能吞嚥。
幼兒因口水分泌較多,本身吞嚥次數的需求也較多才能維持口水不外流,所以只要吞嚥稍有停頓口水馬上就外流了。再加上又無外觀形象的顧慮,故即使口角流涎四處滴落亦不會在乎。稍長後,只要是大腦功能正常者,即不是問題了。
口水內含一些消化酵酸,稍具有腐蝕性,在口腔內因有黏膜的保護,所以不致侵犯到深層,但當口水外流到皮膚時,則易腐蝕皮膚最外的角質層,產生濕疹、發炎。
當有過量的口水外流時,需要:

  1. 注意口嘴周圍皮膚的清潔及乾燥以免發炎潰爛。
  2. 可於嘴唇附近塗抹保護藥膏。
  3. 請教醫師檢查有無口腔內的異常病症及檢查神經、吞嚥功能狀況。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榮新診所副院長:丁綺文


其實多數家長都太焦慮,」丁綺文說,孩子的生長是自己和自己比,如果孩子的身高、體重兩者的生長曲線在三個百分位以下,不見得是長得慢,要懷疑是否有其他疾病,建議家長帶孩子就醫。顏宏融就表示,懷疑孩子太瘦小,一般會視孩子的情況驗血,看看是否微量元素如鋅不足,或驗尿檢查有無可能是蛋白質或血糖的流失。

如果身高、體重在三個百分位以上,但低於二十五個百分位,通常只是低標,不需要過於焦慮。會建議家長不要只看孩子的體重,也要同時輔以身高來評斷較為客觀;只要孩子身高有在長,體重停滯或增加得少,其實不用過分憂慮。

雖然孩子體形太瘦小,家長不必過於擔心,但李宏昌也提醒父母,還是需注意孩子的身高、體重及頭圍發展。若孩子的身高和體重都低於十個百分位以下,建議前往小兒內分泌科就診;若連頭圍都低於十個百分位以下,可至小兒神經科或小兒腦科檢查。覺得孩子不夠高、不夠壯,又不到至大醫院求診的情況,現在多了一個選擇──兒童成長門診。這是榮新診所副院長丁綺文因研究成人不用藥的抗老醫學,進而衍生的創新小兒醫療服務。

丁綺文說,多數孩童的生長發育其實沒有太大問題,只是在少子化趨勢下,家長們特別關注孩子,希望孩子長得更高更壯。

兒童成長門診訴求不用藥,而是以三階段療程進行。第一階段先調整孩子的生活型態,例如孩子是不是習慣晚睡或活動量不足。兒童生長激素的分泌高峰在晚間十一點至兩點,這時間還沒熟睡,生長激素就不易釋放。以正常的生活型態度過兩個月之後,再回診評估是否需要第二、三階段的療程。若有需要,會抽血看孩子的生長激素狀況,有必要再以口服胺基酸讓生長激素從體內釋放。最後也會視孩子的個別情況,開立益生菌或酵素等營養補充品。兒童成長門診為自費服務,口服胺基酸及營養補充品的價格也另計。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榮新診所副院長:丁綺文


    夏天常見細菌型的腸胃疾病,如沙門氏菌、大腸桿菌、腸炎弧菌等。炎熱的夏天正是腸炎細菌滋生的好時機,有時也因吃下不潔的食物而感染。

    冬天則以病毒型腸胃病較多,家長最耳熟能詳的是輪狀病毒,以及近年引起衛生單位關注的諾羅病毒。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評估,每年約有二千三百萬人次因為感染諾羅病毒而造成腸胃炎,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染,如與病患密切接觸,或吃、喝到汙染的食物或飲料。

    孩子腸胃炎,要判斷是受到細菌還是病毒感染。丁綺文說,兩者最大的差異呈現在糞便上,由於細菌容易攻擊大、小腸,因此嘔吐症狀不明顯,糞便卻會帶有血絲,同時較為黏、臭,而且高燒可達三十九度C或四十度C。

    而病毒型腸胃炎的攻擊點在胃部及小腸,通常不會有嚴重高燒,一般在三十八~三十九度C之間,排便則常見水瀉,且次數頻繁,容易有脫水現象。有時病毒性腸胃炎還不見得會腹瀉,因為病毒先侵入胃部,導致嘔吐,所以如果孩子感染了病毒型腸胃炎,吐個一、兩次,反而有助於排除病毒量。

    目前不論細菌性或病毒性腸胃炎,仍以症狀治療的支持性療法為主,例如止吐或止瀉,醫生不見得會投以抗生素,治療的重點皆在預防孩子「脫水」。

    照護患了腸胃炎的孩子,丁綺文建議家長,可補充一般藥局所售的「電解質」水。因為嘔吐或腹瀉,孩子容易流失鉀離子等電解質,但儘量避免給予市售的運動飲料,真的要給孩子喝,六歲以下的兒童需以一比一稀釋。這是因為運動飲料含糖量過高,腹瀉情形有可能不減反增。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曾雲達  出處:misscare女人假期網




    專家指出,0歲~12歲是兒童視力發育的關鍵時期,兒童時期尤其是3歲以前的各種眼病對其視力發育危害極大,由於幼兒不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感覺,因此許多眼病要靠家長細心觀察...






    據統計,全球每年有100萬兒童致盲,中國占近三成。造成我國眼病患兒失明的主要原因是先天性白內障、外傷性白內障和先天性青光眼等。專家指出,0歲~12歲是兒童視力發育的關鍵時期,兒童時期尤其是3歲以前的各種眼病對其視力發育危害極大,由於幼兒不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感覺,因此許多眼病要靠家長細心觀察,如果發現以下情況,您的孩子就可能患有眼部疾病,應當及時到醫院檢查:
    ※能注視眼前物體或不會追隨燈光轉動眼球;當遮蓋一眼時小兒無反應,而遮蓋另一眼時可引起小兒煩躁、哭鬧,說明有單眼視力障礙或弱視。

    ※ 平時喜歡眯眼視物、歪頭看電視,看書看電視距離近,則可能視力不好,有屈光不正(遠視眼、近視眼、散光眼等)。

    ※ 眼球不自主晃動,醫學上稱為眼球震顫。

    ※ 畏光:兒童經常眯著眼睛看東西,或有頻繁的眨眼症狀,先天性青光眼、內翻倒睫、角膜炎症及損傷等多種眼病都會怕光刺激。

    ※ 流淚、眼屎多:大眼角或眼瞼有分泌物,不停地流淚,可能有結膜炎、內翻倒睫、先天性鼻淚管閉塞等疾病。

    ※ 紅眼:白眼球發紅症狀,可能是結膜炎、角膜炎、虹膜睫狀體炎等。

    ※ 白瞳症:即原應為黑色的瞳孔區顯現白色、黃白色反光,俗稱“貓眼”,可能為視網膜母細胞瘤、未成熟兒視網膜病變、先天性白內障等眼病。

    ※ 瞼裂和眼球大小異常,如上瞼下垂、小角膜、小眼球、虹膜缺損、先天性青光眼。

    專家提醒說,由於現在的孩子學業忙,眼睛壓力也大,家長不僅應督促孩子做好日常科學用眼,來醫院做一次全面的眼檢也是不可缺少的,一旦發現眼疾,應及早“對症下藥”,兒童眼疾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弱視


    兩歲的小紅活潑可愛,但向叔叔阿姨打招呼時,總是歪著頭看人,而且會皺起眉頭眯起眼睛,看書時鼻子都快貼上書頁了,而且也眯著眼睛。爸爸媽媽趕緊帶小紅去醫院檢查,結果令人大吃一驚:小紅的眼睛是弱視。

    弱視治療的關鍵在於早治療,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大齡兒童或成人弱視治癒難度大,甚至有些人無法治癒。所以,當您發現孩子看書時兩眼離書本很近,或是看東西時總會只有一眼注視而另一眼偏斜,或是看人時總喜歡歪著腦袋,千萬不要以為這只是孩子的壞習慣,呵斥兩聲就過去了,這可能是弱視的表現。

    還有些家長以為弱視不過就是看東西模糊了些,並不會影響到孩子。這樣的想法大錯特錯了。事實上,大腦會忽視患有弱視的眼睛傳送的圖像,直到廢棄不再使用那只眼睛。許多家長發現孩子視力不良時,馬上考慮到是近視眼,據臨床觀察,視力不良的孩子大部分不僅僅是近視,還伴有弱視。

    弱視的治療和診斷與近視是完全不同的。治療孩子弱視的時間是有限制的,7歲前是最佳治療時機。弱視的危害遠遠大於近視眼,兒童弱視不經治療長大後不能從事精密工作,重度弱視的孩子視力還會嚴重低下。所以,我們提醒家長,當孩子視力不好時,一定要到醫院請醫生詳細檢查,越早越好,不要耽誤治療孩子弱視的黃金期。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包被巾~掙扎著!




                                                         翻滾後~笑開懷!




      下午孩子們睡醒吃完水果後,便和孩子們玩"包春捲"的遊戲。剛開


      始小宇還是一樣又哭又怕的掙扎著,從包被巾到將被巾拉開那一霎


      那,小宇破啼為笑~開心不已,真是樂翻了!這是個觸覺遊戲,如大一


      點的孩子玩時,可以抱胸玩翻滾遊戲~烤乳豬!滾!滾!滾!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