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狀況一:小美玩遊戲結束時,未收拾玩具便跑開,結果造成爸爸差點絆倒。媽媽生氣的要求小美道歉,小美卻說:「我又不是故意的,是爸爸自己不小心,為什麼要對不起?」
狀況二:小良知道犯錯後要說對不起,但之後總是一犯再犯,或是搶了別人玩具,然後再說對不起。當媽媽跟他說這樣做不對時,小良卻反駁:「我說對不起了啊!」

-------------------------------------------------------------
 





  





 





如果您是事件中的家長,您會如何處理孩子不願說對不起,或曲解說對不起的問題呢?培養孩子勇於認錯,是品格教育中極重要的事,但孩子的道歉如果只是有口無心,而不是發自內心的自我反省,因同理對方而省察改過,那就失去說對不起的意義了。究竟該怎麼引導孩子,他才能學會主動道歉及真心的說對不起呢?


 


STEP1停—冷靜
當遇到孩子行為無法達到期待時,父母要先冷靜緩和自己情緒,再想想孩子目前的心情與感覺,是生氣、難過、害怕或不理解,這些判斷都會影響自己面對孩子拒絕說對不起的窘境,千萬不要在未了解情況時就催促孩子道歉,反而引起反效果。


STEP2看—觀察
有時孩子的情緒要靠大人細心觀察,才能提供適切的引導與協助。此外,也要注意孩子是否真的明白自己為什麼要說對不起,像在本月讀本中,巧虎雖然懂得說對不起,但是不懂得同理對方感受,以為做錯事只要說對不起就解決問題了,這時口中所說的對不起也無意義了。


STEP3聽—討論
三~四歲是語言能力大量增進的階段,對於道德觀也具有簡單的思考能力,但是此階段的孩子對某些情況是無法理解的,因此會造成孩子覺得「我沒錯,為什麼要說對不起」的情況。此時大人需要透過與孩子討論的過程,提供孩子思考與判斷的經驗。狀況一中,小美的媽媽可從中引導小美將「東西用完要先收好」的習慣重新奠定,再分析讓爸爸絆倒的原因與判斷對錯,內化孩子的價值觀,進而讓孩子學習何時需要道歉。


STEP4想—同理
以狀況二的例子來說,除了注意表象的禮貌行為,有行動的說對不起之外,家長可透過描述別人心中不舒服的狀態,幫助孩子了解自己不小心的行為,也可能造成別人的不便,讓孩子打從內心願意向別人說對不起,也讓孩子更懂得關懷他人。例如:您可以用本月讀本裡,巧虎急著去找琪琪而撞翻圓圓的盒子為例,引導孩子思考:如果你跟巧虎一樣,只說「對不起」就走掉,這樣好嗎?如果你是圓圓,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故事中,巧虎和琪琪都撞翻別人的東西,你覺得誰的做法比較好呢?藉此告訴孩子做錯事時,「對不起」要說,但更重要的是去在意對方的感受,真心關懷對方的情況,甚至在事後透過安慰、協助處理等,降低對方所受的傷害。


STEP5做—身教
情緒能力從孩子一出生開始發展,且深受父母影響。當我們在要求孩子要適時、真心說「對不起」的同時,大人是否在日常生活互動中也做了正確的示範?美國心理學家認為:當父母錯了或違背自己許下的諾言時,如果能向孩子說聲對不起,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尊,同時也學習父母,培養尊重他人的習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