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來源:39健康網   


某市數家幼兒園和幼兒機構開展的一項調查發現,五類媽媽最不受孩子歡迎。孩子心目中的好媽媽到底是什麼樣?記者採訪了學前教育專家張明紅老師、階梯華納幼兒園園長林麗憶女士。專家們建議,如果年輕媽媽能夠知道如何才會受到孩子的歡迎和喜愛,這對提高自己做母親的素質標準和教育藝術都十分有利。


  


1、「無能媽媽」不受歡迎   孩子:我喜歡唱歌、跳舞、繪畫、剪紙、捏泥巴,可是媽媽都不會。媽媽早出晚歸,她對我的愛好好像根本不感興趣。其實,我很希望媽媽能夠陪我一起玩。而且媽媽對我的提問也從來不熱情回答,還說我的問題很奇怪,說小孩子的話為什麼這麼多。


點評: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都很強,他們想從媽媽那裡瞭解很多事情,以滿足自己天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可如果媽媽總是一問三不知,便會使孩子感到很失望。同時對孩子早期語言能力的發展也很不利。   


建議:為做一個令孩子喜歡和自豪的媽媽,讀書學習是關鍵。但是,同時,盡可能抽時間多陪孩子一起玩,多和孩子言語交流。畢竟媽媽不是完美的,總有些事情是媽媽不會的。也沒必要為了孩子而去學這學那,要告訴孩子知識是無涯的,媽媽會不斷的充實自己就想孩子現在做的一樣。要讓孩子自己去學會學習新的東西。


  


2、「電視媽媽」冷淡孩子   孩子:媽媽一有空總坐在電視機前,對於電視連續劇是一集不落,而把我擱在一旁。媽媽把電視節目看得比我重。   


點評:如果媽媽一直與電視機為伍,就會缺乏和孩子一起做遊戲、看書和帶孩子到大自然中開展親子活動的機會。這不僅會失去許多和孩子溝通的機會,而且也影響孩子,使得他也從小喜歡看電視,而不善於和人交流、溝通,嚴重的話,自閉症和孤獨症等一系列疾病也可能產生。


建議:童年很珍貴,媽媽有時間的話,應該多和孩子一起活動。


  


3、「苛刻媽媽」束縛孩子   孩子:媽媽總對我不滿意,一心想把我當成一個「全能小神童」,鋼琴、舞蹈、美術、體操和電腦,我學了好多,可是她還總覺得我這樣沒做好,那樣沒學好。   


點評:孩子一般都不喜歡過於苛刻的媽媽,這樣的媽媽對孩子過於嚴厲,而且總是說「不」。孩子經常處於一種不自由、被束縛的狀態。   


建議:兒童天性喜歡無拘無束、自由自在,誰剝奪了他們這種基本需要,必然不受歡迎。切記不要過分嘮叨和干預孩子,要大膽放手,讓他適當自由和放縱。


  


4、「攀比媽媽」讓人厭煩   孩子:「你看某某多能幹,你再看看你自己。」這是媽媽經常對我說的一句話。在大家面前,媽媽總喜歡把我和別的孩子相比,她不是說我不好,就是表揚同事或者鄰居的孩子比我強。其實,我覺得我自己做得也不錯。   


點評:對孩子的責備使得他有些不服氣,甚至反感。這樣的做法對孩子的獨特個性和自信心不利。   


建議:媽媽應該認識到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能力和興趣,絕不能按照一個標準要求他們。讓孩子成為他自己,幫助他一起開發潛能。


   


5、「謙虛媽媽」壓抑孩子   孩子:在客人面前,我總喜歡表現自己最拿手的長項,但媽媽總當著他人的面說我做得不好。   


點評:在外人面前,孩子往往比較興奮,喜歡表現,同時也不免出現一些小差錯,這是正常的。可是媽媽卻認為孩子的「人來瘋」讓家長丟面子,或者為了顯示自己的教子有方,當著眾人的面指責孩子。   


建議:孩子的自尊心有時候比大人還強,而且心靈也比較脆弱,上述做法會引起他們的強烈反感,喪失自信心,甚至出現反叛情緒。   


當孩子開始不聽媽媽的話,開始對媽媽的教育出現叛逆行為的時候,做媽媽的就應該開始細心的觀察一下,自己什麼地方引起了孩子的反感。如果是自己的不對,要及時的改正。不過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外界的瞭解越多,獨立性的要求越強烈,也可能出現逆反心理,都是正常的。


 


 ★扭轉叛逆孩子的六字真經   


在武昌區工讀學校從事特殊教育25年的區級優秀班主任龔貞智,向父母們傳授了他的教育經驗:扭轉極度叛逆的孩子,需要「耐心+認可+鼓勵」。 


 龔老師稱,這些極度叛逆的孩子多出自兩種極端教育的家庭:一是家庭教育放任,父母無力管孩子;二是家庭極度溺愛,不敢管孩子。孩子受到不良影響卻無人正確引導,結果壞習慣越積越多。「耐心+認可+鼓勵」這六個字看來容易,但需要父母下決心、沉得住氣。   


現在大多數父母對於叛逆的孩子沒有耐心,無法接納孩子。龔老師說,再叛逆的孩子身上也有其可愛之處,如懂得尊敬老人、有愛心、打字速度快等,父母要耐心地發現,沖孩子的閃光點去愛孩子。   


極度叛逆的孩子一般不願與父母和老師交流,這給教育帶來阻礙。龔老師說,為了接近一個眾人看來不可挽救的「壞孩子」,他曾陪那孩子打了一星期的籃球,其間他也想發作但忍住了。「你的球打得不錯呀!」一周後,兩人相視一笑,就這樣孩子接納了他,後面的教育開展起來就容易了。父母同樣可以效仿,去感動孩子。   


「我感覺這些叛逆的孩子很渴望鼓勵。」龔老師回憶說,他曾無意表揚了一個孩子的衛生做得不錯,沒想到這孩子在日記中寫道,勞動課是他「最喜歡的課」。龔老師說,有的孩子外表冷漠,但面對認可和鼓勵,他們內心其實是很在乎的,父母不應該看到孩子表面無反應而放棄教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