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知從何時起,孩子開始學會耍「小聰明」了。為了多看一會電視、洗澡為了玩水故意磨磨蹭蹭、為了要爸爸給他多吃一盒布丁,說媽媽在家的時候都讓他吃兩盒、到了該睡覺的時間,孩子為了和爸媽多待一會,不斷製造出各種不睡的理由,要上廁所啦,或者要整理玩具……孩子的這些小聰明,常常讓父母覺得又好氣又好笑,同時又憂心忡忡,既擔心「揭穿陰謀」會讓孩子「難堪」,又怕聽之任之會讓孩子變得「不誠實」。


狡詐不誠實總被看作惡劣人品而遭人不恥,在這個世界中,父母已經見過足夠多的狡詐,擔心孩子會變成狡詐的人。然而,當父母以這樣的視角擔心孩子時,卻犯了一個小小的錯誤——把「成人的鞋」套在孩子腳上了。其實,孩子的「小聰明」並沒有成人的狡詐含意。父母清楚孩子的意願,如果能「穿上孩子的鞋」,父母會看到:孩子的「小聰明」只是想溝通訊息而非欺詐瞞騙。


從一個想吃就吃、想哭就哭的孩子成長為具有豐富思想和獨立思考的人,是一個漸進的複雜過程。孩子充滿好奇地探索外部世界時,也同樣充滿好奇地探索著自己的「社交方式」。伴隨心智發展,當孩子的直接要求屢遭拒絕後,他們開始探索新的、更複雜的方式尋求滿足。孩子的「小聰明」相對於「直接要求」已經是「高級手段」了,雖然,它在父母眼中仍顯得幼稚可笑。


 


面對孩子的「小聰明」,父母應該如何做?


千萬不要這樣做:


1、把孩子的小聰明等同於撒謊行為,認為孩子道德品格有問題。
2、把孩子的小聰明等同於狡猾欺騙,給予孩子嚴厲的批評和指責。
3、把孩子的小聰明等同於聰明、智慧,給孩子表揚和鼓勵,從而強化孩子的行為。
4、把孩子的小聰明當成好玩的事情,一笑了之,放任繼續。


應該這樣做:


首先,正確看待孩子的小聰明行為。孩子的小聰明不外乎就那幾種,其實孩子的這些小聰明不見得是孩子智商高的表現,但也不意味著孩子性格頑劣。從「實話實說」到「耍小聰明」,其實是孩子在努力地以更高級、更複雜的方式來探索世界的過程。因此,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學會欣賞孩子的「小聰明」,將這種「小聰明」引導成大智慧。


其次,孩子不同類型的小聰明,在背後有其不同的行為動機,這就決定了我們在對待孩子「小聰明」的問題上要區別對待,父母可親切地指出與事實相違的地方,幫助他們把希望、想像與現實分開,切不可粗暴地訓斥,也不要歸結為道德問題。


日常生活中,建議父母這樣做:


1、父母需要反思自己的行為,為什麼孩子會耍「小聰明」,是父母要求太嚴格,還是要求太鬆, 或父母教育方法不一致,讓孩子有耍小聰明的機會。
2、通過講故事讓孩子懂得誠實的重要性,比如「小木偶」,「狼來了」等故事。
3、滿足孩子合理的願望和要求,因為過分的限制和嚴格,容易導致孩子以「小聰明」來欺騙父母。
4、建立必要的規則,讓孩子學會用規則來約束自己的行為。比如,玩具壞了要告訴爸爸,讓爸爸來修。


聰明的父母會告訴耍「小聰明」的孩子,你已經接受到了他隱喻的訊息,從而幫助孩子完成溝通的願望。同時,父母的智慧更在於欣賞和寬容孩子的「小聰明」,將這種「小聰明」引導成大智慧,孩子不會因此變成「陰謀家」,相反,這將滋養和支持孩子探索世界的勇氣。欣賞孩子的「小聰明」本質上是欣賞孩子的成長,使成長變得更加和諧自由。


 


 


 


 


 


 


 


 


 


資料來自 瑞麗女性網 如有侵權請告知以便刪除  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