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都是你讓寶寶越來越沒耐性相信所有的父母在爭執時都會對這個問題給出否定的回答。然而,一些年輕的爸爸媽媽卻在日常行為中不知不覺地背離了自己的初衷,使寶貝的「耐性學習」失去了應有的環境和正確的航向。



孩子沒耐心,考驗父母的耐心極限


「沒耐性」是這麼培養起來的


有時候,「愛」也會使寶寶「受傷」——在一些父母的意識裡,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就是有求必應,而且越快越好。這無疑帶給孩子一種錯覺:我要幹什麼就得馬上幹什麼。慾望的溝壑因此越來越深、目標頻繁地轉移,很快令父母應接不暇。但緊急剎車,必然引來一場場哭鬧並以父母的妥協告終。



對孩子慾望的滿足分為延遲滿足、適當不滿足、超前滿足、即時滿足、超量滿足


好的教育提倡「延遲滿足」和「適當不滿足」。習慣於把自己的需要放在首位,是3歲以前寶寶的年齡心理特點,如果父母習慣於「即時滿足」孩子,他就難以接受有限的等待和忍耐,「有耐性」的品格也就無法培養起來。因為,它並非與生俱來,需要寶貝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學習和自我克制才能獲得。


缺乏耐性會埋下哪些隱患


耐性不足的孩子,情商和逆境商相對較低:


他們比較散慢、自控力弱、做事有始無終;適應性差、喜歡依賴,不容易融入新環境;在挫折面前,往往表現出急躁、知難而退甚至暴力的苗頭。另外,缺乏耐性的孩子很少有幸福的感覺,他們也不懂得什麼叫「珍惜」。



怎樣幫孩子養成耐心的習慣


 


灌輸「等」的概念


1歲左右的寶貝還不太明白「等一下」的含義,他可能指著門、含混地說著:「去外面」。這時你可以說:「等媽媽把你的奶瓶洗乾淨、裝上水,我們就下樓。」或者「等你把這小碗粥吃完,咱們就去公園找小朋友一起玩。」對寶寶,媽媽有必要把抽像的「等」化成具體的事情,讓他看到:實現自己的合理要求需要一點時間。


 


延遲滿足從易到難


操練寶寶的耐性要考慮其年齡和承受能力,一點點延長他們忍耐的時間。對1歲的寶貝,最初能等上三五分鐘已經是不容易了,假如孩子以大哭來抗議,就讓他哭上1分鐘。別心疼,這可是訓練耐心的關鍵。


 


說出你的理由


如果讓1歲的寶寶等待或把正在進行的遊戲繼續下去,媽媽應該用簡短的語言告訴他們為什麼,比如:「你現在咳嗽,吃了冰淇淋會咳得更厲害,過幾天好了才能吃」或者「把積木再往上搭一些,你的樓房肯定會更漂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