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是好動、好玩的,在家庭中的孩子,如果得不到好玩的東西,他們就會大吵大鬧,表現出一些不當的行為來。
其實,「玩」是最自然的學習方法,而「玩具」就是最好的教科書。
對孩子而言,「玩」與「學習」是可以同時進行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家都有一個基本研究發現,孩子無時無刻不在學習新的東西,尤其是學齡前的孩子,父母要以童稚的心,與孩子玩在一起,從親子玩樂中,不但可以發揮他們的想像力,同時更可以培養他們的創造力,以及觀察能力、合群能力、社會行為等的養成,可見「玩」不但可以玩出歡樂,還可以玩出智慧。
本文先闡明「玩」對孩子的好處,再提供您幾則玩出歡樂,玩出智慧的妙招。
靜儀看著同事的小孩紛紛報名上才藝班,面對四歲的小瀚,她常常思索著:我到底該為他安排哪一類的才藝課程?於是她用心的帶兒子欣賞兒童劇展、聽兒童音樂會、看兒童畫展......經過一段時日之後。靜儀慎重的問小瀚:「寶寶,你最想學什麼?」
寶寶想了又想,很肯定的說出四個字:「我最想玩。」此話一出,雖然讓靜儀大失所望,不過也道出孩子最純真的內心,「玩」是幼兒最重要的功課。
玩是最自然的學習方式
孩子一生下來,就會以「玩」的方式去感覺、探索周遭的世界。一個月大的嬰兒,會尋找聲音和光線的來源;三個月大的嬰兒,眼睛會注意著旋轉的玩具;一歲大的孩子喜歡玩沙、玩水,也會和媽媽玩躲貓貓的遊戲。
可見,玩是孩子日常生活主要的活動,也是和周遭環境的人、事、物互動的方式。對孩子而言,玩本身就是目的,從兒童的發展過程來看,孩子是透過感官認識世界,他需要以具體操作的經驗與反覆練習來建構抽象的概念,所以,玩是最自然的學習方式。
千萬不要忽視「玩」的功能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玩的方式增多,玩的範圍也擴大。聽音樂鐘、看彩色的兒童讀物,可以幫助孩子逐漸發展感官能力;帶孩子玩翹翹板、溜滑梯、盪秋千,讓他們學習如何控制、使用自己的身體。
和同伴玩積木,可以學習與人分享、與人合作的習慣;姐弟們一起玩扮家家酒,不但可以學習思索人與事物間的關係,激發想像和創造的能力,還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及社會行為。古人所說的:「勤有功,嬉無益」,是因為沒有深入了解遊戲對孩子的好處。
親子同「玩」歡樂多智慧高
當父母與孩子相處時,若能發揮創意,許許多多的親子遊戲,不但能讓家裡笑聲不斷,還能增長孩子的智慧。
例如,遊戲一:「詞卡釣魚」先讓孩子釣起詞卡,再由媽媽讀出詞卡上的字。
遊戲二:「撲克排接龍」和孩子比賽,誰先從A排到K,也就認識了一到十三。還可以玩「釣紅點」,學會多少和多少合起來是10。
遊戲三:大人們百玩不膩的「象棋」也可以成為寶寶們的最愛,尚未識字的寶寶,為了玩象棋,不得不認識「帥仕相、車馬砲」,玩輸了,媽媽告訴他:「敗不餒」、贏棋的時候,爸爸提醒他:「勝不驕」輸贏乃兵家常有之事,小小棋盤學問大。
不用玩具也能玩出樂趣
先談談爸爸的絕招,絕招一:免費搭乘超炫的「雲霄飛車」,爸爸只要將孩子抱起,左右搖晃、上下擺動,孩子彷若置身於雲霄飛車上,遨遊之際,笑聲不斷。
絕招二:趴趴熊的「爬行比賽」,父子倆一起俯臥在地板上,前方放置一個音樂鐘,媽媽一吹哨子,父子倆同時向前爬行,爬出樂趣,也爬出孩子的肢體動作的協調。
絕招三:全家人玩躲貓貓,既能體會抓人的樂趣,也能感受被抓的緊張情緒。媽媽的創意遊戲就更多了,例如:孩子不喜歡洗澡,就跟孩子同浴,一起玩「洗澎澎」遊戲,媽媽幫孩子擦背,孩子也要練習幫媽媽擦背;孩子不喜歡吃蔬菜時,就玩吃「綠精靈甜筒」 遊戲,媽媽一邊用海苔將綠精靈(四季豆)捲成甜筒狀,邊吃邊說吃綠精靈可以長高高的故事。只要你有一份童稚的心和創意,不用玩具,一樣可以玩開開心心。
及時把握親子共玩機會
父母是孩子最親密的人,也是最了解孩子成長狀況和需求的人,因此身為父母趁著孩子的童年,與孩子玩在一起,從玩樂中可以帶給孩子信心和喜悅,還能提供適當的幫助與引導。
彈性較大的玩具,如沙、水、積木,比結構固定、目標單一的玩具,更能提供孩子參與的空間,也更能激發孩子學習的潛能,不一定貴的玩具才有功能。父母在與孩子共玩時,也要鼓勵孩子和其他的孩子一起玩,以增加孩子學習社會化行為的機會,以及增強玩玩具的變化與趣味。
其實,「玩」是最自然的學習方法,而「玩具」就是最好的教科書。
對孩子而言,「玩」與「學習」是可以同時進行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家都有一個基本研究發現,孩子無時無刻不在學習新的東西,尤其是學齡前的孩子,父母要以童稚的心,與孩子玩在一起,從親子玩樂中,不但可以發揮他們的想像力,同時更可以培養他們的創造力,以及觀察能力、合群能力、社會行為等的養成,可見「玩」不但可以玩出歡樂,還可以玩出智慧。
本文先闡明「玩」對孩子的好處,再提供您幾則玩出歡樂,玩出智慧的妙招。
靜儀看著同事的小孩紛紛報名上才藝班,面對四歲的小瀚,她常常思索著:我到底該為他安排哪一類的才藝課程?於是她用心的帶兒子欣賞兒童劇展、聽兒童音樂會、看兒童畫展......經過一段時日之後。靜儀慎重的問小瀚:「寶寶,你最想學什麼?」
寶寶想了又想,很肯定的說出四個字:「我最想玩。」此話一出,雖然讓靜儀大失所望,不過也道出孩子最純真的內心,「玩」是幼兒最重要的功課。
玩是最自然的學習方式
孩子一生下來,就會以「玩」的方式去感覺、探索周遭的世界。一個月大的嬰兒,會尋找聲音和光線的來源;三個月大的嬰兒,眼睛會注意著旋轉的玩具;一歲大的孩子喜歡玩沙、玩水,也會和媽媽玩躲貓貓的遊戲。
可見,玩是孩子日常生活主要的活動,也是和周遭環境的人、事、物互動的方式。對孩子而言,玩本身就是目的,從兒童的發展過程來看,孩子是透過感官認識世界,他需要以具體操作的經驗與反覆練習來建構抽象的概念,所以,玩是最自然的學習方式。
千萬不要忽視「玩」的功能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玩的方式增多,玩的範圍也擴大。聽音樂鐘、看彩色的兒童讀物,可以幫助孩子逐漸發展感官能力;帶孩子玩翹翹板、溜滑梯、盪秋千,讓他們學習如何控制、使用自己的身體。
和同伴玩積木,可以學習與人分享、與人合作的習慣;姐弟們一起玩扮家家酒,不但可以學習思索人與事物間的關係,激發想像和創造的能力,還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及社會行為。古人所說的:「勤有功,嬉無益」,是因為沒有深入了解遊戲對孩子的好處。
親子同「玩」歡樂多智慧高
當父母與孩子相處時,若能發揮創意,許許多多的親子遊戲,不但能讓家裡笑聲不斷,還能增長孩子的智慧。
例如,遊戲一:「詞卡釣魚」先讓孩子釣起詞卡,再由媽媽讀出詞卡上的字。
遊戲二:「撲克排接龍」和孩子比賽,誰先從A排到K,也就認識了一到十三。還可以玩「釣紅點」,學會多少和多少合起來是10。
遊戲三:大人們百玩不膩的「象棋」也可以成為寶寶們的最愛,尚未識字的寶寶,為了玩象棋,不得不認識「帥仕相、車馬砲」,玩輸了,媽媽告訴他:「敗不餒」、贏棋的時候,爸爸提醒他:「勝不驕」輸贏乃兵家常有之事,小小棋盤學問大。
不用玩具也能玩出樂趣
先談談爸爸的絕招,絕招一:免費搭乘超炫的「雲霄飛車」,爸爸只要將孩子抱起,左右搖晃、上下擺動,孩子彷若置身於雲霄飛車上,遨遊之際,笑聲不斷。
絕招二:趴趴熊的「爬行比賽」,父子倆一起俯臥在地板上,前方放置一個音樂鐘,媽媽一吹哨子,父子倆同時向前爬行,爬出樂趣,也爬出孩子的肢體動作的協調。
絕招三:全家人玩躲貓貓,既能體會抓人的樂趣,也能感受被抓的緊張情緒。媽媽的創意遊戲就更多了,例如:孩子不喜歡洗澡,就跟孩子同浴,一起玩「洗澎澎」遊戲,媽媽幫孩子擦背,孩子也要練習幫媽媽擦背;孩子不喜歡吃蔬菜時,就玩吃「綠精靈甜筒」 遊戲,媽媽一邊用海苔將綠精靈(四季豆)捲成甜筒狀,邊吃邊說吃綠精靈可以長高高的故事。只要你有一份童稚的心和創意,不用玩具,一樣可以玩開開心心。
及時把握親子共玩機會
父母是孩子最親密的人,也是最了解孩子成長狀況和需求的人,因此身為父母趁著孩子的童年,與孩子玩在一起,從玩樂中可以帶給孩子信心和喜悅,還能提供適當的幫助與引導。
彈性較大的玩具,如沙、水、積木,比結構固定、目標單一的玩具,更能提供孩子參與的空間,也更能激發孩子學習的潛能,不一定貴的玩具才有功能。父母在與孩子共玩時,也要鼓勵孩子和其他的孩子一起玩,以增加孩子學習社會化行為的機會,以及增強玩玩具的變化與趣味。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