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0/03/06 中央日報】


長芽、發綠的馬鈴薯果真吃不得?


儘管國人攝食馬鈴薯的情形還沒有甘藷那麼普遍,但這種澱粉含量高的茄科植物,仍是全世界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


在歐美各國,馬鈴薯是主食之一;但是,在寶島它們通常被用來和雞、鴨肉及咖哩共煮;再不然就是用作沙拉的原料之一。因此,往往是菜攤上常見的「蔬菜」。


然而,在買馬鈴薯時,老一輩的人經常會提醒一句:「不要買發芽或表皮發綠的馬鈴薯喔!」如果問他為什麼?他會淡淡的回答:「有毒,吃了會中毒。」


發芽或表皮發綠的馬鈴薯果真這麼厲害?吃了會中毒?根據專家的分析得知:馬鈴薯含有七八‧三%的水分、一八‧四%的碳水化合物、二‧二%的蛋白質及一‧一%的脂肪等微量物質。然而當馬鈴薯表皮變綠或長出芽的時候,表皮內會行成一種有機性鹽基毒素,這種少量就能引起中毒現象的物質,一被吃進胃中,會使誤食的人頭暈、嘔吐、抽搐;如果食量太大,往往會使患者呼吸困難、心跳衰竭。這時候,如果不立即送醫診治,就有生命危險了。


因此在購買馬鈴薯時,應仔細看清楚,千萬別買發芽或變綠的薯塊,萬一誤買了或收藏不好而發芽,絕對不能食用。


不過,如把這塊莖丟棄,實在可惜;所以,最好的方法是把它們種植在花盆內,以權充觀賞植物,堪稱廢物利用,不但不浪費,還能怡情養性。


馬鈴薯助消化、抗癌超優食品


◎孫安迪(台大主治醫師、台大微生物免疫學博士、前輔大食品營養系兼 任副 教授)


馬鈴薯為茄科植物馬鈴薯的塊莖。馬鈴薯是當前美洲和歐洲溫帶地區最重要的含澱粉食物,是安第斯山脈部分地區的主食,現也遍及整個中華大地。


馬鈴薯含蛋白質、糖類、纖維、脂肪(0.1%)、鉀、鐵、鈣、磷及維生素B1B2B6C和類胡蘿蔔素等,並含龍葵鹼。龍葵鹼含量每公斤從20毫克到數百毫克不等。龍葵鹼在芽中含量較高(約千分之五),塊莖中主要在皮部,未成熟的馬鈴薯含龍葵鹼又比成熟馬鈴薯含量高56倍,光照使皮部轉綠時,伴有龍葵鹼的含量增高。


馬鈴薯營養豐富,糧蔬兼用,又便於貯存。只需要全脂牛奶和馬鈴薯,就可以得到人體所需全部食物營養素。國外一些營養學家認為,馬鈴薯是十大最佳食品之一。


很多人不敢吃馬鈴薯,因為怕胖。但事實上馬鈴薯是極佳食品,因為其營養豐富,但幾乎不含脂肪;熱量雖高但卻極易飽足。而維他命B群、C含量高,鉀含量是香蕉中含量的兩倍。不要在烤馬鈴薯上加一大堆高脂肪配料,如奶油、人造奶油等,可以橄欖油替代。


日本秋田大學醫學部發現(美山茂利,1991),馬鈴薯中含兩種特殊的酚類和類物質。這類物質進入人體後,類成分把致癌物改變為水溶性物質而排出體外;酚類成分則是抑制了致癌物本身的代謝而發揮抗癌作用。給大鼠和小鼠以強致癌物,同時飼以馬鈴薯中的上述兩種成分,結果使動物體內的抗致癌物能力提高了八倍之多。


馬鈴薯汁是極佳的制酸劑,德人用以治療消化不良。可將馬鈴薯削皮後,放入果汁機中打汁食用。


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膳食、營養與慢性病預防〉(WHO,1990),將馬鈴薯作為提供澱粉的食物。在19611991年間發表的100篇專家報告中,大部分涉及膳食與心血管疾病或其他慢性病的關係。其中的34篇報告,建議多吃馬鈴薯和其他塊根類食物;有62篇報告,建議多吃含澱粉的食物或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沒有不同意見的報告(Cannm等,1992)。


馬鈴薯中含有的龍葵鹼,一般含量極微,不致引起中毒。但發芽的馬鈴薯、未成熟的馬鈴薯及轉綠的馬鈴薯,不能食用,其龍葵鹼的含量可較正常增高4-5倍,以致每公斤超過0.4克 。0.2克 游離龍葵鹼即可發生典型的皂鹼毒作用,症狀雖嚴重,但不致死亡。


營養分析


馬鈴薯含有澱粉、蛋白質、磷、鐵、無機鹽、多種維生素,兼具蔬菜、糧食雙重優點。在馬鈴薯的全部營養物質中,澱粉含量佔第一位,其次是蛋白質。馬鈴薯的蛋白質屬於完全蛋白質,能很好地為人體所吸收,它所含的維生素C比去皮的蘋果高一倍。古時人們出海遠航,為進免發生壞血病,都隨身帶著馬鈴薯。一個人吃200300克 鮮馬鈴薯,就可補償他一晝夜裡維生素C的消耗。馬鈴薯的各種營養成份比例平衡,而且全面,每天只吃全脂牛奶和馬鈴薯,便可得到人體所需的一切食物元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