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時報 文/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 商志雍】




 
  屁股黏不住板凳三分鐘、家庭作業滿江紅,都是粗心出的錯,我家小寶貝到底是單純調皮好動?還是所謂「過動兒」?隨著大眾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越來越熟悉,這樣的疑問已成為台灣許多新手爸媽心頭最大的擔憂。

  到底什麼樣的症狀才算過動症?很多人以為活動量過大,動來動去靜不下來,或常被老師抱怨上課不專心的小孩便是過動兒,但並非如此。

  要判斷一個孩子是不是過動兒,有兩方面的指標可供參考,一個是定性的,另一個則是定量的,首先就「定性」而言,倘若孩子的活動量大到已對正常生活造成影響,影響到功課表現、人際關係,就需要考慮是否有注意力不足或過動的問題,若是在「定量」的量表檢測時也有超過標準,那麼就應該要帶孩子到兒童心智科門診就診,以確定是否有達到臨床上ADHD的診斷。

  一般若有注意力不足、過動、易衝動等症狀,建議父母就要留意!過動症治療非難事,只要接受藥物治療,都有極佳效果,且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過動症治療並非只有消極的吃藥,更重要的一部分是積極的行為訓練,讓孩子及早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避免孩子在生理症狀還沒完全改善的期間,就因自信心、人際受挫,對於上學、課業興趣缺缺。

  如何訓練孩子能夠專心?量化目標是第一步,要清楚告訴孩子什麼叫專心,設定目標,例如:坐在書桌前二十分鐘不能離開、考卷粗心錯誤不能超過兩個等等,若孩子能達到目標就會有獎勵,藉著這些方式提高孩子願意遵守行為規範的動機,進一步有助孩子擺脫注意力不足和過動的陰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