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自由時報  ] 記者蔡彰盛/竹市報導



一名5歲男孩日前喝味噌魚湯後全身起蕁麻疹;一名2歲男孩吃炸魚排臉部潮紅長蕁麻疹,還頭痛、噁心、嘔吐腹瀉……經抗組織胺治療後,症狀漸漸緩解。家長疑惑為何以前吃魚沒問題的孩子,現在會對魚肉過敏?



衛生署新竹醫院小兒科醫師張寶玲說,今年夏天氣溫高,如果魚肉被細菌污染,或魚被捕撈後未適當冷藏保鮮,魚肉裡面的胺基酸會被細菌的酵素代謝成組織胺,溫度愈高使細菌活性愈強,且時間愈久組織胺愈多。



組織胺魚肉中毒症狀的嚴重程度,與吃下去的組織胺多寡有關。根據國外文獻,年紀越小但吃進組織胺數量越多者,最嚴重可能會導致氣喘甚至過敏性休克,然而絕大多數的個案都是等組織胺代謝之後症狀會慢慢好轉。



根據張寶玲在門診與急診的臨床經驗,因為吃魚導致組織胺中毒的小朋友,送醫治療者不少,家長需特別注意。



儘管煮熟的魚肉可殺死細菌,但當產生組織胺後,加熱或冷藏均無法破壞組織胺,故還是需要注意魚肉的鮮度。組織胺魚肉中毒症狀主要為臉部潮紅、頭痛、頭暈、蕁麻疹、心悸、噁心、嘔吐、腹痛及腹瀉;症狀在食用後幾分鐘到1小時內出現,可能持續數小時。



如果孩子以前吃魚沒有問題,現在吃魚後卻有類過敏反應,或有多人同時食用此類魚肉後有以上症狀,就有可能是組織胺魚肉中毒症。以同類魚肉的檢體作皮膚過敏測試,或血液過敏原檢查,可排除真正的食物過敏。



張寶玲提醒父母,根據送醫個案顯示,許多魚類因為失去鮮度,常被拿去煮味增湯或炸魚排,以蓋掉變質味道,還有吃過期魚肉所打的魚丸中毒者,因此讓孩子食用魚肉製品時,要特別注意新鮮度,以及有無適當冷藏保鮮魚肉,以免產生組織胺毒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若茵媽咪 的頭像
    若茵媽咪

    台中市潭子區托育園地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