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腳對健康的好處,主要在於改善血液循環。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主治醫師吳建隆說,若從西醫的觀點來看,由於人體血液有一半以上是集中於下肢靜脈,因此靜脈回流要好,需要仰賴良好的肌肉收縮與關節活動,但是忙碌的現代人缺乏運動,平日上班若不是久坐於辦公桌前,就是好似罰站般站上一整天,容易造成靜脈曲張,尤其上了年紀的人,長期不動,也可能影響心肺功能,而原本心臟有問題者更要留意;泡腳有助於改善循環,降低腳的腫脹感,減少心臟的壓力負擔。
從中醫的角度看泡腳對健康的好處,則「保暖」是極為重要的一環。以享壽101歲、養生有方,曾擔任中國醫藥學院董事長的陳立夫為例,就是身體力行沐浴按摩,利用水的溫熱能量促進血液循環通暢的最佳範例;而根據陳立夫的48字養生要訣,除了強調「養身在動、養心在靜」,也建議「頭部宜冷,足部宜暖」。 一般人從出生以後,足部大多有鞋襪保護,少受刺激,因此對外來的刺激反應較大,中醫認同的「全息理論」,視腳板形狀如同人的身體一般,大拇指對應的部位是人的頭部;泡腳泡到膝蓋以下、小腿肚的位置,相關穴位受刺激的範圍,可涵蓋足底唯一的穴位,也就是與腎相關的「湧泉穴」,還有其他足底各個反應點,以及腳背與腳的前、後側到膝蓋以下,中醫古代所稱的「五腧穴」,對於改善血液循環,尤其足部屬於循環末梢,會有相當的助益。 | |||
|
來源:EVERGE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