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需要充足睡眠的新生兒來說,若睡眠環境、習慣不對,會影響睡眠品質,除了容易哭鬧,更可能影響生長發育。以下3種常見的錯誤習慣,容易妨礙寶寶睡眠。
1.夜晚燈太亮 長不大了 燈光亮度是否影響寶寶生長發育,目前沒有直接證據,但馬偕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黃瑽寧指出,新生兒對日夜調節能力不佳,若夜晚在室內亮燈,可能混淆寶寶對「晝明夜暗」的生理節奏,還可能抑制生長激素與褪黑激素正常分泌,影響發育。
國泰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洪依利建議,家長若要為孩子建立正常睡眠習慣,早上最好把房間窗帘拉開,營造明亮、不易入睡的環境;夜晚則可創造昏暗、安靜的睡眠氛圍,讓寶寶清楚知道「睡覺時間到了」。若擔心孩子怕黑,可在臥房角落點一盞小夜燈,間接照明,降低光線對環境刺激。
2.包成一大捆 熱到昏了 不少父母把新生兒緊密地包成條狀,以防寶寶受涼或驚嚇。洪依利表示,對於4個月以下小寶寶,適度包裹可降低驚嚇反射,但嬰幼兒代謝循環快,全身包太緊,當心影響身體散熱機制,出現「假性發燒」。
黃瑽寧建議,應讓孩子穿著透氣棉質衣物,4個月大寶寶,睡覺就不須刻意包緊緊。孩子睡覺時,父母可觀察有無哭鬧、體溫升高或臉發紅等狀況,依照室溫合理增減衣物,讓寶寶睡得安穩。
3.哄睡搖不停 萬一傷了 寶寶夜晚哭鬧不肯睡覺,有些父母會抱起寶寶搖晃哄睡。洪依利提醒,新生兒骨骼與肌肉發育不健全,猛力搖晃寶寶,當心會讓孩子出現「新生兒搖晃症候群」。
洪依利表示,新生兒腦部脆弱,滿1歲時,頭蓋骨才會慢慢鈣化閉合,頸部發育也要滿4個月,才會較有力量。在此之前,若過度使力搖晃寶寶,腦部易受到損傷。家長逗弄小孩,動作最好輕柔、溫和。
新生兒搖晃症候群
指幼小孩童頭部被劇烈搖晃後的不良後果。嬰兒頭部比例占全身近三分之一,且腦部水含量較多,發育也還不成熟,在頸部支撐力不足的狀態下,若遭劇烈搖晃,腦部容易受損。家長逗弄小孩時,應避免大力搖晃或拋接,以免腦部或四肢遭受不當衝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