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現代父母對孩子們的教育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不過我們經常是以成人世界的角度來看待孩子們的教育,將成人就業市場上的競爭、職場生涯上一帆風順的價值觀,拿來設計、評估孩子們的課程,提早替孩子規畫各種知識性的學習,總以為儘早讓孩子學習更多技術性或分析性的知識,就等同於建立良好智力基礎。


從許多方面,我們會發現,我們教養孩子的方式,其實正反映了成人自己心中的深層焦慮、不安感及恐懼,這也正是多數成人偏向以左腦邏輯設計的教育方式。而長期習慣於這種節奏緊湊資訊輸入模式的孩子們,卻經常出現注意力無法集中、浮躁,有些在青春期就出現了「倉促兒童症候群」(hurried child syndrome),不僅無法正常學習,甚至影響心理、情緒、生理健全發展。


多年來,我一向強調孩子學習過程一定要給予正向鼓勵(positive reinforcement),才能讓孩子在輕鬆狀況下達到最高境界的學習成果。之前我們曾經簡單介紹過大腦裡的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就像是一個訊息過濾網,當感官系統自環境中接收到不安全的訊息,馬上會觸動邊緣系統下的杏仁核(amygdala)產生恐懼,此時所有注意力會從海馬迴(hippocampus,負責記憶功能)移開,並且將任何輸入的訊息都轉入負向神經迴路,而這些持續壯大的負向神經迴路會直接激發各種自我防衛系統,讓身心處於備戰狀態,各種生理指數都變得紊亂,並出現抱怨或者逃避動作。


所以,如果學習過程可以帶出孩子正向情緒,讓杏仁核保持平靜,身心維持穩定和諧的狀態,孩子很自然就能以正向的態度面對各種學習;當海馬迴正常運作,孩子的記憶力、專注力、創造力也都能發揮至最佳狀態。


另外,活潑豐富而多元的學習活動,不僅能激發孩子全腦均衡發展,也能創造出完整、正向的人格特質,特別是在孩子生命的前幾年,需要讓右腦裡想像力、創造力、熱情等正向、快樂的特質被開發出來。因此我也建議長應該讓孩子多一些機會透過雙手來體驗、探索這個世界,像是繪畫、工藝、美勞,甚至是家事、園藝操作。因為手部肌肉的動作可以刺激腦神經細胞建立更綿密網絡,所以頻繁的肌肉活動可以滋養並調控相關的大腦神經,不僅激發大腦活動,無形中也培養了孩子們在科技、美學、藝術、創造等方面能力,並活出對生命的熱情與感動。當然,也可以利用朗讀、說故事、遊戲和戲劇等活動來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培養語言、推理、歸納等能力。


這些觀念,也就是所謂「全人教育」的根本理念,都是強調全腦發展,身心靈平衡的教育。重視的不只是學術成就,或者是課本所帶來的豐富知識,更講究孩子的行為、思考邏輯、創造力、道德觀念、文學素養、藝術成就、追根究柢與勤勞樸實的習慣培養,並讓孩子學習如何與環境、萬事萬物、周圍人群能夠互相尊重並且和諧共生。我們相信,這樣的教育方法,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有用、有彈性、穩重、慈悲且快樂的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