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育兒需知 (43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文/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根據衛生署最近調查指出,半數生過第一胎的婦女,根本不想再生第二胎。其實,生孩子是最好的投資,不信,看洪蘭教授怎麼計算生小孩的本益比!

最近接到一張非常獨特的結婚喜帖,卡片上是一個孩子畫作「婚禮」,正納悶怎麼不是傳統的「永結同心」,一看小字,才知道這是新郎六歲時所畫的,朋友帶她六歲的寶貝兒子去參加一個同事的婚禮,回來後,孩子畫了這張畫,跟他媽媽說「我也要做新郎」,母親就把這張畫保留了起來,現在他真的做了新郎,母親便把它拿來做喜帖的封面。

我看了非常感動,這位母親這麼用心,難怪她們親子關係這麼好。這個孩子周末必從宿舍回家,跟母親上菜場去幫忙拎菜籃,因為三代同堂人口眾多,同事是長媳,不必負責煮但須採買,菜買多了會重,兒子便來幫忙提菜籃。現在兒子上了大學,還是會幫忙提菜籃。

相較之下,那些把孩子交托兒所,時間未到不去接、寧可去逛街的同事,她們的孩子就沒有這麼貼心。古人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真是沒有錯。

現在很多人不願生孩子,說投資報酬率太低,其實這是不對的看法,教育不能算成本,親情也不能用錢來衡量。如果一定要把生孩子當作投資報酬來看,我覺得這是一本萬利的投資,還有什麼比得上下班後,孩子在巷口引頸長盼,一看到你下公車,立刻飛奔來抱著你的大腿撒嬌說:「媽媽你到那裡去了?」

只不過要維持親子關係,父母必須跟著孩子同步成長,因為時代在改變,很多觀念也要隨著改變,才不會阻礙孩子的前途。養孩子不必抱著「養兒防老」之心,這樣父母不會因為那個行業比較好賺錢而強迫孩子進入那個行業,應該順著孩子的心性去發展,行行出狀元,不一定博士才能養家。

從這張喜帖上,我看到細心灌溉的園丁一定有豐收的喜悅,菜園不一定要種每個人都種的菜,如果你的土質不適合種搶手的蔬菜,換一種吧!物以稀為貴,少見的蔬菜價格可能更高,而一窩蜂搶種流行的菜可能到收成時價格暴落,血本無歸。

最主要是土壤一定要適合所種的菜,菜才會長得好,既然是人只能有一個人生,何不讓孩子快快樂樂去走他的路,長得好的冷門蔬菜比那些施太多肥淹死的流行菜對農夫來說,意義更大,因為它才能換來農夫的衣食!

                 【本文摘錄自中國時報‧親子家庭】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台北榮總兒科宋文舉主任

兩歲的寶寶遲遲不會講話,或只會叫爸爸、媽媽以外,其他的話都不會講,一般父母都會懷疑寶寶是否有語言障礙,或是有舌繫帶過短
人類在語音發展之初期,即約五六個月開始呀呀學語時,咽喉構音及發音的功能是要逐漸一字一句訓練的,多聽、多講、多訓練,並模仿別人正確的音調而逐步的調正自己口舌聲帶的發音,如此日積月累始能在語言上有進展,所以通常狀況下寶寶只要能聽就應能講。
自幼即為喑啞者,其不能講話的原因並不是不能發音,而多是耳朵聽不到聲音,口(聲帶)雖然會發音,但因所發的音自己聽不到,無從矯正起,所以發的音別人聽不懂而已。
許多寶寶之所以不講話,是偷懶不願意學習發音。此種狀況多半是生長在大家庭中最小的個體較容易發生,因為父母長輩的寵愛奉承有加,只要寶寶手指一指,或隨便口內發個音,父母馬上就會揣摩其心意地領會出他的意思而照辦了,如此無法互動式地學習語言。
知道病因所在是寶寶不願意講話而不是不能講,所以平常要多鼓勵其使用言語,其方法如下:


  1. 多聽兒歌及故事,父母長輩們並跟著說唱來帶領寶寶走向正確的咬字及發音。
  2. 父母長輩說話時儘量避免混合肢體語言或較艱深難懂的辭句,寶寶可能並不懂大人的話,所以會有學習困難。
  3. 長輩要對寶寶的應手勢視而不見,對不正確或不完整的發音聽而不聞,只要持之以恆,寶寶勢必要再進化他溝通的能力才能達到他所需要的東西,如此言語就可逐漸發展了。
  4. 提早與其他同年齡或稍長的兒童相處:如早入托兒所與其他幼兒互相嬉戲,寶寶生長的環境改變了,在新環境中彼此的地位及角色相同,別的幼兒不會刻意的維護或牽就他的弱點,如此寶寶的手勢及不正確的言語別的小朋友不會了解,就不會與他玩在一起了,為了繼續能在團體中玩耍及生存下去,寶寶勢必要趕緊發展自己的言語能力,以與他人溝通。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台北榮總兒科宋文舉主任

  未滿三、四個月的小寶寶因為尚未添加副食品,飲食來源完全靠吃奶,而不論是母奶或奶粉沖泡的奶水,其中近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水份,吃奶和喝水幾乎是一樣的意思。

奶水內含有幼兒需要的充分營養成份:熱量約為每一百西西67卡,寶寶就是靠著吸取奶水內的「熱量」營養物質來構築自己的身體而逐漸長大的。如果寶寶奶水吃得已足夠了,每天每公斤體重超過100西西的奶量,且體重生長(如成長曲線圖所示)在正常範圍(多數寶寶屬此類),就不需要額外給與水喝;如果寶寶奶水喝不足,每天每公斤體重未達100西西的奶量,且體重生長在正常範圍以下,則與其喝水還不如多喝奶。

純水(即一般的開水)內除了水份外並不含任何的營養物質。

每次喝完奶後,習慣性的給寶寶喝兩口水,可以清除口腔內剩餘的奶水,保持口腔衛生。

每個人寶寶的胃口與大人一樣的不同,但只要體重按標準曲線在成長,每天小便量亦適量(約每日六到八次),小便顏色亦清淡不濃,即表示寶寶身體的水份已足夠了,不需要刻意的勉強寶寶喝水了。

汗多尿少,汗少尿多;氣溫(體溫)高需水多,氣溫(體溫)低需水少---維持正常的小便量(而非汗量)才能排除體內的廢物。

常聞父母抱怨寶寶不願意喝水,但是可以喝奶,是否因水沒有味道?是否水裡可以加糖以增加吸引力?勿以甜味來騙寶寶的味口,甜食吃多了將來戒不掉。可在原來的奶裡多加點水讓寶寶吃,同樣可達到多喝水的目的。





回首頁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台北榮總兒科宋文舉主任

常有許多父母喜歡在寶寶吃的牛奶、副食品、或開水內添加蜂蜜,其目的為:增加甜味,促進胃口,增加營養,或謂可治療便秘等等。

蜂蜜很容易遭受多種細菌的污染,衛生署曾對國內市售蜂蜜做過調查,發現有七成遭受黴菌污染,二成含有酵母菌,顯示大部份蜂蜜的收集及製做過程有問題,尤其是自家生產推出於市面販售的蜂蜜品質更有待加強。

嬰幼兒胃腸功能尚未發展成熟,細菌並不能被徹底的滅除,還有可能在腸道中繼續的繁殖及分泌毒素,當期吸收入身體內,破壞其脆弱的防禦系統而致病。成人抵抗力較佳,服用蜂蜜則不會有問題。

在國內外都曾經有幼兒食用蜂蜜而致死的案例發生,尤其是屬於"肉毒桿菌"的污染最為嚴重,它可以釋放出特殊的神經毒素,造成幼兒嘔吐、神智不清、語言障礙、吞嚥及呼吸困難、視力模糊、及瞳孔放大,死亡率相當的高。因此,壹歲之內的幼兒最好不要食用蜂蜜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台北榮總兒科宋文舉主任

熟睡中喝奶的遺害深遠,原因如下列:


    睡覺吃奶容易造成乳齒的齲齒:因為奶水長時間停留在口腔內發酵,會破壞乳齒的結構。
    容易吸嗆:寶寶意識不清時,其口咽肌肉的協調性不足,不能有效的保護氣管而易使外物滲入造成吸嗆的危險。
    使食慾更差:寶寶清醒時腦海裏沒有饑餓的感覺,所以看到食物沒有慾望,因為肚子內的奶都是在昏昏沉沉的時候被灌進去的。
    會養成被動的心理行為:心理及行為模式是逐步發展而成的。寶寶如果從小一切都是被動地被大人準備妥當,連最基本的動物求食的行為都未能具備,則更惶論培養訓練日後在眾人社會中的求知、求發展、競爭求勝利的主動進取心態呢?
      目前社會生活富足,寶寶不會營養不良的,只有營養過剩的問題。所以讓寶寶主動的求食吧!



      回首頁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台北榮總兒科宋文舉主任

      一個月內的新生兒,平均每天睡眠的時間約可達十六到二十個小時,也就是成年人的兩倍多。寶寶在母親肚子裏時,是沒有白天與夜晚的區別,因為子宮內都是昏暗暗的。但是出生後馬上就面臨了晝夜的問題,人類千萬年演化的過程中造就了夜伏晝出的工作習性,白天都要活動,而夜晚則需要休息,所以可預期地寶寶終究也需要調整到與父母作息的時間相配合才是,夜晚父母休息時也是寶寶應該休息的時候了。因此,為了寶寶及父母雙邊的利益,一定要將寶寶夜晚不睡覺的壞習慣盡早改變過來。但是寶寶的生理時鐘是無法在短時間內調轉過來的,父母可以利用下列的方法逐步而行:
      *白天儘量不要讓寶寶睡覺,可與之玩耍、刺激,或放置到光線充足的地方,使之不易入睡,到了晚上就儘量把光線調暗,環境安靜,使其舒適而能安睡之。
      *可以藉助於一些安眠的藥劑,可與兒科醫師溝通,使用無成癮性的鎮靜劑,在夜晚需要讓寶寶安睡時適量的給予,可以促使其安睡;如此約只要一週左右的時間,寶寶自然睡眠習慣就可以調整過來了。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時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

        由於飲食西化、飲食習慣不良、課業壓力、沒時間運動的問題,家長把關注力放在兒童體重過重的焦點上,所以在飲食上會嚴格限制希望不要變胖以致於影響生長。但是家中小朋友如果體重過輕也要特別留意,不是只有胖小子才會長不高,山比巴的小孩也會長不高。


        榮新診所兒童體重管理部主任陳永綺表示,門診中小朋友體重過重及過輕的比例各佔一半,約有1成2的小朋友面臨體重過輕的問題,其中8成以腸胃症狀表現居多。臨床上體重過輕小朋友常見的症狀為:偏食、胃口不佳、便祕、脹氣、過敏等,容易有貧血、易感冒、免疫力下降、營養不良影響生長發育及情緒障礙等問題發生。


        有些父母因為忙碌,無暇顧及孩子飲食,或是雖然盡心照顧孩子,但因觀念不正確,怕小孩胖,很多東西都不敢給孩子吃,導致後天營養不良。除了先天遺傳或新陳代謝上的特殊疾病須排除外,絕大部分都是因為飲食的偏差,零食點心吃得比五穀根莖、蛋豆魚肉奶等蛋白質類的主食還多所致。


        如何判斷小孩體重是否過輕?陳永綺表示,可居家以BMI值計算及或至門診追蹤生長曲線表,來判定小朋友體重是否過輕。在1.生長曲線表中低於15%,2.生長曲線往下移時,3. BMI< 15時,就要注意可能有體重過輕的問題。


        所謂「3:8」原則,『3』餐中間吃點心;『8』要:要足量多餐、要慢食、要高蛋白飲食、要均衡飲食、要控管情緒、要適當運動、要拒當夜貓子、要注意飲食型態。


        由於體重過輕的小朋友胃口通常不大,因此3餐正常吃之外,吃點心的時間和份量以不影響兒童正餐為原則,選擇的食材以能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的點心為主如牛奶、豆漿、優酪乳、水果及熱量較高的食物。


        最後陳永綺強調,父母們平時多關心小朋友的飲食型態是屬於偏食,還是因為有腸胃不適的症狀所導致的食量變小,若BMI值屬於體重過輕時請勿擔心,請尋求專業醫師共同調整小朋友的生活型態,就醫前可先將孩子三餐飲食內容提供醫師參考,千萬不要怕小孩子發胖就限制小朋友的飲食,三餐正常進食,並掌握「3:8」原則,於三餐中間備健康小點心食用,您小孩也可以高人一等。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洪蘭(出處/天下雜誌 )            







        


      其實,在文明社會中,有問有答是基本禮貌。晚輩對長輩怎麼可以愛理不理,高興才回答、不高興就不回答呢?杜威說:生活即教育。「禮貌」是一個需要從小、從生活中教的習慣...



      有一天在朋友家,她念國二的兒子正好放學回來。他看到我們並未打招呼,也沒喊他媽媽,便直接穿過客廳進去裡面。朋友有點尷尬,就先跟他說話:「你回來了?今天課上得還好嗎?」孩子還是不答腔,自顧自的進了房間。很奇怪的是,我聽到鎖門的聲音。我驚愕的望著朋友,她自我解嘲的說:「唉!現在孩子都是這樣。」我很不以為然,這不是理由,因為也有孩子不是這樣。這是沒有禮貌,這孩子被寵壞了。


      我小時候放學回家是先要去喊母親,說:「媽,我回來了。」然後看今天家中有什麼事需要做。母親說家是大家的,所以家事要大家做;長輩走進房間,小輩要站起來,不可以大剌剌坐在椅子上不動;別人跟我們說話,不論是誰,都要很有禮貌的回答,她不要別人說她的孩子沒有家教。母親的這些要求後來變成我們出社會後待人接物的態度,也真的讓我體會到「有禮走天下」這句話。


      其實,在文明社會中,有問有答是基本禮貌。晚輩對長輩怎麼可以愛理不理,高興才回答、不高興就不回答呢?杜威說:生活即教育。「禮貌」是一個需要從小、從生活中教的習慣,它直接儲存在大腦神經連接的突觸上,哪怕這孩子將來得了失憶症,他小時候學的習慣並沒有丟掉。父母不可以推諉掉這個教養的責任。

      後來跟學生談起這件事。一個學生說:「大人也是一樣呀!我們跟父母講話,他們也是愛理不理的。」另一個說:「我爸從來都不曾正眼看著我說話。」還有一個說:「我們才不敢回答,每次回答都被老師說強辯,反而挨打。」我才明瞭「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原來是大人說話也不客氣,給孩子做了壞榜樣。


      我想起曾接過一通電話:「喂,你是那個洪什麼嗎?有人託我帶東西給你。」原來我妹妹在美國的學校教書,把他們多的英文書託人帶回來捐到山地去。這人很熱心,但是很沒有禮貌;還有一次在宴會上,坐我旁邊的企業家飯後端起茶來咕嚕咕嚕的漱口,然後吞下去。剎時,我全身雞皮疙瘩都起來。這行為只可在洗手間做,不可在餐桌上做。報上有讀者投書說:幾十個學生下公車,卻沒有一個人跟司機說「謝謝」,我們社會怎麼進步到連這些最基本的禮貌都沒有了呢?


      「禮」是社會運轉的潤滑劑;無禮,社會就會充滿暴戾之氣。現在的孩子在家中父母無暇教,到學校又忙著學那些出社會後用不到的方程式,使得真正該學的沒有時間學。其實我們中學課程教太多太深的知識,中學的教育應該是通才教育。因為大部分的人不需要高深的學問才能就業,但是他一定要有普通常識和進退應對的禮貌,事業才會順利。教育是為學生出社會做準備,就請學校從禮貌開始教起吧!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08-08




      • 中國時報
      • 馮惠宜


           小孩要上幼稚園,家長會遇到什麼問題?弘光科技大學幼保系講師顧能莉指出,孩子進入幼稚園最常遇到的就是出現分離焦慮,還有些小朋友有偏食、人際適應的問題,這些,都必須藉家長和老師多溝通連繫,找到問題點,一起配合讓孩子早點適應。


           小孩上幼稚園,家長第一個遇到的是要如何選幼稚園?顧能莉建議,首先要確定是合格立案的幼稚園,然後家長最好依照本身家庭狀況和幼兒的性格、能力差異做考量;如,夫妻都要上班,幼稚園的保育時間就是個問題,公立幼兒園、國小附設幼稚園4點放學,私立幼兒園則可以托育至6點或更晚。


           她建議,家長應親自評估園所環境和設備規畫,並了解園所辦學理念和採用的教學法,是否有合格有經驗的專業師資與合理的師生比、合理的收費;最好還要帶著孩子親身了解,必要時讓孩子先適讀,再做決定。


           在多方評估選擇好幼稚園所後,此時家長就要相信專業,放手讓孩子成長,當孩子遇到適應問題,要多與老師溝通,了解原因,並一起配合協助孩子。


           顧能莉說,小孩剛上幼稚園,最常見的問題是分離焦慮,表現的方式就是哭鬧、不願上學,原因也很多,有的孩子因為過去一直是媽媽帶,和媽媽長時間相處,感情親密,但上幼稚園後,和媽媽相處時間變少,自然會出現分離焦慮,這個時候,老師就要用方法,慢慢與孩子建立熟悉感,必要時還要請家長先在園所陪伴,然後慢慢視狀況調整。


           有的小朋友過去是爺爺奶奶帶,要上幼稚園才回到父母身邊,同時要面臨兩種環境的轉換,會更難適應,她建議爸媽提早半年把孩子帶回身邊,讓他們先適應後再去上幼稚園。


           孩子進入幼稚園後,開始團體生活會面臨人際關係適應問題,有的在家被寵,到學校像小霸王,不但會搶東西,還有侵略性的行為,在幼稚園擔任老師超過10年的林佳華就遇過小朋友會咬人。


           只要同儕環境中出現這樣的問題,不管是咬人或被欺負的孩子都會各別出現適應問題,有侵略行為者可能會被其他孩子孤立,被欺負的一方即可能出現畏懼上學,家長應傾聽孩子的說法,然後和老師多溝通配合。


           另外,有的孩子會有偏食習慣,一般老師都會和家長溝通,先了解孩子的喜好以及家長的態度,如家長希望可以導正孩子的飲食習慣,老師會在學校漸進方式鼓勵,但回到家中家長也應配合。


           林佳華說,還有些孩子,到了上幼稚園的年齡,還在吃奶嘴、包尿布,有一些幼年期的習慣沒有改過來,到了幼稚園家長應該藉機就讓孩子斷了這些習慣,此時就必須和老師配合,以漸進方式、並以同儕的力量讓孩子改過來。寶貝上幼稚園 爸媽準備好了沒?


       


       


      http://life.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00304+112010080800084,00.html#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學一年級生I小妹總是將不滿的表情掛在臉上。她有一個年長三歲的姐姐。姐姐個性活潑、性情開朗,深受大家歡迎。媽媽雖然也想對姐妹倆一視同仁,但是I小妹覺得「媽媽總是讚美姐姐,對我的事卻一點也不在意。」

      一天,朝會發生了一件事。從早上便心情欠佳的I小妹,用腳把K小妹絆倒了。「老師,I同學用腳勾我!」K小妹哭著向老師告狀。「怎麼又是妳?」對重視紀律的老師來說,不時和同學起糾紛的I小妹是個麻煩學生。

      實際上,當天I小妹準備要去期待已久的遊樂園玩,但是,早上臨時被告知不能成行,因為碰巧姐姐要舉行鋼琴發表會。想到一整天要待在鋼琴演奏會場,就覺得非常無聊。「媽媽心裡老是只有姐姐。」因此感到非常的不高興。

      被學校請去談話那天,I小妹的媽媽心情憂鬱。姐姐這邊多半得到老師的讚賞,可以堂而皇之去學校。可是,I小妹的情形相反,從老師那兒得到的一定是發牢騷的話,那天當然也不例外。

      「I同學在家裡有什麼不開心的事嗎?」老師問道。
      「不,向來沒有這種事情啊!」媽媽搖頭回答。
      「其實,前幾天全班同學合做了一本七夕詩箋。I同學在上面寫了這樣的話。」

      說完,便把I小妹寫的詩句拿給媽媽看。上面寫著:「下次投胎再世時,讓我更可愛、聰明。這樣的話,媽媽就會更愛我。」接著,老師也把I小妹常欺負同學的事說了,媽媽聽到這裡,受到很大的打擊。 父母即使想對孩子一視同仁,但稍不留心,不經意的話便可能嚴重傷害到孩子的心。

      對媽媽來說,姐姐確實是個令人驕傲的女兒。但是,面對個性太強,又無法應付周遭環境的I小妹,媽媽的內心不知不覺地產生疏離感。有時無意間,媽媽會抱怨:「為什麼妳不能像姐姐那樣,媽媽真的覺得很丟臉!」

      即使是I小妹,她也真的很想做個大家都喜歡的好孩子。可是再怎麼努力,媽媽心裡也只向著姐姐……由於這樣的絕望感,不知不覺她便做出讓大家討厭的舉動。媽媽從老師給她看七夕詩箋一事察覺自己對待I小妹的方式錯誤,因此深切反省修正。

      孩子從小就和同伴接觸,可以培養出與朋友共同歡樂遊戲的能力

      S小弟今天又在幼稚園的教室發呆。其他小朋友在庭園裡嬉戲追逐,他卻不想走出教室。老師叫他:「S同學,跟大家一起玩捉迷藏啊!」他也不為所動。

      個性活潑的P小弟。「S同學,一起來玩啦!」用手拉他也不肯答應。不管是幾個人的團體活動,S小弟總是獨自一個人。「S同學,一起來玩吧!」團體的孩子呼喚他,他也是一副畏畏縮縮、拒絕參與的模樣。剛開始同伴們還會耐心叫他、等他,慢慢地也不再邀他了。

      由於S小弟個性穩定,很能自得其樂,自出生起便是一個容易帶的孩子。他的媽媽看見其他孩子哇哇大哭,內心安慰地說:「我家孩子才不會那樣,真好!」別人家的媽媽,每天帶著想外出的孩子到公園玩,S小弟的媽媽卻把乖順的S小弟放在家裡,帶他出去的意願不是很積極。

      即使帶S小弟去公園,他也不習慣和同伴一起玩,大多時候遠離同伴一個人玩。媽媽看S小弟很可憐,最後便想:「在家裡他也玩得很開心啊!何必勉強去公園。」 對被家事、育兒追逐而忙碌的媽媽來說,每天去公園是件苦差事。雖然如此,許多媽媽也不得不因為孩子的要求而帶他去公園。

      更何況不擅長與人交際的媽媽,對於「公園育兒」本身深感痛苦的人也為數不少吧!

      公園育兒像是密室育兒的另一種延長。某種意義上,如果覺得勉強也沒必要非去不可。但是讓孩子以某種形式與同齡孩子接觸是不可或缺的。從小有與同年齡孩子接觸的機會,是孩子能不能與同伴融洽玩耍的重大分水嶺,這麼說絕不誇張。

      不能融入團體的孩子當中,也有像S小弟一樣「不用給自己找麻煩」帶出門而留在家裡的孩子。這樣的孩子,不僅無法和同伴一起玩,將來也容易成為被欺負的目標。在公園裡自己一個人玩沒關係,因為孩子有段時期會喜歡自己玩,有時也是性格使然。即使孩子不能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也要盡量給他有同齡孩子圍繞的環境。有沒有這樣的環境,最後的結果是天壤之別。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昭惠醫師


      近幾年的醫學研究發現,以配方奶取代母乳哺餵嬰兒的結果為:


      *因為腸胃道感染住院的危險性增加十倍,因呼吸道感染住院的危險性增加六倍.(1)


      *造成兒童認知及智商相當地缺陷.(2)


      *孩子得兒童期淋巴癌的機會增加八倍.(3)


      *沒有吃過母乳的婦女停經前及停經後乳癌的危險性增加.(4)


      *未曾哺乳的婦女得到停經前乳癌的機會增加.(5)


      *增加得兒童期糖尿病的危險性.(6)


        母乳是大自然中唯一針對人類嬰兒所設計的產品以自己的奶水哺餵下一代,人類也是藉著哺乳而得以繁衍不息. 所有我們想得到嬰兒必需的營養,母乳皆有, 因為母乳正是嬰兒營養的標準. 配方奶雖然號稱追求母乳化,但是它們永遠無法等於母乳. 隨著營養學的進步,我們不斷地發現母乳中一些以前未注意到的營養成份,而後,配方奶公司就必須想辦法去複製它. 然而母乳中有很多成份是配方奶所無法複製的, 如: DHA, 抗感染成份,免疫調節因子等. 所有的哺乳動物都


        母乳中的蛋白質主要為乳清蛋白,包括了乳鐵、乳蛋白、溶菌素、及分泌型免疫球蛋白甲等, 提供初生嬰兒非常重要的免疫及抵抗力,尤其是母親體內會針對所在環境的病菌產生抗菌因子,經由母乳給嬰兒,所以嬰兒和母親在一起是最安全最健康的了.母乳中的蛋白質最適合嬰兒.較不易引起過敏.也較好消化吸收.


        母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乳糖,容易分解為葡萄糖供代謝旺盛的腦部使用, 又可幫助鈣的吸收,同時使嬰兒的腸胃道呈偏酸性,抑制病菌的滋生.


        母乳的脂肪含有多鏈未飽和脂肪酸,尤其是長鍵多鏈未飽和脂肪酸(20及22個碳),也正是目前市面上營養食品中最熱門的DHA,在神經組織中,如腦及視網膜中含有非常多的DHA. 然而目前市面上的嬰兒配方奶中並無長鍵多鏈未飽和脂肪酸 ,它們僅能模仿到母乳中的飽合脂肪酸,單鏈未飽和脂肪酸,及18個碳的多鏈未飽和脂肪酸. 已有多篇醫學研究發現,吃母乳的嬰兒,不論足月或早產兒,其腦部及紅血球中之DHA含量較吃配方奶者高,且其視力較吃配方奶者高. 雖然也有實驗將DHA添至配方奶中,但是發現會使嬰兒血中另一種長鍵多鏈未飽和脂肪酸減少,反而對嬰兒的發展有害,這又顯現出母乳之奧妙.


        母乳中的電解質,包括鐵,的含量都較牛奶低,但是它的吸收利用率甚高,所以嬰兒的血中含量正常,也因此減少嬰兒腎臟的負荷.


        母乳中的維生素含量十分豐富.目前每個新生兒都有接受維生素K的注射,無須擔心缺乏.臺灣的日曬充足,也不須擔心維生素D缺乏. 完全吃素的母親,需要注意維生素B12的額外攝取.


        母乳中含多種酵素,幫助營養素的吸收.含多種抗感染的因子,如:免疫球蛋白、白血球、補體、及溶菌素等, 使吃母乳的嬰兒較不易有中耳炎,下呼吸道感染,及腸胃道感染等.母乳中還含有抗發炎,及免疫調節因子,所以也有研究發現吃母乳的嬰兒較不易有兒童期糖尿病,及兒童期癌症等,這些都是配方奶所無法模擬的.


        在嬰兒六個月前,不分日夜完全哺餵母乳,且月經尚未恢復前,母親再度懷孕的機會不到百分之二. 哺餵母乳的母親較不易有卵巢癌,及停經前的乳癌,哺餵母乳較久的母親甚至較不會有骨質疏鬆症.哺乳的母親身材也較快恢復至懷孕前.


        哺餵母乳節省家庭在嬰兒食品及嬰兒健康上的花費,也讓工作者無須分心擔憂孩子的健康,節省國家的外匯,保持地球的土地,節省能源,最符合環保概念.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