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0/12/29 01:17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麻省綜合醫院最新研究發現,新生兒體內沒有足夠維生素D,容易出現呼吸道感染,幼兒時期也容易出現哮喘,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維生素D不夠並不會增加氣喘風險。這項研究發表於明年一月號「小兒科」期刊(Pe-diatrics)。



美國麻省綜合醫院卡洛斯‧卡馬戈(CarlosCamargo)博士為研究首席作者,他表示,研究結果發現,兒童體內維生素D濃度和哮喘症狀大有關係,許多呼吸道疾病都會出現哮喘症狀。而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兒童常見疾病,像支氣管炎多半是病毒感染引起,常造成哮喘等嚴重症狀,有時病童甚至需要住院。



過去認為維生素D可以幫助強健骨骼,越來越多證據顯示,維生素D也影響免疫系統。身體接受陽光照射,就會產生維生素D,若沒有接觸陽光,就比較無法吸取足夠維生素D。以前研究也發現,孕婦若攝取維生素D補充劑,小孩出生後比較不容易出現哮喘問題。



研究人員分析紐西蘭氣喘過敏研究數據,研究包含一千名以上兒童,研究人員分析新生兒臍帶血中的維生素D濃度,研究人員再以問卷詢問母親孩子的健康狀況,孩子長到3個月、15個月,直到5歲,研究人員都持續追蹤。研究結果顯示,新生兒臍帶血中的維生素D偏低,比較容易出現呼吸道感染。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由 更新日期:2011/01/31 04:11




圖.文/林貝遙



臨床上,常看見接受早期療育的孩子總不能好好維持坐姿,老靠在牆壁、或趴、或躺在地墊上,家長不免擔心:「該怎麼辦?」往往仔細評估後,可知道他們是呈現「低張力」(簡稱低張)表徵,到底什麼是肌肉張力?



當肌肉被拉長或延展,會產生對抗的阻力,處在放鬆時,則有一定的張力維持姿勢,活動時,張力能讓身體做出有效動作,因此去觸摸肌肉,會有某種程度的實感。但是觸摸低張力孩子的肌肉,可發現是鬆軟的。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隨著動作能力提升,探索環境的經驗能促進各種感覺整合、有效組織大腦,而低張力的孩子,卻要費盡心思抵抗重力影響,以維持姿勢,在學習表現上,顯得沒有效率。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低張力現象?



●身體過度柔軟,抱起來特別沉重。



●關節活動度很大,好像要散掉一樣。



●身體姿勢控制不好,無法維持直立,或抗重力姿勢。



●活動量比一般孩子低,寧願選擇坐姿的靜態活動。



低張力會使孩子不能穩定控制姿勢、關節活動過大、呼吸和口腔動作問題,甚至是肌肉骨骼變形,人格特質受到影響。



研究統計發現,低張力孩子的肌肉缺乏共縮能力,限制自由活動的發展,大大降低運動意願,影響體適能。



長時間處於W形坐姿,髖關節容易脫臼,軀幹肌群不對稱,造成脊柱側彎,足底肌群無力支撐、足弓韌帶鬆弛,產生扁平足。



要持續說話也較為辛苦困難,所以呼吸短淺,有雜音;嘴巴與舌頭的活動少,限制感覺區辨能力,造成口腔敏感異常;表情不多,會讓人觀感不佳;孩子耗費心力去抵抗重力影響,遠大於探索外界的好奇心,演變出消極的人格特質。



既然張力低,就要設法把張力正常化,像是誘發伸直姿勢張力,利用強化側彎旋轉動作來促進姿勢控制,練習翻正與保護平衡反應。



◎家長們可以跟孩子這樣玩:



●讓孩子「趴」在大球上,抓著他們的手向前拉,可誘發伸直姿勢張力。



●「坐」在大球上,往左右前後推動球,要孩子維持平衡,能強化核心肌群,提高穩定度。



●要孩子儘量維持姿勢不動,像石頭人一樣不被弄倒,以及在安全無虞的狀態下,玩跌倒遊戲,以練習保護平衡反應。



目前醫學研究發現,低張力的孩子大多是因先天性遺傳造成,藉由提供他們適度又適量的活動練習,可減少肌肉低張力帶來的發展障礙,真正有效幫助孩子順利成長。



(作者為台北市希望兒童復健診所物理治療師)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1/01/17 00:07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輪狀病毒在秋冬及早春最為活躍(氣溫15─20℃時病毒性活動性與繁殖性最強),而天冷最容易發生群聚感染,中華民國兒童保健協會理事長李宏昌表示,若幼童不慎感染,餵食母奶者可繼續餵食;餵食配方奶者則建議改為低乳糖或不含乳糖的配方奶;一般飲食建議以BRATT(即Banana香蕉、Rice稀飯、Ap-ple蘋果、Toast吐司(不含牛奶成分)、Tea茶)為原則。



輪狀病毒是由飲食或接觸,經口傳染。病人體內的病毒由大便排出,在無意間污染雙手、食物、或飲水而傳染。病人的口水或嘔吐物中也有病毒。此病毒傳染力極強,可以在短期間內造成流行,因此常見照顧者或家中長輩、小孩相互傳染,使得症狀更為嚴重甚至住院,相對影響家長的生活品質與經濟負擔。



其主要症狀為呈現7天以上大於10次的水瀉,並且經常伴隨著1至2次的嘔吐,同時有27%病童會高燒40度不退。在臨床上,輪狀病毒所導致的嚴重腹瀉個案,會呈現等張性脫水,有5.4%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合併症,患者會出現全身抽搐的現象,嚴重者更會出現意識不清的昏睡狀態;若此時不即時給予適當的靜脈點滴水分及電解質的補充,則會導致病童因循環衰竭休克而死亡。



李醫師表示,患者在疾病發生的前1~2天,會出現抽筋的情形,而大部份造成腦部的問題都是良性的;治療則無特定藥物,可補充益生菌,但不需注射抗生素。另有3~10%的病童會合併其他腸胃道菌,如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感染。



要如何降低輪狀病毒感染的機會?李醫師提供以下訣竅──1、常洗手:外出後、如廁及用餐前後。2、常消毒:嬰幼兒的用品、洗澡玩具、棉織物品,家中的多人接觸的公共用品,電話、門把、馬桶等,更應定期以稀釋漂白水清洗。3、常分開:嬰幼兒經常使用的食用器具需與一般廚房用品分開存放。4、要流通:門窗不緊閉,讓室內空氣流通。5、在疾病高峰期前接種「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完畢,以對抗輪狀病毒的流行。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立報 更新日期:2011/01/17 00:07 史倩玲



【記者史倩玲台北報導】日前知名的英國醫學會期刊登出一篇論文,指出純母乳哺育不需長達6個月,嬰兒4個月時父母就可添加副食品。由於說法與世界衛生組織不同,讓家長無所適從。醫師表示,4個月嬰兒只能有條件添加副食品。



日前英國醫學會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刊出一篇文章「純母乳哺育6個月:證據到底有多充分?」(Six months of exclusive breast feeding: how good is the evidence?),文中表示,嬰兒在4個月大時就可添加副食品,不需純母乳哺育。但世界衛生組織卻表示,純母乳哺育應該持續6個月,讓民眾一頭霧水。



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理事長、小兒科醫師陳昭惠表示,不是每個嬰兒都能在4到6個月之間給與副食品。陳昭惠指出,家長要提早添加副食品,寶寶的神經發展必須已經發展至某種程度,例如頸部可以挺直,可以讓家長扶持維持坐姿,同時咀嚼時頭不會晃動。另外,家長以湯匙餵食嬰兒食物時,嬰兒舌頭不會一直將食物頂出,此時才可以給予嬰兒副食品。



嬰兒6月後再添副食品



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則表示,從醫學研究證據來看,至少能確定純母乳哺育到至少4個月是最好的選擇,在嬰兒4個月之前不要給任何副食品。另外,家長選擇在嬰兒滿6個月之後再添加副食品,有比較多的醫學有利證據,例如增加嬰兒對傳染病的抵抗力,媽媽產後瘦身速度較快,月經也會比較晚來,對於母體的恢復有相當幫助。但如果嬰兒在4個月後,母親奶水量降低,或是純餵到6個月有困難,嬰兒顯得吃不飽或主動要求其他食物,例如嬰兒看大人吃其他食物時很有興趣,抓食物放進嘴巴等。如果有類似的現象,家長就能開始考慮給予副食品。



晚給易貧血 臨床無佐證



邱淑媞表示,以目前的醫學研究看來,許多贊成母乳哺育4個月的研究,都沒有明確證據顯示比純母乳哺育6個月更好。例如曾有研究檢測乳汁成份的變化,認為在嬰兒4至6個月這段期間,母乳營養跟不上嬰兒生長需要。但後來也有研究顯示早添加或晚添加副食品,對嬰兒的生長發育沒有明顯差異。



有研究發現,6個月後才添加副食品的嬰兒,血液中的鐵質濃度較4個月後添加的寶寶低。但邱淑媞指出,檢驗數值上的差異,在臨床上沒有實質意義,目前也沒有臨床證據顯示晚添加副食品會造成嬰兒貧血。也有研究主張,在嬰兒4至6個月期間開始添加副食品,與在6個月之後添加比較,可以降低麩質過敏的風險。不過也有研究顯示兩者沒有差異,因此尚無定論。



不過陳昭惠表示,媽媽在哺乳期的鐵攝取量對於奶水中的鐵影響不大,但是懷孕期母親血中的鐵含量卻會影響胎兒體內的鐵存積量。因此要避免嬰兒貧血,媽媽可以注意懷孕期的鐵攝取量,同時在胎兒娩出2分鐘後再剪臍帶,都可以增加嬰兒體內的鐵存積量,避免嬰兒貧血。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重拾家長權威地位和功能職掌,恢復孩子們對成年人的信心與依賴感。
早在西元前五世紀時,就有文獻記載當時的孩童教養問題:現在的孩子都愛奢華、缺乏禮貌、鄙視權威、不尊重年長,當長輩進入房間的時候也不再起身以示禮貌。不僅如此,他們愛反駁父母的意見、每天上班出門前總是喋喋不休、吃飯時也都狼吞虎嚥或翹腳、對待老師的態度蠻橫無理 ……。


這些幾千年前的學者所擔憂顧慮的教養問題,在幾十世紀後,仍然有眾多的社會評論者大聲抨擊:「從這些年輕人的身上看不見未來的希望,現今這些講話輕佻、粗俗的年輕人一點都不可靠,當我年輕的時候,我們被教導對待長輩要恭謙有理,看看今天的年輕人,一個比一個沒有禮貌,對約束規矩如此不耐煩。」


人生的故事總是在不停重複的進行著,而且沒有什麼新花樣。事實是,我們的孩子正在編撰新的故事,我們的社會也提供了全新的時代背景與人生舞臺,人生這齣戲不就是重複上演這些劇情?而不可否認的,過分寵溺孩子的後果,不會替整個社會、未來帶來穩定的發展,卻極有可能挑戰原本安定和諧的生活。


同時可以解釋慣寶寶們拜電視媒體與網路科技所賜,看到就想買的壞習慣,早在兒童時期種下幼苗。更進一步推論,無論是父母對於子女的養育態度、社會價值觀、文化主流或法律規範等,彼此都是相互影響的,畢竟不管是含著金湯匙、銀湯匙還是鐵湯匙出生,每個孩子內在都有一個獨特的小宇宙,等待家長按部就班的引導他們、教化他們,給予他們一個完整的價值觀和生命態度。這段兒童行為社會化的過程或許漫長,但卻是親子教養過程當中最不該忽視和放棄的部分。


想過嗎?我們老在抱怨的青少年認知態度、漠然行為和脫序現象,其實就是父母們經年累月對孩子疏於管教要求而導致。諸如眼神渙散、毫無所謂、顧左右而言他,或是在公車上不主動讓坐、禮讓長者等,這些看似細微末節的人際習慣,對整體社會的互動模式,有極大的潛移默化作用。也都是當前急需導正的風氣。


社會上不乏反對者對這些敏感議題提出辯駁,要求學者拿出數據證明,卻忽略真實的親子教養不是那些非黑即白的數字可以左右的。所謂的教養是日積月累、積沙成塔的人生歷程,不需要靠任何數據或研究論點來證明。孩童教養是否真出了問題?就看看自己生活周遭,那些缺乏禮貌又沒大沒小的青少年難道還不夠多嗎?


現代人多晚婚,工作時數長,同時也有越來越多單親家庭,早熟的孩子們早就知道該如何對他們的父母予取予求,物質滿足之外,孩子們需索的更多。我不得不問,為何許多權威性的行為約束力都變成了「學著跟孩子溝通」、「不要強迫孩子」等這類似是而非的觀念? 當我們得語帶歉意的對孩子說「不」的時候,是否意味著父母正嘗試彌補自己對孩子的罪惡感。


如果我們真的想打造一個「文明社會」,就該努力為孩子們建造一個完整安全的照護系統,讓孩子可以更無憂無慮的生活。而我這邊所說的無憂無慮,不是給孩子吃飽穿暖就好,而是重拾家長權威地位和功能職掌,恢復孩子們對成年人的信心與依賴感。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家庭教育中父母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孩子心理發展的規律,這樣能讓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十條適用於孩子的心理學規律不得不看:


 


心理規律一:羅森塔爾效應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他把一群小白鼠隨機地分成兩組:A組和B組,並且告訴A組的飼養員說,這一組的老鼠非常聰明;同時又告訴B組的飼養員說他這一組的老鼠智力一般。幾個月後,教授對這兩組的老鼠進行穿越迷宮的測試,發現A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組的老鼠聰明,它們能夠先走出迷宮並找到食物。


於是羅森塔爾教授得到了啟發,他想這種效應能不能也發生在人的身上呢?他來到了一所普通中學,在一個班裡隨便地走了一趟,然後就在學生名單上圈了幾個名字,告訴他們的老師說,這幾個學生智商很高,很聰明。過了一段時間,教授又來到這所中學,奇蹟又發生了,那幾個被他選出的學生現在真的成為了班上的佼佼者。


規律剖析:「暗示」這一神奇的魔力發揮巨大作用。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接受這樣或那樣的心理暗示,這些暗示有的是積極的,有的是消極的。媽媽是孩子最愛、最信任和最依賴的人,同時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如果是長期的消極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會使孩子的情緒受到影響,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媽媽對孩子寄予厚望、積極肯定,通過期待的眼神、讚許的笑容、激勵的語言來滋潤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愛、自信、自強,那麼,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來的成果就會有多大!


 


心理規律二:超限效應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使人感動,準備捐款。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等到牧師終於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未捐錢,還從盤子裡偷了2元錢。


規律剖析:這種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象,被稱之為「超限效應」。


超限效應在家庭教育中時常發生。如,當孩子犯錯時,父母會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複對一件事作同樣的批評,使孩子從內疚不安到不耐煩乃至反感討厭。被「逼急」了,就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反抗心理和行為。


可見,媽媽對孩子的批評不能超過限度,應對孩子「犯一次錯,只批評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評,那也不應簡單地重複,要換個角度、換種說法。這樣,孩子才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被「揪住不放」,厭煩心理、逆反心理也會隨之減低。


 


心理規律三:德西效應


心理學家德西曾講述了這樣一個寓言: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幾天過去,老人難以忍受。於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0美分,對他們說:「你們讓這裡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孩子們很高興,第二天仍然來了,一如既往地嬉鬧。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5美分也還可以吧,孩子仍然興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2美分,孩子們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他們向老人發誓,他們再也不會為他玩了!


規律剖析:在這個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簡單,他將孩子們的內部動機「為自己快樂而玩」變成了外部動機「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縱著美分這個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縱了孩子們的行為。


德西效應在生活中時有顯現。比如,父母經常會對孩子說:「如果你這次考得100分,就獎勵你100塊錢」、「要是你能考進前5名,就獎勵你一個新玩具」等等。家長們也許沒有想到,正是這種不當的獎勵機制,將孩子的學習興趣一點點地消減了。


在學習方面,家長應引導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增進孩子對學習的情感和興趣,增加孩子對學習本身的動機,幫助孩子收穫學習的樂趣。家長的獎勵可以是對學習有幫助的一些東西,如書本、學習器具,而一些與學習無關的獎勵,則最好不要。


 


心理規律四:南風效應


「南風」效應也稱「溫暖」效應,源於法國作家拉·封丹寫過的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來一個冷風凜凜、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覺得春暖上身,始而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南風獲得了勝利。


規律剖析:故事中南風之所以能達到目的,就是因為它順應了人的內在需要。這種因啟發自我反省、滿足自我需要而產生的心理反應,就是「南風效應」。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家庭教育中採用「棍棒」、「恐嚇」之類「北風」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實行溫情教育,多點「人情味」式的表揚,培養孩子自覺向上,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規律五:木桶效應


「木桶」效應的意思是:一隻沿口不齊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於木桶上那塊最長的木板,而在於木桶上最短的那塊木板。


規律剖析:一個孩子學習的學科綜合成績好比一個大木桶,每一門學科成績都是組成這個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塊木板。孩子良好學習成績的穩定形成不能靠某幾門學科成績的突出,而是應該取決於它的整體狀況,特別取決於它的某些薄弱環節。因此當發現孩子的某些科目存在不足時,就應及時提醒孩子,讓其在這門學科上多花費一些時間,做到「取長補短」。


 


心理規律六:霍桑效應


霍桑效應的發現來自一次失敗的管理研究。1924年11月,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組進駐西屋電氣公司的霍桑工廠,他們的初衷是試圖通過改善工作條件與環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途徑。他們選定了繼電器車間的六名女工作為觀察對象。在七個階段的試驗中,主持人不斷改變照明、工資、休息時間、午餐、環境等因素,但是很遺憾,不管外在因素怎麼改變,試驗組的生產效率一直在上升。


歷時九年的試驗和研究,學者們終於意識到了人不僅僅受到外在因素的刺激,更有自身主觀上的激勵。當這六個女工被抽出來成為一組的時候,她們就意識到了自己是特殊的群體,這種受注意的感覺使得她們加倍努力工作,以證明自己是優秀的,就這樣,個人微妙的心理促使著她們的產量上升再上升!


由於受到額外的關注而引起績效或努力上升的情況我們稱之為「霍桑效應」。這在學校教育中極為普遍。有一所國外的學校,在入學的時候會對每個學生進行智力測驗,以智力測驗的結果將學生分為優秀班和普通班。結果有一次在例行檢查時發現,一年之前入學的一批學生的測驗結果由於某種失誤被顛倒了,但是這一年的課程成績「優秀班」明顯高於「普通班」,原本普通的孩子被當作優等生關注,他們自己也就認為自己是優秀的,額外的關注加上心理暗示使醜小鴨真的成了白天鵝。


規律剖析:霍桑效應告訴我們:從旁人的角度,善意的謊言和誇獎真的可以造就一個人;從自我的角度,你認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你就能成為什麼樣的人。


 


心理規律七:增減效應


人際交往中的「增減效應」是指:任何人都希望對方對自己的喜歡能「不斷增加」而不是「不斷減少」。比如,許多銷售員就是抓住了人們的這種心理,在稱貨給顧客時總是先抓一小堆放在稱盤裡再一點點地添入,而不是先抓一大堆放在稱盤裡再一點點地拿出。


規律剖析:我們在評價孩子的時候難免將他的缺點和優點都要訴說一番,並常常採用「先褒後貶」的方法。其實,這是一種很不理想的評價方法。在評價孩子的時候,我們不妨運用「增減效應」,比如先說孩子一些無傷尊嚴的小毛病,然後再恰如其分地給予讚揚……


 


心理規律八:蝴蝶效應


據研究,南半球一隻蝴蝶偶爾搧動翅膀所帶起來的微弱氣流,由於其他各種因素的摻和,幾星期後,竟會變成席捲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紊亂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蝴蝶效應」,並作出了理論表述:一個極微小的起因,經過一定的時間及其他因素的參與作用,可以發展成極為巨大和複雜的影響力。


規律剖析:「蝴蝶效應」告訴我們,教育孩子無小事。一句話的表述、一件事的處理,正確和恰當的,可能影響孩子一生;錯誤和武斷的,則可能貽誤孩子一生。


 


心理規律九:貼標籤效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由於兵力不足,而戰爭又的確需要一批軍人。於是,美國就決定組織關在監獄裡的犯人上前線戰鬥。為此,美國特派了幾個心理學專家對犯人進行戰前的訓練和動員,並隨他們一起到前線作戰。


訓練期間心理學專家們對他們並不過多地進行說教,而特別強調犯人們每週給自己最親的人寫一封信。信的內容由心理學家統一擬定,敘述的是犯人在獄中的表現是如何地好、如何改過自新等。專家們要求犯人們認真抄寫後寄給自己最親愛的人。三個月後,犯人們開赴前線,專家們要犯人給親人的信中寫自己是如何地服從指揮、如何地勇敢等。結果,這批犯人在戰場上的表現比起正規軍來毫不遜色,他們在戰鬥中正如他們信中所說的那樣服從指揮、那樣勇敢拚搏。後來,心理學家就把這一現象稱為「貼標籤效應」,心理學上也叫暗示效應。


規律剖析:這一心理規律在家庭教育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我們老是對著孩子吼「笨蛋」、「豬頭」、「怎麼這麼笨」、「連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做」等,時間長了,孩子可能就會真的成為了我們所說的「笨蛋」。所以,媽媽必須戒除嘲笑羞辱、責怪抱怨、威脅恐嚇等語言,多用激勵性語言,對孩子多貼正向的標籤。


 


心理規律十:登門檻效應


日常生活中常有這樣一種現象:在你請求別人幫助時,如果一開始就提出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絕;而如果你先提出較小要求,別人同意後再增加要求的份量,則更容易達到目標,這種現象被心理學家稱為「登門檻效應」。


規律剖析:在家庭教育中,我們也可以運用「登門檻效應」。例如,先對孩子提出較低的要求,待他們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揚乃至獎勵,然後逐漸提高要求,從而使孩子樂於無休止地積極奮發向上。


 


 


 


 


 


 


 


 


 


資料來自 台灣論壇 如有侵權請告知以便刪除  謝謝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月以來,造成十數萬人飽受病魔的摧殘。
不僅醫院裡盡是擤鼻涕的聲音,在各行業辦公室裡的一眼望過去,也都是傷風者過半。
面對感冒,國人的習慣常是自行到西藥房買綜合感冒藥、感冒糖漿、鎮咳或退燒等成藥來服用,這些感冒藥的主要成份裡多半含有抗生素、抗組織胺、咖啡因及普拿疼,而這四種成份對人體通常有一定程度的副作用。

例如抗生素(可能有抗藥性的問題,愈吃愈重才有用)、抗組織胺(可能引起嗜睡或昏昏欲睡)、咖啡因(可能成癮,一瓶感冒藥水照規定需分三次喝,結果往往一次就喝光)、普拿疼(可能會傷及肝臟和腎臟)。
倘若民眾未找醫師診斷後再吃藥,結果往往會造成更嚴重的問題。再者;也有部份民眾在心理上或生理上對西藥過敏,不願意服西藥。

擔心吃太多藥物產生諸多副副作用。感冒,可以不吃藥嗎?試試以下方法吧!
在此提供一些簡便有效的食療,相信對正受感冒所擾的民眾大有助益。

一、熱鹹檸檬茶
用新鮮檸檬切一、二片薄片,放些鹽巴約一公克,再沖熱開水一杯並趁熱喝。趁熱喝非常好喝,如放久了就會變苦。熱鹹檸檬茶能順氣化痰、消除疲勞,飯前飯後都可以喝,不會傷胃。每一杯可沖三次,第二、三回沖時,不需再加鹽巴,注意不可沖冷開水。在感冒剛開始時每天多喝幾杯,就不至於惡化,而且好得很快。
檸檬經熱開水加熱後,會產生一種天然的化合物-羥苯甲基氨基乙醇,這種物質是一種類似天然的類固醇,能解除感冒、身體循環淤阻充血的症狀。而鹽巴可平衡體液,中和疲勞引起的痠痛,就好比打點滴一樣。而兩者相加更有特殊的順氣調整身體機能的療效。

二、蔥花稀飯
稀飯煮熟,加一大匙蔥花,每餐吃一、二碗,熱呼呼的蔥花稀飯一下肚,身體馬上溫暖起來,然後再蓋個厚被子,出身熱汗,感冒自然就減輕了。
吃生蔥可以殺死口腔中的病菌,因為蔥的表皮細胞中含有大量的揮發性油(蔥蒜辣素)因而在感冒流行時,吃點蔥大有幫助。

三、紅糖薑湯
三公分長的生薑二、三塊拍碎,加二大匙紅砂糖,煎湯,每天早晚飯後喝一杯。
或到超市便利商店買可隨沖之薑茶包來泡,一樣有效果。
生薑可逼出寒氣,紅糖富含鐵質,補血補充力氣,對付病毒。

四、熱番石榴茶
兩個平常吃的台灣小番石榴或一個泰國大芭樂,每個切成四片,加入七碗的水,煮開後再再以小火煮五分鐘,去渣當茶喝。
熱番石榴茶有清熱、解毒、利尿和消炎的作用,尿尿次數增多,感冒病毒就會隨小便清出去。

五、薏米扁豆粥
至米店買薏米及扁豆,以薏米及扁豆各半碗煮成粥,每天早晚飯前吃一碗,喝到好為止。
薏米扁豆強健脾胃去濕氣,能加強腸胃吸收能力,胃腸吸收能力好,自然有體力來對抗感冒病毒。

六、地瓜薑湯
以一個大地瓜削皮後切成小塊,一塊生薑切成薄片,加水六碗煮熟後,再加五大匙紅糖,每天早晚飯後喝一杯,地瓜補充營養,生薑可去寒,一定很有幫助。

七、薄荷茶
至市場或青草店買新鮮薄荷葉,每次用一兩沖熱開水喝,每天早晚飯後喝一杯,適合口乾、喉嘴痛、沒有痰或痰黃黑的熱感冒,喝到好為止。
薄荷、味辛苦、性溫,含薄荷精及單寧酸等,能發汗、退熱和殺菌,可治傷風頭痛、支氣管炎、防止痙攣、宿食不消、健胃及通利關節等。

八、紫蘇茶
至市場青草店買紫蘇葉,每次用手抓一把,加水五碗,煮滾再煮三分鐘,每天早晚飯後喝一杯,喝到好為止。
紫蘇、味辛性溫、常用於發汗袪寒、降氣化痰、肺氣喘急、心腹脹滿、安胎及魚蟹中毒。

九、熱梅茶
每次用五個醃漬蘇梅或紅鹽梅(可到大超市購買),沖熱開水一大杯攪拌五分鐘再喝,早餐與晚餐各喝一杯,喝到好為止。
梅子內含蘋果酸、枸櫞酸、琥珀酸等,有顯著的抗菌作用,對於各種細菌如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等,均有抑制的作用。因此,對感冒有一定的效果。

十、檸檬汁
用半個檸檬榨汁加一小匙蜂蜜,三餐飯後沖一杯冷開水喝,喝到好為止。
檸檬汁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生津止渴、健脾開胃、強壯身體、減少咳喘。

十一、喝現榨的甘蔗汁
如果您有一點小感冒, 或已經感冒很久了, 藥也吃很久了,可是咳嗽有痰;你又不想吃藥了,就...用小偏方吧!
買現榨的甘蔗汁〈一瓶市價約40元台幣,三瓶一百元,選顏色淺的比較新鮮〉用鍋子加熱後,甘蔗汁沸騰將爐火關掉,然後買新鮮的檸檬取汁滴在甘蔗汁中,如想喝甜一點,檸檬汁就加少一點,最好趁熱喝,希望大家都可以遠離感冒。

十二、吃熱橘子
假如家中的小朋友有感冒的情況,則本法是很適合小朋友,因為吃太多藥,對小朋友的腎臟負擔太大.... 桶柑<橘子頭拔一個小洞> + 鹽巴<1小撮>用鋁箔紙包起來放入烤箱烤個約 5 分鐘。
醬子真的好吃唷..溫溫暖暖熱熱的..嗯~~~很適合冬天吃唷....

十三、熱鹽水泡腳,趕走感冒
在感冒初期症狀尚輕的時候,應該把握時機,可用此方法自我治療。首先在盆內裝些溫熱的水,把雙腳浸在水中,然後加入一些鹽,並且徐徐加入較熱的水、泡到泛紅並且流汗為止。
擦乾變腳後,穿上襪子溫暖,並且充分休息即可。只要感冒不是很嚴重,通常可以治癒。

祝您健康!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源:http://happy-aboo.blog.so-net.ne.jp/


為避免失連語法網址處  右鍵可另存目標


樂多上傳教學 


FileDen上傳教學


 


 

<embed src="http://www.fileden.com/files/2010/6/30/2901946/clock/wemobb.swf" width="160" height="32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mode="transparent">


 


 

<embed src="http://www.fileden.com/files/2010/6/30/2901946/clock/wamob2b.swf" width="160" height="32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mode="transparent">


 



<embed src="http://www.fileden.com/files/2010/6/30/2901946/clock/wamor.swf" width="160" height="32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mode="transparent">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個因素影響記憶力





人的記憶就像一座寶藏,各種疾病或不良習慣就像一個個盜賊,慢慢地將記憶掏空。近日,媒體盤點了偷走記憶的8竊賊

  血糖過高:美國紐約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大腦的能源基礎是血糖,如果血液中的葡萄糖長期滯留、無法代謝,那麼能量將無法充分供給大腦,從而使記憶等功能下 降。研究人員同時發現血糖高的人,與記憶相關的海馬體的尺寸也越校有家族糖尿病史的人要員警查血糖,並通過飲食和鍛煉(比如快走)預防糖尿玻

  用腦過度。大腦需要睡眠來鞏固新記憶,別指望一晚上幹完所有的活。一項新研究發現,連續兩周每晚只睡6小時的人,雖然沒感到不適,但是短時記憶能力卻受到影響。讓充足的休息成為你的健康優先選擇。如果做不到,6分鐘的小睡也能提高短時記憶力。

  睡覺打鼾。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的人容易打鼾,造成大腦短時缺氧,死腦細胞。睡眠呼吸暫停患者男多女少,體重超標或40者歲以上者是高危人群。如果你經常鼾聲如雷,睡醒後感到疲憊,請向醫生諮詢治療方案。

  甲亢甲減。甲狀腺激素控制新陳代謝,但是激素分泌過多或過少都會擾亂腦細胞的正常工作。甲狀腺性能亢進(甲亢)會產生過多的靜電,使大腦資訊負荷過重,難以傳輸;而甲狀腺性能減退(甲減)則會讓人感覺疲勞,大大降低大腦資訊的傳輸速度。

  缺乏B12。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從食物中吸收足夠維生素B12的能力越來越弱。嚴重缺乏維生素B12會導致老年癡呆。據調查,65歲以上人群中,20%的人體內維生素B12含量過低,而且素食者更容易缺乏。去醫院做個測試,看自己是否需要補充。

  心情抑鬱:嚴重的抑鬱情緒會使大腦細胞不斷減少。時間越長,記憶區域喪失的腦細胞就越多,記性自然會變得非常糟糕。因此及早治療是關鍵。2008年的一項研究發現,長期抑鬱者情緒改善後,記憶力也會明顯增強。

  藥物副作用。治療失眠、失禁、過敏和腸胃痙攣的很多處方藥物會干擾大腦某種重要的化學物質;老人常服用的海拉明、抗膽鹼能類藥物均會引起意識模糊和忘記。所以服藥時應搞清楚它們的副作用。

  拖腳走路 如果一個人走路時仿佛邁不開步子,腳好像粘在地板上一樣,這可能是常壓性水腦症的信號。此時,病人的大腦中會積存過多的脊髓液。該病另兩大典型症狀是失禁和記憶障礙。及時治療,記憶恢復的可能性最大。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俯臥,腹部墊上枕頭,兩手支撐下頜部位,雙腿伸直。






  


雙腿伸直後,單腿用力抬高,之後再交替進行。







  接著放下雙腿,重複第一個動作,雙腿伸直。







  最後雙腿屈膝,同時使雙腳擊掌,張開,擊掌。



  注意:


  1、做前兩個動作時,要用力抬高腿,增加腿部力量,減掉大腿的贅肉。


  2、進行後兩個動作的時候,要雙腳呈90度擊掌,不要左右搖晃,這樣有利於減掉大腿內側的贅肉。


3、兩組動作要配合進行,才能達到瘦大腿的目的。


瘦腿瘦腹 愛靚美眉的必學操



想讓雙腿曲線變長變直麼?想要小腹越來越瘦麼?如果你錯過以前的健身操,這個操一定要學啦,堅持鍛煉身材才會越來越好。躺在床上就可以做,一起來跟我來吧!






  美腿瘦腰健身操setp1

  水準躺在床上,雙腿並在一起,雙手放在身體兩側。






  美腿瘦腰健身操setp2



  吸氣雙手和上半身不動,雙腿一直並著,向上慢慢舉成45度,這樣幫助拉伸小腿肌肉,保持1分鐘,完成一次吸氣吐氣過程。






  美腿瘦腰健身操setp3



  再努力往上抬大腿,拉伸大腿,腿與上半身90度直角,這個過程上半身始終不動,小腹肌肉緊繃,吸氣時注意收腹,吐氣時氣從鼻孔出來,保持1分鐘腿再慢慢放下。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