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下午帶孩子們去葫蘆墩公園看花燈,沛儀看到偌大的花燈 ~ 傻眼了!




                    請俊穎牽著沛儀小手,沛儀才回過神來 ~~~




 將孩子們抱上燈臺後,因花燈臺高了些,孩子們都不敢妄動 !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吐奶是胃中食物被強而有力地排空,量比較多;溢奶是指食道或胃之內容 物,不由自主地被逆流到口腔外,可能只是小寶寶打了一個嗝,導致少量奶液從嘴角溢出而已。一般來說,輕微吐奶和溢奶,並沒有太大區別,也不用採取特別的治療方式。有時小寶寶感冒、生病,吐奶情況可能會比平時嚴重一點。不過隨著寶寶逐漸長大,這種情況將會明顯改善。


如果寶寶出現了嚴重的噴射性吐奶,有時奶液還會從鼻孔裏流出來,就要儘快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了。


 


寶寶為什麼吐奶?


吐奶與寶寶的消化道、生理特點和餵養方法不當有關。嬰幼兒食管肌肉的張 力較低,容易引起擴張,蠕動比較慢,故食物容易淤積。另外,嬰兒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樣垂向下方,而是呈水準位。胃容量小,存放食物少。由於這幾種因素 的存在,即使在正常情況下,寶寶進食過多、吃奶後立即平臥,乳汁也容易經食管返至口腔,造成吐奶。


 


餵養不當的原因有:


1.餵奶前寶寶哭鬧或吃奶過急,極易吸入空氣,當空氣由胃內溢出時,將奶帶出而嘔吐;


2.嬰兒吸吮過久(正常一次哺乳是1015分鐘)或吸吮無奶,以至吸食過多的空氣;


3.人工餵養的新生兒,由於奶嘴孔過大以致奶汁流入太急,或孔過小吸食時間過長,以致吸入過多空氣(奶嘴孔的大小以倒置奶瓶時奶慢慢滴出為宜,每瓶奶的餵食時間以不超過1015分為原則);


4.配方奶太燙或太冷;


5.配方奶稀釋過分或奶粉品牌經常更換;


6.餵奶後就將新生兒放平或過多翻動新生兒等。


不正確的斷乳法也是嘔吐原因之一


通常嬰兒45個月開始添加輔食,到完全不吃母乳為止需要幾個月時間。在這段時間裏一種新食物的給予,應由稀到稠,由淡到濃,由少到多,使寶寶逐步適應。否則,寶寶也會因強行餵食或不易接受新食物而嘔吐。


 


改善寶寶吐奶的方法


1.拍嗝


寶寶喝完奶後,由於胃裏下部是奶,上部是空氣,會造成胃部壓力,出現溢奶、吐奶現象。因此,應及時幫寶寶拍打嗝,讓氣體排出來。只要減小了胃裏的壓力,自然就能減輕吐奶、溢奶情況。


2.體位療法


如果拍嗝有困難,那麼就將寶寶直立抱起,讓他趴在你的肩上至少30分鐘,然後將枕頭墊高,讓寶寶右側躺下,這樣可以有效地增加胃部排空速度。


3.飲食療法


增加餵奶次數,減少每次的餵奶量,做到少量多餐。餵奶後適當多抱一會兒寶寶,不要急於將他平放在嬰兒床上,這樣有助於減輕返流。不過,調得太稠的奶容易造成腸胃阻塞或腹瀉哦。


4.藥物治療


如果吐奶、溢奶嚴重,請醫生開一些刺激腸胃蠕動的藥物來改善。不過,藥物治療是放在最後考慮的。


 


小貼士


當寶寶吐奶,並伴有發燒、咳嗽,或腹瀉、腹痛時,應考慮寶寶患感染性疾病。


常見的感染性疾病有:感冒、肺炎、腸炎等疾病。感冒時,由於咳嗽的緣故,寶寶也常常出現嘔吐症狀。此時餵食應特別小心,因為感冒咳嗽會使呼吸頻率加快,導致吐奶、溢奶,所以要注意呼吸和餵奶吞咽時的協調,儘量“少量多餐”。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墉說全世界很多中了樂透彩的夫妻都選擇離婚去尋找自己


所謂的完美人生?  ...果然極吊詭!


沒有錢的浪漫,我可以牽著妳的手漫步在滿佈白沙的海灘;


1元的浪漫,我可以在冷清的公共電話亭旁撥通電話關心妳;


10元的浪漫,我可以在炎熱的夏日買支冰棒讓妳消暑解熱;


100元的浪漫,我可以在寒冷的夜晚買份關東煮溫暖妳手心;


1,000元的浪漫,我可以陪妳逛西門町買妳喜歡的衣服;


10,000元的浪漫,我可以買手機給妳,讓我倆幸福的聲音零距離;


100,000元的浪漫,我可以帶妳飛往妳所嚮往的國度;


1,000,000元的浪漫,我可以買部跑車載妳四處兜風遊玩無障礙;


10,000,000元的浪漫,我可以許諾給妳一個生活無匱的未來


100,000,000元的浪漫,我可以選很多的女人,至於妳嘛......排隊吧


 


PS:形容的太貼切了,人果然不能太有錢!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產兒基金會 【文章出處】www.pbf.org.tw


您家的小寶寶睡覺是採仰睡、趴睡或側睡呢?睡覺的姿勢除了會影響寶寶的頭型及熟睡程度之外,是否也會影響寶寶的健康或睡眠品質呢?有的睡姿,特別是趴睡,據說容易造成新生兒猝死,這麼可怕的事是不是真的呢?到底那一種睡姿對寶寶最好呢?底下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主題吧!


不同的睡姿影響頭臉發育


俗話說:「囝仔一瞑大一吋」,在合宜的營養供應及安穩適度的睡眠當中,小寶寶就這麼不知不覺地長大了。而在一整天當中有一半以上時間在睡覺的小嬰兒,該採什麼睡姿最好,是許多家長非常關心的問題。


隨著種族、文化及地理因素的不同,大家對小寶寶睡姿的偏好各有不同,大體而言,西方國家的家長大都喜歡讓寶寶俯睡,而東方國家則較常採用仰睡。


近幾年來,不少年輕的父母喜歡讓寶寶趴著睡覺,希望寶寶長大後臉型能顯得較窄而瘦長,接近歐美人種的突出臉孔。事實上從臨床醫學的觀察所得,也發現這樣做是有點道理的;因為在小寶寶的頭骨骨縫尚未關閉定型之前,不同的睡姿的確會影響孩子未來顏面和頭顱的生長情況。


趴睡的好處


若在嬰幼兒期採俯睡方式,日後頭部的前後徑會較大,左右徑則較小,而呈現類似西方人的臉龐;相反的,仰睡的寶寶則頭型大都成了扁頭寬臉的樣子,甚至有的時候變成所謂的「肉餅臉」。


姑且不論睡姿對外觀的影響,一般而言,趴著睡覺的嬰兒較能熟睡,不易驚醒,對於睡不安穩、容易哭鬧的早產兒而言,此舉更是效用無窮。在住院的過程當中,醫護人員常會讓這些保溫箱中小小孩兒趴睡,這樣可以睡得比較安穩、香甜,長得也比較快一些,也較能促進小寶寶肌肉張力的發展。另外有一些病情特殊的嬰兒,例如有胃食道逆流(容易吐奶)、阻塞性呼吸道疾病、斜頸等情況寶寶,都可以嘗試採用俯睡的睡姿,對病情的改善有相當大的助益。


嬰兒猝死以趴睡者較多


經過前述的分析,趴睡的好處似乎多於仰睡,其實並不盡然。以嬰兒猝死症(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SIDS)為例,歐美、澳洲等地區之前幾年的研究結果顯示,白種人的發生率是黃種人的三~四倍,而其中主要的危險因素包括了睡姿;趴睡者致死率遠高於仰睡者。因此最近幾年,歐美地區的專業逐漸趨向鼓勵家長讓小寶寶仰睡會側睡。


究其原因,出生後兩、三個月內的小寶寶的肌肉力量不大,張力與協調能力亦不足,當讓其趴睡的時候,若頭部周圍有柔軟的物體如棉被、枕頭、填充玩具或厚軟的床墊等,遮住或擠壓其鼻孔時,大多沒有能力抬高頭頸部以轉個方向來換氣。於是就有可能因而窒息死亡。


所以讓寶寶以俯姿睡覺時,千萬不可以用過軟、過厚的床墊,而且在其四周也絕不可以放置任何毛巾或玩具,更不能讓寶寶用甜甜圈樣的枕頭(原本是給仰睡的寶寶用的)來趴睡,以免發生意外。另外有些新生兒或早產兒,於趴睡時會使體表散熱量減少,再加上本身體溫調節功能尚不成熟,容易造成體溫上升而出現呼吸暫停現象。這些都是不適合趴睡的情況。因特殊原因選擇趴睡時,家長最好能密切注意小寶寶的狀況,在醫療院所當中也應使用心跳呼吸監測器較有保障。


仰睡的優點


仰睡的優點是小寶寶的臉部朝上,口鼻可以直接接觸空氣,不虞異物遮閉呼吸道而影響正常呼吸,家長因可隨時觀察到寶寶的臉,因此當寶保有任何異狀,如口、鼻處有過多的分泌物、嘔吐物或臉色不對勁時,都可以很快發覺並立刻處理,而且寶寶的四肢可以不受限制地靈活運動,對生長發育較有幫助。


仰睡的缺點


當然仰睡也不全然沒有缺點。仰睡姿勢是將人體較脆弱的一面,即胸腹部和外生殖器暴露出來,在心理上較無安全感,因此不易熟睡。有些容易溢奶或嘔吐的寶寶,在仰睡時嘔吐物可能回嗆而阻塞呼吸道,甚至吸入肺部而發生危險。


另外仰睡時呼吸會比較困難,且易產生雜音,乃因重力的關係,舌頭會往後掉,喉頭部位的軟骨蓋(會厭軟骨)也不易在吸器時完全開啟,卡在後咽部的結果,會妨礙呼吸氣流的順暢,對於原本呼吸就不太順利的早產兒、阻塞性肺疾病或有喉頭軟化症的寶寶而言,若採仰睡就會更加不利,此時,俯睡便成了不得不的選擇了。


比較之後的選擇為側睡


這麼說來,側睡似乎可以成為折衷的第三種選擇。側睡確實有不少的優點:


(一)側睡可以減少寶寶嘔吐的吸嗆,口腔內的穢物可藉由側向、較低的嘴角流出,而不致滯留在氣管開口部位。


(二)側睡可以減少睡覺時的呼吸不順暢及打鼾聲,因側睡時咽喉處的軟組織集會厭軟骨不致陷入氣管開口,而且痰液和口水也較不會瀦留在喉頭,所以呼吸會較為通暢。


(三)右側臥可以避免嘔吐或習慣性吐奶,乃因胃的末端出口與十二指腸的位置都在腹部的右邊,所以右側躺可以促進胃的內容物順利排入小腸,如此可以大為減少胃中食物吐出的可能性。不過側睡姿勢不易保持很久,如果寶寶翻身成了左側臥或寶寶只習慣於左側躺,反倒易於造成食物倒流而吐奶。


沒有一種睡姿是零缺點的


儘管睡姿對嬰幼兒的影響頗大,但是由前述得討論可知,沒有任何一種睡姿是完全零缺點的。因此該讓寶寶採取那種姿勢來睡覺最好,其實端視的喜好及保寶的習慣或特殊需求來決定,再加上父母的細心觀察,並給寶寶準備適當的睡眠空間,避免一些可以預防的事故,若有疑問則應諮詢醫護專業人員,以做適當的選擇與處置,如此寶寶便可睡得飽飽,長得壯壯!


 


 


(資料提供: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資深主治醫師  林炫沛)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mbed  src=http://img186.imageshack.us/img186/3718/cu1lb6.swf width=150  height=25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flashvars="Text=輸入你要的文字空一格就會變成下一段出現的文字 引用文章請記得連我的logo一起帶走唷~"  wmode="transparent" ></embed>

 



 <embed  src=http://img171.imageshack.us/img171/365/cu5cq8.swf width=150  height=19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mode="transparent" >  </embed>




<embed  src=http://img223.imageshack.us/img223/1217/cu2cz7.swf width=150  height=2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flashvars="t1=輸入你要的文字"  wmode="transparent" ></embed>


 




 <embed  src=http://img241.imageshack.us/img241/125/cu3jp6.swf width=150  height=2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mode="transparent"  ></embed> 

 




 <embed  src=http://img523.imageshack.us/img523/2452/cu4wv6.swf width=130  height=2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FlashVars="mdy1=第一段文字輸入&mdy2=第二段文字輸入&mdy3=第三段文字輸入"  ></embed>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玩具可激發孩子的智慧,下面小編為准爸媽們推薦幾款令寶寶越玩越聰明的玩具。


1.嬰兒鞋子 ( 適宜年齡:0個月以上 )


當寶寶被鞋上的色彩及小動物吸引時,他就同時在練習使用他的肌肉及很好地發展腳、眼的協調動作。


2.嬰兒遊戲墊 ( 適宜年齡:0個月以上 )


寶寶一定喜歡在這色彩豐富又軟綿綿的遊戲墊中玩耍。四周配上加厚的圍邊,給予寶寶有趣而又安全的活動空間。


1、位置不同的玩具配件能幫助寶寶發展肢體動作,開發感官智慧。


2、墊子多個部位設有搖鈴,響紙等響聲裝置,能刺激寶寶的聽覺發育。


3、當寶寶玩累的時候,可直接躺在墊子上睡覺。


3.牙膠 ( 適宜年齡:0個月以上 )


牙膠由食物級塑膠製成,滿足孩子在長牙期的生理需要。


 1、可以按摩牙床,舒緩因長牙引起的不適


 2、安撫寶寶出牙期煩躁的情緒


 3、幫助寶寶分辨不同的顏色及形狀,兼具益智教育的功能。


4.手抱動物 ( 適宜年齡:0個月以上 )


幫它取個名字,像真的動物一樣照顧它吧。


 1、彩色的圖案造型能訓練寶寶分辨顏色的能力


 2、有效開發兒童觀察力和想像力。


 3、培養寶寶學習關係周圍事物的能力。


 4、成為寶寶最貼身的玩具,能帶給寶寶安全感。


5.手搖鈴系列 ( 適宜年齡:3個月之上 )


鮮豔顏色和鈴鐺聲可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1、讓寶寶接觸不同的材質,產生不同的觸覺,發展感官智慧。


 2、色彩鮮豔,能刺激寶寶的聽覺神經發育。


 3、搖鈴的響聲可刺激寶寶的聽覺神經發育。


 4、寶寶揮動玩具時可鍛煉手指的抓握能力及靈活性,增強寶寶的手臂力量。


6.長條蟲蟲 ( 適宜年齡:6個月以上 )


這個有著笑臉的蟲蟲會變成寶寶的好朋友。


  1、隱藏式嘎嘎玲,對比鮮豔的顏色,將蟲蟲的腳綁在嬰兒床旁邊,使寶寶易於集中注意力。


  2、小蟲嘴巴可用來作手偶,父母可以和寶寶玩角色扮演遊戲。


7.積木 ( 適宜年齡:6個月以上 )


當看到積木堆砌起來的時候,寶寶會逐步建立起自信心及成就感。 


  1、搖玲的響聲可刺激寶寶的聽覺神經。


2、鍛煉寶寶手指的抓握能力和增強手腕的力量。


  3、教導寶寶對物品顏色和形狀的認識。


8.小圖畫書 ( 適宜年齡:6個月以上 )


根據國外的經驗,越早給寶寶看書,長大後越容易養成喜歡閱讀的習慣,色彩鮮豔的玩具布書,為寶寶帶來西方早期教育的概念。


  1、柔軟的布料,不怕撕,不怕啃。


  2、鍛煉寶寶手指的抓握能力和增強手腕的力量。


  3、教導寶寶對物品顏色和形狀的認識。


  4、色彩鮮豔的圖案有助發展寶寶的想像力。


9.音樂轉鈴 ( 適宜年齡:6個月以上 )


! 讓可愛的小動物及柔和的音樂陪伴寶寶進入夢鄉吧。


  1、彩色的造型吊物能訓練寶寶分辨色彩的能力。


  2、旋轉的功能可訓練寶寶眼球的轉動能力。


  3、柔和的音樂不但能穩定寶寶的情緒又能訓練聽力。


10.環形積木 ( 適宜年齡:12個月以上 )


  1、獨特的顏色及造型會激發寶寶的好奇心。


  2、通過圈圈的大小可以教育寶寶從大到小,從上到下的正常規律,鍛煉寶寶的排序能力。


3、在層層疊的過程中啟發寶寶對物體大小比例的認知能力。


  4、訓練寶寶動作的準確性、目的性及手眼協調能力。


11.穿衣玩具盒 ( 適宜年齡:12個月以上 )


你的寶寶會系鞋帶嗎?會扣紐扣


  1、幫助寶寶熟悉顏色,發展手部精細動作。


  2、可拉,可掀,可關,樂趣無窮,並可培養寶寶的自信心及生活自理能力。


  3、可訓練動作的準確性,目的性及手眼協調能力。


  4、培養寶寶耐心關注的品質。


12.洗澡玩具 ( 適宜年齡:12個月以上 )


輕輕擠壓小動物的身體,它的嘴巴會噴出水來,好玩吧?如果寶寶手腳撲騰著不肯下水洗澡,沒準兒會在它的帶動下快快樂樂進澡盆呢,多了這幾個小夥伴,洗澡就成了樂事。


13.蜜蜂木馬 ( 適宜年齡:18月以上 )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誇我好寶寶,小小木馬給寶寶的童年增添更多的美好回憶。


  1、有助於加強寶寶的腰部力量。


  2、發展寶寶的大運動能力。


  3、鍛煉寶寶的身體平衡能力。


  4、有幫于提高寶寶的勇氣和自信心。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從扶著父母的手站立,到脫離父母的幫助獨立邁開第一步,是一個令父母驚歎的過程,但也是一個較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如果能掌握一些寶寶動作發展方面的知識,以做到科學合理的輔助孩子學走路,將對縮短這個過程有幫助。








寶寶學走路,其動作發展分為五個階段,父母可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進行訓練。

第一階段10-11月:此階段是寶寶開始學習行走的第一階段,當寶寶扶站已經很穩了,甚至還能單獨站一會兒了,這時就可以開始練習走路了。


第二階段12個月:蹲是此階段重要的發展過程,父母應注重寶寶站蹲站連貫動作的訓練,如此做可增進寶寶腿部的肌力,並可以訓練身體的協調度。


第三階段12個月以上:此時寶寶扶著東西能夠行走,接下來必須讓寶寶學習放開手也能走二至三步,此階段需要加強寶寶平衡的訓練。


第四階段13個月左右:此時父母除了繼續訓練腿部的肌力,及身體與眼睛的協調度之外,也要著重訓練寶寶對不同地面的適應能力。


第五階段13-15個月:寶寶已經能行走良好,對四周事物的探索逐漸增強,父母應該在此時滿足他的好廳心,使其朝正向發展。


但父母在享受寶寶學走路的同時,也要注意,對於正處於學步寶寶所碰到的危險比學做、學爬這些動作的危險都大,在環境安全上尤其要多費心思。


寶寶學走路第一個需要注意的是陽臺,沒有圍欄或欄杆高在85釐米以下,欄杆間隔過大超過10釐米以上,或者陽臺上擺小凳子容易使寶寶誤爬上,而導致危險。 其次是傢俱的擺設,應儘量避免妨礙寶寶學習行走,父母宜將所有具危險性的物品放置高處或移走,並且須留意所有傢俱中具有尖銳的角,以防寶寶去碰撞。還有就是門窗,寶寶容易在開關門中發生夾傷,父母可使用門防夾軟墊來避免危險;至於窗戶方面,最怕寶寶走到窗邊玩窗簾繩,如此容易發生被繩子纏繞造成窒息的危 險。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手太陰 肺經 循行圖解 (1)http://class.ibucm.com/jingluoxue/img/4_1a.swf


手陽明 大腸經 循行圖解 (2)


http://class.ibucm.com/jingluoxue/img/4_2a.swf


 足陽明 胃經 循行圖解 (3)


http://class.ibucm.com/jingluoxue/img/4_3a.swf


足太陰 脾經 循行圖解 (4)


http://class.ibucm.com/jingluoxue/img/4_4a.swf


手少陰 心經 循行圖解 (5)


http://class.ibucm.com/jingluoxue/img/4_5a.swf


手太陽 小腸經 循行圖解 (6)


http://class.ibucm.com/jingluoxue/img/4_6a.swf


足太陽 膀胱經 循行圖解 (7)


http://class.ibucm.com/jingluoxue/img/4_7a.swf


足少陰 腎經 循行圖解 (8)


http://class.ibucm.com/jingluoxue/img/4_8a.swf


手厥陰 心包經 循行圖解 (9)


http://class.ibucm.com/jingluoxue/img/4_9a.swf


手少陽 三焦經 循行圖解(10)


http://class.ibucm.com/jingluoxue/img/4_10a.swf


足少陽 膽經 循行圖解 (11)


http://class.ibucm.com/jingluoxue/img/4_11a.swf


足厥陰 肝經 循行圖解 (12)


http://class.ibucm.com/jingluoxue/img/4_12a.swf


督脈 循行圖解 (13)


http://class.ibucm.com/jingluoxue/img/4_14a.swf


任脈 循行圖解(14)


http://class.ibucm.com/jingluoxue/img/4_15a.swf


 沖脈 循行圖解 (15)


http://class.ibucm.com/jingluoxue/img/4_16a.swf


帶脈 循行圖解(16)


http://class.ibucm.com/jingluoxue/img/4_17a.swf


陽維 脈循行圖解 (17)


http://class.ibucm.com/jingluoxue/img/4_21a.swf


陰維脈 循行圖解( 18)


http://class.ibucm.com/jingluoxue/img/4_20a.swf


陽蹺脈 循行圖解 (19)  


http://class.ibucm.com/jingluoxue/img/4_19a.swf


                                                  陰蹺脈 循行圖解 (20)

 

 




十二經脈動畫演示及解說:


手陽明大腸經動畫演示+語音解說 下載手陽明大腸經動畫


手少陰心經動畫演示+語音解說 下載手少陰心經動畫


手太陰肺經動畫演示+語音解說 下載手太陰肺經動畫


足陽明胃經動畫演示+語音解說 下載足陽明胃經動畫


足太陰脾經動畫演示+語音解說 下載足太陰脾經動畫


足少陽膽經動畫演示+語音解說 下載足少陽膽經動畫


足太陽膀胱經動畫演示+語音解說 下載足太陽膀胱經動畫


足少陰腎經動畫演示+語音解說 下載足少陰腎經動畫


手太陽小腸經動畫演示+語音解說 下載手太陽小腸經動畫


足厥陰肝經動畫演示+語音解說 下載足厥陰肝經動畫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MBED src="http://img355.imageshack.us/img355/2990/91210hv5.swf"width=170 height=21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mode="transparent">


 


<embed src="http://img137.imageshack.us/img137/7052/91213wk5.swf" width="170" height="220" FlashVars="go=字寫這裡"></embed>



 


 


<embed src="http://img502.imageshack.us/img502/664/91212fy9.swf" width="170" height="220" FlashVars="go=字寫這裡"></embed>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咬指甲和吸吮手指都屬於非進食的習慣性行為(Nonnutritive behavior),類似成人甩原子筆、擺動下肢的動作,可用來緩和內在的心理壓力,增進安全舒適的感覺。雖然這個習慣最早可以在3歲時便開始,許多兒童在10至18歲間咬指甲。10歲之後,咬指甲在男孩中更為常見。


當緊張、無聊或被某項活動吸引時,例如看電視或做作業,兒童經常咬指甲。當他們脆弱時,兒童更有可能會咬指甲。一但指甲被咬掉或被破壞,兒童會更容易繼續這項習慣,可能是因為潛意識地想嘗試把指甲的粗糙邊緣弄平整。



經常咬指甲還會對兒童的牙齒造成傷害,造成牙齒排列不整齊,如牙齒外暴,門牙缺角,影響孩子的容貌。咬指甲還可能造成指甲畸形,破壞甲床,引發出血或感染,損傷甲板,使甲板縮短,周邊不整齊,甲板板面粗糙,失去原來光澤,如侵及甲溝,可造成甲溝炎。


兒童咬指甲的原因,心理學家認為和吸吮手指一樣,往往反映一種心理情緒,如緊張、抑鬱、沮喪、自卑感、或者環境的改變等,比如孩子入托時因緊張容易誘發此症。大人在心情煩躁、緊張不安時,知道應當採取哪些措施,使自己的緊張心情得以緩解。兒童卻不會,他們無法用語言來正確表達自己的心理狀態。一些孩子在心理不安、不滿或緊張時,便常借吸吮手指、咬指甲等方式來平穩自己的情緒。具有內向、敏感、焦慮等性格特點的小兒容易患此症。嚴重時還會伴有睡眠障礙、磨牙齒、吸吮手指頭等症狀。而有些孩子,由於咬手指甲經常受到老師和家長的批評、訓斥,反過來又會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成為繼發性精神刺激因素。


心理學家認為,吮指頭和咬指甲是兒童期一種發病率較高的行為障礙。據美國一位心理學家的調查資料表明,在6到12歲的兒童中,「經常」和「幾乎整天」吸吮手指頭的兒童發病率為 12%;而咬指甲的兒童其發病率則高達44%。另一位心理學家也證明了在14歲的兒童中,有程度不一的咬指甲行為的占55%。吮指頭和咬指甲的不良嗜好超過了兒童期應該的年齡,更反映出具有這種怪癖者的心理不健康。心理學家發現,吮手指和咬指甲的不良嗜好除了可能致使手指浮腫、牙齒閉合不良和感染疾病外,而且還是「對學習和工作產生內心緊張、壓力、憂慮或煩躁的症候……。這些行為本身雖然不能直接妨礙人的學習和工作,但卻可能是妨礙人學習和工作的自卑感、敵對感、或個人內心的某種別的情緒狀態的表現。」


專家指出,這種現象一旦形成習慣,您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矯治:


一、父母要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要注意滿足孩子被愛和被關懷的情感要求,父母應當從百忙的工作、家務中抽出時間,多與孩子在一起,交流感情,並多進行肌膚間的接觸,陪孩子做遊戲,陪孩子睡覺,在睡覺前給孩子以撫摸等溫情,使孩子有充足的幸福感和滿意感。


二、鼓勵孩子多與同伴玩耍,給孩子安排一些合適的手工活動,儘量使他們不閒待著,如讓孩子玩積木、玩沙子、畫畫、做遊戲等,以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向健康向上、快樂、活潑的活動中,以使孩子忘記這種不良行為。


三、對孩子的吸吮手指和咬指甲的行為,父母在給孩子進行矯正時,父母的態度要和藹親切,語言動作要輕柔,千萬不要大聲呵斥、恐嚇、打罵,不要採取簡單粗暴的禁止,因為這樣只會強化這種行為,使孩子感到更緊張,甚至產生自卑感、孤獨感等不健康心理。


四、對於孩子因吸吮行為及咬指甲行為遭受小朋友譏笑時,父母要給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與安慰,要鼓勵孩子改掉這種不良行為,在小朋友面前樹立孩子的良好形象,千萬不要在眾人的面前呵斥孩子,以免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削弱孩子改掉不良行為的信心。


孩子愛咬指甲是一種令人為難的、討厭的習慣,不僅受到來自社會、同學以及家庭的歧視,而且影響兒童身心健康發育。因此,應引起家長們的重視,及時採取綜合措施,糾正兒童的行為偏離。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