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皮膚瘙癢這個困擾很多中老年人的老毛病又不期而至。其實,空氣乾燥、過敏,以及皮膚老化皮脂腺分泌不旺盛都會引起皮膚瘙癢頻發。患者除了少吃海鮮、辛辣食物,做好皮膚的保濕工作以外,也可以就地取材,用些簡單易行的小方法對付這些頑固小疾。
                
 
花椒水500毫升沸水沖泡100花椒皮浸泡24時後,濾去花椒皮,用花椒水塗於患處,可以止癢,消除水腫。若在此水中加入適量的維生素C,效果更佳。
特別提示:除緩解皮膚瘙癢外,花椒水還能用來治療蕁麻疹和褥瘡。一般每天使用一次,一周後便可見效。需要注意的是,過敏性體質的人群不能使用花椒水。使用時要注意避免花椒水觸及眼睛。


澱粉水浴缸裏加入適當澱粉,把洗澡水調成米湯色即可。皮膚很乾燥的人可以多加一點,讓洗澡水呈牛奶色,每天只需浸泡一次,止癢滋潤效果格外突出。
特別提示:方法較為安全且大多數人都適用,尤其針對經常皮膚瘙癢或是有慢性皮膚病的效果顯著。
  


冬瓜皮水將曬乾的冬瓜皮煎水後沐浴,然後再將冬瓜皮貼於皮膚瘙癢處,可以止癢。冬瓜皮味甘,性微寒,有清胃熱、利水消腫等功效,是一味很好的透水滲濕中藥。
特別提示:冬瓜皮還能防治液體外滲,一些皮膚瘙癢後感覺皮膚腫脹、水腫的患者,或者因長時間靜脈滴注導致皮膚腫脹並外滲液體的患者,用冬瓜皮水擦拭和貼瓜皮於滴注處,每天兩次,可以消除消腫、防止液體外滲。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豪天資聰穎,接受能力快,打球、跳繩、跑步樣樣在行,並且為班級爭得不少榮譽。可就是貪玩、不愛學習,對學習沒興趣,學習成績很差,上課經常打不起精神,作業也常常拖拉不做。下課鈴一響,他一溜煙就跑得無影無蹤了。說起玩來,他頭頭是道。老師多次與他談心,結果還是左耳進、右耳出,一玩起來,就什麼都忘了。


如果你的孩子像小豪一樣無心學習,對學習缺乏興趣,該怎麼辦呢?如何能幫助孩子提高學習的興趣,有所好成績呢?



一、使孩子獲得成功感


興趣總是和成功連在一起的。要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首先要使他嘗到成功的滋味。


1、家長要耐心引導,具體幫助,使孩子體驗到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樂趣。如孩子的數學好但語文差,做功課時,安排他先做數學,然後才做語文。如果程序相反,一開始就碰到了困難,後面的就沒心機了,不但語文做不好,連數學也難取得進步。指導孩子做作業時,先讓他做一些簡單的題目,肯定他的微小進步,表揚他某一方面的成功,使其增加信心,然後再讓他做些較難的。一旦學習方法改進了,成績有所提高,原來減弱了的興趣又會增強起來。


2、合理安排孩子做功課的時間。剛開始時,時間不易過長,中間一定要有幾分鐘休息,讓他活動活動一下,放鬆頭腦和心情。


3、做功課的時候,不要讓孩子依靠父母的幫助解決困難。應讓他從經驗中吸取教訓,有困難的時候,家長要採取積極的態度去鼓勵他獨立思考,不要養成孩子依賴性。


二、不要急於求成


俗話說:「欲速則不達。」不能強迫孩子學習,逼得太緊的話,孩子會變得焦慮、不耐煩,使他感到學習是件「苦差事」,潛意識中產生反抗的情緒,因此變得善忘,一下子就會把剛學過的全部遺忘。若家長再加以責罵、鞭打,「火上加油」,就會大大打擊孩子的學習情緒,乃至對整個學習生活失去興趣,其後果不堪設想。輕者會影響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重者會發生出走、輕生等事件。做父母的責任,應敏感地發現孩子的興趣,從孩子本身的愛好出發,並按照孩子自身學習興趣發展的規律,因勢利導地加以培養。當孩子學習遇到困難、成績不好時,想方設法給以鼓勵、引導,提高其學習積極性,便可使孩子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不要與別人攀比


當孩子取得一點進步、成績有所提高時,要善於表揚,不能吝嗇讚美語,更不能與別人攀比,否則孩子會產生反抗心理、自卑心理,總認為自己不如別人,不自覺地放棄進取。


四、要善於捕捉一切時機,不斷刺激孩子的好奇心及求知慾


從多方面、多渠道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使學習過程變成更有情趣、更豐富多彩的過程。如有意帶孩子參觀博物館、圖書館,帶孩子走入大自然去郊遊、旅遊,引起他認識事物、研究事物的興趣,讓他對周圍事物和現象產生興趣和熱愛,渴望獲得知識。同時,採用多種形式如講故事、做遊戲、猜謎語、閱讀課外書等,幫助孩子掌握和積累知識。


五、為孩子佈置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使他不受干擾,安心做功課


父母也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喜歡看書,不斷學習,經常帶孩子看看書展、逛逛書店,不時買幾本自己喜愛的書或為孩子買幾本適合孩子閱讀的書,這樣有助於增強孩子的學習興趣和信心。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提高幼兒記憶力要從培養幼兒注意力入手


離開了對識記材料的注意,記憶自然也例如過眼煙雲消失殆盡。因此,要想提高幼兒記憶力,訓練幼兒注意力應作為整個訓練過程的第一步。針對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兒,不可急躁,更不能強迫幼兒按自己的意願行事。可以注意觀察幼兒,例如果幼兒對某一事物感興趣,那好,我們就以這個事物作為起點,讓幼兒盡可能對這個事物保持較長時間的注意力。只要幼兒一次比一次能堅持的時間更長一點,父母就應該感到欣慰。


 


2、提高幼兒記憶力要注意豐富幼兒的生活環境


有生活經曆才有記憶,幼兒年齡很小,卻因為見多識廣,能記住和講述很多見聞。從小給幼兒提供豐富多彩的生活環境,給他玩各種顏色、有聲的、能活動的玩具,聽音樂,多與幼兒講話,給幼兒念兒歌、詩歌,講故事,帶幼兒去公園、動物園、商店,和幼兒一起做遊戲等等,這些都會在他們的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能在較長時間內保持記憶。這些印象在遇到新的事物時會引起聯想,幫助幼兒記住新的對象。


 


3、提高幼兒記憶力要給幼兒明確的識記任務


對大一些的寶寶,可以嘗試讓幼兒有意識、有目的地去識記某些事物。例如在外出參觀、聽故事、飯後散步時,都應該給幼兒提出識記任務。


 


4、提高幼兒記憶力要注意制定規律的幼兒作息制度


有規律的作息可以有效地幫助幼兒建立時間的概念,防止幼兒在大腦中形成錯亂的時空觀念。在作息制度實行初期,父母可以一邊安排幼兒的活動,一邊向幼兒敘說:“12點半了。現在是午餐時間,幼兒該吃飯了。”“1點半了,幼兒該午睡了。”“4點了,幼兒可以玩玩具了。建立正確的時空概念可以在無形中強化幼兒的記憶力。


 


5、提高幼兒記憶力要給幼兒創設各種有趣的記憶遊戲


遊戲始終是幼兒的最。幼兒在遊戲過程中身心都處於亢奮狀態,這時候幼兒記憶的積極性被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媽媽,我們玩昨天玩的遊戲好不好?”幼兒可能把具體玩遊戲的時間搞錯,但是他會記住遊戲本身。根據幼兒的這一特點,父母可以自己創設一些有趣的遊戲來幫助幼兒提高記憶力。


 


6、提高記憶力要給幼兒欣賞古典音樂


腦智能學的研究表明,多給幼兒欣賞一些優美的古典音樂作品不僅可以陶冶幼兒性情,還可以增強幼兒對語言的記憶力。這種訓練最早可以從幼兒聽胎教音樂開始。不管幼兒是在玩玩具、做遊戲、讀書還是吃飯,媽媽都可以放一些比較輕柔優美的音樂,讓幼兒有意無意地欣賞就可以了。


 


7、提高幼兒記憶力要注意用各種有趣的形象輔助幼兒記憶


配上一些圖片、采用誇張的動作與聲音等,例如邊講故事邊做動作,或將故事畫成連環畫,和幼兒一起一邊畫一邊看著畫面講故事,這些都有助於幼兒更好地記憶所聽到的故事。還可將想要幼兒記憶的內容編成一段樂曲或一首有趣的兒歌,這樣幼兒就能記得又快又牢。


 


8、提高幼兒記憶力要適當給幼兒重複,加深印象


越熟悉的事物幼兒越容易記住,適當重複可以幫助幼兒對需要記憶的對象加深印象,產生長久的記憶。比例如,父母想要讓幼兒認識各種顏色,其實根本不需要拿出專門的時間來教幼兒認識顏色,只要在日常生活中,見到什麼物品告訴幼兒這是什麼顏色:幼兒要吃蘋果,這個紅紅的蘋果很好吃。”; “這些紅色的花好漂亮。經過多次重複,幼兒就能牢記各種顏色。


 


9、提高幼兒記憶力要教給幼兒一些記憶策略


有意識地教給幼兒歸納、聯想、分類、比較等一些有效的記憶策略可以幫助幼兒提高記憶力。比例如,幼兒認識了蘋果、香蕉、梨等,就可以教給幼兒水果的概念;幼兒分不清小鴨和小雞,就可以引導幼兒觀察小鴨和小雞最顯著的區別——小雞的嘴尖尖的,小鴨的嘴扁扁的;小雞不會遊泳,小鴨會遊泳……總之,父母可以利用各種場合與時機,潛移默化地向幼兒灌輸這些記憶策略。


 


10、提高幼兒記憶力要注意用力幼兒多感官參與記憶


引導幼兒用多種感官參加記憶,提高記憶效果。例如想讓幼兒認識紙的特性,父母可以把紙放在火上燒一燒,觀察紙燃燒的情景;讓幼兒把紙放在沾有水的桌面上,觀察紙怎樣把水吸幹;用手撕一撕,聽聽撕紙的聲音,觀察紙片不規則裂開的情形。通過這些有趣的實驗,幼兒就會牢記紙的主要特征。


 


 


 


 


 


 


 


 


 


 


 


 


 


 


 


 


 


 


 



                   來源:http://www.176happy.com/heart/02695_2.html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Q:說話是溝通唯一的管道嗎?孩子不會說話就不能與人溝通嗎?


其實所謂的溝通並不是單指口語部分,若我們一心一意將重點放在孩子怎麼不會說話,而忽略了孩子的非口語表達,沒有積極從非口語溝通的部分協助孩子去與外界接觸、學習,那可能就會耽誤了寶貝許多學習及發展的機會。


 


以下就將溝通能力分成三個部分來說明:


 


一、語言前期的溝通訓練


廣義的溝通能力包含了口語及非口語二個部分,其中口語部分可細分成語言理解及語言表達。而非口語部分則可細分成動作、姿勢、臉部表情等部分。當我們的孩子在語言未發展出來之際,用來與外界溝通最多的就是非口語溝通部分。如他哭泣,就知道他可能是肚子餓或者不舒服等。


 


(一)姿勢、動作學習、模仿:


可以誇大、明顯、具體的動作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及學習,並適時要求孩子跟著做,讓孩子知道姿勢的意義,如揮手代表問好、搖頭代表不要等。身體動作誇大,手部和臉部配合的動作,孩子較能從中將聲音和動作作聯結。而動作具體鮮明有視覺暫留的效果,有助於注意力短或動機不強的孩子學習。


 


(二)促進/鼓勵聲音之反應:


當孩子有偶發聲時,立即給予獎勵強化,以讓孩子有更強的動機去發出聲音


 


(三)口腔功能訓練(針對口腔功能不佳者)


1、使用吸管、吹泡泡訓練吹氣


2、目的:訓練口腔肌肉協調


3、最好使用多種材料,以免孩子有倦怠感,促其任何情況下均能輕易吹氣


 


二、孩子開始出現聲音


(一)無意義的聲音


1、仿音:


可針對孩子會發的音來增強,如孩子發出「介」音,可協助孩子與物品或情境做聯結,伸手拿東西時就說「謝」,幾次後孩子便會仿「謝謝」,進而成為主動表達的音。


2、仿說:


當仿音出現次數增多,可加長句子,如原只會說「給」,可要求孩子仿。


說「給我」。


 


(二)有意義的口語字詞


在孩子學會仿說後,在遇到相同的情境或者物品時,可重覆其仿音,使成為有意義的字音,讓孩子習慣在類似情境下使用語言。


 


三、仿說→回應問題


當孩子已開始出現有意義的字音,可加上問句來詢問孩子,讓孩子學會在類似情境中回應問題。如孩子學會「給我」,照顧者可以「你要拿什麼」,讓孩子主動說出「給我」。


在這個部分分成語言「理解」及「表達」二個部分,語言理解可分為幾個步驟來協助孩子,如要孩子拿衣服,最初可以語言加上行動提示,帶孩子到房間,開衣櫃等動作,以增力孩子對語言內容的了解。


語言表達則是指說的能力,剛開紿孩子會有鸚鵡式的仿說,可以消褪法來協助(循序養成的方法)、鼓勵孩子。


 


(一)單語訓練


1、如蘋果拿出來時,可詢問這是什麼?再由發問者回答蘋果,慢慢以減弱方法慢慢讓孩子自行回答,適時給予獎勵。


2、物品種類剛開始最好選擇孩子感興趣的物品或者食物,待能正確說出物品名稱後,則可用畫卡來練習,畫卡部分可以後再增加物品的種類。


3、指認卡片:如問蘋果在哪?拿給我,適時給予獎勵或者增強(收受語言的訓練)。有此孩子只能對特定教材做出適當反應,或者看發問者的臉色做反應,此部分應在教導孩子時加以注意、避免。


 


(二)語言理解的訓練(從簡單的開始)


1、言語指示可逐漸減弱,反覆訓練至孩子一聽到指示,就會自動做動作


2、讓孩子付諸行動


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言語指示,常伴隨著豐富非口語指示。當孩子能按照提示行動,之後只給語言提示的一部分或者改變形式,他也會照著行動,如開門,只要聽到「門」就會去開門;或者不論在哪種情境下看到人就是說再見。因此必要養成孩子聆聽的習慣,更要注意孩子對內容正確的理解性。


3、要知道孩子對語言的注意和理解程度,必須觀察孩子在聽完話後的行動。因此要對孩子進行「行動的訓練」-就是說出語言提示,讓孩子遵照指示去做。若孩子的理解不夠、錯誤,在所表現的行為上會表露出來。反覆修正這行動,就等於間接在修正孩子的理解。


4、訓練之初要給予易實行的簡單指示。在孩子可遵守指令後,可將指令加長變得複雜一點,例如要求孩子「拿玩具」→「到桌上拿玩具」→「到房間的桌上拿玩具」。


 


(三)問題行為和言語的關聯性


1、因語言理解錯誤而產生的問題行為,理解問題包含:長句的困惑、記憶力問題、缺乏視覺線索、無法處理聽覺訊息、無法類化意義


2、不會說話而引起的問題行為,如哭鬧


3、轉換能力不佳、無法類化:在一情境中了解字意,但在另一個情境中卻不了解該字的意思。


4、協助方法


1)視覺協助可用來幫助有記憶力的孩子。


2)替代性溝通的使用


 


四、增進溝通能力的建議


(一)可從食衣住行訓練起


(二)利用多重感官學習,如視覺、聽覺、觸覺


(三)與遊戲結合,可兼具溝通能力學習中的「重複」、「變化」二個重要因素


(四)使用圖卡或剛開始教孩子時,可從「常用的」、「最喜歡的」,並可孩子用單一圖片表達完整意思


(五)讓孩子從操作中學習


(六)培養孩子眼神接觸習慣:盡可能和孩子視線平行的說話,並利用豐富的表情及有變化的動作、語調來吸引孩子


(七)多跟孩子說話:若孩子理解力較弱,可以簡要、反覆、適時停頓、鼓勵孩子做反應。


(八)創造有利溝通的情境:讓孩子有機會提出疑問、要求。多以開放式或選擇式問句,避免常用是非方式的問答或者直接滿足孩子的需求。


(九)善用唱遊、童謠等遊戲:適當的動作有利於帶出聲音或加深印象


 


                          


                       出處:高雄長庚醫院-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圖/摘自《穴位養生,就是這麼簡單》/許耕榕 著/京中玉國際 出版】


誰說按摩只能用手?巧妙利用身邊的工具吧!

按摩,是大家最熟悉不過的了。居家按摩,可以充分利用身邊一切可用的工具,活學活用,隨時隨地為自己的健康服務。

梳子













最好選擇牛角梳或桃木梳,梳齒圓潤的為好,以免過於尖銳而受傷。梳頭本身就是對頭部的穴位進行按摩,頭部經絡通暢、氣血順暢,就能解決諸如頭昏、頭痛、脫髮、白髮等與頭部相關的健康問題,又能調養全身,養生防病。


最好的梳頭時間是在清晨,先由前到後,再由後到前,再由左向右,再由右向左,如此循環往復,梳理三五分鐘。梳子不僅可以梳頭,還可以梳理全身的皮膚。比如人體頸部有個大椎,它是預防和治療感冒、頸椎病、頭暈、頭痛的常用穴位,如果擔心找不準穴位,就用梳子來回在頸部梳理,梳到皮膚發紅、發熱,既省事,又保健。


再比如用梳子梳理手部,手掌、手背很多人體重要的穴位,用梳子梳手,能同時刺激多個穴位,比按摩單個穴位要方便很多。腿部、胸部、背部、腳部、臂部等等,都可以用梳子梳。知道了穴位的大概位置,用梳子在穴位周圍的皮膚上反覆梳理,既簡單又有效。


刷子


日常保健可以選擇毛質柔軟、乾淨、用起來順手的刷子,輕輕在皮膚表面來回刷動,能刺激大片區域,產生疏通經絡、調氣活血的養生保健作用。


按摩棒


很多注重養生的朋友,家裡都有按摩棒。按摩棒有獸角的,有砭石的,也有其他材質的。按摩棒有什麼作用呢?按摩身體某個穴位的時候,用自己的手指按壓,由於沒有經過專業的按摩手法訓練,往往力度不夠,無法達到理想效果,這時,按摩棒的作用就出現了。按摩棒的頂端堅硬而圓潤,用它按壓在穴位上,稍稍用力,便會有明顯的壓痛感,讓按摩事半功倍。沒有按摩棒怎麼辦?鋼筆、圓珠筆都可以拿來用,鋼筆和圓珠筆的筆帽也很圓潤,工作間隙、開會不發言的時候,可以見縫插針地利用它們按摩穴位。

按摩槌


使用按摩槌,可以沿著經絡的循行路線敲打,也可以對具體的穴位敲打,還可以漫無目的地在體表敲打, 能夠消除肌肉酸痛,緩解疲勞,改善血液循環,還可以輔助治療相關疾病。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萬芳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郭雲鼎







感官經驗包含了視、聽、觸、嗅、味覺等,也就是人體的基本接收、傳達、溝通、學習能力,尤其是視、聽、觸覺對嬰幼兒早期學習發展,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如非天生的生理障礙,每個孩子應該都會隨著年齡,而逐漸發展成熟,但是根據統計,台灣地區約有1015%的孩子,在感官經驗方面的處理能力不良,同時這個比例有逐年升高的趨勢,這項統計傳遞了一個訊息,就是家長們忽略了嬰幼兒(尤其是處於吸收能力最強的0歲寶寶)這方面的學習。


理論篇


 周歲內嬰兒的感官經驗多半來自於父母親或家庭,因此,只要爸爸、媽媽平時多留意寶寶的各項表現,就能知道他的感官發展是否正常,萬芳醫院小兒科郭雲鼎醫師表示,嬰幼兒在1歲以前大致可以完成視、聽、觸覺等感官發展,家長應多給予寶寶刺激、訓練,以免影響正常的身心發育。



視覺方面


發展剛出生的寶寶對黑白較有反應,滿月之後開始能夠分辨明暗,再大一點可以認出媽媽的臉,到了56個月大時,嬰兒不但對鮮豔的顏色有興趣,並且可以有遠近距離感、具有周邊視覺,一般而言,寶寶的視力發展到7個月便已大致完成,1歲左右即趨成熟,可以做景深判斷。至於嬰兒的眼球轉動方向則是由水平線開始,所以寶寶最初的視線是向前直視,然後才會左右移動,接著慢慢會朝下看,最後才會轉動眼球往上看。


影響嬰兒的學習非常依賴感官,當寶寶憑藉視覺建立物體、空間的實際概念後,才能進一步發展抽象觀念,因此視覺發展不佳就會影響學習效果,同時寶寶也較無安全感。


刺激對於剛出生的寶寶,家長可以常常讓他看近距離的面孔;45個月時多帶他到空曠的地方,讓他看遠一點的景物,練習遠近聚焦,或是帶他到水族館去看魚兒游水;6個月以後可以多給他看一些實質的物體,並配合語言練習,譬如拿蘋果給寶寶看,告訴他這是蘋果的同時,也能讓他自己去拿拿看、聞聞看、或咬一口;坊間有一些黑白格子圖案的玩具、懸吊玩具也可以訓練寶寶的視覺。



聽覺方面


發展寶寶在母體約78個月大時即有聽覺,曾有人實驗在媽媽的肚皮上輕拍,胎兒也會有同樣節奏的反應,如果懷孕時,常有固定的聲音對胎兒說話,那麼寶寶出生以後,聽到這個聲音會比較容易安靜下來,進食情形也比較好;雖然嬰兒的聽覺發育開始的很早,但是真正成熟也必須等到一歲以後,也就是說,嬰兒要等到1歲以後,才能將聲音與意義結合運用。聽覺能力分為兩個部份︰聽覺辨識、聽覺記憶,聽覺辨識能力可以讓嬰兒分辨不同的聲音,聽覺記憶則是儲存各項聲音經驗,等到發聲器官成熟時,寶寶就可以利用這些記憶,發出聲音或說話。


影響聽覺發展有障礙,除了會影響學習之外,也會造成認知的障礙,因此,有聽障的寶寶必須花10倍,甚至20倍的學習工夫,才能達到平常小寶寶的認知水準,此外,某些聽覺問題也會影響嬰兒平衡感,使得寶寶學步、運動出現異常。


刺激刺激寶寶聽覺的最好方法,就是每天不厭其煩地和他說話,平常可以多放一些不同的音樂給他聽,但是要避免太嘈雜、分貝太高的聲音。



觸覺方面


發展觸覺是人體最大、分布最廣的感覺系統,嬰兒在3個月左右開始透過皮膚,向外發展他的觸覺經驗,5個月時會運用唇、舌來認識事物,到了6個月以後,就能結合坐、爬練習與觸覺經驗,發展肢體協調。觸覺能力分為兩部份︰觸覺辨識、觸覺防禦,觸覺辨識能力能夠讓寶寶累積軟硬、冷熱不同材質的經驗;觸覺防禦能力則可以讓寶寶了解環境的安危,進而保護自己。


影響缺乏觸覺經驗的寶寶通常比較敏感,情緒不穩定,容易有過動、協調不良的問題(冷、熱、痛、顫動、觸動、本體感覺),同時也比較容易受傷,人際關係發生障礙。


刺激要刺激寶寶觸覺發展,媽媽的擁抱是十分重要的,此外,常為寶寶按摩、給予不同材質物體刺激(感覺防禦較強的孩子,可以使用毛刷去刷他的皮膚,減少其敏感、不安全感)、前庭刺激遊戲(盪鞦韆、攀爬、球池)等都是周歲內寶寶觸覺刺激的主要方法。






實戰篇


視覺訓練


活動1—躲貓貓



  • 媽媽輕輕握住寶寶的手腕,以寶寶的手去遮蓋住他的視線。
  • 慢慢打開雙手,讓寶寶看見媽媽的臉孔。
  • 慢慢抱起寶寶。
  • 給予寶寶親吻與鼓勵。

活動益處︰增加親子親密感、幫助寶寶視覺距離判斷發展。


觸覺訓練


活動1—彩色雲朵



  • 寶寶坐或躺或趴在氣球傘上,媽媽抓著傘上下抖動,製造出高低不同的傘泡。(氣球傘可使用大被單替代)。
    活動益處︰讓寶寶練習景深、增強觸感能力。

聽覺訓練


活動1—聲音步道



  • 在小氣球傘下放置響板(小氣球可用大浴巾替代,響板可用無稜角的有聲玩具替代)。
  • 引導寶寶走過或爬過,讓寶寶聽聽看聲音來源。
    活動益處︰訓練寶寶辨識聲音來源。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在的孩子大部分的事情都是由家長包辦,過多的干涉孩子的事情是每一個父母的通病,許多教育專家都曾提醒父母想要教育優秀的孩子就要學會適當的放手,多為孩子提供成長的空間,勿讓孩子失去了成長鍛鍊自己的機會!


孩子吃飯時,不願意吃,邊跑邊玩,媽媽端著飯碗,在後邊追著喂;走在馬路上,常常看到已會跑會跳的孩子,偏要伏在家長背上,縱然家長已累得滿頭大汗,孩子仍舊不肯下來自己走;孩子上學或放學時,書包無一例外地放在接送的家長手上……家長成了孩子的另一隻手。


在愛的理由下,家長總是從吃飯、穿衣到上學、交友,從課後作業到假期安排,無不盡心思謀,只差代孩子去生活了。別說讓孩子獨自在家,就連孩子一點自由的空間都被眾多的目光所關注,被眾多的手所控制。久而久之,孩子本來具有的創造性、主動性,都泯滅於家長的呵護之中。


可是,誰又能一輩子拉著孩子的手呢?


假如只有一隻手,孩子已經會吃飯,家長就不需一口一口填鴨似地喂;假如只有一隻手,孩子會走路了,家長就不用將他抱在懷裡,不讓他雙腳著地;假如只有一隻手,孩子會自己洗手洗臉,家長就不用再包辦代替;假如只有一隻手,孩子會慢慢學會說:「我能行」;假如只有一隻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便不再是一句空話……


早期教育當新生兒呱呱落地的時候,首先要做的是剪斷與母親相連的臍帶。只有剪斷臍帶,才能母子平安,才能使嬰兒有生存下去的希望。同樣,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若不給孩子獨自的生活空間,漠視孩子主動性的存在,表面上為他營造出溫室一樣的環境,則無異於奪去了他們獨自生長的權利。試想,成人可以安排好孩子的幼年生活,可以安排孩子的小學、中學甚至大學,但如何安排他們的中年和老年呢?畢竟,生活不是童話故事和奶油蛋糕,總有一天,孩子要獨自面對人生……



家長們多出的那隻手,何不放開?放手,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什麼才是對父母真正的愛,這是一個值得家長們思考的問題,因為現在許多的家長都誤解了「愛」的真正含義,從而使得現在的孩子普遍的依賴性強,適應能力弱,希望父母們都能夠充分的認識到這一問題,所以父母學會如何對孩子放手很重要!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每天唸三遍 快樂似神仙


不埋怨要感恩   不貪心要知足


不煩惱要樂觀   不爭功要分享


不記恨要寬恕   不批評要讚美


不恐懼要心安   不衝動要忍耐


不嫉妒要欣賞   不發怒要微笑


不計較要寬宏   不拖延要積極


不自私要捨得   不自誇要謙虛


不氣餒要振作   不欺騙要誠信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http://www.qq74.net/clock/29.swf



2:http://www.qq74.net/clock/30.swf



3:http://www.qq74.net/clock/31.swf



4:http://www.qq74.net/clock/32.swf



5:http://www.qq74.net/clock/33.swf



6:http://www.qq74.net/clock/2.swf



7:http://www.qq74.net/clock/4.swf


 


8:http://www.qq74.net/clock/7.swf

9:http://www.petitmall.jp/index/parts/RB_clock_003.swf



10:http://www.qq74.net/link/1.swf



11:http://www.qq74.net/link/2.swf



12:http://www.qq74.net/link/3.swf



13:http://www.qq74.net/link/4.swf



14:http://www.qq74.net/link/6.swf



15:http://www.qq74.net/link/5.swf



16:http://www.qq74.net/link/7.swf



17:http://www.qq74.net/upimg/media/time.swf



18:http://www.qq74.net/timer/2.swf



19:http://www.qq74.net/timer/3.swf





20: http://www.qq74.net/timer/5.swf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給媽媽的49個忠告



1
,孩子不需要太聰明,太鋒芒畢露,關鍵是良好習慣的培養;

2,環境很重要,自己要做得正。

3,不要輕易養成一個壞習慣,那樣你會發現,糾正一個壞習慣的時間會是2倍,3倍于養成習慣的時間;不要因為一時眼前的短暫利益妥協,隨便就給孩子引入新的不良習慣,比如因為孩子不吃飯,就開電視讓孩子看,來達到多喂幾口飯的目的。

4,尊重孩子,習慣換位思考;

5,說真話,當你發現有些真話說出來可能會效果不好,那就注意說話的技巧,寧可說一半,說的外交辭令些,也不要說瞎話;

6,說孩子聽得懂的話。習慣講道理的媽媽要說得簡潔明瞭,忌諱像唐僧。

7,教育孩子注意技巧,循序漸進,不要一口吃成個胖子,一步步來;瞭解當前孩子的特點,不揠苗助長。

8,有預見性,明明知道這麼做可能會引起孩子強烈抗爭並且自己還可能妥協,那麼就不要去干預孩子,否則最後結果只會更壞不會更好。

9,吃,注意比較均衡的配比即可,無需太精細;1歲以前孩子保證奶量;一歲以後注意三餐即可;一天中的飲食做不到各類搭配均衡,那麼一周中的飲食搭配一下,都兼顧一下,也是可以地

10,孩子不會餓死自己

11,吃飯一定要在餐椅上吃,不吃請離開

12,外出玩不可能像家中吃得那麼放心的時候,也沒必要太擔心,能力範圍內稍微注意下,比如選家乾淨的飯店;其他比如菜中是不是有味精,菜是不是綠色食品等,就沒必要太擔心了。

13,補鈣什麼的做到心中有數,不缺不補;多曬太陽

14,穿不講究。不刻意

15,穿的和媽媽差不多多。

16,給孩子穿衣服,少一件比多一件要好。孩子運動量大,玩出汗風一吹更容易感冒,還更不容易好。

17,孩子流鼻涕了,加一件衣服。

18,判斷冷熱,摸孩子後脖子;

19,不給孩子經常,動輒吃小藥。天冷季節,不定期給孩子吃點vc,或者每天吃點富含vc的水果。

20,感冒症狀輕的時候,比如只有流鼻涕,不需要剛開始就吃藥,可以多灌水;感冒大多數是病毒性的,病毒沒有特效藥,吃藥14天好,不吃藥2個禮拜好;很多時候都是大人自己心理安慰。

21,感冒發燒去醫院的話,儘量要求驗血;

22,一個人可能不生病嗎?不可能;所以孩子感冒的時候,小病的時候,不要驚慌失措,辯證地想,得一次感冒相當於打了一針預防針。對這種宏觀上不可避免的事情,沒必要太在意。

23,玩不怕髒

24,不影響到自己安危,不影響到他人利益,就不要對孩子的行為舉止干涉太多

25,放手讓孩子玩,摸爬滾打,不頭破血流就可以

26,不是所有危險的東西都禁止孩子走近;可以控制的範圍內,教孩子危險在哪里,怎麼避免。

27,儘量多給孩子自己體會的機會,不直接告訴結果;讓他去摸索,去磕碰,去失敗;

28,教孩子學會等待;

29,教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30,教孩子付出和回報是雙向的,學會感恩

31,睡覺儘量陪孩子入睡

32,注意保護孩子的注意力和興趣

33,寒冷訓練

34,社會上很多早教的方法,當不知道怎麼做的時候,就不做,有所為有所不為;信奉寧缺勿濫,過猶不及。

35,孩子是社會的孩子,不要把自己太當作孩子的救世主,唯一;
36,不要過多糾纏在自己育兒細節上的為什麼,理論依據。做就做了,既成事實,沒那麼多講究。

37,每天儘量保證父母中的一方能夠陪伴孩子玩耍一定時間。

38,每天想辦法讓孩子大笑狂笑若干次。

39,生活遊戲化,遊戲生活化

40,最重要的一句,我只需要一個70分的孩子,所以我也只要當一個70分的媽媽;不對自己嚴格要求,馬馬虎虎過得去就可以,我畢竟也是第一次當媽啊。

41,教孩子直面失敗,我可以不服,但是我輸得起,我可以選擇放棄,也可以選擇再次衝擊,但是我不能在對手面前大哭

42,有小朋友進攻,學會審時度勢,先正告一次,然後的基本原則就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逃;在幼稚園的時候,可以大叫吸引別人的注意力

43,不先出手打人

44,無論誰先動手,你都不可以第一個哭

45,你對自己的東西有決定的權利;

46,計畫3歲以後,我會給孩子引入每週零用錢的機制----要開始學有限的錢來辦自己最想做的事,學開源,學節流。

47,常帶孩子去遠足,去郊外;不懼怕風雨

48,爭取每年都能回一次鄉下老家,過不一樣的生活

49,不把工作的煩惱帶回家.





 



 


 


 



 

 

 

 

 

 

 

 

 

 

 

 

 

 


 



若茵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